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的代表人物?

音乐;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的代表人物?,第1张

一、文艺复兴时期

1、尼德兰乐派:创作内容多为弥散曲与经文歌等宗教音乐,也有世俗音乐。代表人物有迪费、若斯坎、班舒瓦、奥克冈等。

2、威尼斯乐派:威尼斯乐派的宗教音乐音响恢弘,色彩绚丽,采用双合唱队(甚至达到五个合唱队),有乐器伴奏,如管风琴、号角、维奥尔琴等。代表人物有维拉尔特、叔、侄加布里埃利。

3、罗马乐派:一个专门创作服务于宗教作品的乐派,以无伴奏合唱的形式为主。代表人物有帕勒斯特里那等。

二、巴洛克时期

1、蒙特威尔地(Claudio Monteverdi, 1567~1643)

2、史卡拉第(Alessandro Scarlatti, 1660~1725)

3、佩戈莱西(Giovanni Pergolesi,1710~1736)

4、科莱利(Arcangelo Corelli, 1653~1713)

5、韦瓦第(Antonio Vivaldi, 1678~1741)

6、塔替尼(Giuseppe Tartini, 1692~1770)

7、德国的许茨(Heinrich Schutz, 1585~1672)

8、柏格兹特胡德(Dietrich Buxtehude, 1673~1707)

9、泰勒曼(Georg Philipp Telemann, 1681~1767)

三、古典主义时期

1、海顿: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早期代表。

2、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生于奥地利(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茨堡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最出名的乐剧是《安魂曲》、《费加罗的婚礼》 和《唐璜》和《魔笛》。

3、贝多芬: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216—18270326),男,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四、浪漫主义音乐

1、舒伯特:创作中心是艺术歌曲,艺术歌剧是诗歌和音乐的结合,这是浪漫主义音乐派作曲家抒发诗情画意的理想领域。

2、李斯特:中期浪漫主义音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生在匈牙利,他的一生对音乐突出的贡献主要是丰富了钢琴技巧的表现力。

3、理查德·施特劳斯:晚期浪漫主义音乐派作曲家。作为一位作曲家,施特劳斯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交响诗方面,他完善了交响诗的结构形式,精心创作主导动机以及专门描写人物、地点、情景的音乐片断。

扩展资料:

浪漫主义音乐与古典主义音乐有所不同。它承袭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传统,在此基础上也有了新的探索。

如强调音乐要与诗歌、戏剧、绘画等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相结合,提倡一种综合艺术;

提倡标题音乐;

强调个人主观感觉的表现,作品常常带有自传的色彩;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因为大自然很平静,没有矛盾,是理想的境界;

重视戏剧,研究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学,从中吸取营养,作品具有民族特色。

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是继承古典乐派,但内容上却有很大的差异,夸张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别多。在音乐形式上,它突破了古典音乐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的限制,有更大的自由性。

参考资料:

-文艺复兴音乐

参考资料:

-巴洛克时期

参考资料:

-古典主义时期

参考资料:

-浪漫主义音乐

巴洛克时期

(1)蒙台威尔第(1567~1643):由文艺复兴时期跨越到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作曲家。

推荐曲目:

1牧歌选辑。

2晚祷(1610年)。

3歌剧《奥菲欧》。

(2)柯瑞里(1653~1713):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推荐曲目:

1十二首大协调曲OP6。

2小提琴奏鸣曲集OP5(包括著名的《佛利亚》)。

(3)浦赛尔(1659~1695):英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歌剧《狄多与阿尼亚斯》。2歌

剧《仙后》。3歌曲选辑。4颂歌选辑。

(4)D史卡拉第(1685~1757):意大利作曲家。推荐曲目:奏鸣曲集(钢琴、大键琴、

风琴均有,可任选)。

(5)库普兰(1668~1733):法国作曲家、风琴家。推荐曲目:1《皇家音乐会》组曲。

2大键琴作品选辑。

(6)韦瓦第(1657~1741):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推荐曲目:1《四季》(春 )(

夏 )(秋 )(冬 )小提琴协奏曲。2十二首协奏曲集《和谐的幻想》OP3。3其它的各

式协奏曲数量繁多,独奏乐器,包括小提琴、古中提琴、大提琴、吉他、曼陀林、鲁特琴

、长笛、短笛、双簧管、低音管、小号等等,读者们可自行挑选自己喜爱的乐器来欣赏。

4D大调光荣颂RV五八九。5圣母悼歌。6圣母赞美歌。

(7)泰雷曼(1681~1676):德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餐桌音乐。2协奏曲选辑。3组

曲选辑。

(8)拉摩(1683~1764):法国作曲家。推荐曲目:大键琴作品选辑。

(9)巴哈(1685~1750):德国作曲家、风琴演奏家,人称《音乐之父》。推荐曲目:1

《布蓝登堡协奏曲(共六首) 》。2小提琴协奏曲(A小调、E大调及D小调双小提琴)

。3管弦乐组曲(共四首)。4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共六首BWV1001~1006)。5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共六首BWV1007~1012)。6大提琴奏鸣曲BWV1027~1029。7鲁特琴作

品(BWV995~1000)。8管风琴作品选辑(包含D小调触技曲与赋格曲BWV565以及C小调帕

萨卡里亚舞曲与赋格曲BWV582)。9三重奏鸣曲(BWV525~530)。10郭德堡变奏曲BWV 9

88。11平均律钢琴曲集(共二册BWV846~869,BWV870~893)。12赋格的艺术BWV1080。1

3清唱剧选辑(包含BWV118,140,147)。14B小调弥撒曲BWV232。15马太受难曲BWV 22

4。16圣约翰受难曲BWV245。

(10)韩德尔(1685~1759):德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水上音乐之I 之II (组曲)。

2《皇家烟火》组曲。3十二首大协奏曲OP6。4《亚历山大的盛宴》大协奏曲。5双簧

管协奏曲(G小调和降B大调)。6管风琴协奏曲《杜鹃与夜莺》OP4 NO4。7竖琴协奏

曲OP4 ,NO6。8大键琴组曲第一集(包括《快乐的铁匠 》)。9神剧《弥赛亚 》。1

0歌剧选曲(任选)。

(11)塔替尼(1692~1770):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推荐曲目:1《魔鬼的颤音》小

提琴奏鸣曲。2柯瑞主题变奏曲。

(12)裴高赖西(1710~1736):意大利作曲家。推荐曲目:圣母悼歌。

二、古典时期

(1)葛路克(1714~1787):由巴洛克后期跨越到古典时期的德国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

:歌剧《奥菲欧与幽丽狄彩》。

(2)海顿(1732~1809):奥国作曲家,有《交响曲之父》的美誉。推荐曲目:1交响曲

第四十五号《告别》、第八十三号《母鸡》、第八十八号、第九十二号《牛津》、第九十

四号《惊愕 》、第九十六号《奇迹》、第九十九号、第一○○号《军队》、第一○一号《

时钟》、第一○三号《鼓声》、第一○四号《伦号 》。2弦乐四重奏OP3NO5《小夜曲》

、OP64NO5《云雀》、OP74NO3《骑士》、OP76NO2《五度》、NO3《皇帝》、NO4《

日出》、NO5《广板》。3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4大提琴协奏曲(两首)。5神剧《创

世纪》与《四季》。6钢琴奏鸣曲(任选)。

(3)莫扎特:(1756~1791):奥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第三五~四一号交响曲。2钢

琴协奏曲第一九~二七号。3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五号。4长笛协奏曲(二首)。5长笛

与竖琴协奏曲K229。6竖笛协奏曲K622 。7低音管奏曲K191。8法国号协奏曲(四首

)。9交响协奏曲(K364和K297b)。10钢琴奏鸣曲K310、K330~333(331 )、K457、

K545 。11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任选)。12弦乐四重奏第一四~二三号。13竖笛五重

奏K581。14法国号五重奏K407。15小夜曲K239、K320、K525 、K361。16歌剧《

女人皆如是》、《康乔望尼》、《费加洛婚礼 》、《魔笛》。17C大调弥撒曲《加冕》

。18安魂曲K626。19长笛四重奏(共四首)。20钢琴三重奏(共八首)。

(4)鲍凯利尼(1743~1805):意大利作曲家、大提琴家。推荐曲目:1降B大调大提琴

协奏曲。

(5)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有《乐圣》的美誉。推荐曲目:1交响曲第一

~九唬(第五号命运 )(第九号英雄 )。2钢琴协奏曲第一~五号。3D大调小提琴协

奏曲。4钢琴奏鸣曲第八号《悲怆》、第十四号《月光 》、第二一号《华德斯坦》、第二

三号《热情》、第二六号《告别》、第二九号《汉马克拉维亚》、第三十~三二号。5小

提琴奏鸣曲第五号《春》、第九号《克罗采》。6大提琴奏鸣曲第三号、第五号。7弦乐

四重奏第七~十号、第十三、十四号。8钢琴三重奏学五号《幽灵》、第七号《大公》。

9序曲选辑。10浪漫曲 (G大调与F大调)。11三重协奏曲OP56。12歌剧《费黛里奥

》。13庄严弥撒曲OP123。14给爱丽丝 。15绮想轮旋曲 。

三、浪漫时期

(1)帕格尼尼(1782~1840):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推荐曲目:1二十四首无伴奏

小提琴随想曲。2第一、二号小提琴协奏曲。3摩西幻想曲。4《心中类乱》主题变奏曲

5小提琴与吉他的奏鸣曲(任选)。

(2)韦伯(1786~1826):德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第一、二号竖笛协奏曲。2钢琴曲

《邀舞》。3降B大调竖笛五重奏。4《磨弹射手》序曲、《奥伯龙》序曲、《尤里安得

》序曲。5歌剧《魔弹射手》。

(3)麦亚白尔(1791~1686):德国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加冕进行曲(选自歌剧《预

言家》)。

(4)罗西尼(1792~1868):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1歌剧序曲选辑。2歌剧《

塞维亚的理发师》。3歌剧《赛米拉密德》。4歌剧《灰姑娘》。5弦乐奏鸣曲(共六首

)。

6圣母悼歌。

(5)董尼才悌(1797~1848):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1歌剧《拉默摩的露西亚

》。2歌剧《唐巴斯瓜雷》。3歌剧《爱情灵药》。4歌剧《联队之花》。5歌剧《宠姬

》。

(6)舒伯特(1797~1828):奥国作曲家,人称《歌曲之王》。推荐曲目:1第五、第八

、第九号交响曲。2钢琴与弦乐五重奏曲《鳟鱼 》。3弦乐四重奏《死与少女》。4即兴

曲D899、D935、D946。5乐兴之时D780。6钢琴奏鸣曲D557、D571 D556、D784、

D845、D894、D850、D958、D960。7《阿贝鸠尼》奏鸣曲D821。8第一号、第二号

钢琴三重奏。9流浪者幻想曲D760。10联篇歌曲集《美丽的磨坊少女》、《冬之旅》、

《天鹅之歌》。11歌曲集(任选)。12八重奏D803。13弦乐五重奏D956。14小提琴

奏鸣曲(四首)。15小提琴幻想曲D934。

(7)白辽士(1803~1869):法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幻想交响曲 。2序曲集(包括《

罗马狂欢节》、《李尔王》、《海盗》等)。3哈洛德在意大利(包含中提琴主奏的主题

交响曲)4歌曲集《夏夜》。5罗密欧与茱丽叶(戏剧交响曲)。

(8)葛令卡(1804~1857):俄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露斯兰与鲁密拉》序曲。2降

E大调六重奏。3管弦乐曲《卡玛琳丝卡亚》、《马德里之夜》。

(9)孟德尔颂(1809~1847):德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交响曲第三号《苏格兰 》、第

四号《意大利 》、第五号《宗教改革》。2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64。3钢琴协奏曲(

二首)。4《芬加尔洞窟》序曲。5戏剧音乐《仲夏夜之梦 》。6降E大调弦乐八重奏

。7第一、二号钢琴三重奏。8大提琴奏鸣曲(二首)。9无言歌。10神剧《以利亚》。

(10)萧邦(1810~1849):波兰钢琴家、作曲家。推荐曲目:1第一、二号钢琴协奏曲。

2练习曲(二七首)。3前奏曲(二六首)。4圆舞曲(十四首)。5夜曲(二一首)。

6钢琴奏鸣曲第二、三号。7《军队》波兰舞曲OP40NO1、《英雄》波兰舞曲OP53 、《

幻想》波兰舞曲OP61、沉着的行板与大波兰舞曲OP22。8马厝卡舞曲(任选)。9即兴

曲(四首)。10叙事曲(四首)1 2 3 4 。11诙谐曲(四首) 。12幻想曲OP49 。13

摇篮曲OP57 。14船歌OP60。

(11)舒曼(1810~1856):德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交响曲第一~四号(No3莱茵交响

曲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第四乐章 )。2儿时情景OP15(之第七首梦幻曲

)。3C大调幻想曲OP17(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4狂欢节OP9。5克莱斯

勒利纳OP16。6交响练习曲OP13。7幻想小品OP12。8森林景色OP82。9第二号钢琴

奏鸣曲OP22。10A小调钢琴协曲OP54(第一乐章 、第二三乐章 )。11钢琴五重奏OP4

4。12竖笛与钢琴幻想小品OP73。13三首双簧管浪漫曲OP94。14《童话画册》(中提

琴与钢琴)。15五首民谣式作品(大提琴兴钢琴)。16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17D小调

小提琴协奏曲。18联篇歌曲集《诗人之恋》、《女人的爱与生涯》。19小提琴奏鸣曲(

二首)。20钢琴与法国号的慢板与快板OP70。

(12)李斯特(1811~1886):匈牙利钢琴家、作曲家。推荐曲目:1第一 、二号钢琴协

奏曲。2交响诗第二号《塔索》、第三号《前奏曲》 、第四号《奥菲欧》、第六号《马捷

帕》。3匈牙利狂想曲(十九首)No1 、No2 、 No13 、 No15 。4匈牙利民谣幻想曲。

5B小调钢琴奏鸣曲OP45。6第一号梅菲斯特圆舞曲。7帕格尼尼主题大练习曲OP67(

共六首、其中第三首最著名)。8超技练习曲(十二首,任选) 。9巡礼之年。10第三

号《爱之梦》。11死之舞(钢琴与管弦乐)。12《浮士德》交响曲。

(13)威尔第(1813~1901):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1歌剧《茶花女》。2歌剧

《阿伊达 》。3歌剧《奥泰罗》。4歌剧《麦克白》。5歌剧《游唱诗人》。6歌剧《命

运之力》。7歌剧《纳布果》。8歌剧《假面舞会》。9歌剧《唐卡罗》。10歌剧《法

斯塔夫》。11序曲与前奏曲集(任选)。12安魂曲1 2 6 。

(14)华格纳(1813~1883):德国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1序曲与前奏曲集 (任选)

