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维尔·马里纳是什么职业

内维尔·马里纳是什么职业,第1张

内维尔·马里纳

内维尔·马里纳(1924年4月15日—2016年10月2日),是英国的指挥家和小提琴家,生于英格兰林肯。13岁时他就已经在皇家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后来到巴黎音乐学院求学。1950年到1959年成为皇家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1959年创办举世闻名的圣马丁室内乐团(AcademyofStMartinintheFields),乐团的名字来源于伦敦一所教堂的名字。马里纳与乐团合作录制了大量的唱片。1969年到1979年,他成为洛杉矶室内乐团指挥。此外他还担任明尼苏达乐团的音乐指导直至1986年。

中文名:内维尔·马里纳

国籍:英国

出生地:英格兰林肯

出生日期:1924年4月15日

逝世日期:2016年10月2日

职业:指挥家和小提琴家

毕业院校:巴黎音乐学院

主要成就:1985年获得“爵士”称号

代表作品:Philips442556-2

个人简介

生于英国林肯郡,幼年学小提琴,13岁就读于伦敦皇家音乐学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该学院小提琴教授,并与著名管风琴家、羽管键琴家达尔特(Dart)组成二重奏组,为argo录制了许多珀塞尔的作品。,为Decca公司及其副牌argo和L’Oiscau-Lyre,以及Philips和EMI等,录制了大量巴罗克和古典时期音乐的优秀唱片。1978-1985年他出任美国明尼苏达管弦乐团音乐总监,1981年起又兼任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内维尔·马里纳1954年,马里纳进入了著名的伦敦交响乐团,成为这个响当当的乐团中的小提琴演奏员。马里纳的指挥生涯开始得较晚,1956年,32岁的马里纳创建了后来闻名于世的圣马丁室内乐团,并以指挥和团长的身分领导着这个乐团,从这时起,他便开始与指挥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1956年马里纳应伦敦圣马丁教堂之邀筹办晚祷音乐会,次年即创建了著名的圣马丁乐团(全称“田园里的圣马丁室内乐团”)并一直担任团长至1978年。1968年以后,已经44岁的马里纳离开了英国而赴美国学习指挥,并期望在那里得到这方面的发展,到了1974年,机会终于来到了他的身边,这一年,50岁的马里纳受聘担任了洛杉矾室内管弦乐团的常任指挥。这样,他便开始作为专业指挥家而开始在美国打天下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979年,当年,著名美籍波兰指挥大师斯克罗瓦切夫斯基辞去了他担任了18年之久的明尼苏达交响乐团常任指挥的职务,这时的马里纳作为幸运者,接过了斯克罗瓦切夫斯基的班,担任了这个美国优秀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多年来,他一直领导着这个颇有名气的交响乐团,在美国日益激化的音乐竞争环境中不断地搏击着,并始终将这个乐团的水平保持在全美一流的行列中。出任ASMF指挥整整20年。马里纳先后出任过明尼苏达乐团(1978-1986年)、伦敦南区夏日音乐节(1975-1978年)、斯图加特电台交响乐团(1983-1987年)音乐总监。现在他是斯图加特电台交响乐团首席客席指挥。在马里纳多姿多彩的指挥生涯中,最引以荣的是1991年他领导ASMF参与《莫扎特全集》的CD录制工作,45辑中就有10辑是由他指挥的。ASMF1993年获得英女皇授与的成就奖,这是英国第一个乐团得此殊荣。马里纳一生中的主要贡献除了非常出色地领导了美国明尼苏达交响乐团以外,另外一个便是他亲手组建和培养了后来享誉世界的圣马丁室内乐团。圣马丁室内乐团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室内乐团,它的合奏效果极其纯静和细腻,乐队的音色甜美而富有润泽感,其织体和层次亦显得非常清晰和有条理。人们在听了这个乐队的演奏之后,第一个感觉就是这个乐队具有着丰富的魁力和极有修养的艺术情趣,以上这一切特点的形成,其主要的功绩都应该归功于马里纳对这个乐团的长期培养和训练。

个人生活

享誉世界的著名指挥家、英国“田野里的圣马丁室内乐团”创始人、终身团长内维尔·马里纳爵士因病于当地时间10月2日晚在家中安详去世,享年92岁。

个人作品

内维尔·马里纳作品唱片选粹:

◎Philips442556-2巴赫:赋格的艺术、音乐的奉献(圣马丁乐团)

◎Decca430260-2巴赫:第八十二、一百五十九、一百七十康塔塔(圣马丁乐团)

◎argo417818-2巴伯:弦乐柔板(圣马丁乐团)

◎Decca430261-2亨德尔:六首大协奏曲(圣马丁乐团)

◎EMICDC7540562苏佩:序曲集(圣马丁乐团)

◎argo414486-2维瓦尔第:四季(圣马丁乐团)

作品简介

内维尔·马里纳作品

专辑名称:《柴可夫斯基第五号交响曲》

交响幻想曲:里米尼的弗朗切斯卡AcademyofStMartinintheFields-SirNevilleMarrinerTchaikovsky-SymphonyNo5,FrancescadaRimini

作曲家:Tchaikovsky柴科夫斯基

指挥:SirNevilleMarriner内维尔·马里纳英国指挥家

演出者:Martin-in-the-Fields(圣马丁室内乐团)

音乐类型:古典音乐

专辑介绍

柴可夫斯基《e小调第五号交响曲作品64》是距离柴可夫斯基完成『第四交响曲』后,第十一年所作的作品。在此期间,柴可夫斯基大都滞居西归,所以他的作品也就显示出「西归派」的色彩。此曲是他统束此_放浪生活,回到俄国定居后,正式埋首写作的交响曲,曲中融入他对莫札特音乐的思慕,全曲_采用由贯穿全曲的主题所构成的循环形式,这些对柴可夫斯基而言都是新的_试,乐曲也因此表_出独特的_格。《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FrancescadaRimini,FantasyafterDante,op32,1876)是柴可夫斯基根据但丁《神曲》(TheDivineComedy)中的故事题材,写了一首管弦乐曲。柴可夫斯基原本是计划写成一出歌剧,但由于与剧作家关系的不合,所以只将这个题材转化为一首管弦乐幻想曲(如其副标题所示)。因此,这首作品的形式,以及透过这个故事题材所表现的内涵,都是典型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的产物。

中文名称:《希拉蕊·韩:勃拉姆斯与斯特拉文斯基小提琴协奏曲》

英文名称:HilaryHahn/Brahms,Stravinsky:ViolinConcertos

发行时间:2001年11月05日

专辑歌手:HilaryHahn

地区:日本

作曲:约翰奈斯·勃拉姆斯JohannesBrahms/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IgorStravinsky

指挥:内维尔·马里纳SirNevilleMarriner

演奏:希拉蕊·韩HilaryHahn

乐团:圣马丁室内乐团TheAcademyofStMartinintheFields

发行:SONYBMG

数量:1CD

“她的曲调轻盈甜美,她的演出创新时尚。即使是烂醉如泥,甚或是愤世忌俗的乐评家们,都要融化在她动人的音乐中。这位小提琴天才演奏家,在她如日中天的音乐生涯里,依然循著自己的步伐前进,丝毫不受压力阻扰而有所窒碍。”知名乐评泰瑞·蒂侨特(TerryTeachout)在Time时代杂志中赞扬道:“希拉蕊·韩是当今美国最杰出的新生代古典音乐演奏家!”

指挥简介:内维尔·马里纳(SirNevilleMarriner1924年4月15日-),是英国的指挥家和小提琴家,生于英格兰林肯。13岁时他就已经在皇家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后来到巴黎音乐学院求学。1950年到1959年成为皇家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1959年创办举世闻名的圣马丁室内乐团(AcademyofStMartinintheFields),乐团的名字来源于伦敦一所教堂的名字。马里纳与乐团合作录制了大量的唱片。1969年到1979年,他成为洛杉矶室内乐团指挥。此外他还担任明尼苏达乐团的音乐指导直至1986年。从1983年到1989年,他开始带领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1985年他指挥圣马丁室内乐团为**《莫扎特》配乐。1985年获得“爵士”称号。自1990年起马里纳作为自由指挥家来往于欧洲和美国各地。马里纳是单簧管演奏家安德鲁·马里纳的父亲。

中文名称:莫扎特选集

莫扎特选集

英文名称:UltimateMozart

版本:(5CDBox-set)

发行时间:2006年

专辑歌手:VA

地区:英国

关于DECCA的《Ultimate》系列:DECCA《Ultimate》系列包括多套5CD一组的主题选集,着重地介绍了各个时代的大师们最有影响力、最广为流传的古典音乐作品,其中包括贝多芬、巴赫、肖邦、柴可夫斯基、莫扎特、舒伯特等的必听之作。此外,该系列还以不同体裁作为类别划分,加入了古典小提琴、大提琴、钢琴、钢琴协奏曲、休闲古典、巴洛克、歌剧等主题选集。虽然这个系列中某些选曲的录音年份有些久远,但演绎者中不乏宗师级的人物,故欣赏价值也是颇高的。全系列由环球公司下属的德国EDC压片生产,品质优良,而封面设计则简约而不失典雅。该系列比较适合初涉古典音乐的朋友欣赏、收藏,通过这套入门级的CD能对古典音乐有一个基本的、初步的认知和了解。而已是古典音乐爱好者的乐友,或许也能从中找到一些自己可能还没有听过的演绎版本。

指挥简介:NevilleMarriner(内维尔·马里纳):英国著名指挥家、小提琴家,1924年4月15日出生於英国林肯。马里纳早年在英国皇家音乐院学习小提琴,1949年加入马丁弦乐四重奏,1949年至1959年在皇家音乐家教授小提琴。马里纳在1952年至1956年担任爱乐管弦乐团第二小提琴首席,1956年至1958年加入伦敦交响乐团第一小提琴,1958年与朋友一同创办圣马丁学院管弦乐团,并担任该团音乐总监到1978年。

