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诗歌主要运用了哪些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李白的诗歌主要运用了哪些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第1张

李白诗歌李白浪漫主义最显著的特色是:善于运用大胆的夸张、巧妙的比喻、生动的拟人、丰富的想象、奇妙的幻想并借助神话等来把天姥山高大、惊险、奇怪、秀美的自然和优美的神仙幻境结合起来来表现自己的理想从而显示了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高度统一

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是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形成离不开以下几个因素,即盛唐土壤的哺育、屈原楚辞的影响、道教思想的支配以及诗人奇特的人生经历。

李白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风的集大成者。李白的诗风个性张扬、雄奇飘逸、有吞吐天地、囊括寰宇的气势。李白的诗歌主观色彩浓厚,要入京求官就高调地宣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政治上失意了就大呼:“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李白常用大胆的夸张和惊人的幻想来表达他喷薄而出、一泻千里的感情。如《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以高度夸张的比喻,赞叹飞瀑从高处腾空而下的壮观的景象,也展现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和气概。

在深入了解李白的生平思想与各个时期的诗作之后,笔者认为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四点重要因素:

一、盛唐土壤与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诗歌也不例外。李白在诗歌上取得巨大成就是与盛唐的土壤密不可分的。换言之,唐朝的政治、经济全面繁荣及由此形成的盛唐气象是李白浪漫主义诗风存在和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特定的时**育着特定的气象——政治上的开明、文化上的博大包容,使得大唐帝国孕育着一种乐观、自信与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

李白就是生活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所谓 “时世造英雄”,当时的文化氛围,正是李白得以成长的沃土。他那追求理想的精神,个性张扬的气质,雄奇飘逸的诗风,特别是他那吞吐天地的气势,无疑就是唐朝政治经济全面繁荣昌盛在精神领域的真实写照。风格是时代的产物,可以说李白浪漫主义风格正是盛唐气象的反映。

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形成与唐朝特定的文化大背景有着必然的深刻的联系。繁荣昌盛的社会带来了文学百花齐放的美景,造就了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唐朝诗歌中不同思想倾向的表现、不同题材领域的发展、声律的运用、语言风格的创造、手法技巧的革新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这种广阔的文化空间和自由的文化氛围对盛唐诗人的心理和气质上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李白重传统,更勇于创新,善于吸取诸家精华,这不仅对他的诗歌的思想内容有着深刻的影响,并且对他诗歌的语言风格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如陈子昂扫荡齐梁诗风的文学改革就对李白影响极大——“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文学主张正是陈子昂文学革新的深化。

李白终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的人生,以满腔热情去拥抱整个世界,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难的忧患,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于是一朵最绚丽的浪漫主义文学奇葩,适时地开放在盛唐肥沃的土地上。

二、屈原楚辞与李白的积极浪漫主义诗风

屈原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作品洋溢着热爱祖国、忠于理想的激情,充满着神奇瑰丽的想象,其积极浪漫主义的艺术创作风格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李白毫不隐瞒地表达了对屈原的追慕,诗曰“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李白在《代寿山孟少府移文书》一诗中写道:“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可见其早晚之年都不离怀才报国之思。就创作思想而言,李白与屈原的积极浪漫主义风格,毋庸置疑,是一脉相承的。

在李白的诗歌中我们总能隐约约可以看到屈原浪漫主义风格的影子——两者皆擅于通过意象的运用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褒贬之情;为了增加诗歌的浪漫主义气息,两位诗人都注意了神话传说的运用,并通过神话传说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感受。但相比较之下,笔者认为李白的意象比屈原更加丰富。从他们的诗作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李白对屈原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继承与发展。

李白浪漫主义诗歌常常以神话、传说的题材和象征、比喻的手法来反映现实。如《远别离》、《梁甫吟》都是借神话传说反映社会现实;《登高丘而望远海》、《古风》等篇,则是借古讽今;《蜀道难》也以雄奇的笔墨和丰富的想象,写出蜀地的奇险,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完美结合起来并在同一首诗作中体现——无疑,李白是继承和发扬了屈原高超的艺术创作技巧。这种技巧的最大特征就是既写实又夸张,二者泾渭分明却又紧密相连,互为映衬。如李白《古风》第十九首:“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诗中写到安史之乱,但并不对它多着笔墨,而是在升天神游的美丽幻想中,突然低头见到了被叛军蹂躏的洛阳,诗人的情感急转直下,浪漫的幻想亦告破灭。这首诗与屈原《离骚》中写他听了灵氛和巫咸的劝告,准备去国远游,在想象中翱翔于天际之时,忽然居高临下地看到危机四伏的祖国,便再也舍不得离去,思想从想象回到了现实。不难看出,这两首诗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把曼妙的仙境与苦难的现实融为了一体。