。2歌剧《漂泊的荷兰人》。3歌剧《唐怀瑟》。4歌剧《罗安格林》。5乐剧《崔斯坦

与伊索德》。6乐剧《纽伦堡的名歌手》。7乐剧《尼贝龙根的指环》。(注:因为华格

纳的歌剧作品规模都颇为庞大,所以初入门者宜由《序曲及前奏曲选曲》和《歌剧选曲》

听起。)

(15)古诺(1818~1893):法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歌剧《浮士德》。2《浮士德》芭

蕾音乐。3小交响曲。4圣母颂。5小夜曲。6歌剧《罗密欧与茱丽叶》。

(16)奥芬巴哈(1819~1880):德法(出生于德国的德国人,但大半生活跃于法国)作曲

家、大提琴家。推荐曲目:1《天堂与地狱》序曲。2芭蕾音乐《欢乐的巴黎人》。3歌

剧《霍夫曼的故事》(奥芬巴哈著名的《船歌》即出自此歌剧)。

(17)法朗克(1822~1890):法国作曲家、管风琴家。推荐曲目:1D小调交响曲。2交

响变奏曲。3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4管风琴圣咏曲。5《前奏曲、圣咏与赋格》(钢琴

)。6管风琴曲《英雄》。7F小调钢琴五重奏。

(18)拉罗(1823~1892):法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西班牙交响曲》OP21(其实是

一首小提琴协奏曲)。2D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19)布鲁克纳(1824~1896):奥国作曲家、管风琴家。推荐曲目:1交响曲第四、七、

八、九号。2谢恩赞美歌。3第二号弥撒曲。

(20)史麦塔纳(1824~1884):捷克作曲家。推荐曲目:1交响诗《我的祖国》。2《被

出卖的新娘》序曲。3小提琴奏鸣曲《我的家园》。4第一号弦乐四重奏《我的一生》。

5G小调钢琴三重奏。

(21)鲍罗定(1833~1887):俄国作曲家(因为他是一位职业科学家,仅有空闲在周末从

事作曲,因此也有人称他是《假日作曲家》)。推荐曲目:1交响诗《中亚细亚的草原》

。2《鞑靼人舞曲》(选自歌剧《伊果王子》)。3第二号弦乐四重奏。4第二号交响曲

(22)布拉姆斯(1833~189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推荐曲目:1交响曲第一~四号。

2第一、第二号钢琴协奏曲。3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4小提琴与大提琴复协奏曲。5匈

牙利舞曲(共二十一首)。6《大学庆典》序曲、《悲剧》序曲。7竖笛五重奏OP115。

8竖笛奏鸣曲(二首)。9小提琴奏鸣曲(三首)。10大提琴奏鸣曲(二首)。11第三

号钢琴奏鸣曲。12韩德尔主题变奏与赋格曲OP24。13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OP35。14O

P76、OP79、OP116~119的钢琴小曲集(喜欢布拉姆斯的人这些曲子一定要听,它包括了

间奏曲、随想曲、狂想曲、叙事曲等)。15钢琴五重奏OP34。16弦乐四重奏(三首)。

17弦乐六重奏(二首)。18钢琴三重奏(三首)。19钢琴四重奏(三首)。20法国号

三重奏OP40。21竖笛三重奏OP114。22海顿主题变奏曲OP96a。23小夜曲(二首)。

24德意志安魂曲。25歌曲集(任选)。

(23)圣桑(1835~1921):法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第三号交响曲《管风琴》。2动物

狂欢节-Lions 、Chickens 、Tortoises 、Wild 。3交响诗《骷髅之舞》。4第三号小提

琴协奏曲OP60。5第一号大提琴协奏曲OP33。6第一~五号钢琴协奏曲。7《哈瓦奈舞

曲》及《序奏与轮旋随想曲》(均为小提琴曲目)。8第一号小提琴奏鸣曲。9第一号大

提琴奏鸣曲。10竖笛奏鸣曲、双簧管奏鸣曲、低音管奏鸣曲(各一首)。11歌剧《参逊

与黛丽拉》。12七重奏OP65。

(24)比才(1838~1875):法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C大调第一号交响曲。2《卡门》

组曲。3《阿莱城姑娘》组曲(序曲 、一 、二 )。4《儿童游戏》组曲。5《贝城-丽

姝》组曲。6歌剧《卡门》。

(25)布鲁赫(1838~1920):德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G小调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OP

26。2苏格兰幻想曲(小提琴、竖琴与管弦乐)。3大提琴曲《晚祷》OP47。4第二号小

提琴协奏曲OP44(D小调)。5小夜曲OP75(小提琴与管弦乐)。

(26)穆梭斯基(1839~1881):俄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展览会之画 》(钢琴版及

管弦乐版)。2交响诗《荒山之夜》。3歌剧《包利斯郭德诺夫》。4联篇歌曲《死之歌

舞》。5歌剧《霍望奇纳》中的《前奏曲》与《波斯奴隶之舞》。

(27)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交响曲第四号、第五号、第

六号《悲怆》。2降B小调第一号钢琴协奏曲OP23。3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35。4芭

蕾音乐《天鹅湖 》、《睡美人》、《胡桃钳 》。5《罗密欧与茱丽叶》幻想序曲。6意

大利随想曲op45。7交响幻想曲《暴风雨》op18。8《一八一二年 》序曲。9斯拉夫进

行曲OP31。10交响幻想曲《黎米尼的富兰契斯卡》OP32。11《哈姆雷特》幻想序曲。

12罗可可主题变奏曲(大提琴与管弦乐)。13A小调钢琴三重奏。14弦乐四重奏(三首

)。15管弦乐组曲第一~四号。16歌剧《尤金奥涅金》。17弦乐小夜曲OP48。18交

响曲第一~三号(第三号 )。19《曼弗列德》交响曲。20钢琴曲集《四季》。21忧郁小

夜曲(小提琴曲)。

(28)德弗乍克(1841~1904):捷克作曲家。推荐曲目:1交响曲第七、第八、第九《新

世界 》。2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OP104。3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53。4斯拉夫舞曲OP

46和OP72共十六首(双钢琴版及管弦乐版)。5狂欢节序曲OP92。6诙谐随想曲OP66

。7F大调弦乐四重奏《美国》OP96。8A大调钢琴五重奏OP81。9E小调钢琴三重奏

《悲歌》OP90。10《寂静的森林》(大提琴与管弦乐)。11弦乐小夜曲OP22。12管乐

小夜2曲OP44。13浪漫曲(小提琴与管乐弦)。14交响诗《水妖》、《金纺车》、《正

午的女巫》、《木鸽》。15交响变奏曲OP78。16捷克组曲OP39。17圣母悼歌OP58。

(29)马斯奈(1842~1912):法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泰绮丝瞑想曲。2《阿尔萨斯风

景》组曲。3歌曲选辑。4歌剧《维特》。

(30)葛利格(1843~1907):挪威作曲家。推荐曲目:1皮尔金组曲。2A小调钢琴协奏

曲OP16。3抒情小曲集(共六十六曲)。4挪威舞曲OP35(四曲)。5霍尔堡组曲OP4

0。6小提琴奏鸣曲(三首)。7G小调弦乐四重奏OP27。8A小调大提琴奏鸣曲OP36。

9交响舞曲OP64。10抒情组曲OP54。11《十字军士西格尔》组曲OP56。12两首悲歌

OP34。13歌曲选辑(任选)。

(31)林姆斯基高沙可夫(1844~1908):俄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交响组曲《天方夜

谭》OP35。2西班牙随想曲OP34。3《俄罗斯复活节》序曲OP36。4《金鸡》组曲。5

《萨旦王的故事》组曲(包括著名的《大黄蜂的飞行》)。6第二号交响曲《安大》。

(32)佛瑞(1845~1924):法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小提琴奏鸣曲(二首)。2悲歌O

P24(大提琴与管弦乐)。3西西里舞曲(大提琴曲)。4幻想曲(长笛曲)。5摇篮曲

OP16(小提琴曲)。6夜曲(钢琴曲共十三首)。7浪漫曲(小提琴曲)。8巴望舞曲。

9《佩利亚与丽桑》组曲OP80。10叙事曲(升F大调、钢琴与管弦乐)。11E大调弦乐

四重奏OP121。12D小调钢琴三重奏OP120。13大提琴奏鸣曲(二首)。14安魂曲。1

5歌曲选辑(任选)。

(33)杨纳杰克(1854~1928):捷克作曲家。推荐曲目:1小交响曲OP60。2交响诗《

塔拉斯布尔巴》。3第一号弦乐四重奏《克罗采》。4第二号弦乐四重奏《秘密的信》。

5小提琴奏鸣曲。6管乐七重奏《青春》。7小协奏曲(钢琴与管弦乐)。8钢琴曲《在

雾中》、《随想曲》、《第一号奏鸣曲》。9歌剧《颜奴花》。10歌剧《狡猾的小狐狸》

。11弥撒曲《格拉哥里弥撒》。

(34)萧颂(1855~1899):法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小提琴曲《诗曲》OP25。2D大

调协奏曲OP21(为钢琴、小提琴和弦乐四重奏而写)。3降B大调交响曲OP20。

(35)萨拉沙泰(1844~1908):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推荐曲目:1流浪者之歌OP

20。2卡门幻想曲OP25。3浮士德幻想曲。4巴斯克随想曲。5哈巴奈拉舞曲OP21NO2

。6安达鲁西亚浪漫曲OP22NO1。7马拉盖牙舞曲。8安达鱼西亚小夜曲OP28。(注:

以上均为小提琴独奏曲目。)

(36)泰雷嘉(1852~1909):西班牙吉他演奏家、作曲家,《近代吉他之父》及《吉他的

萨拉沙泰》美誉。推荐曲目:1阿尔汉布拉宫的回忆。2阿拉伯狂想曲。3前奏曲《泪》

。4晨歌。(注:以上皆为吉他独奏曲目。)

(37)夏布里耶(1841~1894):法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西班牙狂想曲(管弦乐曲)。

2钢琴曲《快乐进行曲》、《绘画风小曲集》、《三首浪漫圆舞曲》、《幻想布雷舞曲》

、《幸福岛》。

(38)艾尔加(1857~1934):英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变奏曲《谜 》OP36。2《威风

凛凛 》进行曲(共五首)。3小提琴协奏曲OP61。4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OP85。5弦乐

小夜曲OP20。6弦乐曲《序奏与快板》、《悲歌》。7小提琴曲《爱之礼赞》。8第一号

交响曲OP55。9弦乐四重奏OP83。10钢琴五重奏OP84。11《安乐乡》序曲。

(39)雷昂卡瓦诺(1857~1919):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歌剧《丑角》。

(40)普契尼(1858~1924):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1歌剧《波西米亚人 》。

2歌剧《托斯卡 》。3歌剧《蝴蝶夫人 》。4歌剧《曼侬蕾丝考》。5歌剧《西方少女

》。6歌剧《杜兰朵 》。7歌剧《强尼史基基》。

(41)阿尔班尼士(1860~1909):西班牙作曲家、钢琴家。推荐曲目:1西班牙之歌)五

首)。2《西班牙》组曲(第一卷八曲,第二卷二曲)。3《伊贝利亚》组曲(四卷共十

二曲)。4六首小曲《西班牙》。

(42)马勒(1860~1911):捷奥作曲家、指挥家。推荐曲目:1交响曲第一 、二、四 、

五 、六、八、九 号。2大地之歌 。3联篇歌曲《旅人之歌》、《少年的魔号》、《悼亡

儿之歌》。4吕克特诗歌。

(43)阿伦斯基(1861~1906):俄国作曲家、钢琴家。推荐曲目:1D小调钢琴三重奏。

2小提琴协奏曲。3柴可夫斯基主题变奏曲。4小夜曲(小提琴曲)。

(44)沃尔夫(1860~1903):奥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西班牙歌曲集(共四十四曲)。

2意大利歌曲集(共四十六曲)。3默立克诗歌曲集(共五十三曲)。4G大调意大利小

夜曲(弦乐四重奏型态)。5D小调弦乐四重奏。

(45)理查史特劳斯(1864~1949):德国作曲家、指挥家。推荐曲目:1交响诗《唐璜

》、《死与奱容》、《泰尔愉快的恶作剧》、《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唐吉诃德》

(大提琴在此曲中占有重要份量)、《英雄的生涯》。2法国号协奏曲(二首)。3D大

调双簧管协奏曲。4降E大调小提琴奏鸣曲。5七纱舞(选自歌剧《莎乐美》)。6《玫

块骑士》组曲。7歌剧《玫瑰骑士》。8艺术歌曲(任选)。

(46)小约翰史特劳斯(1825~1899):奥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圆舞曲:《蓝色多瑙

河》、《南国玫块》、《维也纳森林的故事》、《醇酒、女人与歌》、《艺术家的生涯》

、《皇帝》、《一千零一夜》。2波卡舞曲:《拨奏》、《雷鸣与闪电》、《闲聊》、《

狩猎》、《爆炸》。3《蝙蝠》序曲、《喜普赛男爵》序曲、《威尼斯之夜》序曲。4轻

歌剧《蝙蝠》。(注:小约翰史特劳斯一家人都擅长圆舞曲的创作,他的父亲老约翰史特

劳斯以及弟弟约瑟夫和爱德华,也都写有著名的圆舞曲作品,这些曲子在市面上有关圆舞

曲的选曲CD中不难找到。)

(47)贝里尼(1801~1835):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1歌剧《梦游女》。2歌剧

《诺玛》。3歌剧《清教徒》。4歌剧《海盗》。5歌剧《卡普烈家族与蒙泰奇家族》。

(48)尼尔森(1865~1931):丹麦作曲家。推荐曲目:1第二号交响曲《四种气质》、第

四号交响曲《不灭》。2《阿拉丁》组曲。

(49)马士卡尼(1863~1945):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歌剧《乡间骑士》。(5

0)德利伯(1836~1891):法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芭蕾音乐《柯贝利亚》、《西尔维

亚》。2歌剧《拉克美》。

  罗伯特·舒曼 (Robert Schumann)

  概况

  舒曼 Robert Schumann 181068~1856729 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自小学习钢琴,7岁开始作曲。16岁遵母意进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19岁又进修钢琴,当听到帕格尼尼的演奏,他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放弃了法律的学习,专攻音乐。后因手指受伤,遂转向作曲和音乐评论。1835-1844年,独自编辑《新音乐杂志》,并开始创作大量钢琴作品。1840年获耶拿大学哲学博士,1843年赴莱比锡音乐学院任教。1844~1850年,移居德雷斯顿继续从事作曲和指挥。因精神疾病日趋严重1854年投河被救,两年后逝世于精神病院。

