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古典音乐的分类及结构?

简述古典音乐的分类及结构?,第1张

奏鸣曲Sonata

指类似组曲的器乐合奏套曲自海顿莫扎特以后,其指由3-4个乐章组成的器乐独奏套曲(钢琴奏鸣曲)或独奏乐器与钢琴合奏的器乐曲(小提琴奏鸣曲)

交响曲symphony

大型管弦乐套曲,通常含四个乐章其乐章结构与独奏的奏鸣曲相同

协奏曲concerto

由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团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及技巧的大型器乐套曲分独奏协奏曲、大协奏曲、小协奏曲等

交响诗symphonic poem

单乐章的标题性交响音乐

音诗poeme

单乐章管弦乐曲,与交响诗相类似

序曲overture

歌剧、清唱剧、舞剧、其他戏剧作品和声乐、器乐套曲的开始曲。十九世纪又出现独立的音乐会序曲

前奏曲prelude

带有即兴曲的性质、有独立的乐思、常放在具有严谨结构的乐曲或套曲之前作为序引的中、小型器乐曲。

托卡塔toccata

节奏紧凑、快速触键的富有自由即兴性的键盘乐曲

幻想曲fantasia

形式自由,给人以即兴创作或自由幻想之感的器乐曲

随想曲capriccio

形式自由的赋格式的幻想曲,19世纪后是一种富于幻想的即兴性器乐曲

狂想曲rhapsody

始于19世纪初以民族或民间曲调为主要素材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器乐幻想曲

练习曲study

为提高乐器演奏者技术水平而写的乐曲

无词歌songs wighout

抒情的小型器乐曲,有伴奏声部,旋律声部象歌曲样的钢琴曲

浪漫曲Romance

罗曼司,主要指具有抒情性的声乐曲和富有歌唱性的器乐曲

叙事曲ballade

富于叙事性、戏剧性的钢琴独奏曲

夜曲nocturne

流行于18世纪西洋贵族社会中的器乐套曲,常在夜间露天演奏

小夜曲serenade

晨歌的对称。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吟唱诗人在恋人窗前所唱的情歌

谐谑曲scherzo

诙谐曲。节奏强烈,速度较快、轻松活泼的三拍子器乐曲或声乐曲

间奏曲intermezzo

为歌剧或戏剧中的过场音乐或幕间曲;另一种为形式较自由篇幅较小的器乐曲

赋格曲fugue

拉丁文音译意为遁走。以复调手法写成的大型乐曲

卡农canon

纯以模仿手法构成的复调音乐形式

轮唱曲round

用同度或八度卡农手法写成的声乐曲

创意曲invention

复调结构的钢琴小曲。类似前奏曲或小赋格曲。巴赫始用此名称

练声曲vocalization

没有歌词而用韵母、音节或唱名演唱的声乐练习曲

回旋曲rondo

由相同的主部和几个不同的插部交替出现而构成的乐曲

变奏曲variation

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乐曲

进行曲march

用步伐节奏写成的乐曲

特性曲character piece

指富于诗情画意和生活情趣的器乐小曲,主要是钢琴小曲

晨歌alborada

起源于西班牙西北部的加利西亚的田园风味乐曲

田园曲pastorable

原为欧洲16-17世纪一种乡村题材的戏剧表演,歌剧的前身之一。近代音乐中是模仿牧人所吹肖姆管曲调和圣诞吹奏乐的器乐曲或声乐曲,源于意大利。

船歌barcarolle

威尼斯船工所唱的歌曲以及模仿这种歌曲的声乐曲和器乐曲

悲歌elegy

表现哀伤情绪的声乐曲或器乐曲

摇篮曲berceuse

抒情声乐曲或器乐曲。描写摇篮摆动的节奏,近似船歌。

嬉游曲divertimento

18世纪欢娱宾客的一种器乐重奏组曲

即兴曲impromptu

偶发创作的抒情特性曲,19世纪成为器乐短曲曲名,形式类似歌曲

无穷动perpetuum mobile

从头至尾贯穿着急速节奏的乐曲

小品bagatelle

轻快,幽默的特性曲,常为钢琴小曲

幽默曲humoreske

富于幽默风趣或表现恬淡朴素、明朗愉快情致的器乐曲

新事曲novellette

始创于R舒曼的一种钢琴特性曲

演绎曲paraphrase

14--16世纪教会音乐中的演绎曲是自由加工的素歌旋律。F李斯特借用此名称称其为著名声乐曲和器乐曲,特别是为歌剧选曲所作的钢琴改编曲为演绎曲

舞曲dance music

根据舞蹈节奏写成的器乐曲或声乐曲

小步舞曲menuet

起源于法国民间的三拍子舞曲,因舞步极小而得名

