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谁

欧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谁,第1张

珀西·比西·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

生卒:1792年8月4日-1822年7月8日

一般译作雪莱,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生于英格兰萨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沃恩汉,其祖父是受封的男爵,其父是议员。

生平

8岁时雪莱就开始尝试写作诗歌,在伊顿的几年里,雪莱与其表兄托马斯合作了诗《流浪的犹太人》并出版了讽刺小说《扎斯特罗奇》。

12岁那年,雪莱进入伊顿公学,在那里他受到学长及教师的虐待,在当时的学校里这种现象十分普遍,但是雪莱并不象一般新生那样忍气吞声,他公然的反抗这些,而这种反抗的个性如火燃尽了他短暂的一生。

1810年,18岁的雪莱进入牛津大学,深受英国自由思想家休谟以及葛德文等人著作的影响,雪莱习惯性的将他关于上帝、政治和社会等问题的想法写成小册子散发给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并询问他们看后的意见。

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入学不足一年的雪莱被牛津大学开除。雪莱的父亲是一位墨守成规的乡绅,他要求雪莱公开声明自己与《无神论的必然》毫无关系,而雪莱拒绝了,他因此被逐出家门。被切断经济支持的雪莱在两个妹妹的帮助下过了一段独居的生活,这一时期,他认识了赫利埃特·委斯特布洛克,他妹妹的同学,一个小旅店店主的女儿。雪莱与这个十六岁的少女仅见了几次面,她是可爱的,又是可怜的,当雪莱在威尔士看到她来信称自己在家中受父亲虐待后便毅然赶回伦敦,带着这一身世可怜且恋慕他的少女踏上私奔的道路。他们在爱丁堡结婚,婚后住在约克。

1812年2月12日,同情被英国强行合并的爱尔兰的雪莱携妻子前往都柏林为了支持爱尔兰天主教徒的解放事业,在那里雪莱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并散发《告爱尔兰人民书》以及《成立博爱主义者协会倡议书》。在政治热情的驱使下,此后的一年里雪莱在英国各地旅行,散发他自由思想的小册子。同年11月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这首诗富于哲理,抨击宗教的伪善、封建阶级与劳动阶级当中存在的所有的不平等。

1815年,雪莱的祖父逝世,按照当时的长子继承法当时在经济上十分贫困的雪莱获得了一笔年金,但他拒绝独享,而将所得财产与妹妹分享。这一年除了《阿拉斯特》之外,雪莱较多创作的是一些涉及哲学以及政治的短文。

次年五月,携玛丽再度同游欧洲,在日内瓦湖畔与拜伦交往密切,这两位同代伟大诗人的友谊一直保持到雪莱逝世,雪莱后来的作品《朱利安和马达洛》便是以拜伦与自己作为原型来创作的。同年11月,雪莱的妻子投河自尽,在法庭上,因为是《麦布女王》的作者,大法官将两个孩子教养权判给其岳父,为此,雪莱受到沉重的打击,就连他最亲的朋友都不敢在他的面前提及他的孩子,出于痛苦及愤怒,雪莱写就《致大法官》和《给威廉·雪莱》。雪莱与玛丽结婚,为了不致影响到他与玛丽所生孩子的教养权,雪莱携家永远离开英国。

1818年至1819年,雪莱完成了两部重要的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倩契》,以极其不朽的名作《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与《麦布女王》相同,无法公开出版,而雪莱最成熟、结构最完美的作品《倩契》则被英国的评论家称为“当代最恶劣的作品,似出于恶魔之手”。

1821年2月23日,约翰·济慈逝世,6月,雪莱写就《阿多尼》来抒发自己对济慈的悼念之情,并控诉造成济慈早逝的英国文坛以及当时社会现状。

1822年7月8日,雪莱乘坐自己建造的小船“唐璜”号从莱杭度海返回勒瑞奇途中遇风暴,舟覆,雪莱以及同船的两人无一幸免。按托斯卡纳当地法律规定,任何海上漂来的物体都必须付之一炬,雪莱的遗体由他生前的好友拜伦及特列劳尼以希腊式的仪式来安排火化,他们将乳香抹在尸体上,在火中洒盐。次年1月,雪莱的骨灰被带回罗马,葬于一处他生前认为最理想的安息场所。

 诗歌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在文学史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文学艺术的两大思潮。浪漫主义主要是表达作者内心理想世界的追求,经常运用夸张的想象和手法来营造。你知道英国三大浪漫主义诗人都有谁吗?他们的代表作和生平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去 民族文化 中看看吧!

