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我给你贫穷的街道、绝望的日落、破败郊区的月亮。
我给你一个久久地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
2
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 ,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博尔赫斯《关于天赐的诗》
3
我给你一个从未有过信仰的人的忠诚
——博尔赫斯《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4
我给你,早在你出生前多年的一个傍晚看到的一朵黄玫瑰的记忆。
——博尔赫斯
5
人死了,就像水消失在水中。
——博尔赫斯《另一次死亡》
6
在那做梦人的梦中,被梦见的人醒了。
——博尔赫斯《虚构集》
7
使他觉得遥远的不是时间长,而是两三件不可挽回的事
——博尔赫斯《等待》
8
房子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大,
使它显得大的是阴影、对称、镜子、漫长的岁月、我的不熟悉、孤寂。
——博尔赫斯《死亡与指南针》
博尔赫斯笔下的浪漫句子
1、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我给你瘦弱的街道、绝望的日落、荒郊的月亮。我给你一个久久望着孤月的人悲哀。——博尔赫斯《英文诗两首》。
2、命运之神没有怜悯之心,上帝的长夜没有尽期,你的肉体只是时光,不停流逝的时光,你不过是每一个孤独的瞬息。——博尔赫斯《你不是别人》。
3、你是上帝展示在我失明的眼睛前的音乐、天穹、宫殿、江河、天使、深沉的玫瑰,隐秘而没有穷期。——博尔赫斯《深沉的玫瑰》。
4、我在我的黑暗里,那虚浮的冥色,我用一把迟疑的手杖慢慢摸索。我总是暗暗设想,天堂,应是座图书馆的模样。——博尔赫斯《关于天赐的诗》。
5、房子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大,使它显得很大的是阴影、对称、镜子、漫长的岁月、我的不熟悉、孤寂。——博尔赫斯《死亡与指南针》。
6、我给你关于你生命的诠释,关于你自己的理论,你的真实而惊人的存在。我给你我的寂寞、我的黑暗、我心的饥渴;我试图用困惑、危险、失败来打动你。——博尔赫斯《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7、世界会变,但是我始终如一,我带着悲哀的自负想到。——博尔赫斯《阿莱夫》。
8、所有的人都从生活中得到了一切,但是大多数人自己却不知道。——博尔赫斯《翁德尔》。
9、我心想,一个人可以成为别人的仇敌成为别人一个时期的仇敌,但不能成为一个地区、萤火虫、字句、花园、水流和风的仇敌。——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
10、我给你我书中所蕴含的一切悟力,以及我生活中所能有的男子气概和幽默。我给你一个从未有过信仰的人的忠诚。——博尔赫斯《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11、上帝操纵棋手,棋手摆布棋子,上帝背后,又有哪位神祗设下尘埃,时光,梦境和苦痛的羁绊。——博尔赫斯《棋》。
12、任何命运,无论如何漫长复杂,实际上只反映于一个瞬间:人们大彻大悟自己究竟是谁的瞬间。——博尔赫斯《塔德奥·伊西多罗·克鲁斯小传》。
13、我写作,不是为了名声,也不是为了特定的读者,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安心。——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
14、灰色的烟雾模糊了遥远的星座,眼前的一切失去了历史和名字。世界只是一些影影绰绰的温柔,人还是原来的人,河还是原来的河。——博尔赫斯《面前的月亮·圣马丁札记》。
15、一朵玫瑰正马不停蹄地成为另一朵玫瑰,你是云、是海、是忘却,你也是你曾失去的每一个自己。——博尔赫斯《云·其一》。
16、黑夜里的你,拥有看不见的世界,和清晰的自己。——博尔赫斯《博尔赫斯诗选》。
1、酒渣色的云使天空显得粗俗,为我紧闭的眼帘带来黎明。——博尔赫斯《失眠》
2、我们不能指望天堂,但是却可以相信地狱。——博尔赫斯《四个时代》
3、你走遍了天涯路,如今只剩下铿锵的诗。——博尔赫斯《致一位撒克逊诗人》
4、为少数人创造的企盼的天国,对几乎所有人来说是地狱。——博尔赫斯《乔纳森·爱德华兹》
