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想社会的开山之作是什么

空想社会的开山之作是什么,第1张

空想社会的开山之作是乌托邦。

乌托邦》一书,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英国人莫尔发表的《乌托邦》一书,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书中指出圈地运动中羊吃人的血腥事实。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拉斐尔·希斯拉德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

托马斯·莫尔 , 是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 ,也是《 乌托邦 》一书的作者。莫尔生于伦敦的一个法学家庭,毕业于牛津大学 ,曾当过律师 、国会议员、财政副大臣、国会下院议长、大法官。

他因反对亨利八世兼任教会首脑而被处死。在他逝世四百年后,被罗马天主教会的教皇册封为圣人,与主教费舍尔一起被尊为守护上帝的殉道者。他殉难的日子被所有天主教徒所铭记。

《乌托邦》一书,系统地阐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全书分两部分,以对话体形式,记叙了作者与一名叫希斯拉德的葡萄牙水手的谈话。第一部分揭露和抨击由于圈地运动而导致的羊吃人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反映了封建专制和资本原始积累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思想影响:

1492年,莫尔进入牛津大学攻读古典文学,在这里他又学习了希腊文,这使得他可以尽情地阅读柏拉图、伊壁鸠鲁、亚里士多德等人的作品。其中,尤其是柏拉图的思想对莫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来的评论家中有人干脆将《乌托邦》称为柏拉图《理想国》的续篇。

在这里,他还学习了不少人文主义学科,并与在此任教的著名人文主义者科利特、格罗辛、林纳克等人有很深的交往。他还对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庇科(Pico,1463-1494)的作品很感兴趣,曾将他的作品《十二把利剑》译成英文。

菲律宾是一个有着独特习俗的国家,绝对值得一去。那么菲律宾什么月份适合去旅游呢?菲律宾有哪些必去的旅游景点?互相了解一下。

菲律宾哪个月适合旅游?

最佳旅游时间:任何季节都是游览菲律宾的好时机,但每个季节都有其优缺点,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安排行程。菲律宾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大部分地区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凉季、旱季、雨季。

凉季(12月-次年2月):这个季节凉爽少雨,给出行带来很多便利,是旅游旺季。但这几个月的植被会因为雨水不充足而略显枯黄,旺季人多,各种开销略贵。

旱季(3-5月):这个季节也是菲律宾当地人的暑假日。很多度假村游客很少,适合安静度假。

雨季(6-9月):其实雨季的菲律宾并没有那么可怕。每个地区(如早晨、中午或黄昏)都有规律地下雨,而且雨不会下很久。雨后的空气极其舒适,阳光依旧明媚。最重要的是,这段时间游客少,住宿可以砍价,很划算。

哪个月适合去菲律宾旅游?菲律宾必去的旅游景点(来自网)菲律宾必去的旅游景点

长滩岛

柔软的沙滩,湛蓝的海水,温暖的阳光菲律宾长滩岛,拥有人们对热带岛屿所需要的一切元素。而且以其独特的4公里长的白沙滩赢得了世界上最薄最浪漫的白沙滩和世界七大美丽海滩之一的美誉。

马尼拉

马尼拉作为菲律宾的首都,是一座新旧交织、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城市。它被称为亚洲的纽约。因为被西班牙统治了300年,所以有西欧的气息,多元的文化氛围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格。

博贺岛

薄荷岛是菲律宾第十大岛,是一个珊瑚岛。被海水冲碎珊瑚的沙滩,并不是像面粉一样的细沙,但即使在烈日下,踩在上面依然凉凉的。沙滩是白色的,把海水倒映成层次分明的层次,近处是浅绿,远处是深蓝。

巴拉望岛

巴拉望岛是菲律宾西南部的一个狭长岛屿,以其自然和探险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这片亚马逊风格的丛林内陆地区是菲律宾最后一块生态处女地,周围有一千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被称为海滨乌托邦。

以上是几个月后菲律宾适合旅游的必去旅游景点的内容分享。希望对你有帮助。

世界第一部空想社会主义著作,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是英国人托马斯·莫尔,世界第一部空想社会主义著作是他的《乌托邦》。

他的名著《乌托邦》全名是《关于最完全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拉斐尔·希斯拉德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

《乌托邦》(Utopia)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者托马斯·莫尔创作的游记,首次出版于1516年。

