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工业革命进程,创造了财富,也激化了劳资矛盾、改造了社会结构,改变了人与传统、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促使知识界分化。于是,一批饱读诗书的诗人对此茫然、不知所措,这便是早期浪漫主义代表者“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而一批激情的诗人则以另一种方式投入其中,这便是拜伦、雪赖、济慈等人。
1、“湖畔派”诗人
主要是指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他们对资本主义文明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现金交易极为反感,向往中古时期的封建社会。曾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湖区,由是得名。他们的诗歌或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或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和异国风光。
湖畔派诗人早年向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当革命深入到雅各宾党专政时期,他们被人民群众的革命行动吓破了胆,转而反对法国革命,站在保守的立场,反对资产阶级文明,主张恢复封建宗法制度,宣扬宗教道德观。
文学上,湖畔诗人共同反对古典主义传统,向往唯物论,歌颂大自然。1798年,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共同发表了《抒情歌谣集》,并写了序言。序的主要内容是强调诗的题材源于日常生活与情感,诗的语言应是日常生活语言,诗人应该具有创造性的想象。这篇序成了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其中关于想象的论述,是重表现的理论,动摇了亚里士多德的摹仿理论传统。
华兹华斯(1770-1850)是英国浪漫主义的第一个大诗人,也是欧洲的大诗人。因为他喜欢歌颂自然美,被誉为“自然诗人”。他认为大自然有一种使人提高精神境界与道德价值的力量,所以他把自然作为一中精神力量来歌颂。让自然陶冶自己并激发灵感,自然是取之不尽的素材来源。代表作《丁登寺》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感情。
柯勒律治(1772-1834)一个天性爱好探索问题的人,在求学时期就反对古典的浮华风格。他的作品充满神秘浪漫色彩,善于把玄妙迷离、古怪离奇的轶事写得逼肖现实生活。代表作品有《古舟子咏》、《忽必烈汗》、《克里斯特贝尔》。
雪莱(1792-1822)是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是第一个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诗人,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预言家”。因《无神论的必然》(1812)被牛津大学开除,同年和小酒店店主16岁女儿哈莉特私奔成婚、被逐出家门。他一生抨击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对人类任何形式的压迫进行斗争,同情弱小者。
雪莱的主要创作有:长诗《麦布女王》(1813)表达了他的政治、哲学观点。《伊斯兰的起义》(1817)借东方故事歌颂资产阶级革命。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1819)是雪莱的代表作,采用古希腊题材,把普罗米修斯塑造为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家形象,最后结局是全世界获得解放,表达了反抗专制统治的斗争必将获胜的信念和空想社会主义理想。剧中世界变为“平等,不分等级,不分种族,不分国家,不需惶恐,不需官阶,不需有谁称王”。抒情诗的名篇有《西风颂》和《致云雀》。
雪莱诗歌特色充满对反动统治和黑暗社会的揭露与反抗,对被压迫人民的同情,以及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展望。空灵飘逸,激情乐观,没有阴郁色彩。采用象征手法,用浪漫主义的幻想来描绘理想世界。
济慈(1795-1821)浪漫主义诗人,与拜伦、雪莱齐名。他的创作期只有5年,却写出了很多传世之作,如《夜莺颂》、《秋颂》、《希腊古瓮颂》。他热爱古希腊文化,进步的思想倾向,追求美的境界,诗中有画。对唯美主义产生影响。
司各特(1771-1832)英国小说家,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创作有诗歌、小说、历史著作和传记。但他的最大贡献是历史小说,共写了27部历史小说,它们像一幅巨大的历史画卷,反映了从中世纪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社会生活。揭露民族压迫,美化苏格兰古老的宗法制社会。代表作《艾凡赫》(1819)。司各特的历史小说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情节惊险离奇,场面五彩缤纷,人物非凡奇特,可说是浪漫主义的历史小说,为欧洲19世纪后期的社会小说开辟了道路。
18世纪末至l9世纪30年代以华兹华斯、柯尔律治、骚塞、拜伦、雪莱、济慈六大家所作最为煊赫。 其他的 还有先于六大家的威廉·布莱克(和农民诗人罗伯特·朋斯 以及后来的丁尼生、罗伯特·勃朗宁和他的夫人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等人
麻烦采纳,谢谢!
