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定情信物是哪些?哪一个最浪漫?

中国古代十大定情信物是哪些?哪一个最浪漫?,第1张

中国古代十大定情信物比较广泛的一种说法有同心结,簪子,戒指,耳环,头钗,香囊,玉佩,缠臂金,裙子,手镯,要说最浪漫的信物当属同心结了。

同心结是一种由两股彩绳编织成连环回纹的样式,然后抽紧,再从绳结边缘的位置错落抽出几处,使其变得更加富有艺术美感。有关同心结的记载最早起于北宋,常在古代婚嫁仪式上出现。

在我们看很多稍微“正剧”一点的古装剧的拜堂成亲的场景时,常常出现这样一幕:新娘盖着红盖头从jiaozi里出来,旁边服侍的人会递给她一根红绸,红丝绸的中间有一朵“大红花”,新娘牵着红丝绸的一端,新郎则牵着另一端,俩人步入内堂,然后开始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这根红绸就是古代婚礼重要的道具“牵巾”,红绸中间的“大红花”就是一个同心结。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男女之间的婚姻关系是一夫一妻多妾制,虽然从我们现代人的眼光看,会很排斥这种制度,但是在当时,这就是一件和吃饭喝水一般普通平常的事。同心结的浪漫之一就是它是由两根红绳编织而成,两结紧密相连,会让人情不自禁的觉得,如果相爱的俩人之间,也能这样一心一意,从一而终就好了。

同心结对新婚的新人夫妇而言,是一种美好的祝福,期望着两个新人能够白头偕老,永结同心。同心结不像玉佩,缠臂金那样昂贵,普通百姓可能难以承受,因为只要两根普通的绳结就可以编出一个缠绵暧昧的同心结,不需要什么金银珠宝,但是却承载着沉甸甸的情谊。

自古就有“结发为夫妻”的做法,在困难的时候,可能连根彩绳都没有,相爱的俩人便各出一缕发丝,以示夫妻白首不相离,永结同心好,以此来做定情信物。同心结的寓意是其他定情信物都难以比较的,既浪漫又沉重,既美好又遥不可及。

古代定情信物有簪、玉佩、香囊、发梳、手镯等。

簪子是古代最常见的一种定情信物,古代的女子如果把簪子销毁,那就是不想继续这段情缘了。因为香囊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以表衷情。据《礼记》记载,当时的青年人去见父母长辈,要佩戴衿缨,也就是编织的香囊,以示敬意。

接发同心,以梳为礼,送梳子的意思就是希望一辈子纠缠到老,具有很深的寓意,有结发、私订终身的意思。手镯在古代称谓很多,跳脱就是其中一种,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常见女子以手镯相赠恋人的情节。

信物的重要性

在中国古代,定亲是男女双方确定婚姻关系、仅次于正式结婚的社会性的重要礼仪。定亲遵循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却常有用信物来定情的做法。迫于礼教和社会压力,交换定情信物一般都是男女双方私下进行,他人无从知晓。

一般地说,一方赠予信物,对方也应回赠,信物是一定要保管好的,更不能转送他人。信物丢失,预示着不忠。若是退回,则暗示情感破裂。赠上了信物,犹如呈上了自己的心愿,表明自己将终身不移其志。

在古代,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女子对待感情意识是极为慎重内敛的,大多数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么当一个女子真正心仪一个男子,他要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意呢?这里就要提到了定情信物一说,其实在许多影视剧中都会出现许多定情信物,下面我来介绍几种。

第1种就是我们非常熟知的荷包。荷包这个东西在各大影视剧中都会频繁的出现,尤其是女子亲自缝制的荷包,那就更有寓意了。由于荷包是贴身之物,而且还带有香气,就像是女孩子的体香。是女子送给心仪男子的不二之选。

第2种定情信物是玉佩,不过这是比较有钱人家才能用得起的,毕竟一块玉佩,的确值不少钱。玉佩最好是两半,一半在女方这儿,一半在男方那儿。合在一起,则象征着团团圆圆,圆圆满满。同样有这种作用的还有玉簪,古时候的人在分离之时,还会把玉簪分成两半。是有那样一句诗吗?宝钗分,桃叶度,烟柳暗南浦。形容的就是这种现象。

最后一样定情信物就是手绢了,古代女子每个人都会随身带着一个贴身手绢。所以将手绢送给心仪的男子,是表明亲密关系的一个手段,同时赠送手绢非常的方便,在许多影视作品中,女主都会遗失手绢,而男主就会捡到手绢。手绢作为一个媒介连接了男主和女主使他们之前产生了爱情故事。

总之古代的定情信物还有很多,比如女子还会赠送男子她的耳环,戒指等等。只要有情谊在,任何东西都可以做一个定情信物,赠送给对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471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