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法国车,大家不由自主地想到“浪漫”,这个印象,跟德国车的“严谨”、日本车的“省油”一样,并不完全靠谱。
2016年即将过去,前三季度,得益于购置税减半政策激励,整体市场增长134%,与大盘不同的是,神龙汽车前三季度不仅没有大幅增长,反而大幅下跌141%。在合资品牌中,神龙汽车不仅被同样来自欧洲的大众汽车甩在身后,就连日韩的小伙伴也纷纷超越自己,法式大餐变味了吗?
神龙汽车是由东风汽车公司与法国PSA标致雪铁龙集团合资兴建的汽车生产经营企业,1992年5月18日成立,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合资品牌之一,旗下包含两个品牌-东风标致和东风雪铁龙,老三样之一的富康就来自神龙汽车旗下的雪铁龙品牌,曾经风靡神州大地。
神龙汽车在2013-2015年实现了连续快速的增长,因此神龙汽车将2015年销量目标定为80万辆,最终只完成了70万辆;2016年的目标虽然调低到77万辆,但是前三季度完成率不到60%,全年目标估计难以实现。当年的“老三样”——捷达与桑塔纳都在焕发第二春,而富康的继承者爱丽舍市场表现却不温不火,其实不仅是爱丽舍,神龙汽车旗下没有一款车型销量过万,2016年,神龙汽车旗下众多车型销量出现下滑,如标致3008、雪铁龙C4L等。
在产品布局不全且更新换代过慢、降低成本带来的质量问题、终端价格让价过大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曾经风光无限的神龙汽车销量快速下滑。
一、产品问题
产品是神龙汽车最突出的问题。首先就是SUV产品布局较晚,而且产品谱系不全。SUV的增速大幅领先大盘,可以说SUV的增长是带动汽车市场增长的火车头,没有走量的SUV是神龙汽车最大的痛。标致旗下有两款SUV车型,分别是标致2008和标致3008,标致3008于2013年上市,这个时候其他厂商早就在躺着赚钱了,标致3008进入市场的时机太晚,而且产品本身也有不足,车身尺寸较小,车头低趴,完全没有SUV的样子,在这个看脸的时代销量自然好不到哪去,同时,标致3008在燃油经济性、乘坐空间方面也存在很大劣势,小改款以后并没有改善以上问题,销量下滑在所难免。标致2008是合资品牌小型SUV中的一款,上市初期表现不错,但是竞品纷纷改款,2008还是当初的样子,主销的16L车型还是老旧的4档自动变速箱,相比竞品已落户太多。雪铁龙方面,只有一款小型SUV-C3-XR,2014年底上市的新车竟然还是匹配4档自动变速箱,虽然技术落后,但是胜在造型更为主流,表现还算不错。标致SUV车型较老,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雪铁龙没有主流的紧凑型SUV,短期也没有规划新车。可以说,在热门的SUV市场上,神龙汽车几乎哑火。
其次,轿车产品严重重叠。雪铁龙与标致车型基于相同平台打造,如标致301与爱丽丝,标致408与雪铁龙C4L等,相互之间区隔不大,品牌内部也存在较大的重叠,雪铁龙和标致在紧凑型车均布局4款车型,两个品牌合计8款车型,这势必对消费者的选择形成干扰,同时,经销商也没有能力做好多款同一级别车型。
最后就是神龙旗下车型的更新换代太慢,雪铁龙世嘉2008年上市,至今已经9年的时间,C4世嘉虽然更新了动力系统,但相比世嘉变化甚微;雪铁龙C5上市也有8年,至今没有换代;标致2008与3008本身产品力就差,上市已久,没有进行较大程度改款。要知道这是一个连神车大众都在缩短产品的生命周期,提早换代的时代。
二、频繁召回引发质量问题担忧
5月11日,神龙汽车举行中期事业“5A+计划”发布会。确立了“质量领先、千亿规模、卓越绩效”三大战略目标、五大加速提升战略举措、“为客户出行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高效汽车企业”的战略定位。5A战略强调了利润的增长,标致雪铁龙集团总裁唐唯实表示,未来5年神龙的利润率目标高达6%,实际上,神龙汽车近年来一直在成本控制上下功夫,但是成本的控制却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频繁的产品召回。2015年1月,因为燃油泵问题,召回了雪铁龙C4L部分16T车型,涉及车辆27625辆;2015年5月,因为三角臂前托架紧固螺栓质量问题召回19481辆标致408车型,在2016年4月,又扩大了召回范围,涉及东风标致408及308S轿车,共计24562辆。汽车作为一个涉及零部件众多的工业产品,因为零部件问题召回是很正常的,但是神龙汽车集中的产品召回难免给车主不好的印象,引发车主的质量问题担忧。
三、终端价格不稳
神龙的价格把控是个老大难的问题。无论是标致还是雪铁龙车型,上市不久就会有很大幅度的促销,以标致301为例,手动舒适型指导价858万,但是根据汽车之家的车主价格显示,终端成交价仅仅6万出头,仅为指导价的7折,价格甚至比部分自主品牌还低,这让很多老车主直言:标致的车必须等降价以后再买。价格下降,增强竞争力,是很多车企的无奈之举。但是神龙旗下的标致和雪铁龙车型价格大幅下降,让提早买车的客户懊恼不已,降价的幅度和节奏一定要适当,过度的促销反而会有负面的影响;成交价格的大幅下降,必然导致经销商无利可图,经销商会绞尽脑汁让客服掏一些冤枉钱,强制消费受到客户的抱怨。
曾经凭借富康成为家轿标杆的神龙汽车,是中国最早的合资品牌之一,凭借原汁原味的法式浪漫征服众多家庭和营运客户。近年来因为产品布局不足、更新换代过慢以及严重的产品重叠,错过了火热的SUV市场;频繁的召回,带来负面影响;终端经销商大幅让价,严重扰乱市场,这一系列的因素最终导致神龙汽车步入快速下滑通道。
浪漫主义是由这些而催生的
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
与现实主义一样,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观念和一种文学的表现方式,在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的初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作为一种文学思潮,一种文学表现类型,以及作为一个明确的文学理论概念,却是后来逐渐形成的;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如果说浪漫主义文学最基本的特点是以充满激情的夸张方式来表现理想与愿望的话,那么,可以说,在世界各民族最初的文学活动中,就已经存在这种形态的文学了。例如各个民族都有的远古神话、中国先秦文学中的"楚辞",都有这样的特点。