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奋起迎击反动浪漫派的挑战。他在关于美学的一系列论文、谈话和通信里,批判了反动浪漫派的作品和文艺观点,并捍卫“艺术要从现实出发并为现实服务”的美学原则。歌德的美学学说有两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和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在某种程度上的结合。歌德以其光辉的美学著作,为西方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读过歌德的作品,但是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听说过这个举世闻名的所谓“世界十大文豪之一”。作为一个时代的大师,歌德接住了那像闪电一样劈下来的精彩瞬间。当所有人都在赞美着伟大的歌德时,只有他自己还记得双脚仍然踏在土地上,所以他坦言声称:“我具备干一切卑贱勾当的素质。”
歌德的一生是充满浓度和色彩的,即使是在当代德国人的心中仍然他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2005年德国电视台票选最伟大的德国人活动中,他高居第七位。由此可见,将近200年的时光流逝,并没有冲散人们心中对这位伟大作家、伟大哲人的尊重和敬佩。
1749年8月28日的中午,时钟刚刚敲满了12下,一个瘦小的孩子出生了。不同于其他的孩子,这个孩子一生下来就是窒息状态,没有啼哭,安安静静,像是已经离开了人间。
医生和护士们一通手忙脚乱地抢救,好在这个孩子福大命大,最终活了下来。当时,谁能想到这个在刚出生就面临着生命危险的孩子会成为后来德国的一个骄傲呢?
歌德的家庭是相对富裕的,虽然曾祖父只是一个普通的裁缝,但是他的祖父经过自己的努力也算是小有成就,过上了富足的生活。歌德的父亲就更厉害了,接受过精英教育,出入于上流社会,并且通过花钱买到了皇家顾问的头衔。
后来,歌德的父亲娶了市长的女儿,再后来就有了歌德。所以小歌德的童年过着衣食无忧,快快乐乐的生活。他家位于法兰克福的中心地段,所以小歌德每年都能见识到各种各样的商业活动,并且他家距离当时的罗马厅很近,那是选举皇帝并且进行加冕的地方。
歌德在14岁的时候,就曾经亲眼目睹了约瑟夫二世加冕的盛况,豪华的排场,隆重的仪式和多姿多彩的活动,无一不让少年的歌德心生赞叹。
因为父亲望子成龙,所以小歌德从很小的时候就接受了精心安排的家庭教育。父亲虽然很严厉甚至有些冷漠和刻薄,但是歌德的母亲却很温柔。歌德从小就在母亲的各种故事中沉醉着,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对奇妙世界的创造力,已经在那个时候悄悄地埋下了种子。
14岁的歌德在写诗方面已经相当出色了,甚至可以在懵懂的青春里替朋友写一些爱情诗了。歌德在一个爱情悲喜剧中扮演了一个小小的角色,朋友们为了酬谢他,就邀请他参加了晚宴。
在晚宴上,他认识了一个漂亮的少女,叫格蕾琴。少年的歌德一下子就被眼前的这个小姑娘吸引了,或许他当时还不能真正懂得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但自此以后,他的脑海中就再也抹不去那个身影了。
他们一起出游,一起聚会,一起唱歌跳舞……就在前面提到过的皇帝加冕仪式,也是两个人手拉手一起去看的。在离别时,格蕾琴还亲吻了他的额头。
歌德已经在朦胧的爱情中彻底沉醉了,他的脸上每天都挂着笑容。但是,乐极生悲,不幸也就此发生了。因为交友不慎,歌德的朋友中竟然有几个在干着违法的勾当。当他的朋友被告上法庭,清白的歌德也没能逃过一劫。
其实,歌德倒不是很担心自己会因此而有牢狱之灾,因为他清白,而且有着雄厚的家庭背景。但是他的意中人姑娘在法庭上的发言,伤透了这个少年的心。她说:“我并不否认我常常见到他,也很喜欢见到他。但是,我一直把他当小孩子看待,我对他的情感,仅仅是一个做姐姐的情感。”
格蕾琴的话犹如晴天霹雳,瞬间将歌德心中的罗曼蒂克彻底摧毁了。他伤心欲绝,茶饭不思,似乎整个生活都已黯淡无光。但如果歌德就此消沉,那么也绝不可能有后面的伟大事迹了。歌德男子汉的自尊心最终把他从人生的谷底拉了上来,他发奋读书,立志要当一名大学教授。
这段故事说来世俗荒唐,说来好像是一个特别普通的少年经历的琐事,但伟人难道不也是凡人吗?