相关知识

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

阿诺尔德·勋伯格

埃克托·柏辽兹

安东·鲁宾斯坦

本杰明·布里顿

彼得·柴科夫斯基

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

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

古斯塔夫·马勒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早期的一部长篇小说,具有感人的思想和艺术力量。这部小说是一八三一年发表的,当时雨果只有二十九岁。那时法国爆发了反对君主政体和教会、僧侣的“七月革命”,这部小说体现了这一时代的特色。

这部小说以紧张奇异的故事情节,色彩缤纷的景物描绘,鲜明突出的人物形象和优美生动的语言而成为浪漫主义小说的典型代表作。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一四八二年的巴黎,是法王路易十一统治的末期。那时的法国已结束了封建割据,君主专制制度已经确立,王权和教会勾结起来镇压人民的反抗斗争。教会在中世纪有着特殊的作用,它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它不仅以虚伪的说教欺骗愚弄人民,还从经济上残酷地剥削人民。教会拥有全国三分之一的土地,还享有种种特权。巴黎圣母院就享有“圣地”的特权,它可以不受法律的管辖。贵族、僧侣高高在上,为所欲为。这部小说暴露了贵族和僧侣残害人民、无恶不作的丑恶本质;赞颂了底层人民的优秀品质和反抗精神;展示了法国社会善与恶、美与丑、爱情与欲念、民主与专制、贫穷与富有的矛盾冲突,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的主题思想。

《巴黎圣母院》这部长篇小说共十一卷。

上册六卷

当你翻开这部小说的扉页,呈现在你眼前的两座塔楼之一的暗角上,有手刻的:

ANALKH

这是希腊字,意思是命运、命定或者命数。如果你以为这部小说的中心主题就是命运观念,那就错了。它是巴黎一个副主教放纵欲念,戕害良善的罪恶记录。随着小说篇页一页一页地翻过,你将为这个悲惨而动人的故事深深地激动。

故事发生在一四八年一月六日。这一天,格雷勿广场上按照惯例要放焰火,布拉格小礼拜堂要用花和彩带扎成五月桂,法院大厅要上演宗教剧。头一天晚上,市政府里的人们就穿着胸前带白色十字的紫红羽缎短衣在各公共场所用喇叭通知大家一个消息:法国王太子与佛兰德的公主玛格丽特联姻。佛兰德使臣们要观看宗教剧的演出和愚人之主的选举。巴黎的男女市民们在那天把房屋和店铺关闭起来,从四面八方涌向格雷勿广场、布拉格礼拜堂和法院大厅。人群不断地增加,形成巨大的人的浪潮,川流不息,正像瀑布流向湖泊一样。笑声、叫声、千万人的脚步声,形成一片巨大的声浪。像潮水似的汹涌着的人群中有手艺人、卖艺女、牧师、商人、大学生、流浪汉和乞丐等。在嬉笑怒骂中不时夹着“行行好”的乞讨声。每个大门口、窗户上、小窗洞和屋顶上,密集着成千的面孔,尤其是妇女们娴静的面孔,他(她)们不断地向流动的人群观看着,努力地搜寻着,耳朵里一阵阵轰鸣,眼睛里一阵阵眩晕。巴黎的民众正在热闹非凡地庆祝“主显节”和“愚人节”①。

法院大厅按着一向的惯例在正午十二点上演戏剧。今天上演的是宗教讽刺剧《圣母玛丽亚之审判》。由于主教先生和贵族老爷迟迟不到而使戏剧不能按时开场。观众发出怨愤声,学生喊出,如果再不开演宗教剧,就要吊死四个法院执事,把四个法院执事的脸都吓白了。群众等了许久,最后在主教和贵族未到之前将帷幕拉开了。舞台上的朱庇特②装束得很美,穿一件有镀金钮扣的黑天鹅绒铠甲,头上戴一顶饰着镀银钮扣的头盔,手里拿着钉了铁钉并且饰有长长短短的金箔条儿的一卷镀金硬币,双足穿着希腊式的绳鞋。这华丽的服装,异样的打扮,激起观众一阵热情,但它不能持久,很快地消失在乏味的内容中。舞台上四个花面文身的人物,他们是农妇与牧师,商女和工人。两对快活的夫妇想把一只金海豚判给女人中最美的一个。于是,他们走遍全世界寻找这美人。海豚比喻王太子昂布瓦斯。剧情被容貌俊美而顽皮的青年惹昂·孚罗诺的喊声所打断,原来乞丐王国的“国王”克罗班·徒意福装成病鬼模样,半闭着眼睛,用凄惨的声音在行乞:“请慈悲呀!”被打断的剧情续上还不久,又被奥地利公爵马克西米良的四十八个使臣的到来所打断。贵宾进来,乞丐王克罗班大胆地把两条腿在轩椽上架成十字,露出少有的傲慢举动。人们对宗教剧不感兴趣,刚城的袜店商人加克·戈勃洛尔提议选举愚人之王。每个人轮流从窗口伸出头去向别人怪笑,哪个笑得最丑,就在群众的欢呼声中当选为王。这个提议得到热烈的拥护。于是窗口出现了一个个绝妙的怪笑,其中尤以巴黎圣母院敲钟人加西莫多的怪笑最使观众叫绝,赢得了热烈的喝彩。

这个愚人之王的当选者有一个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猪鬃似的赤红色眉毛下面有一个小小的左眼,还有一个大瘤遮没了的右眼,像城垛样参差不齐的牙齿,坚硬的嘴唇,一颗牙齿如象牙一样从唇上突伸出来,那弯曲的下巴,那布满全脸的轻蔑、惊奇和悲哀混合的表情,引起全场欢呼。只见一个巨大的头颅长满红头发,两肩之间隆起一个驼背,当他摇摆时,两股和两腿像两把镰刀,刀柄同刀柄相联起来,两脚肥大,两手粗壮,在种种畸形之中,有一种不容怀疑的紧张、严肃、勇敢的态度。这个愚人之王的当选者是一个女人和孩子见了害怕的人。他头上戴着纸糊的冠冕,身上穿着可笑的袍子,乘着绘有花纹的轿子,由十一个愚人之友会的会员把他抬在肩膀上,穿过法院走廊,到一些大街和公共场所游行起来。

一眨眼间,法院大厅空了。宗教剧没有观众,演不下去了。一个青年喊道:“拉·爱斯梅哈尔达来了!拉·爱斯梅哈尔达在广场上!”这名字有奇异的效果,所有大厅里的人通通跑到窗口上,爬到墙上去看,有的甚至搬走了演员上场的梯子。

格雷勿广场的中央燃着焰火,四周围了一圈人,人们对吉卜赛女郎拉·爱斯梅哈尔达的舞姿心向神往,广场上的人越聚越多。小说一开始,就揭示了神性与人性的冲突,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中心人物。这是小说故事情节的开端。一场惊心动魄的悲剧就从这里展开了。

由于宗教剧的观众一哄而散,遭到失败的剧作者甘果瓦信步来到广场,不料他也被眼前的灿烂景象迷住了。但见身边有只小山羊的一个身材细长、皮肤略带棕色的姑娘轻快地舞动着,两只乌黑的大眼睛一闪一闪。这姑娘在人群中一边舞,一边敲着小鼓。甘果瓦不由自主地发出“是人?是仙?是天使?”的惊叹。

所有在她周围的人们都目不转睛,大张着嘴。当她这样伴着鼓声跳舞时,她两只圆圆的结实的手臂把一面小小的鼓高举在她小巧玲珑的头上。还有她的没有绉褶的金色紧身衣,她的舞动时膨胀起来的带小班点的袍子,她的裸袒的肩膀,她的时时从裙子里露出来的两腿,她的黑头发,她的光亮的眼睛:看起来她简直是个超自然的生物。甘果瓦想:“这是一条蛇,这是一个森林女仙,这是一个女神,这是一个女酒神!”在光亮照耀下的成千个面孔中间,有一个严肃、平静而阴沉的面孔。这个人约有三十五岁,秃头顶上只有几根灰白的头发。在他深湛的眼睛里闪着一种奇异的青春,狂热的生命,深沉的热情。他不停地把这种目光投向那个吉卜赛女郎。在人们为姑娘和小山羊的精彩表演而发出的阵阵喝彩声中,却混杂了一个阴沉的声音:“这里头有邪法!”“这是亵渎神圣的!”“这是侮辱神圣的!”但雷鸣般的喝彩声盖过了那个阴沉的声音。这阴沉的声音是那个秃头的人发出的,女郎战栗了一下。一个尖锐的声音从广场的暗角里发出来;“你还不走开吗?你这只埃及的蟋蟀!”这是关在荷兰塔里的女修士居第尔发出来的喊声。十六年前,她惟一的独生女儿被吉卜赛人偷走了,为此,她发了疯;为此,她憎恨一切吉卜赛人。

夜深了,姑娘带着小鼓,牵着小山羊得加里从人群中走出去。甘果瓦紧紧尾随在后,走进窄巷,穿过弄堂,到了十字路,愈走街道愈加黑暗和荒凉。忽然听到一声尖锐的叫喊,借着街角上圣母像的铁笼里燃着的一支蜡烛的光亮,甘果瓦看见吉卜赛女郎被两个黑影抢走,可怜的小山羊吓得咩咩地叫。甘果瓦大喊:“救命!救命!”少女喊:“捉凶手啊!捉凶手啊!”正在这时,皇家卫队长带来十五六个弓箭手,将抢人的加西莫多包围了,抓住了,绑上了。甘果瓦在昏乱中奔跑一阵之后,几次掉到阴沟里,跨过许多街道,穿过不少胡同,误入了乞丐王国。这里蜷缩着一堆堆跛子、独眼、疯瘫病患者,聚集着乞丐、扒手、卖艺人、诈骗犯,他们生活在脏污的市区角落,他们代表着巴黎社会的最底层。与此相对照的是,市区中心高耸的建筑物中住着衣饰华丽的贵族和操纵生杀大权的僧侣。甘果瓦闯入“怪厅”;“怪厅”里的“国王”克罗班·徒意福,就是白天在法院大厅要钱的叫化子。按照“奇迹王朝”的“法律”,对误入“怪厅”的“上等人”就得像帝王政府绞死流浪人那样地绞死,除非有一个乞丐王国的女人肯嫁给他;如果没有女人嫁给他,就得活活被绞死。乞丐王国的女乞丐没有一个愿意要他做丈夫。爱斯梅哈尔达为了从绞刑架上救出这个无辜的人,她用轻快的脚步走向甘果瓦,宣布同他结婚了,以四年为期。但在爱斯美哈尔达的心中却深深地印上了救她脱险的法比。

作者绘形绘色地介绍了故事发生的场所——巴黎圣母院。这是一所明丽而又庄严、崇高的建筑物。是法兰西艺术家和劳动者的杰作。作者热情地赞美它说,“很少能找到有比这个圣母院的正面更漂亮的建筑术的篇页了!”

