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思想运动起源于什么时间?

浪漫主义思想运动起源于什么时间?,第1张

在这一时期的文化思潮中,作为启蒙运动的对立面,还有浪漫主义的思想的兴起。浪漫主义思想运动起自十八世纪末期到十九世纪中叶,但它的影响直到今日尚未消失。从历史的观点而论,浪漫主义起自对过分强调理性和普遍概念的启蒙运动的反动。德国的唯心主义哲学与浪漫主义之间有许多对立,同时也有许多相互间的影响。浪漫主义推祟情感,主张想象力的创造性发挥,坚持美感第一的美学标准,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都受到浪漫主义的影响。其中,康德和黑格尔对历史演变的见地和费尔巴哈对人性的理解,都在他们唯心主义或唯物主义哲学观点的基础上带上理想化的浪漫色彩。

浪漫主义是多姿多彩的,其共同点就是用丰富的生命哲学来取代理性与概念。就此而言,不少哲学家应视为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某种形式的结合。如康德、黑格尔就是把理性在某些方面加以浪漫主义膨胀,从而使他的观点成为某种脱离现实的东西。罗素认为,浪漫主义对哲学的影响产生了两种相反的东西,一种是过分强调理性以及虔诚的希望的浪漫理性主义,一种是表现为对理性的低估的非理性主义,后来的尼采就属于后者。因此,浪漫主义不是什么严格的思想体系,往往是人们用来指思想家、哲学家的某种倾向或表现。在历史哲学中我们可以见到从浪漫主义发展为历史主义的轨迹。黑格尔哲学把任何历史形式都纳入绝对观念发展过程的必然地位之中,这样历史形式就有了超时间的有效性,历史事实的独特性被取消了,历史的自由和不可归约性也被否认了,成为一种思辨的历史主义。赫尔德的历史哲学的思想则不同意许多启蒙运动思想家忽视历史特点的观点,他不把历史看作是人性的普遍特征的表现,而强调历史在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当然这并不妨碍人们去研究历史事实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性。

这些变化说明在思想史中不同思潮的互相补充和迭起是合乎规律的。任何时候,人类的思想发展都不是铁板一块。有理性主义的发展,就有浪漫主义的补充;有浪漫主义的挥洒,就有历史主义的规范。具体思想家的思想则更复杂,更需作具体分析。

1814年3月反法同盟的联军进入巴黎,4月6日拿破仑被迫下诏退位。路易十八随即登上王位,波旁王朝就此复辟。在复辟年代里,一些苦闷的知识分子在文学和艺术上掀起了浪漫主义运动。

在19世纪20~30年代,法国的浪漫主义已经开始形成和发展了。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启示,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唤起的人民群众的解放运动、反封建主义和民族压迫的斗争的刺激、广大阶层对于革命结果的失望和不满以及反对拿破仑法国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影响,都促成了浪漫主义在法国的形成和发展。

法国的积极浪漫主义是在复辟时期和七月革命时期与官方学院派古典主义的顽强斗争中形成和壮大起来的。席里柯就是法国浪漫主义美术的第一位代表人物。

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时的现实,正如恩格斯所指出:“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当时的作家都对现实不满,企图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但由于作家所持的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不同,因而浪漫主义思潮中就形成两种对立的流派,即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前者是进步的潮流,它引导人们向前看,后者属反动的逆流,它引导人们往后看。这种区别,实质上是对当时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响。

浪漫主义所倡导的思想是“自由 平等 和平 博爱”。这与启蒙主义的可心思想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启蒙主义继承并发展了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是启蒙主义的基础;

启蒙主义是浪漫主义的体现

19世纪上半叶,也是浪漫主义的初期,浪漫主义看似与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相对立,但必须看到的是,启蒙运动是开放性的,也就是说,启蒙运动体现出多种倾向,而且鼓励人们通过自己的视角探索新事物,因此,当我们看到崇尚理性的启蒙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之际,又出现了反理性的“狂飙运动”时,就不足为怪了,这正与启蒙运动思想是吻合的:允许人-这一自由体-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思想情感

启蒙文学是指盛行于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其特征是:政论性和哲理性;现实主义色彩和平民精神;形式上的创新。

启蒙文学是启蒙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密切配合了反封建的启蒙运动。启蒙文学的作家多半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和活动家。他们把文学当作反封建的武器和宣传工具,因此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政治倾向性和战斗性。

启蒙文学的影响

正是由于启蒙文学和作为哲学、思想、政治潮流的启蒙运动结合紧密,因此启蒙文学无论在思想的深度还是体裁的广度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创作取向在启蒙文学时代同时出现,均获得充分发展,为19世纪欧洲文学的空前繁荣打下良好基础。

在英国,启蒙文学时期出现了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小说;在法国,激进的题材取径直接启迪了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即使是在政治混乱、国家分裂的德国,也诞生了一批世界级的文学大师,建立了体系完善的近代文学。

在纵向上,启蒙文学一方面破除了古典主义的诸多清规戒律,一方面开启了新文学风气,是19世纪西方文学空前繁荣的前奏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512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