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休止的音乐实验家—柏辽兹

永不休止的音乐实验家—柏辽兹,第1张

逃离解剖室

柏辽兹是法国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浪漫乐派的作曲家认为音乐的目的在于表达人类的情感、激起听众的共鸣,而这正是柏辽兹一生所追求的精神。柏辽兹是一位勇于尝试创新的音乐家,当他在音乐上实验出许多开天辟地的新手法时,同时代的人对于他那种近似疯子的激情感到不解,但是对他来说,用生命换来有温度的音符是一生的宿命,即使落得贫困潦倒仍无怨无悔。

      1803年12月11日,柏辽兹( Louis hector berlioz)诞生于法国小镇科特圣安德列( La Cote Saint Andre),他的父亲是一位医生母亲则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柏辽兹的父亲对于文学与哲学有相当的造诣,他亲自教授柏辽兹拉丁文、历史、地理与医学,也让柏辽兹学习长笛与吉他,希望音乐能陶冶孩子的性情。但是一心希望柏辽兹继承衣钵的父亲却万万没想到,柏辽兹热爱音乐的程度远远超越了一切,更全然颠覆了父亲为他安排的生涯规划。

      18岁那一年,父亲决定将他送往巴黎学医,希望热爱音乐的柏江兹从此“改邪归正”,好好继承父亲的事业。但是巴黎正是音乐与艺术的殿堂,柏辽兹把父亲寄给他的钱都拿去听音乐会了,反观在解剖室里的柏辽兹,他手里拿着解剖刀,看着眼前一具具冰冷的尸体,脸色早已吓得比那些尸体还要惨白,双脚还不停地发抖,最后他不顾一切地冲出了教室,回到宿舍提笔给父亲写信:“亲爱的爸爸,我眼前那些死去的躯壳好像在嘲笑我的无能,我不敢相信,我竟为了这世界上最污秽的地方而放弃整个宇宙……而音乐,那真正占据我每个细胞的东西啊,我愿意为之生为之死,每回在图书馆抄写葛鲁克的乐谱,我都感到心醉神迷,无比舒畅。我终于明白了,我是宁可为了成为一流的音乐家而死,也不愿像现在一样虚度光阴……”

      其实那时柏辽兹已私下追随勒絮尔学习作曲,1826年,他更毅然决定放弃医学,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对位法。23岁的柏辽兹写了一部歌剧与弥撒曲,他四处借钱请人来演奏他的作品,又为了还债而拼命工作。柏辽兹的父亲原本就不看好这种“不受尊重”的职业,当他知道柏辽兹对音乐是认真的以后,决定断绝每个月给儿子的接济,好让他知难而退。然而柏辽兹并没有被金钱给击败,他决定搬到租金较低廉的住处,节省一切开销,并在歌舞场中担任歌者以赚取生活费。虽然他实在厌恶这种“把人都唱笨了”的工作,但他仍咬着牙根熬过来了。不只如此,现实的环境还激发出他写文章的才能。柏辽兹对于文学的感受力,正如同对音乐般的敏锐,这时期他发表了许多乐评文章,滔滔雄辩的才华显露无遗,而这些评论性的文章一直流传到后代,是音乐史上珍贵的资料。

浪漫主义一词原指用罗曼语所写的故事,进而指欧洲中世纪那些情节离奇、富于幻想、易于激起读者感情的骑士传奇以至后来的传奇小说等。欧洲文学史家用这一名词来称呼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盛行的文艺思潮和文艺流派。音乐上的浪漫乐派是指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的一批欧洲作曲家。比贝多芬早一年出世的韦柏和晚一年去世的舒柏特是拉开浪漫音乐帷幕的人。

浪漫乐派常被分为初、中、后三个时期。属于初期浪漫乐派(1820—1850) 的代表作曲家除韦柏和舒柏特外,还有贝多芬的晚期以及门德尔松、肖邦、舒曼、柏辽兹等;属于中期浪漫乐派的作曲家是:李斯特、瓦格纳、弗兰克、布鲁克纳、勃拉姆斯、柴克夫斯基等;被列为后期浪漫乐派的作曲家有普契尼、沃尔夫、马勒和理查、施特劳斯等。

浪漫主义时期歌剧的主要代表者

吉奥阿基诺·罗西尼

多尼采蒂

贝里尼

柏辽兹

托马

弗洛托

古诺

圣桑

马斯内

德利布

威尔第

普契尼

门德尔松的祖父是一个犹太哲学家在18世纪时,他的祖父在 向整个德国传播柏拉图的哲学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门德尔松的母亲是一个很有素养的 音乐家,是她担任了门德尔松幼年的艺术教育。可以这样说,门德尔松幼年的艺术生活和 莫扎特十分相似,都是那样的富有天赋。他9岁即以钢琴家的身份公开演奏。在创作经历 上,11岁时已写下了50多部作品。17岁时写下“仲夏夜之梦”序曲。

