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罗克、古典、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演奏风格研究

巴罗克、古典、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演奏风格研究,第1张

一、把握音乐风格应该作为理解钢琴音乐作品的重要方面

周广仁在讲座中指出: “为了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就必须对作品的音乐风格有深入、正确的把握,” 他还说: “音乐风格把握得错误,在某种程度上比弹错音还要严重。” 对于任何一个作品的把握,如果不能对其音乐风格特点作出准确的判断,就谈不上对音乐作品有深刻的理解。一个演奏者是否真正理解音乐作品,我们也只能根据他在演奏中对音乐作品风格把握得正确与否来作出判断。把握音乐风格、研究音乐风格,作为理解钢琴音乐作品的重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当然,风格研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对风格的研究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钢琴艺术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风格形态时期:巴罗克风格时期;维也纳古典风格时期;浪漫主义风格时期;印象主义风格及20世纪现代音乐风格时期。

其次, 从民族的角度来看,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都有富于民族特色的钢琴音乐风格,比如,德奥的钢琴风格、俄罗斯的钢琴音乐风格等。

再次, 从个体研究的角度来看,应对有代表性的钢琴音乐作曲家进行专门研究,例如:对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人的创作特征的研究。

从钢琴音乐发展的四个主要风格流派来看,由于各个时期作曲家的美学观念、追求目标、作曲技法等有很大不同,因此也就使各个流派形成各自的风格特点。 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在速度、力度、声音、和声、奏法、装饰音、踏板、弹奏方法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区别。 用不恰当的速度、声音、触键来演奏某种特定风格时期的乐曲。被视为比弹错音更严重的错误。因此,风格问题的研究应该多在这些方面下工夫,在教学或实际演奏中把握作品的风格,更好地阐释音乐作品。

二、钢琴演奏风格的训练应该成为钢琴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风格问题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一个必须与教学和演奏密切结合起来的实践问题。我们必须在学生学琴的第一天起,在对他们进行严格技术训练的同时,逐步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风格概念- 即严格地限定每一首乐曲所应当具有的声音、奏法、速度、力度、装饰音以及由此而来的触键、用力、踏板等技术问题。 只有把风格概念引入钢琴教学中,使它获得与技术训练同等重要的地位,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日积月累逐步确立正确的风格概念,最终达到准确地理解、再现作品。当然,风格概念的树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它要求学习者在弹奏中逐步积累: 通过聆听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获得感性体验,通过对作品音乐风格各要素的把握获得理性判断。

三、演奏风格的比较研究

周广仁在讲座中对巴罗克、古典、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演奏风格作了深入地探讨和研究 。从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及音乐特点入手对每个时期作了总结,从速度、力度、声音、和声、奏法、装饰音、踏板、弹奏方法八个方面对巴罗克、古典、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演奏风格作了详细地比较研究:

1、速度

巴罗克风格时期 演奏速度比较适度,既不太快,也不太慢,快、慢是相对的概念,不是绝对的概念。

古典风格时期 的演奏速度比巴罗克时期有很大提高。速度往两头扩张,贝多芬的快板乐章比海顿、莫扎特又快的多,而表现力深刻的慢板乐章往往更慢。

浪漫主义时期 的速度幅度比古典时期又有较大的扩张。

2、力度

巴罗克时期 古钢琴时期古钢琴采用细弦、木结构及钢片拨弦,它的构造及发声原理决定了乐器的音量很小,在演奏中采用“阶梯式”的力度处理,即一层一层地渐强渐弱。

古典时期 由于“槌子琴”的出现,音量增大了,可以用不同的触键来做渐强、渐弱的变化,因而音乐表现力比巴罗克时期更为丰富了。如果说在海顿、莫扎特时代还比较局限于发明的“槌子琴”,那么到了贝多芬时期又有更大的发展,力度幅度明显增大。

浪漫主义时期 的力度又有很大的扩张。例如:莫扎特用p、f。ff出现在莫扎特的一个作品中(A小调奏鸣曲KNr310)。贝多芬用ppp、ff。李斯 特甚至用ffff。浪漫派音乐强调表现人的感情:热情、激动、悲伤等,因此力度的起伏很大,音乐的表现力也就更丰富了。

3、声音

巴罗克时期 的复调音乐作品应重视每个音的触键,不但每个音符要有良好的音质,而且注意每个线条的歌唱性,同时注意使各个声部之间组织成良好的声部关系,从而在横纵两方面把音乐组织成完美的整体。

古典主义时期 钢琴的声音与古钢琴完全不一样,莫扎特、海顿的声音更清晰,他们更强调手指的颗粒性、清晰度和透明度。而贝多芬声音结实、雄厚,因为他的音乐内容常常是富于戏剧性的,他要求声音的音量和厚度大大地超过莫扎特和海顿。

浪漫主义时期 的音乐主要是抒发个人情感,所以旋律很重要,声音的美非常重要。声音的多层次是浪漫派音乐的最大特点,旋律本身的歌唱性、旋律与伴奏的层次非常重要。

4、和声

巴罗克时期 音乐主要以复调音乐为主,即由几个并行的线条构成,一般不分主次,即使有所突出,也仍应保持几个声部的独立进行。复调音乐是多层面、多线条、多重性的复杂思维。一般有一种错觉,认为巴罗克音乐比其后的音乐来得协和,实际上,巴罗克音乐包含着极尖锐的不协和。一些在20世纪音乐中经常出现的 不协和音响,尤其是小二度、大七度等音程,在巴罗克音乐内大量存在,甚至大大超过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而这些不协和音响通常以延留音、倚音、经过音等和声 外音或装饰音的方式出现。

古典主义时期 主调音乐代替复调音乐,以“旋律与和声背景”为主体的主调音乐占据首要地位。由“主--下属--属--主”建立起来的功能和声及其调性关系体 系成为音乐结构的骨架。和声成为非常重要的因素,钢琴的织体完全变了,有主旋律、有伴奏、而不是像复调音乐时期是几个旋律并行。