人们被困在主流生活模版太久,终究会寻找一个心灵的出口。

这两年疫情反复,航班随时Cancel,目的地时而封城……太多不确定,封印了旅行计划,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郊野,中国这一轮露营风潮由此彻底刮了起来。

一夜之间,年轻人都张罗着在湖畔、草原、沙漠、山峰搭起临时“新家”。原木桌椅摆好、白色帆布帐篷撑起、烧一壶手冲咖啡,待得日暮四合时分点燃篝火,这就是当代的浪漫“一夜乌托邦”。

但80、90新世代眼里,这些千篇一律的小红书式露营,并非真正的终极向往。可是,到底怎样才算玩出“顶级腔调”?最近,我们在郊野偶遇了几台北京越野BJ40改装车,这些身份神秘谈吐有趣的野营玩家们,让我们学到了几手不落俗套的超级玩法。

美食 家们的BC风格:把车改成厨房餐BAR

轻露营玩家,往往主张一切从简:有帐篷、睡袋、防潮垫就够,能少带就少带。但更有那么一小撮热血青年,喜欢体验BC“荒野求生”的野味儿。

毕竟,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都是BC大师,采集、狩猎、生火和利用自然资源制造生火所需都是一把好手。如今精致露营+BC玩法,是在现代化生存改装下,追求返璞归真的 美食 风味。

你如果驾驭的是北京越野BJ40刀柴版,基于它的百变潮改属性,完全可以打造一个完美户外厨房。首先,是在车侧加装一个边幕帐篷,可以作充满野趣的“无边客厅”;其次,北京越野有丰富的改装套件,你可以选择在后备箱加装上“车载集成露营箱”,这类箱子一体化集成“水电厨床”,带上它就等于无损化安装了冰箱、水电、电源、电磁炉,甚至小型咖啡机也能上车,这就等于你有了原地 美食 摇滚的资本。最后,带上一个渔竿,食材不够,那便就地取材,河边野钓的收获,将让美味更新鲜。

这样一来,户外烧烤、现磨咖啡、烤鱼浓汤……什么样的 美食 都可驾驭。倘若聚餐朋友多,夜晚安睡也不成问题。除了后备箱露营箱子3分钟可变装一张大床外,你更可以在车顶加装行李架帐篷,打造上下两张卧铺也非常便利。

天文爱好者的露营:流浪1000公里之外

当你计划露营,第一个思考命题往往是“去哪里”?自前年起,全国上百个露营营地,犹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冒出,散落在城市边缘、山林和田野。但点开“大众某评”搜索,那些密密麻麻的帐篷,百人公用的洗手间,整体运营上令人扫兴是大概率事件。

“人间最美妙的卧室在纳木错,这辈子能见几次深夜银河像瀑布一样悬在头顶呢”,这是一位资深户外玩家的感慨。中国最美的星空,在“离天堂最近的高原湖泊”纳木错,也在额济纳旗的胡杨林、长白山的山谷……这些往往意味着千里艰难跋涉,但也是最有情调的天然露营地,秒杀那些圈禁一片小草坪的小公园。

尤其BJ40刀锋英雄柴油版完全可堪大任,20T柴油发动机+8AT动力组合,硬桥硬马、三把锁护身,更拥有低转速爆发高扭矩。无论是乱石穿越、勇闯高原、平蹚沙海,你都有如履平地的自信,加满一箱油你便征服1000里之外。

如果你是一个热爱星空的独行侠,一路衣食住行都在车上。那么强烈建议把BJ40刀柴版改装成“敞篷星空大床房”。每次去看星星前,可以拆掉BJ40顶棚,放倒后排改成超级大床,再带上御寒的卧具。

日落之前,安营扎寨寻好驻点,在车边煮一壶咖啡、整一顿烧烤,犒劳自己的胃口;在星空观测时间10点-凌晨6点到来前,展开改装大床,静静仰躺、等待星河耀目,让美感涤荡你的灵魂。

音乐爱好者的风格:打造户外影音室

在日本,每一年全世界摇滚爱好者都向往的FujiRockFestival,总会吸引数十万人去到新泻苗滑雪场安营扎寨。随着街头文化在世界的火爆流行,为音乐而聚,为摇滚而欢,是很多新世代的田野渴望。

