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正秋是我国早期**的拓荒者之一。1913年,他编写并与张石川联合导演了我国第一部故事短片《难夫难妻》。在这部长四本的反映封建买卖婚姻的短片里,他们难能可贵地揭示到社会现实生活的内容,提出了有一定社会意义的问题。虽然也曾一度受当时时尚的影响,拍摄过"惟兴趣是尚"的一些滑稽影片,但受挫后还是回到了旨在"教化社会"的"长片正剧"上。20至30年代,郑正秋接连编写或执导了许多家庭、婚姻特别是妇女悲剧命运的影片,为中国**从一开始就遵循现实主义原则,真实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社会问题开创了先河。
郑正秋所处的时代,还是封建习俗和思想观念非常浓重的时代。所以,他从改良主义思想出发,对封建婚姻制度、封建礼教等有关问题给予了一定程度的暴露和批判。在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孤儿救祖记》(1923)中,他揭示了妇女在封建大家庭中的卑微地位和任人摆布的悲剧命运,同时也写出了中国女性的倔强坚韧。《玉梨魂》(1924)虽改编自鸳鸯蝴蝶小说,但对原作做了较大修改,表现了女性主人公爱情的真挚和命运的坎坷,并由此更控诉了封建礼教的罪恶。其他如《最后之良心》(1925)暴露童养媳、抱牌位成亲等封建婚姻习俗,《上海一妇人》(1925)揭露娟妓制度的黑暗,《二八佳人》(1927)呼吁解放婢女,等等,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反封建意义。尤其可贵的是,郑正秋还在《盲孤女》(1925)和《一个小工人》(1926)中,涉及到工人生活,比拘泥于家庭视角有所拓宽。而又由于他具有的丰厚的人生经验、对观众心理的透彻了解和对演员的精到鉴别,使得这些影片在当时取得了很大成功。
当然,要说明的是,郑正秋本人实际上是经常反复的。《挂名的夫妻》(1927)原想揭露"指腹为婚"的荒唐,可因处理失当,客观上倒变成渲染封建婚姻的合理和封建道德的美好,比《玉梨魂》的思想境界反而倒退了。而1926年后他创作的一系列迎合市民趣味的影片,尤其是《火烧红莲寺》(第一集)等武侠影片,连社会价值都稀薄了。直到受了左翼文化界思想的影响,才又拍出《姊妹花》(1933)那样比较优秀的影片。此外,他所坚持的改良主义思想使其作品暴露的深度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相对说来,他的视野还是比较窄的,对当时重大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几乎没有涉及。这也可以说是早期现实主义**的通病。
但也要公正地看到,郑正秋通过婚姻家庭这一视角来剖析封建制度和观念的罪恶,也对后来的**家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晚至80年代,许多揭示封建余毒的影片,还常常从这一视角入手。
除了郑正秋之外,还有一些编导也遵循着现实主义的原则,反映现实问题。候曜在"长城画片公司"编导的大部分"问题剧",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内容。《弃妇》(1924)提出妇女职业问题,反映了职业女性受侮辱和受损害的地位,表达了她们追求男女平等的愿望。《摘星之女》、《爱神的玩偶》和《一串珍珠》(均为1925),分别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的恋爱、婚姻和家庭方面的问题。这些影片的取材角度与郑正秋相似。不过,侯耀还拍过部分社会视野广阔的影片。《春闺梦里人》(1925)暴露了军阀战争的罪恶,《伪君子》(1926)暴露了官场的黑暗和腐朽,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侯曜后来转入民新影片公司后所拍的影片,不仅现实性减弱,而且思想倾向也出现了倒退。倒是同期在民新的欧阳予倩坚持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在《玉洁冰清》、《三年以后》(均为1926),特别是《天涯歌女》(1927)中,再现了当时贫富悬殊的黑暗现实,描绘了邪恶势力的作恶多端,表现了正直人们的追求和抗争。尤其是歌女李凌霄铁骨铮铮的形象,在当时的银幕上是不多见的。此外,孙瑜、卜万苍也拍出了一些有一定社会内容的影片。但他们的局限性与郑正秋相比更明显,也主要局限于婚姻家庭的狭隘天地,而思想倾向更为混乱,对一些社会问题提出的解决办法不是陷于虚幻,就是明显错误。这些都影响了这些影片的现实主义成就。
不过,对先驱者不应过于苛求。毕竟,他们从一开始就奠定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向,并且对怎样有效地反映社会现象,做出了虽是初步的但却是有益的探索。
1、独幕剧 :独幕剧是独成一幕的短剧。由于展示剧情受到严格的时间、场景等限制,要求结构紧凑,矛盾冲突的展开比较迅速,而情节的基本部分——开头、发展、高潮、结局却均应表现出来。在独幕剧中,一般人物较少,情节线索单纯,从一个生活侧面反映社会矛盾,构成一个独立完整的戏剧故事。
“独幕剧”这个术语,据说是20世纪初从日本挪用过来的。而日本的这个称呼,又是根据英文oneact play来的,它的本意是“一次动作的戏”,因此,把它译为“独幕剧”并不确切。但是,这个词已约定俗成并沿用至今。
