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血色浪漫》男主角钟跃民的人物性格和内心的全面分析

求《血色浪漫》男主角钟跃民的人物性格和内心的全面分析,第1张

我倒是觉的一个男人在内心极度脆弱的时候,走进他生活的女人会改变他很多,而这个女人就是秦岭,不追求结果只追求过程也是秦岭第一次说出来的而且是秦岭的座右铭,钟跃民去当兵临走前看见了秦岭他说当完兵我会去找你的 还有在部队不停的给秦岭写信说明他真的爱秦岭,而爱屋及乌秦岭的性格对他影响很大。钟跃民第一次事业和爱情的结束是因为父亲的问题,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特殊的环境跟他开了个玩笑,而他又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所以最后选择了和周晓白离婚。而第二次钟跃民在极度困难的环境下遇见了秦岭这个影响了他一生的女人,相信很多用心爱过一个女人的男人都能理解,你爱一个人真的会为了她改变些什么,正是秦岭那种只追求过程不追求结果的性格影响了钟跃民很多。

首先说下晓白,晓白背景比钟跃民要好一点,父亲是A军的老首长,家境好,受过良好教育,打小娇养,也小有个性,有点**脾气,和大部分干部家庭一样,循规蹈矩。

钟跃民 母亲早逝 父亲在大环境下被隔离审查 ,钟吃了上顿没下顿,一群好友整天想着去哪拔份,拍婆子,板砖,掐架,这时的钟跃民放荡不羁,对所有的遇见或遭遇,只重过程,不要结果,甚至感觉比较刺激,喜欢这样的生活。

两个人的成长轨迹和性格是截然不同的,从这一点就发现晓白和钟跃民交往过程中对双方都有很大的束缚,特别是钟跃民,晓白有几次耍脾气要挟跃民,晓白和跃民相互都是初恋,跃民对这样的口吻很反感。

跃明追晓白起因就是袁军郑桐他们起哄,为了证实个人魅力这样跃民才追求晓白的,可以发现追到手后其实跃民都已经摊牌了。

从大学开始看《血色浪漫》,到现在,几乎每年都会跳跃式的反复回味那些剧情。喜欢里面的故事情节,更喜欢里面的人物塑造,似乎每个人物都能独立撑起自己的传奇。说实话看着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脑海里已泛起许许多多的情节,钟周的第一次路边搭讪;被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俘虏的周晓白;拦路去救小混蛋的争执;贯穿全剧的钟周感情纠葛…

为什么没有走到最后?我觉得两个人是不合适的,价值观,世界观,家庭观都不在一个平行线,如果没有刚开始的搭讪,或许永远没有交集。

钟跃民,他是个异类。无论在哪个年代,他这样活得率性的人都是少数。他把生活当成一种游戏,每场游戏都会玩儿得精彩,玩够了,玩烦了,就换个游戏玩儿,所谓游戏人生,活出自我,不拘泥世俗,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血性,注定绚烂辉煌而不以成功和失败界定,因为游戏重在过程的好玩儿,结果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周晓白,一个中国最传统的女性,结婚相夫教子,有一个温暖的家庭,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过着老百姓最朴实而满足的生活,是大多数人的梦想和必经之路。可以想象,这样的女人跟钟跃民绝对是两条平行线,是根本不可能有结果的。周晓白的痴情可敬,但太轴不够聪明。不说抱憾终身,但也许她一辈子都不会理解。还好嫁给了张海洋,也是一个不错的归宿。

钟跃民追求的是,生活的过程。不在呼结果如何。就是坐牢也是一种享受。是典型的自私,不敢承担家庭责任的男人。周晓白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会按照父母的安排,做贤妻良母。对自己的人生观比较有主见。她需要的丈夫是守在身边,过平常人的曰子。她爱上了钟跃民,而这种生活不是钟跃民喜欢的。虽然相互爱对方,但无法成为夫妻。

所以两个人本不合适,何谈在一起。

文/江北客@渔樵令胡@千江寻一客

曾经买过读过《血色浪漫》的小说,也不止一次地看过《血色浪漫》的电视剧,而据报纸上的花边新闻说,都梁本人对这部电视剧似乎并不十分满意,希望有机会自己来重拍这部剧,但我个人觉得,刘烨版的钟跃民已经算是演绎得相当传神,未来谁有机会超越这个版本的钟跃民,真是拭目以待了!