  舒曼的作品,以钢琴曲和歌曲居多,他的钢琴作品有很强的文学功底,常表达人和事在心中激起的反响,他继舒伯特之后发展了浪漫主义的钢琴音乐风格。他惯以数首歌曲组成套曲,以浪漫主义诗人的诗作为歌词,注重诗的内在意境。作为音乐评论家,他热情推崇巴赫、贝多芬,赞誉肖邦、勃拉姆斯的天才;他的积极评论,对浪漫主义音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的主要作品有:交响曲6首,序曲,钢琴、大提琴、圆号协奏曲,弦乐、钢琴重奏曲,小提琴、钢琴奏鸣曲,大量钢琴套曲、声乐套曲,歌剧;他的论著有《论音乐与音乐家》等。

  详细情况

  罗伯特·舒曼是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音乐史上最突出的人物,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深刻地反映出德国浪漫主义的优点和弱点。

  罗伯特·舒曼(1810-1856),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评论家。他出生于德国茨维考城书商的家庭,从小喜爱音乐和文学。因家庭偏见,他年青时在大学学习法律,只能业余学习音乐。由于孜孜不倦的追求,以至于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钢琴家。

  舒曼1810年6月8日生于茨维考城。父亲是个颇有文化修养的书商,母亲是一位外科医生的女儿。他七岁时学习钢琴,十二岁开始尝试创作。1828年遵母命进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1830年师从钢琴家维克学习钢琴,当时他立志要当一个钢琴家。当他通过曲折的斗争而能够专攻音乐时,因急于求成,借机械装置锻炼钢琴指法,使手指受伤,失去成为钢琴演奏家的可能,他遂致力于音乐创作与音乐评论。在舒曼随维克学习钢琴期间,与他的女儿克拉拉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感情。1840年秋,他们冲破家庭阻力,通过法院干预幸福地结合了。在为克拉拉而斗争的同时,舒曼也在为“新音乐”而斗争着。他在莱比锡创办了《新音乐杂志》,为反对当时陈腐、保守、庸俗的音乐风气而斗争,并正确地向读者介绍古典音乐。因此,《新音乐杂志》成为了当时德国进步音乐思想的喉舌。

  1840年与当时有名的钢琴家克拉拉的结合,一直被人传为美谈,并促使他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结婚的一年间共写了138首歌曲,被称为“歌曲文萃”。1843年他在莱比锡音乐学院任教,1856年因患精神病逝世。

  舒曼是浪漫主义音乐成熟时期的代表之一,他生性感情敏感,并且有民主主义思想。1834年他创办了《新音乐杂志》,对改变当时陈腐的音乐空气,促进浪漫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他关心和支持尚未为人所知的音乐家,如:肖邦、柏辽兹、李斯特、勃拉姆斯、瓦格纳等。1838年由于维也纳反动当局发现了他介绍舒怕特的《C大调交响曲》,迫使他无法工作,他遂于1839年回莱比锡。

  舒曼的代表作有:钢琴名曲《蝴蝶》、《狂欢节》、《交响练习曲》、《幻想曲集》等,这些乐曲促进了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发展。最著名的歌曲集有《桃金娘》、《诗人之恋》、《妇人的爱情和生活》等,之后还写下了四部交响曲,及《a小调钢琴协秦曲》、《曼弗雷德序曲》等杰出的作品。

  [编辑本段]舒曼 克拉拉 布拉姆斯 三人的情感

  音乐大师的爱情:布拉姆斯与克拉拉的故事(1)

  爱能使伟大的灵魂变得更伟大。

  ——席勒

  勃拉姆斯第一次敲开舒曼家大门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他这一生会与这扇门里的女人结下不解之缘。

  舒曼听说来了客人,从书房里走出来,他穿着便服和拖鞋,文静而忧郁,声音低得简直难以听辨,目光亲切柔和,使羞怯的勃拉姆斯顿时摆脱了窘境。

  勃拉姆斯取出他最早创作的一首C大调钢琴奏鸣曲的草稿,请舒曼指教。

  舒曼打开琴盖,让勃拉姆斯坐下来弹奏。他还没弹完一页,站在他背后的舒曼就轻轻按了下他的肩头,亲切地说:“请停一停,我希望克拉拉也能听到……”

  克拉拉是他的爱妻和著名钢琴家。

  当克拉拉走进客厅的时候,勃拉姆斯眼前一亮。

  这时的克拉拉虽然已经过了如花似玉的少女时代而步入中年,但正是一个女人的知性、情感和美貌最成熟最有光彩的时期。克拉拉高贵的气质和风度有一种超凡脱俗的魅力。

  勃拉姆斯愣了片刻。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情感油然而生。

  他的手指无比灵巧地在琴键上滑动。当他弹完一曲站起来时,舒曼热情地张开双臂抓住他,兴奋地喊道:“天才呵!年轻人,天才!……”

  这天晚上,克拉拉在她日记里写道:

  “今天从汉堡来了一位了不起的人——勃拉姆斯……他只有20岁,是由神直接差遣而来的。罗伯特说,除了向上苍祈求他的健康外,不必有别的盼望。”

  舒曼情不自禁地提起10年前就中断的评论之笔,为《新音乐杂志》写了著名的音乐评论《新的道路》,热情地向音乐界推荐这位新的天才。

  这是他一生最后一篇音乐评论。

  他还运用自己的影响,使出版商出版了勃拉姆斯的早期作品。

  他邀请勃拉姆斯住在自己家里。那些天,这对大师夫妇整天议论的就是这个金发青年。

  他们深深地被这个年轻人迷住了。

  勃拉姆斯也完全被这对音乐大师夫妇征服了。他不仅出于感激和知遇之恩,更是钦慕他们的智慧和人格。

  这个年轻人出生于汉堡的贫民窟,少年时代即为生活所迫而混迹于酒吧间里;缺乏受教育的机会,也无从学习礼仪。他待人接物粗疏直率,不拘礼节,脾气近乎乖戾。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有着很多农民的习性。但是,他在舒曼和克拉拉面前,却像换了一个人。

  尤其是对于克拉拉,这个女人无论在知性、教养和气质上都要比他优越。即使在他成熟和成名以后,只要他站在克拉拉面前,就处处感觉到她比自己优越。

  他崇拜她。 音乐大师的爱情:布拉姆斯与克拉拉的故事(2)

  在这次有决定意义的会见之后,不到半年,舒曼精神失常。

  早在舒曼和克拉拉结婚四年后的夏天,舒曼就第一次出现神经虚脱症状。后来,甚至连听到音乐声音,神经都无法忍受。他父亲死于精神病。这种遗传症是他的致命伤,也给他和克拉拉如诗如花的幸福生活蒙上了阴影。

  1854年2月的一天,舒曼整个通宵被天使和魔鬼的声音所折磨。接着在一个下雨天,连帽子也不戴,悄悄走到莱茵河桥上,跳下激流中。幸亏被人发现,送进了疯人院。

  当时,正在汉诺瓦的勃拉姆斯,听到这个可怕的消息,便什么也顾不得,立即赶到克拉拉身边。

  克拉拉正怀着第七个孩子,这样可怕的打击使她悲恸欲绝。勃拉姆斯成了这位不幸的妻子和母亲的唯一可信赖依靠的朋友。她的苦难感召了他的勇气和同情,使这个木讷的、有点粗俗的年轻人变得感情细腻和无微不至。

  他全心全意地照顾她和她的孩子们,当克拉拉外出表演时,他就在家里看管孩子。他还曾一本正经地给克拉拉写信,不厌其烦地告诉她:“孩子们不肯用功学习ABC,我给他们吃了许多糖果,还是没用,真拿他们没办法。”

  他还代克拉拉去疯人院看望舒曼,把探望的情形详细地写信告诉在外演出的克拉拉。他向克拉拉描绘了他把她的肖像放在舒曼手中时的情景:

  “他吻着它,然后哆哆嗦嗦地双手捧着它放下来。这真是最动人的一幕。他那优美而沉静的动作,他说到你时所表现的温馨,以及他见到你的肖像时的欣悦,我都无法加以描绘,只能让你自己用最美的想象去摹拟了,我是快活得几乎要醉倒了。”

  这时,勃拉姆斯的创作正处在最初的高潮中,由于与舒曼的交往,他终于捕捉到了浪漫派音乐的精髓,于是,他用了半年时间写作了“B大调钢琴三重奏”。在克拉拉心情平静的时候,他就弹给她听,征求她的意见。有时候,又根据舒曼送给克拉拉的主题,弹出一首美妙的变奏曲。

  长期以来,克拉拉一直作为缪斯女神受人崇拜。现在,当她痛苦而又疲惫不堪的时候,还能给一个年轻的崇拜者以灵感,不能不是一种莫大的慰藉,这使她的心境变得开朗一些。

  在这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亲切气氛中,他们之间的感情也愈显炽烈。

  起初,勃拉姆斯是为了道义上的责任感回到克拉拉身边去的。而今,他已经不可能和克拉拉分离了。

  克拉拉为了疗养,前往佛斯丹特。勃拉姆斯正在外旅行,闻讯立即赶到克拉拉身边。几个月后,克拉拉到荷兰旅行演出,勃拉姆斯为了和她相聚几天,花去了他仅有的金钱,赶到鹿特丹去伴随她。

  勃拉姆斯起初对于克拉拉的虔诚的崇拜和真挚的情感,很自然地渐渐变成了热烈的爱情。虽然,克拉拉比他大整整14岁,而且,是七个孩子的母亲,但这一点也没有减退他对她的眷恋。相反,由于她对人生懂得比他更多,反而增加了她的吸引力。而她对于悲痛的忍耐力和自制力更使他钦佩不已。

  但是,克拉拉是他恩师的妻子,这时,舒曼正落于可怕的病魔之手,而克拉拉依然把自己永恒的爱情奉献给自己的丈夫。因此,勃拉姆斯只能默默地爱她,只能把她看作母亲般的朋友。

  他几次放弃可以出名和赚钱的工作机会,只是为了留在克拉拉身边。他不断地给她写情书,倾诉自己的肺腑之言,但这些情书一封也没有送到克拉拉手里。因为,他从克拉拉那儿理解了爱情的真正的涵义,看到了自我克制的美。

  克拉拉理解勃拉姆斯的热情,理解他想要为她献出一切的狂热。但他更爱惜他的天才和他的忠诚。她也原谅他的稚气。她以女性的温柔引导他面向现实,又以母性的爱抚慰他骚动的灵魂。

  整整两年,勃拉姆斯的整个生活,全部是为了克拉拉,为了那种纯洁的、崇高的、无望的爱情,为了那种只能深深埋藏在心底的爱情。

  克拉拉是他的女神。 音乐大师的爱情:布拉姆斯与克拉拉的故事(3)

  两年后,舒曼去世了。

  这两年来,漫长的痛苦并没有减弱这最后一次打击的分量。克拉拉的心碎了。

  现在,克拉拉自由了。

  过去两年里,那些热衷于散布流言蜚语的卑鄙小人们更加无耻地在那儿鼓噪着。有人甚至说,勃拉姆斯就是克拉拉最后一个孩子的父亲。

  然而,勃拉姆斯却出人意料地离开了克拉拉。

  勃拉姆斯倒不是惧怕那些闲言碎语,而是因为,他越来越感到他的爱情是道义所不容许的,而且,这种爱情也不可能填补克拉拉失去舒曼的精神缺憾。这种感情与理智、感情与道德的冲突越来越尖锐。不能忘却的爱情和难以逾越的道德,在他心灵里撕咬着,使他感到莫大的无法解脱的痛苦。

  舒曼的死对他是个沉重的打击。

  舒曼解脱了。他也解脱了。他找到了控制自己激情的力量。这也是克拉拉教会他,给予他的。

  勃拉姆斯学会了控制,但痛苦并不会消失。他的痛苦只能在音乐中找到寄托,他的激情从心底里流泻到五线谱上。

  他从这时开始构思《C小调钢琴四重奏》,写好后一再修改,直到20年后才最后完成。从他笔尖流出来的不是音符,而是心底的血。

  当他把刚写好的第一乐章拿给他的朋友看时,解释说:“请想象一个人将要开枪自杀,对于他,已没有别的出路。”

  六年后,当他把这四重奏全稿送给他的朋友时,在信中写道:“我把这首四重奏纯粹作为一件古董送给你,——它是穿蓝色燕尾服和**背心的人的生活的最后一章的一幅插图。”意思是指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末尾对死去的维特的描写,暗示了他那维特式的痛苦。

  最后,在他离开克拉拉20年后,他把这个作品交给出版商去出版。他在信中说:“你在封面上必须画上一幅图画:一个用手枪对准的头。这样你就可以形成一个音乐的观念!”

