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 而且莫扎特的短暂一生写出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体裁形式涉及到各个领域,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杰作。而不仅仅是钢琴曲
歌剧:
莫扎特的主要创作领域是歌剧。他一生的36年中,有25年在从事歌剧创作,共写了20余部。其中《费加罗的婚姻》、《唐璜》和《魔笛》最具代表性。
《费加罗的婚姻》取材于当时在奥地利被禁演的PACde博马舍的话剧,歌剧脚本由意大利诗人L达·蓬泰改编,1786年首演。改编后的脚本虽然削弱了原剧对封建社会的抨击,增添了抒情性的描写,但仍不失原作的批判精神而且揭露和讽刺了以伯爵为代表的封建贵族的虚伪和骄奢*逸的生活,颂扬了以费加罗、苏珊娜为代表的“第三等级”人民正直、机智、勇敢的品质,表现了同封建主义斗争必胜的乐观主义精神。莫扎特这部歌剧的主要贡献是没有沿用当时流行的意大利趣歌剧的滑稽夸张、和杂耍式的手法,而着重描绘了人物的性格,进行了心理刻划,增强了歌剧的抒情性,并在剧中发挥了重唱的技巧和表现力。
《唐璜》的脚本也自达·蓬泰改编。1787年首演。它取材于西班牙一个有名的民间传说。当时,该传说有各种版本广泛流传于欧洲各国,并已有话剧、歌剧、芭蕾等艺术形式,莫扎特和达·蓬泰选用了G贝尔塔蒂的歌剧脚本《石客记》(意大利作曲家G加扎尼加作曲),在剧情和人物方面作了较大的改动。通过贵族唐璜这个矛盾的人物及其欺骗、损害妇女行为的可鄙下场,揭露了封建贵族的腐烂生活,同时又肯定了主人翁蔑视封建礼教,追求幸福的一面。这是一部具有伦理道德意义的歌剧,反映了18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德奥知识界对道德伦理问题的兴趣和关心。它是莫扎特在意大利趣歌剧的基础上发展歌剧式戏剧的重要作品。在处理这部歌剧的音乐时,莫扎特加强了对人物的心理刻划,使人物的形象更为复杂、真实,同时运用戏剧化的重唱,增强歌剧的矛盾冲突。
《魔笛》是莫扎特1791年逝世前几个月写完和演出的最后一部歌剧。其脚本是由莫扎特的老朋友热心于德国民族歌剧的一座小剧院经理E希卡内德提议并编写的。歌剧取材于维兰德的神话《露露》。通过主人公为追求理想而进行艰苦斗争,最后取得胜利的故事,歌颂了光明必将战胜黑暗的思想。这部歌剧所反映的思想,和莫扎特追求启蒙主义和对“共济会”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有密切的关系。其中几个主要角色可能隐喻了当时社会现实中的人物。例如大祭司萨拉斯特罗使人联想到前不久去世的共济会首脑、莫扎特的朋友博恩。莫扎特采用了典型的新教众赞歌式的音乐塑造,使他的音乐具有庄严、崇高的性质;反面角色夜后,则可能是影射玛丽亚·特蕾西亚(她在位期间曾镇压共济会),这个角色需自技巧较高的花腔女高音扮演,其音乐表演难度较大而没有内在的感情,剧中的英雄塔米诺王子可能是比喻同情共济会的约瑟夫二世,他的音乐优美动人,采用的是正歌剧中的抒情咏叹调,帕米娜是人民高尚精神的象征,音乐十分优美,半人半鸟的幻奇性人物帕帕盖诺及其妻子是劳动人民的化身,他们的音乐带有鲜明的德奥民间风格。这部歌剧是莫扎特在德国及奥地利歌唱剧和神话剧的基础上,发展德国民族童话歌剧的代表作,它标志着18世纪德奥小歌剧发展告一段落,并为后来德国的浪漫主义歌剧的产生打下了基础,成为后者的先驱。
交响曲 莫扎特一共写了约50部交响曲,其中41部有编号,并象其他器乐作品一样可以分为若干组。交响曲大部分是早年受各种不同音乐风格影响写成的,因而带有模仿不同风格的痕迹。其中可以看到JC巴赫,GC瓦根赛尔MG莫恩,特别是海顿以及以J斯塔米茨为代表的曼海姆乐派等风格的影响。
莫扎特最有代表性的交响曲有7部。其中《第三十一交响曲》(《巴黎》)是为当时欧洲最杰出的交响乐团之一的巴黎交响乐团谱写的,具有巴黎的音乐风格和丰富的音响,《第三十五交响曲》(《哈夫纳》)实际上是一首小夜曲,《第三十八交响曲》(《布拉格》)常被人们称作“没有小步舞曲的交响曲”,它只有3个乐章,不再是对意大利交响曲的风格模仿,而是一部地道的维也纳交响曲,《第三十六交响曲》(《林茨》)反映了莫扎特受海顿交响曲创作的影响。
