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什么,有什么区别,第1张

浪漫主义:“浪漫”在英文里有“空想”“幻想”“离奇古怪”的含义!所以又称“理想”主义!作为一种美学思想,它强调主观,个性,情感和非理性!最早发源于18世纪的英国,19世纪传到法国而达到浪漫主义的全盛时期。文学上有雨果,美术上有籍里柯和德拉克洛瓦!其特点:重自然,重中古,重情感,重形式,重对比!

现实主义:是19世纪西欧出现的与浪漫主义相对立的艺术思想!其作品大多数是对处于处于社会阴暗面的批判和揭露,所以又叫做批判的现实主义!其特点:重科学,重客观,重现实,重批判!代表人物有米勒,卢梭,珂勒惠支等!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都是反映社会现实问题,其区别主要在于反映的方式不同。

现实主义按照本来如此的面目再现生活,浪漫主义按照应当这样子表现生活。其实换言之就是艺术手法上不同,浪漫主义重想象、情感,个性,自我体验。现实主义重写实,典型,人物心理,社会批判。

两者都是各自时期文学特点的代表与总结,浪漫主义这一文学概念主要是18世纪末出现的。主要表达自然、作家内心、情感以及对宗法制田园生活的向往,区别于之前18世纪的启蒙文学所倡导的理性。

不同的划分

现实主义则是欧洲进入19世纪,文学对资本主义时代快速发展的写照。这一概念的提出首先源于绘画界,画家库尔贝提倡现实主义,后由作家尚弗勒里公然提出进入文学视野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只是文学思潮上的划分,并不能概括所有文学作品。

除此之外还存在自然主义,唯美主义文学以及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下还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荒诞派,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等,它们都是一定时期文学思潮的反映。每一种流派都有其特色,不是仅从现实和浪漫两个角度划分的。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2、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4、注重艺术效果:异国青岛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注重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力求使艺术描写在外观上、细节上符合实际生活的形态、面貌和逻辑。

2、注重典型化方法的运用,力求在艺术描写中,通过细节的真实表现生活的本质,规律。

3、作家一般不在作品中直抒感情,作品的思想倾向较为隐蔽。

三、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基本特征和表现形态两方面。

1、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形态: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观性是其最本质的特征,注重抒发个人感受与体验,表现主观思想,注重内心世界的描写,轻客观模仿,重自我表现。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用淳朴宁静的大自然对比衬托现实世界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浪漫派作家表达对现实不满的方式往往偏重于对理想的追求,把现实和理想对立起来,着重描写他们所追求的美好理想生活和艺术典型。想象丰富、情感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2、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形态:以客观真实的现实生活为描写对象,注重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力求使艺术描写在外观、细节上符合实际生活的形态、面貌和逻辑,因此成为一种时代的记录。

作家一般不在作品中直抒感情,作品的倾向性较为隐蔽,注重典型化方法的运用,力求在描写中通过细节的真实来表现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作家表达对现实不满的方式表现为充分揭露和批判这个社会,探索导致罪恶的本质根源。在表现方式上具有“写实性”,主要体现为“真实性”和“客观性”描写。

扩展资料:

浪漫主义代表:莱辛、歌德、席勒、雨果

1、莱辛与艺术理论著作《拉奥孔》《汉堡剧评》,《萨拉·萨姆逊**》,喜剧《年轻的学者》,悲剧《唉米利亚迦洛蒂》,《智者纳坦》。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也是德国民族主义戏剧的奠基者。德国第一位职业作家。1767年,她以文艺批评家的身份,建造了汉堡国家民族剧院。

2、歌德与《浮士德》,《铁手骑士葛兹·冯·贝利欣根》,《伊菲革涅亚在陶洛斯》,《艾格蒙特》《托考多·塔索》/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

歌德在斯特拉斯堡求学时,结识了很多那里的“狂飙诗人”,积极参加反抗封建,谋求民族发展和个性解放的“狂飙运动”。后来借助文学之笔《铁手骑士·冯·贝利欣根》获得成功,成为狂飙运动领袖。后结识席勒,进行长达十年的艺术合作。

3、席勒和《阴谋与爱情》《强盗》《唐·卡洛斯》《华伦斯坦》《奥尔良姑娘》《威廉·退尔》。《强盗》是其20岁是创作的作品,奠定了席勒在德国戏剧史上的重要地位。它是一曲显示着狂飙突进式的浪漫主义精神的慷慨悲歌。

席勒的创作,深受康德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他注重戏剧的审美教育作用,认为通过美育可以以实现社会改造。与歌德一起创办了《时代》杂志,一起领导魏玛剧院,创造了文人相惜的一段佳话。