浪温主义鼎盛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它是法国大革命和欧洲民族民主运动的产物,反映了社会各阶层对启蒙思想指导下的法国大革命的社会后果的失望情绪。
因为大革命时期的恐怖和革命后所确立的秩序并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得那么美妙,这使社会各阶层对所谓的“理性王国“非常失望。于是,反映这种情绪的作家以大胆的想象与夸张等自由手法来表达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表现对现实的不满,形成浪漫主义文学。
但由于作家的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不同,浪漫主义文学中形成消极浪漫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两个派别。前者站在没落贵族阶级的立场上美化中世纪宗法式社会,攻击资本主义;后者则崇尚自由和解放精神,否定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现实,把理想寄予未来。
浪漫主义最先产生于德国,以后形成全欧洲性的文学思潮。
源于网络
积极浪漫主义的主要代表有英国的拜伦和雪莱,德国的海涅,法国的雨果,俄国的普希金等。
拜伦(1788-1824)是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是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和诗体长篇小说《唐璜》等,后者有传世佳作和讽刺性百科全书之称。
雪莱(1792-1822)是与拜伦齐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是《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马克思称他是“一个真正的革命家”,恩格斯称他是“天才的预言家”。
海涅(1797-1856)是德国19世纪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出身犹太人家庭,马克斯的挚友。他的诗思想性特别强,他在政治抒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中所表述的观点是著名的《国际歌》主题思想的前驱。他的其他许多诗篇也被贝多芬和舒伯特等作曲家谱成歌曲。
源于网络
雨果(1802-1885)是法国积极浪漫主义的典型代表,著名的诗人、戏剧家和小说家。一生著有26部诗集、20部小说、12部戏剧、21部理论专著,共79部作品。其代表作是著名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他去世时,举国致哀,有上百万人组成送葬队伍,一个作家能牵动这么多人心,足见其作品的伟大力量和深远影响。
普希金(1799-1837)是俄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也是语言大师。主要作品有《叶甫盖尼·奥涅金》和《上尉的女儿》等。因政治上反对沙皇专制制度,屡遭迫害,后被迫死于阴谋决斗中。
威廉·布莱克
威廉·布莱克(1757——1827):许多学者视布莱克为英国浪漫主义时代的起点诗人,从他开始,英国文坛进入一个思潮澎湃的时期但有人表示异议,这是因为他在世时几近无人知晓,对同时代人无实质影响,其主要诗人地位是20世纪的学者确立的其次,布莱克笔法奇异,不像华兹华斯那样以朴实、平直的语言代表现代诗风尤其是布莱克热衷于建立特有的思想体系,他提出并能以不同的姿态玩味许多激烈而深刻的文思
威廉·华兹华斯
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评论家曾指出华兹华斯是西方抒情诗坛两大革新者之一(另一位是彼特拉克),也是现代诗的鼻祖在文学史上,以他为主、由柯尔律治参与写成的《抒情歌谣集》被认为是文艺复兴后最重要的诗集,因为它在题材、风格、思想等方面启动了现代诗歌的创作其诗歌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1795年之前、1795——1807、1807年之后,这里的中间阶段是他的颠峰期
塞缪尔·柯尔律治
塞缪尔·柯尔律治(1772——1834):生于英格兰的德文郡,与华兹华斯一样,也是少年丧父,后去伦敦寄读十年,又去剑桥上学虽为名校学生,却是酒、妓、鸦片无一不沾,时常情绪激烈……柯尔律治的代表作常被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友情诗或他所谓的“交谈诗”,另一类是象征诗或神秘诗前者大致包括《伊俄勒斯之琴》、《这个菩提树的荫棚》、《霜夜》、《沮丧》和《致威廉·华兹华斯》等后者主要指《老舟子吟》、《忽必烈汗》和《克里斯特贝尔》等
