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骚——《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1、《诗经》
《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为《诗》和《诗三百》,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大约五百多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
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首;“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篇;“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四十首。
2、《楚辞》
楚辞是战国屈原所创文体,另有宋玉等代表。《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包括了屈原的名篇《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
扩展资料
与《诗经》古朴的四言体诗相比,楚辞的句式较活泼,多有五言和七言的句子,多用三字一顿的节奏,其中包含了后来五言诗“二、三”句式和七言诗“二、二、三”句式的重要基因。
在句中或句尾处,楚辞中多用“兮”字,帮助调节音节和节奏,舒缓语气,或起到某种结构助词的作用。“兮”字在歌唱上的长腔长调更鲜明地彰显出楚地的音乐特点。新的诗歌形式,对塑造复杂的艺术形象,抒发更加幽深、激烈的情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从音乐上看,因为楚音有比较强的地域性,所以历史上吟唱《诗经》的乐谱各个时代都比较多,但是吟唱《楚辞》的乐谱却鲜见。
唐朝留传到今天的古琴曲《离骚》是晚唐陈康士根据屈原的同名诗篇所创作的一首古琴曲,初为9拍,以后演变成11拍和18拍两种,表现了诗人一心要在楚国实行政治改革,但理想又得不到实现的苦闷和忧国忧民之情。
人民网-2007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汇集
-诗经
-楚辞
楚辞(中国首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楚辞》是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和骚体类文章的总集。“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注:即今湖南、湖北、安徽西部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楚辞》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成书时间应在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间。刘向《楚辞》原书早亡,后人只能间接通过被认为保留最完整的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原书亦佚)、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楚辞章句》的补充)追溯、揣测原貌。作为继《诗经》以后,对中国文学最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楚辞》对整个中国文化系统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文学方面,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令后世因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骚体。 而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
对《楚辞》(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其上迄汉代,宋代大兴,近现代更成为中国古典文化殿堂之显学。而《楚辞》早在盛唐时便流入日本等“儒家-中华文化圈”,16世纪之后,更流入欧洲;至19世纪,引起欧美各国广泛关注,各种语言的译文、研究著作大量出现。在国际汉学界,楚辞一直是研究热点之一。
《楚辞》作为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代表作是《离骚》,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为“骚体”。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他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不朽作品。在屈原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宋玉、唐勒,景差等楚辞作者。现存的《楚辞》总集中,主要是屈原及宋玉的作品;唐勒、景差的作品大都未能流传下来。 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顾可谓之‘楚辞’。”这一说法是正确的。除此而外,《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情风格,无不带有鲜明楚文化色彩。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楚辞》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打破了《诗经》以后两三个世纪的沉寂而在诗坛上大放异彩。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风指十五国风,代表《诗经》,充满着现实主义精神;骚指《离骚》,代表《楚辞》,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风、骚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的两大流派。
浪漫主义文学在本质上所揭示的是情感与文学的关系。联系到诗歌这一人类文化和文学中最古老的文类,《毛诗序》中认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意思是说:诗歌是思想感情驰骋的地方,萌动于心中为志,抒发出来为诗。 心中情感激荡,因而形诸文字表达出来。说简单点就是这部作品中的文章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
就是首次用华丽的辞藻来表述自己内心热烈情感的作品。说细点,咱们从“浪漫主义”来看《楚辞》:浪漫主义主要是表现创作者内心主观的情感,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拿《楚辞》中《离骚》一文来看,文章整体表现了作者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感叹百姓生活。提出“皇天无私阿”,对天命论进行批判。这种强烈表现创作者主观感受的作品,都属于浪漫主义作品。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夸张和想象,用词也倾向于华丽,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那《楚辞》中《山鬼》一问来看,“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这种用了很多华丽(花里胡哨)的词语来描写事物的手法,就是浪漫主义。而且这句话描写还是创作者的幻想,描写幻想来表达情感也是浪漫主义的特征。最后,总结问题,为什么说《楚辞》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因为在我国文学史,《楚辞》首次运用浪漫主义创作原则,用丰富的形象思维,大量地采用神话、神巫故事和寓言形式,展现出壮观的世界,表达作者强烈的内心活动。
楚辞是楚文化的一部分,楚辞与诗经是一种被影响关系,诗经与楚辞相比,楚辞是一种自由的,是代表中国文化出现新的发展路线。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相传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 “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
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扩展资料:
《楚辞》是公认的与《诗经》并峙的一座诗的丰碑,它创造了新的诗体,对诗歌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楚辞》开创性地打破了《诗经》四言为主,重章叠韵的体式;《楚辞》丰富了诗歌的题材,拓展了诗歌的表现领域,如招隐诗、游仙诗等便是直接从《楚辞》孕育出来的,政治咏怀诗等,受《楚辞》的影响亦很大。
最重要的是,《楚辞》在诗坛开创了一种文学传统,今人视为“浪漫主义”诗风的一派都无一例外受其启发,从中汲取精神与艺术得滋养。屈原、阮籍、李白,以至于龚自珍等的作品,正是此种浪漫主义诗风的体现。
《楚辞》作为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代表作是《离骚》,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为“骚体”。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他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不朽作品。在屈原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宋玉、唐勒,景差等楚辞作者。现存的《楚辞》总集中,主要是屈原及宋玉的作品;唐勒、景差的作品大都未能流传下来。
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顾可谓之‘楚辞’。”这一说法是正确的。除此而外,《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情风格,无不带有鲜明楚文化色彩。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望采纳,O(∩_∩)O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