加沃特gavotte

起源于法国民间的中速、四拍子舞曲

塔兰泰拉tarantella

起源于意大利的速度迅急、情绪热烈的舞曲

波尔卡polka

起源于捷克的速度较快的二拍子舞曲

华尔兹waltz

圆舞曲。一种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三拍子舞曲。

马祖卡mazurka

起源于波兰民间的情绪活泼热烈的三拍子双人舞曲

波罗乃兹polonaise

波兰舞曲。起源于波兰民间的庄重,缓慢的三拍子舞曲

哈巴涅拉habanera

阿伐奈拉。由非洲黑人传入古巴的中速二拍子舞曲

探戈tango

起源非洲后传入阿根廷的中速、二拍子或四拍子的舞曲

独唱solo

由一人演唱,常用乐器或乐队伴奏的演唱形式,有时也用人声伴唱

齐唱unison

两人以上的歌唱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唱同一旋律的演唱形式

重唱ensemble

每个声部均由一人演唱的多声部声乐曲及演唱形式。按声部或人数分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

领唱lead a chorus

由一人唱众人和的演唱形式

合唱chorus

两组以上的演唱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的演唱形式

无伴奏合唱a cappella

纯粹由人声演唱不用乐器伴奏的合唱形式

合奏ensemble

由多种乐器组成,常按乐器种类的不同而分为若干组,各组分别担任某些声部,演奏同一乐曲的演奏形式

伴奏accompaniment

由一件或多件乐器奏出,用以衬托主要的歌唱或器乐演奏部分。用以烘托舞蹈的器乐配乐也常称为伴奏

独奏solo

由一人演奏某一乐器,常用其他乐器或乐队伴奏

齐奏unison

两个以上的演奏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奏同一曲调

室内乐chamber music

通常指由少数人演奏,演唱的重奏曲、重唱曲。

二重奏Duet

由两件乐器分奏两个声部的室内乐

三重奏Trio

由三件乐器分奏三个声部的室内乐

弦乐三重奏string trio

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分奏三个声部的室内乐

钢琴三重奏piano trio

由钢琴与另两件乐器(弦乐器或管乐器)演奏的室内乐

四重奏quartet

由四件乐器分奏四个声部的室内乐

弦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

由两个小提琴,一个中提琴、一个大提琴演奏的室内乐

钢琴四重奏piano quartet

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钢琴演奏的室内乐出,用以衬托主要的歌唱或器乐演奏部分。用以烘托舞蹈的器乐配乐也常称为伴奏

独奏solo

由一人演奏某一乐器,常用其他乐器或乐队伴奏

齐奏unison

两个以上的演奏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奏同一曲调

室内乐chamber music

通常指由少数人演奏,演唱的重奏曲、重唱曲。

二重奏Duet

由两件乐器分奏两个声部的室内乐

三重奏Trio

由三件乐器分奏三个声部的室内乐

弦乐三重奏string trio

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分奏三个声部的室内乐

钢琴三重奏piano trio

由钢琴与另两件乐器(弦乐器或管乐器)演奏的室内乐

四重奏quartet

由四件乐器分奏四个声部的室内乐

弦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

由两个小提琴,一个中提琴、一个大提琴演奏的室内乐

钢琴四重奏piano quartet

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钢琴演奏的室内乐

《Kiss The Rain》 《梦中的婚礼》 《Song From A Secret Garden Songs》《德沃夏克幽默曲》《秋日私语》《献给爱丽斯》《星空》《爱的罗曼史》《天空之城》《风之谷》

1812序曲

幻想即兴曲(萧邦)

维也纳森林故事

E调前奏曲(巴哈)

幽默曲(德沃夏克)

绿袖

F调旋律(鲁宾斯坦)

