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生平简介是怎样的?

康德生平简介是怎样的?,第1张

  康德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 在康德去世的1804年,出生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时期的代表人物:费尔巴哈(1804~1872)Feuerbach,Ludwig Andreas

  肖像(10张)十八世纪的德意志天空里,闪耀着的是思想和艺术的群星,其光芒让全世界为之瞩目。 200多年前,在东普鲁士柯尼斯堡一条栽种着菩提树的小道上,每天午后三点半,总会准时走来一个不足五英尺的矮个子。 他散步时闭口不言,只用鼻子呼吸,据说他认为在路上张开嘴不卫生;有人戏说他“心胸狭窄”,因为他胸部凹陷,胸腔狭小,但他却拥有广阔的精神天空;他就像精确的钟表一样守时,风雨无阻,市民们在满怀敬意与他打招呼时,总是趁机校正自己的钟表。 只有一次,邻居们没有准时看到他的出现,都为他担心,当时他沉浸在卢梭的《爱弥尔》,以至于忘了时间,忘了自己,不过,在数十年间,这是他唯一一次没有准时出现。这位理性得近乎刻板的人就是康德。 伊曼努尔·康德墓碑

  伊曼努尔·康德生于1724年4月22日,1740年入哥尼斯贝格大学。从1746年起任家庭教师9年。1755年完成大学学业,取得编外讲师资格,任讲师15年。在此期间康德作为教师和著作家,声望日隆。除讲授物理学和数学外,还讲授逻辑学、形而上学、道德哲学、火器和筑城学、自然地理等。18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有:《关于自然神学和道德的原则的明确性研究》(1764)、《把负数概念引进于哲学中的尝试》(1763)、《上帝存在的论证的唯一可能的根源》(1763)。所著《视灵者的幻梦》(1766)检验了有关精神世界的全部观点。1770年被任命为逻辑和形而上学教授。同年发表《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从1781年开始,9年内出版了一系列涉及广阔领域的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短期内带来了一场哲学思想上的革命。如《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0)。1793年《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出版后被指控为滥用哲学,歪曲并蔑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于是政府要求康德不得在讲课和著述中再谈论宗教问题。但1797年国王死后,他又在最后一篇重要论文《学院之争》(1798)中重新论及这一问题。《从自然科学最高原理到物理学的过渡》本来可能成为康德哲学的重要补充,但此书未能完成。1804年2月12日病逝。 1804年2月12日上午11时,伊曼努尔·康德在家乡科尼斯堡去世。康德去世时形容枯槁,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遗体放在那里就像一个木乃伊。而且他的遗体也确实像一个木乃伊那样被展览:科尼斯堡的居民排着长队瞻仰这个城市的最伟大的儿子。当时天气寒冷,土地冻得无法挖掘,整整16天过去后康德的遗体才被下葬。 去世时的康德似乎仅仅是自己的一个影子,临死前的若干年里,他的身体和精神都极为衰弱,作为哲学家的康德也只剩下了一个影子,那时德国哲学界的风云人物是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等人,他们作为德国唯心主义的****誉满天下。1799年,康德发表了生前最后一篇文章-“论与费希特科学学之关系”。在这篇封笔之作中,康德对费希特的科学哲学给予的评价是:一钱不值。这是康德作为哲学家的最后一句话,从此他就告别了哲学舞台-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康德,自小身体不好,他几乎一生没有离开过哥尼斯堡方圆40公里的范围,据说是因为身体不好,康德在给友人的信中曾说说:“我胸腔狭窄,心脏和肺的活动余地很小,天生就有疑病症倾向,小时候甚至十分厌世。” 纪念物品(8张)他的生活非常规律,每天早晨5点起床,用两个小时学习,两个小时授课,写作到下午一点,然后去一家餐馆进餐。下午3点半,他准时散步一个小时,余下的时间里,他读书、写作,准备第二天的讲课。晚上9-10点间睡觉。 康德有过想娶妻的冲动,一次当他还在盘算自己的财产时,就被人捷足先登,另一次则是偶然邂逅了一位来柯尼斯堡旅游的年轻女子,当他还在对是否求婚进行哲学论证的时候,这位女子离开了柯尼斯堡,从此芳踪难觅,只能不了了之。海涅对此评价说:“康德的生平履历很难描写,因为他既没有生活过,也没有经历什么。” 这是一个褒贬难定的评价,也许康德的生活平淡了些,但他在精神领域的生活实在是太丰富了。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它出自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刻在康德的墓碑上。 死后的康德很快就从哲学的影子变成了人类思想天空里的一颗巨星,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奠基人卡尔雅斯贝斯(1883~1969)将康德与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和奥古斯汀(354-430)并列称为三大“永不休止的哲学奠基人”。

