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锦秀)5月28日下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国际会议中心内,林清玄先生文学讲座在这里举行。林清玄先生用他清新、风趣、充满人生哲理的演讲,唤起学子们对文学、对生活的深刻感知。
林清玄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他的作品曾多次被选入中小学华语教本,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过20次。
林清玄先生此行是应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邀请前来为该校师生进行讲座的。面对台下的大学生们,林清玄先生一直是在站着讲座。“怎么来面对生命的困境”,这是林清玄先生讲座的主题。他从4个方面来阐释这个主题:一、首先要认识自我,找到适合自己的土壤。二、在生活中要懂得爱别人和被爱,要学会爱的表达。三、学会跌倒,不怕跌倒。四、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对于这些问题的阐释,林清玄先生都是通过他自己的经历,寓理于事。讲着、听着、笑着的都是故事,浸入听众心灵的却是清澈的哲理。
一个多小时的讲座后,林清玄先生与台下的学子们进行了近半个小时的互动活动。面对大学生们提出的十多个问题,林清玄一一做了解答。
一个学生问:有传闻说,在武侠作家古龙去世时,林清玄曾在古龙墓前送上49瓶XO酒。对此,林清玄解释说:古龙去世时是48岁。因为古龙生前爱喝酒,在他去世时,朋友们就每人拿来一瓶XO酒,总共是48瓶,其中也有林清玄的一瓶。朋友们将这48瓶XO酒全部装在古龙的棺椁里。林清玄每解答完一个问题,台下就是一片掌声,当解答了关于古龙的这个问题后,台下的掌声尤为持久。
当天,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国际会议中心内座无虚席。听众中不仅有辽宁工大的青年学子,阜新市的许多文学爱好者在闻知林清玄来讲学的消息之后,也特意赶来听讲。讲座结束后,数百名手捧林清玄作品的读者请林清玄签名,队伍一直排到了国际会议中心大厅的门外。林清玄为这些读者一一进行签名,而且在每一次签名之后,林清玄都会给他的读者一个亲切的微笑
10月29日,平阳县中心小学邀请台湾著名散文作家林清玄举行文学报告会,谈文学、谈人生、谈亲子教育,林清玄的幽默风趣,不时让听众开心地发笑,同时又让人深思。
母亲影响写作方向
林清玄年少时就很喜欢写作,每天趴在拜祭祖先的供桌上写东西。有一天他的母亲问:“你每天写些什么啊?”林清玄回答:“辛酸的写一点,趣味的也写一点。”她母亲就说:“趣味的多写一点,辛酸的要少写一点。这样,别人读你的文章就能得到智慧、启发和安慰。”母亲的这番话,决定了林清玄后来的写作方向。别人评价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
还有一次,已成作家的林清玄回到老家,一天写作后积了一纸篓揉成一团的废稿纸,有些上面没写几个字。第二天起床后,发现母亲把这些废纸一张张用熨斗烫平,放回了书桌。母亲指着窗外的树枝说:“这些纸每一张都是用树枝换来的,所以写作前先想清楚,如果300字够了就不要写1000字。如果你文章的价值没有窗外的树枝大,就不要写了,让树枝白白牺牲。”林清玄说,母亲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写作的真谛:文章要精炼、有思想、有感动。
写作不是独自存在的
作为一名作家,很多人向他请教如何学写作;作为一位三个孩子的父亲,林清玄也在帮助自己的孩子如何去写通顺的好文章。
他说,写作能力的发展,不是独自存在的,而是和人的生活、思想、成长环境和背景紧密联系的。要让孩子多到户外,观察山水和大地,增加生活的体验。“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大地的文章”。小时候的林清玄曾为记录田埂上的一朵花开,足足坐了四小时。他说,读文学家的传记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喜欢散步,在散步中观察、思考,产生新的观点,构成一篇好文章要有真感情、不同的观点和不一样的思想。
还要让孩子认识这是一个多元的世界。这个世界所有的东西都不同,每个孩子也不一样,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养成其多元的思维方式。林清玄说,比如植物,最甜的是甘蔗、最苦的是苦瓜、最辣的是辣椒,最酸的是柠檬,将这四种东西种在一起,会是什么结果呢?只有两种结果,四种都长不好,或是只有一种长得好,因为刚好土壤最适合它。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重要的是唤起其内在的种子,发挥其特质,训练其眼睛,对事物有其独特的感觉、感受和感动,才能写出好文章来。
把快乐传递给孩子
写了四十多年的文字,出版了131本书,多次荣居台湾畅销书第一位,林清玄不仅通过写作和世人分享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感悟,他还在台湾成立林清玄教育文化基金会,为学校盖图书馆;在大陆,林清玄捐建了数所希望小学。从40岁开始,他在台湾和大陆举办讲座,一年最少也有100场,走过大陆500多个城市。他说,因为学校和图书馆都是有形的东西,影响范围太小,而通过讲座,推广儿童阅读,希望能和更多的孩子一起分享,唤醒更多内在的种子。
林清玄注重亲子教育,他对孩子的期待是成为一个会生活、有快乐能力、懂得爱的人。他规定孩子每晚睡前要写三件一天中让他们感动的事情,算一算一个月就有90件,孩子会感到人生很美好,慢慢地也会变成一个有爱心的人。孩子们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放下书包,和林清玄沿着屋后阳明山路散步一个或一个半小时,看天上的云、路边的草和路过的熟人打招呼聊一聊,有时还会躺在草地上一起看星星。林清玄很自豪地说:“我的孩子将来不一定有成就,但肯定会是个快乐的人,因为快乐的资源我从小就给他们了。”
13岁的儿子要去读初中了,住校,林清玄送他四句话:“大其愿、坚其志、虚其心、柔其气”,希望他从小有远大的愿望、坚定的志向、谦逊的胸怀、温柔的气质,懂得尊重别人。林清玄说,家长要放轻松,只要尽自己的努力,把孩子养成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孩子从小的基础打好了,长大后“生命会自己找到出路的”。
林清玄(Lin Qingxuan,1953年2月26日—2019年1月23日),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当代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笔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等。
林清玄7岁开始背诵唐诗宋词,8岁,获得了全台湾儿童绘画赛优选,10岁就开始读小说,林清玄记得小时最喜欢的是《西游记》。
14岁至18岁,林清玄住在台南,在傍海的瀛海中学读高中,从学校跑到海边只要半个小时。
林清玄一边求学一边写作,以投稿赚取生活费。没钱生活时,常帮渔民出海捕鱼、种蚵,甚至帮人在码头搬货,在屠宰场杀猪。17岁时,正式在当时影响力颇大的报纸上发表《行游札记十帖》,连载十天的头条,一时轰动,得到三千元台币稿费。
扩展资料:
林清玄创作特点
林清玄的散文耐人寻味,立意往往可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正如他曾说过文章要“向内探索,向外追寻”。他的散文创作通常起源于平常之物,在优化文字语言的同时,意蕴也会得到系统性展现,透露出生命的玄机,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怦然心动的感受。
例如,在《黄昏菩提》一文中,“从有蚂蚁窝的菩提树荫走到阳光浪漫的黄昏,我深深地震动了,觉得在乡村生活的人是生命的自然,而在都市里生活的人更需要一些古典的心情、温柔的心情。
一些经过污染还能沉静的智慧”,充分展现了作者由菩提联想到生命及心情的智慧。立意也从一个场景而幻化到另一个场景,使散文中有了十分玄妙的哲理体现。
—林清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