除了一些细节上的小改动和小手术之外(譬如让周晓白嫁给了张海洋而不是袁军,增加了一次红蓝军的实战军事演习等等),我想都梁不满意的原因或许是在于这个版本的电视剧还没有完全体现出历史的沧桑感和厚重,而都梁的原著本身,是希望引发受众对于那个年代的历史层面的思考,他希望勾勒出一个大时代,泼墨出一幅大山水。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这幅大山水?

钟跃民是唯一的线索,他是一只自由飞翔的鸟,飞越了种种生活,穿越了老三届所经历的那个特殊历史年代。以他为线索,我们可以依稀看出那个年代人的形形色色的宿命,看出主宰他们命运的一道道分水岭,看出他们的无奈与挣扎,苦难与辛酸,因为钟跃民,始终只有一个。

钟跃民说他喜欢一种“在路上”的生活方式,他说,“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所以我们应该首先来看一看,钟跃民究竟经历过一些什么样的生活?

总的来说,他大致掠过了以下的种种生活,顽主生活,知青生活,军旅生活,下海生活。

大约只有老三届的人,才知道什么是顽主生活,什么是老莫。

这是他们这一拨人的起点。也只有他们这一拨,才能够拥有这样的起点。

多年以后,也许这一拨人会说,他们真幸福,有过这样的生活。或许也有人会说,他们真不幸,不得不经历这样的生活。

但是我相信,以钟跃民、郑桐、袁军、张海洋为首的这一帮人,他们一定是会弹冠相庆,觥筹交错,庆幸自己曾经拥有过这样的生活。

顽主集团的制高点,无疑是李援朝(电视剧中为黎援朝)。而草根顽主的最低点,是小混蛋。或者说,这是由当时社会阶层定义的一座无形的金字塔。

而钟跃民把这一座金字塔给贯通了,他受李(黎)援朝赏识,在军区大院的顽主圈中能说上话,在什刹海冰场,他也有一号,属于有资格“拔份儿”的少数首脑人物。然而透过与李奎勇之间的友情,他又与胡同里出道的底层顽主产生了联系。

所以钟跃民的身份很复杂,有双重性。他洞悉上层顽主的规矩,也了解,或者说同情下层顽主的处境,或者说,惺惺相惜。

小混蛋与李(黎)援朝的矛盾,其实反映了当时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尽管是在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但是这种矛盾,最终依然还是在法律的约束之下。它还不是那种用暴力革命来解决的阶级矛盾。但是在那个万人空巷局面一时失控的特殊场合,终究溅起了蓬勃的血色。或许这一抹血色,便是所谓“血色浪漫”的源头。

郑桐曾经疑惑地对钟跃民说,“咱们什么时候和小混蛋这样的人搅和到一起去了?”

钟跃民愣了愣神,大喝一声:“等灭了小混蛋,咱们再去做一些有益于人民的大事儿!”

所以说钟跃民的浪漫,是血色中的浪漫。他是一个背着菜刀的诗人,他为周晓白吟诗,但一边吟咏着浪漫的诗句,一边还要义无反顾地拿起菜刀,去好勇斗狠,关键的时刻,为了去救李奎勇,他飞起单车一脚踢开了自己心爱的女人。

