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杀马特、曼森、哥特式,区别在哪啊?常常在网上看到这些词,有贬有褒,都搞糊涂了

非主流、杀马特、曼森、哥特式,区别在哪啊?常常在网上看到这些词,有贬有褒,都搞糊涂了,第1张

首先。 哥特别和非主流混到一类。

哥特式的含义很多就好像曼森一样指的人和事太多了。

哥特有音乐有建筑有文字有风格之类的衣服一样。

曼森我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个曼森、玛丽莲·曼森?查尔斯·曼森?

如果是乐队的话我不懂重金属音乐,什么不能和楼主说些什么。

非主流是文化载体在里面它可以发展到很远只是90后没模仿到位。

非主流起源朋克拥有视觉摇滚风哥特摇滚风、 而杀马特呢主要是日本视觉系摇滚乐队的服装阿什么的。还是那句话我没深玩过没资格说。

至于理论上的东西就不多说了百度都是的。

只是这些的现状貌似被恶俗化。

你打哥特在百度里都是一些什么。

尽管这是一个流传了很多年的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在不了解它的人看来是什么?

血?死亡? 哥特就=死亡?

是不是我们应该大一些,在黑暗下看到更多的东西对死亡对生命更深的了解。

而不被别人讲我们是脑残。

对于脑残这个词我甚感有意思。

我不喜欢把脑残这个词扯到杀马特、 又把杀马特扯到非主流身上。

首先我不喜欢骂人。

我觉得萝卜青菜我喜欢这个你管不着、你喜欢那个我不能说什么。

你可以讨厌不喜欢但没资格说别人。 虽然我没资格说别人、但是可以窥见出一些东西。

追求这些对对我们来说是网络之产物、学到的只是把头发立起来穿着日本乐队衣服装着视觉系?

恩哼、你做到了。你完全做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很好很强大。

追求你心目中的哥特、学到的只是自残?觉得死亡多么好。好把你去死我说不了什么。

恩哼、你也做到了。 都和阎王玩的人我还能说什么。

追求你心目中的非主流、 学到的只是另类和伤感?

恩哼、你也做到了。 还能让怎么多人来关注你。

是吧。 在生活中得不到的、 就在网络里得到。

鄙人窥见不值一谈。

哥特风格

关于“ Gothic”这个词的出处,最早来源于欧洲早期的一个叫做西哥特的部族,这个以破坏和掠夺为乐的部族以无知和缺少艺术品位而著称。

中世纪的欧洲,一种以尖顶大教堂为最显著特色的建筑风格大行其道,产生了那一时期所谓的“哥特式”建筑风格。

在英国的维多利亚时期,以 EdgarAllanPoe、 Mary Shelly和 Bram Stoker等为代表的一批作家创作的恐怖小说也被称为“哥特”风格。至此,哥特风格中的恐怖颓废已经被补充得几近完美。

哥特式服饰受建筑影响较大,其服饰上的特点是多采用纵向的造型线和褶皱,使穿着者显得修长,并通过加高式帽来增加人体的高度,给人一种轻盈向上的感觉。特别重视外表的浮雕效果和线条。女装上装紧身合体,下半身的裙子宽大、上轻下重,形成一种圆锥状造型,具有极强的装饰性。

中世纪,裙长是一种等级的标记,只有高贵的太太们才允许后摆拖地,并有权把它染成绿色。服装上的分割线、装饰线多采用纵向的、垂直的线条。

13— 15世纪欧洲服装中歌特风格最为流行。那尖尖的埃宁帽( henin)就像一个小尖塔,还有两个裤腿颜色各异的紧身裤,尖尖的翘头鞋,饰以不对称图案的上衣等。

时下流行的哥特式时装也常常是不对称的,但时下所谓的哥特式时装只不过是带有些许哥特式艺术的气息,它看起来带有更多的商业色彩,这使得“哥特式”听上去更像是一句促销口号。

在 20世纪的最后几年中,“ Gothic”这个词在时装报刊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现代时装中流行的哥特式艺术是一种浪漫型的艺术。所以,哥特式时装可视为当下正流行的新浪漫主义时装的一个分支。欧洲中世纪尖顶大教堂、恐怖哥特文学的代表作《吸血鬼纪事》,还有 20世纪 80年代的重金属乐团……与今天的哥特似乎都远了一些,在看过了世