  维特用手枪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而勃拉姆斯则用音符记录下维特式的痛苦。

  维特没有出路。艺术拯救了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离开克拉拉时只有23岁,他20年后还没有忘却这种痛苦。《C小调钢琴四重奏》是爱情的纪念和痛苦的结晶。

  《C小调钢琴四重奏》是个标志,是不能忘却的爱情的标志,是不可逾越的道德的标志,也是这种永恒的冲突的标志。 音乐大师的爱情:布拉姆斯与克拉拉的故事(4)

  即使化为尘土 CLARA

  你死去的最爱

  依然填满我们之间的每一个角落,

  直到死亡再度降临为止

  这样

  我怎能拥有你,CLARA

  -----布拉姆斯

  布拉姆斯将对CLARA的爱,转化为音符,坚持着CLARA的相信

  布拉姆斯G大调

  第一号奏鸣曲,第一乐章

  一段哀怨无法实现的爱情,

  单纯、深刻的无奈

  因为布拉姆斯爱上的

  是对好友舒曼忠心耿耿的妻子CLARA

  而CLARA对她的爱人舒曼说,

  我会永远追随你,

  即使死亡

  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

  舒曼

  a小调《钢琴协奏曲》, 作品完成于1845年。1841年舒曼试图改变传统钢琴协奏曲的写法,作了《钢琴主奏a小调幻想曲》的单乐章钢琴协奏曲, 但被出版社退稿。后来舒曼不得不另外新作了两个乐章。该作品是在舒曼一生中最幸福的年代完成的,当时,他和克拉拉的爱情冲破重重阻力而取得成功,创作也随之出现高潮。乐曲主题鲜明,表现了作者的生活理想以及为之而斗争的信念。虽然在外表上与古典的协奏曲相比并不显得新颖,但实质上这是一首极具浪漫主义特色的钢琴协奏曲。

  作品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热情而有感情的快板,a小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 乐章的第一主题在a小调上,显得压抑、痛苦(片段1)。 第二主题则在明亮的C大调上展开,光明,富有幻想色彩。这两个主题的发展时而痛苦哀叹,时而浮想联翩;时而冥想苦想,时而慷慨激昂。表现了坚韧的斗争精神。

  第二乐章:间奏曲,优雅的行板,F大调,2/4拍子,三段体。这个乐章充满着极为甜美的感情,简直像一首浪漫温和的协奏型牧歌。乐曲在开始时,弦乐与钢琴优美的对答,柔和地展开主题。这种醉人的气氛,在以往的协奏曲中是找不到的(片段2)。有人认为这里是在描写克拉拉动人的形象。乐章结束后不停留地直接进入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A大调,3/4拍子,奏鸣曲形式。钢琴辉煌地奏出了第一乐章第一主题的乐思,弦乐器以闪耀般的音阶性上升加了进来。主题舞蹈性旋律棱角分明,有一种向一切鄙俗势力宣战的气势(片段3)。这一乐章的结尾由钢琴奏出了绚烂的旋律,充满热情和信心地形成高潮而华丽地结束乐曲。

  舒曼-《狂欢节》

  狂欢节写于1835年,这时的舒曼25岁,在音乐事业上蒸蒸日上,正在走向成功之巅。在这部作品中既洋溢着舒曼音乐的浪漫主义精神,又反映出他的音乐批评个性。舒曼不仅在文字上能够写出犀利而个性鲜明的音乐评论,在作曲时也爱用音符表现自己的批判精神。《狂欢节》不同于自巴罗克时期以来逐渐形成一定规范的套曲形式——钢琴奏鸣曲,钢琴奏鸣曲通常有固定的三四个乐章,体式较为庞大,每个乐章的内部结构也比较复杂。舒曼的钢琴套曲形式自由,由许多活泼灵动的短曲组成,或者几乎就是由一串钢琴小品连缀而成,而整部作品又有一个贯彻始终的主题思想。《狂欢节》套曲由21首短曲组成

  舒曼为这部钢琴套曲取名为《狂欢节》,是借用了西方的狂欢节风俗,又戏剧性地加入了一些字谜游戏。狂欢节是天主教国家在大斋前举行的欢庆活动,起源于古代庆祝新年的到来和大自然复苏的节日。各国的狂欢节日期不尽相同,但狂欢节的庆祝方式基本一致,即化装游行和歌舞狂欢。历史上最热烈的狂欢节是罗马狂欢节,现代最著名的当属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狂欢节,近些年一些西方城市又有恢复狂欢节的趋势。舒曼的《狂欢节》套曲假借狂欢节上化装舞会的习俗,21首小品各代表一个人物的音乐素描,性格化的音乐就是人物的化装面具。其中的几首小品中还用音符字谜拆解的主题贯穿,这个做法又出自舒曼的一次爱情经历。他在写《狂欢节》时,用阿什这个地名拼写的四个字母代表的音符构成音乐主题,这四个字母又是舒曼自己姓氏中的字母,四个字母变换组合方式,又形成这个主导动机的变体。在套曲的21首小品中,大部分曲目的音乐主题由这四个字母代表的音符构成,这样一来,整部套曲的内部就贯穿着一个主题音型,使各首单曲之间有着听感上的关联,就像是一组连贯的主题变奏曲。舒曼在套曲的总标题《狂欢节》之下,还加了一个副题:“四个音符的玩笑”,后来出版时定名为《狂欢节:四音美景》。用人名或地名的字母音符写音乐不是舒曼的创举,在西方,人们很爱玩字母拼合的字谜游戏,这种游戏带到音乐里,就成了音符游戏,有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写过这类音乐。

  在《狂欢节》里,经过第一首《前奏曲》之后,各色人等便相继粉墨登场。这里有法国传统丑角皮埃罗,皮埃罗白衣粉面,神色忧郁,他以哲学家的身份自比,常说些故作高深的格言,引人发笑。在皮埃罗之后出现的是他的搭档阿尔列金,阿尔列金蹦蹦跳跳、吆喝不停,挥舞手中长鞭,丑态百出。后面出场的还有意大利喜歌剧中的丑角潘塔隆和克隆宾娜,有《卖弄风情的女人》在搔首弄姿,有《蝴蝶》在其间穿梭往来,《跳舞的字母》忽闪跳跃,穿插其中。狂欢节上的主要群体是向庸夫俗子进攻的“大卫同盟”。 大卫同盟是舒曼主编《新音乐杂志》时虚构的音乐盟友会,他把符合自己音乐主张的音乐家的名字列入同盟会,用这些名字发表文章,阐明自己的音乐主张,其中包括莫扎特、肖邦、帕格尼尼、门德尔松、莫舍列斯基,甚至包括诗人海涅。这个假设的组织取名“大卫同盟”,是取古以色列王大卫为同盟的庇护者,大卫王是强有力的战士,又是传奇性的歌手,是美好理想的化身。“大卫同盟”里最主要的两位盟员是弗罗列斯坦和约瑟比乌斯,这两个名字其实是舒曼自己的两个笔名,两个人代表着舒曼的两个侧面,弗罗列斯坦热情而尖锐,态度直率易冲动,约瑟比乌斯沉静文雅,是富于幻想的诗人。在《狂欢节》里出现的“大卫同盟”盟员除了形影不离的弗罗列斯坦和约瑟比乌斯,还有冯•弗立肯、后来成了舒曼夫人的克拉拉•维克、肖邦、帕格尼尼。盟友们在狂欢节舞会上快乐地联合起来跳舞狂欢,最后把庸夫俗子彻底打败。钢琴套曲《狂欢节》的构想非常奇特,音乐形象素描很成功,曲作者以快乐又辛辣的嘲弄来讽刺当时德国音乐愚钝保守的评论家。作品发表以后第二天,就有人对号入座,来批评《狂欢节》,结果又招来舒曼在《新音乐杂志》上的更强烈的讽刺。 现在人们在欣赏钢琴套曲《狂欢节》时,往往只注意在音乐里寻找那四个字母代表的音符构成的主题,而忽略了音乐本身的精巧和浪漫主义特性,更少想到做为音乐评论家的舒曼在为浪漫派音乐开拓道路所付出的努力。本曲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意义,它的问世,在当时不仅仅标志着一种崭新的"浪漫主义钢琴曲"的出现,更表现出作者在艺术方面勇于革新的批判精神。

  舒曼-《曼弗雷德》序曲

  《曼弗雷德》序曲 英国诗人拜伦的哲学诗剧《曼弗雷德》的主人公,是一个对人生和人类都感到失望的人。 他怀疑知识、科学,鄙视芸芸众生的命运;他远离爱情,宁愿忍受折磨和熬煎,独自过着高傲孤寂的幽居生活。与此同时,他也摒弃宗教,否定上帝,否定现存世界中的一切秩序,表现出一种任何反动势力都不能使之屈服的坚韧不拔的反抗精神。曼弗雷德的形象是对当时那种伪善的社会产生深刻的失望以及悲观哲学思想的混合体,他同舒曼的内心世界有着某些相近之处,因此对舒曼具有特别大的吸引力。舒曼为拜伦的这部诗剧写了十六段配乐,包括一首序曲和十五段合唱、重唱、朗诵伴奏和器乐间奏。其中最杰出的是它的序曲,可以说,这首序曲是舒曼最有才气的作品之一。

  舒曼的《曼弗雷德》序曲以其构思深刻、和声新颖以及如诗一般的形象和有力的心理刻划取胜。像舒曼的其它作品一样,这首序曲也有较多的主题,用以从不同的侧面去刻划曼弗雷德的性格。

  序曲开始时,全乐队奏出三个强有力的切分和弦,给音乐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这段引子的主题描写曼弗雷德黯然的沉思,或者说绝望的神伤(片段1)。

  奏鸣曲形式的呈示部的第一主题,体现出曼弗雷德激动、热情、苦恼、绝望等各种情绪和内心所受的折磨。序曲的第二主题由小提琴声部奏出,表现出主人公温柔的一面,在情绪上不同于第一主题,但仍然笼罩着阴暗、忧郁的迷雾。

  曼弗雷德的基本形象在这部序曲中有着真正的交响式发展,他愤世嫉俗的神态、慌乱不安的忧郁情绪、怀念恋人的忧愁、内心的种种矛盾冲突,都以磅礴的气势体现出来。曼弗雷德的结局是悲惨的,他竭力寻求的"忘怀"始终无法觅得,他在诗剧结束时终于平静地死去。经过序曲的引子主题再现,全曲结束。

  舒曼-《诗人之恋》

  舒曼

  声乐套曲《诗人之恋》,作品创作于被称为舒曼的"歌曲年"的1840年,这一年作者与其深爱的克拉拉结婚,它可以说是舒曼的爱情日记。作品共包括十六首声乐作品,歌词来自海涅的《抒情的间奏》的六十五首诗。这组作品不仅是舒曼声乐作品的典型代表,而且也是艺术结构最完整的杰作。

  《诗人之恋》的音乐具有不同的曲调,有婉转的城市流行歌曲性质的《灿烂鲜艳的五月里》 (片段1), 有民歌性质的《小玫瑰,小百合》 (片段2)、《那小的花儿们如果知道》等,也有辽阔严肃史诗性的《莱茵河》 (片段3)等等,这些都是世界著名的声乐作品。

  舒曼-书籍

  《罗伯特·舒曼——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 》 (德)迈尔 著,杜新华 译 人民音乐出版社

  《舒曼简易钢琴小品集锦》 (德)特佩尔 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

  《舒曼钢琴曲选》 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 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

  舒曼-参考资料

  《罗伯特·舒曼——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 》(德)迈尔 著,杜新华 译 人民音乐出版社

  《舒曼简易钢琴小品集锦》(德)特佩尔 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

  [

  

参考资料:

  回答者: 11111ju - 一级 2010-2-6 18:35

  我提供点第二个问题的资料!

  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音乐又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以韦伯恩为开始的作曲家打破十二音作曲法,抛弃了近400年的欧洲调性体系,发明了十二音序列,之后无调性等音乐形式出现,如当时的勋伯格就是代表!在世界大战之后,科技更加发达,人们的思想也更加丰富,出现了电子音乐,以及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不断融合,产生了更加丰富的音乐形式,更加多元化!在1945年后的音乐被称为先锋音乐,这时候的音乐已经动摇了人们对音乐的美的看法,也更加理论化,产生了象无声音乐,噪音,微分音等人们无法理解的音乐形式!

  此外,因为贝多芬晚期的作品显示出浪漫式的倾向,所以古典乐派就以一八二○年做为终点(不久,贝多芬逝世)。贝多芬的逝世可以看作古典音乐时代结束的标志

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第一百零一交响曲《时钟》第一百零三交响曲《定音鼓滚奏》第一百零四交响曲《伦敦》第三十九交响曲第四十交响曲第四十一交响曲《朱庇特》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九交响曲《合唱》第八交响曲《未完成》第九交响曲《幻想》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交响曲

柴柯夫斯基

11812序曲

2第6号交响曲

3第一钢琴协奏曲

4胡桃夹子

5花之圆舞曲

6天鹅湖

7唯有一颗孤独的心

8小夜曲圆舞曲

9叶甫根尼奥捏金

贝多芬

1命运交响曲

2绮想轮旋曲

3小步舞曲

4月光

5献给爱丽丝

6菲达里欧序曲

7田园

8f大调浪漫曲

9f大调行板

10英雄

11第五钢琴协奏

莫扎特

1长笛协奏曲

2交响曲

3费加罗的婚礼序曲

4圣诗

5土尔其进行曲

6弦乐小夜曲

7小步舞曲及三重奏 奏mp3

8摇篮曲

约翰施特劳斯

1春之声

2嘉洛舞曲

3蓝色的多瑙河

4南方玫瑰

5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6维也纳生命

肖邦

11812序曲

2悲伤练习曲

3钢琴协奏曲

4革命练习曲

5幻想即兴曲

6将e大调夜曲

7军队波罗乃兹

8练习曲

9马祖卡舞曲

10升c小调练习曲

11别离曲

12升f大调船歌

13小夜曲

14英雄

15圆舞曲

李斯特

1钟

2爱恋的梦

3第一钢琴协奏曲曲mp3

4树声沙沙

5奏鸣曲

6匈牙利狂想曲

拉赫玛尼诺夫

1c#小调序曲

2钢琴协奏曲

3帕格尼主题狂想曲

4前奏曲之一

5意大利波尔卡

蓝色的多瑙河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拉德斯基进行曲》

未显示完全,该死的百度,总是要提交什么审议!你可联系我,我把完全版发给你

A cappella (意)无伴奏合唱 没有器乐伴奏的合唱。

Adagio (意)慢板――TDMPO

Allegretto (意)活泼,小快板---GEMPO

Allegro (意)活泼,快板---TEMPO

Alto (意)

女低音――CONTRALTO

合唱班中第二最高的女声部

Andante (意,行走的意思)行板

温和步伐的速度---TEMPO

Anthem 颂歌

自16世纪的英语宗教作品,现代的意思可指爱国的颂歌如国歌。

Aria (意)咏叹调

充满感情的独唱曲,可以是音乐会的独唱曲或是歌剧---OPERA,神剧---ORATORIO,受难曲,或清唱剧---CANTATA的一部分。在传统歌剧中,咏叹调是在披露某一段剧情时暂时停下来的深思,让独唱者以丰富的声音发出的情感。

Ballad 叙事曲

叙述故事的歌曲(如舒伯特《魔王》)或咏叹调(如华格纳《漂泊的》中的辛泰叙事曲)。

Ballet 芭蕾舞剧

发展于法国18世纪初期的传统舞剧,通常配合以舞台装饰及特别创作的管弦乐。史特拉汶斯基的《火鸟》及普罗哥菲夫的《罗密欧与茱丽叶》是现代的重要例子。芭蕾舞普遍地流行于歌剧,特别是法国歌剧或受法国影响的大型严肃作品,其中一些重要例子包括葛鲁克的《奥克菲斯与尤丽迪茜》,白僚士的《特洛伊人》,华格纳的《唐怀瑟》(巴黎修订版),威尔第的《阿伊达》及圣桑的《参孙与达丽拉》。

Bacarolle (法)船歌

原来是一种6/8拍子的威尼斯船歌,19世纪时运用到器乐与声乐之中,著名的例子有肖邦为钢琴写作的船歌,以及奥芬巴赫歌剧《霍夫曼的故事]》的船歌。

Baritone (希)男中音

声乐分类之一,音域A-A2 共15度(按谱所示低8度),通常兼备有男高音和男低音的音质,既亮堂、柔润,又庄重、沉着。

Baroque 巴洛克

《巴洛克》一词源自16世纪奢华的艺术与建筑,音乐史上指文艺复兴与古典时期--CLASSICAL之间的欧洲音乐时期,约在1570至1750年。这段时期出现许多伟大的作曲家,意大利有柯赖利、韦华第及史卡拉蒂,法国有卢种及库普兰,英国有菩赛尔以及出生于德国的韩德尔,而德国则有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巴赫。