作者赞美巴黎圣母院建筑雄伟壮观,并且介绍了十五世纪巴黎的风俗、人情和行政区划。那时的巴黎分做三个镇:即城区、市区和大学区。城区在岛上;市区深入郊野;大学区在塞纳河左岸。巴黎圣母院在城区。

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出身于高等市民家庭,从小被父母定为牧师职业。他在弥撒书和辞典之中长大起来,从小就学会低着眼睛轻声说话。他性格忧郁,学习热忱。他学完了宗教法规课程,又致力于法典的研究,还学医学和高等文艺;懂得拉丁文、希腊文和希伯莱文。他和国王路易十一有来往。他十八岁时,父母在瘟疫中死去。他爱怜襁褓中的弟弟惹昂。他以极大的悲悯抚养被弃于圣母院钟楼前廊木床上,装在麻袋里的残废儿加西莫多。由于弟弟长大后的堕落和放荡行为,他的人性受到挫折,因而专心致力于科学,常常独自一人钻进破屋炼金石。他远离人群,企图以天主教提倡的禁欲主义去抑制人类的本能对他的侵扰。“无论老少,已婚与未婚的一切女人”,就是国王的女儿来探访,他也加以拒绝。他禁止吉卜赛女郎到教堂空地来舞蹈。但他始终排除不了欲念对他的侵扰,他像影子一样紧紧追随美丽的少女拉·爱斯梅哈尔达。他还指使加西莫多在夜深人静时抢走她。由于加西莫多抢人时被卫队抓住了(而他却偷偷地溜走了),在节日的第二天早上,加西莫多被带到法庭上受审判。负责审理加西莫多的检查官孚罗韩是一个不关心百姓痛痒,草管人命的赃官。他还是一个装腔作势,强不知以为知的聋子。孚罗韩是聋的,又一点不知道犯人也是聋的。检查官在提了三个问题之后,不耐烦地说道:“够了!”“我们当面宣告:第一,因为你在夜间所做的骚扰;第二,因为你殴打了一个疯女人;第三,因为你背叛和反抗国王陛下的巡队。对于这点你有什么辩护吗?书记官,你把这个犯人所说的一切都记录下来没有?”这句自作聪明的问话,在听众和书记们中引起一阵哄笑。因为加西莫多一句也听不懂,一句话也没有说。然而聋子检查官先生以为犯人作了无礼答辩,愤怒地说道:“恶棍,为了你的回答,你就该处绞刑。你知道你是在同谁讲话吗?”连接待室的卫士们都跟着一起哄笑了。市长先生接着审问。可怜的敲钟人听不到对方问的是什么,在所答非所问的情形下,遭到了不公正的判决。加西莫多被武装的军警带到格雷勿广场的绞台上去挨皮鞭的抽打,并且要转磨一个钟头。当书记官向检查官说明“这人是个聋子”时,想不到检查官竟然说出:“呵!呵!那太困难了。我还不知道这回事。照这样说来,应该多转磨他一个钟头。”居然被加判一个钟头。加西莫多由于检查官和他一样的耳聋,要在绞台上被转磨两个钟头。

当这个昨天被人崇奉为愚人之王的加西莫多被绳子和皮带绑在绞台的轮盘上的时候,他的衬衣被人剥到胸脯,跪在绞台的板上。刽子手用脚把绞盘的轮子转动,皮鞭在空中发出尖厉的响声,像阵雨似地落在可怜的敲钟人的肩膀上,一下接着一下,又是一下,又一下……轮子一直不停地转动,鞭子落下,血迸溅出来,成千条血流在肩膀上流淌。加西莫多眼里冒着怒火,拚命挣扎着,筋疲力尽地垂下他的头。加西莫多为不白之冤所受的酷刑在看客中不仅没赢得丝毫同情,反而遭到咒骂、嘲笑,甚至有人向他投石子。处在野蛮的中世纪的人“是没有怜悯心的”。加西莫多在受刑中看到一个牧师骑着一头骡子走近他;在他愤怒、悔恨和失望的脸上顿时露出了温和的笑容,充满了难以形容的甜蜜的温柔。牧师愈走近他,他的笑容就愈加明显,愈加清晰,愈加光辉。然而当那牧师认出犯人之后,便低下眼睛,急忙回头就走。这个牧师正是唆使加西莫多抢劫吉卜赛女郎的副主教多姆·克罗德·孚罗诺。在一个半钟头的鞭刑中,加西奠多突然打破沉默,用一种不像人声而更像动物咆哮的声音嗥叫道:“给我水喝!”这悲惨的呼叫没有激起人们的同情,反倒引起市民们的笑乐。加西莫多的脸涨得紫红,淌着汗,眼里闪着狂野的光,嘴里因愤怒的痛苦而吐着泡沫,舌头一半伸出在嘴唇外面。儿分钟之后,他又用更愤怒的声音叫道:“给我水喝!”仍然只有哄笑声。有的抛出浸过阴沟污水的海绵,有的投去一块石头,还有的扔出一个破碗。加西莫多第三次发出“给我水喝”的喘息声。这时只见一个装束奇特的少女,带着她那雪白的小山羊,手里拿着一个小鼓,分开众人,走向绞台来。加西莫多见到来的正是自己昨夜想要背走的那个少女;他害怕了,以为要对他报复。没有想到,女郎一句话也不说地走向那弯着身子躲避她的犯人,从胸衣下取出一个葫芦,温柔地拿到加西莫多干裂的嘴边让他喝。这个代别人作恶而受刑的人,被感动得一大颗眼泪沿着脸颊往下流。这是那个可怜的人有生以来第一次流下的一滴眼泪。喝完了,那可怜的人用一种带有自责和悲哀的眼光注视着少女。作者赞叹这个漂亮、新鲜、纯洁、妩媚而又纤弱的少女垂怜于可怜、难看和凶恶的人。由于这个善良的举动,台下的观众也被感动了,大家拍手叫好。然而,住在“老鼠洞”里的女修士居第尔却恶狠狠地咒诅道:“可恶的吉卜赛女儿!可恶!可恶!”

上册完。

下册从第七卷开始。

三月上旬,一个阳光照耀的春天的日子,一群漂亮的贵族妇女在富丽的哥特式建筑的拱顶上,在石头露台上狂欢。她们在谈着、笑着、嬉戏着。这些妇女从外省来到巴黎,聚会在国王的前刀箭手的寡妇家里,等待着陪伴佛兰德公主的荣幸。

寡妇的女儿贡得罗西耶·佛勒赫·得·李,是侍卫长法比·得·夏多倍赫的未婚妻。这个惯于玩弄女性,喜新厌旧的花花公子法比,心神不定,另有所图。佛勒赫·得·李疑心法比和卖艺的吉卜赛女郎有暧昧关系。他们把爱斯梅哈尔达从卖艺的广场叫到贵族的府邸。这些自以为美如天仙的女人被吉卜赛女郎容光照人的美貌惊呆了。她们从头到脚打量姑娘,面面相觑。接着,她们又用毒辣的、尖利的舌头围攻姑娘,对她进行尖刻的讽刺和恶毒的讥诮,表现出贵族阶级的傲慢与残忍。小姑娘噙着热泪,带着她那颗受到伤害的心,牵着她那可爱的小山羊离开这个讨厌的地方。法比为爱斯梅哈尔达的美貌所吸引,出于玩弄女性的恶习,他要爱斯梅哈尔达深夜到指定的地点同他相会。法比在赴爱斯梅哈尔达的约会中被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发现、跟踪。克罗德被天主教禁欲主义的精神枷锁折磨成了一种可怕的情欲的俘虏,每天从圣母院的塔楼顶端监视着少女的行动。他投向女郎的目光是阴沉、可怖的。他对爱斯梅哈尔达的垂涎达到不能容忍任何人去亲近她的程度,他要是不能将她据为己有,他就要不顾一切地使出罪恶手段将她毁灭。他甚至找出这样一种“理由”为自己辩护:“谁叫她生得这样美”,并且准备叫皇家检查官逮捕吉卜赛女郎。就在爱斯梅哈尔达同法比在法洛代尔旅店幽会的时刻,克罗德像一个黑色的幽灵从阴暗的角落窜出来,用匕首将法比刺伤。结果,爱斯梅哈尔达竟被指控为女巫、杀人犯,在法庭上受审,而真正的杀人凶手克罗德却高坐在审判席上诬陷爱斯梅哈尔达是以巫术害人的杀人凶手。不管爱斯梅哈尔达怎样申诉,怎样呼天号地大叫冤枉,教廷和法庭仍然串通一气,用酷刑逼使爱斯梅哈尔达招供。爱斯梅哈尔达被丢进死囚监狱,克罗德窜进监狱企图诱使爱斯梅哈尔达满足他的兽欲,被爱斯梅哈尔达拒绝了。克罗德自称他对女郎的欲念是一种永劫的爱。传说中有一个达斯特被美丽的女巫迷住了,他烧死了女巫,自己也就除掉了邪念。克罗德决意要尝试一下这种祓除法,他利用副主教的权势通过法庭判了爱斯梅哈尔达绞刑。