1765年10月3日,已经16岁的歌德来到了具有“小巴黎”之称的莱比锡,在这里拉开了他大学生活的序幕。
父亲想让他读法学,但是歌德心中却对文学和艺术充满了向往之情。但是他没有遇到可以相互欣赏的老师,所以这让他对大学里的生活有些失望。他开始变得不想上课,不想参加各种社交。直到歌德再一次遇到改变人生轨迹的女孩。
歌德称呼她为“安妮特”,她是一个餐馆老板的女儿。虽然没有接受过高深的教育,但是却举止文雅,大方得体。歌德对她是一见倾心,此后就经常来餐馆里吃饭。从1766年的春天到1768年的夏天,他们热恋了两年之久。在此期间,歌德写过许多的情诗,后来被编成了诗集《安妮特》。
像所有的情侣一样,歌德和安妮特也是隔三差五地就吵架,吵完之后,歌德又变着法地哄安妮特。但就是这样一段充满着生活气息的爱情,最终还是以和平分手告终。对于歌德来说,这是一段交织着痛苦与幸福的时光,像一场春天的梦,很温暖但又充满了倦意。
歌德在一首诗中,这样回忆道:“热烈的吻像梦幻般消失,一切欢乐也都像接吻一样。”
在结束安妮特的爱情后,歌德整日里情绪动荡,身体和精神上都有些吃不消,终于在1768年7月的一个晚上,19岁的歌德突然咯血,半只脚都踏进了鬼门关,学业也就此中断。但也正是从这一年,他开始创作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浮士德》,直到64年后将他出版。
病好后,他回到了家,母亲见到他那般的消瘦和憔悴不由得落下了眼泪。1771年,歌德终于在跌跌撞撞中完成了自己的学业,而且取得了博士的头衔。离开学校时,他已经22岁。
后来,在父亲的安排下,他成为了一名律师,但是歌德天生就不是一个打官司的好手。在法庭的唇枪舌剑中,他并没有占到多少便宜,所以在1775年11月,他结束了自己的律师生涯。
结束律师生涯的同年,歌德登上了魏玛的政治舞台。这是一个小城邦,人口大约十来万人。公爵卡尔奥古斯特十分欣赏歌德,决心要把他留下来,帮助自己治理国家。面对歌德的魅力,公爵甚至说:“歌德不会离开这里了,没有他,卡尔奥古斯特不再游泳,也不再涉水出游了。”
歌德有些犹豫,这位天才诗人在严冬的天空下默默伫立,听着阵阵松涛,看着满天繁星,他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要留下吗?”
