贝多芬、海顿、柴科夫斯基各属于什么音乐作曲家

贝多芬、海顿、柴科夫斯基各属于什么音乐作曲家,第1张

海顿常用“主题活用的原则”,贝多芬是“动机发展”的灵感

贝多芬是浪漫乐派 ,海顿是古典乐派,

柴科夫斯基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斯基是俄罗斯民族音乐与西欧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

海顿

弗朗兹·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 1732-1809) 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早期代表。自幼在很艰苦的条件下学习音乐。1761年在埃斯特哈齐公爵家里当乐长,工作极繁重,地位却很低下。但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创作了大量作品,至九十年代初,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音乐家。后两次去伦敦旅行,写了十二部《伦敦交响乐》,是他一生中最优秀的作品,从此名震全欧。他的创作涉及面很广,其中以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最为杰出。他把交响乐固定为四个乐章的形式,并在配器上形成一套完整的交响乐队编制,为现代交响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音乐旋律丰富,经常流露出纯朴开朗的乡间气息。在四重奏创作中,常用“说话的原则”,即把各部的主题彼此象交谈般地呼应,既有清晰的旋律,又有复调的美。此外,他在乐曲的发展中常用“主题活用的原则”,这直接启示着贝多芬“动机发展”的灵感。海顿还是现德国国歌的作者。

柴科夫斯基

俄罗斯作曲家。内心对音乐的莫名狂热,使他挣脱了传统家庭的教育束缚,在安东·鲁宾斯坦的引导下,从此步入浪漫激情与孤独忧郁交织的音乐人生。柴科夫斯基一生中颇富传奇色彩,感情与婚姻上的失败使他濒临于精神崩溃,同性恋倾向及其一生中的病态被认为是他个性中最明显的代表,晚年作品《悲怆》,是柴科夫斯基忧伤、痛苦与失望一生的写照。柴科夫斯基是一位才华横益、技艺高超的音乐家,为后人留下了堪称典范的作品,极大丰富了世界音乐宝库。代表作品: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第六交响曲《悲怆》等等。

柴科夫斯基的生平简介: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Peter Ilitch Tchai-

kovsky,1840-1893), 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俄罗斯民族音乐与西欧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十岁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1862年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毕业后赴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他的音乐基调建立在民歌和民间舞蹈的基础上,所以乐曲中呈现出浓烈的生活气息和民间特色,他惯于采用起伏的相对主题,利用音乐形象来表现生活中各种心理和感情状态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主精神贯穿着他全部的创作活动,他主张音乐的美,是建立在真实的生活和深刻的思想基础上的,因此他的作品一向以旋律优美,通俗易懂而著称,又不乏深刻性,他的音乐是社会的真实写照。透过他的艺术珍品,人们不难发现他不仅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而且是一位擅长以音乐描绘心理活动的大师,探索着人生的奥秘。

他的作品中,很多都是极其优秀的世界名曲,如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等,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和交响曲《第四交响曲》、《第五交响曲》、《悲怆(第六)交响曲》、《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以及交响诗《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会序曲《1812序曲》等等。

贝多芬相关资料一七八七年四月,一位年青人前往维也纳拜见当时的大音乐家莫札特。此人其貌不扬,短小精明,在莫札特面前大展钢琴身手,连被誉称神童的莫札特亦为之惊叹。立即向在场的朋友说:“此年青人必为乐坛掀起狂澜。” 莫札特的预言不到十年立即应验,此人正是鼎鼎大名的贝多芬。

贝多芬一七七零年十二月十六日出生於德国科隆附近莱茵河畔的波昂。他的父亲约翰庸庸碌碌,嗜酒如命,童年时代贝多芬毫无幸福可言。

~惨遭鞭笞的童年声声疼~

他的父亲希望儿子成为第二个神童,以便他享受荣华富贵,所以强迫他学习钢琴,稍有不遂,即遭毒打。就在这样凄惨痛苦命运下,贝多芬渡过了童年。 贝多芬天赋过人,再加上后天刻苦的磨练,程度愈来愈高,连他的老师都自叹弗如。