执刑这一天,广场上聚集了数不清的人群。副主教克罗德借口听犯人忏悔,接近女郎并且对她说,只要答应爱他就可以把她从死刑上救下来。爱斯梅哈尔达拒绝了;她一心想着法比。当她两手被绑,仰面朝天,临刑时无意中见到了法比,女郎的心为之快乐得忘记了死的悲哀,喊出了:“法比!我的法比!”可是站在露台上冷眼观看执刑的法比队长,却皱了皱眉头,同身旁的贵族**一起躲进露台上的丝绒帷幔后面去了。女郎的心碎了,跌倒在铺道上。刽子手要执刑了,就在这千钩一发的时刻,敲钟人迅速地跨过花缕栏杆,用双脚、两膝和两手攀住绳子,滑到教堂正面,从屋顶上跳了下来,飞快地跑向行刑的地方,用拳头打倒刽子手,抱起吉卜赛女郎,把女郎高举在肩上,用可怕的声音叫道:“圣地!圣地!”像闪电一般跑进了巴黎圣母院。这时,布满在刑场上的人们也重复地大声叫道:“圣地!圣地!”成千的人冲着教堂大拱门下紧抱着爱斯梅哈尔达的加西莫多鼓掌欢呼。

加西莫多将爱斯梅哈尔达安置在巴黎圣母院的钟楼上。圣母院是中世纪的禁区,只准圣职人员出入。这里是不受任何法律管辖的。这个外貌租野、丑陋的下等人加西莫多,却是最诚挚、最富有感情的人。他对爱斯梅哈尔达说出了最甜蜜最体贴人的话。他说:“我使你害怕。我很丑,不是吗?决不要向我看。只听我讲话好了。——白天,你留在这儿;晚上,你可以在整个教堂里散步。但是不管白天黑夜,不要走出教堂。出去就要毁了,人家将杀掉你,而我也会死。”他对爱斯梅哈尔达的爱是一种崇敬的仰慕的爱。他将爱斯梅哈尔达对照自己,觉得自惭形秽。他用他思想范围内的美好事物来比喻女郎,结结巴巴地对爱斯梅哈尔达说:“你是一道阳光,一颗露珠,一只鸟儿的歌声!——我,我是可怕的东西,不像人不像兽,不知是一种什么比岩石还坚硬、皱缩和难看的东西。”他对爱斯梅哈尔达的爱达到了无私、忘我、崇高的地步。当他知道爱斯梅哈尔达思念卫队长法比而郁郁寡欢时,他设法通知法比,要他同姑娘会面。当他见到爱斯梅哈尔达因法比不来而流泪时,他设法安慰她。他每天给爱斯梅哈尔达送食物,深夜蜷伏在吉卜赛女郎的住屋外面小心地保护她。副主教克罗德在钟楼上发现了女郎藏身的地方,半夜里企图强奸女郎,被加西莫多知道了,坚决阻止了他。加西莫多从来就把克罗德当做自己的救命恩主那样顶礼膜拜,俯首贴耳,甚至“比一切犬马对它们主人的爱更深”。但为了爱斯梅哈尔达,他违拗他,反抗他。

爱斯梅哈尔达在加西奠多的保护下,在圣母院的钟楼上生活着。然而,国王已经做了决定,要在三天后绞死这个无辜的姑娘。克罗德为了满足自己的*欲,又施展新的阴谋。他要甘果瓦替换爱斯梅哈尔达,要甘果瓦穿裙子,女郎穿红**衣服。“奇迹王朝”的下层人民得知爱斯梅哈尔达要被处绞刑,为了救出他们的姊妹——吉卜赛女郎,他们聚集在圣母院门前。只见一道亮光,有七八支火炬在黑夜中燃起。一大群衣服破烂的男男女女,他们高举着镰刀、枪矛、尖锄和尖戟向巴黎圣母院广场前进。一个一手持火炬,一手持短棍的人,爬到一个木桩上演讲。这个人就是乞丐王国的国王克罗班·徒意福,他称吉卜赛女郎为妹妹,他是她的保护人。他激动地大声说:“巴黎的大主教、国会议员听了,被错判了巫术罪的姊妹躲在圣地教堂,而国会又想重新逮捕,你却同意他们这一作法,我们的姊妹明天就要被绞死。如果你教堂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们的姊妹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把我们的姊妹还给我们,不然我们就要将她带走,我们将要抢劫教堂。”克罗班的话音刚停,三十个强壮的弟兄就冲上去敲打巴黎圣母院的大门。圣母院门前十一级石阶上站满了手持武器的群众。正当大家伙儿齐心协力向前冲时,突然,空中掉下来又粗又长的梁柱,一下子就砸死了十二个人,人们吓得四处逃开。不一会儿,克罗班又指挥人群用弓箭、火枪向教堂前墙射去。巴黎的居民被喊杀声惊醒,他他打开窗子伸出头向外看;被激怒了的战士用弓箭、火枪向窗子射击,骇怕的市民赶快将窗子关上了。克罗班思考着对策,指挥强壮的弟兄扛着柱子往圣母院的门上撞,不料,空中又掉下许多石子,像雨点似的落在战士们的身上,成堆的弟兄被打死,成百的人被打出血。大家更加劲捶打大门,嵌板破裂,雕刻四散迸飞,大门动摇了,雨点一样落下的石头不足以打退人们的进攻。正当大家齐心合力向大门猛攻的时候,两道铅的熔液从顶上倾注到稠密的人群中,有的来不及叫喊就被烫死,有的发出撕裂人心的嚎叫声。克罗班派人四处寻找梯子。副主教的弟弟惹昂·孚罗诺搬来了大梯,并争先第一个爬上梯子到了钟楼上。然而大梯被加西莫多推开了;加西莫多误认为这些人是来“抢劫”爱斯梅哈尔达的,所以独自一人在“抵抗”。十六岁的惹昂被加西莫多倒提双脚摔死在教堂下面的人丛中。流浪者们为救出他们的姊妹,为救援他们理想中美与善的象征,他们奋不顾身,前仆后继地向巴黎圣母院这块禁地冲去。广场上一片喊杀声,火光冲天,烈焰滚滚。统治者见此情景慌作一团,皇家侍卫官将六千平民攻打圣母院的消息上报国王,国王路易十一恶狼狠地下令:“把平民杀尽,把女巫绞死。”皇家卫队出动了,千万支火把照耀如同白昼,卫队长法比带领着马队前来攻打起义的人们。流浪人拚死抵抗,勇敢的克罗班被罪恶的子弹打倒,王军的炮弹不停地射向失去首领的人群,大批的平民百姓倒在血泊中,圣母院门前的广场上留下大批的尸体,其余的人只得四散逃命。聋耳独眼的加西莫多以为“抢劫”女郎的人群被他“打垮”了,他愚蠢地以为受他保护的吉卜赛女郎安然无事了。当他怀着胜利者的快乐心情走进爱斯梅哈尔达住的小屋,他愣住了,惊呆了,原来室内已空无一人。他拚死命保护的女郎到哪里去了呢?原来爱斯梅哈尔达被克罗德趁纷乱之时骗走了。爱斯梅哈尔达对前来“援救”她的蒙面黑衣人出于本能地有反感,但同他一道来的有女郎的同伴甘果瓦。爱斯梅哈尔达随同他们走下塔楼,穿过荒地,向岸边走去。他们上了小船,小山羊也紧跟在后。岸上火把齐明,皇家卫队在搜寻吉卜赛女郎和他的小羊。甘果瓦紧抱着小羊,他一人不能同时救两个;女郎不愿跟随黑衣人。当他们来到广场绞架下,蒙面人露出克罗德的真面目向女郎求爱时,女郎拒绝了。爱斯梅哈尔达跪倒在绞架下,她沉痛而又绝望地对克罗德说:“它(指绞架)还没有你使我害怕。”不管克罗德怎样哭泣、威吓,爱斯梅哈尔达就是不能爱他,并且拒绝从克罗德手中获救。克罗德狠毒地将爱斯梅哈尔达交与已经疯狂了的女修士居第尔。居第尔在十六年前被吉卜赛人偷走了她的独生女儿;她仇恨吉卜赛人到了疯狂的程度。她在小破屋里见克罗德交给她一个吉卜赛姑娘,顿时眼里露出了凶光,她使出了全身力气要将这个无辜的女孩子撕碎。正当她死命地撕扯时,突然从爱斯梅哈尔达的胸前掉下来一只绣花小鞋;这只小鞋同她紧握在手里的那一只恰好是一对。装鞋的小袋里还有一张羊皮纸片,上面写着:“此鞋若成对,汝母抱汝臂。”这是一个奇迹,这奇迹使她母女俩在危难中相认。母亲使出平生力气,用石头捶断窗上的铁条,把女儿藏在仅能容身一人的斗室中。可是追兵来了,克罗德指明爱斯梅哈尔达藏在这里。不顾已经为女儿疯狂的母亲的哀告,克罗德指使皇家卫队将爱斯梅哈尔达从母亲手中强抢走了。爱斯梅哈尔达被绑赴刑场,一个心已破碎的母亲眼见亲生女儿失而复得,得而又失,惨痛失望到极点。她呼唤女儿,她女儿不是吉卜赛人,是从小被人偷走的基督徒的女儿;她不是巫女,她是一个好姑娘。可是罪恶的教廷和封建统治者没有丝毫的慈悲心,爱斯梅哈尔达终于被处死了。母亲咬住刽子手的手,绝望地将头碰地,倒在地下死去。

杀死爱斯梅哈尔达的元凶克罗德,高踞巴黎圣母院的钟楼,亲眼看着他欲取而不得的爱斯梅哈尔达被绞死,露出了魔鬼般的微笑。处在无比的悲痛中的加西莫多见到克罗德脸上露出魔鬼的笑容,他伸出两只大手,将克罗德一推,克罗德从圣母院的钟楼跌下去,吊在水槽上挣扎了一会儿,很快掉进深渊去了。加西莫多哭泣着,万分痛楚地说:“呵,所有我曾经爱过的人!”傍晚,圣母院的敲钟人加西莫多失踪了。