Bass 男低音

声乐分类之一,音域F-F2共15度(按谱所示低8度),音色低沉、浑厚、老成、持重。

Bel canto (意)美声

字面意思是美丽的演唱,是一种以声音的技巧、控制与美丽为最重要因素的演唱风格,在罗西尼、贝利尼与唐尼采蒂等作曲家活跃的19世纪上半叶风行于意大利。

Brindisi (意)饮酒歌

歌剧中举杯祝酒的歌。著名的例子出现于威尔第《茶花女》,《奥赛罗》及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

Csbsletta (意)卡巴莱塔

原意指节奏不断重复的短咏叹调--ARIA,使独唱者可以炫耀歌唱技巧。在19世纪的意大利歌剧中,指增长了的咏叹调及二重唱快速结尾段落。--CAVATINA

Cadbaletta (法)终止式

乐句或乐章结束时的终止和弦。

Cadence (意)华采段

协奏曲乐章或歌剧咏叹调接近结尾时,由独奏者或独唱者表演出来的华丽技巧过门。在18世纪,协奏曲华采段是让独奏者依据乐意主题即兴演奏,展现其音乐想像力与技巧的段落。

Canon (希)卡农曲

两个或更多的声部严格地互相模仿并呈示同一旋律的声乐或器乐曲,出就是第二个声部有第一声部完成之前,便以同一旋律进入,并继续依此推进。最著名的卡农曲是巴洛克作曲家帕赫贝尔的《卡农曲》。---FUGUE

Csntabile (意)歌唱般

可歌的演绎。

Castrato (意)清唱剧

以宗教或世俗文字为唱词,再配以器乐伴奏的乐曲,有时为一位或多位独奏者与合唱团而谱,但出有不使用合唱团,或只为合唱团而谱的清唱剧,乐曲分为好几部分,包括宣叙调---RECITATIVE、二重唱、圣咏曲、合唱曲等。

Castrato (意)阉人歌手

由17世纪至18世纪,往往有把男童歌手阉割,以保存其男童声音的特质,产生有力量而广泛的音域。最著名的有FSenesino,GCaffarelli及CFarinelli。

Csvatina 短歌

在18及19世纪的歌剧与神剧---ORATORIO中一种短短的独唱歌曲,在风格止比咏叹调---ARIA为简单,没有反复的字句。

Chaconne (法)夏康舞曲

巴洛克时期的3/4拍子舞曲,主题出现在低音上,并反复现,变奏曲就在这个低音之上发展。

Chorus 合唱团

由大数量歌唱者组成的团体以分部或联合形式表演。大部分的合唱团音乐写成四部分(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可以是无伴奏---A CAPPELLA,器乐伴奏或是管弦乐伴奏。

Classical 古典时期

约从1750至1800年,这段时期从最伟大作曲家表现出来的音乐的特点,是一种形式与内容的理想平衡。海顿、莫扎特与年轻时期的贝多芬是此时公认的代表人物。

Coda (意)尾奏

一个乐章或乐曲的终结部分。

Coloratura (意)花腔

一种装饰旋律的高技巧艺术,主要出现在歌唱中,特别是歌剧。花腔可以是为任何人声而谱,但通常出现在女高音部分,所以才会有花腔女高音的声乐分数类。莫扎特《魔笛》中的夜后及唐尼采蒂《拉麦摩的露契亚》的露契亚都属这类角色。

Concertato (意)竞奏

1、在17世纪的音乐形式,乐曲中用几件独奏乐器或几位独唱者,以类似现代协奏曲的模式与低音伴奏造成对比。

2, 在歌剧中,指与整个合唱团形成对比的独唱组。

Conductor 指挥

乐团,器乐或声乐团体的指导者。指挥的工作绝不仅限于打拍子,他必须为演奏的技术能力与演奏的艺术演绎负责,指挥可以运用他的个性激发音乐家的艺术能力。在贝多芬以前的时期,大多由键琴手或首席小提琴手负责这领导性的位置。经营现代交响乐团的繁杂事务时,指挥除了音乐上的职责外,这要肩负其他行政人员职责,如人事管理、财务及组织等。

Continuo (意)记号低音

巴洛克音乐中一种指示低音符号的和声方法,可由任何数目的低音乐器担任演奏,如键盘乐器(古键琴、风琴)、弹拨乐器(鲁特琴、竖琴)或是弦乐器(低音古提琴、低音大提琴)。演奏者必须在低音上即与配上和声,但通常乐谱上会大概指示出演奏者应奏的和声。

Contralto (女低音)

声乐分类之一,音域F-F2共15度。音质浓厚、结实、稳重。

Counterpoint 对位法

在多个声部音乐中让相等的旋律依据某种规则互相结合的艺术。卡农曲――CANON和赋格---FUGUE是最重要的对位例子,在巴赫作品中有很高的成就,例如《赋格的艺术》与《十二平均律》。

Countertenor 高男高音

一种运用技巧使声音达到女低音水准的男性歌手。在巴洛克或更早的时期中,女性不准在教会音乐中担任独唱,剧---ORATORIO中女高音与女低音部分便交由年轻的男童与高男高音演唱。

Crescendo (意)渐强

指音量的逐渐提高。

Da capo (意)返回开始

简称DC。指一首曲子要从头开始反复到结尾或到标明《结束》的地方。

Diva (意)

歌艺出众的女伶。

Duet (意)二重唱/二重奏

为两位演出者(独唱者或独奏者)谱写的音乐,可以有伴奏或无伴奏。

Ensemble 合奏

1、一个合奏组中各成员的合作性。

2、一个声乐或器乐家的组合。

在歌剧中,由几位歌唱家演唱的片段,可以是有或没有合唱团的配合。例子如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 中的“Crude! Perche finora farmi larguir cosi”及普契尼《波希米亚人》中的“O Mimi,tu piu non torni”。

Fandango (西)方当果舞曲

一种由结他与响板伴奏的热烈西班牙舞曲,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中就有这样的一段。

Fsntasia (意)幻想曲

作曲家以想像力写作的器乐作品, 并不用遵循传统的曲式。

Finale (意)终乐章

多乐章作品的最后乐章。

一幕歌剧的段落

Fugue 赋格

复音音乐的重要曲式,在赋格音乐中,通常有三至四个声部,并有一个主题,旋律线会互相结合与跟随,或互相《逃离》。赋格曲在巴赫克时期获得最大发展,并由巴赫发展至顶峰。歌剧作曲家为了特别效果,亦有使用赋格曲,如威尔第《法斯塔夫》的末段。

Gavotte 加沃特舞曲

一种相当快的法国舞曲,17世纪后期由卢利把它运用于芭蕾舞剧---BALLET与歌剧,亦常见于巴洛克的组曲---SUITE。

Habanera (西)哈巴奈拉舞曲

一种特殊节奏的慢舞,并依据古巴首都夏湾拿(HAVANA)命名,再流传到西班牙。著名例子如比才《卡门》中的哈巴奈拉。

Harmony 和声

两个或以上音符同时发出某种特定的声响效果。和声的研究包括和弦的组成,发展及运用。

Impresario (意)剧院总监

音乐厅或歌剧演出的组织者,可能身兼的指挥、经理或公关人员。

Incidental music 戏剧配乐

通常指为戏剧而写的一组乐曲,包括序曲和间奏曲,如孟德尔逊的《仲夏夜之梦》与葛利格的《皮尔金》。

Intetmezzo (意)间奏曲

在戏剧或歌剧的两幕之间演出的音乐剧。

十九世纪曲目的名称之一,意指在几部大作品之间的乐段或乐章(通常是慢速度)的段落,以缓慢引子开始的著名曲例有德伏扎克的《第九交响曲》与韦伯的《魔弹射手》序曲。

歌剧的两幕之间演出的器乐曲,如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

Key 调/键

调 乐曲以某一个大音阶或小音阶作为它的基本材料,而音阶的主音就是些曲的调。调有共24种,在半音阶的每个音上,各有一个大调、一个小调。

键 键盘或木管乐器上的指触部分,用以控制杠杆装置。

Legato (总)连奏

圆滑连贯以及持续的方式演奏或演唱,与断奏---STACCATO相对。

Leitmotiv (德)主导动机

反复出现的主题或其它音乐原素(尤其是华格纳的歌剧),显示出一个特定的乐思、感情或角色。

Libretto (意)歌词/剧本

原意是小册子,指歌剧或受难曲、神剧等大型声乐作品的唱词本。

Lied (德)歌曲

德文艺术歌曲,尤其指以钢琴伴奏、由舒伯特、舒曼、布拉姆斯创作的歌曲。

Msdrigal 牧歌

为独唱人声或合唱团写作的声乐作品,通常没有乐器伴奏,常使用世俗歌词,,并与爱情有关。这是十四至十七世纪之间的一种重要曲式,和教会的经文相对。蒙特威尔第是最重要的牧歌作曲家之一。

March 进行曲

主要指行军中所用的音乐,是二拍子或四拍子的短曲,进行曲可以是缓慢、送葬般的速度也可以是游行般的速度 是快速的军队与马戏团进行速度。曾创作结婚进行曲的作曲家有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孟德尔逊(《仲夏夜之梦》中),华格纳(歌剧《罗恩格林》中)。缓慢哀怨的葬礼进行曲也吸引不少作曲家写作: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的缓慢乐章、降A大调钢琴奏鸣曲)、萧邦(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华格纳(歌剧《诸神的黄昏》中)。其它著名的进行曲出现于威尔第的歌剧《阿伊达》、比才的歌剧《卡门》。

Mdlody 旋律

一连串乐音有组织的进行。

Mezzo soprano (意)次女高音

声乐分类之一,音域A-A2共15度,其音色介于女高音与女低音之间。高的女中音近似戏剧女高音,低的女中音近似女低音。

Minuet 小步舞曲

一种源自民间的法国舞曲,3/4拍子,中庸速度。曾在巴洛克时期――BAROQUE,被用于器乐组曲---SUITE与芭蕾舞曲---BALLET。期后古曲乐派的作曲家把它用于奏曲---SONATA,交响曲---SYMPHONY或四重奏――QUARTET中。

Movement 乐章

大型器乐作品(如交响曲---SYMPHONY,奏鸣曲---SONATA,四重奏---QUARTET,组曲---SUITE等)中,自成起讫但不一定独立的段落。

Nocturne夜曲

浪漫时期一简短、缓慢的乐曲,旋律与气氛非常丰富,通常为独奏钢琴而写。作曲家费尔德(Hohn Field)首创夜曲的类型,萧邦则写出最精美的作品。夜曲也曾用于在些大型作品的乐章或段落,如孟德尔逊的《仲夏夜之梦》、德布西管弦乐团演奏的《三段夜曲》 (《云》、《节日》与《水妖》),以三首交响诗的形式出现,也是同样出色而迷人的音乐。

Opera 歌剧

台词全部或大部分用演唱加上乐器伴奏的戏剧作品。

在16世纪的意大利宫廷出现的以音乐为主的简单情节剧作是这一类尝试的先锋。1597年佩里所写的《达夫尼》在翡冷翠的一处宫廷花园上演,可惜谱已轶失。佩里在1600年同样根据希腊神话而作的《尤丽迪茜》,是音乐保存至今的最早一部歌剧。这之后是蒙台威尔第的《奥菲欧》,其中有大量合唱, 1607年在曼图亚上演,罗马要到1619年才上演第一部歌剧,由蓝迪(Landi)所作的《奥菲克斯之死》。

Operetta 轻歌剧

与浪漫派歌剧相对的一种小开型歌剧体裁。结合了喜歌剧、闹剧以及浓厚的地方色彩,尤其是对话中采用的方言,充满了市井趣味和价值观的一种歌唱剧,以娱乐性为重点。最好的第一批轻歌剧出现在1850年代的奥芬巴赫手中,其后小约翰史特劳斯再领风骚,这位圆舞曲大王写了16部轻歌剧,其中的《蝙蝠》堪称一绝,加上圆舞曲的节奏,是极少数可以超出地域限制的异数。步其后尘的有赖哈,以《风流寡妇》为首的连作品在本世纪初再次造成轰动效应。英国的乔伯与苏利文也合作了一欢快诙谐的作品,在英联邦国家和地区颇受欢迎。

Opus (拉)作品编号

作曲家用以按创作年代之先后表明作品的号数,略写这OP(或众数OPP)。

Oratorio 神剧

将宗教或史诗题材的歌词谱曲、用合唱、独唱与乐队在教堂或者乐厅演出。

Orchestra 管弦乐团

十二至十五件乐器以上的合奏团(低于这个数目便是室乐团)。结合管乐器、弦乐器与敲击乐器的管弦乐,木管乐(1或2长笛,2双簧管,2巴松管)、铜管乐(2法国号、2小号)和2定音鼓。单簧管于十八时加入。管弦乐团于十九世纪时扩充,除了在故有的乐器中增多数目,也加进了一些新的乐器。

Overture 序曲

歌剧---OPERA,神剧---ORATORIO,芭蕾舞剧---BALLET及其他大型作品的器乐前奏。在巴洛克音乐中,序曲也是组曲第一乐章名称。浪漫时期发展出的音乐会序曲,是一种独立的管弦乐作品,如孟德尔逊的《海布里地群岛序曲》与白僚士的《罗马狂欢节》序曲等。歌剧序曲定出歌剧的气氛或性格,经常使用作品中出现的旋律,但也可以使用独立材料写成。

Pavan/Psvane 孔雀舞曲

一种缓慢、庄严的宫廷舞曲。十七世纪在欧洲特别流行,是舞蹈组曲的重要起点。孔雀舞曲的后面通常接加亚尔德舞曲。十七世纪早期沙因的《音乐宴席》中便出现了孔雀舞曲。

Pizzicato (意)拔奏

指示演奏者以指头拔弦,而不像正常情况时以弓拉弦。

Polka 波尔卡舞曲

快速适中的2/4拍子的民间舞曲,相传约1830年源于波希米亚,史梅塔那曾用于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和歌剧《被出卖的新娘》。

Polonaise 波兰舞曲

3/4拍子,中等快速及主要特征是庄重的节奏始终如一。在巴赫(如第一贝兰登堡协奏曲和第二管弦乐组曲)、莫扎特(如钢琴奏鸣曲,K284)、贝多芬、韦伯和舒伯特的作品中都可见到。萧邦作有大量的波兰舞曲,它们成为了波兰民族的象征。另外,这种舞曲亦可于柴可夫斯基的歌剧《尤金奥涅金》与穆索斯基的《包里斯弋德诺夫》中找到。