对音乐玩家而言,打造“视听享受”是改装车的重点攻坚对象。你完全可发挥“拿来主义”,北京越野此前推出的BJ40刀锋柴油版千山国潮改装,正是你的绝佳选择。这款车除了拥有“千里江山图”皮肤设计,更完成了整车专属NVH静音提升,和丹拿音响搭载,整车可以营造千里江山气势磅礴的视听氛围感。

当今新生代,谁没有个声乐吉他架子鼓的童子功。BJ40作为一款“巨能装”的越野车,可以支持你把“现场音乐”带往郊野。这款车4630mm的车长、以及2745mm的超长轴距,比同级大众途岳、本田CR-V等车型都更大,尤其车宽超19米,车身高度达到了1871米。整体超大的后备箱,两段式的尾门,让音响、沙发、架子鼓等大件儿轻松装载上车。

夏日的阳光下,爬山车顶就是最好的舞台,拉起一串串浪漫星星灯与彩色旗帜,再从车内接出可逆变电源把音响、电吉他插上,这就是一场户外小型LIVEHOUSE激情聚会。田野歌手们,无论是想插电开唱、不插电开演完全自由任性选。

“露营和户外本身的目的,永远是让人返璞归真”。自然和文明看似是一组对立的概念,但在信息高度发达,KPI无限上涨的当代,我们确实需要置身野外来一次“心灵排毒”。我们渴望回归自然,未必要与 科技 装备全部割舍;我们渴望离开城市,但未必要脱离人群独自 娱乐 。这个时候,能硬核跋涉,又可百变潮改,兼具脚力和肚量的BJ40刀柴版,可能正是大多数年轻人最好的露营伴侣。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我整理的乌托邦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乌托邦读后感1

 去年的热播剧《奋斗》风靡全国,人们街头巷尾、茶余饭后都在讨论着剧情。带着热乎劲儿,前段时间,我又读了它的续集《奋斗乌托邦》。

 “每个人都是城市中微小的尘埃,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宏大的乌托邦。”这是《奋斗乌托邦》扉页的卷首语。

 它是《奋斗》的续写,以陆涛和夏琳在法国的生活为主线,描述中国当代80后年轻人自我、独立、奋斗的故事。在看完结尾合上此书的那一刹那,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天底下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感情!曾经说的山盟海誓在当以往的新鲜转化为习惯之后,当视线从这个转移到那个之时,人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奋斗》故事里的夏琳,独立、有思想、好强、进取……可是她千不该万不该表现的那样不拿陆涛当回事儿。她没有父母殷实的家底儿、也没有万分之一概率的机遇,但是,老天却赐给了她最大的幸福——陆涛!我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把夏琳刻画的那么要强,甚至过了头儿。纵然她和陆涛都是设计师,但为什么要赋予他们冲突?为什么要让夏琳活得那样累、那样自我、那么的把理想当回事儿?这是个悲剧。所以,即使她离开了陆涛,也得不到幸福。

 米莱、郭栩如,富二代。她们唯一不同的是,郭栩如知道自己追求的事业,她活得有目标。唯独米莱,像她这样的女孩儿不管是不是富二代,到人群里都措堆儿。倘若家境平平,也是这样无味儿的走完自己的一生。米莱一直找不到生命的价值,说不好听的她就是个造粪机。但是,没想到续集里她居然顿悟了,那我只能说,你这样活着才有意义。

乌托邦读后感2

 之前看青春励志电视剧《奋斗》里面的女主人公们把她们的地方叫心碎乌托邦,那时对乌托邦这个词的理解仅限于知道这个层面上,自己理解的乌托邦的涵义是一个子虚乌有的理想国。类似于香格里拉这样的词汇。直到今日看了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才真正理解这个词的由来以及这个词汇所寄予的深刻内涵。

 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拉斐尔与旅行家希斯拉德的对话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深刻地揭露了英国广大人民那个时期所受的深重苦难。在《乌托邦》一书的序言中说:“莫尔之所以超出同辈,直到今天还享有盛名,其作品还未丧失现实意义,恰在于其高度关心人民大众的生活。”他在书地第一部提出了这样的社会问题,第二部描写的乌托邦则是在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一个乌托邦便可使人民脱离苦难,这样的乌托邦国家是莫尔的理想,然而在别人眼里却成了空想。