后来,歌德终于下定决心留下来帮助公爵,或许是因为公爵的真诚,或许是因为城邦的秀丽,或许只是想证明自己的才华。
歌德后来成为了魏玛公国的首席国务大臣,他在此地待了11年。在此期间,他经历了波澜壮阔的政治生涯,也享受到了王公待遇和美好生活。但是他最终还是发现,自己更加向往诗一样的自由王国,于是在1786年的7月,他再一次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秘密潜逃。
在处理完公务后,他像模像样的交一封请假信。然后在第二天乔装打扮,悄悄地上了一辆驿车,然后驶向了他从小向往的意大利。
到了意大利,他专心研究自然科学,并且从事各种绘画和文学创作。在意大利的这段时间里,他找到了自己精神上的乐园和寄托。
伴随着歌德晚年的是欧洲各种波澜壮阔的重大历史事件:法国掀起了震惊世界的大革命;工业革命也突飞猛进,影响了整个欧洲;文学上的浪漫主义思潮也变得流行;拿破仑兵败流放……
歌德也在此期间,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他的视角也从欧洲到了全世界。新思潮、新技术的发展带给了他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再次回到魏玛公国后,即便公爵还是一如既往地信任这位老朋友,任命他为首相。但是歌德却不想过多涉足政务,只是督导艺术和教育。1816年6月6日,和他一起生活了28年的伴侣——克里斯蒂安娜去世了。歌德在悲伤中做了最深情的告别:“现在我生命的全部盈余,就是痛哭她的消逝。”
尽管歌德后来又经历一次黄昏恋,但是也是无果而终。因为他的儿子反对父亲再婚,歌德不得不放弃他的爱人。与女友离别前,他亲吻告别,那同时也是在对自己青春激情做最后的告别,对一生的浪漫爱情做最后的告别。
1831年7月,64年的心血终于等来了开花结果。《浮士德》这一部旷世奇作诞生了,这位81岁的老人给自己树起了又一座不朽的丰碑。1832年3月22日,歌德向儿媳奥蒂丽说道:“春天到了,也许我的身体可以恢复了”
但是,歌德不知道的是死神已经悄悄逼近了。11点左右歌德停止了所有的活动,举起的右手在半空中写着什么字,然后就垂落下来。
这个82岁的老人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他却留下了十分丰厚的遗产。那是文化和思想上的巨大财富,属于歌德,属于他的祖国德国,也属于全世界人民。
歌德不仅善绘画,对自然科学有广泛研究,其创作囊括抒情诗、无韵体自由诗、组诗、长篇叙事诗、牧童诗、历史诗、历史剧、悲剧、诗剧、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教育小说、书信体小说和自传体诗歌、散文等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最著名的是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诗体哲理悲剧《浮士德》(1774~1831)和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1775~1828)。《少年维持之烦恼》因反映了一代青年反封建的心声,受到群众热烈的欢迎,使歌德从此享有世界声音。《浮士德》取材于德国16世纪关于浮士德博士的传说,给以加工改造。是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先进人士不断探索、追求的艺术概括。悲剧不但结构宏伟,色彩斑斓,融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象征手法为一体,且让主要人物浮士德和魔鬼靡菲斯特的整个思想言行都形成善与恶、行与情、成与败的辩证发展关系。
歌德一生尤其是后期创作的辉煌成就,是同他对这一现实主义原则的恪守分不开的。歌德早年曾领导过狂韧突进运动,倾向于浪漫主义。但以后意识到当时浪漫主义的“病态”,转向古典主义。歌德所倡导的古典主义,实质上便是现实主义。现实主义问题是歌德后期理论思考的一个焦点。在西方现实主义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歌德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称得上是一座里程碑,曾给予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以直接而有力的推动。兴起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运动,显然受到过歌德文艺思想的深刻影响。
他并不企图在作品中“体现某种抽象的东西”,而只是把自己从生活中获得的“感性的、生动的、可喜爱的、丰富多彩的”“印象”,“用艺术方式”进行加工,通过“生动的描绘”提供给人们。歌德在这里虽然没有指明“印象”的来源,但联系整段话的内容,不难理解,所谓“印象”,不是别的,而正是客观外界的现实生活在作家主观意识中的反映,而作家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生活的一种“观照”。因为他认为这才是文艺创作的真正的基础和根据。