5、你消磨了岁月,岁月也消磨了你,你至今没有写出诗。——博尔赫斯《〈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第三十节》
6、我的名声传遍了大陆,但我没有生活。我想成为另一个人。——博尔赫斯《爱默生》
7、为了抹掉或减轻现实的残酷,他寻找着梦想的东西。——博尔赫斯《乌尔比纳的一名士兵》
8、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我给你贫穷的街道、绝望的日落、破败郊区的月亮,我给你一个久久地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博尔赫斯《英文诗两首》其二
9、一个象征,一朵玫瑰使你心碎,一首吉他乐曲可能要你性命。——博尔赫斯《一九六四年》
10、你冷冷地燃烧,独自在沙漠,无人理解你的灵魂,而你已死去。——博尔赫斯《致卡尔十二世》
诗集:《面前的月亮》《圣马丁札记》《另一个,同一个》《铁币》《雨》《布宜诺斯爱丽斯激情》《夜晚的故事》《天数》《密谋》
散文集:《探讨集》 《我希望的尺度》 《序言集成》《什么是佛教?》 传记:《埃瓦里斯托·卡列戈》
论文集:《讨论集》
短篇小说集:《恶棍列传》 《沙之书》《梦之书》《小径分岔的花园》 《虚构集》《虚构集》《阿莱夫》
小说集:《杜撰集》
诗歌散文集:《影子的颂歌》 《深沉的玫瑰》 《阿德罗格》 演讲集:《博尔赫斯口述》《七夕》
推荐的是他的《沙之书》《梦之书》《小径分岔的花园》 《七夕》:《影子的颂歌》《环行废墟》《巴别图书馆》 (又译作《通天塔图书馆》
他的背景
个人荣誉
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
1935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从此奠定了其在阿根廷文坛上的地位。
1950年至1953年间任阿根廷作家协会主席。
1955年任国立图书馆馆长、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哲学文学系教授。
1956年阿根廷国家文学奖。
1961年福门托奖(与爱尔兰作家贝克特分享)。
1962年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1963年阿根廷国家艺术基金大奖。
1965年英国爵位、意大利佛罗伦萨第九届诗歌奖、秘鲁太阳勋章。
1968年意大利共和国勋章。
1970年巴西美洲文学奖。
1971年耶路撒冷奖。
1973年墨西哥阿方索•雷耶斯奖。
1 979年法兰西学院金质奖章、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荣誉勋章。
1980年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奖(与赫拉尔多•迭戈分享)。
1981年墨西哥奥林•约利兹利奖。
1982年西班牙智利阿方索十世大十字勋章、法国荣誉骑士勋章。
1984年意大利大十字骑士勋章。
他被称为南美洲的卡夫卡
作品评述
博尔赫斯时时刻刻都在企图赋予作品以形而上学的意义。 博尔赫斯小说中的宇宙模型是无限的、混沌的、主观的、相对的、静止的。在阅读这些小说的时候,你总能将它与哲学、神学和数学相联系起来。 《环形废墟》里提供了一个简洁到极至又复杂的难以想象的宇宙模型。小说中的魔法师,在梦里创造了一个男孩。他对于“男孩是存在于我的梦里”这个事实是十分清楚的,而在梦中被创造出的人(虚影)在踏进祭祀的火堆时是不会被灼伤的。荒谬的是他在担心男孩踏进火堆时会发现自己是被创造出的幻影的时候,他自己踏入火堆却安然无恙。最终他发现自己也是一个被创造的影子。(他朝火焰走去。火焰没有吞噬他的皮肉,而是不烫不灼地抚慰他,淹没了他。他宽慰地、惭愧地、害怕地知道他自己也是一个幻影,另一个人梦中的幻影。)《环形废墟》是非常具有力量的,当你读它的时候你会一下陷入一种存在的荒谬中。因为这篇小说直接指向现实中的本体,而对于宇宙本身的无限,人是一直无法理解的。现实中没有无限,而宇宙却非要是无限向外延伸的不可。这个矛盾会让人感到震惊,人永远也想不清这个问题。 放在数学上, 《环形废墟》里的宇宙模型就像数轴,向两端无限的延伸下去,而原点可以在任意一个位置上。《环行废墟》里的宇宙就是一个梦套一个梦,一个主体既是扮演创造者的上帝又是被另一个上帝所创造的人。就像两面互相照射的镜子,会聚了无穷多个世界。 除了《环行废墟》,另一篇让博尔赫斯着墨颇多的是《巴别图书馆》 (又译作《通天塔图书馆》 )。这篇小说融合了许多宗教和哲学的观点。比如说开篇的引文“用这种技巧可以悟出二十三个字母的变异”,在文中,博尔赫斯试图将无限拆分成最基本的25个字符。这种类似于易经,易经用“两仪”、“四象”、“八卦”直到“六十四卦”来描述世界。