所以钟跃民的浪漫是无法改造的。至少,周晓白改变不了。但周晓白爱的,或许正是这种不可救药。

那个特殊年代的顽主们,有着一种无法言喻的英雄草莽气,这是一种魅力。

我们可以说,李(黎)援朝有魅力,钟跃民有魅力,张海洋有魅力,李奎勇有魅力。其实,小混蛋也极具魅力,他的魅力就是他的杀气。

然而多年以后,他们或许会回味这种当年的魅力。然而这种魅力,毕竟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的。一旦掠过了那个年代,无论是什么样的魅力,都必须受到通用的社会规则的管束和制约。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多年以后,李(黎)援朝是总经理,钟跃民是经理,张海洋是警察,李奎勇是出租车司机,而小混蛋,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尸骨无存。

但气质似乎是天生注定的,譬如领导气质。尽管说李(黎)援朝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但在小说中,他的去处毕竟是最好的。他在顽主圈中的领导地位,首先来源于他父辈手中掌控的某种社会资源,这种资源给了他一种至高无上的优越感,而优越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气质,一种“混社会”的气质。所以无论时代的浪潮如何侵袭而来,他总是会拥有先手,他总是可以抢先起跑,占据有利位置。而李(黎)援朝,始终是一个人物。人物的意思就是,他是一个聪明人。聪明人,能成大事。

钟跃民也是个聪明人。一个用脑子的聪明人。但他思考的东西很多,除了生意,或者说事业,还有别的。譬如陕北的信天游,秦岭的歌喉,可可西里的藏羚羊。

或者说,他一直在思考着自己的自由。一种终极意义上的,挣脱了锁链的自由。

尽管在那个年代,对于老三届的人而言,其实被拴上了种种的锁链,甚至是枷锁,无论物质上,还是精神上。

满载知青的火车轰隆隆启动的时候,只有钟跃民敢一声大吼:“哭什么?小家子气!大丈夫横行天下,这才刚有点儿意思,好玩的事儿才刚刚开始呐!”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如斯潇洒地吼出这句豪情。所以,可以去当兵的张海洋和袁军紧握着他的手说,“好样的!跃民,是条汉子!”

参军是幸福,插队是苦难。和钟跃民结伴一起去品尝这苦难的,是郑桐。从这一点上说,郑桐和钟跃民乃是灵魂深处的朋友。他们一同从苦难中品尝到了穷快乐,尝到了值得用一辈子去追忆的蜜甜。

郑桐对蒋碧云大声吟诵惠特曼的诗,“我是肉体的诗人,也是灵魂的诗人,我占有天堂的愉快,也占有地狱的痛苦,前者我把它嫁接在自己身上,使它生殖,后者我把它翻译成一种新的语言……啊!我的灵魂,我们在破晓的宁静的清凉中找到了我们自己的归宿,我的声音追踪着我目力所不及的地方,我的舌头一卷,就接触了大千世界!”

郑桐品尝到的蜜甜,是历史的火炬,学术的精神。当然,还包括蒋碧云。

而钟跃民的蜜甜,则是陕北的信天游,和秦岭。

钟跃民是一个害怕束缚的人。这也是他拒绝周晓白的理由。

然而他遇上了秦岭,才算是真的棋逢对手。

面对感情的态度,秦岭比他更洒脱。她只珍惜过程中的体验,而不看重结果。甚至,她只在意瞬间,而不追求永恒。她说,如果有一天我们发现彼此不再吸引,那么就马上分开,而不会去苦苦纠缠。

所以钟跃民会深爱这个女人,十年如一日。多年以后坐在她对面,闭上眼睛,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依然丝毫未变。

可是都梁却不能让钟跃民就此沦陷于秦岭的怀抱。命运要把他拎出来,去经历另一种生活。

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这样被命运拎出来的,或者,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钟跃民的好运,亦是渊源于他父亲钟山岳在历史上的社会关系。马叔叔是一个偶然的马叔叔,也是一个必然的马叔叔。

秦岭没有马叔叔,因此秦岭觉得在钟跃民的命运出现契机的时候,自己再不能给予他更多,于是她宁愿从钟跃民的生命中退出。在退出之前,她给出了当时她所能给出的全部。这就是秦岭,那个令钟跃民一辈子铭心刻骨的秦岭。