莫扎特的最后3部交响曲──降E大调、g小调和C大调交响曲是他最优秀的交响乐作品。它们都写于1788年6~8月的6个星期之内。人们通常将它们划归为一个组,但三者之间各有其特点: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明朗愉快,充满了诗意;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富有戏剧性,有海顿式的乐观主义情绪,但在技法上又完全不同于海顿,被称为莫扎特的“英雄”交响曲;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通常被称为《朱庇特》)宏伟豪迈,乐观向上,预示了Lvan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的出现。
莫扎特的交响曲(尤其最后3首),是贝多芬之前的全部交响曲创作的最高成就。他的突出贡献在于重视各乐章之间以及乐章中的主题之间的对比性。
协奏曲
是除歌剧以外,莫扎特在音乐创作上贡献最为突出的体裁之一。他一生写了50余部各种独奏乐器与乐队的协奏曲。这些作品在巴罗克协奏曲的基础上,确立了18世纪古典主义协奏曲的结构原则:3个乐章对比并置的套曲结构(第1乐章奏鸣曲式,第2乐章是类似咏叹调式的抒情乐章,第3乐章具有舞蹈性或通俗性格);双呈示部,独奏乐器有技巧性的华彩段等。同时加强了独奏乐器的地位,强调了它不同于协奏乐队的音乐性格。由于莫扎特的这些成就,使协奏曲不再片面表现技巧,而使之具有与交响曲同样深刻的意义。莫扎特成为近代协奏曲形式的创始人。
在莫扎特的协奏曲中,钢琴协奏曲占有突出的地位。共写了27部,其中代表作有d小调、c小调、A大调等。此外,还有7首小提琴协奏曲,其中G大调、A大调、D大调的3首比较突出。在管乐协奏曲方面,《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也很突出。其他是4首圆号协奏曲,1首《长笛竖琴协奏曲》等。
奏鸣曲套曲
莫扎特写了17部钢琴奏鸣曲、6部小提琴奏鸣曲和35部钢琴小提琴奏鸣曲等,对古典奏鸣曲套曲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确立了维也纳古典乐派3个乐章的奏鸣曲套曲形式。在钢琴奏鸣曲方面,他完成了从哈普西科德风格到钢琴风格的过渡。在他80年代的钢琴奏鸣曲中,已使钢琴的效果和音域得到了发挥,如《A大调钢琴奏鸣曲》(1783)《c小调奏鸣曲》(1785)等。前者体现了他的生活风俗性的特点,后者显示了尖锐的对比并置与戏剧性的力量,预示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诞生。莫扎特的钢琴小提琴奏鸣曲,从意大利A科雷利GB萨马蒂尼等人的影响中逐步解放出来,形成了自己独立的风格。从1778年开始,莫扎特就将钢琴和小提琴两件乐器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如降E大调(1781)、降B大调(1784)、降E大调(1785)、A大调(1787)等几首都较成功。
室内乐
在莫扎特写作的23首弦乐四重奏中,最好的是献给海顿的6首(1773),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莫扎特的思想和风格──真挚亲切、明快开朗的性格和乐观主义的精神状态。与海顿、贝多芬不同的是莫扎特的天才不是表现在四重奏方面,而表现在五重奏上。其中最为突出的是《C大调弦乐五重奏》(1787)和《g小调弦乐五重奏》(1787)。前者在曲式结构、主题处理等方面有创新,后者是一部悲剧性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与思考。此外,《A大调单簧管五重奏》和几首中提琴五重奏也被誉为他的代表作。
宗教音乐
由于职务的关系,宗教音乐在莫扎特的作品中占有很大部分。其中以他临终前创作的《追思曲》最有代表性。这部作品注入了作者对整个人生的深刻感受,表现了他作为市民音乐家一生所遭受到剥削、屈辱冷遇、贫困的痛苦和他对光明欢乐始终不渝的追求与向往。莫扎特写了乐曲的大部分,剩下的由他的学生FX叙斯迈尔忠实地按照他的计划和风格予以完成,并于1793年12月以瓦尔泽格伯爵作曲的名义演出。