十二岁时贝多芬受聘为宫廷古钢琴与风琴乐师,也负起了养家责任。在宫廷中贝多芬遂渐受到重视,但他心怀远大,在一七八七年远赴维也纳投拜莫札特。但很不幸,他的母亲在波昂病危,回家不久,母亲就去世了。这对贝多芬打击甚大,他又在波昂待了五年。

为了实现理想,贝多芬於一七九二年再度前往维也纳。此次华德斯坦伯爵援助甚多,为了报答,贝多芬日后写出了钢琴奏鸣曲作品五十三献给了华德斯坦。

到了维也纳,贝多芬受教於海顿门下一年,又向申克、阿布雷兹贝格与萨里耶里等名师求教,尤其是后者,他学了有十年之久。

~挣脱束缚 追求自由~

一七九五年贝多芬在维也纳举行了第一次音乐会,当时他亲自弹奏自己写作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维也纳市民为之折服,他也因此名闻遐迩。

他的「第一号交响曲」是后来才作的,同年他又出版了三首钢琴三重奏贝多芬也奠定演奏者与作曲家的双重声誉。

此后五年,他又写作了第一号到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以及第一号到第三号钢琴协奏曲。一七九九年贝多芬又完成了「第一号交响曲」。他凭著神奇的想像力,接连写作了震惊乐坛的名作。在这些作品中,弥漫著生命的欢愉与热情,而且表现了空前的自由意境,突破了连莫札特都束缚的严格形式。

贝多芬在一帆风顺之际,声名如日中天,然而不幸的命运降临到他身上——他有了耳聋的疾病。

~听不见声音的巨人~

这是很残酷的打击,为了怕人发觉他耳聋,贝多芬逐渐离群索居,自己变得愈来愈孤僻。

而在此时,他与一名十七岁少女朱丽叶塔古奇阿帝相恋。著名的十四号钢琴奏鸣曲「月光」就是他们相恋的作品。

一八零二年贝多芬迁到离维也纳车程一小时的海利金宁静村庄作曲,他在那里完成了第二号交响曲。但耳疾恶化使他痛苦万分,因而他写下了海利根施塔特遗书,陈述悲惨遭遇与不幸。后来贝多芬又因康德的哲学观重建信心。「要忘掉自己的不幸,最好的方法就是埋头苦干」。此时他回到维也纳,乐思泉涌,一八零三年写出了雷霆万钧的第三号「英雄」交响曲。此曲原想献给拿破仑,但因拿破仑加冕称帝,贝多芬愤而涂掉拿破仑的名字,改称为「英雄交响曲」。

同年,贝多芬又写作了极出色的第九号小提琴奏鸣曲「克罗采」。一八零四年完成第二十一号钢琴奏鸣曲「华德斯坦」。隔年又接著完成第二十三号钢琴奏鸣曲「热情」与独一无二的歌剧「费黛里欧」。在这一连串作品中他表现出真正的功力,如「华德斯坦」与「热情」使世人如痴如醉。一八零六年他又作出「第四号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一八零八年贝多芬同时发表了第五号交响曲「命运」与第六号交响曲「田园」。一八零九年完成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这些全是永垂不朽的杰作。

~藏著热情的火山~

贝多芬的内心蕴藏著无穷的感情,细腻、超凡、和谐、十全十美。贝多芬有意将自己的意念放在曲子中。如第五号「命运」,一开始的主题动机就是命运之神用力敲门,第六号「田园」更可察觉出贝多芬有意对大自然的描绘第一乐章他即标明了「令人心旷神怡的乡间」字眼。

一八零九年拿破仑攻占维也纳,王子公孙纷纷逃难,贝多芬经济陷入困境。在战火弥漫的日子里,他依然留在维也纳,苦心创作,他的「皇帝」协奏曲就是在隆隆炮声中写出的。

由於「命运」与「田园」首次演奏并未获得维也纳人民的青睐,贝多芬有心离去前往德国,但因鲁道夫公爵、罗伯高维兹王子与金斯基公爵三人极力挽留,他才留下。日后,贝多芬写作「大公钢琴三重奏」题献给这些恩人。