郑桐也没有马叔叔,于是他只能去求村支书。然而在烟和酒打了水漂之后,他陷入了深深的绝望。这时蒋碧云成了他唯一的温暖。她温暖着他,重新点燃了生命的火把。或许我们可以说,郑桐的马叔叔,乃是知识,是高考制度的恢复。

所以在这个世上能够完全解析钟跃民的,或许也只有郑桐。他理解对于钟跃民来说,在陕北当乞丐讨米,和去部队当兵,都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要开开心心地去经历,要让自己玩得高兴。

所以当了兵的钟跃民,非常地开心。一个开开心心的新兵,敢抄起铁锹打老兵。

在这一点上,敢打“狗日的”段铁柱的张海洋和“敢”吞钉子的袁军都是他的知己。尤其是沆瀣一气的张海洋,留了一级,居然又与钟跃民会师于狮子山下。

偷鸡摸狗的事,他俩可真没少干。逗弄欺负大山里来的吴满囤,他俩可谓得心应手。

因为偷鸡烧烤事件,张海洋打塌了吴满囤的鼻梁。而循着斑驳的血迹,钟跃民和张海洋终于第一次走进了吴满囤的内心世界,并对己身军区大院式的顽主作风进行了深刻反思。在反思这种可耻的优越感的同时,他们亦看清了别人的世界,开始理解另一个阶层的生活,或者说,存活。

既然军区大院里长大的钟跃民和胡同里长大的李奎勇可以成为好朋友,那么钟跃民、张海洋、吴满囤同样可以成为堪称铁三角的好哥们。

这一段军旅生涯中,最令人感动的,就是吴满囤提干之后的那个晚上,三人在漆黑的操场上用铁缸子喝酒的那一幕。

提干对于吴满囤来说意味着什么?答案不必说,只在酒里了!

然而钟跃民始终还是那个钟跃民。不管提没提干,不管他是排长,还是连长。在电视剧中,他还在军事演习中导演了一出奇袭白虎团,引起了军长的注意。

军长说,作为职业军人,打得赢要打,打不赢也要打。即算打不赢,也要争取最大限度地重创敌人。

但钟跃民依然保持着关于自由的思考。因为军长所说的原则,乃是适用于战争年代的职业军人。

在执行完一次特种作战任务之后(吴满囤因此牺牲),钟跃民其实已经完成了关于军旅生涯的“最终幻想”。他已经过足了瘾。

当钟跃民在热带丛林里穿梭的时候,郑桐正躺在床上,和蒋碧云一起细细数落着他。呵呵窃以为,郑桐对于钟跃民那一番在他老婆眼里有断臂山之嫌的“高山仰止”的思考,貌似已经上升到了“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的历史哲学高度。

郑桐说,他和钟跃民的区别在于,如果他攒了一辈子积蓄,买了一栋房子,一场大火把房子给烧了,那他郑桐恐怕连死的心都有了!但钟跃民不同,他会在旁边再搭一窝棚,然后欢天喜地地住进去。

所以在和张海洋做完了好人好事之后,钟跃民毅然选择了闪人。

尤其是在军事学院深造的名额里已经有他俩的前提下,依然“事了拂衣去”。

事实上这种破天荒的选择需要很大的勇气,我想钟跃民的逻辑是,如果闭上眼睛,就可以想象出今后十年如一日的生活是个什么样子,那么这十年于他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可言?

钟跃民要求退伍部队却不放人,宁伟是想留在部队却不得不退伍。造化弄人,发生在宁伟身上的似乎只是一次“军民鱼水情”的偶然事件,但是仔细想想,这难道不是“性格决定命运”?宁伟的身上,其实也缩影了那个年代数不清的在裁军浪潮袭来时想留在部队却最终不得不接受转业到地方这一无奈归宿的基层士兵。

钟跃民是主动走人,可他的命也没好到哪里去。侦察营长转业之后摊上了煎饼,这就是他的命?