莫扎特这部《安魂曲》使用的是传统的《安魂曲》形式,用的是拉丁文歌词,非常真挚、动人。莫扎特一生直到穷极潦倒之时,在他的音乐中也一直没有痛苦,而只有纯净的欢乐。这部临终前的作品仍是如此,只有那种在天国的光芒照耀着他的感觉。
安魂曲的结构:
ⅠIntroitus 进堂咏 Ⅱ Kyrie 垂怜经 Ⅲ Sequenz 继抒咏 1 Dies irae 末日经 2 Tuba mirum 神奇号声 3 Rex tremendae 赫赫君王 4 Recordare 求你垂怜 5 Confutatis 受判之徒 6 Lacrimosa 爱怜颂 IV Offertorium 奉献经 1 Domine Jesu 圣主耶稣 2 Hostias 牺牲祈祷 V Sanctus 圣哉经 Ⅵ Benedictus 迎主曲 Ⅶ Agnus Dei 羔羊赞 Ⅷ Communio 领主曲
其它
除上述各种体裁外,莫扎特还写了大量的嬉游曲小夜曲、舞曲等。在这些风俗性的作品中,莫扎特采用了民间音乐的因素。反映了他和民间音乐的联系,它们大都具有轻松活泼的特点。其中《G大调弦乐小夜曲》影响较大,它既包含了清新、生动活泼的情绪,又具有宽广、纯朴的抒情性。
总的说来,莫扎特的创作成就遍及各个音乐领域。它们反映了18世纪末,处在被压迫地位的德奥知识分子摆脱封建专制主义的羁绊,对美好社会和光明、正义人的尊严的追求。他的音乐风格具有诚挚、细腻、通俗优雅、轻灵、流丽的特征,大都充满了乐观主义的情绪,反映了上升时期的德奥资产阶级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在维也纳后期的创作中,也出现了悲剧性、戏剧性的风格,对社会矛盾的反映更趋深刻。
浪漫主义主要用于描述1830—1850年间的文学创作,以及1830—1900年间的音乐创作。
浪漫主义音乐是古典主义音乐(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延续和发展,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者一个时代。
其形成之前,当时存在三个主要乐派:柏林乐派;曼海姆乐派;早期维也纳乐派,其后这一派演变成正式的浪漫主义流派。
早期代表: 贝多芬 | 凯鲁比尼 | 韦伯 | 帕格尼尼 | 罗西尼 | 贝利尼 | 多尼采蒂 | 舒伯特
前期代表: 门德尔松 | 肖邦 | 舒曼 | 李斯特
中期代表: 威尔第 | 瓦格纳 | 奥芬巴赫 | 勃拉姆斯 | 小约翰·施特劳斯 | 布鲁克纳 | 弗兰克 | 古诺 | 比才 | 圣-桑
民族乐派代表: 格林卡 | 强力集团 | 柴可夫斯基 | 斯美塔那 | 德沃夏克 | 西贝柳斯 | 阿尔贝尼兹
后浪漫主义代表: 福莱 | 马勒 | 理查·施特劳斯 | 拉赫玛尼诺夫 | 埃尔加 | 格拉祖诺夫
早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浪漫主义音乐流派。一种是以勃拉姆斯为主要代表的保守浪漫主义,另一种是积极浪漫主义。
早期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舒柏特《野玫瑰》、《鳟鱼》、《菩提树》
中期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李斯特《前奏曲》和《塔索》
晚期浪漫乐派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施特劳斯是由古典创作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综合者,他的作品中体现唯美主义和颓废主义的倾向。
维基百科里面介绍的比较详细,进去看就知道了
舒伯特艺术歌曲《死神与少女》的死亡哲学 作者:石广军 《广播歌选》 2009年第10期舒伯特(Frenz Schubert)是奥地利作曲家,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创始人。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而最具有代表性的应该是他在德国艺术歌曲创作上的成就。他的一生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分析他的艺术歌曲,我们不难看出他的卓越的旋律写作能力。他的艺术歌曲曲调朴素自然,和声新颖,注重刻画人物性格,充满戏剧性,有着很强的浪漫主义色彩。