2、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原系指古代流传下来堪称经典的音乐作品,后来涵义延伸,广指音乐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者,皆谓之“古典音乐”。在这个意义上,不同历史时代、不同国家、民族其有着高度艺术性的民间或专业的音乐,都可称之为“古典音乐”。
在欧美音乐中,对古典音乐也有多种解释:
1、特指自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20年代,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也就是所谓的“维也纳古典音乐”。
2、从维也纳古典音乐时代往前推溯至蒙泰威尔第、维瓦尔第、巴赫、亨德尔为主的音乐,甚至更往前推移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3、从维也纳古典音乐往下延伸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专业音乐,也就是把浪漫派音乐与民族乐派音乐含括进来。在这个意义上,古典音乐与20世纪处发展出来的“现代音乐”形成了一个对应的观念。
4、把20世纪处以来非纯粹娱乐性的现代音乐也包括在古典音乐的范畴里。在这个意义上,古典音乐与严肃音乐概念相合,而对应着轻音乐、流行音乐与通俗音乐。
4、伏笔 :伏笔
“伏笔”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理解为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它的好处是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
使用伏笔应注意:
(1)有伏必应,如果你在开头提到了枪,那么在第二或第三段就要提到开枪,不伏不应是败笔,只伏不应同样也是败笔。
(2)伏笔要伏得巧妙,切忌刻意、显露。伏笔一般做到别人无法轻易觉察到,要做到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3)伏笔要有照应,前后不宜紧贴。如果伏笔前后贴得过近,反而会使文章显得呆板,读起来反而显得枯燥。
5、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Romanticism
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创作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的因素和特色。但这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更不是自觉为人们掌握的创作方法。浪漫主义作为一种主要文艺思潮,从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盛行于欧洲并表现于文化和艺术的各个部门。
现代浪漫主义思潮是自由精神普遍深入到情感领域的产物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萌芽于20世纪初,到"五四"达到高潮由于社会革命的兴起,"五四"浪漫主义思潮发生分化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并没有消失,而是在低谷中探索,它大致沿着两条途径发展,一是由"五四"浪漫主义蜕化出30年代的田园牧歌型的浪漫主义,再到40年代浪漫主义,一度回归文坛中心,新时期则再次复兴,不久它就整体性地消失在80年代中期涌起的现代主义潮流中了;二是与政治结缘,由"革命浪漫主义"蜕变为"文革"时期的伪浪漫主义在梳理中国20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发展脉络的同时,注意揭示其规律性,并对它成败得失的经验和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总结
36不知道
鲁迅从未称郭沫若为“摩罗诗人”,只是后人认为郭沫若大胆叛逆激情符合鲁迅《摩罗诗力说》中对“摩罗诗人”的定义,即”浪漫诗人”。众所周知鲁迅与郭沫若在各方面皆不和,鲁迅说郭沫若是“才子加珂罗茨基(流氓痞棍)”。
因为他先去骂了鲁迅,说鲁迅是“资本主义以前的一个封建余孽”。不可否认,郭沫若是二十世纪鲜有的全方面的才子,也不愧”摩罗诗人”之说。
扩展资料:
摩罗的文章是20世纪末中国最惊心动魄的文字之一 ——余杰
几年来,每逢读到摩罗的热血文字,我为自己有这样一位挚友感到光荣和骄傲,可是又担忧,担忧他因此蒙受更大磨难,担忧他老是面对这些令人义愤填膺、血脉贲张的问题,损害健康。——吴洪森。
来自底层的摩罗,常识问题既是他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平等、自由、正义、公正和良知,是他承诺的必须维护的人类最基本的价值尺度。————孟繁华。
一个世纪过去了,历史没有满足我们的期待,而是赏给我们更多的丑剧和闹剧;民族没有回答我们的呼唤,而是加给我们更多的奴役与凌辱。我们这些将醒未醒的奴隶,只有带着最大的哀痛,彳亍于时间的黄昏,无望地临风而歌。——摩罗。
-摩罗