表现理想和幻想本是促成文学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文学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浪漫精神是文学的一个重要源头,文学从一开始就和浪漫主义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不过,明确地把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精神来倡导、来鼓吹,以至于形成了一个波澜壮阔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在西方则始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40年代这个时期。其最先形成于德国,而后波及到英国、法国和俄国,在短短的十多年里,迅速发展成为一场风靡欧洲的文学运动,相继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文学理论中所说的浪漫主义主要指的就是这个时期的浪漫主义,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类型,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浪漫主义文学的鼎盛时代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即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所以会在这个时期获得蓬勃发展,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1798年法国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这个伟大的历史事件震撼了整个世界,在欧洲掀起了此起彼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于是,表现理想、推崇英雄、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文学也就必然地成为这个时代的文学主流。
从文学本身的发展来看,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盛行是反对古典主义文学的产物。所以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上,人们常常以古典/浪漫的对立模式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以此说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和运动产生的原因。韦勒克指出,"浪漫主义的意思简直包括一切不是按照古典传统写出的诗歌。"并指出这是一种"根据'古典的'与'浪漫的'之间的对立说法而建立的类型论。"这种对立或区别具体的含义是"指那种与新古典主义诗歌相对立并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启发并以此为榜样的诗歌" 。
从这里可以看出浪漫主义文学类型的基本特点:与"新古典主义对立",是说浪漫主义力主表现个性与感性,不像古典主义文学那样强调理性以及对社会、国家整体的服从;"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得到启发",是说浪漫主义在题材与主题的表现上富于传奇性、奇特性。这些特点都使浪漫主义文学有了与西方传统文学全然不同的面貌。
不过,即使在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在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那里,也有着不尽相同的特点和面貌,德国的、法国的和英国的浪漫主义不尽一致,早期的和以后的浪漫主义之间也有区别。但是这些民族的、时代的特殊性,并不意味着浪漫主义文学没有统一的特征和性质。正如韦勒克所说:
"如果我们考察一下整个大陆上自称为'浪漫主义的'具体文学的特点,我们就会发现全欧都有着同样的关于诗歌及诗的想象的作用与性质的看法,同样的关于自然及其与人的关系的看法,基本上同样的诗体风格,在意象、象征及神话的使用上与18世纪的新古典主义截然不同。"
关于这些共同点,韦勒克总结为:"就诗歌观来说是想象,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就诗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 也就是说,浪漫主义文学以强调想象来突出文学的目的在于表现理想和希望,以强调自然来突出文学应偏重于抒发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以强调象征与神话来突出文学的隐喻性、表现性和夸张、奇特的艺术表现方式。这些特点,是浪漫主义文学共有的特征。
韦勒克指出浪漫主义的世界观是一种自然观,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说明,即自然观的世界观是什么意思。浪漫主义所谓的自然是针对古典主义而言的。他们认为,古典主义对理性的强调实质上是对秩序、规律的强调,其违反了人的自然本性。浪漫主义把一切原始的、质朴无华的和天真无邪的事物视为"自然的"。从这里引出了浪漫/古典之间的一系列对立,如浪漫主义强调感性,古典主义强调理性;浪漫主义强调对大自然的表现,古典主义强调对人类创造物的表现;浪漫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古典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分离;浪漫主义强调自由、个性、个体,古典主义强调服从、共性、整体。等等。而这一切从世界观上讲,则体现了对世界对自然的看法。由于现代自然科学的影响,理性主义认为世界、自然有如一架精致的机器,一个完美的几何模型,世界与自然的运作受可知的规律的支配。而浪漫主义则把自然视为一个未知世界,是神秘的,值得敬畏的,不断演化的。
塑造艺术形象不同,浪漫主义文学以一种超越现实的文学精神,执着于对人生理想甚至幻想的表现,力图用文学给人类展现出一幅理想的生活景象。用德国作家席勒的话说,浪漫主义"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 。所以,浪漫主义并不像现实主义文学那样注重对生活对象的如实摹写,强调文学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而是竭力表现理想,表现主观愿望,表现向往理想的激情。所以在文学创作中,浪漫主义遵循的是理想化的原则,只要能表现理想的与希望的生活,文学塑造的形象即使违背生活本身固有的逻辑也无关紧要。浪漫主义文学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因此常常会改变生活原有的形态,在感情和理想的强烈作用下,大胆地、人为地创造出虚构的甚至是变形的意象、人物或环境。浪漫主义是按照理想中的生活应有的样式,按照作家主观的感情逻辑去想象和创造艺术世界。可以说,浪漫主义文学创造的艺术世界不是模拟现实的"镜像世界",而是一个想象的、超现实的、主观化了的世界,通过塑造这个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理想世界,纵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和表达主观的愿望。