Prelude 前奏曲

在浪漫时期中,前奏曲经常是经常是歌剧的前奏,如比才的《卡门》、华格纳的《罗恩格林》、《崔斯坦与伊索德》及《帕西法尔》等。但在十九世纪中,前奏曲常常是一种独立的乐曲,相当简短,而且不受其它明确形式所限制,和独奏钢琴的关系尤其深。著名的钢琴前奏曲作曲家有萧邦、德布西、拉赫曼尼诺夫、史卡拉宾与萧士托高维契。而前奏曲亦有独立的管弦乐曲出现,如德布西著名的《牧神的午后》。

Prima donna (意)首席女歌手

歌剧演唱中最重要的女歌手,通常是女高音---SOPRANO。现在也泛指一些获得世界性声誉、有自己独特风格、很少或从不受任何歌剧院合约束的女歌手。

Quartet 四重奏

凡四个人声或乐器声部写作的乐曲,也可用以指当中的四位演出者。常见的四重唱一般由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与男低音组成,著名的歌剧四重唱有威尔第《弄臣》中的《爱情的美丽女儿》与贝多芬《费得里奥》中的《我觉得很奇妙》。在乐器中,由两支小提琴、中提琴、小提琴、中提琴与大提琴构成的钢琴四重奏(莫扎特、贝多芬、舒曼与布拉姆斯)。比较少见的四重奏组合,有魏本有小提琴、单簧管、色士风与钢琴写作的四重奏OP22,梅湘的《末日四重奏》则用了单簧管、小提琴、大提琴与钢琴。

Quintet 五重奏

为五个声或乐器声部写作的乐曲。著名的歌剧五重唱于华格纳的《纽伦堡名歌手》与莫扎特的《魔笛》。

Recitative 宣叙调

以歌唱方式叙事或说话的一种音乐形态。宣叙调的文句最为重要,音乐(旋律、节奏)则附属其下、常出现于歌剧、神剧、受难曲或清唱剧等所有大型声乐作品之中。如果宣叙调只由附带的和弦伴奏(如以古键琴伴奏),便叫作《干宣叙调》。若由许多乐器或乐团以更富旋律性的风格伴奏便成为《伴奏宣叙调》。在歌剧中,宣狁调之后通常出现咏叹调---ARIA或合奏。

Rhapsody 狂想曲

19世纪和20世纪初带有英雄气慨,民族题材或情辞并茂的自由曲式器乐曲。

Rhythm 节奏

音乐在时间上组织。乐曲中的短句、乐句、乐段或整个乐章的节奏气氛。例如莫扎特《D小调钢琴奏鸣曲》(K466)的第二乐章,贝多芬的《小提琴与乐队浪漫曲》。

Romantic 浪漫时期

指1791至1910年间,此时期的音乐情感之表达甚为重要。广义来说,从古曲时期到浪漫时期的转变,可说是从保守至自由,从抽象到诗意的重点转移。在音乐风格与技术上,浪漫时期的和声,变化音迅速发展,管弦乐队也为之扩大,钢琴作品的音域与音量也增大。这段乐期的重要作曲众多,如贝多芬、萧邦、李斯特、华格纳、孟德尔逊、舒曼、舒伯特、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马勒、史特劳斯、西贝琉士、白僚士、普契尼等。

Rondo 回旋曲

一种常用的重要曲式,其中的主要主题乐段(A)与一段或多段的其它主题乐节(B和C等)轮替出现(ABAC…A),很多奏鸣曲与协奏曲都以回旋曲作终章。回旋 有以独立的乐曲形式出现,如莫扎特A小调回旋曲K511。

Rubato 自由速度

指的控制的灵活速度,有些音符的长度因速度略为减慢或略为加快而有所增减,通常用于浪漫时期的作品,如萧邦的钢琴曲。

Serenade 小夜曲

字面意思即夜间的音乐。十八世纪一种多乐章构成的管弦乐曲,是经常于露天演出的敬礼、庆祝生辰或余兴的音乐。到十九世纪已丧失原来的性格。但这个名词依旧保留,可以用来指一首歌曲、一首情境乐曲或是大型的管弦乐曲。例子有布拉姆斯的两首小夜曲,以及柴可夫斯基与艾尔加的小夜曲。

Solo (意)独奏/独唱

只由一个人演奏或演唱的乐曲,如巴赫的小提琴独奏奏鸣曲或独唱的咏叹调---―ARIA和宣叙调---RECITATIVE。

Sonata 奏鸣曲

意大利文《声响》的意思,有别于歌唱的声音。奏鸣曲是一种专为某种乐器写的音乐,最早期的奏曲是一个章的对位乐曲。古典时期的键盘奏鸣曲(如C.P.E巴赫、海顿、莫扎特等)通常有两至三个乐章。贝多芬的奏鸣曲通常有三至四个乐章,他为十九世纪的作曲家如舒伯特、韦伯、舒曼、萧邦与布拉姆斯等的奏鸣曲创作立下范本。二十世纪的一些作曲家对奏鸣曲形式则没有作出十分严谨的传统处理。

Soprano 女高音

声乐分类之一,音域C1-C3共15度,按音色、音区等不同特点分为:花腔女高音(Coloratura Soprano)、抒情女高音(Lyric soprano)、戏剧女高音(dramatic soprano)。

Staccato (意)断奏

一种将音符演奏或演唱得短促与分离的演出方式。

Staretta (意)忽然加快速度

在歌剧---OPERA将近结束时加速进行,以加强紧张的气氛。偶尔也用于器乐曲的高潮部分,如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终章。

Suite (法)组曲

由系列舞曲其它乐曲组合成的一个整体。组曲有各种类别:巴洛克舞曲组曲(台巴赫的六首法国组曲、六首英格兰组曲)、浪漫组曲(经常有标题),以及在音乐会上演奏,由芭蕾舞剧、歌剧、舞台配乐等大型作品的选粹构成的管弦乐组曲(如孟德尔逊的《仲夏夜之梦》、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比才的《卡门》等)。

Symthony 交响曲

一种三或四个乐章的管弦乐作品。从不同的巴洛克曲式演变出来,而在古典时期---CLASSICAL完成确定的曲式。古典交响曲是管弦乐团的奏鸣曲---SONATA,第一乐章是以奏鸣曲式(sonata form)写成的中等快速的乐章,第二乐章是慢板音乐,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贝多芬以诙谐曲取代,并沿用至今),最后是活泼的终曲,经常是回旋曲式音乐。在海顿与莫扎特后期的作品中,交响曲的曲式与已达到理想的平衡。到了浪漫时期,从贝多芬之后,交响变得更个性化,带有作曲家的一些个人情感(如柴可夫斯基,马勒),但也有人仍力求维持平衡的古典形式(如布拉姆斯)。

Tempo (意)速度

原义为《时间》,即乐曲演绎时应该使用的步速。演绎速度传统上是以意大利文(如Allegro,Andante,Adagio等)在乐曲或乐章的开端部分表示。

Tenor 男高音

声乐分类之一,音域C-C2共15度,按音色、音区等不同特点分为:抒情男高音(lyrictenor)、戏剧男高音(dramatic tenor)。

Theme (希)主题

乐曲结构的实体,由若干音符组成,通常具有旋律性,是乐曲的主要乐思或几个主要乐思之一。

Toccata 触技曲

意大利原文是《碰触》的意思,是一种以表现弹奏者《碰触》或技巧能力的演奏,而非演唱曲。触技曲是特别为键盘乐器而写,在巴洛克时期中,触技曲是一种带有赋格插句的技巧性管风琴或古键琴乐曲。触技曲通常分为数个乐段,每乐段中贯通一个乐思。

Trio 三重奏

为三个乐器或歌唱声部写作的乐曲。

三个演奏者构成的团体。

诙谐曲或小步舞曲的中段。

Variations 变奏曲

变奏曲作品的出发点,是一段会在系列变奏中以不同模式出现的旋律或主题---―THEME这旋律或主题每次重新出现时都会相续作出变化,变奏的技巧包括装饰、移调、转位、逆行、节奏修饰、改变和声等。

Vocalise 练声曲

没有歌词的声乐作品。

Voice 人声、声部

人声,可以依音域与音色分为六类,从高到低分别是女高音---SOPRANO,女中音---MEZZO SOPRANO,女低音---ALTO,男高音---TENOR,男中音---BARITONE与男低音---BASS。

对位作品中的其中一部分,也叫作声部。

Waltz 圆舞曲(华尔兹舞曲)

三拍子的舞曲。最早出现于十八世纪晚期,由古老的德意志舞曲发展而成。这种舞曲在十九世纪得以发展为受欢迎的舞会乐曲。主要归功于维也纳作曲家约瑟夫.兰纳和约翰.史特劳斯,以及后者之子小约翰.史特劳斯――著名《蓝色多瑙河》的作者。舒伯特、韦伯、萧邦、布拉姆斯也写过成套的钢琴圆舞曲。圆舞曲出现于芭蕾舞剧的例子有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与《胡桃夹子》,亦曾出现于歌剧中,如理查.史特劳斯的《玫瑰骑士》和《阿拉贝拉》。

1、Luobin Wang [中] 王洛宾 1913-1996

2 Zuqiang Wu [中] 吴祖强 1927-

3 Zhanhao He [中] 何占豪 l933-

4 Gang Chen [中] 陈钢 1935-

5 Guangnan Shi [中] 施光南 l940-1990

6 Joseph Haydn [奥] 海顿 1732-1809

7 WAMozart [奥] 莫扎特 1756-1791

8 Franz Schubert [奥] 舒伯特 l797-1828

9 Johann Strauss[奥] 施特劳斯(小) 1825-1899

10 Gustav Mahler [奥] 马勒 1860-1911

11 Chopin,Frederic [波] 肖邦 1810-1849

12 Fritz Kreisler [奥-美] 克莱斯勒 1875-1962

13 Johann Pachelbel [德] 帕赫尔贝尔 1653-1706

14 GFHandel [德-英] 亨德尔 1685-1759

15 JSBach [德] JS巴赫 1685-1750

16 LVBeethoven [德] 贝多芬 1770-1827

17 PITchaikovsky[俄] 柴可夫斯基 1840-1893

18 Carl Weber [德] 韦伯 1786-1826 098%

19 Felix Mendelssohn [德] 门德尔松 1809-1847

20 Robert Schumann [德] 舒曼 1810-1856

21 Johannes Brahms [德] 勃拉姆斯 1833-1897

22 Max Bruch [德] 布鲁赫 1838-1920

23 Rachmaninoff [俄-美] 拉赫曼尼诺夫 1873-1943

24 Leonard Bernstein [美] 伯恩斯坦 1918-1990

25 John Williams [美] 约翰·威廉姆斯 1932-

26 Hector Berlioz [法] 柏辽兹 1803-1869

27 Camille Saint-Sans [法] 圣-桑 l835-1921

28 Georges Bizet [法] 比才 1838-1875

29 Jules Massenet [法] 马斯奈 1842-1912

30 Claude Debussy [法] 德彪西 1862-1918

31 Maurice Ravel [法] 拉威尔 l875-1937

32 Nicolo Paganini [意] 帕格尼尼 1782-1840

33 Gioacchino Rossini [意] 罗西尼 1792-1868

34 Antonin Dvorák [捷] 德沃夏克 1841-1904

35 Dmitri Shostakovich [苏] 肖斯塔科维奇 1906-1975

36 Jean Sibelius [芬] 西贝柳斯 1865-1957

37 Liszt,Franz [匈] 李斯特 l811-1886

Orchestra Du Nodame Live CD1

01 贝多芬 第七号交响曲 A大调 作品92 第一乐章 (主题曲音源)

02 贝多芬 第七号交响曲 A大调 作品92 第四乐章

03 贝多芬 第九号交响曲 D小调 作品125 合唱 第一乐章开头

04 盖希文 (服部隆之编) : 蓝色狂想曲 (口风琴版)

05 拉赫曼尼诺夫 第二号钢琴协奏曲 C小调 作品18 第一乐章

06 莫札特 双簧管协奏曲 C大调 K314/285 第一乐章

07 布拉姆斯 第一号交响曲 C小调 作品68 第一乐章

08 布拉姆斯 第一号交响曲 C小调 作品68 第四乐章

09 萨拉沙泰 卡门幻想曲

10 贝多芬 第七号交响曲 A大调 作品92 第四乐章

11 盖希文 (服部隆之编) : 蓝色狂想曲 (片尾曲)

Orchestra Du Nodame Live CD2

01 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 第八号 C 小调 作品13 悲怆 第二乐章(NODAME版)

02 莫札特 双钢琴奏鸣曲 D大调 K448 第一乐章 (第二小节即出错版)

03 莫札特 双钢琴奏鸣曲 D大调 K448 第一乐章

04 莫札特 夜之女王的咏叹调 (歌剧[魔笛])

05 贝多芬 小提琴奏鸣曲 第五号 作品24 [春] 第一乐章 (峰版)

06 贝多芬 小提琴奏鸣曲 第五号 作品24 [春] 第一乐章

07 贝多芬 第七号交响曲 A大调 作品92 第一乐章 钢琴版

08 巴哈 无伴奏小提琴组曲 第二号D小调 第三乐章 萨拉邦德舞曲

09 拉赫曼尼诺夫 第二号钢琴协奏曲 C小调 作品18 第一乐章 (双钢琴版)

10 萧邦 练习曲 作品10-4

11 德布西 喜悦之岛

12 史特拉汶斯基 彼得洛希卡3乐章 第一乐章俄罗斯之舞

13 舒伯特 第16号钢琴奏鸣曲 A小调 D845

14 莫札特 双钢琴奏鸣曲 D大调 K448 第一乐章 (NODAME与千秋版)

共计113M

交响情人梦 - 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 Selection CD Book

566M

01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第八号《悲怆》 第一乐章

02拉赫曼尼诺夫 第二号钢琴协奏曲 第一乐章

03盖希文 蓝色狂想曲

04李斯特 梅菲斯特圆舞曲《乡村酒店之舞》

05莫扎特 双簧管协奏曲 第一乐章

06德布西 喜悦之岛

07拉威尔 《悼念公主的孔雀舞》

08理查·施特劳斯 交响诗《提尔愉快的恶作剧》

09贝多芬 第七号交响曲 第一乐章

10海老原大作 Rondo-Toccata

交响情人梦 - 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 Selection CD Book vol2

94M

01白辽士 序曲《罗马狂欢节》

02拉威尔 《鹅妈妈组曲》第三曲:睡美人的孔雀舞曲

03史察云斯基 彼得洛希卡三乐章 第一乐章:俄罗斯的舞蹈

04拉威尔 水之嬉戏

05普朗克 钢琴、双簧管和巴松管的三重奏

06杜卡 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

07莫扎特 钢琴奏鸣曲 第八号 A小调 K310(300d) 第二乐章

交响情人梦 - 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 キャラクター·セレクション のだめ编——野田妹篇