自然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作为西方文学的一个流派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传至欧美和世界各国。自然主义文学是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到极致蜕变的产物,也是生物学、遗传学等科学理论影响文学创作的结果。自然主义思潮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成就基本只局限于文学领域,尽管“自然主义”一词本身来自绘画艺术领域。
是指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而盛行于50年代的,以废除奴隶制度,揭露和控诉奴隶主罪行为目的的美国资产阶级进步文学潮流。 19世纪30年代之后,美国北部进步人士掀起越来越高涨的废除黑奴运动。黑人的处境激起许多作家的同情,从爱默生、朗费罗到惠特曼都写过反对蓄奴的诗篇。影响最大的作品是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林肯称她为“发动了一次战争的小妇人”。诗人惠蒂埃抗议蓄奴制的诗篇数量最多,反映了19世纪废奴运动历次重大的斗争。废奴文学虽限于道义上的谴责,却推动了废奴斗争,在文学史上,也是19世纪现实主义创作的先声。
狂飙突进运动,又称“狂飙运动”(德语Sturm und Drang),发生在十八世纪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叶的德国,历时十五年。它是文艺形式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时的阶段,也可以说是幼稚时期的浪漫主义。其名称来源于音乐家克林格的歌剧“狂飙突进”,但其中心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其典型代表作品,表达的是人类内心感情的冲突和奋进精神。这个运动持续了将近二十多年,从1765年到1795年,然后被成熟的浪漫主义运动所取代。 它是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全国性的一次文学运动,也是启蒙运动在德国的延长与继续。启蒙运动的主要倾向,都在狂飘突进运动中得到发展与加强。
意识流”是西方现代文学艺术中,特别是小说和**中广为应用的写作技巧。是现代派小说的一个重要类型。20世纪20年代起,意识流技巧在小说领域取得了十分引人注目的成《意识流小说理论》封面就,但是并未形成一个文学流派。这是因为运用意识流方法写作的作家并没有共同的组织和纲领,也没有发表宣言,而是一些不同国家的作者,如爱尔兰的詹姆士·乔伊斯,法国的马赛尔·普鲁斯特,英国的弗吉利亚·伍尔芙和美国的威廉·福克纳等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运用新的概念与方法创作小说。他们的作品着力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采用迥异于传统文学的心理描写方法,开创了现代小说的新纪元。这些作品在当时虽然受到某些责难,但并未引起重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得到承认和广为流传。20世纪60年代以后,创作这类小说的作家越来越多,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现代小说的一种传统创作手法。
骑士文学就是一切关于骑士的文学作品,大致包括骑士抒情诗、骑士传奇、骑士小说及后来的反骑士小说。
艺术特色:
(一)美丑对照
雨果从哲学和美学的高度,运用美与丑、善与恶强烈对照的艺术原则,编织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塑造异乎寻常的人物,展现光明与黑暗殊死搏斗的画面。主要体现为:
情节场景的对照
《巴黎圣母院》的情节由爱斯梅拉达先后五次遇险与得救、最后被害的曲折过程构成,情节体现鲜明、强烈的美丑、悲喜对照。
爱斯梅拉达被抢(悲)——被救(喜);
爱情幽会(喜)—— 被诬告判刑(悲) ;
被救入圣母院(喜)—— 被出卖杀害(悲) ;
愚人节歌舞、喜剧性的开场——被害徇情、悲剧性结局遥相呼应,随着情节发展而形成的场景的尖锐对照,又使小说增添了反映历史、概括现实的广度和深度。
首先,两种节日、演出场景的对照:
主显节——封建宗教节日,上演宗教神秘剧,呆板僵化,千篇一律,演员甚多,观众极少。 ——死气沉沉
愚人节——贫民的狂欢节,爱斯梅拉达的街头演出,一人歌舞,观众云集,掌声不绝,欢呼雀跃。——生气勃勃
接着,是两个“王朝”,两种法庭审判的对照
封建王朝——以路易十一为代表的封建王朝,内部勾心斗角,处处与人民为敌,血腥镇压百姓,致使爱斯梅拉达遭尽凌辱与迫害。——专制残暴,草菅人命,任意诬陷
“奇迹王朝”——以克罗班为首的乞丐“王朝”,虽衣衫褴褛,却互助互爱,具有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对爱斯梅拉达倍加爱护和尊重。——平等人道,尊重人权,公正廉明