当时门德尔松的家中,可谓是德国文化界的一些精英人物经常出入之地。包括歌德。门德尔松与歌德相交甚好。而歌德显然对门德尔松要比对舒伯特热情得多。

门德尔松从小的生活环境,显然造成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崇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也是在于对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推广方面,这其中,为恢复巴赫的音乐地位所做的贡献是很突出了。巴赫的音乐作品曾经沉寂了将近100年之久,这期间只有少数的音乐家意识到巴赫的重要性。Bach,意即“小溪”。门德尔松的工作使大家认识到正如贝多芬所说的,巴赫“不是小溪,而是大海”。在我们目前经常上演以及欣赏的巴赫的曲目中,器乐作品十分流行。但是最能反映巴赫创作水平的是他的声乐作品。门德尔松致力于这一点。他举办了很多音乐会,向大家推广介绍这些音乐家,包括晚期巴洛克的亨德尔;古典主义时期的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庄严弥撒;同样是他,将舒伯特尘封的C大调第9交响乐发掘出来。

门德尔松音乐生涯中另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是他的音乐活动。1829年之后,他开始在欧洲巡回演出,并将旅行中的观感写入了作品之中。1835年,开始在莱比锡音乐厅做指挥,并担任普鲁士音乐总监。1843年创建了莱比锡音乐学院。

然而繁忙的社会活动影响了门德尔松的创作。郎多米尔[法]曾经说过,“门德尔松的创作迅速而轻松,在这一点上他可以和莫扎特相比。但他很少让自己的内心处于宁静之中;而这种宁静可以让他的大部分作品更有深度。”

19世纪的欧洲是这样一个时代:失去民族独立的国家要求独立;在封建色彩浓厚的国家要求民主。德国正是后者。门德尔松所在的30年代是德国的民主运动高涨的时期。但是,门德尔松是一个在音乐史上少有的条件优厚的音乐家。他始终生活在上层社会,缺乏机会去接近下层社会。生活圈子的狭小限制了他的创作深度。同样是前面的朗多米尔说,“门德尔松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工作和生活上的种种优越制造了创作上的不足。”但是,门德尔松创作的严谨态度,使得他毕竟有别于罗西尼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而创作的庸俗。

门德尔松的作品文笔非常优雅。他比较著名的作品有5部交响曲--其中第3第4分别标题为苏格兰和意大利,描写他欧洲旅行的观感;管弦乐有仲夏夜之梦,芬加尔山洞;8辑无词歌和两部钢琴协奏曲。

他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强烈感受和抒情。但门德尔松不太习惯于把自己的感情表露无遗。他会在一定的幅度内表现情感,很有分寸;而不象舒曼那样夸张扩大。他从不采用不拘泥于音乐作品的结构传统的自由创作。这就是为什么门德尔松的作品会引起英国人的强烈喜爱。在他的作品中有着一切可取悦英国人的美学品位----明朗清新,井井有条,优雅大方,庄严华贵。这些特点都体现在了e小调协奏曲中。

“浪漫”(Romance)二字是译音,它源于中古时期描写神话、英雄与美人的文艺作品。十八世纪德国文学常以此为题材。到十八世纪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封建君主复辟,音乐家对现实不满,又找不到明确的出路,精神苦闷,于是在文学的影响下,十九世纪的作曲家也走向浪漫主义。作品倾向于以古代传说和神话、幻想故事为题材,或着重于生活现象的描绘、个人生活感受的细致体现。音乐着重感情的抒发和心理的刻划,而不象古典主义着重理性。他们认为文艺有共性,廊以提倡诗歌、戏剧与音乐的结合和音乐的标题性,注重音乐中的诗情画意,而对曲式结构则较灵活。浪漫乐派音乐家们,根据内容表现的需要创造了很多秤体裁形式,如:无言歌、夜曲、叙事曲、小品套曲,音乐会序曲、交响诗、抒情歌曲、声乐套曲等。他们在创作手法方面则重视民族、民间音调的运用,音乐节奏比之古典主义更加复杂而细致,和声手法更加丰富,管弦乐队的编制及配器法到柏辽兹、瓦格纳手中更加发展。浪漫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前期有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肖邦和歌剧作曲家韦伯、罗西尼、威尔第等人;同时期和中期的作曲家有柏辽兹、李斯特、瓦格纳、勃拉姆斯等人,俄国的柴可夫斯基也属浪漫乐派;在近、现代(十九世纪末一二十世纪)的现代乐派中,还有马勒、理查·施特劳斯、拉赫玛尼诺夫等人,他们可以说是浪漫乐派的最后几个代表人物。浪漫乐派著名的作曲家还有去诺、比才、约翰·施特劳斯、圣-桑等人。

民族乐派

十九世纪中叶,东欧、北欧和俄罗斯作曲家在吸取西欧浪漫主义音乐创作经验的同时,着重民族音乐的建立和发展。他们努力创作既具有本国民族音乐特色,又能表现本民族的性格、愿望和生活的音乐作品。这些民族乐派的作曲家主要有俄罗斯的格林卡与,“强力集团”(以发展俄罗斯民族音乐为主旨的作曲家集团,包括有:巴技基列夫、居伊、鲍罗丁、里姆斯基一柯萨科夫、穆索尔斯基等五人)及捷克的斯美塔那、德沃夏克;挪威的格里格5芬兰的西贝柳斯等。波兰的肖邦和匈牙利的李斯特则兼属浪漫乐派与民族乐派。

推荐作品:

柴可夫斯基的三大舞剧: 一〈天鹅湖〉 二〈胡桃夹〉 三〈睡美人〉

普契尼的三大歌剧:一〈托斯卡〉 二〈蝴蝶夫人〉 三〈艺术家的生涯〉

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550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