虽说表现主观情感是各种文学类型共有的特点,但是我们要注意,在对情感的抒发上,浪漫主义有自己的特点。如果和现实主义比较一下,可以说在处理感情和生活的关系上两者之间有这样的区别,浪漫主义是由情生物,为情造物,对生活的表现受主观感情的支配,所以浪漫主义塑造的艺术形象往往不同于生活形象;而现实主义则是由物生情,融情于物,主观感情的表现要受所描写的生活内容的制约,把主观的情感融入生活形象之中。比如,白居易在《缭绫》中也抒情,"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昭阳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表现了对织女的同情,但是这种情感的表达是在陈述事实、对比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的。可是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对景色的描写,却是在激情中的想象:"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为表现希望和激情,浪漫主义文学尤为注重理想英雄的塑造,并常常以强烈的对比来强化和表现主观情感的倾向性。
在理想主义精神的支配下,浪漫主义文学更多地采用了远离现实生活的神话传说、奇异故事等作为自己的表现对象,以富于幻想的方式创造出想象的和虚构的艺术世界。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乔治桑曾说:浪漫主义艺术"不是对于现实世界的研究,而是对于理想的真实的追求"。因此浪漫主义作品所描写的生活往往带有幻想的特点,在虚构的特殊的环境中,描写一些具有奇特的超人品格、行为和能力的形象。如《牡丹亭》中的杜丽娘,为了纯洁自由的爱情,可以死而复生;《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具有超凡的能力;雨果《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以他的人格、道德,可以感动一切人,可以做到一切事,可以使从不说谎的修女,也为之违反教规。所有这些形象显然不是现实生活种可能有的,而是充分体现了作家的希望,富于理想色彩的人物或英雄。正如俄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所说,"在最狭义最本质的意义上说,浪漫主义就是人的灵魂的内在世界,他的心灵的隐秘生活。在人的胸部和内心里,潜伏者浪漫主义的秘密源泉。" 为了表现理想和激情,浪漫主义常常以强烈的对比色彩来强化和突现主观倾向。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就是以美与丑的对比、外表与内心的巨大反差,表现了作家爱憎分明的情感。
浪漫主义文学具有崇尚自然的特点,强调以自然为对象和表现人性的自然本质。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及,浪漫主义文学尤为重视自然。这个"自然"既是指那个与社会生活截然不同的大自然,又是指突现了人之本性的自然。浪漫主义文学所以关注自然,提出"回到自然"的口号,是因为对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违反人性的都市文明和工业文化的失望。浪漫主义认为,人性原有的纯朴与自然,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都因为现代工业的发展,因为物质欲望的弥漫,而逐渐丧失了。因此,对大自然的向往,对自然人性的歌颂,也就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主题和表现对象,从而为欧洲文学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正如美学家李斯托威尔所说:"自然这块天地,不得不等到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方才得到了充分而又细致的发掘。拜伦、雪莱、华兹华斯、歌德,是他们第一次把大海、河流、山峦带进了他们自己的作品。" 另一方面,浪漫主义文学也常常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来表现人的自主能力和奋斗精神。以此来塑造理想中的英雄。
浪漫主义文学在表现方式上具有大胆幻想、构思奇特、手法夸张的特点。浪漫主义在艺术表现上不求"形似",不像现实主义那样追求细节的真实,而是依据主观感情的逻辑和表现理想的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夸张、虚构、变形、比喻、象征等非再现性的艺术手段,致力于理想的艺术世界的创造,从而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的特色。浪漫主义文学经常使用异常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以传奇式的故事情节,华丽的语言形式,把历史传说、神话故事、自然奇观和异域风情揉合起来,以表现理想中的世界和人生,呈现出雄奇瑰伟的浪漫气势。现实主义创作的冷静刻画和细节真实在浪漫主义作品中是极少见的,即使是写实的场面,浪漫主义也把笔墨用在对奇异新鲜事物的表现上,尽力表现主观感觉和思想感情。
注重主观感情和理想的表现是浪漫主义的根本特点,因此,由于理想的性质与取向不同,浪漫主义也就有了所谓的"积极"和"消极"之分。所谓的积极浪漫主义,是指那种表现了与社会历史发展趋势一致的理想和感情的文学;这种浪漫主义因为有积极进取的特点,它表现的理想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并以这种理想来批判一切丑恶的现实。而所谓的消极浪漫主义则是指那种把已经或正在消亡的生活作为理想的文学,这种浪漫主义因为对现实的不满而把目光投向过去,已经被历史所遗弃的生活成了它的理想的寄寓之所,因此消极浪漫主义常常流露出一种感伤的情绪,其艺术趣味也因此透露出晦暗甚至病态的气息。但是要注意,这并不意味着消极浪漫主义就一定是不好的甚至是反动的。因为被历史发展所遗弃的生活方式、伦理道德,并非都是毫无可取的,历史的发展有时候也会以美好事物的丧失作为代价。