彩云追月

美丽的星期天

G弦之歌(巴哈)

摇篮曲(勃拉姆斯)

花仙子

三套车

斗牛士之歌

苏格兰之歌

二泉映月

星星索

苏武牧羊

五月花开

春之声圆舞曲

英雄交响曲(贝多芬)

兰色多瑙河舞曲

春之歌(门德尔松)

英雄波兰舞曲(萧邦)

军队进行曲(舒伯特)

春江花月夜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勃拉姆斯)

昭君怨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十面埋伏

月光(贝多芬)

行星组曲(霍斯特)

卡门

月光曲(德彪西)

西班牙女郎

友谊地久天长

杜鹃圆舞曲

邮递马车

吉他奏鸣曲(威尔第)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查斯特劳斯)

重归苏莲托

命运交响曲(贝多芬)

梅花三弄

野玫瑰

啤酒桶波尔卡

梦幻曲(舒曼)

金婚式(马瑞)

四季(威尔第)

棕发少女(德彪西)

金银圆舞曲

土耳其进行曲(莫扎特)

横笛协奏曲1号(莫扎特)

钟表店(安德松)

圣母颂

欢乐颂(贝多芬)

钟(李斯特)

夏夜午后之梦序曲(门德尔松)

钢琴协奏曲2号(拉赫马尼诺夫)

夏天里最后一朵玫瑰

水上音乐(亨德尔)

胡桃夹子圆舞曲

天鹅(圣桑)

汉宫秋月

自新大陆(德沃夏克)

天鹅湖

沉思曲(马斯奈)

致爱丽丝(贝多芬)

威廉退尔序曲

《 流浪者之歌》

舞乐组曲(巴哈)

威风堂堂进行曲

浪漫曲

良宵

寒鸦戏水

海顿小夜曲

阅兵式进行曲

小夜曲

清明上河图

阳关三叠

小夜曲

渔舟唱晚

阳春白雪

溜冰圆舞曲

雨中

少女的祈祷

火光 雨滴 布蓝登堡舞曲

风流寡妇圆舞曲

帕格尼尼狂想曲

皇帝圆舞曲

高山流水

平沙落雁

睡美人圆舞曲

平湖秋月

结婚进行曲(门德尔松)

自己编的曲子,没有具体名字,用婚礼在走红毯上。

周杰伦结婚时播放的结婚进行曲有别于一般婚礼走红毯时的进行曲,这是周杰伦为自己的婚礼写的一首曲子,再由现场弦乐队演奏,唯美弦乐曲风,营造浪漫氛围。

这首曲子是在周杰伦写好后,由音乐合作伙伴之一的黄雨勋编曲,采谱后就交由英国当地弦乐队排练,婚礼这天,周杰伦特别对音乐与走红毯搭配等相关细节彩排,仔细程度不输盯演唱会。

周杰伦说,“特别为自己婚礼写一首曲子,就是要让婚礼有不同的情境”。

扩展资料

周杰伦简介

周杰伦是流行音乐市场具有革命性和指标性的原创歌手,同时也是影响华语乐坛很深的音乐人。他把中国本土文化和R&B音乐相结合,将R&B这种音乐形态完全中国化,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词曲原创人在华人音乐界的地位。

他突破亚洲音乐原有的主题和形式,创造出了多变的歌曲风格 。他不仅擅长节奏蓝调、饶舌、西方古典钢琴等等 ,每张专辑都有中国风歌曲也是他的特点之一。

他将Hip-Hop、R&B唱法融入到中国传统音乐当中 ,让中国风变成华语流行音乐的主流曲风。周杰伦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他在追求中国风音乐的同时,将文学美与意境美注入到音乐中。

他不仅将流行音乐进行复杂而微妙的相互融合,还大胆的运用与搭配各类乐器,从而创造出其不意的效果。这种天马行空的创作思路也使得周杰伦的歌曲具有很强的个人风格,并且与任何一种音乐形式都不完全相同。

—周杰伦

人民网—周杰伦为自己婚礼写唯美曲子 现场气氛浪漫(图)