而最值得一提的是他把钢琴伴奏提高到与歌唱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在钢琴与歌唱之间建立均衡的关系①(p-605)。如我们熟知的《魔王》,《水上吟》,《幻影》等等,在这方面都有充分的体现。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歌词部分大都取材于不同诗人的诗歌作品。在他的艺术歌曲作品中,歌德的诗歌就有59首。还有比如根据威廉缪勒的诗歌写成的《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等等。他的音乐体裁大多是一个人的爱情和恋爱痛苦为中心主题的,从中我们可感受到社会给人们造成的苦难,在他的作品中,突出的体现了失望与希望、黑暗与光明,痛苦与幸福的游离。同时,他把音乐看成是声乐重压下的一种安慰,是在现实生活中所不能实现的理想——自由,人类的尊严,精神的姜的寄托②(p—166)。不难理解,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哲学性和人文价值观的体现。歌曲《死神与少女》很好的探讨了他对“生”与“死”态度。同时我们也能通过本作品,看到作曲家本人在思想意识上对黑暗与光明的徘徊。但是,对于徘徊的结果,他一定是很乐观的,他一定坚信一点,那就是光明一定会战胜黑暗,即使是死亡,也要死的安详、幸福。艺术歌曲《死神与少女》是根据诗人克劳迪乌斯(Matthias Claudius)的诗作,创作于1817年,作曲家那年年仅20岁。歌曲的篇幅不长,但是意义却非常深刻,尤其是与舒伯特音乐与诗歌的巧妙的结合,更使歌曲显得短小而精悍。这部作品通过描写“少女”与“死神”的对话,探讨了对“生”与“死”态度。需要强调的是,对于人类来说,死亡毕竟是黑暗的,不详的。从人性上说对死亡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对生的渴望是人的本性;从一个人的正常逻辑思维上看,对于生与死,人们更看重生,毕竟,死亡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件好事,西方人也是同样。但是东西方社会对死亡的观念与理解却有很大的差异。在东方人的世界观中,通常把生看的过重,从而从内心深处对死亡产生恐惧,认为死亡是恐怖的阴霾的。而西方社会则不同,西方人会过多的关注主观的东西,比如情感,信仰,人本的东西③等等。此外,西方社会文化与东方也大不相同,西方的思想和文大都学都来源于圣经这本现在属于西方的经典,所以从哲学的角度看,东方社会与西方社会的死亡哲学是迥异的。在西方人眼里,“死亡是睡眠的兄弟”,由此不难看出,西方世界对死亡的态度是平和的,安详的。这种西方世界对死亡的哲学观在歌曲《死神与少女》中就有很好的体现。作品没有着重突出死亡的恐怖,更多的是在描述死亡的安详与宁静。一、少女的主题歌曲伊始,钢琴在d小调上奏出前奏,缓慢而凝重,听者似乎稀听到了死神的步伐,但钢琴营造出的气氛却并不阴霾也不恐怖,而是一种安详与温暖的气氛。在和声上,作曲家没有运用不和谐的和声,而是运用柱式和声仅仅在主、属、下属和声之间做平稳的运动,虽然略显阴暗,但不失和谐与安静。这样的安静被突如其来的少女的惊叫所打破。“快走开!你这可怕的死神。我还年轻,不要抓住我!!”此时的音乐虽然变的急迫,但是无论是旋律还是和声依然没有什么不和谐的因素。少女的主题旋律很简单,但调性明确,与情绪结合紧密,旋律线条的上下波动直接的发反映了主人公的情绪波动与变化,旋律的节奏也相对简单,但是有张有弛,松紧得当,在刻画人物性格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钢琴伴奏上,虽然节奏相对于前奏略显密集,但是依然采用的柱式和声。在旋律的写作上,为了突出少女的慌张,采用了级进的手法,在突出了主人公的慌张心里之后,马上又做了级进的下行,并平稳的结束在了七音(属和弦),突出了少女由慌张到平和的心里转变过程,并为死神主题的进入(主和弦的进入)做好了准备。与舒伯特另外一首描写死亡的艺术歌曲《魔王》中的孩子主题相比,在人物对死亡恐惧的描绘上,少女的主题少了的确少了很多,虽然主题短小,但对主人公从恐惧、挣扎到平和的情绪转变描写的恰型好处,与作品整体的情绪比较,主人公的对死亡的恐惧与挣扎显得微不足道了!