这毫无疑问只是种“夸张”的玩法,但这种玩法无疑从某种侧面反映了那一批军人从部队转业到地方之后所面临的就业窘境。

李(黎)援朝的出现,其实只是勾勒出了一条分流的渠道。进企业,从商,当然是一条阳关道,但前提,要么是有背景,要么是有关系。李援朝有他的背景,钟跃民有他的关系,他们的背景与关系,其实都是他们父辈的背景与关系。

背景和关系,都是资源。而只要是资源,就可以换算成价值。

以无厚入有间,原本一帆风顺的钟跃民这时却栽了一个跟头,这个跟头,源于他的战友。

宁伟们的命运其实是注定了的悲剧,因为他们实在没有任何可以利用的资源,无论资本,还是社会关系。所以只能随波逐流,最后被命运吞噬。宁伟是个极端的例子。而李奎勇是一个平和的例子。

钟跃民是个人物,但他并不是一个足以拧得动命运手腕的大人物,在命运的逆流面前,人人都是小人物。钟跃民也不例外。

所以注定了他无法再次拥有秦岭,他必须失去秦岭。用他自己的话说,“好事儿不能全让你给占了!”

这是生活给他的痛,他必须承受。让他不能,随心所欲,让他不能,遂心圆梦。

其实最深邃的痛,莫过于邂逅美丽而不能拥有。

秦岭是钟跃民的梦。而钟跃民是周晓白的魔咒。

钟跃民说,“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但我很清楚自己不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那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那么,愿意陪着钟跃民摊煎饼的高玥究竟能否一把索住这个始终“在路上”颠簸的家伙,讹上他一辈子,做他的热炕头?

呵呵当此际,江北老老头团团如磨牛,答案是,“可可西里,出宫走走!”

08年7月22日 草于沪上

内容如下:

童年伙伴们结婚了,张海洋、晓白也有了自己的家庭,钟跃民转业回到北京,他们又相聚了并且他又遇到一个可以为钟跃民做任何事的一个女人:高玥,在钟跃民的嬉皮笑脸的调戏下他们成为了合伙人。转业后的跃民生活窘迫,在黎援朝的帮助下跃民到他的公司任职。

秦岭、跃民的爱情火速复燃,而此时的秦岭非彼时的秦岭,秦岭隐瞒着已嫁富豪的婚姻事实。冷落让何眉恼羞成怒,她举报跃民挪用巨额公款。祸不单行,跃民停职接受调查,爱情又受到重创,跃民知道了一切,他身心疲惫。

挪用公款案终于真相大白,一切都雨过天晴,结局他辜负了太多的女人,特别是高玥,只为自己的活的人永远都不会过的开心。最后的最后,跃民继续着自己肆意的生活,高玥依旧守候着他。

角色介绍:

1、钟跃民

演员 刘烨

1948年-1950年左右生人,过去时空大抵是二十出头的样子(考工作本第一集最后一场宁伟的台词,但从台词感觉上应稍微大些)。

属于这个时期里经历丰富的一群人,混过街刷过夜插过队当过兵进过炮局,人义气,有一群朋友,泰岳饭店的老板。育英学校六八的。(但是绝对不到20岁——周晓白他妈说的。)

2、周晓白

演员 孙俪

1951年左右生人,大院的孩子,气质应该比较超群,高傲。过去时空在十七岁左右。精明干练,绝对不傻,眼睛里没有一点呆气,起码看起来是这样。跟男孩说翻脸就翻脸,假装范儿特正不容易骗上床的那路姑娘,喜欢古典音乐,号称特高雅。

3、高玥

演员 林好

钟跃民的情人。聪明智慧,什么事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刘烨和孙俪曾主演过一部电视剧《血色浪漫》,至今仍被很多人视为经典。

这部剧是由作家都梁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的。虽然写得都是小人物,但却显示出一个时代的缩影。

自信,对人而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人一旦自信了,整个人都会飞起来。

[1]

钟跃民是个不安分的孩子。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无书可读的他整日跟着朋友游荡,让父亲钟山岳很担心。有时候实在气急了,便抡起棍子教训他。