歌德在同爱克曼谈到《浮士德》的创作时,他一方面承认其中“没有哪一行诗不带着仔细深入研究世界与生活的明确标志”,另一方面他又说道:“我如果不先凭预感把世界放在内心里,我就会视而不见,……我们周围有光也有颜色,但是我们的眼里如果没有光和颜色,也就看不到外面的光和颜色了”。他所说的“预感”以及眼里的“光和颜色”,即是指作家能动地感应和预测生活的心理条件,或者说是创作主体所应具备的一种宏阔、灵劲、富有张力的心理形式。从这里可以读出这样一层意思:文学创作者对特定外界事物的感受与把握,依赖于相应的主体条件,如不具备这方面条件,客观存在的事物即使再有意义也不会成为他的对象,因而也不能引发他的创作冲动。
与贝多芬的关系
歌德出生于1749年8月28日和1770年12月16日。两人年龄相差21岁,也就是说贝多芬年轻的时候,歌德就已经步入中年的行列了。歌德的作品在德国风靡一时,贝多芬自然也成为了歌德的崇拜者之一,所以可以说两人在相识之前就已经亲密了很久。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歌德与贝多芬的交往。
贝多芬的肖像
青年时代的贝多芬和很多年轻人一样读过歌德的作品,尤其是《葛兹》和《少年维特的烦恼》这两部作品,给贝多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歌德的抒情诗曾经激发了贝多芬的创作热情。1810年,贝多芬为歌德的《埃格蒙特》谱曲。1811年4月12日,贝多芬给歌德写信。信中倾诉了对诗人的仰慕,并希望听到歌德对《埃格蒙特》音乐的意见。6月25日,歌德回信,表示希望贝多芬音乐的悲剧能在魏玛上演,并对贝多芬的音乐大加赞赏,称一定会给两个人的崇拜者带来新的感官享受。
1812年夏天,贝多芬和戈尔德都来到了特普利泽。当歌德到达时,贝多芬已经在这里一个星期了,但他不知道歌德在这里。于是歌德主动去拜访贝多芬。晚上,歌德给妻子写信说:“在我见过的艺术家中,没有人比他更敬业、更执着、更真诚。”
老态龙钟的歌德欣赏并尊重贝多芬的人格和才华,却无法理解贝多芬的革命精神。对于贝多芬,歌德也让他感到有些失望。贝多芬眼中的歌德只是一个彬彬有礼的交际花,没有任何激情。贝多芬希望被歌德的美和理性所批判,但是歌德没有任何批判的话语。他觉得这次见面和他想象中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和《葛兹》的创造者差得很远。
德国作家歌德简介
歌德是德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思想家和作家的名字都差不多,但每个作家都必然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但是作家和科学家的距离有点远,而歌德不仅是作家,还是科学家,这就让人佩服歌德的学习精神。歌德在文学领域的成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歌德。
照片歌德
1749年8月28日,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出生在法兰克福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死于1832年3月22日。歌德的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给歌德讲过各种好听的故事。她母亲的语言能力很好,经常让歌德陶醉,对歌德影响很大。歌德曾经是一名律师,梦想成为一名画家,但在看了很多著名画家的作品后,歌德觉得自己无法超越那些艺术家,于是安心成为一名作家,积极从事自己对自然科学的研究。
歌德的一生跨越了两个世纪。歌德生活在一个社会正在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封建制度日益衰落,革命力量不断上升,一些新思想冲击着歌德的思想。歌德在那个时期逐渐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这是他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的重要原因。
歌德的作品充满了这场运动的反叛精神。我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堪称卷帙浩繁,包括《葛兹冯伯里欣根》,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诗剧《普罗米修斯》,诗剧《浮士德》,《赛森海姆之歌》等。
歌德的生活和创作
歌德是德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科学家。歌德作为作家的成就举世闻名,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作为科学家的成就。歌德是德国最杰出的作家,也是世界历史上少有的作家。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歌德的生平和创作。
照片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出生于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他童年时受父母的影响很大。早年做过律师,梦想成为画家,做过政府官员,学过自然科学,后来却安心当了作家。
歌德早在莱比锡求学时就接触了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的戏剧极大地拓展了歌德的精神视野。