浪漫主义时期 和声丰富多彩,通过运用和弦外音,以及远关系转调等手法来获得新鲜的和声效果。钢琴织体的写法也有很大不同。

5、奏法

巴罗克时期 古钢琴力度变化很小,因此,通常靠奏法和装饰音来来丰富作品的表现力。从奏法上看,主要采用断奏和连奏进行对比。由于巴罗克时期的作曲家在乐谱上并没有标上明确的奏法,因此,对于奏法大致有两种基本的、但并不是绝对的原则可作为参考:1、音阶性(级进的音)的进行采用连奏。 2、三度以上音程的跳进用断奏。

古典主义时期 的由于钢琴的变革,因此在钢琴上可以弹出比较好的连奏,特别是贝多芬的某些作品中,强调非常连的声音,连奏成为重要的、新的因素。

浪漫主义时期 有非常富于歌唱性的连奏和非常短促的跳音。

6、装饰音

装饰音一直是很复杂的问题:其一,记号不统一。其二,对同一个装饰音有几种不同的弹奏法。其三,由于后人编写的乐谱版本日益增多,给装饰音的研究又增加了难度。例如车尼尔,这位巴赫之后一百年的钢琴老师,很容易带上他那个时代的审美情趣来解释巴赫作品的装饰音,因此现在非常强调要考证巴赫作品的原稿,即Urtext版。

巴罗克 音乐作品中装饰音的种类包括:波音、倚音、双波音、顺滑音、颤音、回音、带各种不同“前缀”和“后缀”的颤音等。巴罗克和古典时期弹奏装饰音的基本 原则是:第一,装饰音必须在拍子上开始。第二,颤音从上方二度音开始,(这适用于巴罗克时期、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早期作品)。但也有例外:为避免重复,颤音应从本音开始。

古典主义时期 海顿、莫扎特的装饰音基本继承了巴赫的传统,但贝多芬的装饰音则略为复杂。第一,颤音从原音开始。第二,颤音的数量较自由,不像巴罗克时期那么严谨,而是采用尽可能快的自由节奏颤音,显示出越来越快的趋势。当然,以上谈及的只是一些一般规律,要弹好装饰音首先应透彻地研究作品的原稿,其次参考其他各种版本,然后在聆听大师录音的基础上从音乐的需要出发来掌握装饰音的正确弹法。

7、踏板

由于巴罗克时代的古钢琴没有踏板,因此在训练中应该首先强调手指严格的连奏。但如果是在现代钢琴上演奏巴罗克时期的作品,那么也可以尝试用一点踏板, 但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不要将踏板踩太深,以免造成泛音。

2、不要将踏板踩太长,即使在属于同一和弦的乐句进行时,也应根据线条而不是根据和声运用踏板。多换踏板可保持各声部的清晰。

踏板是古典主义时期发展起来的。 弹奏海顿、莫扎特的作品时,踏板的用法应注意掌握以下的原则:

1、在长音上踩,起到润色的作用。

2、不要踩太深,要与不用 踏板的部分产生很好的衔接。贝多芬作品中踏板的运用比海顿、莫扎特要多得多、复杂得多,这是由他的音乐内容所需要的表现力决定的:

1、增强乐句的连贯。

2、为使音响更加丰富饱满。

3、为加强力度对比。

4、为获得色彩性效果。

浪漫派时期踏板的使用更复杂、更精细。 延音踏板包括长踏板、浅踏板和颤踏板的使用。还有弱音踏板,持续音踏板大量运用,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8、弹奏方法

在漫长的钢琴艺术史中,钢琴的弹奏方法经历了一个逐步改进和科学化的过程。这与乐器的构造、作品的音乐内容、意境、技术类型等是紧密联系的。

巴罗克和古典主义时期 ,由于古钢琴的琴键较浅、较轻,没有太大的力度变化,因此不需要用很大的力量去演奏,弹奏时更多的运用手指部分来弹奏,用力部位基本局限于手掌以下,手指是发力的基本出发点。

古典主义时期 由于专职钢琴教师的出现,使钢琴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当时出现了所谓的“手指派”,例如:莫扎特、克列门蒂就属于手指派,而贝多芬之后逐渐发 展为手指和手臂相结合的方法。用我们现在的观点来看,“手指派”的训练方法是比较片面的训练方法。手指派里还主张高抬指训练,大量机械的训练,不讲音色、不讲歌唱性,追求快、响,很有危害性。

浪漫主义时期 出现了一批炫耀高超演奏技巧的大师级钢琴嫁。经过李斯特、肖邦、舒曼、勃拉姆斯等人的不懈努力,钢琴的艺术表现力被淋漓尽致地发掘出来。浪漫主义时期被誉为钢琴技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大量的超级技术,例如,八度、和弦、双音、快速华彩经过句、震音与颤音、托卡塔式的两手交叉、远距离跳跃、刮键、重复音等等。由于技术类型的变化从而导致了用力部位的巨大变化,据有关记载:李斯特、肖邦当时的钢琴教学方法已非常科学,开始运用从指、腕、肘、臂、腰乃至全身的力量来演奏。这就是我们现在的重量与手指相结合的弹奏方法。

通过以上的比较,我们可以对不同时期的钢琴演奏风格有基本的了解。运用比较法进行学习可以使我们对钢琴音乐风格的历史发展有一个全方位的立体概念,从而更容易掌握不同时期作品演奏风格的尺度。当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以上提及的只是一些一般规律,而音乐是千变万化,因此,在学习音乐作品时,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小结:

周广仁的讲座给我们的启示并不仅仅停留在让大家了解钢琴演奏风格知识这点上,更重要的是引发我们对钢琴教学及学习的思考。她在讲座中还指出: “300年的钢琴演奏艺术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积累了大量杰出的作品,而且逐渐地找到了比较科学的弹奏方法。 但我们国内有些人仍然在走一百年前的老路子,他们对很多问题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认为“我怎么学就怎么教”。然而, 为什么你要这样教?有没有道理?教得对不对?这些都是值得大家去思考的。对于一首作品,我们应如何解释、演奏、教学? 这与作品的时代背景、民族风格、作曲家、作品的结构、速度、力度、声音、和声、奏法、装饰音、踏板、弹奏方法等问题都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围绕这几个方面具体地分析作品,踏踏实实做一些研究。”