粗暴的棍棒教育,不仅没有唬住钟跃民,反而让父子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当钟山岳被关起来审查时,没人管的钟跃民反而惦记了父亲的安危。他收起了平日懒散疲沓的摸样四处争取,终于见到了憔悴的父亲。

这对冤家父子见了面,还是继续争吵。只不过,一个是替父亲打抱不平,一个是怕儿子说错话。

当钟山岳将节省下来的5块钱递给儿子时,钟跃民呆住了:父亲被关在这里,每个月只有12块钱的生活费,根本不够日常开销,他哪来的钱?

当钟跃民的目光,看到父亲手中那根包装简陋的香烟时,立刻明白了一切。那一刻,他咬着牙把涌上来的泪水给吞了回去。

原来,父亲一直是偷偷地爱着他的。

亲情,是这个世界上最纯净的感情。但很多时候,藏在日常琐碎中的它,却经常被人忽视。

[2]

钟跃民的散漫,不仅是父亲钟山岳的心头病,也是恋人周晓白最在意的事情。

和钟跃民相比,周晓白是那种对人生有规划的人。她看不得恋人一天天的混日子,因此便经常插手干涉他的生活。

自由散漫惯了的钟跃民哪受得了这种束缚?于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便成了生活常态。

周晓白虽然是好心,想让对方变得积极上进。可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怎么可能按照另外一个人的意愿说改就改?

一个放荡不羁,一个执拗任性。这两个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很“执着”的人,谁也说服不了对方,分手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爱情,不是为了改变对方,而是要接受对方的一切,无论优点还是缺点。

只有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感情,才能够共同感受岁月的细水长流,才能够携手走完这漫长的一生。

[3]

自由散漫虽然是钟跃民最让父亲头疼的事,但这种性格在某种程度上也造就了他的豁然开朗。

当钟山岳被关起来后,失去了庇护的钟跃民成为了“石山村”的一名知识青年。

一般人,面临着父亲被关,自己被下放的处境,难免都会有些悲伤,但钟跃民却背起行囊,唱着歌儿就出发了。

知青点的人,大部分来自城里,也都是文化人,要面子。所以,当知青们被要求出去讨饭时,底下一片唉声叹气。

只有钟跃民,哼着小曲欢快地出发了。他站在临街的石阶上,清了清嗓子,一口地道的京剧吸引了很多人。

原本是低声下气地讨饭,硬是被钟跃民搞成了靠手艺吃饭,太有才了。

表面看起来不正经的钟跃民,一直都在按照自己的心思来生活。在他看来,无论是部队大院,还是乡下农村,都是真实的生活,只不过体验不同而已。

无论日子有多艰难,生而为人,总要勇敢地走下去。只有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选择热爱它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4]

整本书中,钟跃民之所以能够活得如此洒脱和自我,是因为他明白了一个最真实的道理:活在当下,顺其自然。

今天扫完今天的落叶,明天的落叶不会在今天落下。

这才是最聪明的生活态度。

   个人感觉两人不相伯仲吧。

   都梁的《血色浪漫》是一部代入感很强的年代大剧,相信很多人都非常喜欢这部剧,刘烨扮演的钟跃民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转业之前,钟跃民和张海洋都已经是部队的高级干部,是直属部队的大队长还是正营级,张海洋也是一样的,两人都已经是少校军衔了,如果不是他们自己的坚持,在裁军大潮下,怎么裁都不会裁到他们头上。

   再加上两人当时还是特种军的领导,这在当时来说是十分吃香的行业,如果两人不转业,部队出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的重要阶段,尤其注重单兵素质,两人日后的成就都不会太小,怎么着也能混个大校什么的,钟跃民和张海洋无论是从军事技能还是专业技术都是十分过硬的,而且还有文化,属于集技术合文化于一身的优秀人才

   那么如果两人都不退役,谁最后的成就会更大一些呢?个人认为应该是张海洋吧。张海洋后来也说过,自己如果不退役,在部队至少也是个将军了,张海洋的父亲是周晓白父亲的参谋长,后来在问题调查清楚了以后,还继续担任要职,属于副军级别的干部。

  你们觉得谁会取得好成绩呢?欢迎各位热心网友来评论补充。

提起都梁的小说《血色浪漫》你会想起谁?