  轻音乐,是指那种风格轻松、活泼的音乐,它是能给人以愉悦和抒情感,优美动听、通俗易懂的音乐。所谓“轻”,是指与庄重的严肃音乐对比而言。舞曲、进行曲、小夜曲比奏鸣曲、交响曲更“轻”;轻歌曲、抒情歌曲、诙谐歌曲比大合唱、清唱剧要轻;喜歌剧要比正剧要“轻”。形象地说,它是音乐中的轻武器,和文学里的小品文、笑话、抒情诗等大致相同。轻音乐在当前人们的音乐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优美、健康的轻音乐不仅可供消遣娱乐,同时也能陶冶情操,提高欣赏者的音乐水平。

  斯卡堡集市这首歌的歌词至少追溯到十三世纪的英格兰,至于曲调则更早,产生于苏格兰,很有可能受到了维京人和另一支伟大的蛮族凯尔特人的影响。维京人是那种大无畏的民族,而凯尔特则有着很多神秘难解的传说,他们留给我们的印象当中,更多的是诡秘和传奇,但是就是这些野蛮人创作了那首充盈着敏感的诗意和微妙的幽怨的歌。时常出现在脑子里的图像,是秋天的干草温暖的气味夹杂着野花的芬芳,被萧索的秋风挟裹着,掠过大地和田野,掠过即将封冻的河流和永远叹息的大海,一个孤独的男人,独自唱着忧伤的歌,消失在天地之间。

  斯卡堡集市的第二句唱到了四种花朵,香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据说分别代表爱情的甜蜜,力量,忠诚和勇气。也有说法这四种花都有代表“死亡”的隐藏意,暗示远在天涯的爱人早已逝去。而目前《斯卡堡集市》最著名的版本,也就是西蒙与加芬克尔(Simon and Garfunkel)为**《毕业生》所创作的主题曲(当年曾超过了披头士乐队的白色专辑,登上了1968年畅销歌曲排行榜的榜首),主要使用了“原版” 中“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这一小部分。

  在歌曲的二、三、四段,每一句的结尾,都有一个不太明显的声音在唱着另外的一套歌词,副歌的歌词是西蒙写的,而旋律则出自加芬克尔之手,副歌开始时如同秋天昏黄萧索的天空,沉静的讲述战争当中的种种苦难,艰辛,这使得这一曲《斯卡布罗集市》不再仅仅是一首哀伤的恋歌,更是是一首尖锐的反战歌曲。那套歌词的内容讲述了一场战争。结合当时的背景,可能与反对越南战争有关。

  ---------------------------

  斯卡布罗集市 属于民谣范畴,至于昨日重现,怎么说,也许一般的摇滚在重金属音乐者耳中就是轻音乐。这没有冲突

  所以,听歌,你觉得轻就轻。其实歌曲本身的归类本就是欣赏者自己的定义。

随想曲 (capriccio) 在16--17世纪,随想曲是一种形式自由的赋格式的幻想曲,从19世纪后就逐渐转变为一种富于幻想的即兴性器乐曲。

狂想曲 (rhapsody)比较自由,以民族地区作为素材,一般有两个部分组成。

套曲 (cycle) 一种大型的器乐曲或声乐曲由几个乐章组合而成。

组曲 (suite)几个相对独立的器乐曲组合在一起时称为“组曲”,其中有古组曲和现代组曲之分。古组曲的形式在7世纪被当时的作曲家弗罗贝格尔确定下来的。其结构由阿勒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吉格四首舞曲组成,后两首舞曲的组合可以有些自由,各乐章均采用同一个调性,用两段式写成,演奏时,每段各自反复一次。现代组曲在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兴起。其结构仅限于舞曲,其中也有从歌舞剧、戏剧及**音乐中选出来的片断组合而成的,如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组曲》;或是带有独立标题的组曲,如霍尔斯特的《行星组曲》;还有特性曲组曲,如舒曼的《狂欢节》;民族风格的组曲,如德沃夏克的《捷克组曲》;仿古组曲,如拉威尔的《库普兰之墓》。

奏鸣曲 (sonata) 在16--17世纪时,各种器乐曲都被泛指为奏鸣曲,17世纪后,则指类似组曲的器乐合奏套曲。自海顿、莫扎特以后,由三个或四个乐章组成的器乐独奏套曲或一件独奏乐器与钢琴合奏的器乐曲常被称为奏鸣曲(如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奏鸣曲)。其各乐章的基本特点如下:第一乐章为快板,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为慢板,用奏鸣曲式、三段式或变奏曲式;第三乐章(有时略去)为小步舞曲或谐谑曲,用复三段式;第四乐章为快板或急板,用奏鸣曲式或回旋曲式。