博尔赫斯读过《易经》以及佛教的书,可以猜测,易经中的归纳思想被博尔赫斯用在这篇小说里,用以描述宇宙的本原。而小说中图书馆(即宇宙)的构造是六角形的回廊,上下无限延伸,而每个回廊里的门又通向另一个六角形。这个时空之间串联的灵感或许来自佛教的“大千、中千、小千世界”。《巴别图书馆》中的那本“包含了所有书籍的书籍”很明显的是在比喻形而上的本体。而“有人提出逆行的办法:为了确定甲书的位置,先查阅说明甲书的乙书;为了确定乙书的位置,先查阅说明乙书位置的丙书,依此无限的倒推上去……”则是对理性的置疑,很显然的,博尔赫斯否认推理、论证这样的手段可以认识本体。给玄学和宗教留下了一片天地,不让世界整个被狂妄的“罗格斯”所侵吞掉。可以看出,博尔赫斯发现了东方与西方思维方式上的不同,他更倾向于东方的整体式的、隐喻式的、诗化的思维方法,而暗示西方的二元的、Logos的、分岔化的认识手段不适合于认识本体。
人物生平
JL博尔赫斯虽然从小就受着这浓重的英语环境的熏陶,但他生活的大环境毕竟是讲西班牙语的阿根廷;据作家自称,他还是先学会西班牙语,后掌握英语的。 1901年,博尔赫斯全家从图库曼大街840号外祖父家迁到首都北部的巴勒莫区塞拉诺大街(现改名为博尔赫斯大街)2135/47号的一幢高大宽敞、带有花园的两层楼房;作家的童年和少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父亲在这幢舒适的楼房里专辟了一间图书室,内藏大量的珍贵文学名著,博尔赫斯得以从祖母和英籍女教师那里听读欣赏,未几便自行埋首涉猎,乐此不疲。 博尔赫斯
博尔赫斯受家庭熏陶,自幼热爱读书写作,很小就显露出强烈的创作欲望和文学才华。
7岁时,他用英文缩写了一篇希腊神话。8岁,根据《堂吉诃德》,用西班牙文写了一篇叫做《致命的护眼罩》的故事。10岁时就在《民族报》上发表了英国作家王尔德的童话《快乐王子》的译文,署名豪尔赫·博尔赫斯,其译笔成熟,竟被认为出自其父的手笔。 1914年,父亲因眼疾几乎完全失明,决定退休,所以豪尔赫·路易斯随全家赴欧洲,遍游英、法之后,定居瑞士日内瓦。博尔赫斯正式上中学,攻读法、德、拉丁等诸多语文。凭借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好学的博尔赫斯如虎添翼,如饥似渴地浏览世界名著。他读都德、左拉、莫泊桑、雨果、福楼拜,读托马斯·卡莱尔、切斯特曼、斯蒂文森、吉卜林、托马斯·德·昆西,读爱伦·坡、惠特曼,读海涅、梅林克、叔本华、尼采……这对他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并打下了极为坚实的基础。 1919年到1920年随全家移居西班牙,在此期间同一些极端主义派的青年作家交往,发生共鸣,同办文学期刊,积极撰稿,创作了歌颂十月革命的组诗《红色的旋律》以及短片小说集《赌徒的纸牌》;但博尔赫斯自谦地认为这些只是试验之作,尚欠火候,未予发表。 1921年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后,博尔赫斯仿佛受命运的驱使,来到他心中的天堂——图书馆,并终身从事图书馆工作,历任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各公共图书馆的职员和馆长,是一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同时进行文学创作,办杂志,讲学等活动。 1923年正式出版第一本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1922年曾先行自费出版)以及后来面世的两首诗集《面前的月亮》(1925)和《圣马丁札记》(1929)形式自由、平易、清新、澄清,而且热情洋溢,博尔赫斯作为诗人登上文坛,崭露头角。 1946至1955年庇隆执政期间,他因在反对庇隆的宣言上签名,被革去市立图书馆馆长职务,被侮辱性地勒令去当市场家禽检查员。为维护人格和尊严,他不畏强权。拒绝任职并发表公开信以示抗议,得到知识界的广泛声援。1950年,由于众多作家的拥戴,博尔赫斯当选阿根廷作家协会主席。这等于是给庇隆政府一记响亮的耳光。庇隆下台后,1955年10月17日,他被起用为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同时,还兼任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哲学文学系英国文学教授;六十年代,曾到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等学校讲学。 晚年的博尔赫斯带着四重身份,离开了布宜诺斯艾利斯之岸,开始其漂洋过海的短暂生涯,他的终点是日内瓦。就像其他感到来日不多的老人一样,博尔赫斯也选择了落叶归根,他如愿以偿地死在了日内瓦。 博尔赫斯一生读书写作,堪称得心应手,晚年双目失明,仍以口授的方式继续创作,成就惊人。然而,他的婚姻生活并不如意。他长期独身,由母亲照料生活,直至68岁(1967年)才与孀居的埃尔萨·阿斯泰特·米连结婚,3年后即离异。母亲辞世后,他终于认定追随他多年的日裔女秘书玛丽亚·儿玉为终身伴侣。他们1986年4月26日在日内瓦结婚,宣布她为他财产的唯一合法继承人,以便保管、整理和出版他的作品。同年6月14日,一代文学大师博尔赫斯终因肝癌医治无效,在日内瓦逝世。
