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鹤楼
崔颢(?-754)唐代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人。
昔人已乘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诗人在诗中以有关仙人乘黄鹤的传说及现实中的黄鹤楼四周的景色为题材,抒发了吊古怀乡之情。“白云千载空悠悠”和“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前者写盼鹤不见引起的愁绪,后句则写思乡不见而引起的苦闷。尽管涵义不同,但表现出的形态特徵却完全相同:一样的惆怅,一样的茫然,一样的沉重。这两种不同的情感在诗中融合一体,起到了互相照应、互相衬托的作用,它们是景语,也是情感的流露,如此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相传李白读后大为佩服,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
2、送友人
李白(七零一-七六二),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译文]北城门外青山横亘,东城之外白水环绕。在此地一分别,你就要像孤蓬一样万里飘泊了。白云飘浮不定如游子心意,太阳缓缓落山像我依依不舍的感情。彼此挥手,从此别离;萧萧马鸣,不忍分别。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情意绵绵,动人肺腑。
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点出告别的地点。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辔,不愿分离。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这两句,“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句,确是别开生面;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
中间两联切题,写离别的深情。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此地一别,离人就要象蓬草那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此二句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落笔如行云流水,舒畅自然,不拘泥于对仗,别具一格。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却又写得十分工整,“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同时,诗人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特别令人留恋而感到难舍难分。这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尾联两句,情意更切。“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手”,是写了分离时的动作,那么内心的感觉如何呢?诗人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这一句出自《诗经·车攻》“萧萧马鸣”。班马,离群的马。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李白化用古典诗句,著一“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谊,可谓鬼斧神工。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这正是评家深为赞赏的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3、《秋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
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
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赏析: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潮”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4、鲁山山行
梅尧臣(1002~1060) 中国北宋诗人。字圣俞。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译文:
恰恰和我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山路崎岖时高时低。一路攀登山峰,不断变换美好的姿态,幽深的小路,令孤独的我曾经迷路。傍晚,霜落下的时候,熊以爬到树上,树林清静下来,鹿悠闲地在溪边饮水。人家都在哪里?云外传来一声鸡叫,仿佛在回答。
注释:
赏析:北宋诗人梅尧臣的《鲁山山行》一诗写了满山的行踪和满山的趣味。正因为有满山的趣味,让诗人觉得山野行程的满怀开心。我们甚至可以这样来断言:诗的第1句“适与野情惬”是全诗的总领句,即“惬(开心)”是因为有后面诗句的句句“趣”。换言之,该诗的结构略同于一般文章的“总—分—分”结构。
第二句的“趣”蕴涵在上、下空间的位移和更叠上。由于诗人在山谷和山峰间跋涉,爬上又爬下,故所见是诱人的“千山高复低”景观。这“千山”的探头探脑让人感觉不仅仅是诗人眼目中所见,还是“千山万山”在与诗人玩捉迷藏的游戏。山与人互相亲近,趣味横生。
这样的趣味同样出现在第三句,当然这第三句“好峰随处改”的“趣”又与上句有所区别。它的“趣”体现在诗人作“平行移动”后,由于角度变化、视界变化,观看到的是“岭”成“峰”或者是“峰”成“岭”了。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四望看山了不同”呢!这样来品,趣味多多。
第四句“幽径独行迷”的“趣”在哪里呢?请看,山谷间的小径,因峰回路转和草木遮掩,自然深邃,又由于“独自”行动难免对各处有些相似的路径有点迷惑了。这在安全问题上很有些危险,本来应该慌张才是啊!可是从上下的、前后的文字内容来揣测,诗人却是开心的,是闲适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诗人甘愿被迷了路,那样他能够再找得出原路来,才感觉刺激,才感觉成功。要说捉迷藏活动中的藏者是要比谁藏得深,或者是对立方能够快捷地找到躲藏者。显而易见,诗人在诗中的第3句是要表达诗人是捉躲藏者的这种身份和角色。不惧怕被迷住,越被迷住越有勇,越被迷住就感觉越刺激、越有大趣。上述情况所表明的趣味大抵如此吧!