 时代的局限性必然造成科学的局限性,因此也造成思想的`局限性。莫尔的这种思想在当时是进步的。但是他忽略了生产力的重要性,因此,他成了空想主义的代表,或者,这并不是莫尔所愿见到的结果。说他是空想主义者,但是无疑他又是西欧历史上第一个最伟大的空想主义者。维彼沃尔金在《乌托邦》的历史意义一文中说:“在他的思想中集中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一切矛盾,并构成一个独特的统一的思想体系。这个是大是资本主义正在诞生的时代,这时的资本主义正在冲破封建关系的重围而突飞猛进的成长起来,并以带有资本主义所特有的那些新的社会对抗的萌芽了。”

 在当时君主专制制度下的英国,英王用刑残酷,杀人如麻。“我在那儿住过几个月,在英国西部人民起义反抗英王惨遭失败后不久,起义受到镇压,杀戮很重。”在文中,莫尔借希斯里德话说:“你们的羊一向是那么驯服,那么容易喂饱,据说现在变得很贪婪,很凶蛮。以至于吃人,并并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和城市蹂躏成废墟。”这个说法的先进处在于这是第一次有人用羊吃人的比喻来批判圈地运动,这段话也被马克思在资本论讲原始积累中两次引用。

 到了乌托邦的第二部分,就开始描述乌托邦——莫尔心中的理想盛世。在那里,财财产公有,人们务农为生,人口不多也不少,妻子侍候丈夫,儿女服侍父母,年轻人照顾老年人,其乐融融。想多另一城市探望朋友或是从事游览的公民可以轻易得到许可。等等。乌托邦人的生活无疑是美好的。给那个时代的受压迫的人们无限的向往。然而,乌托邦的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现在看来并不是科学的,没有办法得到发展和循环运作。因此,乌托邦只能注定是空想主义的代表,而不能实现。但是它的历史意义不能泯灭,在空想主义时期乃至整个发展史上起着重要作用,有着进步意义。

乌托邦读后感3

 因为现实已经不能教我存有半点感情,于是我虚构出一个世界,在这个虚构的世界中,我看到了爱、看到了希望、看到以往遗失的良善,和光明,原来我晓得我并不属于这个现实的世界里,我是住在理想国中的一员,而这理想国并不仅仅由我一人虚构,它代表了世人美好的愿景。

 现实里总是缺少太多和理想靠近的东西,在现实的世界里已不能勾画出理想的轮廓,因长久累积的积习已经太深,人人都在向往光明、和平、公义,但指望现实实在太难实现这种深深蕴藏在人内心深处的光明、和平、公义,人们在现实的逼迫下,无奈于寄希望于宗教中的上帝,因他完全、纯正、代表世上一切的正直、公平、善良,但人们盼望了千年、渴望了千年,仁义公正的国还是无法完整的实现。

 预言书里写道,理想的国要建立在这尘世间,但谁有这完全的智慧,在这现实的尘世间,建立一个完整的属于仁义、正直、和平、公正的理想国呢,恐怕这样的智慧,千百年来也难以寻找得到。

 然而,人,永远也不可算准将来的事情照着何种方向发展,并不能看到眼下似乎是一种失望的境地,就以为未来没有指望了,只要是心中构画的蓝图,你以为是属于正义的,那么就倾尽热血去实行它,付尽热忱、以一颗完整的爱心去将它实践。

 凡真正正义一类的蓝图,虽因环境的斥肘而导致践行的失败也不至于最终无果,后人会以你当时的念想而前赴后继,跟随着你激情的理想去全力以赴,以继续完成你所未完成的绩业,直到最终实现的那一天到来。

 那时,你将在另一个世界的窗口,观看到当初构画思想的蓝图在这尘世间得到落实,你的理想得到了安排,你所精心构画的事情得到了落实,那时,在你脸上闪现的光芒将照亮全世界,你的智慧之光将得到众人的赞美,但你并不以此为尊宠,你深深的确切你只不过是接受了来自内心深处永恒的召唤,去为了实现一项正义的使命而付出生命。