界顶尖服装设计师们热热闹闹的 2004年秋冬时装发布会后,一股悄悄现身于时装舞台的神秘力量———新哥特服饰风格( New Trend of Gothic)锁定了我们的视线。

新哥特式风格

新哥特流行有音乐、**助阵新哥特服饰风格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最初崛起于上个世纪 70年代末的西方音乐界。在非主流音乐的花园里,一些另类摇滚乐队逐渐孕育壮大成哥特摇滚乐派,小部分的异类并不会受大众潮流的影响,他们的音乐充斥着对于死亡、痛苦、黑暗、性欲的描述和体验,风格怪诞而又神秘,一出现便在商业上取得了极大成功。于是在音乐的催生下, 20世纪80年代,一股以此为潮流的服饰风格出现。

黑衣流行是从 Bauhaus乐队开始的,这是一支性别取向不名的乐队。他们总是化着妖艳的妆,并把这种风气带到时尚潮流中去,男人们穿着带花边的衣服、高跟鞋、戴着珠宝首饰、高至大腿的靴子……总之是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服饰。

典型的哥特打扮是黑色高领紧身皮衣和有着复杂纹路的银饰,最关键是黑眼圈和悲伤麻木的表情。对他们来说,这意味着某种精神境界。

年轻人接受了它,并为之疯狂。青少年们开始模仿他们的穿着打扮,而且相当认真。

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哥特音乐失宠,但哥特文化却大行其道。那时恰逢好莱坞以哥特文学为背景的恐怖**复兴。在一系列卖座影片,如《剪刀手爱德华》、《吸血僵尸惊情四百年》、《夜访吸血鬼》里,偶像明星约翰尼·德普,薇诺娜·赖德苍白秀丽的容貌、清澈天真的眼神伴着**阴森诡异的氛围,时而浪漫时而恐怖的情节让人心醉不已。伴随**引发出的一股股热浪,哥特文化被注入了新的兴奋点。

哥特时尚也巧妙地随之改变,卷发、高马尾辫和战斗裤是一种风尚,长直发、维多利亚式的丝绒和花边也是一种风尚;皮革与塑料装也都成了风尚,但哥特时尚中永远流行的只有黑色紧身牛仔裤。你哥特么?找个镜子照一下。

2001年,随着史诗般的魔幻大片《指环王》在全球获得空前成功,哥特文化横跨东西,成为全球的关注热点。于是,各大牌时尚杂志纷纷预言哥特风时装将引领新的潮流,设计师们也伺机而动。

2003年秋冬时装发布会后,这股神秘力量已悄悄现身于时装舞台。在 Gucci的时装秀上,模特尚未登场,整个环境便在群狼嚎叫及蝙蝠振翅的音响效果中显得鬼气十足, Tom Ford让模特们在脖子上挂起黑色十字架,扎上黑色宽领带,穿上黑色束腰缎子大衣,黑色斜裁长袍,向人们展示出他精心准备的哥特风格,优雅而又性感。

美国经典老牌 Ralph Lauren也将发布会变成了黑色的海洋,模特们身着长长的牧师披风、拖地鱼尾裙,系在脖子上的黑色丝带映衬得肌肤如雪,哥特式的菱形耳环在行走中摇曳生辉,显示出一派中世纪的神秘感,浪漫而富有韵味。

Dior的一个珠宝展示会,索性搬到了里兹大饭店,把房间布置成闹鬼的城堡,将整个晚会命名为“吸血鬼的舞会”。淑女名流们彻夜狂欢,不醉不归,时尚成了一场追逐互动的游戏,被发起者和参与者演绎得神形兼备。

心思缜密的人们在欣赏的同时也发现,人造皮革、 PVC面料、塑胶等在 20世纪 80年代哥特服饰里大行其道的面料不见了踪影,取代它们的是轻盈的雪纺、柔软的锦缎和奢华的皮草。在经典的黑色之外,一些浓郁华贵的色调,如暗红、深棕、宝蓝等也开始露面。而贴身裁剪的上衣、长裙,精心设计的项链、耳环无不勾勒出性感优雅的女性形象……