钟跃民?秦岭?高玥?袁军?这几乎是我喜欢的人物的排名。

但是,我想我多年以后依然清楚记得的,恐怕不是他们。刚合上书,我喜欢他们,但最给我触动的是一个出场就象征悲剧结局的小人物:这名字挺怪,本来是满囤,一姓吴就完了,吴满囤就成了不满囤。吴满囤,无满囤,不满囤,出场就象征了一个不完美的结局。

我不喜欢主角,并非意指钟跃民,而是不喜欢所有书中主角这个角色。我也承认,对于某个具体的主角,我确实有非常喜欢的,钟跃民就是,也许之后我会谈及钟跃民,他是种人生态度,我现在也正在尝试他所带给我的。但今天,我们只谈吴满囤。

吴满囤是太小一个角色了,仅仅出现几个章节就匆匆告别,牺牲在一个漆黑的坑道口。

他从钟跃民参军开始登场,以一个呆傻的山村汉子形象,没读过书,没有学识,没见过世面,没有不凡的经历,甚至可能在参军之前压根没离开过镇子。梦想?如果提干留在部队算是的话。

初登场他是一个受欺负者的形象,钟跃民来之前被张海洋欺负,来了之后被两人一起欺负。为什么?他为什么被欺负?热心?憨厚?淳朴?老实?班里的坏孩子总爱欺负那些胖胖的老实孩子?是,都是,但不核心。真正导致吴满囤被钟张二人欺负的核心原因有二:孝、义。

吴满囤的梦想是提干,这个梦想几乎是钟跃民的反面,钟跃民自由,无拘无束,重体验轻结果,想起来煎饼摊子都能干。全书只有秦岭和他类似,再找半个恐怕就是被宁伟重伤的"锤子",秦岭只是想,并没能做到,"锤子"只不过是不计划的贪图享受罢了。对比起来,满囤的梦想在《血色浪漫》中可谓"庸俗"之极,整一本书,除了钟跃民谁又不是呢?他们生活不一样,任何人都不可能要求贫困山区出来的满囤和钟跃民一样游戏人生,毕竟钟跃民父亲位居"副部",衣食无忧,每天想的是不是养家,而是为人民多做贡献,母亲早逝,无兄弟姐妹,没有成家。更遑论那些 "高干子弟"亦大多流俗。

满囤的梦想切切实实来自生活,原文这样描述:

为什么有提干的梦想?吃野菜糊糊吃怕了;爹娘和弟妹们日后也有个盼头。

所以为什么被欺负?孝。因为孝,所以想家里好起来;想家里好起来,就需要留部队;要留部队,就需要提干;要提干,就必须好好表现;怎么好好表现,帮助战友是一个好机会。所以满囤心甘情愿被所有人欺负,而不巧,此时的钟张二人多多少少有点浑蛋。

其二呢?义。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山村兵,初到军营,只能依靠出卖自己的劳力来交际,但其实并没有得到大家的尊重。这个时候,钟张两人主动同他结拜,这对于一个淳朴的农村人来说是一种认可,他那单纯的心思绝想不到有人同他结拜就只为了自己可以不用整理内务。为了这份"虚假"的兄弟情谊,他甚至不觉得自己被欺负。