作者安排了两个王朝、两个国王、两种法庭、两种审判的对照。一个是历史上确实有的法兰西路易十一的封建专制王朝,另一个是作者虚构的乞丐王国。在封建王国里,他们内部勾心斗角,处处与人民为敌,血腥镇压百姓,冤狱遍布国内,致使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遭受凌辱和迫害。而在乞丐王国里,尽管那些平民、乞丐、流浪者们衣衫褴褛、举止粗野,但心地善良、互助互爱,具有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团结一致与封建王朝、天主教会做斗争,对爱斯梅拉达倍加爱护和尊重。这里,有两种法庭审判的对照:封建王朝的法庭是貌似尊严,实则残酷卑鄙,随心所欲,罗织罪名,故意制造冤案,那是“法官吃人肉”的行径。而与之对照的乞丐王国对甘果瓦的审判,看似森严恐怖,实则公正合理,既不诬陷无辜,也不刑讯逼供,虽然法律和过程简单了些,但却给人辩解的权利。小说借着这两个王国、国王、法庭和审判的强烈对照,揭示了爱斯梅拉达悲剧的社会根源,增加了作品反映历史、批判现实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增加了情节的起伏变化,更加富于传奇色彩和浪漫气息。
情节场景的强烈对照,不仅使小说的布局结构显得紧凑、匀称,还有利于揭示社会斗争的复杂性,使小说富有紧张的戏剧性,扣人心弦。
2、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对比
巴黎城市和圣母院的和谐美丽的自然环境与人民阴暗不幸的生活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更突出暴露了封建暴政的黑暗。在作品第三卷,作者撇开情节的主线,插入相当的篇幅,专门介绍圣母院的建筑史和巴黎城市的鸟瞰图。这似在中心情节之外,却又是必不可少的环境和背景。作者热情洋溢地描绘了圣母院的崇高和圣洁:和谐而壮丽,庄严而伟大,这是一部用石头砌成的历史,是永恒的见证者。而当时的巴黎简直就是一个艺术之宫,赏心悦目,圣洁而美丽。然而,就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所在,到处布置着绞架、刑台、地下牢房、存尸墓场,发生着诸如爱斯梅拉达这样无辜的人们遭受摧残迫害的耸人听闻的悲惨事件。这三者之间的对照,显而易见地表明了作者对造成巴黎和圣母院成为人间地狱的社会的愤慨。
3、人物形象的对照
最重要的是人物形象的对比。
雨果认为”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巴黎圣母院》的清洁,就是以美的代表爱斯美拉达和卡西莫多与丑的代表副主教克罗德的矛盾冲突及鲜明对照中展开的。(具体内容见第三讲讲义)
雨果相信,运用对照艺术,能透过表象,揭示出美丑、善恶的本质。在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对照中,心灵美胜于一切。人心是艺术的基础,就像大地是自然的基础一样。
(二)史诗气质
《巴黎圣母院》以15世纪路易十一时代为背景,全面再现一个历史时代的社会生活。
场景宏阔——修道院、王宫、贵族府邸、贫民街区、监狱、刑场;
事件重大——狂欢节、丐帮夜生活、法庭审判、教会阴谋、人民起义;
人物众多——国王、主教、大法官、军官、士兵、神甫、诗人、乞丐头目、流浪汉;
画面丰富——有对巴黎城市沿革、教堂建筑历史的全景式描绘、雄奇浩瀚;有对家庭、宗教、王公、贫民流浪汉生活及社会风俗的工笔描写,色彩斑斓;有对母女生离死别、爱情悲欢离合的深情刻画,丝丝入扣。
全书是一幅包罗万象的中世纪法国社会全景图。显示了雨果深邃的历史视野、广博的历史知识和描绘宏大场面的高超艺术。
(三)情节传奇,描写夸张
小说以情节离奇曲折、惊心动魄为特色,强烈震撼人心。
夸张的描写是这部书的特色之一。在《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有着丑到极点的相貌: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雨果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把一个世界文学中外貌最丑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这种夸张并不是“无病呻吟”的做作,而是一种铺垫。雨果通过夸张为后文的强烈对比做好了准备。
卡西莫多力大无比,当街抢人,烈日下受鞭刑暴晒示众;劫法场;一人保卫圣母院;摔死克罗德;殉情。
爱斯梅拉达倾城的舞蹈,一句话救甘果瓦,给卡西莫多水喝;受审受刑;对弗比斯的思念;对克罗德*威的拒绝;死难;两人死后死骨一分开化为灰烬,乞丐王国攻打圣母院等等。
充分运用夸张、巧合、悬念等艺术手法,情节大起大落,出人意表,描写浓墨重彩,强烈感人。
显示了雨果奇特的构思和想象力。
(四)心理描写
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的曲折过程,揭示行为的内在原因。
克罗德对爱斯梅拉达的种种念头:在宗教与现实、教规与情欲、灵魂与肉体之间苦苦挣扎的痛苦;对美的渴望,得不到美的嫉恨,占有美的邪恶,摧残美的凶残。(第九卷P435)
爱斯梅拉达:单纯、善良、直观、略带孩子气、爱憎分明、强烈、表里如一的心理(对弗比斯的爱、克罗德的憎恶、对受难者的同情)
卡西莫多受感化后的心理:正直人的感恩、爱美、为爱牺牲自己的痛苦;摧毁邪恶的义无反顾,显示英雄气、壮烈美。
人物性格的强烈性,很大程度来源于心理变化的强烈起伏。
(五)景物叙事
善于将无生命的事物描绘得庄重神奇、动人心魄,仿佛使富有灵性的活物。