甘果瓦救出了小山羊,法比队长结婚了。

十八个月之后,有人在埋葬爱斯梅哈尔达的蒙特佛贡地窖发现一男一女两具尸首,男尸将女尸紧紧抱住。男尸是驼背,瘸腿,颈骨无断痕,显然是加西莫多;那一具女尸,有珠链,颈上挂有袋子,显然是爱斯梅哈尔达。

《巴黎圣母院》这部浪漫主义的长篇小说,通过以爱斯梅哈尔达为代表的善良无辜的平民百姓受到教会和封建专制制度的摧残、迫害直至死亡的悲惨故事,有力地揭露和控诉了教会和封建专制制度的罪行。

小说中令人深切同情的正面主人公爱斯梅哈尔达是个诚挚、善良、美丽的少女。她还在襁褓中就被吉卜赛人偷走。长大了,流浪街头,以卖艺为生,与流民为伍,饱尝了人生

舒曼,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曾在莱比锡大学学法律,19岁起师从维克学钢琴,1834年创办《新音乐报》 ,刊发了大量评论文章,成为当时德国音乐艺术生活中革新与进步艺术倾向的喉舌。1840年与维克之女德国钢琴家克拉拉结婚。1854年精神错乱,后死于精神病院。代表作有钢琴曲《蝴蝶》 , 《狂欢节》 , 《童年情景》等,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和生活》 , 《诗人之恋》 ;艺术歌曲《月夜》 ,《奉献》 , 《核桃树》等。舒曼继承发展了舒伯特歌曲创作传统,进一步丰富了钢琴伴奏的表现方法,注重选择富有诗意的歌词,故享有诗人音乐家的称号。

 舒曼 Robert Schumann 181068~1856729 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自小学习钢琴,7岁开始作 舒曼

曲。16岁遵母意进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19岁又进修钢琴,当听到帕格尼尼的演奏,他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放弃了法律的学习,专攻音乐。因动用机械装置锻炼双手,后因手指受伤,使他无法成为一名钢琴家遂转向作曲和音乐评论。1835-1844年,独自编辑《新音乐杂志》,并开始创作大量钢琴作品。1840年获耶拿大学哲学博士,1843年赴莱比锡音乐学院任教。1844~1850年,移居德雷斯顿继续从事作曲和指挥。因精神疾病日趋严重1854年投莱茵河被救,两年后逝世于精神病院。 舒曼的作品,以钢琴曲和歌曲居多,他的钢琴作品有很强的文学功底,常表达人和事在心中激起的反响,他继舒伯特之后发展了浪漫主义的钢琴音乐风格。他惯以数首艺术歌曲组成套曲,以浪漫主义诗人的诗作为歌词,注重诗的内在意境。作为音乐评论家,他热情推崇巴赫、贝多芬,赞誉肖邦、勃拉姆斯的天才;他的积极评论,对浪漫主义音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将19世纪标题音乐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他的主要作品有:交响曲6首,序曲,钢琴、大提琴、圆号协奏曲,弦乐、钢琴重奏曲,小提琴、钢琴奏鸣曲,大量钢琴套曲、声乐套曲,歌剧;他的论著有《论音乐与音乐家》等。

编辑本段生平

  舒曼1810年出生在德国萨克森的小镇茨维考,他的父亲开着一家书店兼营出版。童年的舒曼最大兴趣是文学而不是音乐,并且热衷于写作小说和散文。偶尔也搞一些音乐活动,12岁的时候舒曼组织了一个小型的管弦乐队。之后出于对文学的热情,又组织了一个文学社,并开始写作关于艺术和诗歌的论文。  《青年舒曼》 陈玉先 绘

青年时期的舒曼被青春期的苦恼折磨着,他的父亲积引导他音乐方面的发展,然而舒曼的母亲希望儿子能学习法律以便将来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舒曼的父亲死后,他果然如母亲的愿望,去了莱比锡和海德堡学习法律,直到1830年舒曼听了一场帕格尼尼的演奏会,从此就立志要成为一名钢琴家。舒曼全心投入成为钢琴家的练习中,因为起步太晚,舒曼强迫自己大强度长时间的练习,据说他自己还发明了一种机械来锻炼手指的肌肉。这种错误的练习法使他右手的中指完全麻痹,成为音乐家唯一的希望就只有往作曲家的道路上走了。然而之后舒曼并没有放弃钢琴,钢琴的创作始终是舒曼的作品中最重要的一格部分。23岁时期创作了自己第一部的杰作,同一主题和十二个变奏的《交响练习曲》,之后是1834年至1835年间创作的《狂欢节》,是一部由二十一个乐章组成的钢琴杰作,也是舒曼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1836年,舒曼26岁时,仍然没有停止学习钢琴,这时在维克教授处学习的时候舒曼结识了教授的女儿克拉拉,但遭到维克教授一家人的反对。后经过他不懈努力,1840年终于在莱比锡郊区的Schönefeld镇与克拉拉结婚。之后舒曼投身于艺术评论的写作,创办了一份音乐评论杂志,并用弗罗列斯坦和尤斯比乌斯作为自己的笔名,这两个人的观点体现了作者本人的思辨统一。 1850年舒曼搬到杜塞尔多夫,任乐队指挥。1854年曾一度投莱茵河自杀,幸被船夫救起。之后他被送入波恩一家精神病院。 1856年舒曼因晚期梅毒感染死于波恩。 舒曼和克拉拉的墓地均在波恩。

编辑本段音乐创作

  舒曼的创作思想和实践始终强调音乐情感表现的目的和意义,具有十九世纪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他的创作和音乐评论,对德国的浪漫主义精神以及民族乐派的音乐家有着深远影响。他称自己忱于幻想的“音乐家”,认为音乐即心灵的表现、感情的流露。艺术歌曲集中体现了舒曼的浪漫情怀和风格,深厚的文学修养使他精心选择诗作并深刻理解其内容,用凝练而准确的手法将不同歌曲的已经塑造出来。 舒曼用音乐写出自己对世间一切事物的情感体验。他1834年创办的《新音乐报》的目的,也是想通过报刊的音乐评论,进一步论证这种感情为艺术之魂的观念个主张,并宣扬和捍卫欧洲的音乐传统。50年代,舒曼将他发表于《新音乐报》上的文章编辑出版。这本文集的序言为他的“音乐评论”开宗明义:“使读者注意某些已被现代潮流所淹没的文化现象。”具体诠释他对评论音乐高低褒贬的标准,同时表明自己所追求的艺术目标。舒曼的乐评代表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家的特征,具有极为精到的专业眼光,而分析观察音乐时的敏锐,是以广博的文化修养为根基。

编辑本段详细情况

  罗伯特·舒曼是十九世纪上半世纪德国音乐史上最突出的人物,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深刻地反映出德国浪漫主义的优点和弱点。 罗伯特·舒曼(1810-1856),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评论家。他出生于德国茨维考城书商的家庭,从小喜爱音乐和文学。因家庭偏见,他年青时在大学学习法律,只能业余学习音乐。由于孜孜不倦的追求,以至于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钢琴家。 舒曼1810年6月8日生于茨维考城一个出版商家庭。父亲是个颇有文化修养的书商,曾翻译过英国作家和诗人瓦尔特·司各特、拜伦的一些著作;母亲是一位外科医生的女儿。他七岁时学习钢琴,十二岁开始尝试创作。1828年遵母命进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1830年师从钢琴家维克学习钢琴,当时他立志要当一个钢琴家。当他通过曲折的斗争而能够专攻音乐时,因急于求成,借机械装置锻炼钢琴指法,使手指受伤,失去成为钢琴演奏家的可能,他遂致力于音乐创作与音乐评论。在舒曼随维克学习钢琴期间,与他的女儿克拉拉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感情。1840年秋,他们冲破家庭阻力,通过法院干预幸福地结合了。在为克拉拉而斗争的同时,舒曼也在为“新音乐”而斗争着。他在莱比锡创办了《新音乐杂志》,为反对当时陈腐、保守、庸俗的音乐风气而斗争,并正确地向读者介绍古典音乐。因此,《新音乐杂志》成为了当时德国进步音乐思想的喉舌。 1840年与当时有名的钢琴家克拉拉的结合,一直被人传为美谈,并促使他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结婚的一年间共写了138首歌曲,被称为“歌曲文萃”。1843年他在莱比锡音乐学院任教,1856年因患精神病逝世。 舒曼是浪漫主义音乐成熟时期的代表之一,他生性感情敏感,并且有民主主义思想。1834年他创办了《新音乐杂志》,对改变当时陈腐的音乐空气,促进浪漫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他关心和支持尚未为人所知的音乐家,如:肖邦、柏辽兹、李斯特、勃拉姆斯、瓦格纳等。1838年由于维也纳反动当局发现了他介绍舒怕特的《C大调交响曲》,迫使他无法工作,他遂于1839年回莱比锡。 舒曼的代表作有:钢琴名曲《蝴蝶》、《狂欢节》、《交响练习曲》、《幻想曲集》等,这些乐曲促进了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发展。最著名的歌曲集有《桃金娘》、《诗人之恋》、《妇人的爱情和生活》等,之后还写下了四部交响曲,及《a小调钢琴协秦曲》、《曼弗雷德序曲》等杰出的作品。