这点上,钟张二人尤其浑蛋。当然,作家可能是基于他们在整个故事里的成长考虑,时间前后,他们两人在"义"上有本质的升华。钟跃民参军后,为了能欺负满囤,拉着他拜把子,原文这样表述:"张海洋亲热的把手搭在满囤的肩上""钟跃民作出真诚状"作出!可见从一开始拜把子就是欺负人的手段之一。反观满囤,"有些受宠若惊:两位兄弟这么看的起俺,从今往后要是有啥要哥哥办的事,兄弟们尽管开口,俺要不干,就操俺十八辈祖宗。";"激动的浑身乱摸",找什么?找钱,买酒,"不喝血酒不算数"。两个骗子碰到个真诚的人,所以欺负人的心安理得,被欺负的甘之若饴。

为此,我讨厌钟跃民。一个"顽主",江湖义气最重要,他却用江湖义气巧施骗局,就为了有个人能帮自己整理内务。幸而在大事上,钟跃民不失义气。

我写满囤,是因为他是个孝义之人,在汉代,这也许够得上被推举为官。其结果呢,或者说,这段感情真正的开端呢?钟张二人偷鸡被查,指导员以退伍为挟,满囤告密。进而引出我最讨厌钟的部分,为报仇、钟施巧计,张善斗、吴伤入院。

分析这一段故事,吴讲义气吗?讲,指导员连连发问满囤都没有出卖钟张两人。不讲,可最终还是告密了。讲不讲?

回头看血酒。张海洋:大哥啊,部队里可不许拜把子……。"满囤拼命点头:"俺懂,这事俺烂在肚子里也不说。……"满囤的梦想是在部队好好干,不犯错误,留在部队,进而让父母和弟妹们有所依靠,但还是违背了军队的规矩,结了兄弟。结拜这件事对单纯的满囤不仅仅意味着兄弟义气,也意味着别人的认可,意味着他不再被孤立在军队之外了,开始真正的进入军队了,开始成为部队的一部分了,这对满囤有特殊的意义。满囤对此怀有感激,并回报了钟张的认可。这段描写意味着满囤对兄弟义气的重视一定程度上超过部队的规矩。

又为什么最终告密?讲义气与否其实不是本质的问题,本质是:孝义之争。

我这样解答满囤的孝义之争,从自己的角度看,义为先,但家人大过自己。

在满囤的故事最后,原文这样写:

"他没有犹豫,一个箭步就钟上去"面对生死,满囤并不畏惧。"他感到一种强烈的恐惧"因为想到自己被俘虏可能给家人带来的伤害,满囤感受到了恐惧。"他感到一阵欣慰"因为自己没有给家里人带来可能会出现的伤害,他觉得自己回报了家里。短短几段里,有满囤的生死,和至少三次情绪变化。仔细看这部分,满囤想到被俘虏的时候,想到的不是可能受到的折磨,他想到的是作为俘虏被解救回来情况,其实是蕴含了生的希望的,只不过这生的希望可能附带着给家里人的伤害,顾不及了。因死亡而欣喜。

归根到底,致使满囤死亡的是战争。此外,说"孝"并不合适,用责任感吧,对一家老小的责任感,这责任感让满囤放弃了生的希望,不想连累家里让他选择了死亡。家人大过自己。一个为了家里人的幸福连自己命都可以不要的人,在面临危害家里人的后果之时,选择出卖朋友算不义吗?如果算的话,朋友也就失去了朋友的意义。

满囤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我生出个极其简单的问题:人不都应该为自己活,为什么对满囤来说,家人大过自己?

答案也很简单:日子太苦了,苦日子里父亲又给了太多恩惠,就像在举目无亲的军队钟跃民、张海洋给到的友情一样。他懂得感恩,重感情,有责任感。他几乎成为父亲与全家唯一的希望啊!

能成为别人的希望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血色浪漫的核心在于:钟跃民的游戏人生,无拘无束,对得起并不需要他对得起的朋友,却对所有需要他负责任的人不负责任。

满囤呢?完全相反,苦难一生,受制于改善家庭生活的愿望,对不起并不需要他对得起的朋友,对所有需要他负责任的人负责任。

这样看,满囤可以算是全书的大反派了吧。

钟跃民冲击我,满囤也是。

微信订阅号:尔威的煎饼铺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887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1
下一篇2023-07-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