李白继承了屈原那种对理想不息地求索精神,一生不懈地追求报效国家的机会,以实现“济苍生”的抱负。这种理想成为他一生追求目标的基石。受屈原影响,李白浪漫主义诗风是诗人一生思想经历的真切体现,也是盛唐时代社会现实和精神风貌的必然反映。

三、道教思想与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李白浪漫主义风格的诗歌,与盛唐时期风靡一时的道教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道教思想对李白浪漫主义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道教思想造就了李白丰富离奇、想落天外的想象力,并为李白浪漫主义诗歌提供了构筑“神仙世界”所需要的大量意象。

李白从小生活在道教气息浓郁的蜀中地区,深受道教思想的熏陶,他不仅深信道教,而且还曾授了道录,做了一回道士。道教带给李白一种热烈迷狂的情绪。在道教思想的深刻影响下,形成了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两道独特风景——文采绚丽瑰灿、想象驰骋丰富。特别是道教“存想思神”这一思维方法,对李白那超越时空、沟通人神的奇特想象力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盛唐,笃信道教者众,但真正深得其中三昧的,李白是最独特的一人。他不仅虔诚地相信道教的修炼方法:“我去采菖蒲,服食可延年”(《嵩山采菖蒲者》);真诚地相信道教所描绘的那个仙境:“传闻海水上,乃有蓬莱山,玉树生绿叶,灵仙每登攀”(《杂诗》);而且,他还真正相信自己就是一个从天上贬谪下来的“谪仙人”,把自己摆进了神仙的队伍。这种将自己的全部都融化在道教“存想思神”之中的迷狂与激情,这使李白诗歌的想象显得极为真诚。也只有李白这样天真虔诚地“存想思神”,才可能有如此瑰丽神奇的想象,才有可能有如此美丽且富有浪漫主义风格的诗歌。

不可忽视的是,道教也为李白富有浪漫主义风格的诗歌的表达提供了广阔的意象空间。如李白所写的那样:“仙人游碧霞,处处笙歌发”——道教世界里,仙人们腾云驾雾,上天入地,而且还一路仙乐嘹亮,真是令人飘飘欲仙、无限向往。长期处于这种环境的熏陶,必然会刺激李白的想象力,并为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表达提供了构筑“想象世界”的大量意象,如大鹏、巨螯、高山、急流、大江大河、仙境、梦境等。李白在《游泰山》一诗中就以神仙自诩:“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阙……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而诗中的许多意象如“王母池”、“天门阙”、“织女”等也都与道教离不开。无疑,道教鼓吹的神仙世界,投合了李白飘逸洒脱的个性。现实生活的黑暗龌龊使他更强烈地幻想和追求美好的神仙世界。道教给李白安上了神游四方的想象翅膀,使他的诗歌增加了恍惚飘逸、光怪陆离的神异浪漫色彩。

四、奇特的人生——现实与理想激烈冲突的喷泉

追求功名、漫游山水和求仙学道,伴随了李白的一生。儒家思想和道教、游侠本不相容,但李白却把三者结合为“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这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但是,李白这种人生理想过于高傲自负和理想化,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实现的。浪漫思想与严峻现实的矛盾,常使李白陷于悲愤与失望之中。于是,李白身上那种狂傲不羁的性格和飘逸洒脱的气质就幻化为一首首或狂放不羁或悲愤激昂或自命不凡的浪漫主义诗歌。

一方面,儒家思想对李白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安社稷、济苍生”是他的政治抱负。这从他早年的诗歌《送外甥郑灌从军》中可看出这一理想:“丈夫赌命报天子,当斩胡头衣锦回”。被赐金放还后他仍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可见他的抱负气概是何等的豪迈。另一方面,李白的儒家思想,经自身变形走样,已带有他鲜明的个性色彩。李白曾师从“任侠有气,善为横纵学”的赵蕤,对形成他的纵横家思想、豪放不羁的性格和诗风有所影响。