~乐声飞入平常百姓家~

自法国革命后欧洲空气为之一新,个人自由与人权因而确定。贝多芬亦把音乐平民化了,将音乐从贵族中带入全民化。贝多芬的成就,功垂百世。

拿破仑兵败,维也纳又恢复欢乐的气氛。一八一二年贝多芬在伤兵救济音乐会上首演「第七号交响曲」与「第八号交响曲」,非常轰动。他又博得维也纳人民的尊敬。

贝多芬从一八零四年到一八一四年之间,肉体蒙受失聪的惨境,但在这十一年的岁月里,他的创作丰富,历史价值史无前例。他写出了人类音乐宝藏中光芒万丈的珍品。

他的「第七号交响曲」没有标题,华格纳认为这首曲子是舞蹈的象徵,尤其是热情奔放的终乐章。「第八号交响曲」是他九大交响曲中最明朗、最爽快的曲子,以达观而超然的态度浏览人生。

贝多芬的第三段人生起自一八一五年。那时他已届壮年对人生有更透彻的领悟,此后写作的音乐,除了震古铄今的第九号交响曲「合唱」和「庄严弥撒曲」外,全是钢琴奏鸣曲和弦乐四重奏曲,这全是有内在的与深邃的精神意境。

~乐圣不擅人间事~

由於弟弟卡尔一八一四年去世,贝多芬又负起了监护养育侄儿的责任。但领养过程与事后侄儿给他带来的问题让他吃了不少苦头。总之他无法将爱心转移到他侄儿身上。贝多芬对与人如何相处的道理完全崩溃。

乐圣贝多芬变得更加消沈,同时身体状况更加严重,经济十分拮据。那时他正全力创作两大作品--「庄严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尤其前曲是为了鲁道夫被任命为大主教登基典礼时演奏的使用。正因责任重大,他花了约五年的时光,在一八二三年完成。隔年五月七日他的「第九号交响曲」首演,将他的声望又推到新顶点。

「第九号交响曲」的「快乐颂」合唱是采自席勒的诗「快乐颂」。他早年就有此念头,经过了三十二年终於达成心愿。「第九号交响曲」的成功为他带来了一生最大的荣耀与欢欣。

「第九号交响曲」预演时贝多芬亲自指挥,但因耳聋无法进行,秩序大乱,因此正式公演时由乌姆劳夫指挥。 贝多芬仍在舞台上背对听众指导。当全曲演奏甫毕,听众深受感动,高声欢呼,掌声如雷,但贝多芬毫无知觉,还是经过演出者的提醒,他才看到了感人的场面,含泪答礼。

这是贝多芬最后一次公开露面,他在不知不觉下患了肝病,时日就度过在病情益渐严重的日子里。他那即将远离尘世的心灵,反而趋於宁静。这时贝多芬好像在稀薄,纯净的高空中,俯视自己即将抛开的世界。写作了五首最后的弦乐四重奏曲。这些室内乐是他最后的作品,也是贝多芬留给世人的遗嘱。对万世证明精神可以克服痛苦,甚至可以克服死亡。

~最后的春雷响起了~

贝多芬的余生已经不多,单是一八二六年就动了四次手术,但病情未见好转。一八二七年三月二十六日下午,维也纳突然下了一场大风雪,伴著震耳欲聋的春雷,此时贝多芬握紧右拳,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根据古老的记录,贝多芬的葬礼在三月二十九日举行,约有两万名以上的维也纳市民参加护送到举行追悼弥撒的雅瑟尔教堂

海顿在1765年写了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1783年创作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两者相隔将近二十年,所以第二首要比第一首完美、成熟许多。

在1954年之前,这首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一直被误认为是大提琴家Anton Kraft(1752-1820)的作品,直到海顿的手稿出现才得以澄清。(海顿曾向Anton Kraft请教大提琴的技巧,因此产生此一误会。)

海顿的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有三个乐章,三个乐章写得都好,这是少有的现象,也是这个曲子的特色之一;海顿以一个相同的动机,统一了整个曲子,三个乐章是一体的,这是第二个特色。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呈示部Tutti第一主题群的核心主题用的是短句,表现得彬彬有礼;至於阴性终止(指收在弱拍上)则显现出了谦卑而服帖;接下来是暗示性反覆和过渡;然后是第二主题群、结束句。Solo的音乐就丰富多了,多了许多装饰音,而且还有炫技(Virtuoso),非常动人。