1731年,歌德读完《葛兹自传》后,开始创作自己的作品《葛兹》,最终于1733年完成。歌德把这部作品拿给他的朋友默克和赫尔德看,他们给了他们一些意见。歌德根据这些意见修改了作品,这部作品立即引起了巨大反响。
1768年,歌德完成了《浮士德》的初稿,《浮士德》的第一部于1808年出版,《浮士德》的第二部于1832年完成。这部作品花了歌德长达六十年的时间,可见歌德在这部作品上花了多少心血。
1774年,歌德利用2月初至3月这段时间,用4周时间写了《少年维特的烦恼》。这部作品出版后,歌德立即成为世界级的著名作家。
歌德几乎一生都在从事文学作品的创作。以上作品只是歌德众多作品中比较知名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歌德的作品。正是这些文学作品奠定了歌德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歌德主要作品及分析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作家,他一生跨两个世纪,正当欧洲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封建制度的日趋崩溃,革命力量的不断高涨,促使歌德不断接受先进思潮的影响,从而加深自己对于社会的认识,创作出当代最优秀的作品。
歌德的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在诗歌、戏剧、散文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主要作品有剧本《葛兹·冯·伯里欣根》、中篇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未完成的诗剧《普罗米修斯》和诗剧《浮士德》的雏形《原浮士德》,此外还写了许多抒情诗和评论文章。
《葛兹·冯·伯里欣根》是德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历史剧。葛兹原是16世纪德国的一个没落骑士,他曾一度参加农民起义, 后来背叛了农民。葛兹作为一个骑士、作为一个垂死阶级的代表,起来反对现存制度的行动,是骑士阶级对皇帝和封建领主的悲剧性的对抗。但是,在歌德的笔下,葛兹被写成一个反对封建暴政、争取自由和统一的英雄,他深切的同情人民的苦难,斥责争取权利、祸国殃民的诸侯,因而受到人民的爱戴。剧中对于当时黑暗社会的谴责,对于自由和统一的热烈向往,对于个人反抗的英雄的歌颂,都表现了狂飙突进运动的精神。在艺术上,剧中采用了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方法。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主人公维特是一个出身市民的青年,他向往自由、平等的生活,希望从事有益的实际工作 。但是,围绕他的社会却充满着等级的偏见和鄙陋的习气。保守腐败的官场,庸俗屈从的市民,趋势傲慢的贵族使他和周围的现实不断发生冲突,他自己又陷入毫无希望的爱情之中,最后走上了自杀的道路。维特与社会的冲突 , 具有反封建的意义 ,通过维特的悲剧,小说揭露和批判了当时德国社会许多不合理的现实,表达了觉醒的德国青年一代的革命情绪,因此,它一发表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形成了一阵维特热,而且很快就流传到欧洲各国,成为第一部发生重大国际影响的各国文学作品。
《普罗米修斯》是歌德取材于古代希腊神话的一部诗剧,剧本虽然没有写完,但流传下来的片段已表达出歌德年轻时代的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剧中的普罗米修斯否认宙斯的权利,反对宙斯的专横跋扈,并且要创造和他一样蔑视宙斯的新的人类。维特身上所缺乏的那种坚韧的性格,在这个神话人物身上得到了体现。
歌德在魏玛的最初十年,歌德埋头事务,很少创作。到意大利后,他陆续完成了早已开始的一些作品,写出了《在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亚》和《哀格蒙特》等作品,也写了《塔索》和《浮士德》部分章节。
剧本《哀格蒙特》取材于16世纪尼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的斗争历史。哀格蒙特在历史上是一个动摇不定的贵族反对派,歌德把他写成一个为民族的自由和统一而斗争的、受到人民爱戴的英雄。但是他缺乏积极的行动,主张采取温和的手段,最后被处死。剧中仍然保留着狂飙突进运动的革命情绪,但人物的反抗精神已经降低。
《在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亚》取材于希腊神话,主人公伊菲格尼亚身处异国,却能以完美的品行、博爱的胸怀感动国王,改变了那里野蛮的风俗,建立人道和公正的准则。
歌德晚年的创作极其丰富 ,重要的如自传性作品 《诗与真》、《意大利游记》、长篇小说《亲和力》和《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抒情诗集《西方和东方的合集》,逝世前不久,又完成了《浮士德》第二部。这些作品表现了歌德重视实践、肯定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思想,说明他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比前一时期有所增长。