交响曲 (symphony) 一般说大型管弦乐套曲包含四个乐章(有时冠以慢板引子),也有少于或多于四个乐章的。其乐章结构和奏鸣曲相同。

协奏曲 (concerto) 指由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及技巧的和种大型器乐套曲。用一件乐器者又称“独奏协奏曲”,用几件乐器者又称“大协奏曲”。通常为三个乐章,但也有仅一个乐章的“小协奏曲”(如舒曼的《4支圆号小协奏曲》)。

交响诗 (symphonicpoem) 属标题交响音乐,由单乐章构成。据说,此术语由李斯特首先采用。

音诗 (poeme) 与交响诗相类似,是一种单乐章的管弦乐曲。

序曲 (overture) 一般在歌剧、舞剧、戏剧以及声乐、器乐套曲之前演奏。19世纪后,出现了一种单乐章的标题性音乐会序曲(如柴科夫斯基的《1812序曲》),可作为独立的曲目在音乐会上演奏。

前奏曲 (prelude) 一种带有独立的乐思和即兴性质的中、小型器乐曲。作为前奏,它通常放在特定结构的乐曲或套曲之前。19世纪后,也有人将歌剧、乐剧中的开场或幕前音乐称为前奏曲。

托卡塔 (toccata) 一种有即兴式,节奏紧凑、快速的键盘乐曲。

幻想曲 (fantasia) 一种带有幻想性的、形式自由、给人以即兴创作感觉的器乐曲。

练习曲 (study) 为提高乐器演奏者的技术水平而写的乐曲。音乐会练习曲是一种可供表演的乐曲,带有弦技性。

无词歌 (songs without words) 一种抒情的小型器乐曲。有旋律声部和伴奏声部,如同歌曲式的钢琴曲。据说,这种音乐形式由门德尔松首创。

浪漫曲 (romance) 指具有抒情性的声乐曲和富于歌唱性的器乐曲。

叙事曲 (ballade) 内容富于叙事性、戏剧性的独奏曲。

夜曲 (nocturne) 18世纪欧洲贵族社会中的一种器乐套曲,常在夜间露天演奏。近代的夜曲多指具有宁静、沉思的抒情特色的钢琴小曲。

小夜曲 (serenade) 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特指当时一些吟唱诗人在恋人窗前所唱的一种情歌,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小夜曲兼用于声乐和器乐。

谐谑曲 (scherzo) 又称“诙谑曲”。一种节奏强烈、活泼、轻快的三拍子器乐曲或声乐曲。

间奏 (intermezzo) 歌剧或戏剧中的过场音乐或幕间曲,也有的是形式较自由、篇幅较短小的器乐曲。

赋格曲 (fugue) 赋格是拉丁文“fuga”的音译,意为"遁走"。赋格曲是一种以复调手法写成的大型乐曲。其结构大多为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卡农 (canon) 一种复调音乐形式,以模仿手法构成。其特点为同一旋律以相同或不同的高度在各声部先后出现,后面声部按一定的间隔依次模仿前一声部再进行。

轮唱曲 (round) 用同度或八度卡农手法写成的声乐曲。

创意 (invention) 类似前奏曲或小赋格曲,是一种复调结构的钢琴小曲。巴赫始用此名称

练声曲 (vocalization) 一种没有歌词而用韵母、音节或唱名演唱的声乐练习曲。

回旋曲 (rondo) 由相同的主部和几个不同的插部交替出现而构成的乐曲。

变奏曲 (variation) 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将某一主题进行一系列的变化反复而组成的乐曲。

进行曲 (march) 一种用步伐节奏写的乐曲。

特性曲 (characterpiece) 指富于诗情画意和生活情趣的器乐小品,主要是钢琴小品。

晨歌 (alborada) 起源于西班牙西北部的加利西亚的田园风味乐曲。

田园曲 (pastorale) 16—17世纪欧洲的一种乡村题材的戏剧表演,也是歌剧的前身之一。近代音乐中的田园曲常以模仿牧人所吹肖姆管曲调和圣诞吹奏乐的器乐曲或声乐曲。