734M

01盖希文 蓝色狂想曲

02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 第八号 C小调 作品13《悲怆》第二乐章

03--04莫札特 双钢琴奏鸣曲 D大调 K448 第一乐章

05贝多芬 第7号交响曲 A大调 作品92 第一乐章(钢琴版)

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サウンドトラック盘)(ドラマCD)

1058M

01拉赫曼尼诺夫 第二号钢琴协奏曲 C小调 作品18 第一乐章

02李斯特 梅菲斯特圆舞曲《乡村酒店之舞》

03布拉姆斯 第一号交响曲 C小调 作品68 第一乐章

04布拉姆斯 第一号交响曲 C小调 作品68 第四乐章

05盖希文 蓝色狂想曲

06贝多芬 第三号交响曲 降E大调 作品55 《英雄》第一乐章

07贝多芬 小提琴奏鸣曲 第五号 作品24 《春》 第一乐章

08肖邦 幻想即兴曲 F小调 作品66

交响情人梦 - 千秋真一(指挥)、R☆Sオーケストラ_ブラームス:交响曲第1番

915M

01--04 布拉姆斯 第一号交响曲 C小调 作品68 第一~四乐章

05--06 德沃夏克 第九号交响曲 E小调 作品88《自新大陆》第一、二乐章

交响情人梦 -「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オリジナル·サウンドトラック(TVOST)

864M

1-1(3:08) 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

1-2(2:49) 梦见る乙女

1-3(3:03) 喜びの歌

1-4(3:40) おお运命の女神よ

1-5(6:28) 美しき夕暮れ

1-6(1:53) 我が母校

1-7(2:22) ミルヒーの踊り

1-8(2:57) アムールの国

1-9(2:07) 人の望みよ喜びよ

1-10(2:51) 花の歌

1-11(1:29) 愉快ないたずら

1-12(2:38) 千秋受难曲

1-13(2:31) 爱の挨拶

1-14(3:17) われは知る、わが主は生きたもうことを

1-15(3:31) 月光

1-16(2:56) 梦のあとに

1-17(4:43) TWIN DRAGON(Bonus Track)

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 キャラクターセレクション ミルヒーと仲间たち编

523M

01ラフマニノフ:ピアノ协奏曲第2番ハ短调 作品18~第1楽章

02ベートーヴェン:ヴァイオリンソナタ第5番ヘ长调 作品24「春」~第1楽章

03ベートーヴェン:交响曲第9番ニ短调 作品125「合唱」~第1楽章

04サラサーテ:カルメン幻想曲~ハバネラ

05ベートーヴェン:ヴァイオリンソナタ第5番ヘ长调 作品24「春」 ~第1楽章 より [峰と千秋ヴァージョン]

恩真人版

千秋回忆儿时在德国的片段 德弗札克 - 捷克组曲第二首玻尔卡舞曲

吹小喇叭的学生 安邦 - 提洛尔民歌主题变奏曲

野田妹首次弹奏钢琴出场 贝多芬 8号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二乐章

野田妹在垃圾堆房间里弹奏的钢琴声 贝多芬 8号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二乐章

A乐团练习 贝多芬 第九号交响曲合唱第一乐章

千秋与野田钢琴合奏 莫札特 双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千秋在图书馆听交响乐 马勒 第八号交响曲 千人

峰回忆起千秋的钢琴伴奏 贝多芬 小提琴奏鸣曲-春

峰与野田的练习 贝多芬 小提琴奏鸣曲-春

峰把躺在大圆石的野田拉下来 克莱斯勒 - 爱之悲

峰、野田与真澄三人正式碰面 理查史特劳斯 - 提尔愉快的恶作剧

千秋与彩子在酒吧 德布西 - C大调阿拉贝斯克第一号钢琴曲

A乐团的练习 贝多芬 第九号交响曲合唱第一乐章峰在野田家练习 贝多芬 小提琴奏鸣曲-春

千秋示范弹奏小提琴 贝多芬 小提琴奏鸣曲-春

峰与野田在练习 莫札特 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K207)

真澄收拾行李要回山形 萧邦 - 降A大调第九号圆舞曲「离别」

千秋为峰的考试伴奏 贝多芬 小提琴奏鸣曲-春

千秋指挥S团 贝多芬 第七号交响曲第一乐章

米奇说千秋已经失去指挥资格 柴可夫斯基的芭蕾组曲「胡桃钳 - 糖李仙子之舞」

米奇指挥 贝多芬 第七号交响曲第一乐章

众人抢著询问千秋 柴可夫斯基 – 弦乐小夜曲 第二乐章

野田与樱在千秋家用餐 美国巡逻兵进行曲

众人前往樱家的路上 柴可夫斯基 – 弦乐小夜曲第二乐章

到达樱家 贝多芬 – 第三号交响曲「英雄」第四乐章

千秋钻进暖桌底下 比才 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小步舞曲

清良与峰在图书馆相遇 莫札特 第十五号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真澄与峰来到千秋家 克莱斯勒 美丽的罗斯玛琳

野田、峰、真澄在千秋家赖著不走 哈察都量 剑舞

野田自创下酒菜 莫札特 G大调弦乐小夜曲 K525 第一乐章

S乐团成员忍受不住千秋的指责

比才 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法朗多舞曲

千秋在指挥S团时晕倒 圣桑 动物狂欢节的水族馆

S乐团成员把米奇赶走 佛瑞-贝利亚与梅丽桑 第四曲

千秋、野田、峰、真澄在裏轩吃饭 佛瑞-贝利亚与梅丽桑 第四曲

米奇与千秋之间的协议 普罗高菲夫 - 罗密欧与茱丽叶 原曲

米奇与理事长见面 华格纳 唐怀瑟序曲

野田到处寻找千秋 柴可夫斯基的芭蕾组曲「胡桃钳 - 糖李仙子之舞」

艾莉莎谈起米奇的过去 李斯特 - 钟

千秋与A乐团练习 拉赫曼尼诺夫第二号钢琴协奏曲 第一乐章

穿著和服的S乐团 老约翰史特劳斯 拉德茨基进行曲

千秋在饭店惊醒 威尔第 弄臣 女人的善变

千秋与佐久间在裏轩谈话 维瓦第 四季 - 春 第一乐章

真澄与清良在布告栏前谈话 巴哈 管弦乐「组曲」第二号B小调

千秋一个人在酒吧 德弗乍克 捷克组曲 第二首

彩子到千秋家里 贝多芬 小提琴奏鸣曲-春 第四乐章

野田突然出现在千秋家 圣桑 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第一乐章

千秋买动物罐头准备当晚餐 德弗乍克 捷克组曲 第二首

野田与彩子在洗手间遇上 圣桑 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第一乐章

太鼓之达人音乐 莫札特 第四十号交响曲 K550第一乐章

乐团新成员加入 贝多芬 第5号钢琴协奏曲-皇帝 第一乐章

江藤成为野田的指导老师 柴可夫斯基的芭蕾组曲「胡桃钳 - 糖李仙子之舞」

江藤老师的钢琴课 西贝流士 交响诗 芬兰颂 op26

Jean Sibelius - Finlandia,Op26 "

野田跑去找谷冈 萧邦 幻想即兴曲 Op66

Frederic Francois Chopin - Fantaisie-impromptu in C#-, op66"

新乐团成立庆祝酒会 西贝流士 卡雷利亚组曲 行进曲

Jean Sibelius - Karelia Suite Op11"

失落的野田走在路上 萧邦 离别曲 Op10-3

Frederic Francois Chopin –Etude Op10-3"

江藤老师四处找野田 西贝流士 交响诗 芬兰颂 op26

Jean Sibelius - Finlandia,Op26"

新乐团练习完毕 西贝流士 卡雷利亚组曲 行进曲

Jean Sibelius - Karelia Suite Op11"

清良的小提琴独奏 孟德尔颂 小提琴协奏曲Op64第一乐章

Mendelssohn - 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p64 Allegro molto appassionato"

江藤追著野田要她上课 德布西 棕发少女 (前奏曲第一集之第八首)

Claude Achille Debussy - La Fille Aux Cheveux De Lin"

江藤与千秋谈起野田 德弗札克 斯拉夫舞曲第二集Op72 B147第二首

Antonin Dvorak - Slavonic dances Op72 "

野田与江藤订下协议 韩德尔 所罗门 希巴女王莅临

Georg Friedrich Handel - SOLOMON"

千秋与野田播放米奇的新专辑 布拉姆斯 第一号交响曲op68第一乐章

Brahms Symphonies 1 op68 I: Un Poco Sostenuto - Allegro"

练习途中千秋离开 拉赫曼尼诺夫 无言歌Vocalise op34

Sergie Rachmaninov - Vocalise op34"

黑木向真澄打听野田 朱利斯.马斯奈 泰依斯冥想曲

Thais Massenet - Meditation"

江藤老师展示野田签下的协议书 西贝流士 交响诗 芬兰颂 op26

Jean Sibelius - Finlandia,Op26"

峰跑去找清良商量练习的事 斯拉夫舞曲第二集Op72 B147第二首

Antonin Dvorak - Slavonic dances Op72"

千秋在浴室溺水 拉赫曼尼诺夫 第二号交响曲op27第三乐章

Rachmaninov - Symphony No2 in e min,Op27"

超市特价众人抢购 哈察都量 剑舞

Aram Ilich Khachaturian - sabre dance"

野田抢不到鳗鱼 罗德里哥 阿兰费斯协奏曲第二乐章

Joaquin Rodrigo, Concierto de Aranjuez"

黑木在比赛前对野田的回忆 朱利斯.马斯奈 泰依斯冥想曲

Thais Massenet - Meditation"

清良比赛得第二名 布拉姆斯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Johann Brahms - Hungarian dance No5"

峰安慰清良 佛瑞-贝利亚与梅丽桑 第四曲

Gabriel Urbain Faure - Pellas et Mlisande Op80 -Sicilienne Allegretto molto moderato "

佐久间在大堂吟诗歌颂 西贝流士 卡累里亚组曲 行进曲 Op11

Jean Sibelius - Karelia Suite Op11"

野田第二次对千秋催眠 圣桑 动物狂欢节 水族馆

Saint-Saens - Carniral of the animals -Kangaroos"

野田握住千秋的手 巴伯 弦乐慢板op11

Barber,Adagio for Strings"

千秋从催眠中苏醒 圣桑 动物狂欢节 水族馆

Saint-Saens - Carniral of the animals -Kangaroos"

千秋与峰到达机场 哈察都量 剑舞

Aram Ilich Khachaturian - sabre dance"

千秋与峰在飞机上相拥 巴哈 管风琴触技曲与赋格BWV538

J S Bach - Toccata [BWV538]"

千秋在北海道狂买名产 柴可夫斯基 胡桃钳 特雷巴克舞曲(俄罗斯舞曲)

Tchaikovsky - The nutcracker,Op71 Trepak"

为了比赛奖金而奋斗的野田 布拉姆斯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Brahms - Hungarian dance No5"

野田於江藤家的钢琴练习 舒伯特 16号钢琴奏鸣曲D845,op42

Schubert - Piano sonata No16 D845 op42"

野田对钢琴比赛的猜想 西贝流士 交响诗 芬兰颂 op26

Jean Sibelius - Finlandia,Op26"

千秋收到野田的短讯 布拉姆斯 第15号圆舞曲Op39-15

Brahms – Waltz OP39-15"

千秋与野田的相遇 德弗札克 斯拉夫舞曲第二集Op72 B147第二

Dvorak - Slavonic dances Op72"

野田为第二次预赛而练习 萧邦 练习曲作品10第四号

Chopin – Etude Op10-4"

野田对21号濑川优人困惑的回忆 韦瓦第 四季 夏(RV315) 第三乐章

Vivaldi – Summer Presto"

野田二次预赛的练习曲目 德布西 快乐岛

Debussy - L'Isle Joyeuse"

千秋回覆米奇的短讯 霍尔斯特 行星组曲 木星

Gustav Theodore Holst - The planets suite , Op32 Jupiter, the Bringer of Jollity-Allagro gioccoso"

坪井在第二次预赛的钢琴演奏 贝多芬 23号钢琴奏鸣曲op57第三乐章热情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23 in F Minor, Op57 - III"

野年童年的回忆 萧邦 练习曲作品10第四号

Chopin – Etude Op10-4"

濑川优人的出现 韦瓦第 四季 夏(RV315) 第三乐章

Vivaldi – Summer Presto"

野田第二次预赛弹得乱七八糟的演奏 萧邦 练习曲作品10第四号

Chopin – Etude Op10-4"

野田的第二次预赛第一首曲 萧邦 练习曲作品10第四号

Chopin – Etude Op10-4"

野田的第二次预赛第二首曲 德布西 快乐岛

Debussy - L'Isle Joyeuse"

公布进入决赛的名单 西贝流士 交响诗 芬兰颂 op26

Jean Sibelius - Finlandia,Op26 "

野田得知能入选决赛 莫札特 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Mozart –Violin concerto Allegro k207"

S团员请求得到R☆S乐团的面试机会 孟德尔颂 – 第四号交响曲「义大利」第一乐章

Mendelssohn - Symphony No4 Op90 Allegro vivace "

清良回想凯顿老师临别前的话 雷斯必基 鲁特琴古代歌谣与舞曲第三组曲

Respighi--Antiche danze ed arie per liutoⅢ Italiana "

高桥小提琴的独奏 圣桑:序奏与奇想轮旋曲,作品二十八

Saint-Saens -Introduction and Rondo Capriccioso, Op28 "

高桥对千秋的告白 罗德里哥 阿兰辉兹协奏曲 第二乐章

Joaquin Rodrigo - Concierto de Aranjuez – Adagio"

阿峰对清良讲出支持的说话 霍尔斯特 行星组曲 木星

Gustav Theodore Holst - The planets suite , Op32 Jupiter, the Bringer of Jollity--Allagro gioccoso "

野田的钢琴练习 舒曼 第2号钢琴奏鸣曲 G小调 Op22第一乐章

Schumann - Piano Sonata Op22 No2 "

野田在钢琴上晕倒 韦瓦第 四季协奏曲「夏」第三乐章

Vivaldi- The Four Seasons Summer Presto"

发烧中的野田梦境 穆索斯基-荒山之夜

Mussorgsky- Night on the Bare Mountain"

野田听比赛用的第二首乐曲 史特拉汶斯基 彼德路希卡三乐章 第一乐章

Stravinsky – Petrushka "

第一位决赛参赛者演奏 李斯特-第一号梅菲斯托圆舞曲 乡村酒店之舞

Liszt - Der Tanz in der Dorfschenke Erster Mephisto-Walzer"