 啊,今天我受了感动而写了关于你,仿佛我好像先知,但我真正的是谁呢,不过是万千个人之中向往理想国的一员。

《乌托邦》一书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的不朽巨著,书的全名原为《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利益又有趣的金书》。 这部书是1515-1516年他出使欧洲时期,用拉丁文写成的。乌托邦的原词来自两个希腊语的词根,“ou”是“没有”的意思(一说是“ 好”的意思),“topos”是“地方”的意思,合在一起是“乌有之乡”。 莫尔本人的乌托邦是一个完全理性的共和国,书中描绘了一个他所憧憬的美好社会,那里一切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生活用品按需分配,人人从事生产劳动,而且有充足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和娱乐,那里没有酒店、妓院,也没有堕落和罪恶。在战争时期它雇佣临近好战国家的雇佣兵,而不使用自己的公民。莫尔本人是一个信仰很深的人。他曾经想过做牧师,他的小说可能受到耶稣会的影响。乌托邦用于比喻无法实现的理想或空想的美好社会(图为摩尔《乌托邦》一书中的乌托邦地图)。在《乌托邦》中,莫尔首次用“羊吃人”来揭露罪恶的“圈地运动” (这一提法被马克思多次引用),并提出了公有制,讨论了以人为本、和谐共处、婚姻自由、安乐死、尊重女权、宗教多元等与现代人生活休戚相关的问题。他创造了“乌托邦”一词,开创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其思想也成为现代社会主义思潮的来源之一。

(** 《登月第一人》中主角尼尔·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时穿着的太空服。)

太空乌托邦:

人类对太空的浪漫和怀想

发于2021517总第995期《中国新闻周刊》

在北极以北的挪威,冬日,绿色的极光在黑蓝色的天空中舞动,整个天空燃烧起来,白雪覆盖的山顶也被照亮。一位挪威诗人说,此刻,是最接近自然和宇宙的时刻。2010年2月,文森特·富尼耶特意选在挪威的冬季结束之前,进入挪威的斯瓦尔巴特群岛。当太阳快要升起时,天空逐渐从黑蓝变成深蓝、靛蓝,远处雪山的边缘则被一种明澈的粉紫色勾勒出来。

在近处,文森特正被一些神秘又简洁的结构震撼——SvalSat卫星站是一个巨大的白色圆形球体,外表面又被切割成一个又一个神秘的三角形,顶部的红色小灯一直闪烁,每一秒,它都在接收距地面约840公里的轨道上的卫星传来的数据。这些卫星被称为“极轨卫星”,它们的轨道与太阳同步,每天,会两次飞越地球表面上的同一个点,而且总在同一个时刻。

(2010年,挪威威斯匹次卑尔根岛SvalSat卫星站。)

声音、辐射和太空手套

“太空乌托邦”是文森特的第一个项目,从2007年一直拍摄至今,他深入到地球上各个角落的天文站、太空研究中心与航空机构,去拍摄人类 探索 太空的过程。

在法国图卢兹,进入消声室是宇航员上太空之前必备的测试环节。消声室被称为“世界上最安静的地方”,被一种特殊的玻璃纤维吸音材料包裹,背景噪声无限接近于0分贝。进入房间后,人体成了唯一的声源,宇航员能听到自己肺部收缩发出的声音,肠胃蠕动的声音,甚至是血液流动的声音,呼吸声被无限放大,一切帮助你自我调控的知觉线索都消失。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个人很快会产生幻觉。而在太空中也是如此,宇航员要被测试,进入这样的环境中后,多久会产生幻觉,是否能在和自我进行对抗时集中精神继续工作。

(2008年,荷兰诺德韦克省。欧洲空间研究与技术中心(European Space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Centre) 消音室。)

Synlight 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太阳,就在德国尤利希一栋不起眼的灰色建筑中。149个模仿自然太阳辐射的高性能氙气短弧灯,可以发出地表太阳辐射强度的10000倍,温度可以达到3000 。这是一个商业项目,目的是通过技术手段开发可再生太阳能,对长年日照不足的中欧、北欧等国家有很大帮助。

(2019年, 德国航空太空中心(DLR) 。世界上最大的“人造太阳”, 近三层楼的“太阳灯”将用于各种研究项目,包括利用太阳光生产氢燃料的研发过程。)

在美国犹他州的沙漠深处,火星模拟研究站隐藏在其中。每年,会有几个小型的学生或科学家团体来到这里,住上几周,完全模拟在火星上的生活,居住在条件恶劣的狭小基地中,穿着太空服在火星表面探险,收集地质样本,或进行设备维护任务,有时用头盔上的无线电与基地通信。