第五句和第六句“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是写近景。“霜落”秋至,树上有果实,熊爬到树上或立起身子到树上摘果子吃;树林因落叶纷纷,诗人透过树干便能看到小鹿在山溪里面饮水。或者说,熊在高处,由于秋深林空,诗人仰头看去好象熊就爬在了高高的大树上。这一些只是写熊、鹿在秋天的山野里的活动状况,却被诗人写得相当的天真活泼和自由闲适,因为它们是率性的本真行为,并没有谁在逼迫它们那样去做。另外,这两句对仗工整,每句的三物之间夹杂两个动词,语意上也就给人造成一种运动的感觉。有趣,太有奇趣啦!
第七句“人家在何许”是自问,抑或是他问均可。是前者,则体现诗人内心的自得。是后者,则体现诗人不以路途遥远为烦恼匆匆在山中行走是要拜访友人或要人。无论在人还是在己都是开心的呀。自觅趣是趣,别人寻趣也是趣。
第八句“云外一声鸡”是告诉人们鸡叫处之高和远。意味着诗人要拜访的对象是隐士,是高士。传来的仅是“一声鸡(叫音)”而不是两声,更能表示空间距离实在遥远才将最响的那一声传递了个透,其余的都没有听到。在山脚、山腰已经有这样的乐趣,到了深而高的山中不定就更有趣了呢。你说,那里又会有什么珍奇?友人莫非是神仙么?……诗人不仅写现实中的“趣”,还写想象中的“趣”。写仙“趣”是“趣”,这无“趣”而找“趣”本身也就是一种最大的“趣”。山尖、山脚、山腰、山谷、山路处都落满了诗人的行踪,也落满了诗人的“趣”。这样的山行只能使诗人开心而热爱山中风物,也可以说,诗人因为有幸得遇贤师良友,还能学艺大抵开心,所以就算在山中行走个百遍都不会厌烦。
5、浣溪沙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本篇写的是作者“谢雨”途中的感受。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音响在诗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象。现在,不妨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意识活动来体验一下这首词的构思过程。
作者在“谢雨道上”,经过长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突然,“籁籁”之声传来耳际,并好象有什么东西打在身上和头巾上。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是枣花落在身上。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的声响,越往前走,这响声便越浓,从南,从北,从四面八方传来,不用看也不用问,这是作者熟悉的缫车的响声。从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村中了。这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些少三句,农村的季节特点,村中的劳动生活以及农村的贫困面貌,均不同程度地有所接触并形象地折射出来。
下片写作者的感受和意识活动。“酒困路长惟欲睡”是对上片的补充。在结构上,这一句又是倒叙,它说明前三句之所以从听觉方面来写,主要是因为酒意未消,路途遥远,人体困乏,故而写下来的只不过是睡眼朦胧中听来的片断,并非是视觉构成的完整统一的画面。“日高人渴”两句,虽然写的是由于口渴而急于到农民家里觅水的意识活动,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看来,苏轼似乎并没有多少太守的架子,他跟农民的距离并不太远。读这样的词,会使人感到真实、亲切,可以嗅到当时农村生活的气息。这首词与前首有所不同,它主要写作者路途中的片断感受,其重点并不在于要反映农村的贫困面貌。由于灾后得雨,旱象解除,作者的喜悦之情较前首也浓厚得多了。
这首词注重词句的锤炼而又不露痕迹。例如“簌簌”,有的评论家认为这两字放在句首是“句法倒装”,其实,作者的目的在于强调“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响,并合乎平仄的要求,而不是在写下落的形态。正因这两字放在“句首”,才说明作者是从“簌簌”声中得知枣花落在身上的。此外,“落”、“响”、“漫”、“敲”等字也均用得灵便而贴切。
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译文:
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赏析:
这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
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呢?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但是,他何尝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这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后两句是前两句的深化,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写得形象感人。诗人因关心国事而形成戎马征战的梦幻,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的志向,“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但是诗人一点也“不自哀”,报国杀敌之心却更强烈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此,“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