专业角度上说从巴洛克的巴赫,斯卡拉蒂,古典乐派三杰,然后浪漫派的肖邦,李斯特,门德尔松,到后浪漫的老柴,拉赫玛尼诺夫这些人理论上说都该接触下,当然,还有现代派的比如斯特拉文斯基等人,但问题是我们经历不够,所以巴洛克挑巴赫的平均律,浪漫的像肖邦练习曲集,谐谑,协奏曲等这些也尽量弹下,李斯特的就是集中在他的比较精品的匈牙利狂想曲,超练,帕练之类的。等等吧。所以合集是不太可能有,但具体的作曲家你应接触下。

你看看有没合适的,钢琴的都还可以下载,下载地址在参考资料那儿

歌曲:樱花舞 樱花纷飞 梦之点滴 月光 地球仪

1眼泪 tears 下载

纯美的钢琴曲,经常能听到它,可惜关于该曲的进一步资料我就不清楚了。多年后,如果我们相逢,我将以何来面汝,以沉默以眼泪…… 忧伤的琴键中,我却觉得自己被安慰,泪珠在阳光下凝结成了完美的樱花形状,纵然枯萎仍有暖意。那一刹那真的怕极了自己内心里还有 任何怨恨与阴骛,一点点,都会让自己无法与曲中的美丽邂逅。多年以后,沉默的我们正如那些无法启齿的往事,会凝成心里的一滴泪吗 ?抑或就这么被现实的烈阳蒸发掉了,点滴不剩。至少我为你哭泣过,安静的,无声的,伤心的,在岁月无法触摸的角落里,玫瑰花心渐 渐老去。

2神秘园之歌 下载

这首《神秘园之歌》出自神秘园的第一张专辑《song from a secret garden》。据说这首歌伤感能杀死人,让人象迷失在神秘的丛林里,黑暗的看不到天,找不到出口,沉溺在这样的黑暗中,象一个人孤独的坐在路边大树的阴影下,静静看路上人来人往,别人看不到你,你也不想被看到,因为你害怕,因为你孤独,你知道这不是什么好事,但只有这样,受伤的心才能感到一丝安全,这样的孤独一直在诱惑你

3i miss you 思念 下载

更多的时候喜欢听那首《i miss you》,一开始是一段急促的旋律,随着音符的跳转,缓缓的变慢,接着又变快,最后又慢下来,就这样反反复复,沉醉于这样变换的旋律中。这样的钢琴曲适合恋人听,尤其是分隔两地的恋人,听着这样的钢琴曲,心中想着远方的她,离愁都被这淡淡的钢琴声冲淡了,更多的是相思。

4the day i lost my love 诀别 下载

这首著名的大提琴曲选自Ron Korb 雷恩·寇伯《Celtic Heartland 凯尔特心灵秘境》。钢琴天生的优雅气质融合凄迷的笛声描绘出如此美妙的感受,仿佛走进心灵秘境。忽然,一种无助感深深包围了我,让我无法呼吸,周身冰凉。夜深了,忧伤正浓,思念正浓。我不知道此刻在思念谁,大提琴的和奏让那股埋藏的深情更清晰可见,让那优雅的忧伤沉淀的更加生动。或许这是虽然不能真切体会那是什么样的感觉,但是这一曲《the day i lost my love》已足让我的心在深邃的夜里不停颤抖,黯然神伤。

5kiss the rain 雨的印记 下载

喜欢吻雨,喜欢看着一片朦胧的世界,双唇触动我内心深处那根绷紧的弦。此刻,只有滴滴泪雨与我共鸣。吻雨,放心的让流年的雨水淋湿我曾经的沧海桑田。由衷地祝福,真心地接受,滋润了干涸的眼球。已不记得多久没有流泪,只是偶尔怀念,那时的天,很蓝,蓝得我想垂泪。雨,静静地倾听我灵魂深处的暗涌。地平线在水汽蒸腾中,愈来愈远。远到雨水也淋不到它,远到我怎么也追不上它,远到一片朦胧的尽头

默默地吻雨,嘴唇连接真实的我和仿佛虚幻的世界。此时,只有滴滴泪雨化作明朗的阳光,为我取暖!这首为大家所熟知的《kiss the rain》,中文译为《雨的印记》,出自韩国最擅长描会爱情的音乐家yiruma 李润珉之手,出自专辑《From the yellow room 情书》写这首歌的时候,是在一个星星满天的夜晚,忽然间一场雨,让yiruma有感而发写下kiss the rain这首曲子。Yiruma的曲子大都属于平淡自然型,这种波澜不惊、不温不火的音乐状态是睡前音乐的最佳选择。音调没有很大的起伏,自始至终都像丝绸一样平滑柔顺,晶莹欲滴的音色透着淡淡的香气,抚平心中烦躁之气,让心情归于沉静。

6the first snowflakes 初雪 下载

夜深的时候,聆听着从唱机中流淌而出的每一个音符,仿佛自己被多种情绪填满的内心一下子都释然了。法国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曾藉视觉感动形容雪的声音,班德瑞则用钢琴将之具象在这首曲子里;小调慢版,令人联想到这场雪下得并不大;因为是入冬后的第一场雪,于是音乐的情绪便愈发显得惆怅。进入副歌后加入朦胧飘渺的弦乐齐奏主旋律,这唯一一次的副歌安排得恰到好处,刚好使前面伴随雪落下的感伤销溶殆尽。南国少有雪景,所以难得见到雪也会想起很特别的往事吧

7棋魂钢琴曲 棋魂ost 下载

“千年虽过,黑白二色依然让我迷醉!”