1、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我给你贫穷的街道、绝望的日落、破败郊区的月亮。 我给你一个久久地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
——博尔赫斯《英文诗两首》
2、我给你一个从未有过信仰的人的忠诚。
——博尔赫斯《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3、你的肉体只是时光,不停流逝的时光 ,你不过是每一个孤独的瞬息。
——博尔赫斯《你不是别人》
4、使他觉得遥远的不是时间长,而是两三件不可挽回的事。
——博尔赫斯《等待》
55、人死了,就像水消失在水中。
——博尔赫斯《另一次死亡》
6、任何命运,无论如何漫长复杂,实际上只反映于一个瞬间:人们大彻大悟自己究竟是谁的瞬间。
——博尔赫斯《塔德奥·伊西多罗·克鲁斯小传》
7、世界会变,但是我始终如一,我带着悲哀的自负想到。
——博尔赫斯《阿莱夫》
8、像以往一样,我发现自己是个胆小鬼,因为怕失败而不敢大胆期望。
——博尔赫斯《莎士比亚的记忆》
9、玫瑰即玫瑰,花香无意义。
——博尔赫斯
10、我从小就接受了那些丑陋的东西,世界上本来就有许多格格不入的事物为了生存而不得不相互接受。
——博尔赫斯《事犹未了》
11、在他的想象中,那些多梦的夜晚是他可以藏身的又深又暗的水潭。
——博尔赫斯《秘密的奇迹》
12、过度的希望,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极度的失望。
——博尔赫斯《巴别图书馆》
13、黑夜里的你,拥有看不见的世界,和清晰的自己。
——博尔赫斯《博尔赫斯诗选》
14、联系我们的不是爱而是恐惧,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才如此爱你。
——博尔赫斯
15、我从不谈论什么背叛和原谅,遗忘是唯一的背叛和原谅。
——博尔赫斯
博尔赫斯最著名的诗如下:
1南方。
从你的一个庭院,观看,古老的星星。
从阴影里的长凳,观看,这些布散的小小亮点。
我的无知还没有学会叫出它们的名字,也不会排成星座。
只感到水的回旋,在幽秘的水池。
只感到茉莉和忍冬的香味,沉睡的鸟儿的宁静,门厅的弯拱,湿气。
——这些事物,也许,就是诗。
2书。
一堆东西中难得有一件,可以当作武器。
这本书诞生于英格兰,在1604年。
人们使它承受梦想的重载,它内装喧哗与骚动、夜和深红的色彩。
我的手掌感到它的沉重。谁能说它也装着地狱,大胡子的巫师代表天命,代表匕首。
这匕首闪射出阴影的律法,古堡中氤氲的空气,将目睹你死亡,优雅的手。
左右海上的流血,战斗中的刀剑和呼嚎。
静静的书架上堆放着各种图书,那宁静的怒吼在其中的。
一册内沉睡。它沉睡着等待。
博尔赫斯:
博尔赫斯(1899年8月24日-1986年6月14日),出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作家、翻译家,被誉为作家中的考古学家。
他的诗歌语言质朴,风格纯净,意境悠远。他的散文大多非常短小,但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其作品涵盖多个文学范畴,包括:短文、随笔小品、诗、文学评论、翻译文学,其中以拉丁文隽永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见长。
在7岁时,用英文缩写了一篇希腊神话,还著有《虚构集》《阿莱夫》《恶棍列传》等作品。1950年获得阿根廷国家文学奖,1961年获得西班牙的福门托奖,1979年获得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奖。
1986年6月14日,因肝癌医治无效,在日内瓦逝世。他的作品反映了世界的混沌性和文学的非现实感,被广泛译介到欧美国家。
博尔赫斯与马尔克斯、乔伊斯并称为“三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