乔治·戈登·拜伦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拜伦现象是19世纪西方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他体现了那个不朽时代的激情,代表了它的才智、深思、狂暴和力量;他那普罗米修斯式的孤独的反抗意志,在上个世纪欧洲人的精神生活中非同凡响,以致改变着“社会结构、价值判断标准及文化面貌”(罗素)这个独立不羁的天才,有博大的政治家的胸襟和哲人的才智他的气质敏感而暴烈,感情深沉而细腻但他也是个放浪形骸的公子、虚荣傲岸的爵爷和孤高悒郁的自我主义者他崇尚伟大的精神,向往壮丽的事业,却被黑暗的时代所窒息他的心是伤感的,他的叹息充斥了整个生涯……别的诗人编织梦想,他却曾被认为是梦想的本身,在诗、行动、人格之间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生命他融入文学但又大于文学他说两种情感即能限定他的实质:热爱自由,痛恨虚伪(政治的、宗教的、社会的、情爱的等),但他是个复杂的矛盾集合体:生来微跛,却爱四方漫游;身为贵族,充满等级观念,却又具有平民的反抗意识;他时而阴沉、焦躁,但更多时表现出和蔼、幽默或玩世的轻松;他崇尚自由,却坚守浪漫时代之前的古旧文体;他主观自信,却富有经验式的常识;他有强烈的男权中心意识,却常陷入他所谓的“女性思维”;他痛恨战争,但热衷于“争取自由的战役”最后,他从物质和行动上投入战争,似乎是对他超越或毁弃文学文本而去用行动创造人生文本的诠释
波西·比希·雪莱
波西·比希·雪莱(1792——1822):《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因体现其思想之精髓而在雪莱诗中占中心位置该诗剧分四幕,写到了普罗米修斯的被缚与解放该诗使雪莱的两大主题)——社会变革与人间情爱——交织互补,并配之以两条线索:普罗米修斯与朱庇特的善恶关系和他与亚细亚的分别与重逢这两条线索由代表必然性和原始生命力的冥王来串连,由他来影响众神之命运,决定不同人物的胜败这位埃斯库罗斯笔下的巨人吸引诗人,是因为他以美德抗暴,他基本代表完美人格,无私、无野心、无妒意,集人类灵智与永恒灵智为一体雪莱写这首诗时不再过分强调外在变革,而更注重自我完善和爱的力量,不再涉及具体的政治自由,而聚焦于超然而又深厚的自由含意因此,《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实际是理念诗,旨在展现理想生活的幻景,提供宇宙新生的启示相对拜伦的现实革命精神而言,雪莱的革命概念更具理想色彩,因而也更彻底,是对现有世界方方面面的哲学否定“冬天如果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即是雪莱对未来美好世界必将来临的预言,发人深省雪莱还以抒情诗著称于世,继承华兹华斯的传统,以大自然入诗,《西风颂》、《云》、《致云雀》等作品,音韵铿锵,感情真挚,闪耀着深邃的思想光辉
约翰·济慈
约翰·济慈(1795——1821):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都寿命短暂,济慈最令人叹息,享年仅26岁,却留下许多精美的诗篇,包括莎翁与但丁在内的巨笔在那样年轻时尚未写出相当水平的作品就诗艺,有人认为他是19世纪最杰出的诗人,他不独属于浪漫主义,唯美派与颓废派都受到他的影响尽管相对欧洲历史而言,济慈的影响力不及拜伦,但说到英国诗歌史,拜伦的声望则无法与济慈相比与雪莱比较,济慈更愿以热心而冷眼的观者姿态绘制生活的戏剧画面,对在真实的生活中扮演各种角色的真人表现出艺术家的兴趣,他并不因至上的理想而厌弃有限的世事,而是以具体人间情感证实无限的存在济慈在1818年的一封信中指出,华兹华斯较弥尔顿“更深刻济慈发展了有关信念,认为人间是“造就灵魂的深谷”,除此无其他途径有评论家认为,济慈的倾向是要发掘新的永久价值,他主要不是让我们相信世间充满苦难与压迫,而是让我们鼓足勇气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世界充满欢乐、健康、自由这些都属于他人,但只要争取,也能属于我们自己济慈思想与艺术的精髓就是让我们有勇气相信他人是幸福的,并能为此感到由衷的喜悦
浪漫主义文学简介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在19世纪上半叶达到繁荣时期,是西方近代文学最重要的思潮之一。
在纵向上,浪漫主义文学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理念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僵化的法国古典主义的有力反驳。