发展部开始的时候是Tutti,Tutti最后几句的音乐非常抒情;Solo进来以后第二句绵软而华丽,简直是很谄媚的;再后面的音乐便不一样了,有3小节是跳动的,音乐热烈,这来自高音域和突兀的节奏,节拍的不稳定,有叛逆性,与前面的循规蹈矩形成对比。老师说:如果没有这段音乐,整首曲子就少了它的特别之处。

再现部是第一主题群→第二主题群→Cadenza→Coda。Cadenza中把主题以双弦拉出,很特别,同时也是高难度;Cadenza最后的颤音很夸大,这是为了提醒指挥者Cadenza即将结束,Coda就要开始(这是古典音乐的惯例)。

第二乐章A→B→A三段体。A再分为a→b→a,a段先是Solo,然后Tutti;两者各自都是一前句、一后句的领唱与和唱。b段是第二乐章裏最美的部分,它是浪漫的,高把位,表情动人;a则是古典的、端庄的。后a比前a高8度,同时后a的大提琴非常夸张的在作著装饰(可以用「细针密缕」来形容);后a的最后3句转为小调,显得阴暗,这也正突显出了B再转回大调的明亮。A→B→A之后接Cadenza和Coda。

第三乐章A→B→A→C→A回旋曲。A的结构是a→b→a,a也是Solo领唱和Tutti和唱的呼、应。规律的a对应不规律的b,b是炫技的,同时它也是B的预示。B段中间有两小节的大跳,亦为其特色之一;最后三句徘徊流连,令人不忍离去。第二个A先是大调,转至小调,直到最后一句的5、6小节才回复大调。C段则是大调→小调→大调→小调,因而产生了亮→暗→亮→暗的变化。从这些大、小调的转换,可以看出海顿音乐的简洁有力,彼此的衔接一点阻碍都没有。

聆听了海顿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再去听听贝多芬的第三号小提琴协奏曲、莫札特的第三号法国号协奏曲,会发现这三者同样都有著猎歌的风格。

海顿在1765年写了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1783年创作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两者相隔将近二十年,所以第二首要比第一首完美、成熟许多。

在1954年之前,这首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一直被误认为是大提琴家Anton Kraft(1752-1820)的作品,直到海顿的手稿出现才得以澄清。(海顿曾向Anton Kraft请教大提琴的技巧,因此产生此一误会。)

海顿的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有三个乐章,三个乐章写得都好,这是少有的现象,也是这个曲子的特色之一;海顿以一个相同的动机,统一了整个曲子,三个乐章是一体的,这是第二个特色。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呈示部Tutti第一主题群的核心主题用的是短句,表现得彬彬有礼;至於阴性终止(指收在弱拍上)则显现出了谦卑而服帖;接下来是暗示性反覆和过渡;然后是第二主题群、结束句。Solo的音乐就丰富多了,多了许多装饰音,而且还有炫技(Virtuoso),非常动人。

发展部开始的时候是Tutti,Tutti最后几句的音乐非常抒情;Solo进来以后第二句绵软而华丽,简直是很谄媚的;再后面的音乐便不一样了,有3小节是跳动的,音乐热烈,这来自高音域和突兀的节奏,节拍的不稳定,有叛逆性,与前面的循规蹈矩形成对比。老师说:如果没有这段音乐,整首曲子就少了它的特别之处。

再现部是第一主题群→第二主题群→Cadenza→Coda。Cadenza中把主题以双弦拉出,很特别,同时也是高难度;Cadenza最后的颤音很夸大,这是为了提醒指挥者Cadenza即将结束,Coda就要开始(这是古典音乐的惯例)。

第二乐章A→B→A三段体。A再分为a→b→a,a段先是Solo,然后Tutti;两者各自都是一前句、一后句的领唱与和唱。b段是第二乐章裏最美的部分,它是浪漫的,高把位,表情动人;a则是古典的、端庄的。后a比前a高8度,同时后a的大提琴非常夸张的在作著装饰(可以用「细针密缕」来形容);后a的最后3句转为小调,显得阴暗,这也正突显出了B再转回大调的明亮。A→B→A之后接Cadenza和Coda。