4、雨果与《欧那尼》《逍遥王》《吕伊·布拉斯》。19世纪浪漫主义戏剧代表人物,法国著名文学家。著5目韵文剧《克伦威尔》,其作长篇序言《克伦威尔序》,成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理论的重要文献。

—浪漫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世界各国的文学艺术自始就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现实主义的因素和特色,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而发展变化。在文学艺术领域,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主要倾向是源远流长。但作为一种比较自觉的文艺流派,现实主义通常是指19世纪30年代以后在欧洲文学艺术中取代浪漫主义而占主导地位的一种主要文艺思潮和运动。也有一种意见,认为现实主义作为文艺流派,形成于文艺复兴时代,或始于古希腊时代,并经历了一系列发展阶段,即所谓“古代现实主义”、“文艺复兴现实主义”、“启蒙主义的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等。 

“现实主义”这个名词之在欧洲文艺界盛行,并且形成一个以它命名的文艺流派,这是19世纪50年代在法国发生的事。1850年左右,法国画家库尔贝和小说家尚弗勒里等人初次用“现实主义”这一名词来标明当时的新型文艺,并由杜朗蒂等人创办了一种名为《现实主义》的刊物(1856~1857,共出6期)。刊物发表了库尔贝的文艺宣言,主张作家要“研究现实”,如实描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不美化现实”。这派作家明确提出用现实主义这个新“标记”来代替旧“标记”浪漫主义,把狄德罗、斯丹达尔、巴尔扎克奉为创作的楷模,主张“现实主义的任务在于创造为人民的文学”,并认为文学的基本形式是“现代风格小说”。从此,才有文艺中的“现实主义”这一正式命名的流派。  

  现实主义作为文艺流派是继浪漫主义之后,并作为对浪漫主义的一种反抗而走上历史舞台的。它的形成有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19世纪上半叶,欧洲许多现实主义作家并没有和浪漫主义划清界限。他们不但同浪漫主义作家一起反对新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而且在创作上也沿用浪漫主义文学惯用的一些题材和手法。一些为各国现实主义文学开辟道路的作家(如梅里美、巴尔扎克、霍夫曼、普希金、果戈理等)更是由早期创作中的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这一文艺思潮的更迭,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19世纪30、40年代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几个主要国家最后战胜封建主义的时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各种社会弊病日益显露和激化,“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面对这种冷酷的社会现实,“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宣言》)。此外,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和唯物主义在反对宗教与唯心主义斗争中的胜利,以及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广泛传播,也都促使人们打破传统的观念和幻想,转而用比较客观的眼光来观察世界,研究社会现实问题。在这样的历史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作家不满于浪漫主义文学耽溺于主观幻想和个人叛逆精神而忽视客观社会现实的主观主义创作方法。他们继承和发展文艺复兴、特别是启蒙运动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主张冷静地观察和评价资产阶级统治带来的种种弊病和矛盾,如实地客观地描写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日常生活,从剖析人物性格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揭示造成种种社会罪恶和弊病的根源。这样,以如实描写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为其特征的现实主义文学,就逐步代替浪漫主义,成为在欧洲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思潮。 

"浪漫主义"这一术语,是由"浪漫的"(Romantic,罗曼蒂克)这个形容词演化而成的。而"浪漫的"这个形容词又是从法国的"罗曼司"(Romatic,即"传奇"或"小说')转化过来的。据现有资料证明,一六五四年英国人才第一次使用"浪漫的"这一词语,大直是"传奇般的"、 "幻想的"、"不真实的",其中明显地包含着贬意的否定性的内涵。到了十八世纪,这个词语才逐渐转变为肯定性的褒义词,它被用来评价作品,并获得"宜人的忧郁"这样一种附加的含义。

  十八世纪末年,随着浪漫主义思潮在欧洲文坛的勃兴,浪漫主义这一术语就用得非常流行了,并且在一七九八年法兰酉学别的创作方法的名称。

  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时的现实,正如恩格斯所指出:"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当时的作家都对现实不满,企图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但由于作家所持的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不同,因而浪漫主义思潮中就形成两种对立的流派,即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前者是进步的潮流,它引导人们向前看,后者属反动的逆流,它引导人们往后看。这种区别,实质上是对当时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响。

 

在文学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作为两种基本创作方法,并不是互相排斥、各不相容的,而是经常联系和结合在一起的。一切真正的艺术都必然既要反映客观现实,又要表现主观理想。在这个意义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艺术在本质上都不可缺少的因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494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