细观之下, T台上的哥特服饰风格经设计师的改良,早已嗅不出昔日濒临死亡式的颓废气息,那些鬼气阴森、幽暗恐怖的气氛原来只是他们故意布出,意图吸引视线的疑阵,擦一擦双眼,我们无条件地接受了眼前这股苏醒的“伪黑暗”势力。

无论怎样,新哥特风格来了,时装迎来新哥特的世纪,模特们披散着黑色长发,画着浓重的黑色眼影,面无表情地鱼贯而出,无数设计师将他们的舞台变成了展示哥特时尚的秀场,新哥特服饰风格带起了新一轮的视觉冲击波……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哥特”。

哥特,是来自中世纪的蛊咒。

关于“哥特”的解释也有很多种,从字面上来解释,它包含了三种意义:

第一,在建筑上的歌特式建筑如大教堂(cathedral),其最大的特色就是高大的梁柱和尖拱形的天花板与结构;

第二,在文学上歌特是用以形容那些以黑暗寂寞地点(如荒废城堡)为背景的奇异、神 之冒险故事;

第三,歌特也代表一种字体相当华丽的印刷或书写风格。

还有另一种解释,人类学意义上的哥特,古代欧洲的一个民族;艺术风格,出现于十二世纪晚期,主要体现在建筑与绘画上,起源于法国的巴黎附近; 恐怖的、黑暗的、怪诞的、野蛮的,这也影射了哥特小说的哥特的涵义,例如17、18世纪流行于英伦,描写发生在阴森恐怖的哥特式城堡中的复仇或志怪故事的小说,按美国人的说法,哥特小说已经延伸到了安妮·赖斯的吸血鬼系列小说,如《夜访吸血鬼Interview with a Vampire》,甚至还包括了斯蒂芬·金的恐怖小说。

在人类学意义上,哥特是所谓的蛮族之一;而在艺术风格上,哥特风格则上升激荡,同时又优雅纤细;哥特式作为恐怖、黑暗的代名词则成为小说这种叙事艺术中的一种风格——当然这种风格也只是一种批评术语。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同样在英国,一类沉湎于人类黑暗阴郁感情的音乐,也逐渐被人们称为哥特音乐,他们的音乐悲伤、缓慢,他们在今天似乎又掀起了新的复古运动,把哥特风格引入音乐,歌唱着死亡、恐惧、黑暗,偶尔也会蹦出一个宗教主题,或者用死亡金属的暴烈和鬼气森森的圣咏女声这种两极并置,对骑士国王的时代来一个怀旧的回望。

哥特音乐从诞生之日起,其文化背景就决定了它与摇滚其它分支的明显差异。作为根植于浪漫戏剧艺术和十八世纪哥特式文学的音乐风格,它对黑暗压抑、死亡美学、宗教情结和对唯美主义近乎邪恶的追求,使得很多人避而远之。而相应的,也有许多对艺术尤其是后现代艺术敏感的人欣喜若狂地接受它。相比较其他的音乐形式,哥特更容易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力。这种影响不局限在音乐方面,可以上升到艺术观念甚至价值体系的层面。哥特音乐往往取材于挖掘和放大的人类感情世界,并在创作的过程中提升了这种自发的感性体验,所以当它再作用于受众时,常会引发进一步的审美情感和思考空间。

哥特音乐追求的是黑暗和死亡美学,这种与经典哲学观念格格不入的理念使得它久久徘徊于主流文化和严肃艺术的大门之外。然而桀骜不逊的哥特对此丝毫不以为意,也许体系庞大、颓废叛逆的地下文化反而更适合它的发展。哥特音乐惯用的表现手法是:男声主唱极尽压抑与爆发之所能,把暗夜里的绝望挣扎表达的淋漓尽致;背景中圣咏式的女声往往带有浓厚的悲天悯人的气质,而器乐则是黑夜中呜咽的风声、月影里的狼嚎和鲜血滴落在泥土里的声音。哥特音乐还有另外一个特质,那就是它所崇尚的死亡美学。他具有具备天生的悲剧性,而弗洛伊德在谈论《李尔王》的时候就曾经提到,悲剧旨在教导我们“放弃生命,放弃爱情,而与死亡的必然性交上朋友。” 尼采由悲剧艺术引伸出来的悲剧世界观则是“肯定生命,连同它必然包含的痛苦和毁灭,与痛苦相嬉戏,从人生的悲剧性中获得审美快感”。尼采的悲剧理论是给悲剧和死亡赋予美的少数几种悲剧理论之一,它把悲剧看成是灿烂辉煌的,一种“形而上的安慰的艺术”。为了阐述“悲剧性”的实质,叔本华和尼采都转向了音乐。由此可见,哥特音乐作为一种 “形而上的绝望”的载体来表现死亡美学,有其必然性。