李白空有一腔热血和一身才艺,为理想而不懈奋斗,却失败得一次比一次惨。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距摆在李白的面前,激愤之情于是喷涌而出: “我不弃世人,世人自弃我。” 理想屡遭挫折,失败打击接踵而至,所以李白的诗歌交织着自信与绝望、追求与颓放、眷念与怨恨、崇高与庸俗等思想感情的复杂矛盾,代表作有《行路难》三首、《梁园吟》、《将进酒》等。如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得是何等的自信,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却显得十分迷茫;“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忧愁悲愤何等深重,“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又是何等的旷放洒脱。这些都是李白的崇高理想与黑暗现实相撞击后而迸发的心灵喷泉,具有惊心动魄的力量。它们曲折地反映出时代的矛盾,又有折射了李白内心深处交织缠绕的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

正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就是这样:怀抱着理想四处奔走,遇到的是嘲笑和冷漠,感到的是压抑和幻灭。现实社会给李白带来了矛盾和痛苦,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于是他只能到山林、醉乡和仙境中寻找精神寄托,努力去探索和发掘其中的美,用他的神来之笔写下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浪漫主义诗歌。

杜甫称赞李白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 “飘然思不群”就是对李白浪漫主义诗风最贴切的评价。李白浪漫主义诗风是诗人一生思想经历的真切体现,也是盛唐时代社会现实和精神风貌的必然反映。李白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不愧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一道永恒而亮丽的彩虹。

总的来说李白的诗风不离开豪放 飘逸 离奇大胆的夸张 希望这能对你有用 加油

1 有哪些关于李白浪漫主义的诗句

有哪些关于李白浪漫主义的诗句 1表现李白浪漫主义的诗句有哪些

1、《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唐代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译文: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

2、《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唐代李白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隐江湖)罢了。

3、《行路难·其一》——唐代李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4、《梦游天姥吟留别》——唐代李白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译文: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像梦中的幻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告别诸位朋友远去啊,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要远行时就骑上它访名山。

5、《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唐代李白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译文:现在的人见不到古时的月亮,现在的月亮却曾经照过古人。古人与今人如流水般流逝,共同看到的月亮都是如此。只希望对着酒杯歌唱的时候,月光能长久地照在金杯里。

2李白具有浪漫主义的诗句有哪些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2、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

3、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出处:选自李白《行路难其一》。

释义: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2、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

出处:选自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释义:愁苦就似流水,用刀来割也割不断,用酒来销也销不掉。形容愁苦的绵延不断,沉重无比。

3、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出处:选自李白的《三五七言 / 秋风词》。

释义:朋友盼着相见,却不知在何日,这个时节,这样的夜晚,相思梦难成。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出处:选自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释义: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

参考资料

百度汉语:hanyubaiducom

3代表李白浪漫主义的诗句是什么啊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

通过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李白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既不乏浪漫又带有些许悲凉的境界,而把这种酒月情结发挥到极致的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4李白的浪漫主义的诗歌有哪些

梦游天姥吟留别 作者: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把酒问月 作者: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 长干行 作者: 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记得采纳啊

5李白的浪漫的诗句有哪些

我认为李白的诗中最浪漫的一句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这是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一句。

附:全诗如下: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6表现李白浪漫主义的诗句有哪些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箫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 年年柳色, 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 西风残照, 汉家陵阙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参考资料:

百度 希望对你有帮助 回答者: 习惯寂寞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11-5 20:11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7李白的具有浪漫主义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韵一)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韵二)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韵三)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邱生,(韵四)

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鼎玉帛岂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韵五)

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韵六)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8李白的浪漫的诗句有哪些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韵一)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韵二)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韵三)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邱生,(韵四) 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鼎玉帛岂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韵五) 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韵六)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9李白经典的浪漫诗词有哪些

李白经典的浪漫诗词有: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 饯别校书叔云》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

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10、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1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

1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1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1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李白诗作风格: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李白成功地在中塑造自我,强烈地表现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独特个性,因而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他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我,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地抒发感情,表现他的喜怒哀乐。对权豪势要,他“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醉后寄崔侍御》二首之一);看到劳动人民艰辛劳作时,他“心摧泪如雨”。当社稷倾覆、民生涂炭时,他“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南奔书怀》),那样慷慨激昂;与朋友开怀畅饮时,“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又是那样天真直率。总之,他的诗活脱脱地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倜(俶)傥不群的形象。

