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音乐有哪些代表人物?

浪漫主义音乐有哪些代表人物?,第1张

1、 早期:贝多芬、凯鲁比尼、韦伯、帕格尼尼、罗西尼、贝利尼、多尼采蒂、舒伯特、彻尔尼。

2、 前期:门德尔松、肖邦、舒曼、李斯特、白辽士、梅耶贝尔。

3、 中期:威尔第、瓦格纳、奥芬巴赫、布拉姆斯、小约翰·施特劳斯、布鲁克纳、弗兰克、古诺、比才、圣-桑。

4、 民族乐派:格林卡、柴可夫斯基、斯美塔那、德沃夏克、西贝流士、阿尔贝尼兹。

5、 后浪漫主义:福莱、马勒、理查·施特劳斯、拉赫玛尼诺夫、埃尔加、格拉祖诺夫。

浪漫主义乐派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它产生在十九世纪初。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艺术表现形式也较以前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潮与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扩展资料:

历史

浪漫派时期的音乐则可以从1813年ETA霍夫曼论述贝多芬的浪漫主义精神开始,到1914年勋伯格提出“不协和音的解放”为止。

浪漫派时期的音乐比起之前的巴洛克时期以及古典时期的音乐更注重感情和形象的表现。相对来说看轻形式和结构。浪漫时期的音乐往往富于想象力,相当多的浪漫时期音乐受到非现实的文学作品的影响,而有着相当大的标题音乐成分。

浪漫主义音乐强调多样性,发展和声的作用,对人物性格的特殊品质进行刻画,更多地运用转调手法和半音。贝多芬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浪漫主义歌剧的代表是瓦格纳,钢琴音乐的代表是李斯特。

浪漫主义音乐对曲式结构进行了极大的丰富与扩充,出现了诸多小型曲式结构,例如小品曲、幽默曲、叙事曲、阿拉伯风格曲、音乐的瞬间、随想曲、浪漫曲、间奏曲或即兴曲等。

浪漫主义音乐体现了影响广泛和民族分化的倾向,在法国出现了柏辽兹,意大利的罗西尼,匈牙利的李斯特,波兰的肖邦和俄罗斯的柴可夫斯基。浪漫主义音乐在马勒和勃拉姆斯时代式微。

浪漫时期的音乐在晚期出现了更多不同的乐派,包括法国的印象乐派(德彪西、拉威尔)和欧洲各地的民族乐派(西贝柳斯、斯美塔纳、强力集团等)等。

舒曼是19世纪上半叶德国重要的浪漫主义音乐家,并且有着很高的文学修养,集作曲与理论于一身。他的歌曲创作,对德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音乐评论活动则促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代表作还有钢琴曲《蝴蝶》(1831)、《交响练习曲》(1834)、《童年情景》(1838)、《狂欢节》(1839),歌曲《两个掷弹兵》,管弦乐曲《曼弗雷德序曲》(1849),协奏曲《a小调钢琴协奏曲》(1845),交响曲《春天》(1841)、《莱茵河》(1850),以及室内乐曲等。

与舒曼恋爱时的克拉拉

主要音乐家及钢琴作品:

1、威伯(1786-1826):德国,以歌剧和钢琴作品闻名,《邀舞》。

2、舒伯特(1797-1828):奥地利,“艺术歌曲之王”,《流浪者幻想曲》、《即兴曲》、《音乐瞬间》。

3、门德尔松(1809-1847):德国,八集48首钢琴独奏曲《无词歌》。

4、肖邦(1810-1849):波兰,《升c小调圆舞曲》、《A大调波罗乃兹》、《c小调练习曲》、《f小调协奏曲》、《降E大调夜曲》、《第一谐谑曲》。

5、舒曼(1810-1856):德国,《狂欢节》、《大卫同盟曲集》、《C大调幻想曲》、《童年情景》、《蝴蝶》、《交响练习曲》、《a小调钢琴协奏曲》。

浪漫主义作为音乐史上的一个历史时期,与18世纪古典主义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喜好把眼光投向遥远的往昔和不可知的未来。

饱含热情、孜孜不倦地追求,渴望综合一切,成了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特征之一。

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在于强调“人”和他的本性,突出“个人”是感觉的中心、感情的焦点、幻想的主体,这个人需要自我肯定、自我崇拜、自我想象以至自我宣泄,即使是表达一种对大自然的亲近感,也是通过赞美自然来抒发自我的渴望。

企望革新的作曲家们,力图突破音乐自身的界限,寻求与其他艺术的融合。19世纪新的标题音乐,就将音乐以外的因素化为乐思,用文字来说明其思想内容。

浪漫主义音乐概述 浪漫主义乐派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它产生在十九世纪初。 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艺术表现形式也较以前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潮与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资料:

浪漫主义音乐_

狂欢节是舒曼的钢琴作品。

钢琴曲《狂欢节》是舒曼在 1833~1835 年创作的一个钢琴套曲,这首钢琴曲集是由二十一首小曲组成,且每一首曲子都自有标题,曲子中有圆舞曲、华尔兹等音乐体裁,是一种极具浪漫主义作曲的手法。

舒曼是19世纪上半叶德国音乐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音乐家,也是欧洲音乐史上最杰出的音乐评论家。他生于1810年,逝于1856年。

舒曼的创作是从钢琴音乐写作开始的,他的重要作品有《狂欢节》、《交响练习曲》、《克莱斯勒利安娜》、《幻想曲》、《童年情景》、《诗人之恋》、《妇女之恋》等。此外,他还写过250首歌曲,其中不乏反映革命热情的歌曲。

《狂欢节》作于1834年,全曲有21首小曲组成,是其杰作。创作手法新颖,充满诗情画意。它的问世,标志着一种新的音乐风格的诞生,例如假面舞会出现的人物就具有独特之处。

幼赛比乌斯、弗罗列斯坦暗指作者自己,夏莉娜暗指舒曼夫人克拉拉,这种用假名暗指的手法,是音乐上的创新,打破了音乐界陈腐的旧框框,开了浪漫主义音乐表现主义的先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960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1
下一篇2023-07-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