哥特音乐的死亡美学不仅表现在音乐风格上,也体现在其视觉效果和行为艺术上。惨白的面孔,夸张的五官,麻木的表情,凌乱的长发,复古的着装和冰冷的金属装饰,这些都已是哥特族的经典特征。从哥特乐队的演出可以看到,他们对生命的绝望和对死亡的迷恋已经深入骨髓,沉郁压抑与自我毁灭的情绪展露无遗。即使是激烈的吼叫也绝不同于朋克、金属的怒吼,他们根本就不准备抗争、颠覆什么。那只是歇斯底里的吼叫,是人在窒息前最后的嘶吼。不是运用声带,而是用肢体在吼叫,在挣扎,在呻吟。这种极端的表现手法极具视觉震撼力,连同阴暗神秘的舞台设计一起传达了一种强烈的理念——死亡之美凌空出世,震撼一切!而在这种近乎宗教仪式的气氛渲染下,观众很难不被感染。

表现在现代都市中,便又是主流社团追逐的一种形式化的标新立异。真正的哥特族总会有一双迷人的大眼睛,眼神中总是透露出说不清道不明的沉郁压抑与自我毁灭。哥特音乐不单是一种音乐型态,和所有的艺术形态一样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哥特是一个可以让人逃离现实而进入的幻想世界,一个黑暗而浪漫的世界。

然而谈到“哥特**”,“哥特**”其实这是一个不正确的术语。即便是在大英百科全书中我们也根本找不到这个词条。之所以在这里使用它是为了指代那些以哥特文化为背景或表达死亡和痛苦等主题的黑色风格的**,显然这类**和哥特文学以及哥特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总是以一种非常人的视角去透视着我们生活的世界,去剖析和表达着那种阴郁、痛苦和空虚的感情世界。大量的有关吸血鬼的**被看作哥特式风格**的典范。这完全归公于Ann Rice等的吸血鬼题材的小说在世界范围的流行。

建筑上哥特式风格是对罗马风格的继承直升的线形,体量急速升腾的动势,奇突的空间推移是其基本风格。窗饰喜用彩色玻璃镶嵌,色彩以蓝、深红、紫色为主,达到12色综合应用,斑斓富丽精巧迷幻。哥特式的彩色玻璃窗饰是非常著名的,家装中在吊顶时可局部采用,有着梦幻般的装饰意境。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18899htm

gothic作为名词,只能指称哥特式建筑和哥特式字体。但作为形容词加在艺术或时装之前,就可以指称哥特式艺术或哥特式时装。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中,这个词在时装报刊上出现的频率也非常之局。

  哥特式艺术指12世纪至16世纪欧洲出现的以建筑为主的艺术,包括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哥特式艺术是夸张的、不对称的、奇特的、轻盈的、复杂的和多装饰的,以频繁使用纵向延伸的线条为其一大特征。表现在建筑上,就有尖拱券、小尖塔、垛墙、飞扶壁和彩色玻璃镶嵌等典型元素。

  在哥特式艺术流行的几百年中,欧洲服装也明显带有哥特式的影响。例如,那尖尖的埃宁帽(henin)就活脱像一个小尖塔,还有两个裤腿颜色各异的紧身裤,尖尖的翘头鞋,饰以不对称纹章的上衣,等等。

  眼下被冠以哥特式的时装也常常是不对称的,有时甚至也使用厂类似纹章的印花图案。当然,所谓哥特式时装只不过是带有些许哥特式艺术的气息,它更多地带有商业色彩,哥特式云云听上去像是一句促销口号。

  哥特式艺术是一种浪漫型的艺术。所以,哥特式时装可视为当下正流行的新浪漫主义时装的一个分支。在中国服装界,哥特式这个词更多地被学院派人士所引用。

  哥特式(Gothic)一词是后来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认为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才是正统艺术,这种新建筑形式是“野蛮民族”式的,故贬称为“哥特式”。事实上,哥特式建筑与哥特人并无关系。哥特式原指野蛮民族。