野田与悠人再度碰面 韦瓦第 四季协奏曲「夏」第三乐章

Vivaldi- The Four Seasons Summer Presto"

悠人的钢琴演奏 布拉姆斯 - 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

Brahms - Variations on a Theme by Paganini in A minor , op35 "

野田的第一首比赛曲目 舒曼 第2号钢琴奏鸣曲 G小调 Op22

Schumann - Piano Sonata Op22 No2 "

野田的第二首比赛曲目 史特拉汶斯基 彼德路希卡三乐章 第一乐章

Stravinsky – Petrushka "

千秋跟众人表明去向 德弗乍克 - 捷克组曲第2首""Polka""

DVORAK - Czech Suite in D major"

千秋与佐久间在裏轩见面 布拉姆斯 第15号圆舞曲 Op39

Brahms - Waltz in A flat, OP39"

千秋不禁想起野田 德弗札克 - 捷克组曲第二首玻尔卡舞曲

DVORAK - Czech Suite in D major ""Polka"""

千秋跑去火车站 布拉姆斯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Johann Brahms - Hungarian dance No5"

野田吹口哨 舒伯特 16号钢琴奏鸣曲D845,op42

Schubert - Piano sonata No16 D845 op42"

野田看手机短讯 巴哈 第三号管弦练习曲G弦之歌BWV1068

JS Bach - BWV1068"

千秋与野田相会 盖希文 蓝色狂想曲

Gershwin - Rhapsody in Blue"

峰与清良的约定 雷斯必基 鲁特琴古代歌谣与舞曲第三组曲

Respighi--Antiche danze ed arie per liutoⅢ Italiana "

野田在千秋面前弹钢琴 萧邦 练习曲作品10第四号

Chopin – Etude Op10-4"

野田小时候的回忆 德弗札克 斯拉夫舞曲第二集Op72 B147第二首

Antonin Dvorak - Slavonic dances Op72 "

〔野田小时候〕音乐大学邻居弹的钢琴 莫札特 第十五号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Mozart Sonata No15 in C Major, K545 - I Allegro"

清良练习小提琴 萨拉沙泰 卡门幻想曲

Sarasate - Carmen Fantasy

1)帕格尼尼(1782~1840):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推荐曲目:1二十四首无伴奏

小提琴随想曲。2第一、二号小提琴协奏曲。3摩西幻想曲。4《心中类乱》主题变奏曲

5小提琴与吉他的奏鸣曲(任选)。

(2)韦伯(1786~1826):德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第一、二号竖笛协奏曲。2钢琴曲

《邀舞》。3降B大调竖笛五重奏。4《磨弹射手》序曲、《奥伯龙》序曲、《尤里安得

》序曲。5歌剧《魔弹射手》。

(3)麦亚白尔(1791~1686):德国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加冕进行曲(选自歌剧《预

言家》)。

(4)罗西尼(1792~1868):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1歌剧序曲选辑。2歌剧《

塞维亚的理发师》。3歌剧《赛米拉密德》。4歌剧《灰姑娘》。5弦乐奏鸣曲(共六首

)。

6圣母悼歌。

(5)董尼才悌(1797~1848):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1歌剧《拉默摩的露西亚

》。2歌剧《唐巴斯瓜雷》。3歌剧《爱情灵药》。4歌剧《联队之花》。5歌剧《宠姬

》。

(6)舒伯特(1797~1828):奥国作曲家,人称《歌曲之王》。推荐曲目:1第五、第八

、第九号交响曲。2钢琴与弦乐五重奏曲《鳟鱼 》。3弦乐四重奏《死与少女》。4即兴

曲D899、D935、D946。5乐兴之时D780。6钢琴奏鸣曲D557、D571 D556、D784、

D845、D894、D850、D958、D960。7《阿贝鸠尼》奏鸣曲D821。8第一号、第二号

钢琴三重奏。9流浪者幻想曲D760。10联篇歌曲集《美丽的磨坊少女》、《冬之旅》、

《天鹅之歌》。11歌曲集(任选)。12八重奏D803。13弦乐五重奏D956。14小提琴

奏鸣曲(四首)。15小提琴幻想曲D934。

(7)白辽士(1803~1869):法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幻想交响曲 。2序曲集(包括《

罗马狂欢节》、《李尔王》、《海盗》等)。3哈洛德在意大利(包含中提琴主奏的主题

交响曲)4歌曲集《夏夜》。5罗密欧与茱丽叶(戏剧交响曲)。

(8)葛令卡(1804~1857):俄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露斯兰与鲁密拉》序曲。2降

E大调六重奏。3管弦乐曲《卡玛琳丝卡亚》、《马德里之夜》。

(9)孟德尔颂(1809~1847):德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交响曲第三号《苏格兰 》、第

四号《意大利 》、第五号《宗教改革》。2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64。3钢琴协奏曲(

二首)。4《芬加尔洞窟》序曲。5戏剧音乐《仲夏夜之梦 》。6降E大调弦乐八重奏

。7第一、二号钢琴三重奏。8大提琴奏鸣曲(二首)。9无言歌。10神剧《以利亚》。

(10)萧邦(1810~1849):波兰钢琴家、作曲家。推荐曲目:1第一、二号钢琴协奏曲。

2练习曲(二七首)。3前奏曲(二六首)。4圆舞曲(十四首)。5夜曲(二一首)。

6钢琴奏鸣曲第二、三号。7《军队》波兰舞曲OP40NO1、《英雄》波兰舞曲OP53 、《

幻想》波兰舞曲OP61、沉着的行板与大波兰舞曲OP22。8马厝卡舞曲(任选)。9即兴

曲(四首)。10叙事曲(四首)1 2 3 4 。11诙谐曲(四首) 。12幻想曲OP49 。13

摇篮曲OP57 。14船歌OP60。

(11)舒曼(1810~1856):德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交响曲第一~四号(No3莱茵交响

曲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第四乐章 )。2儿时情景OP15(之第七首梦幻曲

)。3C大调幻想曲OP17(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4狂欢节OP9。5克莱斯

勒利纳OP16。6交响练习曲OP13。7幻想小品OP12。8森林景色OP82。9第二号钢琴

奏鸣曲OP22。10A小调钢琴协曲OP54(第一乐章 、第二三乐章 )。11钢琴五重奏OP4

4。12竖笛与钢琴幻想小品OP73。13三首双簧管浪漫曲OP94。14《童话画册》(中提

琴与钢琴)。15五首民谣式作品(大提琴兴钢琴)。16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17D小调

小提琴协奏曲。18联篇歌曲集《诗人之恋》、《女人的爱与生涯》。19小提琴奏鸣曲(

二首)。20钢琴与法国号的慢板与快板OP70。

(12)李斯特(1811~1886):匈牙利钢琴家、作曲家。推荐曲目:1第一 、二号钢琴协

奏曲。2交响诗第二号《塔索》、第三号《前奏曲》 、第四号《奥菲欧》、第六号《马捷

帕》。3匈牙利狂想曲(十九首)No1 、No2 、 No13 、 No15 。4匈牙利民谣幻想曲。

5B小调钢琴奏鸣曲OP45。6第一号梅菲斯特圆舞曲。7帕格尼尼主题大练习曲OP67(

共六首、其中第三首最著名)。8超技练习曲(十二首,任选) 。9巡礼之年。10第三

号《爱之梦》。11死之舞(钢琴与管弦乐)。12《浮士德》交响曲。

(13)威尔第(1813~1901):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1歌剧《茶花女》。2歌剧

《阿伊达 》。3歌剧《奥泰罗》。4歌剧《麦克白》。5歌剧《游唱诗人》。6歌剧《命

运之力》。7歌剧《纳布果》。8歌剧《假面舞会》。9歌剧《唐卡罗》。10歌剧《法

斯塔夫》。11序曲与前奏曲集(任选)。12安魂曲1 2 6 。

(14)华格纳(1813~1883):德国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1序曲与前奏曲集 (任选)

。2歌剧《漂泊的荷兰人》。3歌剧《唐怀瑟》。4歌剧《罗安格林》。5乐剧《崔斯坦

与伊索德》。6乐剧《纽伦堡的名歌手》。7乐剧《尼贝龙根的指环》。(注:因为华格

纳的歌剧作品规模都颇为庞大,所以初入门者宜由《序曲及前奏曲选曲》和《歌剧选曲》

听起。)

(15)古诺(1818~1893):法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歌剧《浮士德》。2《浮士德》芭

蕾音乐。3小交响曲。4圣母颂。5小夜曲。6歌剧《罗密欧与茱丽叶》。

(16)奥芬巴哈(1819~1880):德法(出生于德国的德国人,但大半生活跃于法国)作曲

家、大提琴家。推荐曲目:1《天堂与地狱》序曲。2芭蕾音乐《欢乐的巴黎人》。3歌

剧《霍夫曼的故事》(奥芬巴哈著名的《船歌》即出自此歌剧)。

(17)法朗克(1822~1890):法国作曲家、管风琴家。推荐曲目:1D小调交响曲。2交

响变奏曲。3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4管风琴圣咏曲。5《前奏曲、圣咏与赋格》(钢琴

)。6管风琴曲《英雄》。7F小调钢琴五重奏。

(18)拉罗(1823~1892):法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西班牙交响曲》OP21(其实是

一首小提琴协奏曲)。2D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19)布鲁克纳(1824~1896):奥国作曲家、管风琴家。推荐曲目:1交响曲第四、七、

八、九号。2谢恩赞美歌。3第二号弥撒曲。

(20)史麦塔纳(1824~1884):捷克作曲家。推荐曲目:1交响诗《我的祖国》。2《被

(31)林姆斯基高沙可夫(1844~1908奏曲》、《三首夜曲》、《神圣舞曲与世俗舞曲》、(竖琴与管弦乐)。3室内乐;《G

小调弦乐四重奏》、《小提琴奏鸣曲》、《大提琴奏鸣曲》、《长笛、中提琴与竖琴奏鸣

曲》。

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 、勃兰登堡协奏曲 、十二平均律

亨德尔:皇家烟火音乐、弥塞亚、D大调第五号大协奏曲、G小调第六号大协奏曲、C大调大协奏曲“亚历山大的盛宴”、水上音乐

海顿:创世纪(咏叹调与合唱)、好多交响曲、奏鸣曲(我也不记得多少部了)

帕哈贝尔:卡农

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其中《春》第一乐章最有名)

贝多芬:九首交响乐(当然三“英雄”、五“命运”、六“田园”最著名啦)、小提琴奏鸣曲“春天”“克鲁采”、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艾格蒙特序曲

莫扎特:第20、21、23、27钢琴协奏曲(20、21的第二乐章优美……唯美)、第40、41交响乐、弦乐小夜曲(共四个乐章,都很熟悉的)、D小调幻想曲、魔笛、费加罗的婚礼(序曲很好听)

舒伯特:A大调五重奏“鳟鱼”(第三乐章“幽默曲”最有名)、D小调第十四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第二乐章四把竖琴绝无仅有)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有熟悉的婚礼进行曲)、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三个乐章都很有名,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

勃拉姆斯:第一(又称“贝多芬第十交响曲”,第四乐章旋律模仿欢乐颂)、二、三、四交响曲

肖邦:19首夜曲(前三首最著名)、4首即兴曲、多首诙谐曲、多首圆舞曲、多首大圆舞曲(有名波兰舞曲、波罗乃兹)、多首练习曲、第一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协奏曲的第二乐章柔美至极,唯美)

舒曼:童年情景(第七首“梦幻曲”最经典)、狂欢节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第六首较有名)、钟、爱之梦、献辞、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很特别,加入诙谐曲)、B小调钢琴奏鸣曲、旅行年代(欧贝曼山谷、埃斯特哈奇庄园的喷泉)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天鹅湖(推荐:圆舞曲)、胡桃夹子(推荐:花之圆舞曲、糖梅仙子之舞)、睡美人(推荐:玫瑰柔板)、第六进行曲“悲怆”、钢琴套曲《四季》(“六月”船歌最经典)、如歌的行板、弦乐小夜曲

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第二乐章很著名)、斯拉夫舞曲

德彪西:夜曲、大海、牧神午后

拉威尔:鹅妈妈组曲、波莱罗 、茨冈

斯美塔那:我的祖国(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很有名)、被出卖的新娘

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培尔·金特组曲(较著名的有晨曲、阿尼特拉舞曲、在山神庙、索尔维格之歌)

西贝柳斯:芬兰颂、悲伤圆舞曲、小提琴协奏曲

拉赫马尼诺夫:帕格尼尼狂想曲(变奏18较著名)、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很美)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天方夜谭(小提琴主题伴随四个乐章)、西班牙随想曲

圣桑:动物狂欢节(其中“天鹅”最著名)

小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蝙蝠序曲、春之声圆舞曲、维也纳森林故事圆舞曲、埃及进行曲、皇帝圆舞曲、电闪雷鸣波尔卡、南方的玫瑰圆舞曲、前进波尔卡、安锐波尔卡、拨弦波尔卡(与约瑟夫·施特劳斯共同创作)、吉卜塞男爵、晨报圆舞曲、维也纳糖果圆舞曲、维也纳气质圆舞曲、天佑皇帝约瑟夫一世万岁进行曲(有德国国歌片段)、游览列车波尔卡、享受生活圆舞曲、爆炸波尔卡、你和你圆舞曲、柠檬树花开何处圆舞曲、音乐美酒和女人圆舞曲、艺术家生涯圆舞曲、闲聊波尔卡、奥菲欧四对舞

约瑟夫·施特劳斯:奥地利村燕圆舞曲、水彩画圆舞曲、无忧无虑快速波尔卡、小磨房波尔卡

老约翰·施特劳斯:拉德茨基进行曲、中国人加洛普

瓦尔托伊费尔:溜冰圆舞曲

约那森:杜鹃圆舞曲

瓦格纳:漂泊的荷兰人(前奏曲)、罗恩格林(第一幕序曲)、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帕西法尔(序曲、圣星期五的奇迹)、汤豪舍(前奏曲)

马勒:第一进行曲、旅行者之歌(声乐套曲,古斯塔夫·马勒作词)

R斯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作品30(开头被选为一**配乐)、唐璜 作品20 、梯尔·艾伦斯皮格尔的恶作剧 作品28

法雅:爱情魔术师

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降E大调“浪漫”)

普罗科菲耶夫:罗密欧与朱丽叶(芭蕾舞剧选曲)

埃尔加:小提琴小品爱的致意(又称爱的礼赞)、威仪堂堂进行曲、新颖主题变奏曲“谜语”

霍尔斯特:行星组曲(“木星”乐章很著名的!熟悉的旋律在三分十五秒出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599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3
下一篇2023-07-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