在横向上,浪漫主义文学和随后出现的现实主义共同构成西方近代文学的两大体系,造就19世纪西方文学盛极一时的繁荣局面,对后来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一、浪漫主义文学试图用想象代替不足
浪漫主义文学以一种超越现实的文学精神,执着于对人生理想甚至幻想的表现,力图用文学给人类展现出一幅理想的生活景象。
用德国作家席勒的话说,浪漫主义“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
所以,浪漫主义并不像现实主义文学那样注重对生活对象的如实摹写,强调文学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而是竭力表现理想,表现主观愿望,表现向往理想的激情。
所以在文学创作中,浪漫主义遵循的是理想化的原则,只要能表现理想的与希望的生活,文学塑造的形象即使违背生活本身固有的逻辑也无关紧要。
二、浪漫主义文学远离现实生活
在理想主义精神的支配下,浪漫主义文学更多地采用了远离现实生活的神话传说、奇异故事等作为自己的表现对象,以富于幻想的方式创造出想象的和虚构的艺术世界。
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乔治·桑曾说:浪漫主义艺术“不是对于现实世界的研究,而是对于理想的真实的追求”。
因此浪漫主义作品所描写的生活往往带有幻想的特点,在虚构的特殊的环境中,描写一些具有奇特的超人品格、行为和能力的形象。
三、浪漫主义文学崇尚自然
浪漫主义文学具有崇尚自然的特点,强调以自然为对象和表现人性的自然本质。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及,浪漫主义文学尤为重视自然。
这个“自然”既是指那个与社会生活截然不同的大自然,又是指突现了人之本性的自然。
浪漫主义文学所以关注自然,提出“回到自然”的口号,是因为对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违反人性的都市文明和工业文化的失望。
浪漫主义认为,人性原有的纯朴与自然,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都因为现代工业的发展,因为物质欲望的弥漫,而逐渐丧失了。
四、浪漫主义文学写作夸张、大胆
浪漫主义文学在表现方式上具有大胆幻想、构思奇特、手法夸张的特点。浪漫主义在艺术表现上不求“形似”,不像现实主义那样追求细节的真实,而是依据主观感情的逻辑和表现理想的需要。
充分发挥想象、夸张、虚构、变形、比喻、象征等非再现性的艺术手段,致力于理想的艺术世界的创造,从而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的特色,
浪漫主义文学经常使用异常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以传奇式的故事情节,华丽的语言形式,把历史传说、神话故事、自然奇观和异域风情揉合起来,以表现理想中的世界和人生,呈现出雄奇瑰伟的浪漫气势。
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一、罗伯特·彭斯
罗伯特·彭斯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他复活并丰富了苏格兰民歌,他的诗歌富有音乐性,可以歌唱。
彭斯生于苏格兰民族面临被异族征服的时代,因此他的诗歌充满了激进的民主、自由的思想。
诗人生活在破产的农村,和贫苦的农民血肉相连,他的诗歌歌颂了故国家乡的秀美,抒写了劳动者纯朴的友谊和爱情。
二、乔治·拜伦
乔治·拜伦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等。
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之一。
三、雪莱
珀西·比希·雪莱,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
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
四、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
弗朗索瓦带有贵族倾向,《基督教真谛》主张复兴中世纪礼教,但其作品对美洲丛林和大草原奇异风光以及古代废墟富于抒情色彩的描写,成为浪漫主义文学异国情调和描绘“废墟美”的滥觞。
他的小说《勒内》和《阿达拉》都描写世俗爱情和宗教信仰的矛盾,悱恻缠绵。
五、华盛顿·欧文
是19世纪美国最著名浪漫主义代表人物,号称美国文学之父。1783年4月3日出生在纽约一个富商家庭。