  黑暗里,一种细若游丝的声音,在绝望中荡漾开来。

  在月光下谁身着黑色的礼服。回头的瞬间,用一种幽幽的眼神,惊醒了你。

  我突然睁大眼睛,看着眼前堕落的天堂,呼吸不能。

  最深的罪恶感渲染着黑夜和惊慌,编织出一曲凄美的旋律,在死亡时粉墨登场。

  心魔歇斯底里地咆哮,却渐感无力挣扎。灵魂被抽离身体……

  待月光撒满大地,一切悲伤尽归永夜之城。

  突然间发现,自己已经完全沉浸在Gothic的世界中。

  甚至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就像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习惯在绝望的音符中寻求感动。

  刚开始的时候整晚睡不着觉,每一段soul,每一个鼓点,吞噬了全部的神经线。

  悲伤的夜晚听了Nightwish「夜愿」,瞬间感觉悲伤升华到无法自拔,却也突然感觉到有一种感动。

  仿佛冷冬中的热焰,既惊悸,也动容。那一刻,灵魂与旋律产生了共鸣。

  哥特音乐形式华丽,旋律悠扬,却也充满了悲伤,以及阴郁的感情。

  就像是一种欲说不能的沉默。却在哥特世界里,完全地爆发出来。

  满满的悲伤,满满的压抑,和满满的感动,在每一条血管里,澎湃地流淌着。

  女主音倾向于高音及似歌剧中的女歌手,且永远穿着黑色调的礼服,唱尽无情,唱尽欲望。

  那集中在宗教和神,地狱与天堂,爱、惊慌、绝望、空虚和死亡上的词作,如流星划过般锐利。

  偶尔的错觉中,感觉自己置身天堂,看到了天使之翼;转身落入地狱,听到灵魂的呻吟。

  音乐与艺术的结合体,使哥特散发着独特且冷艳的感情。

  哥特的艺术是华丽的浮雕死亡的唯美凄凉的蔷薇堕落的升华。

  哥特的艺术是花体字中的寂寞,是古堡中的哀鸣。

  寂寞也罢,凄楚也罢,浪漫也罢,唯美也罢。

  美丽的艺术,真实的生命观,灵与肉分离的瞬间,跌宕的冷调的高潮。

  在现实面前,我们有一座黑暗的城堡,一个黑暗的舞台,一抹冷色调的灯光,和一腔沸腾的血液。

  无数个剧黑的夜晚,月光冷冷地包围着一切。

  我们还是可以勇敢地摆脱那苍白的天堂,绞碎天使魔鬼的面孔,抵达永远感动的激情。

  待月光撒满大地,一切压抑尽归战舞天堂。

  Gothic,可以深深地触及你的心灵,唱出你无法表达的心声。

  她用一双无形的手,穿过骨头,抚摸你不安的灵魂。

  这,就是哥特,来自黑暗的音乐。

  浪漫,黑暗,凄凉……哥特金属所能带来的,是灵魂寻求的认同感。

  在这神秘的旋律中,我在寻找属于自己一个人的浪漫。

  很久不见的感动,从未出现在梦中,在Gothic。

  希望自己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可以笑着接受任何的悲伤,笑着流出寂寞的眼泪。

  待月光撒满大地,一切黑暗尽归歌特王朝。

  主义我说的是真正的哥特 和1 2 L的烧饼不一样

  ◆◇、╰哥特式的哀伤╭●浅笑着多情的肖邦

  (り哥特式的哀伤※浅笑著多情的肖邦﹏

  ㄣ滒特鉽の哀伤っ浅笶着誃情の绡邦ン

  ⌒★ 滒特势d鎄鬺.·°浅笑著茤婧嘚逍垹づ

  用刀尖描绘着你的轮廓,绽放的血红彼岸花带着惑人的,令人迷醉的血腥气息。撕裂幻境,疯狂的恶魔狂妄的笑着,堕落,毁灭,猩红的现实。甜美的毒药,甘香的毒草,扭曲了的梦啊,迷失彷徨,再也不曾醒来。

  写完自己都觉得渗人= =如果太长了话可以选几句你喜欢的,我就不信每一句合你胃口。话说最近重口味的人越来越多了(住嘴你自己也不是重口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6303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