“千年虽逝,棋子拍落的金石之音仍是震撼我心!”

“千年沧桑,世事变迁,不变的是棋盘上惊心动魄的撕杀,棋士内心的执着,还有对围棋恒古不灭的热情!”

“千年放浪,阅尽沉浮人生,不变的是我,醉心于棋盘上的千变万化,依恋于相知相伴的幸福,以及一一对神之一手永无停息的追逐!”

……是的,飘落的樱花,浮动的暗香,高渺的天际,数千年也不曾改变过;惟有棋艺日渐精湛,朦胧、幽玄而沉寂地靠近那“神之一招”,这份心情,是不足为外人所道的。

附录:Sayonara Hikaru 佐为消失时钢琴曲 下载

走在围棋的道路上是痛并快乐着的。为了每次的失败而不甘,为了每次的胜利而喜悦。作为一名棋士,必须要学会忍耐和坚强,承受着普通人所不知道的痛苦,但是没有人去放弃,因为下棋能代给他们更多的是快乐。

我觉得不单围棋,任何人都要学会忍耐和坚强,即使是普通人,也不该因为自己的普通而放弃追求!棋如人生,每一步都需要反复斟酌,落子无悔。只有真正深入到棋局深处的人,才能触摸到那种妙不可言的生命之美。 神之一手,不仅仅是现实中完美的一招,更是那把交接的扇子,在佐为向光传递扇子之时,神的意旨就已经实现。为了连接远古的过去和遥远的未来,承前启后。神是这麽指导的。新的棋神的道路在展开千年棋魂,神之一手。

8snowdreams 雪的梦幻 下载

淡淡的弦乐,妆点出一片白皑雪景,在夏天回味起来特别有味道。《雪之梦》便是一首这样美妙的音乐。它由的过门开始,进入用钢琴弹奏的主题句 。在用管乐器重复一次主题之后,进入钢琴演奏的插部。之后又回到主题,再进入另一个钢琴插部。然后提高两调再次回到主题。最后的结尾,与过门相似,回应开头。这是一首回旋式(ABACA)曲式结构的音乐。全曲饱含情感,平和而不乏思考,这使它成为了班德瑞的经典名作之一。

又是一个美丽的夏晨,香烟伴着咖啡的香气在屋子里舞着,虽然不是冬天,但一丝风撩动窗帘,还是感觉到了点点的寒意。随手放入一张CD,当音乐响起,干燥的心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晶莹的露水。聆听这首曲子让人感觉到了冬天里的温暖!每个音符都透过肌肤渗入到血液里!柔柔的,暖暖的,让整个人沉浸在这个夏日的暖冬

附录:班德瑞雪之三部曲 Snow 静静的雪 下载

如果认为雪是冷酷无情的,那是因为你没有真正感悟到雪的细腻与热情,大地的胸襟可以包揽一切,雪的体温可以融化一切。

大地在雪的美丽中陶醉,雪在大地的呵护中沉睡,安宁美妙的世界,无人忍心去破碎。

也许,美丽是不会长久的,就像是平静的湖水,稍有动静便会泛起千层波澜;如春天缠绵的雨丝,微风拂过也会被碎成千丝万缕……

雪,终会化成水,被无情的太阳带走,远离她曾经留恋过的地方。

雪在消失,雪在哭泣,滴滴答答的声音是雪在恳求,是雪在祈祷,虽然那像针一样,深深刺痛着大地。固执的大地,依然舍不得雪的身影,某一个地方,有一片绿色的麦田,那里,可是雪留下的痕迹?

9誓言 the promise 《忆游红月》 下载

钢琴与小提琴的完美配合,让人心静的音乐。每个人心底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神秘园,潜藏忧愁、暗续悲伤。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曲子。钢琴和小提琴是最让我喜欢的乐器,这首曲子恰如其分的找到了两种乐器的平衡点,听了总能让人想起很多往事,有令人心伤的效果,但听完后仿佛觉得一些东西并没有结束,一些东西还在蔓延。

寂静的雨夜,适合静静地聆听神秘园《The Promise》第一次进入神秘园之源,迎面而来的是园里神秘色彩特浓的《誓言》。婉转,优美,缠绵的旋律将人的思绪带进恋爱的季节,编织出一幅优美祥和的画面。仿佛能感受到天空总是蓝的,草总是绿的。心底柔柔的,甜美而酸楚的。那琴声点点滴滴,象江南六月的小雨敲打在记忆的窗扉。唤起多少爱的渴望。回忆,是一首不眠的歌。伴着清幽遥远的笛,淌徉在“曾经”的爱河里,思忆朦胧。月光如水,尽浣三千群山。是什么分隔了彼此?相对不相视的爱情匆匆而过,心悦君兮君不知。灯火阑珊,月色依旧如昨。等待,终究是黎明,是晨曦?又或是暗夜里,是哪个痴情女子,沉默而又偏执的守侯?

附录:The Promise 承诺 YANNI 雅尼 《Ethnicity 天下一家》下载

the promise以悦耳悠扬的钢琴为主线,穿插着土著人声的吟唱,旋律包含中东音乐元素。

雅尼承袭他一贯的清新风格,为我们营造出一种浪漫动人的气氛,宽阔自由又略带伤感的乐风牵动着我们的悲喜心绪。

在繁忙喧闹的快节奏生活之中,偷得浮生半日闲来聆听雅尼的音乐,也许可以找寻到一份久违了的轻松和休闲。

当雅尼的音乐响起来,你仿佛站在寂寞的悬崖高处,看着广阔的大地和海洋,看着不断奔腾的青青,似乎圣洁清亮的光芒洒满了人间,一切烦忧离我们远去,当音乐戛然而止,一切又都回归现实,让人深深感触到音乐在生活中的魅力。

11梁祝 朱杏茹/ 古筝演奏集 上海交响乐团 下载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足可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莉叶故事媲美。有人声称,它是中国古典悲剧的颠峰,最完美地表达了东方男女的纯洁忠贞的情感。这个立场就是数百年以来梁祝故事阐释的主流。