第三乐章A→B→A→C→A回旋曲。A的结构是a→b→a,a也是Solo领唱和Tutti和唱的呼、应。规律的a对应不规律的b,b是炫技的,同时它也是B的预示。B段中间有两小节的大跳,亦为其特色之一;最后三句徘徊流连,令人不忍离去。第二个A先是大调,转至小调,直到最后一句的5、6小节才回复大调。C段则是大调→小调→大调→小调,因而产生了亮→暗→亮→暗的变化。从这些大、小调的转换,可以看出海顿音乐的简洁有力,彼此的衔接一点阻碍都没有。

聆听了海顿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再去听听贝多芬的第三号小提琴协奏曲、莫札特的第三号法国号协奏曲,会发现这三者同样都有著猎歌的风格。

浪漫主义流派。浪漫主义音乐是古典主义音乐(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延续和发展,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者一个时代其形成之前,当时存在三个主要乐派:柏林乐派;曼海姆乐派;早期维也纳乐派,其后这一派演变成正式的浪漫主义流派。

早期代表: 贝多芬 | 凯鲁比尼 | 韦伯 | 帕格尼尼 | 罗西尼 | 贝利尼 | 多尼采蒂 | 舒伯特

前期代表: 门德尔松 | 肖邦 | 舒曼 | 李斯特

中期代表: 威尔第 | 瓦格纳 | 奥芬巴赫 | 勃拉姆斯 | 小约翰·施特劳斯 | 布鲁克纳 | 弗兰克 | 古诺 | 比才 | 圣-桑

民族乐派代表: 格林卡 | 强力集团 | 柴可夫斯基 | 斯美塔那 | 德沃夏克 | 西贝柳斯 | 阿尔贝尼兹

后浪漫主义代表: 福莱 | 马勒 | 理查·施特劳斯 | 拉赫玛尼诺夫 | 埃尔加 | 格拉祖诺夫

在海顿的音乐作品中,明朗、欢快的情绪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和他广泛采用民间音乐素材.反映新兴市民阶层的精神面貌密切相关。海顿最有成果的领域是交响乐、室内乐和清唱剧。莫扎特早年的作品受到贵族宫廷情趣的影响,具有精致典雅的风格;后期的创作交织着抒情和戏剧性的因素,反映了他摆脱对贵族的依赖而自谋生路的种种生活经历的体验。莫扎特的创作涉及器乐和和声的比较广泛,其中歌剧创作居首要的地位。贝多芬的音乐突出的特征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通过斗争而达到胜利的、英雄般的热情和毅力,这和他受到法国大革命风暴的洗礼有着直接的关系。他晚年生活在欧洲封建复辟时代.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赋予他的音乐创作新的时代印记.在一定意义上也奠定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开端。贝多芬最擅长的是器乐创作,其中以交响曲和奏鸣曲最为出色。

海顿(1732— 1809)的创作风格:民间性与专业性的特点在海顿的创作中得到了十分巧妙的结合。奥地利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这些民族日常生活中的音乐是海顿音乐作品中的音乐语言的基础。这是启蒙运动的民族精神在音乐艺术中的反映。海顿力求艺术的通俗性和大众性。他广泛学习与研究人民自己的音乐创作.并且力求自己的创作接近于这种风格, 同时还在专业技巧上丰富与提高了这种风格

海顿音乐最大的特点就是将轻松、快乐表现在作品中,这种乐观主义源于他对人民的同情.他常常说贝多芬音乐中有一种他不喜欢的怪东西。这种怪东西就是指贝多芬音乐作品中的斗争性。另外,在艺术趣味上.海顿的作品不仅接近广大市民阶层,而且带有宫廷音乐典雅、消遣、娱乐的风格,因此他可以被说成是宫廷音乐家的外貌.资产阶级音乐家的本质。最后,在艺术手法上。海顿的作品旋律明朗、容易记忆、和声清晰而富有功能性。