第三卷:巴黎圣母院-前墙、神龛、阶梯、塑像、祭坛、玻璃窗、钟楼、历史上遭受的种种伤害(时间、宗教改革、艺术改造)、教堂建筑的历史沿革-古代多种艺术风格的融合。
“既永恒又多变”,“是一部规模宏大的石头交响乐。”
“是民族的宝芷,世纪的积累,人类才华升华的产物 ”“是一种岩层。”每个时代的浪潮都给它们增添冲积土。
“人类的智慧在哪里凝聚起来,时间就是建筑师,人民就是泥瓦匠。”
再通过伽西莫多有如神助的敲奏的美妙的钟声,激活这座建筑,使之有声有色(第四卷)更为神秘庄严。
又如对巴黎城的描写(第三卷)是一部伟大城市的编年史“一个中世纪建筑学与历史学的产物,一部石头的编年史。”
小说在景物描写中,往往都穿插激越的议论,通过这种直抒胸臆式的、政论式的议论,加深景物的历史内涵,增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打动读者,使之接受自己的观点。
最后以巴黎“晨钟齐鸣”的诗一般的描写感受《巴黎圣母院》深沉的诗意。
总之,《巴黎圣母院》以其丰富的想像,奇特的情节,鲜明的对照,浓烈的色彩描绘了具有中世纪鲜明而绚丽的城市图景,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绚烂和奇特声响的世界,凝结成一部浪漫主义巨著,为浪漫主义奠定了一座丰伟的文学纪念碑。这部名著塑造的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和钟楼怪人卡西莫多,是世界艺术长廊中不朽的人物形象。
编辑 | 考文学
排版 | 考文学
一、名词解释
文学风格: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二、简答题
1文学风格的内涵
①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日常个性是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结构方面的独特性。
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水平、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的习惯性行为方式,是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是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
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的区别:创作个性属于文学风格的主观方面,在与客观方面结合之前,它只是潜在于作家的内心,表现为独特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艺术情趣、审美追求和文学才能等。当它付诸实践并与客观方面相结合,便成为文学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创作个性不能单方面决定和构成风格,风格的形成离不开题材、主题甚至体裁等的影响。比如,题材本身所蕴涵的社会的、伦理的、美学的属性或意义会影响作品的风格。
创作个性与日常生活中表现的个性和人格的区别:日常个性人皆有之,如心理性格、气质情性、禀赋才能、处世态度、思维习惯、表达方式等,人格则是在伦理学意义上的道德人格,指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等。日常个性是作家在世俗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习性,常为俗世功利困扰,创作个性却并非人所尽有,它是在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创作个性是作家在精神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习性,具有审美的超功利性。
创作个性向文学风格的转化:日常个性必须通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转变为创作个性,才可能在作品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风貌。创作个性是位于日常个性和文学风格之间的中间环节。
可以说,风格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经创作个性的有机整合后所显现的独特的艺术风貌和格调,创作个性是风格的灵魂。对于成熟的作家而言,创作个性已为作家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所渗透,同时又凝结了作家的艺术修养和情趣,因此它体现的就是作为艺术家的个人,而不再是日常生活中的个人。成熟的创作个性决定了对世界的审美把握,从而自然地转化为风格。
②主体与对象的和谐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