从欧文少年时代起就喜爱阅读英国作家司各特、拜伦和彭斯等人的作品。欧文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纽约外史》。
1819年,欧文的《见闻札记》出版,引起欧洲和美国文学界的重视,这部作品奠定了欧文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此外海涅、卢梭、惠特曼、华兹华斯、济慈、小仲马、简·奥斯丁等人也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珀西·比西·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
生卒:1792年8月4日-1822年7月8日
一般译作雪莱,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生于英格兰萨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沃恩汉,其祖父是受封的男爵,其父是议员。
生平
8岁时雪莱就开始尝试写作诗歌,在伊顿的几年里,雪莱与其表兄托马斯合作了诗《流浪的犹太人》并出版了讽刺小说《扎斯特罗奇》。
12岁那年,雪莱进入伊顿公学,在那里他受到学长及教师的虐待,在当时的学校里这种现象十分普遍,但是雪莱并不象一般新生那样忍气吞声,他公然的反抗这些,而这种反抗的个性如火燃尽了他短暂的一生。
1810年,18岁的雪莱进入牛津大学,深受英国自由思想家休谟以及葛德文等人著作的影响,雪莱习惯性的将他关于上帝、政治和社会等问题的想法写成小册子散发给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并询问他们看后的意见。
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入学不足一年的雪莱被牛津大学开除。雪莱的父亲是一位墨守成规的乡绅,他要求雪莱公开声明自己与《无神论的必然》毫无关系,而雪莱拒绝了,他因此被逐出家门。被切断经济支持的雪莱在两个妹妹的帮助下过了一段独居的生活,这一时期,他认识了赫利埃特·委斯特布洛克,他妹妹的同学,一个小旅店店主的女儿。雪莱与这个十六岁的少女仅见了几次面,她是可爱的,又是可怜的,当雪莱在威尔士看到她来信称自己在家中受父亲虐待后便毅然赶回伦敦,带着这一身世可怜且恋慕他的少女踏上私奔的道路。他们在爱丁堡结婚,婚后住在约克。
1812年2月12日,同情被英国强行合并的爱尔兰的雪莱携妻子前往都柏林为了支持爱尔兰天主教徒的解放事业,在那里雪莱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并散发《告爱尔兰人民书》以及《成立博爱主义者协会倡议书》。在政治热情的驱使下,此后的一年里雪莱在英国各地旅行,散发他自由思想的小册子。同年11月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这首诗富于哲理,抨击宗教的伪善、封建阶级与劳动阶级当中存在的所有的不平等。
1815年,雪莱的祖父逝世,按照当时的长子继承法当时在经济上十分贫困的雪莱获得了一笔年金,但他拒绝独享,而将所得财产与妹妹分享。这一年除了《阿拉斯特》之外,雪莱较多创作的是一些涉及哲学以及政治的短文。
次年五月,携玛丽再度同游欧洲,在日内瓦湖畔与拜伦交往密切,这两位同代伟大诗人的友谊一直保持到雪莱逝世,雪莱后来的作品《朱利安和马达洛》便是以拜伦与自己作为原型来创作的。同年11月,雪莱的妻子投河自尽,在法庭上,因为是《麦布女王》的作者,大法官将两个孩子教养权判给其岳父,为此,雪莱受到沉重的打击,就连他最亲的朋友都不敢在他的面前提及他的孩子,出于痛苦及愤怒,雪莱写就《致大法官》和《给威廉·雪莱》。雪莱与玛丽结婚,为了不致影响到他与玛丽所生孩子的教养权,雪莱携家永远离开英国。
1818年至1819年,雪莱完成了两部重要的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倩契》,以极其不朽的名作《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与《麦布女王》相同,无法公开出版,而雪莱最成熟、结构最完美的作品《倩契》则被英国的评论家称为“当代最恶劣的作品,似出于恶魔之手”。
1821年2月23日,约翰·济慈逝世,6月,雪莱写就《阿多尼》来抒发自己对济慈的悼念之情,并控诉造成济慈早逝的英国文坛以及当时社会现状。
1822年7月8日,雪莱乘坐自己建造的小船“唐璜”号从莱杭度海返回勒瑞奇途中遇风暴,舟覆,雪莱以及同船的两人无一幸免。按托斯卡纳当地法律规定,任何海上漂来的物体都必须付之一炬,雪莱的遗体由他生前的好友拜伦及特列劳尼以希腊式的仪式来安排火化,他们将乳香抹在尸体上,在火中洒盐。次年1月,雪莱的骨灰被带回罗马,葬于一处他生前认为最理想的安息场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