《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虽然不如《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那样引人,然而它以探求理想的社会制度为中心,认为人们只有在为集体福利而积极劳动中才能获得人生的意义,思想比较开阔、积极。歌德晚年的许多抒情诗中闪烁着唯物主义、乐观主义思想的光芒,在当时消极浪漫主义文学风行一时的德国文坛上独放异彩。《浮士德》第二部的完成尤其突出的表现了歌德晚年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新发展。
1832年3月22日,歌德病逝。歌德是德国民族文学的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提高到全欧的先进水平,并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浪漫主义的理论源地在德国,但在文学上成就最高的却是英、法两国。欧洲的浪漫主义在发展历程中出现过三次高潮。第一次是在1805年左右,这一时期是英国的湖畔派诗人创作的高峰期,法国的夏多布里昂和史达尔夫人开始引介德国的浪漫主义理论。
第二次高潮则从英国诗人拜伦开始,他的作品在1815年至1825年间风靡欧洲,雪莱和济慈紧随其后。 这一时期法国文坛相对沉寂,但也有拉马丁和维尼等才华横溢的诗人。浪漫主义文学的第三个高潮发生在法国,约从1827年至1848年,以浪漫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维克多•雨果为代表。
这一时期,浪漫主义思潮也波及俄国、东欧和美国,在美国产生了梅尔维尔、惠特曼等浪漫主义大师。1848年以后,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基本结束,但是浪漫主义思潮却并没有销声匿迹,一直持续发展到今天。 在视觉艺术和文学上, “浪漫主义”代表的通常是从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
浪漫主义文学里经常可以发现的特色在于对于过去历史的批判、强调妇女和儿童对于自然的尊重。除此之外,一些浪漫文学的作家例如纳撒尼尔•霍桑,还将他们的作品根基于超自然、神秘学和人类心理学的基础上,他们都对此深深着迷。
苏格兰诗人詹姆斯•麦克佛森在1762年出版的诗集获得了国际性的名声,大为影响了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后来的歌德和司各特。最知名的浪漫主义文学早期作家之一是歌德,他在1774年发表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描述一名带有丰富感性和热烈情感的年轻作家的故事,引发了全欧洲成千上万青年的崇拜和模仿。
当时德国仍然是由大量分离的州所组成,歌德的作品对德国民族主义意识的崛起给了极大的助力。德国重要的浪漫主义早期作家还包括了路德维希•提克、诺瓦利斯。海德堡接着成为了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中心,许多诗人和作家如都在当地的文学圈里进行聚会交流。
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通常注重于情感和想像,其他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经常出现的题材还包括了旅行、自然、以及古代的神话。 晚期的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则通常带有较为阴暗的风格、并且还带有一些哥特小说的成分。
浪漫主义在英国文学里则在后来发展出了不同的形式,主要是与诗人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类似,他们两人共同撰写的《抒情歌谣集》一 书企图抛弃奥古斯丁风格的诗词风格,改以较为直接的述事方式和来自民间传统的题材取代之。
两位诗人的作品也与因为法国大革命而产生的乌托邦社会思想有所关系。威廉•布莱克贝!J成为了在英国最强调浪漫感觉的诗人和画家,他还主张: “我必须要另外建构一套风格,否则便会被其他人的思想所奴役。
”布莱克的作品也受到许多中世纪书籍的影响。威廉•特纳、约翰•康斯特勃都被视为是浪漫主义的画家,而拜伦、雪莱、玛丽•雪莱、济慈等人也被视为是浪漫主义在英国的代表人物。 历史学家汤玛斯•卡莱以及英国的前拉斐尔派则代表了浪漫主义后期转型为维多利亚时代文化的阶段。
1865年出生的威廉•巴特勒•叶芝还将他的这个时代称为是“最后的浪漫主义时期”。而在以天主教为主的国家,浪漫主义的发展则没有像德国和英国那般明显,而且发展的也都较晚,多是在拿破仑之后才出现,夏多布里昂有时还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之父”。
在法国,浪漫主义主要是出现于19世纪,尤其是体现在热里科和欧仁•德拉克罗瓦的绘画中,以及维克多•雨果所撰写的剧本、诗词、小说中(例如《悲惨世界》),司汤达的小说也包含在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