如梦如幻的一切渐渐平息了,乐曲又奏出柔缓的段子。阳春三月,明媚的阳光普照着大地,一对美丽的蝴蝶在繁花丛中翩翩起舞,形影不离。乐曲从祈愿转变维勒幸福。我想这就是浪漫主义笔下的杰作吧。我忽然觉得这样的悲剧有一个这样的结局显得太过于牵强了,尽管他把这段愁怨变成了忠贞的誓言。

11George Winston 乔治·温斯顿 《December 十二月》Canon 卡农 下载

相信很多人知道这首曲子,都是因为《我的野蛮女友》吧。我也一样,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多数人也都是类似的轨迹。全智贤弹奏的曲子,改编自乔治·温斯顿的专辑《十二月》中的《卡农变奏曲》,他所改编的卡农深情自然,旋律和声极富现代新世纪音乐的心灵风格,直入人心。

为什么听这首曲子会有一种忧伤感?总是让人联想到爱情,初恋的回忆因为那部十分成功的韩国**吧。这旋律就像是描绘一个生命的过程。从最初的简单,到美好浪漫的青春,达到颠峰,然后走向衰亡,最后归于平静。

说起卡农,真可以称为是世上最好听的音乐之一。先不说那回旋的曲式,单是那起伏的节奏,就已经让人心潮澎湃。更是被后世无数的音乐家所采用和改编。从古典到现在,我相信只有真正的天籁才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帕海贝尔的卡农约作于1680年,三百年后,魅力依然不减,成为最受现代人喜爱的器乐小品。

12 蝶恋 大宇 仙剑奇侠传灵魂音乐 下载

刚开始,我并不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因为这只是游戏过场动画里的一首插曲,没有演唱者,也没有复杂的编曲,从头到尾都在反复几个旋律,似乎只有一种乐器在演奏,如此简单的曲子,没有澎湃的高潮,正象征着那些默默为爱情付出最后牺牲的女子。却过耳不忘, 蝶恋,永恒之恋。

附录:仙剑奇侠传 蝶恋 钢琴曲 下载

鹊踏枝 南唐 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本词抒写了一片难以指实的、浓重的感伤之情,大有“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那种对于整个人生的迷惘和得不到解脱的苦闷,词中也同时包含着主人公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眷恋,以及他甘心为此憔悴的执着感情。“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两句,表现了主人公如有所待、又若有所失的情状,语淡而意远。——赏析引自

《水边的阿狄丽娜》

《梦中的婚礼》

《午后的旅行》

《秋日的私语》

《爱的纪念》

《蓝色的爱》

《星空》

这是楼上的,但忘了一首很有名的:<童年的回忆>

以下是他的简介:

理查德·克莱德曼

提起“克莱德曼”这个名字,我想大家一定不会陌生。20世纪90年代初,也是这样一个秋天,伴随早已在我国广为流传的《秋日私语》、《水边的阿狄尼娜》等优美的旋律,被誉为“浪漫钢琴王子”的法国著名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首次来华演出,将他那流畅华丽、让人心旷神怡的琴音直接送到人们的眼前和耳中。匆忙中十年过去,当年的“钢琴王子”如今虽然已经人届中年,但他的琴音不老,依然是那么年轻、美妙,那么流畅、典雅和明媚如春。

理查德·克莱德曼出生于法国巴黎,他从5岁开始习琴,6岁时就登台演奏,被誉为钢琴神童。少年时代,他进入巴黎国立音乐戏剧学院学习,曾得到学校颁发的音乐比赛优胜奖,并以优异成绩毕业。本来,他擅长演奏肖邦、拉威尔、德彪西等人的作品,是古典音乐界的一颗明日之星,但是,他偶然间对通俗音乐发生兴趣,于是不顾周围人们的反对,转而投身于通俗音乐领域。1977年克莱德曼在一部电视配乐中,以一首优美的《水边的阿狄丽娜》脱颖而出,之后,他又相继推出了大量优秀作品,如《致艾丽丝》、《秋日私语》、《心曲》、《星空》等等,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他的知名度。他以华丽的音色、优雅的旋律和清秀儒雅的形象,确立了自己独特的钢琴音乐风格。多年来,他的演艺足迹遍及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唱片总销量逾8500万张,并获得了许多金唱片的佳绩,从而成为风靡当今世界乐坛的一位钢琴明星……

浪漫是一种美好的情怀,它是情意缠绵的春池荡漾,也是令人心醉的美丽忧伤,是温馨一刻的忘情微笑,又是投向未来的期盼目光。理查德·克莱德曼正是以他那真挚感人、充满激情与梦想的琴音,拨动着每一位听众的心绪。其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更是让理查德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们从音乐中就能感受到罗密欧和朱丽叶凄惨的爱情悲剧!

部分专辑:

《命运》、《水边的阿狄尼娜》、《星空》、《魅力东方情》、《星星小夜曲》等等……

日前,久违的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再次来到了中国,他此行的目的是和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联手召开录制新唱片的发布会。从名称上看,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关系与中国传统乐曲密不可分,而理查德的加盟则意味着要将中国的民乐引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次尝试虽然还吸引了以《阿姐鼓》著称的朱哲琴,但质疑的人还是很多。大家关心的问题主要在于民乐的旋律与西方音乐结合在一起究竟会是什么样?主办方对此的回答很笼统:新唱片在旋律上将尊重中国音乐的风格,以记录令人叹为观止的中国景色,乐队和钢琴家的演奏

为主要内容。本报今日刊登《钢琴王子的浪漫故事》,希望更多的读者了解钢琴王子理查德创新的故事。

作为一位出色的音乐会演奏家和拥有惊人唱片销量的艺人,理查德-克莱德曼创建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事业。事实上,他所做到的是其他法国艺术家不曾做过的。