编辑本段舒曼 克拉拉 布拉姆斯 三人的情感

  音乐大师的爱情:布拉姆斯与克拉拉的故事(1)  舒曼

爱能使伟大的灵魂变得更伟大。 ——席勒 勃拉姆斯第一次敲开舒曼家大门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他这一生会与这扇门里的女人结下不解之缘。 舒曼听说来了客人,从书房里走出来,他穿着便服和拖鞋,文静而忧郁,声音低得简直难以听辨,目光亲切柔和,使羞怯的勃拉姆斯顿时摆脱了窘境。 勃拉姆斯取出他最早创作的一首C大调钢琴奏鸣曲的草稿,请舒曼指教。 舒曼打开琴盖,让勃拉姆斯坐下来弹奏。他还没弹完一页,站在他背后的舒曼就轻轻按了下他的肩头,亲切地说:“请停一停,我希望克拉拉也能听到……” 克拉拉是他的爱妻和著名钢琴家。 当克拉拉走进客厅的时候,勃拉姆斯眼前一亮。 这时的克拉拉虽然已经过了如花似玉的少女时代而步入中年,但正是一个女人的知性、情感和美貌最成熟最有光彩的时期。克拉拉高贵的气质和风度有一种超凡脱俗的魅力。 勃拉姆斯愣了片刻。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情感油然而生。 他的手指无比灵巧地在琴键上滑动。当他弹完一曲站起来时,舒曼热情地张开双臂抓住他,兴奋地喊道:“天才呵!年轻人,天才!……” 这天晚上,克拉拉在她日记里写道: “今天从汉堡来了一位了不起的人——勃拉姆斯……他只有20岁,是由神直接差遣而来的。罗伯特说,除了向上苍祈求他的健康外,不必有别的盼望。” 舒曼情不自禁地提起10年前就中断的评论之笔,为《新音乐杂志》写了著名的音乐评论《新的道路》,热情地向音乐界推荐这位新的天才。 这是他一生最后一篇音乐评论。 他还运用自己的影响,使出版商出版了勃拉姆斯的早期作品。 他邀请勃拉姆斯住在自己家里。那些天,这对大师夫妇整天议论的就是这个金发青年。 他们深深地被这个年轻人迷住了。 勃拉姆斯也完全被这对音乐大师夫妇征服了。他不仅出于感激和知遇之恩,更是钦慕他们的智慧和人格。 这个年轻人出生于汉堡的贫民窟,少年时代即为生活所迫而混迹于酒吧间里;缺乏受教育的机会,也无从学习礼仪。他待人接物粗疏直率,不拘礼节,脾气近乎乖戾。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有着很多农民的习性。但是,他在舒曼和克拉拉面前,却像换了一个人。 尤其是对于克拉拉,这个女人无论在知性、教养和气质上都要比他优越。即使在他成熟和成名以后,只要他站在克拉拉面前,就处处感觉到她比自己优越。 他崇拜她。 音乐大师的爱情:布拉姆斯与克拉拉的故事(2) 在这次有决定意义的会见之后,不到半年,舒曼精神失常。 早在舒曼和克拉拉结婚四年后的夏天,舒曼就第一次出现神经虚脱症状。后来,甚至连听到音乐声音,神经都无法忍受。他父亲死于精神病。这种遗传症是他的致命伤,也给他和克拉拉如诗如花的幸福生活蒙上了阴影。 1854年2月的一天,舒曼整个通宵被天使和魔鬼的声音所折磨。接着在一个下雨天,连帽子也不戴,悄悄走到莱茵河桥上,跳下激流中。幸亏被人发现,送进了疯人院。 当时,正在汉诺瓦的勃拉姆斯,听到这个可怕的消息,便什么也顾不得,立即赶到克拉拉身边。 克拉拉正怀着第七个孩子,这样可怕的打击使她悲恸欲绝。勃拉姆斯成了这位不幸的妻子和母亲的唯一可信赖依靠的朋友。她的苦难感召了他的勇气和同情,使这个木讷的、有点粗俗的年轻人变得感情细腻和无微不至。 他全心全意地照顾她和她的孩子们,当克拉拉外出表演时,他就在家里看管孩子。他还曾一本正经地给克拉拉写信,不厌其烦地告诉她:“孩子们不肯用功学习ABC,我给他们吃了许多糖果,还是没用,真拿他们没办法。” 他还代克拉拉去疯人院看望舒曼,把探望的情形详细地写信告诉在外演出的克拉拉。他向克拉拉描绘了他把她的肖像放在舒曼手中时的情景: “他吻着它,然后哆哆嗦嗦地双手捧着它放下来。这真是最动人的一幕。他那优美而沉静的动作,他说到你时所表现的温馨,以及他见到你的肖像时的欣悦,我都无法加以描绘,只能让你自己用最美的想象去摹拟了,我是快活得几乎要醉倒了。” 这时,勃拉姆斯的创作正处在最初的高潮中,由于与舒曼的交往,他终于捕捉到了浪漫派音乐的精髓,于是,他用了半年时间写作了“B大调钢琴三重奏”。在克拉拉心情平静的时候,他就弹给她听,征求她的意见。有时候,又根据舒曼送给克拉拉的主题,弹出一首美妙的变奏曲。 长期以来,克拉拉一直作为缪斯女神受人崇拜。现在,当她痛苦而又疲惫不堪的时候,还能给一个年轻的崇拜者以灵感,不能不是一种莫大的慰藉,这使她的心境变得开朗一些。 在这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亲切气氛中,他们之间的感情也愈显炽烈。 起初,勃拉姆斯是为了道义上的责任感回到克拉拉身边去的。而今,他已经不可能和克拉拉分离了。 克拉拉为了疗养,前往佛斯丹特。勃拉姆斯正在外旅行,闻讯立即赶到克拉拉身边。几个月后,克拉拉到荷兰旅行演出,勃拉姆斯为了和她相聚几天,花去了他仅有的金钱,赶到鹿特丹去伴随她。 勃拉姆斯起初对于克拉拉的虔诚的崇拜和真挚的情感,很自然地渐渐变成了热烈的爱情。虽然,克拉拉比他大整整14岁,而且,是七个孩子的母亲,但这一点也没有减退他对她的眷恋。相反,由于她对人生懂得比他更多,反而增加了她的吸引力。而她对于悲痛的忍耐力和自制力更使他钦佩不已。 但是,克拉拉是他恩师的妻子,这时,舒曼正落于可怕的病魔之手,而克拉拉依然把自己永恒的爱情奉献给自己的丈夫。因此,勃拉姆斯只能默默地爱她,只能把她看作母亲般的朋友。 他几次放弃可以出名和赚钱的工作机会,只是为了留在克拉拉身边。他不断地给她写情书,倾诉自己的肺腑之言,但这些情书一封也没有送到克拉拉手里。因为,他从克拉拉那儿理解了爱情的真正的涵义,看到了自我克制的美。 克拉拉理解勃拉姆斯的热情,理解他想要为她献出一切的狂热。但他更爱惜他的天才和他的忠诚。她也原谅他的稚气。她以女性的温柔引导他面向现实,又以母性的爱抚慰他骚动的灵魂。 整整两年,勃拉姆斯的整个生活,全部是为了克拉拉,为了那种纯洁的、崇高的、无望的爱情,为了那种只能深深埋藏在心底的爱情。 克拉拉是他的女神。 音乐大师的爱情:勃拉姆斯与克拉拉的故事(3) 两年后,舒曼去世了。 这两年来,漫长的痛苦并没有减弱这最后一次打击的分量。克拉拉的心碎了。 现在,克拉拉自由了。 过去两年里,那些热衷于散布流言蜚语的卑鄙小人们更加无耻地在那儿鼓噪着。有人甚至说,勃拉姆斯就是克拉拉最后一个孩子的父亲。 然而,勃拉姆斯却出人意料地离开了克拉拉。 勃拉姆斯倒不是惧怕那些闲言碎语,而是因为,他越来越感到他的爱情是道义所不容许的,而且,这种爱情也不可能填补克拉拉失去舒曼的精神缺憾。这种感情与理智、感情与道德的冲突越来越尖锐。不能忘却的爱情和难以逾越的道德,在他心灵里撕咬着,使他感到莫大的无法解脱的痛苦。 舒曼的死对他是个沉重的打击。 舒曼解脱了。他也解脱了。他找到了控制自己激情的力量。这也是克拉拉教会他,给予他的。 勃拉姆斯学会了控制,但痛苦并不会消失。他的痛苦只能在音乐中找到寄托,他的激情从心底里流泻到五线谱上。 他从这时开始构思《C小调钢琴四重奏》,写好后一再修改,直到20年后才最后完成。从他笔尖流出来的不是音符,而是心底的血。 当他把刚写好的第一乐章拿给他的朋友看时,解释说:“请想象一个人将要开枪自杀,对于他,已没有别的出路。” 六年后,当他把这四重奏全稿送给他的朋友时,在信中写道:“我把这首四重奏纯粹作为一件古董送给你,——它是穿蓝色燕尾服和**背心的人的生活的最后一章的一幅插图。”意思是指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末尾对死去的维特的描写,暗示了他那维特式的痛苦。 最后,在他离开克拉拉20年后,他把这个作品交给出版商去出版。他在信中说:“你在封面上必须画上一幅图画:一个用手枪对准的头。这样你就可以形成一个音乐的观念!” 维特用手枪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而勃拉姆斯则用音符记录下维特式的痛苦。 维特没有出路。艺术拯救了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离开克拉拉时只有23岁,他20年后还没有忘却这种痛苦。《C小调钢琴四重奏》是爱情的纪念和痛苦的结晶。 《C小调钢琴四重奏》是个标志,是不能忘却的爱情的标志,是不可逾越的道德的标志,也是这种永恒的冲突的标志。 音乐大师的爱情:勃拉姆斯与克拉拉的故事(4) 即使化为尘土 CLARA 你死去的最爱 依然填满我们之间的每一个角落, 直到死亡再度降临为止 这样 我怎能拥有你,CLARA -----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将对CLARA的爱,转化为音符,坚持着CLARA的相信 勃拉姆斯G大调 第一号奏鸣曲,第一乐章 一段哀怨无法实现的爱情, 单纯、深刻的无奈 因为勃拉姆斯爱上的 是对好友舒曼忠心耿耿的妻子CLARA 而CLARA对她的爱人舒曼说, 我会永远追随你, 即使死亡

编辑本段作品

  作品包括交响乐四首、协奏曲(如《a小调钢琴与乐队协奏曲》、《a小调大提琴与乐队协奏曲》、《d小调小提琴与乐队协奏曲》等)、室内乐、艺术歌曲(如《桃金娘》、《妇女的爱情和生活》和为诗人海涅《诗人之恋》、李尔克、艾兴多夫的诗歌而谱的曲)、钢琴作品(如《蝴蝶》、《狂欢节》、《交响练习曲》、《童年即景》等)、其他乐队和合唱作品(如《曼弗雷德序曲》)及歌剧一部。 乐评创作,主要刊载于由他创办并一人分饰三个不同立场的评论人员的《新音乐报》内的文章。

