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故事有哪些、

文字的故事有哪些、,第1张

考古和文献记载说明,至少在四五千年之前,中国的文字——汉字,已经诞生并日趋成熟了。关于汉字起源的历史,基于现存的古代文献记载和现已得到确认的考古发现,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而汉字起源的历史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历史,所以通常我们说中华民族有5000年文明史。

中国的文字从出现至今,已经历了早期的图画文字、甲骨文字、古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以及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要求而逐渐派生出来的各种印刷字体等漫长的发展历程。其中,甲骨文字被人们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

甲骨文

19世纪后期,在河南安阳,农民在耕地时偶尔发现了甲骨的碎片,他们把这些甲骨作为龙骨卖到药房。1899年,古文字学家刘鄂在别人所服的中药中,发现了这种上面刻有古文字的甲骨,便开始了收集研究工作。

甲骨文字是商朝后期写在或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因为那时人们用被灼烫过的甲骨上的纹络来判断事物的吉凶。占卜完毕,就将占卜的时间、人名、所问事情、占卜结果,以及事后验证刻在上面,形成了具有明显特征的甲骨文。

甲骨上的文字,有刀刻的,也有朱书墨书的。刀刻的甲骨文字有的填满朱砂,其字体与今不同,因此难以辨认。现已发现的甲骨文字有四五千个。经过文字学家和考古学家们的分析、判断,能够辨认的已近两千。这些甲骨文字,多为从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文字,许多字的笔画繁复,近似于图画,而且异体字较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另一方面,甲骨文中已有形声、假借的文字,从而说明文字的使用已经有了相当长久的历史。

金文

继甲骨文之后出现的汉字书体就是金文。由于这种文字多铸于各种青铜器上而得名,也称为钟鼎文或青铜器铭文。至今所见最早有铭文的青铜器,为商代中期以后之物,铭文都很简单,文字书体近似于甲骨文。最有代表性的是西周的青铜器铭文。金文还载于各种彝器、乐器、兵器、度量衡器、铸币、铜镜和金属印章之上。其中以彝器之上载文数量最多。各种器物上的文字,较之甲骨文长且完整,字数少者数十字,多者数百字。例如西周前期的大盂鼎就载字二百九十一个。

大篆和小篆

篆书又分为大篆和小篆,是汉字书体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小篆较之大篆,形体笔画均已省简,而字数日增,这是应时代的要求所致。从古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占有重要地位。

隶书

隶书始为秦朝程邈所作。程邈本为秦朝县之狱吏,因得罪于秦始皇而被投入云阳狱中。他在狱中苦心凝思十年,损益小篆,作隶书三千字,上之始皇。始皇采纳用之,遂拜其为御史。当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务多端,文书日繁,记录事务单用小篆已深感不便,迫切需要一种比小篆更为省简、规范的文字,以便于书写和镌刻。由于当时改简小篆为社会急需,势在必行,致使隶书这一比小篆规范得多的新的字体应运而生,得以面世。

楷书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今隶。楷书之"楷"者,法也,式也,模也。草书之名出于草率、草稿,楷书之名则反之。虽然篆书和隶书也有草写者,以此而论,其工整者亦可谓之为"楷",但这里所说的楷书,是指自成一体、现在通用的"楷书"而言,如欧阳询、柳公权等碑帖的字等。关于楷书的首创者,众说不一。因为魏、晋、南北朝几百年来的文字,是隶书中的八分与楷书笔意错杂时期。比较一致的说法是由东汉王次仲所创。现存实物中,只有魏时期钟繇的“贺克捷表”的法度可称为楷书之祖。钟繇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楷书书法家。今天的楷书,其笔画端庄,是由古隶之方正,八分之遒美,章草之简捷等脱化、演变而来的(注:章草指“用于章程文书之上者”,是由八分隶再简约其点画,以便于书写之字体)。从三国时期钟繇作“楷书”起,这种字体一直沿用至今,被视为标准字体而为世人所喜爱。

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体,这是后汉颖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变体,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称之"行书"。自晋迄今,行书用处最大,用得最广,一般性书写几乎均用之。

草书

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草书本于章草,而章草又带有比较浓厚的隶书味道,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章草进一步发展而成"今草",即通常人们习称的"一笔书"。今草字中的大部分均章草或行书趋于简捷者。汉字发展到草书一体,已近完美无暇。唐朝之后,虽又出新体,即张旭之“狂草”,但狂草写出来他人多不能识,只能作为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而失去了它作为记载和传播信息的文字的作用。鉴于此因,草书难以再向前发展。文字的发展只能另辟新径,沿着新开辟的方向——印刷字体演进了。