出生于1953年12月28日的菲利普-佩基斯(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法文名字)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与钢琴的不解之缘。他的父亲,一位钢琴教师,在他很小的时候便开始教他如何弹钢琴,并为其子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据说,6岁的理查德-克莱德曼读起乐谱来竟比他的母语——法语还要流利。

理查德-克莱德曼12岁就进入音乐学校学习,16岁时的他在那里获得了第一名。人们预言他将成为一位前途无量的古典钢琴曲演奏家。可是在不久之后,令所有人惊奇的是,他放弃了对古典音乐的训练,而转向了当代音乐的演奏。

“我想做一点与众不同的事情”,克莱德曼说,“于是,我和我的几个朋友组建了一支摇滚组合,那一段日子过得很艰难,我们挣得的微薄的收入都用于购买器材了。事实上,因为经常只用三明治来填饱肚子,结果17岁时我就因胃溃疡不得不动了一次手术。”

那时候,他的父亲已身患重病,无法从经济上支持他的儿子。为了生存,克莱德曼找了一份做音乐伴奏或在会议期间演奏的工作。

“我很喜欢那段日子”,他说,“而且薪水也很多。这就是我如何离开古典音乐的经历,尽管古典音乐的学习经历为我现在的演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的天赋不会不被别人赏识,很快他成为了一位炙手可热的伴奏者,就像迈克尔-萨度、狄尔利-拉鲁仑和约翰尼-哈里德等众多法国明星一样。但是,当克莱德曼被问及他那时的雄心壮志时,他却说,“我真的不想当明星,我很乐意当一名伴奏者,在乐队里演奏。”

但在1976年,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法国一个著名的唱片制作商——奥立菲尔-杜塞特和其合伙人,保罗-德-塞尼威尔,当时正在寻找一位能演奏舒缓的钢琴版民歌的钢琴家制作专辑,他们便打电话给克莱德曼。令23岁的菲利普-佩基斯惊喜的是,他从20个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得到了那份工作。

“我们立刻就喜欢上了他”,保罗-德-塞尼威尔说,“他那种特殊的、温柔触及琴键的方式与他含蓄的个性相得益彰,而他的外表也给我和奥立菲尔-杜塞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很快就决定了。”

菲利普-佩基斯改名为理查德-克莱德曼,单曲一上市就在38个国家卖出了惊人的2200万张。

“当我和他签合同的时候”,奥立菲尔-杜塞特说,“我对他说如果我们能卖出一万张单曲,成绩就相当好了,因为那时是舞曲的时代,我们只能在这张专辑上赌一把。然而,在西班牙它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接着是德国、法国、南非、日本、澳大利亚、英国……我们无法想象它能如此的成功。”

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那个著名的成功故事的开始,从那时候,理查德-克莱德曼以他特有的演奏风格而在世界上赢得了超级明星的地位。今天,他已经录制了近1000首旋律。一个德国记者写道:“(我们)有理由说,他是继贝多芬之后为将钢琴曲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而努力的人,他所做的无人能及。”通过将他原有的“商标性”的特点与古典、流行等因素相结合的一系列曲目,他创造了“新浪漫”风格,并且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已超过了7000万,据最近的统计,他不可思议地拥有了267张金唱片和70张白金唱片。

然而,“浪漫王子”(南希-里根对他的称呼)并不是一个专门录制专辑的艺术家。实际上,尽管他天性害羞、含蓄,他舞台上演奏时却全身心地投入,真情流露。一场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音乐会真称得上是“壮观”。

“我喜欢在舞台上进行现场演奏,”他说,“因为我和我的观众有直接的交流。音乐会上,我和我的10个音乐家及交响乐队一同演奏,我喜欢将不同的拍子、节奏和风格相混合,以激起各种不同的情感。”

克莱德曼的国际成功是以走吃苦的路线为代价的,过去,他尽可能多地在250天内在国外举行200场演唱会。尽管如此,他仍是个家居男人。

“我的家庭对我来说极其重要”,他常这样说,“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克里斯蒂,我的女儿莫德和我的儿子彼得……他们是我前进的动力,当然,与我的音乐不同。”

在理查德-克莱德曼看来,作为一个国际艺人,他所付出的最大的代价就是那些与家人分离的日子——他深知这是他们共同经受的牺牲,但他把这牺牲看作是对数以百万的乐迷的责任的一部分。

最近消息:

“国乐天娇”与克莱德曼共谱浪漫

本月(06年12月)29日、30日,享誉世界的浪漫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将携手国乐天娇女子乐团,在深圳举办两场“2007浪漫新年音乐会”。当法国优雅王子遇上中国青春民乐组合,西方古典与东方古老音符的完美融合将令夜空中回荡中西合璧、浪漫绚丽的美妙音乐,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别样风情。音乐会由卓越地产提供全程支持。

跨越古典与流行的钢琴王子将与东方佳丽连续两个夜晚共谱浪漫音乐之夜,令鹏城观众领略新颖独特的视觉与艺术享受。国乐天娇是由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的独奏家结成的新民乐女子组合,青春美丽富有活力,高超的演奏技巧与靓丽的外表为传统民乐增添了活力又不失典雅端庄。二胡演奏家霍晓君、琵琶演奏家赵聪、笛子演奏家陈悦、古筝演奏家于秋璇各有所长,用最古老的乐器奏响最现代的音符,诠释博大精深的民族音乐。霍晓君还曾应邀担任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举办的独唱音乐会的独奏及领奏,实力不凡。

届时钢琴王子与国乐天娇或独奏,或重奏,以多种形式营造一个中西音乐对话,浪漫欢快的夜晚,成就中西乐坛音乐交流的一段佳话。现场的灯光效果与怀旧气氛,则令浪漫与时尚的感情充盈观众的心中。据主办方深圳市音协艺术有限公司介绍,音乐会的曲目新颖而丰富。克莱德曼曲目主要包括其经典浪漫钢琴作品,如《秋日私语》、《致艾德琳的诗》、《星空》等,观众将现场倾听剧场版的“私语”与“星空”,定是不一样的感受。

