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尚可以结婚吗?

中国和尚可以结婚吗?,第1张

这是源于日本“净土真宗”的妻带制度。

“净土真宗”的开山法师是镰仓时期的亲鸾上人。亲鸾的父亲在宫中做官,母亲是武土贵族源义家的孙女。按理说,亲鸾也属于官家豪族出身,但是当时正值日本处于动荡时期,年仅9岁的亲鸾就被送进了京都青莲院,成为了小沙弥。

亲鸾的修行悟道过程颇为传奇。据说亲鸾在29岁时,在一次参禅中眼前突然出现了化身成救世菩萨的圣德太子的形象。圣德太子给亲鸾留下了四句偈语:“行者宿报设女犯,我成玉女身被犯。一生之间能庄严,临终引导生极乐。”意思是:如果修行者因为前世的因果报应,导致现世跟女人在一起,那么就请把那位女性当作我的化身来对待,清净庄严地度过一生,在死前我就会来引渡你前往极乐世界。

听到圣德太子的这四句话,亲鸾马上娶了日本宰相(当时官名叫“关白”)的女儿。然而好景不长,因为亲鸾的恩师法然和尚设立“只管念佛”的净土宗,遭到了当时日本佛教两大势力——京都比叡山和奈良兴福寺的打压。法然和亲鸾分别被判流放。由于不舍得女儿也受流刑之苦,亲鸾被宰相流放至新潟,并被迫还俗。在新潟,亲鸾又娶了他的第二任妻子。

史料显示,亲鸾与两任妻子间共生有4男3女。虽然过着流放的生活,但亲鸾一直在新潟持续着布道的生活,直到62岁才获准返回京都。亲鸾死后,他的小女儿觉信尼根据父亲的思想创立了“净土真宗”,在当时被称为“本愿寺教团”。

本愿寺教团与其他佛教组织不同,由开山祖师传下来的“结婚(妻带)”制度,使得一族的血脉得以延续。到了第八代传人——本愿寺莲如的时代,日本进入战国时代,各地的豪族与传统贵族之间争斗不断,民众苦不堪言,于是莲如和尚借机大肆宣传净土真宗的教义,形成了一股潜在的半农半兵的武装势力。

史料记载,虔诚的佛教信徒德川家康终结战国乱世、开创江户幕府时代之后,开始反思净土真宗因为“结婚(妻带)”制度惹下的大乱,觉得虽然要支持佛教,但是纪律还是要强调一下的。在整个江户幕府时期,日本逐渐形成了一套严格的“檀家制度”,一方面佛教普及度在该制度下获得了极大的提升,达到了“一村一寺”的程度,平民百姓婚丧嫁娶都要到当地寺院去办手续;但另一方面,“檀家制度”要求各派寺院严持本门戒律,将军本人都带头吃素,和尚更别想娶媳妇了。当然,净土真宗还坚持着自己的“妻带”传统,其代价则是被幕府想尽各种方式打压。

但随着德川幕府的倒台,风气又为之一变。明治新政府上台后,极力扶持本土的神道教,打压佛教。1872年,明治新政府颁布了《肉食妻带解禁令》,宣布“僧人今后无论蓄发、娶妻、生子、食酒肉,皆听从自便”,但同时政府不再发放给各寺庙补贴。同年,日本政府追加了一条通告,僧侣的名字要与一般国民的名字一样,国家不把僧侣当作特殊群体对待。

为了巩固政府的《肉食妻带的解禁》法令,明治政府还允许僧侣可以继承,当破戒生子以后,孩子可以继承父业成为日本职业僧侣。日本的和尚都基本遵守了明治政府的法令,娶妻生子、喝酒吃肉成为日本僧侣(和尚)的一个独特的标志。当然,依然有很多僧侣坚持自我修行,坚守五戒。

和尚本身,是可以结婚的。

但如果是出家的和尚,那就不能结婚了。因为出家有特定的规定。

而对于在家的和尚,完全可以结婚。

千万不要误认为:

出家人一定是和尚,在家人一定不是和尚,那大错特错。

只有佛法大师,才可以称为和尚,无论出家或在家。

即使出家人,如果不是佛法大师,那也仍然不是和尚。

即使在家人,如果是佛法大师,那也仍然称为和尚。

民间所说的“和尚”,实际应该是“比丘”。

比丘,不一定是和尚。

和尚,不一定是比丘。

在佛教中,“和尚与比丘”,是2个含义完全不同的词语。

但被民间,完全搞混乱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701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30
下一篇2023-06-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