希望可以帮到你,谢谢,望采纳。
不是的,这是鲁迅关于文学的方向,思想和价值最重要的五篇杂文之一,收入到了杂文集<坟>里面
"摩罗",这个词好象是印度宗教内的一个名词,指的是反抗,障碍,破坏鲁迅用这个词来形容诗学,表明了自己对新诗持的观点---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形式上,都应该打破陈规
《摩罗诗力说》与摩罗式崇高诗学
王柯平
《摩罗诗力说》(1907年)是鲁迅早期诗学的代表作。这篇在人类精神发展中探索救亡图存和改造国民性方略的诗论,既是鲁迅浪漫主义诗学与文学创作的出发点,也是充满民主革命热情、追求人本主义理想、号召思想革命的战斗檄文;既倡导“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摩罗诗派精神,也呼吁“自觉勇猛、发扬精进”的“精神界之战士”。从历史的语境看,此文融鲁迅的艺术创作思想与启蒙主义热情为一体,在诗学与政治的经纬坐标上,达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相对统一,在中国诗学从古典式和谐向摩罗式崇高的转型过程中,具有破旧立新的先导作用和标志意义。
一 《摩罗诗力说》的历史地位
1906年,鲁迅弃医从文[1],返回东京,开始参与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1907年以文言文撰写了4篇论文[2],先后发表在河南籍留日学生创办的《河南》月刊上。1908年2-3月连载于《河南》月刊第二号和第三号的《摩罗诗力说》,署名令飞,是鲁迅早期浪漫主义诗学的代表作。
《摩罗诗力说》的基本主旨是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以摩罗诗派为美学导向,以文学革命为运作手段,以启蒙新民、改良社会为终极目的。为此,作者逐一分析中外几大文明古国“灿烂于古”、“萧瑟于今”的主要原因,否定了文化复古派保守、静止、倒退的世界观,揭露了洋务派崇实(实利器物)轻神(精神思想)的片面性及其重外(文明表象)轻内(文明实质)的救国论,批判了阻滞文艺发展、扼杀天才个性的孔孟儒家的“无邪”诗教,强调了艺术教育在人生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阐明了诗歌要打破“无浊之平和”、发扬“反抗挑战”的作用,总结了摩罗派诗人刚健不挠、抱诚守真等共同特点,标举出拜伦的“摩罗式”叛逆精神及其浪漫主义风格,最后热切盼望通过“别求新声于异邦”,使中国能涌现出像拜伦、雪莱一样的“精神界之战士”,发出文学革命的“先觉之声”,以“破中国之萧条”,开辟中国的文艺革命之道。
若从1906年弃医从文算起,直到1936年逝世,鲁迅在这条战线上披荆斩棘,前后奋斗了30余年。纵观鲁迅的后大半生,无论其浪漫主义诗学思想、审美追求、艺术创作,还是其革命民主主义政治理想、人道主义哲学理念,都在很大程度上发轫于《摩罗诗力说》。诚如国内外研究鲁迅的学者所言:
“可以说,《摩罗诗力说》最充分地体现出鲁迅的文学观。这篇文章在俄国和东欧被压迫民族的诗人中间,找到了英国被称为摩罗派诗人拜伦的谱系,其内容超出所谓批评与介绍之上。这篇在人类精神发展中求得救国救民方策的诗论,是鲁迅文学的出发点。”[3]
“《摩罗诗力说》是一篇号召思想革命的檄书,以鲜明的色彩和激扬的情调,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前革命民主主义最先进的水平。当鲁迅高呼‘今索诸中国,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的时候,作为理想的书写和追求,美学便成为他直接触及的对象:‘有作至诚之声,致吾人于善美刚健者乎?有作温煦之声,援吾人出于荒寒者乎?’没有理由可以怀疑鲁迅的自觉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战斗要求,社会改革和艺术创造在他的思想里是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的。”[4]
如果从20世纪中国文论发展与流变的历史整体来看,我们将会发现,《摩罗诗力说》的重要意义及其历史地位,还表现在审美文化的破旧立新诸多方面,如张扬个性,提倡浪漫主义文学;反抗传统,标举摩罗式理想人格;倡导悲壮风格,走向摩罗式崇高型诗学;推行文艺启蒙运动,期待“第二次维新”,坚持艺术创作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相对统一;“别求新声于异邦”,开拿来主义之风,行中西会通之实等等。总之,无论是对鲁迅本人的诗学思想与艺术创作实践来说,还是对20世纪中国文论或诗学、美学的转型来说,《摩罗诗力说》所产生的积极推动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凡此种种,我们有必要做进一步的说明。
二 摩罗诗派与摩罗的寓意
所谓“摩罗诗派”,主要是指以拜伦为首、遍及欧洲的浪漫主义诗歌流派。拜伦下启英国的雪莱,俄国的普希金和莱蒙托夫,波兰的密茨凯维支、斯洛伐斯基和克拉辛斯基,以及匈牙利的裴多菲等著名诗人。“摩罗”在印度佛教中代表天上的恶魔,欧洲人谓其为撒旦,当时人们以此来称呼离经叛道的浪漫派诗人拜伦。我个人猜想,鲁迅或许因为国人大多熟悉佛教而生疏基督教,故出于消除文化距离的考虑而假借“摩罗”一词,拈出富有新奇感和象征意义的“摩罗诗派”加以宣扬。
1 摩罗诗派的基本特征
在西方,摩罗诗派的正式名称应是Romantics或Romantic Movement。“romantic”一词源于古法语的“romant”,原指用拉丁语方言罗曼斯语写的传奇故事,因其内容主要是 中世纪骑士的空想和冒险经历,故用来表示新奇惊异之意。在现代法语中,源自“romant”一词的有“roman”、“romance”与“romanticisme”等词,分别表示传奇小说或长篇小说,抒情歌曲或浪漫曲,浪漫主义等等。文艺史上,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被认定为浪漫主义时期,但其影响在整个十九世纪持续不衰。[5]
在英国,浪漫诗派发端于诗人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和柯勒律治(Samuel T Coleridge,1772-1834), 以他们俩人在1798年共同出版的《抒情歌谣集》(Lyrical Ballads)为标志。后起之秀中有拜伦、雪莱、济慈(John Keats, 1795-1821)等人。
当然,浪漫主义不仅代表文艺史上的一种创作风格,而且也意味着人类精神史上的一种时代思潮。从哲学思想上讲,浪漫主义反对启蒙运动所倡导的理性主义,同时也反对因工业化而导致的物质主义文明。浪漫主义诗人大多受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思想和法国革命的影响,他们的主要共同点在于强调情感(emotion),关注个性化(individuality),推崇想象力(imagination or fantasy),热爱大自然(Nature),每人都热衷于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现真实(truth)。从艺术的风格与内容上讲,浪漫主义的主要特征在于:
(1) 富有动态创造性,不拘泥于严格的规则与次序,充分运用丰富的想象力,以生命的自由委身于无限的流动之中,探求奔放的情感表现。
(2) 重视个性,追求自由,强调表现个人的内心感受或作者的精神生活, 自我独白的倾向显著。
(3) 惯于采用热情的语言、奇特的幻想和豪放的夸张手法来塑造艺术形象。
(4) 崇尚理想,喜欢从理想出发批判现实或将其理想化,肯定个体对社会的反抗。
(5) 钟情自然山水,采用民间题材,喜爱异国情调,憧憬遥远的国度,探求“无限”的理念,赞美中世纪等等。[6]
鲁迅笔下的“摩罗诗派”,是以拜伦为代表的一群富有反叛精神或爱国热情的诗人。从思想根源上讲,英国浪漫主义与英国激进主义密切相有关。事实上,拜伦上承洛克(John Locke,1630-1704),雪莱上承戈德文(Willian Godwin, 1756-1836)。洛克的政治哲学在当时极富激进色彩,不仅倡导自由、民权与公民社会,而且对神权、皇权与外在的权威提出怀疑和挑战。戈德文因其极端的无政府主义和功利主义而闻名,他追求政治的公正性,宣传人人平等的理想,强调人类的自然权利,反对政府对执政者和人民的腐蚀作用。如果溯本探源的话,浪漫主义和激进主义的基本思想,主要发轫于卢梭的自由民主思想和法国革命的理想追求。因此,在历史上,卢梭经常被尊为“浪漫主义之父”(father of Romanticism)和“法国大革命的哲学家”(philosopher of French Revolution)。[7]
鲁迅认为这群摩罗诗人的力量足以振奋人心,语言思想比较深刻,能发出最雄壮伟大的声音。他们“外壮至异,各禀自国之特色,发为光华;而要其大归,则趣于一:大都不为顺世和乐之音,动吭一声,闻者兴起,争天拒俗,而精神复深感后世人心,绵延于无已。”另外,他们的性格言论行动和思想,虽然由于民族不相同,环境不一样,会因人而异地出现各种情况,但实际上却同属于一个流派:“无不刚健不挠,抱诚守真;不取媚于群,以随顺旧俗;发为雄声,以起其国人之新生,而大其国于天下。求之华土,孰比之哉?”尤其是那位“自必居人前,而怒人之后于众”、赴汤蹈火、笑卧沙场的摩罗式人格拜伦,既揄扬威力,亦颂美强者;“既喜拿坡仑之毁世界,亦爱华盛顿之争自由,既心仪海贼之横行,亦孤援希腊之独立,压制反抗,兼以一人矣。”
需要指出的是,鲁迅所推崇的“摩罗诗派”,既是理想的人格,也是艺术的天才。他们的品格情操,如上所述,可以说是“精神界之战士”的表率。而他们的艺术成就,则可以概括为力、语、声三维。用鲁迅的话说,这力,是“足以振人”之力;这语,是“较有深趣”之语;这声,是“最雄桀伟美”之声。用现在的话说,“力”意指足可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感染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语”就是比较深刻的文学语言或思想内涵;“声”代表异邦“新声”,是最雄桀伟美之声,震人耳鼓之声,发人深省之声,刚健抗拒破坏挑战之声,“致吾人于善美刚健”的至诚之声,“援吾人出于荒寒”的温煦之声,当然也是“破中国之萧条”的先觉之声。
2 摩罗的多重寓意
“摩罗”为佛教用语,是梵文“Māra”的音译,亦作“魔罗”,简称“魔”,与基督教所谓的“魔鬼撒旦”(Satan)之义接近。诚如鲁迅所言:“摩罗之言,假自天竺,此云天魔,欧人谓之撒旦。”“摩罗”可以意译为“扰乱”、“破坏”、“障碍”等。佛教认为摩罗能扰乱身心,破坏好事,障碍善法。印度古代神话传说欲界最高境界第六重天之主波旬(Pāpīyas)为魔界之王,经常率领魔众从事破坏善事的活动,喜欢控制别人屈从于他的邪恶意志。佛教采用其说,把一切烦恼、疑惑、迷恋等妨碍修行的心理活动视为魔。《大智度论》卷五载:“问曰:何以名魔?答曰: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8] 据说,佛教中的摩罗法力通天,智慧无边,诱惑力大。在佛祖释迦牟尼(Shakyamuni)即将修成正果之时,也曾使用女色引诱对方,以期达到扰乱身心、破环定力、阻碍成佛的目的,但却以失败告终。
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使用“摩罗”,首先是指以浪漫派诗人拜伦为代表的“摩罗诗派”。但从文本的具体语境以及当时的社会历史语境来看,鲁迅笔下的“摩罗”含有多重寓意。首先,从艺术作品的角度看,摩罗也暗指摩罗诗派笔下那些不同凡响的英雄人物,如“张撒旦而抗天帝,言人所不能言”的唐璜(Don Juan);遭人诬陷、意志强大、铁骨铮铮、以一剑之力蔑视国家法度和社会道德的海盗(Corsair)康拉德;舍命维护自尊、力抗定命、英勇战死的罗罗(Lara);不受诱惑、不畏强权、“神天魔龙无以相凌”的曼弗列特(Manfred);逐师摩罗,效法撒旦,“上则力抗天帝,下则以力制众生,行之背驰,莫甚于此”的凯因(Cain);以及“死守真理,以拒庸愚,终获群敌之谥”的“国民公敌”等等。所有这些摩罗式人物,均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颂美的强者。他们大都愤世嫉俗,尊侠尚义,亦如拜伦本人那样倨傲緃逸,无所顾忌。
其次,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摩罗也意味一种“天才”,也就是鲁迅所说的“性解”(genius)。这类人不同于“意在保位,使子孙王千万世,无有底止”的皇上,也有别于“意在安生,宁蜷伏堕落而恶进取”的民众,因此一旦出现,往往遭到各方的扼杀。如同柏拉图《理想国》里的诗人,会以扰乱社会治安为由而被驱逐出境。孰不知,他们是民众的代言人。对于民众的苦难与生活之烦恼,他们的感受更深切,反应更敏锐,抒写更真实。所以,他们是触动人们心灵的人。他们所作的诗,不为自己独有,属人们心中之诗。只是人们心中有诗,“而未能言,诗人为之语,则握拨一弹,心弦立应,其声澈于灵府,令有情皆举其首,如睹晓日,益为之美伟强力高尚发扬,而污浊之平和,以之将破。平和之破,人道蒸也。”[9]
再者,从思想革命的角度看,摩罗也象征着鲁迅所呼吁的中国“精神界之战士”。在鲁迅看来,只有通过这类战士的不懈努力,才会“破中国之萧条”,才能推动“第二维新”。这样的战士,无疑是“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自由民主战士。具体说来,也就是鲁迅所论的“个人”。继《摩罗诗力说》发表之后,鲁迅又在同一月刊《河南》第七号上发表了《文化偏至论》一文。在这里,针对西方物质文明与政治文化的偏颇性,特别是国内“洋务派”只顾实利器物的浅薄性,鲁迅着意凸现了“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的论点。这里所论的“个人”,一方面是出于人道主义立场所倡导的个性解放与个人尊严,另一方面是出于民主自由理想所呼唤的“先觉战斗之士”。鲁迅声称,“张大个人之人格,又人生之第一义也。”他认为个人的人格品性非同一般,他们“意力轶众,所当希求,能于情意一端,处现实之世,而有勇猛奋斗之才,虽屡踣屡僵,终得现起理想:其为人格,如是焉耳。”[10]