海顿是一个罕见的多产作曲家, 他一生创作了不下125首交响乐,其中最著名的是第44《哀悼》、第45《告别》、第92《牛津》、第lOO((军队》、第101《时钟》、第lO3((鼓声》和第lO4((伦敦》等交响曲。声乐作品方面最重要的是二部清唱剧《创世纪》,还有弥撒曲、圣母哀悼歌、经文歌和一些康塔塔。他还写了24部歌剧,大多数为喜歌剧,例如《奥菲欧》。同时,他也注意复调手法在音乐作品中的运用,如《c小调钢琴奏鸣曲》、《e小调“哀悼”交响曲》等作品都可以说明他在创作思想上和风格上的这种改变。在海顿的全部创作中,交响乐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确定了古典主义器乐创作的基本原则— — 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刻的哲理性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结合的创作原则。他在创作手法方面,也有很多大胆的创新:确立了以短小动机加以动力性展开的奏鸣性发展原则,废除了数字低音的传统.开始确立了近代管弦乐的编制和配器原则。弦乐四重奏也在他的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在交响乐中进行的种种革新,在他的四重奏中也可以看到。总的来说,海顿是“维也纳古典乐派”音乐风格的真正奠基者,而莫扎特和贝多芬的成就都是在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莫扎特(1756— 1791)从小就显露出自己非凡的音乐才能,他的作品中表现出特有的富于歌唱性的旋律.精致匀称的结构和阳光,乐观的音乐风格,但其实他骨子里却常有一股阴郁的情绪, 特别是在他的小调作品中这种风格会更加强烈一点。

莫扎特的器乐作品主题完整.有着鲜明的轮廓.细小的结构单位之间也有着精致的、动机的联系。还有他著名的歌剧作品《魔笛》,其中吸收了很多德国传统的名歌,同时又借鉴了正歌剧、意大利喜歌剧等体裁的创作特点。莫扎特曾经公开表示过他最喜欢的是歌剧。1781年他为维也纳民族剧院所写的《后宫的诱逃》对剧中人物进行了深刻的描画,并运用各种戏剧性手法来烘托整部歌剧的气氛。他在歌剧作品方面的其他代表作品还有《唐璜》和《费加罗的婚礼》等。在莫扎特40多部交响乐作品中,经常被演奏的是第31《巴黎》、第38(布拉格》和第41《朱比特》交响曲。这些作品感情真挚。自然流畅的旋律和精致复杂的技巧引人人胜。不可否认,莫扎特是欧洲音乐发展史上罕见的天才音乐家。更重要的是。在当时这个“暴风雨”来临前夕的时代,他受到了那么多现实生活的打击,但他从未屈服过。从他所流传下来的优秀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正是由于他的个人品质.使得他的作品直到今天还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贝多芬(1770_I1827)的作品以富有英雄性、戏剧性和思想性而闻名。正如他自己所说:“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例如他最著名的《第五“命运”交响曲》中的“命运动机”描写了与残酷的命运斗争.并最终获得胜利的信念。他一共创作了9部交响曲.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为《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和《第九“合唱”交响曲》。他的钢琴音乐作品则以热情豪放和对比强烈的交响性著称。钢琴奏呜曲在他的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但体现了他个人音乐创作风格的演变。而且预示了钢琴音乐从古典主义进入浪漫主义的过程。从他的第二奏鸣曲第三乐章开始.贝多芬用谐谑曲代替了海顿和莫扎特使用的小步舞曲。自此奏鸣曲式的结构为:第一乐章,戏剧冲突性:第二乐章,抒情或沉思性的慢板,用来表达复杂的内心情感起伏;第三乐章,小步舞曲,贝多芬用谐谑曲替代;第四乐章,回旋曲,热烈、节庆性特征。在奏呜曲作品中最著名的是《热情》、《悲怆》、《月光》、《黎明》和《暴风雨》五首。在贝多芬的晚年,他还写了六首四重奏,其中代表作为《降B大调四重奏》。在歌曲创作方面,有声乐套曲《致远方的亲人》、康92塔塔《庄严弥撒》等重要作品。他的最重要的一部歌剧为《费得里奥》。

虽然同为古典主义音乐时期的大师,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尽管各自有着独特的个性.但是他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还是有着共同的基础的。他们都经历了欧洲启蒙运动之后社会进步思潮的熏陶:作为新兴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代表人物,他们都具有乐观主义的生活态度;在艺术上他们都遵循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作品具有生活的真实性和鲜明的时代感;他们的作品都以质朴、通俗的音乐语言来创作,所以他们的作品至今都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的瑰宝。同时我们又可以通过他们三人之间不同的创作特征,更好地了解整个古典主义音乐的发展过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6043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