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之一是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

李白诗歌的另一个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点,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以大胆的想象夸张。他的夸张不仅想象奇特,而且总是与具体事物相结合,夸张得那么自然,不露痕迹;那么大胆,又真实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强化感情的作用。有时他还把大胆的夸张与鲜明的对比结合起来,通过加大艺术反差,加强艺术效果。

李白最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绝句。李白的七言歌行又采用了大开大合、跳跃宕荡的结构。诗的开头常突兀如狂飙骤起,而诗的中间形象转换倏忽,往往省略过渡照应,似无迹可循,诗的结尾多在感情高潮处戛然而止。

李白的五七言绝句,更多地代表了他的诗歌清新明丽的风格。如《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sogushiwenorg

《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为李白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在同题作品中影响最大。诗人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

浅谈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 

李白是一位盛唐诗坛里不得不看的风景,其诗豪放飘逸,想象瑰丽,代表着诗坛里的一座高峰------浪漫主义。

其诗句风华绮丽而又巧妙的熔铸为高大古雅。其人桀骜不驯,放任却又不随波逐流,一身追逐自由却又有安邦定国的宏愿,同时在他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封建社会空前鼎盛的时期,大唐国威远扬,辐射周边,但同时又隐藏着没落与衰败的暗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与自身宏愿碰撞之下,孕育了李白独特的浪漫主义诗歌气息。 

一、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一)豪迈而奔放的气势 

元稹说李白的诗歌:“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这正道出了李白诗歌的这种豪迈而奔放的气势。 

如诗人笔下的黄河: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 

这里,黄河奔腾咆哮,冲决一切,呈现出不可驯服的形象,确有“落笔摇五岳”之势。再如诗人笔下的长江和高山: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奇险挺拔,高出天外的峰峦,都表现出冲决束缚,追求自由的不可阻挡气概。 

(二)丰富而奇特的想象 

李白诗歌中,有大量的想象,有的诗通首是想象。现实事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自然景物、梦中境界等等,在李白笔下,无不成为想象的媒介。通过这些媒介,诗人的想象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任意驰骋。而这种任意驰骋的想象又是以现实为基础的,与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让超现实的描写为更深刻地反映现实服务。《梦游天姥吟留别》正是这方面的典型。诗人借助梦境,开展大胆的想象,描绘了天鸡高唱、海日升空、熊咆龙吟、霓衣风马等超现实的想象,渲染了仙界的瑰丽和美好,映衬了现实的污浊和黑暗,表现了崇高的理想。诗中写梦醒后对梦境的议论更直接表示了他在现实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不开心颜”的斗争精神。李白诗歌中的想象往往出人意表,新颖不俗。但出人意表又入情理之内,新颖不俗而不流于怪谲。 

(三)大胆而恰切的夸张 

李白经常使用夸张这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强烈、炽热的激情。从那大胆而恰切的夸张中,也表现出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李白在《北风行》中用了“燕山雪花大如席”句,来叙述北方雪大天寒。鲁迅先生就此句作了说明:“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变成笑话了。”(《鲁迅全集》第六卷185—186页)这就是艺术中夸张与真实的辩证法。李白那些优秀诗歌中的夸张,从来没有脱离生活的真实,恰恰相反,他总是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夸张。因此,往往越是夸张,现实生活越是表现得深刻、真实。 

(四)形象而生动的比喻 

在李白的诗歌中往往通过比喻把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的形象。如用水比喻感情: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形成原因  

那么李白豪放浪漫的浪漫主义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呢?这当然有时代等客观原因,同时也有诗人自身等主观原因。我认为,这是在特定时代,特殊社会,特定政治背景和文化环境中,由其特殊身世,个性,气质和生活经历等因素促成的特殊思想性格和独特的审美追求形成大的。

罗曼·罗兰也曾说过,“伟大的作家在创作中,总是有两股激流,一股与他们当时的时代运动相混合,另一股则蕴藏的深得多,超越了那个时代的愿望和需要。直到现在,它还滋养着新的时代。”(《法国作家论文学》),无疑,李白所代表的诗歌高峰正是超越了那个时代的愿望和需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294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2
下一篇2023-07-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