同时在1908年,鲁迅还写了《破恶声论》一文,对他所推崇的“个人”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故今之所贵所望,在有不和众嚣,独具我见之士,洞瞩幽隐,评骘文明,弗与妄惑者同其是非,惟向所信是诣,举世誉之而不为动,举世毁之而不加沮,有从者则人其来,假其投入笑傌,使之孤立于世,亦无慑也。则庶几烛幽暗以天光,发国人之内曜,人各有己,不随风波,而中国亦以立。”[11]
这种人,“乃是敢于肩负社会改革的重担的勇猛无畏的人。……有独到的见解,决不随波逐流;有坚定的信念,勇于反抗时俗;有坚韧的战斗精神,排除了个人的私欲,不计较个人的毁誉;能团结‘从者’,又不怕暂时的孤立。这样的‘个人’,实际上就是鲁迅理想的发帝反封建的战士。”[12]
当然,鲁迅一再标举“个人”,是有其深刻用意的。他是从启蒙新民、改造国民性和救亡图存的终极目的出发,来谈立国必先立人的立国兴邦之道的。他特意强调说:“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13]这与“洋务派”的有关学说有着本质的区别。基于历史的失败经验和严酷的社会现实,鲁迅深知“安弱守雌,笃于陋习”,无以争存于天下;而“日易故常,哭泣叫号”,也无补于亡国灭种的忧患。他始终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人,是自尊自强之人,明哲先觉之士,也就是他心仪已久的理想“个人”。这种人“洞达世界之大势,权衡校量,去其偏颇,得其深明,施之国中,翕合无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人国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更何有于肤浅凡庸之事物哉?”[14] 我们不能指望当时的青年鲁迅从社会制度的深层去切入时弊,究其根本,开出“砸烂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革命药方。但要承认,他对国人亟需启蒙、觉悟和改造自身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这一点,是看得相当准确和深刻的。即便在今天,他的许多论点仍不失其现实意义与启示作用。
三 破旧立新与摩罗式崇高
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鲁迅是拿来主义的积极倡导者。他在一篇专论拿来主义的文章中,不仅阐述了三种不同的拿来态度,而且断言:“没有拿来的,人不能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成为新文艺。”[15]历史地看,《摩罗诗力说》可谓拿来主义的先声,其中“别求新声于异邦”就是早期的宣言,引介浪漫主义诗派则是具体的明证。拿来的目的,显然是为了立新,即立新人格与新文艺;在立新的同时,必然要破旧,即破旧人格与旧文艺。在很大程度上,《摩罗诗力说》可谓破旧立新说。那么,到底立有何新呢?我们认为,比较突出的起码有下述四点。
1 新的文化观
《摩罗诗力说》开宗明义,引用了尼采(F W Nietzsche, 1844-1900)的一段名言:“求古源者将求方来之泉,将求新源。嗟我昆弟,新生之作,新泉之涌于渊深,其非远矣。”其大意是:寻尽了古老的源泉的人,将去寻找未来的源泉,新的源泉。我的兄弟们,新生命的诞生,新的泉水从深渊中涌出,为时不会很远了。[16] 这段引文选自《查拉图斯特如是说》(Thus Spoke Zarathustra)中的《论旧榜与新榜》(On Old and New Tablets)一章(25节)。中译文与英译文稍有出入。依据专事尼采哲学研究的学者考夫曼(Walter Kaufmann)的英译文,[17] 可以直译为:“无论是谁获得了有关古老起源的智慧,最终都将去寻找未来的泉水(wells)与新的起源(origins)。我的兄弟们啊,新人民的诞生,新的泉水呼啸着奔入新的深渊,为时不会很远了。”
鲁迅以他特有的凸现方式,在篇首征用上段文字,不仅点明了该文“别求新声”的主题,而且暗示出他本人对中国旧人格、旧文艺的失望,对新人格、新文艺的向往。随之,鲁迅满怀激愤,滔滔不绝,指陈中国文化与诗歌的凋敝、零落与可悲的局面:
“人有读古国文化史者,循代而下,至于卷末,必凄以有所觉,如脱春温而入秋肃,勾萌绝朕,枯槁在前,吾无以名,姑谓之萧条而止。盖人文之留遗后世者,最有力莫如心声。古民神思,接天然之閟宫,冥契万有,与之灵会,道其能道,爰为诗歌。其声度时劫而入人心,不与缄口同绝;且益曼衍,视其种人。递文事式微,则种人之运命亦尽,群生辍响,荣华收光;读史者萧条之感,即以怒起,而此文明史记,亦渐临末页亦。凡负令誉于史初,开文化之曙色,而今日转而为影国者,无不如斯。”[18]
从中可以看出,鲁迅直面中国社会的现状,将文化以及诗歌的繁荣兴盛与否,视为滋养灵魂的精神食粮,立民兴国的决定因素。如果抱残守缺,不思进取,文化诗歌就会衰落,民族的命运就会完结,国家就会沦为历史的陈迹。包括中国、天竺、埃及在内的所有“灿烂于古,萧瑟于今”的文明古国,概莫能外。于是,鲁迅讥笑那些已经中落家荒的飘零子弟,出于尊贵显赫的虚荣,死抱着思旧怀古之风不放,喋喋不休地高谈阔论祖宗辉煌往昔等滑稽作法;同时抨击那些胡乱夸耀,自寻安慰,盲目乐观,妄自尊大,张嘴唱军歌,随意作军歌,动辄痛斥印度、波兰奴性的“洋务派”人士及其肤浅的行为。并且批评说:类似像中国这样的“颂美之什,国民之声,则天下之咏者虽多,固未见有此作法矣。”可见这在鲁迅眼里,委实过分和可笑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了。