象形字

象形字源于绘画,容易辨认,易于区别。如“人、目、山、火、木、鱼”等等。“元”是开始或第一的意思。“旦”是一个象形字,表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我国殷商时代的青铜器上就有“旦”的象形字了。最早的汉字像画的画儿,如“月”字,多像弯弯的月牙;如“山”字,多像偏山,上头还有三个高高的山尖。

会意字

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组成的汉字,它的意义往往就是它包含的几个汉字的意义组合成的。比如:“明”是由“日、月”两个字组成的,因为“日、月”都是能发光、明亮的东西,所以,“明”也就是“光亮、明亮”的意思;像大家学过的“尖”也是如此,上面“小”,下面“大”,可不就是“尖”吗?最有意思的,还要数“泪”字,它是由“水”和“目”两个字组成,“目”中的“水”,就是眼泪。

形声字

用形旁和声旁组成的字,就叫形声字。由于古今字音、字形的变化,今天形声字声旁的表音作用已十分有限,但适当利用这有限的作用还是必要的。因为汉字是表意性的文字,字形不能直接标示字音,除了需要依靠拼音字母来注明字音外,声旁也可以帮助提供字音信息。

文”、“明”二字的造字之意是什么?不知“文”、“明”二字的本形、本义,如何探究文字的“文明”起源?

殷商“明”字本身是黄金分割率0,618,它是四个数位取数值,涉及到两个“万”,即运算《干支表》之前“分数位”的一个“万”,《干支表》之后“万数位”的一个“万”。楚简《算表》(约公元前305年)是殷商《干支表》的倒版,凸显出这四个数位,即“分数位”与“万数位”的相互牵连而永续循环。

主要观点是:(1)“明”为“日”、“月”合体象形字,其四种形态的数理包含“十二日”与“十月”之交合,还有运算出一个黄金分割率0,618,这是在四个数位取数值。

(2)运算《干支表》“万数位”是函数,数值为﹛0,1﹜,其“分数位”数值为﹛0,1﹜,在楚简《算表》中也是函数;黄金分割率0618,或“1=0618+0382”,就是﹛0,1﹜中间的一个黄金分割点。

(3)殷商《〈干支〉数理表》第一格“甲子·1:1”,之前是“分数位”﹛0,1﹜,其字形为“恒()”,数理﹛0,1﹜,源自屈原《天问》所谓商代先公王恒,为先公王亥之弟。

(4)屈赋《九歌》十一章,与孔子“推一合十为士”的数理相同,也可以运算出黄金分割率0618。

(5)屈赋(《九歌》《天问》《离骚》)首次提出数理逻辑的“大一”概念,“大一”牵连极数“九”,极数“九”必须满“一”而“进十数位”。这是屈赋对于数理逻辑的重要贡献。

(6)屈赋的数理逻辑对于后世哲学思维产生重要影响,如郭店楚简《大一生水》《老子》、清华楚简《算表》等。

(7)楚简《〈算表〉数理表》不仅是数学之乘法九九表,更重要的是殷商《干支表》的倒版,也是数理逻辑之集合论函数与几何学的合体,右上角万数位函数﹛0,1﹜中间有黄金分割率,左下角分数位﹛0,1﹜中间有一个黄金分割率,两个黄金分割率对角牵连,堪称人类数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8)黄金分割率最重要的功用,是运算一回归年长度,始于春分则为365275日,即殷商武丁元年(公元前1250年),始于冬至则为36525日,即东汉张衡《浑天仪注》,用360度基数运算平均岁差,这两个数值可以换算,不差毫厘。清代江永《推步法解》对此作了精湛的论述。

(9)殷商《干支表》之前分数位与万数位互证,表示有两个数集“万”,“万数位”下行表示万年历,“分数位”之“万”表示反溯万年,即反溯原始人类的文明起源。“明”字造字之意,就是表示黄金分割率是人类文明的第一片光明。

(10)屈赋中的黄金分割率,代表着书法审美与辞赋审美的联姻,是汉唐咏书辞赋的形成与发展的根本动因。

关键词黄金分割率 回归年 大一 九 恒 明

殷商时期的“文”、“明”二字,识字毫无疑问;造字之意是什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清楚“文”、“明”二字的本形、本义,则无法探究汉字的“文明”起源。