二、死神的主题把你的手给我,美丽的姑娘。我是你的朋友,不要害怕,你将在我的怀中安睡。在旋律上,死神的主题并不丰富,而主要突出了深沉与平稳,在和声上,依然采用的是柱式和声的主、属 下属和声之间做平稳的运动,但在主题进行的中间部分是巧妙的转到了F大调,这时的音乐进行的色彩已经不再阴暗,而是更显得安详与温暖,虽然在最后又离调到d小调,但是在结尾借助于升高d小调的三音#F而巧妙的转到了D大调,并由钢琴一直演奏到结束。这种写作技法,更是在音乐色彩上突出了故事发展的逻辑性。对死神的描述与《魔王》中的死神也有非常大的迥异之处,死神已经不再阴险,狡诈与可怕,而是犹如慈父般的慈祥与深沉。死神的声音虽深沉但不凝重,也不失温暖与慈爱,给人的只是一种宿命感与宿命感,少女先前所有的“挣扎”似乎都显得微不足道,而最终将在死神的怀中“安睡”。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这也正是“死亡是睡眠的兄弟”的西方哲学观点的体现。三、钢琴伴奏、前奏与尾声在钢琴伴奏方面,简单和谐,整体的和声进行与节奏运动统一。与舒伯特的其他艺术歌曲的伴奏相比,《死神与少女》的钢琴伴奏可谓是相当的简单了,但这种简单也恰恰做到了很好的与歌唱相应和,从而更好的反映作曲家的思想意图。前面说到了,在歌曲伊始,钢琴在d小调上奏出前奏,缓慢而凝重,听者似乎稀听到了死神的步伐,但钢琴营造出的气氛却并不阴霾也不恐怖,而是一种安详与温暖的气氛。在和声上,作曲家没有运用不和谐的和声,而是运用柱式和声仅仅在主、属、下属和声之间做平稳的运动,虽然略显阴暗,但不失和谐与安静。我们再看尾声,与前奏相比,钢琴写作几乎没有变化,唯一的不同就是在尾声中作曲家将所有的F改成了#F,随之将调性由d小调改成了D大调。在色彩上,突出和延续了少女死亡的安详,在情节发展逻辑和上也使作品更合理。整体上来看,钢琴伴奏,前奏与尾声与作品结合紧密,已经不单纯是起到伴奏的作用,而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声乐部分是并驾齐驱的。纵观整个作品,我们仿佛看到了少女由对死神的恐惧与抵制,到逐渐接受并在死神的怀抱中安详入睡的画面,总体上看,虽然有恐与挣扎,但是主人公的死亡不是在恐惧中死去的,而是在死神慈祥,温暖的感召下依偎在他的怀中“安然”的“睡”去的。同时由让我们感觉到,主人公的死去是一种幸福,是一种“安详”的美。舒伯特短暂的一生正逢梅特捏当政可以说他的一生都是在这样的专制压迫之下度过的。虽然作曲家一生勤奋好学,对音乐创作兢兢业业,但作品在当时却很少被人们所接受。感情上的坎坷,思想上的压抑,地位上的微不足道经济的窘迫,作曲家的一生都是在失望与希望,黑暗与光明,痛苦与幸福、生与死之间徘徊②(p-166)。从宏观的哲学角度上看,最终死亡战胜生存也折射了作曲家所生活的年代的无奈与批判,同时也反映了作曲家对自己的生存状态的无奈与不满。同时,死亡在作曲家眼里变得并不可怕,而是安宁与祥和的体现,这也在另一个层面表达了他对光明与美好的渴望。浪漫主人公的典型特点:苦闷,失落。但是,舒伯特内心深处却是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人类的,在他的音乐作品中也能反映出他对生活得信心和勇气。作曲家运用音乐语言对《死神与少女》中生与死的探讨也婉转的表露出了他对生活得热爱和对美好生活得憧憬。虽然作品通篇都在描述死亡,但整体的色彩是安详的,温暖的。再看这首作品,我们已经不再单纯的看到音乐,语言,而是上升到哲学领域来审视作曲家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那就是——即使是死亡,也是安逸的美丽的幸福的!死亡并不可怕,只是一种归宿而已。克劳迪乌斯在诗歌中的“未尽之意”就在于此!而舒伯特用他的音乐直接的传达了给我们。参考文献:1 西方音乐史[美]格劳特,帕利斯卡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2 声乐艺术史尚家骧 华乐出版社2003年5月3 西方死亡哲学 段德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10月
浪漫主义时期产生了如下的交响乐。