当然,鲁迅也不是无条件地反对怀古,而是认为怀古要建立在革旧更新的基础上。如他所言:“夫国民发展,功虽有在于怀古,然其怀也,思理朗然,如鉴明镜,时时上征,时时反顾,时时进光明之长途,时时念辉煌之旧有,固其新者日新,而其古亦不死。”[19] 显然,怀古与立新在这里辩证地统一起来了。时常回顾辉煌的历史,可以总结经验并鼓舞人心;时常奔向光明的前途,可以使新者日新且古亦不死。为此,要扫除沉沉暮气,力克愚蠢顽固,洞识文明进化与发展的无止境性,追求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就中国的情形而言,现在暂且不说古代的事情,而要首先“别求新声于异邦”,借他山之石,铺立新之基,也就是因借摩罗诗派的新声与精神,来为中国的新文化建设和新文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鲁迅新文化观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科学进化论。[20] 早在弱冠之年,即在南京求学之际,鲁迅就深受进化论思想的影响。1989年,他开始接触“西学”,对他影响最大的要数达尔文与赫胥黎的生物进化学说。如《朝花夕拾琐记》中所载,鲁迅对当时维新人物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兴趣极大。当一听说该书出版时,就在“星期日跑到城南去买了下来”,“一口气读下去”,从中发现了“物竞天择”的新天地。鲁迅不是一般地读此书,而是达到烂熟于胸、开口能诵的程度。许寿裳在《王友鲁迅印象记三》中说:“有一天,我们谈到天演论,鲁迅有好几篇能够背诵。”[21] 在《人的历史》和《科学史教篇》等文里,鲁迅对进化学说有过比较翔实的论述。他认为新的总比旧的好,进化发展是硬道理。同时还假定进化论可以用来解决诸多问题,不仅可以促进文化更新与艺术创新,还可以延长种族与壮大生命力,乃至推动社会进步。前者见诸于对“摩罗诗派”及其新声的称赞推崇,后者在1918年所说的一段话里表露无遗:“我想种族的延长,——便是生命的连续,——的确是生物界事业里的一大部分。何以要延长呢?不消说是想进化了。但进化的途中总须新陈代谢。所以新的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这便是壮,旧的也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这便是死,各各如此走去,便是进化的路。”[22] 看来,鲁迅既受进化论的启发,也受其理论局限性的约束,在立论上显得过于直接而绝对。但要看到,鲁迅为了达到破旧立新的目的,对进化论进行了利用和改造,强化了其中发展的观点,以此来促进新文化的建构和新社会的改革。
2 新的文艺观
在《摩罗诗力说》中,鲁迅满怀热情地介绍和称颂了拜伦、雪莱、普希金、莱蒙托夫、密茨凯维支、斯洛伐斯基、克拉辛斯基和裴多菲等诗人的生平、作品、理想、艺术成就和诗学理论。这说明鲁迅从一开始就受到浪漫主义的感染,对摩罗诗派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十分赞赏。在此基础上,他所倡导的文艺观,自然是以浪漫主义为导向的,其中蕴涵着更新文学观念的火种。
首先,鲁迅认为诗人是具有革新精神立法者,如同“摩罗诗派”这样的“精神界之战士”。他们“抗伪俗弊习以成诗,而诗亦即受伪俗弊习之夭阏。”他们“多抱正义而骈殒”,但依然推动“革新之潮”,“与旧习对立,更张破坏,无稍假借也。”与此同时,他们均是富有“神思之人,求索而无止期,猛进而不退转,浅人之所观察,殊莫可得其渊深。若能真识其人,将见品性之卓,出于云间,热诚勃然,无可沮遏,自趁其神思而奔神思之乡,此其为乡,则爰有美之本体。”[23] 雪莱本人在《为诗辩护》(A Defense of Poetry)一文中,对真正的诗人倍加赞扬,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一个伟大民族觉醒起来为实现思想或制度上的有益改革而奋斗当中,诗人就是一个最可靠的先驱、伙伴和追随者;……是不可领会的灵感之祭司;是反映出‘未来’投射到‘现在’上的巨影之明镜;……是能动而不被动之力量。诗人是世间未经公认的立法者(Poets are the unacknowledged legislators of the world)。”[24] 看来,鲁迅不仅受到雪莱的影响,而且接受了雪莱的观点。
其次,鲁迅同大多数浪漫派诗人一样,承认天才对于艺术创作和思想革命的重要意义。他既推崇天才(“性解”)的诗人,也称颂天才的个性。在鲁迅眼里,天才的诗人,首推以拜伦、雪莱等人为代表的“摩罗诗派”。中国的天才诗人屈原,虽能“抽写哀怨,郁为奇文。茫洋在前,顾忌皆去,怼世俗之浑浊,颂己身之修能,……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然中亦多芳菲凄恻之音,而反抗挑战,则终其篇未能见,感动后世,为力非强,”[25] 所以与西方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尚存差距。至于天才的个性,则主要表现在思进取、抗旧俗、争自由、求解放、讲真实、多新创的实际行动和不屈不饶的精神之中。因此。天才一旦出现,时常遭到“意在安生,宁蜷伏堕落而恶进取”者的竭力扼杀。在《文化偏止论》一文里,鲁迅在阐述立国必先立人的道理时,再次感叹天才在中国的可悲命运和为此付出的沉重历史代价:“夫中国在昔,本尚物质而疾天才矣,先王之泽,日以殄绝,逮蒙外力,乃退然不可自存。而辁才小慧之徒,则有号召张皇,重杀之以物质而囿之以多数,个人之性,剥夺无余。” 显然,鲁迅热切地期盼着天才的出现,也呼吁社会尊重天才的作用。这里的天才与他理想的“个人”几乎同属一类。其实,鲁迅的天才说,与一般的天才观念是有本质区别的。譬如在文艺领域,诗人通常被尊为天才。这类天才十分罕见,仅限于少数。然而,鲁迅在承认诗人天赋的同时,也提出“国民皆诗,亦皆诗人之具”的论点,认为“凡人之心,无不有诗,如诗人作诗,诗不为诗人独有,凡一读其诗,心即会解者,即无不自有诗人之诗。无之何以能解?”[26] 这或许是受雪莱的直接影响与启发。譬如,把诗界定为“想象之表现”(the expression of the imagination)的雪莱声称:“自有人类便有诗(poetry is connate with the origin of man——或译为“诗与人类的起源共生”)。在人心里,……不仅产生曲调,还产生和音,凭借一种内在的调协,使得那被感发的声音或动作与感受它的印象相适应。这正如竖琴能使它的琴弦适应弹奏的动作,而发出一定长度的音响,又如歌唱者能使自己的歌喉适应琴声。……人在社会中固然不免有激情和快感,不过他自身随之又成为人们的激情和快感的对象;情绪每增多一种,表现的宝藏便扩大一分。”[27] 相比之下,前后两种说法均有的一定的可通约性,只是后者显得更为翔实具体一些。
再者,鲁迅积极肯定以真为美的艺术创作原则,也就是合艺术规律性的真实律。所谓真实,既包括艺术情感的真实,也包括艺术表现的真实。前者应当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因此要求作者“率真行诚,无所讳掩”;后者应当是破除旧思想或旧套子轾梏后的言论自由和表现自由,因此要求作者“超脱古范,直抒所信”,要
楼上二位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惜离题甚远!还是我来给你总结一下吧:
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是以虚构形象、描写幻想为特征的,但是虚构或幻想并不能完全脱离人们的实际经验,否则就会变成荒诞无稽,不可理解
浪漫主义又分为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两种既然你问的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缺失,那当然指的是消极浪漫主义了!