浪漫主义:

(1)帕格尼尼(1782~1840):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推荐曲目:1二十四首无伴奏小提琴随想曲。2第一、二号小提琴协奏曲。3摩西幻想曲。4《心中类乱》主题变奏曲。

5小提琴与吉他的奏鸣曲(任选)。

(2)韦伯(1786~1826):德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第一、二号竖笛协奏曲。2钢琴曲《邀舞》。3降B大调竖笛五重奏。4《磨弹射手》序曲、《奥伯龙》序曲、《尤里安得》序曲。5歌剧《魔弹射手》。

(3)麦亚白尔(1791~1686):德国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加冕进行曲(选自歌剧《预言家》)。

(4)罗西尼(1792~1868):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1歌剧序曲选辑。2歌剧《塞维亚的理发师》。3歌剧《赛米拉密德》。4歌剧《灰姑娘》。5弦乐奏鸣曲(共六首)。

6圣母悼歌。

(5)董尼才悌(1797~1848):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1歌剧《拉默摩的露西亚》。2歌剧《唐巴斯瓜雷》。3歌剧《爱情灵药》。4歌剧《联队之花》。5歌剧《宠姬》。

(6)舒伯特(1797~1828):奥国作曲家,人称《歌曲之王》。推荐曲目:1第五、第八、第九号交响曲。2钢琴与弦乐五重奏曲《鳟鱼 》。3弦乐四重奏《死与少女》。4即兴曲D899、D935、D946。5乐兴之时D780。6钢琴奏鸣曲D557、D571 D556、D784、D845、D894、D850、D958、D960。7《阿贝鸠尼》奏鸣曲D821。8第一号、第二号钢琴三重奏。9流浪者幻想曲D760。10联篇歌曲集《美丽的磨坊少女》、《冬之旅》、《天鹅之歌》。11歌曲集(任选)。12八重奏D803。13弦乐五重奏D956。14小提琴奏鸣曲(四首)。15小提琴幻想曲D934。

(7)白辽士(1803~1869):法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幻想交响曲 。2序曲集(包括《罗马狂欢节》、《李尔王》、《海盗》等)。3哈洛德在意大利(包含中提琴主奏的主题交响曲)4歌曲集《夏夜》。5罗密欧与茱丽叶(戏剧交响曲)。

(8)葛令卡(1804~1857):俄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露斯兰与鲁密拉》序曲。2降E大调六重奏。3管弦乐曲《卡玛琳丝卡亚》、《马德里之夜》。

(9)孟德尔颂(1809~1847):德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交响曲第三号《苏格兰 》、第四号《意大利 》、第五号《宗教改革》。2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64。3钢琴协奏曲(二首)。4《芬加尔洞窟》序曲。5戏剧音乐《仲夏夜之梦 》。6降E大调弦乐八重奏 。7第一、二号钢琴三重奏。8大提琴奏鸣曲(二首)。9无言歌。10神剧《以利亚》。

(10)萧邦(1810~1849):波兰钢琴家、作曲家。推荐曲目:1第一、二号钢琴协奏曲。2练习曲(二七首)。3前奏曲(二六首)。4圆舞曲(十四首)。5夜曲(二一首)。6钢琴奏鸣曲第二、三号。7《军队》波兰舞曲OP40NO1、《英雄》波兰舞曲OP53 、《幻想》波兰舞曲OP61、沉着的行板与大波兰舞曲OP22。8马厝卡舞曲(任选)。9即兴曲(四首)。10叙事曲(四首)1 2 3 4 。11诙谐曲(四首) 。12幻想曲OP49 。13摇篮曲OP57 。14船歌OP60。

(11)舒曼(1810~1856):德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交响曲第一~四号(No3莱茵交响曲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第四乐章 )。2儿时情景OP15(之第七首梦幻曲 )。3C大调幻想曲OP17(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4狂欢节OP9。5克莱斯勒利纳OP16。6交响练习曲OP13。7幻想小品OP12。8森林景色OP82。9第二号钢琴奏鸣曲OP22。10A小调钢琴协曲OP54(第一乐章 、第二三乐章 )。11钢琴五重奏OP44。12竖笛与钢琴幻想小品OP73。13三首双簧管浪漫曲OP94。14《童话画册》(中提琴与钢琴)。15五首民谣式作品(大提琴兴钢琴)。16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17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18联篇歌曲集《诗人之恋》、《女人的爱与生涯》。19小提琴奏鸣曲(二首)。20钢琴与法国号的慢板与快板OP70。

(12)李斯特(1811~1886):匈牙利钢琴家、作曲家。推荐曲目:1第一 、二号钢琴协奏曲。2交响诗第二号《塔索》、第三号《前奏曲》 、第四号《奥菲欧》、第六号《马捷帕》。3匈牙利狂想曲(十九首)No1 、No2 、 No13 、 No15 。4匈牙利民谣幻想曲。5B小调钢琴奏鸣曲OP45。6第一号梅菲斯特圆舞曲。7帕格尼尼主题大练习曲OP67(共六首、其中第三首最著名)。8超技练习曲(十二首,任选) 。9巡礼之年。10第三号《爱之梦》。11死之舞(钢琴与管弦乐)。12《浮士德》交响曲。

(13)威尔第(1813~1901):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1歌剧《茶花女》。2歌剧《阿伊达 》。3歌剧《奥泰罗》。4歌剧《麦克白》。5歌剧《游唱诗人》。6歌剧《命运之力》。7歌剧《纳布果》。8歌剧《假面舞会》。9歌剧《唐卡罗》。10歌剧《法斯塔夫》。11序曲与前奏曲集(任选)。12安魂曲1 2 6 。

(14)华格纳(1813~1883):德国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1序曲与前奏曲集 (任选)。2歌剧《漂泊的荷兰人》。3歌剧《唐怀瑟》。4歌剧《罗安格林》。5乐剧《崔斯坦与伊索德》。6乐剧《纽伦堡的名歌手》。7乐剧《尼贝龙根的指环》。(注:因为华格纳的歌剧作品规模都颇为庞大,所以初入门者宜由《序曲及前奏曲选曲》和《歌剧选曲》听起。)