  拜伦

 乔治·戈登·拜伦,出生于1788年的伦敦,终年36岁。他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等,并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拜伦在短暂的一生中,为世人留下了众多光辉的诗作,其中最负盛名的有煌煌巨著长篇抒情叙事诗《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和《唐璜》等,在这些被世人誉为“抒情史诗”的辉煌作品中,诗人拜伦以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将自己亲身游历欧洲诸国的切身体会融入作品之中,用开阔的视野和深邃的笔触,展示了辽阔雄壮的时代画卷,抒发了豪情万丈的诗人情怀,表达了傲然不屈的斗争誓言。

  雪莱

 雪莱出生于1792年英国萨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菲尔德·普莱斯的贵族家庭,他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色彩最浓的浪漫主义诗人。他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其一生见识广泛,不仅是柏拉图主义者,更是个伟大的理想主义者。创作的诗歌节奏明快,积极向上。代表作品有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倩契》,以及不朽的名作《西风颂》。 鲁迅先生曾在他的《摩罗诗力说》中以“时既艰危,性复狷介”八个字概括了诗人的时代背景和性格特征。

  济慈

 济慈,全名约翰·济慈,出生于18世纪末年的伦敦,他是杰出的英诗作家之一,也是浪漫派的主要成员。济慈很早就尝试写作诗歌,他早期的作品多是一些仿作,1817年,济慈的第一本诗集出版。他在疾病和贫困中依然写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其中包括《圣艾格尼丝之夜》、《夜莺颂》和《致秋天》等名作。1821年2月23日,济慈于在意大利疗养时逝世。

在文学艺术上有两大主要思潮,一是现实主义,二是浪漫主义。作为文艺的一种创作方式,许多人的诗词风格具有浪漫主义风采。那么,你知晓我国历史上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的诗人都有谁吗?若是不清楚的话,来看看小编给出的介绍吧。

一、屈原

每年的五月端午节,许多人都在纪念屈原,这不仅是因为屈原是一名爱国人士,而且他也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人。屈原所创造的“楚辞”,可以说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屈原还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最终被誉为中国的“辞赋之祖”。屈原的很多作品都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在其中,比如说《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而且大伙都知道《楚辞》和《诗经》还被并称为“风骚”呢!

二、李贺

可能大伙对李白比较熟悉,对李贺的认知就少一些。李贺其实也是中国很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跟李白、李商隐等一起被誉为唐代三李。尽管他写了很多慨叹自己生不逢时的篇章,也抒发了自己对理想、抱负的追求,不过他的诗词中大部分还是奇峭浪漫的风格的。而且他的诗歌很多都是构思精巧的,在当时的年代可谓是独树一帜。此前屈原爱言香草,到了李贺这里就喜欢说鬼怪。他留下的一些千古佳句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比如说“天若有情天亦老”、“雄鸡一声天下白”等。

三、李白

除了屈原和李贺之外,李白也是一位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用自己的一生将浪漫主义诗风推向了顶峰,推到了极致之巅。李白在写诗时不拘于形,不拘一格。在情感迸发的那一刻,他就挥笔如流水,瞬间一蹴而就。天才就是天才,从来不需要走寻常路,他留给我们的永远是那个只可远观的背影。人称李白为“诗仙”,李白也将自己称作是“滴仙人”,李白不像屈原那样爱谈香草,也不像李贺那样喜欢言鬼怪,李白最喜欢说的其实还是神仙。由此可窥见李白的内心才是最为浪漫的,他期待自己无时无刻都拥有神仙之姿,神仙般的生活。

李白。李白,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一生写下了不少讴歌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人们称他为“诗仙”,他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

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1892)。他的诗对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进行了极力的赞美,并对处于社会下层的普通劳动者进行了歌颂,其中大部分都被收入了《草叶集》(Leave of Grass,1855)。

《草叶集》是惠特曼一生创作的总汇,共收有诗歌三百余首。草叶是最普通、最有生命力的东西,象征着当时正在蓬勃发展的美国。诗集通过“自我”感受和“自我”形象,热情歌颂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美国,也是美国诗歌史上一座灿烂的里程碑。

作者在诗歌形式上有大胆的创新,创造了“自由体”(Free Verse)的诗歌形式,打破了传统的诗歌格律,以断句作为韵律的基础,节奏自由奔放。

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屈原(公元前340-前278)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屈原作品和神话有密切关系。许多虚幻的内容就是承袭神话发展而来的。

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屈原)

拓展延伸:

屈原作品的艺术成就对后世有很大影响首先,他奠定了我国文学的积极浪漫主义创作道路的基石,丰富了我国文学的表现力从此以后,《诗》、《骚》并立于世,形成我国诗歌创作的两大优秀传统,共同拓展了我国古典文学的发展道路其次,屈原创造的楚辞体,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是诗歌体裁的一次解放它不仅是汉赋的直接渊源之一,而且给后世诗歌形式的变化创新带来重要影响在表现手法上,屈原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对形成我国诗歌的民族特点作出了贡献

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其主要表现是他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如《离骚》写他向重华陈辞之后御风而行,他先叩天宫,帝阍闭门不纳;他又下求佚女,佚女恰巧不在那里;他去向宓妃求爱,宓妃却对他无礼;他欲求简狄和二姚,又苦于没有好的媒人去通消息。这种上天入地的幻想与追求反映了屈原在现实中对理想的苦苦探求。此外如《九歌》、《天问》等还采用大量神话和历史传说为素材,其想象之大胆、丰富 ,古今罕有。

《楚辞》开浪漫主义先河:屈原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特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还有意识地学习屈原积极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李白的诗篇,也是大量罗智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日月风云等入诗,构成一幅幅雄奇壮丽的图画。

除此之外,屈原的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 。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578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30
下一篇2023-06-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