消极浪漫主义对待现实的态度并不是积极斗争,而是以轻蔑的态度否定现实的一切,主张“无为”、“无用”,企图用逃避现实的办法来自我解脱消极浪漫主义者们玩世不恭、自我安慰、编造出种种虚幻的精神境界来欺人骗己,在哲学思想上陷入唯心主义的泥坑,在人生观上成为一群悲观厌世,以至消极颓废的虚无主义者
这种思想客观上有一定意义,但他们的唯心思想和充满庸人气味的处世哲学,却完全是不可取的,必须严格加以批判!
要是还有不清楚的地方,请补充提问!
张养浩:有益于人民的人
1人事渐长,现在的我不得不承认:现实主义往往比浪漫主义具有更深层次上的、打动人心的力量,既牵挂还有所安放的力量——浪漫主义一旦浪漫不好就成了脂粉的浅薄,变成张牙舞爪,热情也变成了燥热。所以说,浪漫主义很难浪漫好,也所以,我们而今见的多是俗香满天也就不足为怪了。
2宦海浮沉,他哪有时间去做一个专业作家呢直到辞官归田。他流传下来的一百六十多首散曲多是在隐居的八九年间所作,轻松的心情跃然纸上:“中年才过便休官,合共神仙一样看”。
3就这样,他十分满意自己既被动又情愿的选择,散曲中常写自己与鸥鹭为伍、与云山为友,法喜充满,六时吉祥,了无挂碍,深味与万物同一的大快乐。此刻,他的理想只是头顶草帽、握一把锄,远离尘嚣去过田园生活,以远祸全身,看暮色下的飞鸟,听听它们的好嗓子坏嗓子,也许还可以看见赶着羊群的孩子吹着短笛回家,然后,漫笔偶成,让自己散淡的曲子给花朵染一染香气。窗内窗外两重天……多好啊。这是他在最后一次出仕赈灾之前的真实想法,也好像,这一次的选择几乎就是一辈子,可以这么十年、几十年、一百年地过下去了。
4然而,也正是由于他归隐理想的坚定,我们才更加钦敬和心疼他一生中倾命复出的咯血绝唱。那时,他刚刚六十岁——那本应是他颐养晚年的开端。
5急流勇退的他在闲居家乡的八年时间里,朝廷多次召他出山,许以吏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他都坚辞不往,前后有七次之多。他已下定决心要“泯迹于民,甘老云庄”了。
6然而,事有意外:泰定至天历年间,陕西大旱,饥饿的老百姓人吃人,朝廷征召他任陕西行台中丞,专司赈灾事宜。
7经过反复考虑,他决定复出。
8接到任命后,他散尽家财,登上车子向陕西进发,碰到饥饿的灾民就分送自己的粮食,赈济他们;看到饿死的灾民就赐以棺木,埋葬他们;听到民间有人为了奉养母亲而杀死自己儿子的事,为此大哭了一场,并拿出自己仅有的一点钱救济了这户人家……他到任整整4个月未曾回家食宿,白天赈济灾民,晚上便筹商赈灾计划,终日不休……他像信仰一种宗教一样爱着他们,恒久、默默地用心,从来不是冲动和作秀。无论如何都要爱啊,什么时候,多大的年龄,只有爱,才能让生命高贵和富有光辉。
9他救活的灾民不计其数,而他却在任所病逝了。当地百姓听到噩耗,无不失声痛哭。朝廷也追封他为演国公,谥文忠,令他的次子张引袭其官,扶柩归葬家乡,还建了祠堂———初名“张公祠”,为纪念他曾七聘而后起,后改名为“七聘堂”。到现在,那祠堂还在,年节时还有香火,以及鲜花果品……他那个人是不死的。
10纵然我们不记得他的人了,不记得他的成就;纵然我们可以忘了自己的姓名,忘了我们的职责、道义,忘了“羞愧”二字怎么写,也忘不了他在搏命复出、把牺牲当成最好的死(或者最好的生)的路上写下的、著名的、最后的曲子的结尾句——“百姓苦!”那斩钉截铁的预告断言以及隆隆千里的雷霆震怒。
巴洛克
巴洛克(Baroque)是一种代表欧洲文化的典型的艺术风格
特点:追求不规则形式,起伏的线条以及情感热烈的天主教和君主宫廷室内奇异的装饰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宗旨与“理性”相对立,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
特点
强调感情因素,通过各种方式如诗、画、小说等来抒发内心情感,个性色彩鲜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