(15)古诺(1818~1893):法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歌剧《浮士德》。2《浮士德》芭蕾音乐。3小交响曲。4圣母颂。5小夜曲。6歌剧《罗密欧与茱丽叶》。

16)奥芬巴哈(1819~1880):德法(出生于德国的德国人,但大半生活跃于法国)作曲家、大提琴家。推荐曲目:1《天堂与地狱》序曲。2芭蕾音乐《欢乐的巴黎人》。3歌剧《霍夫曼的故事》(奥芬巴哈著名的《船歌》即出自此歌剧)。

(17)法朗克(1822~1890):法国作曲家、管风琴家。推荐曲目:1D小调交响曲。2交响变奏曲。3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4管风琴圣咏曲。5《前奏曲、圣咏与赋格》(钢琴)。6管风琴曲《英雄》。7F小调钢琴五重奏。

(18)拉罗(1823~1892):法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西班牙交响曲》OP21(其实是一首小提琴协奏曲)。2D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19)布鲁克纳(1824~1896):奥国作曲家、管风琴家。推荐曲目:1交响曲第四、七、八、九号。2谢恩赞美歌。3第二号弥撒曲。

(20)史麦塔纳(1824~1884):捷克作曲家。推荐曲目:1交响诗《我的祖国》。2《被出卖的新娘》序曲。3小提琴奏鸣曲《我的家园》。4第一号弦乐四重奏《我的一生》。5G小调钢琴三重奏。

(21)鲍罗定(1833~1887):俄国作曲家(因为他是一位职业科学家,仅有空闲在周末从事作曲,因此也有人称他是《假日作曲家》)。推荐曲目:1交响诗《中亚细亚的草原》。2《鞑靼人舞曲》(选自歌剧《伊果王子》)。3第二号弦乐四重奏。4第二号交响曲。

(22)布拉姆斯(1833~189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推荐曲目:1交响曲第一~四号。2第一、第二号钢琴协奏曲。3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4小提琴与大提琴复协奏曲。5匈牙利舞曲(共二十一首)。6《大学庆典》序曲、《悲剧》序曲。7竖笛五重奏OP115。8竖笛奏鸣曲(二首)。9小提琴奏鸣曲(三首)。10大提琴奏鸣曲(二首)。11第三号钢琴奏鸣曲。12韩德尔主题变奏与赋格曲OP24。13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OP35。14OP76、OP79、OP116~119的钢琴小曲集(喜欢布拉姆斯的人这些曲子一定要听,它包括了间奏曲、随想曲、狂想曲、叙事曲等)。15钢琴五重奏OP34。16弦乐四重奏(三首)。17弦乐六重奏(二首)。18钢琴三重奏(三首)。19钢琴四重奏(三首)。20法国号三重奏OP40。21竖笛三重奏OP114。22海顿主题变奏曲OP96a。23小夜曲(二首)。24德意志安魂曲。25歌曲集(任选)。

(23)圣桑(1835~1921):法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第三号交响曲《管风琴》。2动物狂欢节-Lions 、Chickens 、Tortoises 、Wild 。3交响诗《骷髅之舞》。4第三号小提琴协奏曲OP60。5第一号大提琴协奏曲OP33。6第一~五号钢琴协奏曲。7《哈瓦奈舞曲》及《序奏与轮旋随想曲》(均为小提琴曲目)。8第一号小提琴奏鸣曲。9第一号大提琴奏鸣曲。10竖笛奏鸣曲、双簧管奏鸣曲、低音管奏鸣曲(各一首)。11歌剧《参逊与黛丽拉》。12七重奏OP65。

(24)比才(1838~1875):法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C大调第一号交响曲。2《卡门》 组曲。3《阿莱城姑娘》组曲(序曲 、一 、二 )。4《儿童游戏》组曲。5《贝城-丽姝》组曲。6歌剧《卡门》。

(25)布鲁赫(1838~1920):德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G小调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OP26。2苏格兰幻想曲(小提琴、竖琴与管弦乐)。3大提琴曲《晚祷》OP47。4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OP44(D小调)。5小夜曲OP75(小提琴与管弦乐)。

26)穆梭斯基(1839~1881):俄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展览会之画 》(钢琴版及管弦乐版)。2交响诗《荒山之夜》。3歌剧《包利斯郭德诺夫》。4联篇歌曲《死之歌舞》。5歌剧《霍望奇纳》中的《前奏曲》与《波斯奴隶之舞》。

古典主义:

莫扎特

代表作:

g小调第40交响曲

c大调第41交响曲《周彼得》

降E大调第39交响曲

d小调第20号钢琴协奏曲

D大调第26号钢琴协奏曲

c大调长笛与竖琴协奏曲

G大调弦乐小夜曲

A大调竖笛五重奏

A大调第11号钢琴奏鸣曲《土其进行曲》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歌剧《魔笛》

歌剧《唐璜》

d小调《安魂曲》

贝多芬

代表作:

降E大调第3交响曲《英雄》

C大调第5交响曲《命运》

F大调第6交响曲《田园》

A大调第7交响曲

d小调第9交响曲《合唱》

序曲《爱格蒙特》

序曲《柯利奥兰》

降E大调第5号钢琴协奏曲《皇帝》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C大调第9弦乐四重奏《拉祖莫夫斯基》第3号

c小调第8钢琴奏鸣曲《悲怆》

升c小调第14钢琴奏鸣曲《月光》

F大调第5钢琴奏鸣曲《春天》

F大调第2号浪漫曲

献给爱丽丝

土耳其送行曲

海顿

代表作:

升c小调第45交响曲《告别》

G大调第94交响曲《警愕》

F大调弦乐小夜曲

清唱剧《创世纪》

小夜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088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1
下一篇2023-07-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