爱德华·伯恩·琼斯

爱德华·伯恩·琼斯爵士(SirEdwardBurneJones,1833-1898年),英国画家、图书插画家、彩色玻璃和马赛克设计师。他出生于伯明翰,就读于牛津大学。在完成大学学业前,受到英国拉斐尔前派画家和诗人但丁·加百列·罗塞蒂的影响,伯恩·琼斯将全部注意力转向艺术。他的作品是当时统治英格兰的浪漫主义流派的代表。他画水彩和油画。他的作品有《金色台阶》(1880年)、《大海深处》(1886年),以及《野玫瑰》(1890年)。

伯恩·琼斯的画在线条的运用上,融合了拉斐尔前派的中世纪风格。他笔下的人物造型在尖细感、平面感上,又有古典主义的严谨构图和唯美主义的节奏感以及对文学性题材的超越。伯恩·琼斯深受后来唯美主义和颓废主义者的景仰,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他对现实的蔑视,对物质主义的反感。他甚至很少做室外写生,在神学院宗教灵性的研习经验,使他成为“精神景观”的大师。

中文名:爱德华·伯恩·琼斯

外文名:SirEdwardBurneJones

国籍:英国

出生地:伯明翰

出生日期:1833年

逝世日期:1898年

职业:画家

毕业院校:牛津大学

代表作品:西多里亚·冯·伯克、占星家、爱之歌、维纳斯堡

人物经历

爱德华·伯恩·琼斯出生于英国伯明翰,年轻时并不爱好艺术,原是牛津神学院学生,在30岁以前,从未想过要投身绘画。

在牛津神学院学习神学时结识了威廉姆·莫里斯,二人成为终身好友。伯恩·琼斯在拉斐尔前派艺术家罗塞蒂的劝说下,放弃了在教会任神职的机会。还未受过正式训练,伯恩·琼斯就拿起了画笔。

1855年,他师从罗塞蒂,结识了艺术界的朋友,并由老师介绍而获得为教堂制作彩绘玻璃的任务。他一生除了完成了200幅油画以外,还为莫里斯的公司设计了大量装饰作品,例如书籍插图、地毯、彩绘玻璃等。伯恩·琼斯早期作品的风格非常像罗塞蒂。

在1859年和1862年,他受雇于拉斯金,到意大利临摹大师留下的残迹以后,受到很大震动,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

1885年,他成为皇家美术学院院士,仅仅展出了一幅作品之后就宣布退出。由于他在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后,又回到以前没有能结束的作品的创作上,所以其风格的转变并不能马上被辨识,但他那种完美主义的态度在每一幅作品的细腻无缺上都得以体现。

人物评价

他是一位色彩大师,对于衣袍和衣褶的表现也技艺精湛,并且在这两方面,从未归属于一个特别的风格或流派。他的作品构图细致入微,描绘精中求神,这一切使他成为当时英国画家中罕见的在全欧洲知名的人物。

1894年,伯恩·琼斯被授予男爵称号。伯恩·琼斯最爱的主题是高贵的女人、天使、神和英雄。他极少直接表达现实题材。他笔下的人物要么犹豫,要么没有表情,她们优雅而倦怠,很少有快速的动作,这有时给伯恩·琼斯的画面带来远离人间烟火的美的气氛。而这气质直接影响了颓废主义的代表艺术家比亚兹莱。

伯恩·琼斯还是一个坚韧的完美主义者,他常常在几年或十几年后,回头修改以前的旧稿子,而修改的次数之多和对完美的追求之纯粹,曾经使他不止一次有要毁掉作品的冲动。

王尔德曾经这样赞美这位后期拉斐尔前派最伟大的艺术家:

“以更细腻的选择精神,更无暇的献身于美的精神,更强烈的追求完善的探索,代替了早期简单的现实主义,他是一位善于做精美构图,富于精神幻觉的大师,他的创作跟佛罗伦萨画派的关系比与威尼斯画派的关系更为密切,他感到完全模仿自然对于想象艺术是一种干扰。现代生活的外部表现并没有干扰他,他力求使希腊、意大利和凯尔特人传奇中一切美的东西都成为不朽。"

作品

西多里亚·冯·伯克

SidoniavonBork(1849)

这幅画是画家最早的一幅水彩作品。主题来自德国故事——“女巫西多里亚”。其中的女主人公是16-17世纪的德国女贵族,80岁因巫术而被判死刑。她的美丽和巫术成为拉斐尔前派想象力的来源。1849年,王尔德的母亲将此书译为英文。衣服纹饰的灵感来自皇家画廊的一幅肖像(PortraitofIsabelled'Este),发式则遵照故事作者的描述。

占星家Astrologian

1862年伯恩-琼斯受雇于拉斯金,复制威尼斯大师留下的残作。这次经历对画家今后的创作影响很深。地球仪的形象曾反复出现在他后来的作品中。手抄本式的神秘象征来自伯恩-琼斯在牛津学习时对中世纪文学的钻研。伯恩-琼斯善于对色彩原料逆向使用,用水彩时,不强调它的透明感,在底色上厚厚地涂抹。而对于油画颜料,他又避开它们的丰厚,在用白色打亮的棕色底上涂出光滑的薄层。

爱之歌LeChantd'Amour(1877)

画家的妻子是一位有才华的音乐家,他们也有许多音乐家朋友,这是音乐主题一再出现的原因。题目来自一首布列塔尼的民歌:“哎,我知道一首爱之歌,悲伤和欢乐,轮流着。”中心人物是一位女管风琴师,代表“爱”的神灵在一旁替她掌管风箱。“爱”是个盲人,以象征爱情的盲目。这幅作品的色彩被人认为有着乔尔乔捏(Giorgione)的柔美温暖和提香(Titian)的炽热光彩。

维纳斯堡LausVeneris(1868)

这是伯恩-琼斯构图和图案运用的代表作之一。题材来自德国传说,特纳豪森是一位流浪诗人和骑士。他发现了爱神维纳斯的秘密住所维纳斯堡并在那儿停留了一年,精神获得了真正的解放而且对以往的罪过后悔莫及,他于是去罗马教皇处请求宽恕。教皇回答他,除非他的权杖开花,特纳豪森才能得到宽恕。但在特纳豪森绝望地返回维纳斯堡三天后,教皇的权杖绽开了神奇的花朵。瓦格纳在1861年于巴黎上演了他的歌剧《特纳豪森》。唯美诗人斯温伯恩和伯恩-琼斯都是瓦格纳的倾慕者,他1866年创作了与此画同名的是个献给伯恩-琼斯,据说此篇诗文和这幅画的创作有相互影响。

皮格马利翁和形象1

——神性燃烧PygmalionandtheImage-TheGodheadFires(1878)

取材于希腊故事,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他自己创造的象牙雕塑。维纳斯给雕像注入生命,使他们终成眷属。这幅作品属于四幅取自同一故事中的插图作品中的第三幅。其余三幅分别名为:“心灵欲求”,“手抑制”和“灵魂获得”。这三幅作品又属于给莫里斯的《人间伊甸园》做的十二幅插图系列。

皮格马利翁和形象2

——灵魂获得PygmalionandtheImage-TheSoulAttains

同上图一样取自皮格马利翁系列。在伯恩-琼斯创作这一系列作品时,WS吉尔伯特(WSGilbert)的戏剧《皮格马利翁和盖尔雷特》正在伦敦上演。这个故事引起唯美主义者的兴趣,是因为它深刻地引发了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关系的讨论。虽然皮格马利翁爱上的是他的作品而非真人,有趣的是他那生动渴望的爱的神态却来自真人模特。伯恩-琼斯的皮格马利翁模特原型是真正的手工艺者WAS本森(WASBenson)。

日与夜DayandNight

作为四季的配画而创作,其构图完全相同。“日”中燃烧的火炬和打开的门,与“夜”中熄灭的火炬和即将关上的门相对照。“夜”中的女人是以伯恩-琼斯的情人玛利亚·赞拔哥(MariaZambaco)为模特的。作品下方同样有莫里斯的同题短诗。

创造日

——第五日和第六日TheDaysofCreation-TheFifthandSixthDays

原来是为一座教堂做的彩绘玻璃画,共六幅。每幅画有着相应的数目的天使。第五幅的天使站在潮湿的海边,中间的一位捧着映现出海鸟飞翔的球体,象征着第五日。上帝说:“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要有雀鸟飞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第六幅中已经显示了亚当夏娃在智慧树边的相遇,树后隐隐现出蛇的影子。天使们的脚下坐着第七日的“休憩的天使”。

维纳斯的镜子

TheMirrorofVenus(1875)

这是一幅与任何文学无关的公认的唯美作品。维纳斯和她的女仆凝视着水池中自己的倒影。她们身后的背景是多岩的山地,被认为来自于波提切利或达芬奇的影响。画家的妻子在回忆录中写道,拉斯金在看到这幅油画进展时,误认为是水彩。这说明了伯恩-琼斯在使用油彩时偏爱薄涂产生的效果。

欧石楠1

——王子进入欧石楠丛TheBriarRose-ThePrinceEnterstoBriarWood(1890)

《睡美人》中的场景,王子正进入欧石楠(一种多刺的蔷薇属植物)丛,将与沉睡的公主相遇。为创作此画,伯恩-琼斯像雷斯顿夫人专门借来花园中的欧石楠枝,并向她要求,一定要“像手腕那样粗,并且长着长长的、可怕的尖刺”。伯恩-琼斯以他女儿为模特来创作睡美人,心理分析家认为,它表现了伯恩-琼斯在潜意识中要用欧石楠枝来抵挡她纯洁的女儿被人占有和他自己的衰老。

欧石楠2

——沉睡的公主TheBriarRose-TheSleepingPrincess(1890)