殷商常用字的初文,是一个初文体系,其内部关系就是数理逻辑。“明”字的造字之意,与诸多字形的造字之意紧密关联。本文拟重点探讨“明”字的造字之意。1

殷商“明”字,从“月”、“日”,合体象形字。单独的“月”字,若不计左右方向,仅见三形:“”(《合集》35261,宾组)为弯月之轮廓,“”(《合集》25702,出组)为弯月形之填实,“”(《合集》16573,宾组)形中间为“丨(十)”,表示十个月。“月”的造字之意是,“”表示十个月,源自一个人之“十月怀胎”而生。数理运算“”为﹛0,1﹜,“”为﹛1~10﹜,与《〈干支〉数理表》(见附图)第一竖行对应。

“明”字之从“月”,也只有这三种形体。可以说,“月”字只能是“十月”,对应“十月怀胎”而生,而表示一周岁(年)之十二个月,常用“三丁”。

独体“日”字,殷墟之初文有多种形体:“”(《新》3809)、“”(《合集》26569,何组)“”(《合集》6648正,宾组)“”(《合集》36025,黄组),造字之意有“0”、小数点“﹒”、“1”、“10”。另有“旦”字,“”(《合集》20897,无名组)表示二“0”,“”(《合集》27446,何组)表示“0”、小数点“﹒”。还有“晶”字:“”(《合集》11570,宾组)“”(《合集》11504,宾组)表示“三日”,“”(《合集》18649,宾组)表示“四日”,“”(《合集》21419,组)表示“五日”。其中,数理最多者为“10”,均涉及“0”、小数点“﹒”。“射中一日”(,(《合集》13934正,宾组)之字,其“日”就是表示小数点“﹒”。我们不知其名,但可以见形知意。

“明”字之从“日”,则有多种形体,这里只说八形:

1、“”(《合集》721,宾组)为“0”。

2、“”(《合集》6037,典宾)为小数点“﹒”。

3、“”(《合集》20995)为“1”。

4、“”(《合集》21037,师小字)表示“三丁”。

5、“”表示“三卯”,与“(三丁)”对应,这二形照应《干支表》之第一行序数四“丁:卯”,均表示“12”,即十二个日,这是源自建筑卯榫结构之卯丁,实指楮木书版之卯丁。

6、“”(《合集》20190,师小字)从月、三十,表示“30日”,即一个月平均30日,2涉及一周岁平均十二个闫,即运算回归年的基数360度。

7、“”(《合集》8104,宾组)表示运算先公甲的“耤田”,与运算《干支表》相关。

8、“”(《合集》19411,宾组)从目、月,表示眼见光明,意思是在光明下推步测量、运算、检验,简称“昭明”。

“明”字的从“日”,最多者是三丁、三卯表示的“十二”个日,造字之意是表示天体运行之“十二”个日,即一周岁的十二个月,这与表示“十月怀胎”而生的“月”相匹配。这就是说,单独“日”字,最多表示“十日”,与“旬”相关;而“明”字中的“日”则最多表示“十二日”,与“周岁”的十二个月(或“二十四节气”)相关。

殷墟甲骨文还待考字“”(《屯》750,历组),就是“三丁”与“旬”之合文(《说文》为小篆“”字),可与“日”形之“十二”、“十”互证。这可以证明,表示一周岁的十二个月是用“三丁”,与十日一“旬”互证。

“明”字这“十月”与“十二日”之合体,恰好与《干支表》数理相同,因此,“明”字可以运算出黄金分割率:

a12+10=22

b22÷2÷2÷2÷2÷2=06875

c06875×09=061875

d061875-000075=0618。

其中第一步是运算集合﹛1~12﹜与集合﹛1~10﹜之合体。第二步是用“二”来“分数”,其实是“衰分法”。第三步是运算甲骨仿简册倒版为楮木之书版,运算用倒数。第四步“061875-000075=0618”,是指数值取四个数位。

说明一下,这里用“二”来有序“分数”,是中国古代数学史研究中所谓“分数”及其“衰分术”的源头,而“分数位”则被称作“〇和十进小数”,其实是“分数位”的“0,9”满一(01)而进“1”,在殷商甲骨文也就是“分数位”进“个数位”。3殷人的数理逻辑,确实是中国数学史的本源;今学人的研究中国古代数学,应该探本溯源。