精神个性的差异是文学风格形成的重要方面。布封提出“风格即人”的观点:“风格是当我们从作家身上剥去那些不属于他本人的东西,所有那些为他和别人所共有的东西之后所获得的剩余和内核。”布封强调的是作家风格的重要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但风格是主客观的统一,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物我交会、人与事的和谐。马克思:“真理是普遍的,它不属于我一个人,而为大家所有,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我只有构成我的精神个体性的形式。‘风格就是人本身’。”文学风格就是作家在用客观事物本身的语言表达和突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同时,通过对象表现自己精神个性的形式和方式。
③言语组织和文体特色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
创作个性作为作家潜在的心理构成,有待于外化、形式化到具体的作品中,才能形成风格。独特的言语组织和文体特色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只有在具体的作品中,在特定的文体或言语组织中,风格才得以展现。在这个意义上,言语组织和文体是风格的载体。
2 文学风格与文化
①文学风格与时代文化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化,作家生活于时代之中,不能不深受时代气息的感染。作家的文学风格必然要渗入时代文化的因素,表现出时代性。文学风格总是这样或那样反映时代文化的特点,形成文学的时代风格。所谓文学的时代风格,就是作家作品在总体特色上所具有的特定时代的特征,它是该时代的精神特点、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时代风格主要是指从历史和社会高度把握的、只属于这个时代而不属于其他时代的文学的总体特征。时代风格的形成,受时代情境和语境的影响,也离不开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风格的时代性差异也完全可能体现在同一个作家身上。这在一些跨世纪、跨时代的作家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特别是当时代发生动荡、革命、战乱,改朝换代,或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出现重大的变更转型,都会使作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创作视野、艺术趣味乃至情调语调发生重大的变化,从而导致个人风格的时代性转变。中国的现代作家,大多都经历了个人风格的时代性转换。
②文学风格与民族文化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作家生活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能不受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作家的风格必然渗入民族文化传统的基因,表现出民族性。风格总是这样那样反映民族文化的特点,而形成文学的民族风格。伏尔泰《论史诗》“意大利语的柔和和甜蜜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到意大利作家的资质中去。在我看来,词藻的华丽、 隐喻的运用、 风格的庄严, 通常标志着西班牙作家的特点。对于英国人来说,他们更讲究作品的力量、 活力和雄浑, 他们爱讽喻和明喻甚于一切。法国人则具有明彻、严密和优雅的风格。 ”在文学的民族性和民族风格的问题上,鲁迅认为,要注意摆脱两重桎梏,一重是“古国的青年的迟暮之感”,“世界的时代思潮早已六面袭来,而自己还拘禁在三千年陈的桎梏里”,另一重是对外国的顶礼膜拜。
③文学风格与地域文化
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作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地域中,不能不感受到地域文化的气息。作家的文学风格必然渗入地域文化的因素,表现出地域性。在地域文化的形成中,自然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地域文化除了与自然环境密切有关外,当然与在此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环境,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等同样密切相关。说明地域风格及其成因,必须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综合起来考虑。
④文学风格与流派文化
包裹在个人风格外面的,还有流派文化层。流派是一个伸缩性颇大的概念。严格地说,并不是每个作家都主动参加过一个明确的流派,但宽泛地说,又可以把大部分作家纳入已有的、相关的风格类型,从而认为某某作家属于某某流派。
文学流派的形成有自觉和不自觉两种情况,前者是自然形成的,既无组织,也无纲领,甚至可能是跨时代、跨国界的。如豪放派和婉约派就是跨时代的,写实派、浪漫派、现代派就是跨国界的。后者是以结社的形式出现的,有组织,有纲领,甚至有刊物和出版社,这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同一个流派的作家,既有个人的独立风格,又有流派的共同风格。