船歌 (barcarolle) 意大利威尼斯船工所唱的歌曲以及模仿这种歌曲的声乐曲和器乐曲。

悲歌 (elegy) 一种表现哀伤情绪的声乐曲或器乐曲。

摇篮曲 (berceuse) 一种抒情的、带有摇蓝摆动节奏的声乐曲或器乐曲。

嬉游曲 (divertimento) 18世纪欢娱宾客的一种器乐重奏组曲。

即兴曲 (impromptu) 一种偶发创作的抒情特性曲。19世纪成为小型器乐曲的曲名,形式类似歌曲。

无穷动 (perpetuummobile) 一种从头到尾贯穿着急速节奏的乐曲。

瞬想曲 (momentmusical) 又称“音乐的瞬间”。一种钢琴抒情特性曲。

冥想曲 (meditation) 又称“沉思曲”。一种深沉的抒情特性曲。

小品曲 (bagatelle) 一种轻快、幽默的特性曲,常为钢琴小曲。

幽默曲 (humoreske) 一种富于幽默风趣或表现活跃情绪的器乐曲。

新事曲 (novellette) 始创于舒曼的一种钢琴特性曲。德语novellette的意思是轶事、素描或短篇小说。

传奇曲 (legende) 常指富有色彩的史诗性叙事曲。

柴科夫斯基在器乐作品中还写了一些著名的单章性的作品,如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1869)、〈1812序曲》(1880)、《意大利随想曲》(1880)等。《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接受МА巴拉基列夫的建议而作,取材于莎士比亚原著,概括地表现了原著的主题思想。《1812序曲》是应鲁宾斯坦之约,为莫斯科救主大教堂重建落成而作。救主大教堂于1812年毁于拿破仑入侵,故题名为《1812序曲》。这是一部以音乐描绘战争的通俗性乐队作品。其中的主题多采用了人们较熟悉的曲调,如圣咏《上帝,拯救你的众民》、民歌《在大门旁》以及《马赛曲》、沙俄国歌《上帝保佑沙皇》的片断等,分别表现战争双方的形象。《意大利随想曲》反映了柴可夫斯基多次旅居意大利所得到的生活感受,特别是意大利民歌所唤起的鲜明印象。

  在柴科夫斯基为数不多的室内乐作品方面,以他的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1871)和《a小调钢琴三重奏》(1881~1882)最为著名。这两部作品都显示了柴科夫斯基在室内乐方面所具有的鲜明民族风格的独创性。特别是《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2乐章“如歌的行板”,以乌克兰民歌《瓦尼亚坐在沙发上》为主题,更是脍炙人口。大文豪Л托尔斯泰曾被此曲感动得流泪,他说,从这个作品中可以“接融到忍受苦难的人民的灵魂深处”。《a小调钢琴三重奏》是为悼念НГ鲁宾斯坦而作,全曲只有两个乐章,但第2乐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但全曲仍具有3个乐章的结构特点。柴科夫斯基以深沉的悼念和对往事的亲切回忆来寄托对亡友的哀思。

  柴科夫斯基在声乐浪漫曲方面也写出许多为人喜爱的珍品。他的浪漫曲风格多样,内容广泛,情感真挚。最突出的是那些戏剧性抒情浪漫曲,在这类浪漫曲中,也同柴可夫斯基的其他作品一样,深刻体现了主人公对光明幸福的渴望同黑暗现实间的激烈矛盾。如《遗忘得真快》(1870)、《在热闹的舞会上》(1878)、《我们曾坐在一起》(1893)、《夜》(1893)等等。

  柴科夫斯基的创作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下半叶处在腐朽的沙皇专制制度下,俄国知识分子对光明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苦闷压抑的感受。他善于在矛盾冲突中捕捉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入揭示人物的内心体验。他继承了格林卡以来俄国音乐发展的成就;又注意吸取西欧音乐文化发展的经验,重视向民间音乐学习,他把高度的专业创作技巧和俄罗斯民族音乐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他把清晰而感人的旋律,强烈的戏剧性冲突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富于独创性地有机地融合在他的作品中,为俄国音乐文化和世界音乐文化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688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30
下一篇2023-06-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