泰晤士报对四幅关于睡美人主题的油画给予极高评价:“伯恩-琼斯先生画中那鲜明的爱的关注我们已经熟悉了,但它从未被以如此之大的尺度和如此丰富的幻想成分来表现过。梦幻和仙女的世界一定从未被如此奢侈地呈现过。”这四幅作品均由莫里斯配上了叙事性的诗篇。

克制Temperantia(1872)

《克制》和《信仰》,《希望》构成1872年画家的一组作品。这个庄重的女人从瓦罐里倒水浇向火焰,并赤脚踩在火上而没受伤。是伯恩-琼斯最后以玛利亚·赞拔哥为模特所作的几幅画作之一,因此被象征性地解释为玛利亚正在浇灭他们之间的激情。这些主题是画家为教堂射击彩绘玻璃而延展出来的,随着维多利亚时期英格兰土地上教堂的重建和维修增加,此类主题也逐渐增加。画中伯恩-琼斯首次表现了他今后偏爱的褶皱繁复的衣饰。

潘和普西客PanandPsyche(1874)

伯恩-琼斯曾说:“我想通过一幅画,表现关于某种东西的美而浪漫的梦:它从未出现也不会出现,它在比所有亮过的光都美好的光中,它在除了欲望,无人能够记起和辨识的地方,其中的形状有神性的美,然后,我就醒来。”这幅作品是他在梦幻场景中表现传说内容的典型代表,这种表现是画家的一个终身不解的情结。

劫数的岩石TheRockofDoom(1888)

伯恩-琼斯是拉斐尔前派最重要的画家之一,他也是拉斐尔前派理想的热情支持者和实践者。伯恩-琼斯对神秘的神话传说感兴趣,于是他的作品多以圣经故事、亚瑟王的传说、希腊神话为题材,充满了浪漫的梦想和诡异的情调。画面中描绘了这样一个神话故事:在打败美杜莎并获取她的首级之后,珀尔修斯路过雅法,在那里解救和迎娶了埃塞俄比亚公主安德洛美达。她当时因为其母冒犯神灵而被栓在海中岩石上,将被海怪吞食。画面中的公主头斜侧,身体赤裸,显得健美而丰满。路过的骑士偶然遇到了美丽的公主,而解救遇难的美丽女子是他责无旁贷的责任。

金梯TheGoldenStairs

维多利亚时代的公众和批评家习惯于从艺术作品中寻找“意义”或故事,伯恩-琼斯的许多作品都威胁了这个习惯。这幅作品的题目虽然来自但丁的一段诗,但它的内容却没有丝毫的文学或历史寓意。图中的形象是带着乐器的女子沿着梯子向下行进,像另一些唯美或象征主义的作品一样与音乐有联系(例如惠斯勒的“交响曲”和“夜曲”等)。但除了作为美学构造的一次实践以外,它没有任何别的主题。

天使报喜TheAnnunciation(1879)

伯恩-琼斯在长期的神学研究之后,拒绝了在教会任职,听从罗塞蒂的劝告而拿起画笔,艺术中的神话和神秘故事代替了宗教在伯恩-琼斯生活中的位置。他是基督徒,但其表现信仰的方式又是极端个人化的。宗教题材,特别是教堂彩绘玻璃对他自己和观众都是重要的,但却无一例外地不如神话题材或无主题作品那样可信。这幅画中的天使构图和衣褶的处理方式都深受教堂门廊雕塑的影响。

宽恕之树TreeofForgiveness

题材来自古希腊传说,特雷斯岛的王后菲丽斯爱上了路过的米洛斯国王德墨弗翁。当他不能应约在一个月之后回到特雷斯岛时,菲丽斯自杀殉情。雅典娜将她化杏树。后来德墨弗翁回到特雷斯岛,拥抱这棵杏树,它便突然繁花怒放。画家的第一幅作品《菲丽斯与德墨弗翁》中菲丽斯是披袍的,德墨弗翁是全裸的,与现作正好相反。而且画下附有奥维德的一句话:“告诉我我曾做了什么,除了不明智的爱之外。”加上菲丽斯是以画家的情人玛利亚为模特,暗示了画家那件终身难忘的恋情。

不祥的头颅TheBalefulHead(1887)

伯恩-琼斯与罗塞蒂是非常好的朋友,他也是在罗塞蒂的影响下走上了绘画的道路。伯恩-琼斯与罗塞蒂的作品似乎都在追求如梦境般永恒的美。罗塞蒂在给他朋友的信中这样写道:“我在自己的画中创造一个个美丽而浪漫的额梦境,他们不曾存在过,将来也不会存在。那光线比现实中任何的光线都要美,那片大陆不存在于任何人的记忆中,形式庄严而美丽,你能想象吗?”这幅画是伯恩-琼斯所创作的珀尔修斯系列中首先成型的作品,表现了珀尔修斯和安德洛美达在花园的井中通过倒影来观看美杜莎的头颅,因为直接观看蛇发女怪将会使观者成为石头。伯恩-琼斯对美的追求体现在他的所有作品中,即使是血淋淋的头颅也处理得让人有意想不到的美感。

达那厄与铜塔

DanaeandtheBrazenTower

题材来自希腊传说。阿哥斯的国王被神谕警告说,他将死于他女儿达那厄的儿子之手。所以他铸造铜塔囚禁了达那厄,但宙斯化为金雨与女郎相会,使她产下一子珀耳修斯。虽然这个孩子被国王掷入大海,但他遇救并长大成人。在归来参加运动会时,无意间用铁饼杀死了他的亲祖父,完成了命运的安排。图中达那厄正偷看铜塔的修建。那紧张而犹疑地撑住下巴的手势,是伯恩-琼斯认为最美的模特玛利·斯巴达利的标志。

伯利恒之星TheStarofBethlehem

基督诞生的主题曾被伯恩-琼斯在彩绘玻璃上多次表现。在莫里斯开办了地毯作坊之后,一些此类题材的画被织在地毯上,并随着地毯的销售而增加了知名度。以至于后来有人出钱要求伯恩-琼斯依照地毯上的图样,重新创作这幅画,大大增加了它的尺度。伯恩-琼斯不得不用移动梯子来进行上半部分的工作。在创作这幅与圣诞有关的画的期间,他的女儿为他生产下后来成为著名小说家的外孙女安吉拉·瑟克尔(AngelaThirkell)。

废墟间的爱

LoveAmongtheRuins(1894)

除了绘画,伯恩-琼斯一生涉及的艺术领域非常广,他曾设计过彩绘玻璃、刺绣、家具、地毯及书本插图等。他性情温和,用超凡、自由自在的技术制造着自己静谧而纤细的世界。此画的题目与勃朗宁的一句诗相同,但画并不表现任何特殊的文学性场面。伯恩-琼斯笔下的人物要么是忧郁的,要么是无表情的。他自己认为:“当你尝试要给予人们所谓的‘表情’时,你就破坏了头部的典型特征而把它们降格为肖像,什么也不代表。”由于画家用蛋白来增加高光的效果,画面曾遭到了破坏,后来伯恩-琼斯用牛胆汁清洁了被破坏的地方并重新补画。

黎巴嫩的新娘SponsadeLibano(1891)

表现《圣经》中《雅歌》的诗文:“和我一起离开黎巴嫩,我的新娘”以及“北风啊,兴起,南风啊,吹来”。风(两个拟人的形象)推动新娘沿着溪流向前,溪边有摇曳的百合。伯恩-琼斯使用了一个不知名的模特嘟起脸颊来创作拟人化的风。很明显地受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中风神形象的影响。

“爱”引领朝圣者

LoveLeadingthePilgrim

这幅画的创作是从乔叟的文学场景中获得灵感,它也是画家费时最长的作品之一。1877年时,伯恩-琼斯就开始创作此画,但在20年之后,即伯恩-琼斯临死前一年,才完成了这幅画的创作。画体现了伯恩-琼斯对追求精神景象完美的偏执。他无数次地修改细节,以至于有一次他自己也说,不想再改下去了,而是要提一大桶苯水,走近它,把它冲个干干净净。这是典型的完美主义者的病症: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莫里斯明显是一位社会性意义上更健康的人,他曾劝告伯恩-琼斯:“延长我们所剩时日的最好办法,老伙计,就是结束还没完成的旧东西。”

普西客的婚礼

TheWeddingofPsyche(1895)

伯恩-琼斯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像《潘与普西客》一样,这幅作品原来也是给莫里斯的《人间伊甸园》作的插图。它表现了人类灵魂的象征普西客历尽千难万险,终于能和她曾经失去的“爱神”结合,并由此升入神界。图中的普西客以右手抚左胸,这是个由中世纪流传下来的表示忠贞的姿势。图中飘散的玫瑰花瓣是西方文化爱情精神的永恒象征,伯恩-琼斯在他女儿的婚礼上也使用了大量的玫瑰瓣,由四个白衣女子来洒满了新人走的路。

画派

古典主义和浪漫派在十九世纪前半的法国各领风骚后,十九世纪中叶,欧洲的艺术风稍微转向到英国。

此时发展出来的两个流派:拉菲尔前派及唯美主义。英国皇家美术院在当时势力很大,但拉菲尔前派的画家不满学院派一昧的遵守拉菲尔(RaffaeloSanti)的绘画法则,毫无创新。因此,拉菲尔前派的先驱-布朗(MadoxBrown)首先提出:拉菲尔以后的画家们,如论他们的名气有多大,可惜他们没有独创一种风格,只是个模仿家而已。所以布朗呼吁画家们要掌握拉菲尔之前的画家精神,这就是拉菲尔前派名称的由来。拉菲尔前派主张自然主义与真实主义,他们用活泼,敏感的笔触直接描写自然,他们虽然模仿拉菲尔之前的各大画家,但却不受艺术上的法则约束。

同画派画家

拉菲尔前派的精神领袖布朗(MadoxBrown),布朗的弟子汉特(WilliamHolmanHunt),感伤的画家米雷(JohnEverettMillais),拉菲尔前派的诗人罗塞蒂(DanteGabrielRossetti)。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610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30
下一篇2023-06-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