因此,所谓流派风格,是指一些在思想感情、文学观念、审美趣味、创作主张、取材范围、表现方法、语言格调方面相近的作家在创作上所形成的共同特色,是一种群体文化的表现。流派风格的多样化,往往是文学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
文学风格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形成和发展,渗透在一定的文化中,从而成为一定文化的表征。从文化学的角度来分析,文学风格由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和具体作家作品的个性风格等若干层面构成。文学风格的各个文化层面不是独立自足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构成有机的统一体。无论是时代的、民族的风格,还是地域的、流派的风格,抑或是个性风格,最终都统一于作品的具体风格,并只有在作品风格的本体构成中得到实现。
传奇名词解释:
1唐宋时期的短篇小说。情节多奇特、神异,故名。
2明清以唱南曲为主的戏曲形式。每本一般分四五十出。一出戏中可用不同宫调的曲牌,也可以换韵,曲词中间夹有念白。登场的角色都可以唱,有时是二人对唱、轮唱,或数人齐唱。伴奏以管乐为主,词少腔多,节奏舒缓。
3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越寻常的故事。
4中世纪欧洲骑士文学中一种长篇故事诗。
第一
油画派别主要是古典派、新古典浪漫派、印象派等,后来出现解构主义后,有抽象派,抽象派中有野兽派等。
古典派和新古典浪漫派主要特点是写实,前者对绘画对象更注重结构,后者注重色彩。
印象派则开始脱离写实,主要以具象为主,其中色彩光影是最大的造型要素。
抽象派则完全脱离写实,画面不重视形象,完全以作者个人的色彩、造型理念创作。
还可以看看这个http://bbszhuokeartscom/showtopic-10088aspx
第二 中国画中所谓“三远”,即高远、深远、平远
第三 1 美术教育,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美育又可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美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 原色,又称为第一次色,或称为基色。原色的色纯度最高,最纯净、最鲜艳。可以调配出绝大多数色彩,而其他颜色不能调配出三原色。
3山水画
简称“山水”。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1、拜伦式英雄 :是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他们高傲倔强,既不满现实,要求奋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同时又显得忧郁、孤独、悲观,脱离群众,我行我素,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例如,抒情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贵公子哈洛尔德,《东方叙事诗》之一《海盗》中的主人公康拉德,哲理剧《曼弗雷德》中的主人公曼弗雷德,等等。
2、英国湖畔派:是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较早产生的一个流派。主要代表有华兹华斯(1770-1850)、柯勒律治(1772-1834)和骚塞(1774-1843)。由于他们三人曾一同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先后在格拉斯米尔和文德美尔两个湖畔居住,以诗赞美湖光山色,所以有“湖畔派诗人"之称。
3、流浪汉小说 :产生于十六世纪中叶的一种新文学体裁,它是以描写城市下层的生活为中心,从城市下层人物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社会上的种种丑恶现象,用人物流浪史的形式,幽默俏皮的风格,简洁流畅的语言,广泛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小说。
4、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流行于十九世纪欧洲等地区的一种文学流派。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广阔而深刻、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社会风俗、人情、国民性和社会矛盾;深入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童话,把人间的一切苦难,形象地昭示给人们。这一文学流派,在艺术上多有创见,既是写实的,又具有倾向性。其中在典型环境中再现某一阶层人的典型性格的创作方法,使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