一、浪漫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是十九世纪初期诞生的维也纳古典音乐学派之后的一种新的音乐流派。而在这一阶段,音乐家在创作上体现了对主观情感的推崇、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在艺术表达上,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产生了一种浪漫主义的思想和风格。
作品中充满了强烈的主观情绪与个性,每一位作曲家的创作都具有鲜明的个性。作品突出了国家意识,作曲家的创作往往扎根于本土的文化土壤,特别是后期的浪漫主义。
二、产生的作品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是继《蓝色的多瑙河》后,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一本巨著。1868年完工,于同年6月19日首次在维也纳上演,这是作者本人的作品。奥地利的维也纳郊外,坐落着一大片茂密的树林。这里也是维也纳众多著名作曲家的聚集地,那里的美丽景色常常会给他们带来灵感。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由一个引子和五首圆舞曲组成,后来又有人改编成管弦乐曲和混声合唱。
2、《幻想交响曲》
法国的柏辽兹是《幻想交响曲》的代表,他是浪漫主题交响乐的创始人。《幻想交响曲》是一本具有文学标题、浪漫主义和自我传记的著作,其副标题为“一位艺术家的人生片段”,五个章节的故事主线通过比较详细的文字标题提供给听众。
3、《田园交响曲》
德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的作品《田园交响曲》,这首曲子于1808年完成,是他为数不多的几个乐章都有名字的乐章,也是贝多芬九首交响乐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当时贝多芬的耳朵已经聋了,但他的作品却是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眷恋,是一部充满了记忆的作品。
1、罗伯特·舒曼:代表作有钢琴曲《蝴蝶》、《狂欢节bai》、《C大调幻想曲》、《童年情景》等。
罗伯特·舒曼是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音乐史上突出的人物,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深刻地反映出德国浪漫主义的优点和弱点。
舒曼狂喜的、热情的精力增加了他音乐的个人特征。他关注高于他内在自我和灵感的源泉,无论是霍夫曼还是克拉拉。
2、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代表作品包括歌剧《费德里奥》、《D大调弥撒》、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等。
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
3、舒伯特:代表作:《未完成交响曲》;d小调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钢琴五重奏《鳟鱼》、C大调弦乐五重奏、钢琴曲《流浪者幻想曲》、A大调奏鸣曲和配剧音乐《罗莎蒙德》等。
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现闻名天下的《摇篮曲》便是在他的笔下完成的。
4、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代表作品有:钢琴协奏曲2首、钢琴三重奏、摇篮曲、幻想曲、回旋曲、变奏曲等,共21卷。
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5、弗朗茨·李斯特:
代表作《十二首超技练习曲》、《六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三部《旅行岁月》钢琴曲集、改编自莫扎特的《唐璜的回忆》、《诺玛的回忆》及《恶魔罗伯特的回忆》等等。
出生于匈牙利雷汀,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