这是文森特眼中人类和宇宙的关系,他说,越深入宇宙,你就会越意识到人类有多么渺小。

(2008年,美国犹他州火星沙漠研究站(MDRS) ,科学家在沙漠中模拟 “火星漫步”,并进行有关地质学、古生物学以及微生物学等研究,以积累在火星上生存必须的技能和战略。同时也是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在尽可能接近火星表面的条件下测试想法或材料的一种方式。)

溶解在过去迷宫中的未来

对文森特而言,除了现实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平行的世界。事实上,在拍摄这些照片的时,他亲自构建了一种充满怀旧的未来,一种想象中的未来。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这是一场从过去到未来的旅行。

1961年4月12日,苏联第一次将人类送上太空,美国受到极大刺激,此后开启了美苏持续数十年的太空竞赛。1969年7月21日,美国的阿波罗11号火箭载着阿姆斯特朗登上了月球,迈出了“人类的一大步”,全球6亿人通过电视直播见证了这一刻。

2019年,文森特去加州的西尔玛拍摄了传记**《登月第一人》中阿姆斯特朗扮演者穿过的太空服。他以一种很低的仰视角度拍摄了太空服的上半部分,背景是一种特殊的白色消声材料,这些细密的竖状条纹印在宇航员**的头盔上,折射出一种漂浮不定的氛围,躺倒的太空服像一个正仰望夜空的宇航员。不过,他的身下可能不是地球,而是月球凹凸不平的表面。

在上个世纪整个60、70年代,太空竞赛成为美苏冷战的最重要领域之一,其产生的影响是全球性的,而且绵延至1980年代。文森特的整个少年时期,经历了全球范围内的太空狂热,可以直接反映出这种热潮的,是当时诸多的**电视作品、漫画和科幻小说。文森特回忆,在1980年代,人类对未来充满了乐观, 科技 在这个时期开始跃迁式的发展,各种创新的想法涌现出来。作为孩子的文森特,当然也有一个太空梦。这种乐观主义的精神如今已经衰减了。

和40年前相比,人类的太空 探索 已经已经进入另一个阶段。2014年,一个41岁的中国浙江茶商在淘宝拍下了一张船票,这趟 旅游 的终点是太空。进入21世纪,大国之间的太空博弈虽然仍在进行,但商业太空产业也进入加速发展期,太空 旅游 终于从科幻小说进入现实。Space X,蓝色起源,维珍银河等私营公司开始争夺这块蛋糕,马斯克此前宣布在2021年将会首次送三名游客到国际空间站旅行。至于是否能够实现,还充满不确定性,因为按照计划,那位浙江茶商本来应该在2016年就飞向太空。

(2017年,美国佛罗里达州汉普顿兰利高级航空中心亚声速风洞2号。)

“我拍摄了2007年至今的太空 探索 的过去和未来,从1960年代的太空竞赛到预计进入火星的SLS运载火箭。最近十年标志着人类太空 探索 的驱动力从政治开始转向经济。但在我的照片中,重新激活的是一种过去的魅力,我最喜欢的**是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这部影片拍摄于1968年,它讲的是2001年,但从某种程度上,它反映的是,60年代的人怎么看待2001年这个未来。”文森特一直觉得,自己拍摄的是时间。

文森特通过镜头想要讲述的,是一种虚构的未来,他想要呈现一种1980年代的浪漫主义。在那个时代,人们对太空和人类的未来充满积极的幻想,所以,从 历史 的角度去构想未来,显示出一种不属于当下时代的怀旧精神,时间在宇航员的手套中被冻结了,发生在冻结前一刻的,是一种太空乌托邦。在这个乌托邦中,既有过去,现在,也有未来——这是一种溶解在过去迷宫中的未来。

“太空 探索 折射出一种人类普遍的渴望,不仅是对着天空沉思,人类自身也被投射到其上。‘渴望’一词,其拉丁文词源的意思是:遗憾、对一颗遗失的星星所产生的乡愁。但是,人们怎么会怀念一种未知的事物呢?或者有没有可能,我们其实就是星辰,仰望太空让我们想起了漂浮在宇宙中的最初时刻?或者,人类不是从天空中降落人间的神,怀念是我们曾经遗失的那颗星星?”文森特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910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1
下一篇2023-07-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