“分数位”这个概念,在世界数学史上都是独树一帜。没有“分数位”,就没有集合论,甚至可以说,就没有数学。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九歌》第一章《东皇太(大)一》之“大一”就是指“分数位”。现代数学中则没有“分数位”这个概念,其实微积分体系就在“分数位”这个概念之中,而中国古代数学有“分数位”这个概念,却没有微积分体系。

殷商甲骨文的数理逻辑的数位概念,与现代数学不同,主要是:(1)四个数位是指“分数位”进“个数位”,“个数位”进“十数位”,而“十数位”牵连“万数位”。(2)“万数位”是函数,数值为﹛0,1﹜;“分数位”数值为﹛0,1﹜,因为其中运算黄金分割率0618是取四个数位的数值而相互牵连。(3)殷商《干支表》第一格“甲子·1:1”,此第一格之前为“分数位”﹛0,1﹜。“明”字的黄金分割率0618,就是指运算这个“分数位”的一个数值,同时它又是运算《干支表》第60格“癸亥·10:12”后一格“万数位”﹛0,1﹜的一个数值。简单的说,运算《干支表》,之前一个“明”,之后一个“明”,前后两个“明”涉及两个“万”。

殷商只见“万”(,《合集》9872,师宾间)字、“三万”(,《合集》14047,师宾间)字形,未见“二万”,而“分数位”与“万数位”相互牵连的两个“万”应该与之相关,即可以连续一万、二万、三万,而“三”又是集合论函数值。这关涉有限集合牵连无限的问题。

总之,“分数位”与“万数位”互证,因黄金分割率0618而相互牵连,上下循环,这就解决了六十干支循环的问题。殷人的数理逻辑简易而严密,我们学人,似乎未曾想过《干支表》之60序数如何循环的问题。

“万数位”与“分数位”相互牵连的两个“万”,表示什么意思?笔者已经依据殷商卜文资料、学人研究成果,运用黄金分割率运算出殷商武丁元年(公元前1250年)始于春分的回归年长度为“624275日”, 4现在可以依据极数“九”满“一”而“进十数位”,“十数位”牵连“万数位”,可以在一回归年数值中加“1”,即“625275日”。

再考释东汉张衡(公元78年—139年)《浑天仪注》佚文记载的数据,5可以运算始于冬至的一回归年长度36525日,这个数值换算为殷商武丁元年始于春分的数值,完全吻合,不差毫厘(参见附《二十四节气图》春分、冬至的位值)。

笔者已作过合理的推论,“万数位”表示“万年历”,可从始于殷商武丁元年计,下行万年。现代世界通用的一回归年(Tropical year)春分点的长度36524219879日,这是这是根据121个回归年的平均值计算出来的结果。与殷商武丁元年春分点的长度365275日相比,相差003280121日,即492秒。

这个一回归年春分点、冬至点之长度的数据,可以视为对于殷商甲骨文中的数理逻辑及其黄金分割率数的证明。6

那么,《干支表》第一格“甲子”之前的“分数位”之“万”,表示什么意思呢?可以从殷商武丁元年(公元前1250年)计,反溯一万年。当然,这不是说一万年前就有文字,而是说殷商甲骨文的初文体系的起源,至少可以反溯万年,用《说文叙》的话说,就是反溯至结绳时代的数理。

可以推想,殷人能够准确运算出武丁元年始于春分的一回归年长度,而且用诸多字形把它表示出来,这种“推步法”的形成与运算,需要多么漫长的摸索过程、进化过程,所以,原始人类的文明起源至少要反溯一万年,这完全是合理的。

殷商的哲学思维是“字形思维”,所有的逻辑推论、数理运算必须见字形。这是笔者探究殷商甲骨文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干支表》“甲子”之前表示“分数位”的字形,就是反溯万年一个极为关键的节点。

怎么证明《干支表》之前的“分数位”?《干支表》一头一尾的两个“万”?这里可以列举三种证据。其一,是运算始于春分的回归年长度的具体算法:

a.061875﹣05=011875

b.011875×36=4275

c.6×60=360。

d.360+4275=364275

e 364275+1=365275

其二,清代经学家江永(公元1681年—1762年)《推步法解》:“古法三百六十五度有奇,奇零之数,不便分析,故以三百六十齐整之,……不齐者为用。如十干十二支相配而为六十,此整齐者也。六其六十则三百六十者矣。一岁必多五日有奇,天之用数也。要其体数则恒为三百六十。”7殷商时期的历法就是“四分历法”的“推步法”,运算一回归年的基数是360度,即6个《干支表》,然后用黄金分割率运算平均岁差,结果是始于春分则365275日,如殷商武丁元年,始于冬至则36525日,如张衡《浑天仪注》。所以,殷商“旬”字之二形,一形“”指向春分,一形“”(武丁时期《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指向冬至,这表示“推步法”的路线图。

其三,江永所言“恒为三百六十”,实际上是指运算六个《干支表》,其“恒”在殷商《干支表》“甲子·1;1”之前“分数位”的﹛01﹜,相当于屈原所谓“大一”,“大一”的数理为﹛01﹜,其中蕴含一个黄金分割率0618。江永是未见过殷墟甲骨文的,也未见过楚墓中《算表》,为什么讲述数理如此准确?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王八担”、“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于1898年为古董商、金石学家所识别,之后在殷墟(河南安阳小屯村)大规模发掘,有大量的龟甲兽骨出土,加上别地的零星采集,至今已收集十几万片,其中单篇文章最长者达百余字,可以看出应用文雏形。(节选自《应用写作》月刊1992年第3期《应用文的雏形——甲骨文》)

  甲骨文的发现还有一个故事: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叫王懿荣的人,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有一次他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觉得奇怪,就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那里又出土了一大批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是以人将它们命名为“甲骨文”,研究它的学科就叫做“甲骨学”。

  在总共10余万片有字甲骨中,含有5千多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1000多字。

  甲骨文中形声字约占27%,可见甲骨文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是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时代遗址,范围包括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花园庄、侯家庄等地。这里曾经是殷商后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称为殷墟。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商代统治者非常迷信,例如十天之内会不会有灾祸,天会不会下雨,农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胜利,应该对哪些鬼神进行哪些祭祀,以至于生育、疾病、做梦等等事情都要进行占卜,以了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是乌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通常先在准备用来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钻出一些小坑,这种小坑甲骨学家称之为“钻凿”。占卜的时候就在这些小坑上加热是甲骨表面产生裂痕。这种裂痕叫做“兆”。甲骨文里占卜的“卜”字,就像兆的样子。从事占卜的人就根据卜兆的各种形状来判断吉凶。从殷商的甲骨文看来,当时的汉字已经发展成为能够完整及在汉语的文字体系了。在已发现的殷墟甲骨文里,出现的单字数量已达4000左右。其中既有大量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也有很多形声字。这些文字和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在外形上有巨大的区别。但是从构字方法来看,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

  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6~前10世纪)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文献。是已知汉语文献的最早形态。刻在甲、 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称为契文、 甲骨刻辞、卜辞、龟版文、殷墟文字等,现通称甲骨文。商周帝王由于迷信,凡事都要用龟甲(以龟腹甲为常见)或兽骨 (以牛肩胛骨为常见)进行占卜,然后把占卜的有关事情(如占卜时间、占卜者、占问内容、视兆结果、验证情况等) 刻在甲骨上,并作为档案材料由王室史官保存 (见甲骨档案)。除占卜刻辞外,甲骨文献中还有少数记事刻辞。甲骨文献的内容涉及当时天文、历法、气象、地理、方国、世系、家族、人物、职官、征伐、刑狱、 农业、 畜牧、田猎、交通、宗教、祭祀、疾病、生育、灾祸等,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

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甲骨文,是中华道统的文字之一。

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具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

扩展资料: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系统文字,也是比较成熟的文字。而上古文字的点横撇捺、疏密结构,,确实初具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要旨,孕育着书法艺术的美,很值得欣赏与品味。

以甲骨文而言,郭沫若在1937年出版的《殷契粹编》的序言中,就对其书法体现非常赞赏:“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

文字作风且因人因世而异,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浑,帝乙之世,文咸秀丽。而行之疏密,字之结构,回环照应,井井有条……足知现存契文,实一代法书,而书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

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甲骨文,是中华道统的文字之一。

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具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

扩展资料:

从用笔上看,甲骨文因用刀契刻在坚硬的龟甲或兽骨上,所以,刻时多用直线,曲线也是由短的直线接刻而成。其笔画粗细也多是均匀。

就结字而言,甲骨文外形并且多以长方形为主间或少数方形,具备了对称美或者一字多形的变化美。而且甲骨文在结字上还具有了方圆结合,开合辑让的结构形式,有的字还具有或多或少的象形图画的痕迹,具有文字最初发展阶段的稚拙和生动。

从章法上看,卜辞全篇行款清晰,文字大小错落有致。每行上下、左右、虽有疏密变化,但全篇能行气贯串、大小相依、左右相应、前后呼应的活泼局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458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