  康德于1724年4月22日出生在东普鲁士的首府科尼斯堡(Königsberg),他出生时,有“武王”之称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利希-威廉一世在那里已经统治了11个年头。 康德的父亲是一个马鞍匠,父母都是信仰新教的虔信派(Pietismus)教徒,虔信派强调宗教的精神,重视虔诚的信仰感情,康德小时候的精神世界受到很深的虔信派影响。八岁时,康德开始上学,学校提倡的是人文主义教育,反对宗教带给人的思想上的僵化。学校的教育改变了康德的宗教态度,他从此开始一生都对宗教祈祷和教堂唱诗感到反感。也是因为学校的教育,他开始怀疑建立在感觉与感受上的宗教,他的宗教哲学简单地来说也是对虔信派的一种反动。 1740年,康德进了科尼斯堡大学。人们现在无法考证他当时注册了什么专业,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经常听哲学课。1748年,24岁的康德大学毕业,因为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两年,他衣食无托,前途渺茫。由于大学没有他的位置,他决定到科尼斯堡附近的小城镇去做家庭教师。 康德曾说再也没有哪个家庭教师比他还差,但是实际上他这是谦虚,因为他教过的学生对他的口碑都不错。在做家庭教师期间,他发表了第一本著作-“关于生命力的真实估计之思考”,内容是关于笛卡儿、牛顿和莱布尼茨提出的哲学与科学命题。五年的家庭教师生涯后康德重返科尼斯堡,从此他再也没有离开过家乡。返回家乡后,康德再次进入大学学习。1755年,康德以“自然通史和天体论”获得硕士学位,三个月后获得大学私人助教资格,开始教授哲学。在私人助教这个教职上,康德一干就是15年,学生的听课费就成了他的生活来源。因为康德的课很受欢迎,愿意听他的课的学生也多,因此他在生活上也做到了衣食无忧。 在任助教期间,康德开始经常发表著作。他的论题包罗万象,从自然科学、美学、神学甚至到巫术应有尽有,但贯穿其中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哲学研究应该如何进行:是从理性的观点出发,从普遍真理中推导出有关事物的真理还是从经验出发,通过观察得出普遍的结论 康德的著述和讲课使他称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哲学家,他的影响开始走出科尼斯堡,很多学生慕名而来成为他的弟子,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与哥德和席勒一起成为魏玛古典派顶梁柱的赫尔德。尽管如此,康德很长的时间里没有得到教授职位,期间他拒绝了科尼斯堡提供给他的诗学艺术教授聘书。他还拒绝了来自埃尔朗根大学和耶拿大学的教授聘书,他只愿意在科尼斯堡大学担任哲学教授,因为他不愿意离开家乡,而且身体状况也不允许他迁居他乡。康德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我胸腔狭窄,心脏和肺的活动余地很小,天生就有疑病症倾向,小时候甚至十分厌世。” 1770年,康德在46岁时终于获得了科尼斯堡大学逻辑学与形而上学教授一职,他的就任报告题目是“感性与知性世界的形式与根据”。当上教授以后,康德沉寂十年没有发表一篇文章,而是潜心研究他的批判哲学。1781年,他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仅凭这一部著作,康德就可以奠定他在哲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 在康德去世的1804年,出生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时期的代表人物:费尔巴哈(1804~1872)Feuerbach,Ludwig Andreas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

  摘 要:1750年,鲍姆嘉通以“美学”为研究感性认识的新科学命名,在西方美学史上功不可没。但实际上,鲍姆嘉通并没有真正使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真正使美学独立出来的,第一次在哲学历史里严格地、系统地为“审美”划出一独自领域,使之成为一门新的科学的是康德,而完成这一工作的标志就在于《判断力批判》一书的出版。该书第一节“美的分析”中的第一个重要命题就是“审美不涉利害”,这个命题在康德美学体系里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因为康德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先验美学的大厦的,而它对后世也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康德 判断力批判 审美 无利害性

康德在他的美学著作《判断力批判》中提出“审美不涉利害”的命题,这是美学发展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革命。“审美不涉利害”这一命题的提出是使美学独立出来的理论基石,也是现代美学和传统的古典美学的分水岭。因为传统的古典美学是和认识论、伦理学搅和在一起的,现代美学才使二者分离。因此,美国美学史家杰罗姆・斯托本尼兹曾说:“除非我们能理解‘无利害性’这个概念,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现代美学理论。”[1]可见“审美不涉利害性”这一概念在美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审美无利害”理论的来源

关于“审美无利害”的论述,古希腊的柏拉图在其《文艺对话集――大西庇阿斯篇》认为,美不是有用、有益或善,也不是视听所产生的快感。柏拉图将美本身不是效用与文艺除美以外还应该有效用明确区别开来。圣・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善是能使欲望要求得到满足的东西,而美的事物一被察觉即能予人以快感。”[2]这里就有“审美无利害”的含义。

18世纪英国美学家夏夫兹博里认为审美判断的衡量标准主要是审美主体情感的快与不快,他认为用“无利害性”来描述具有美德的人作为一个旁观者在自己的举止行为和美德上去“观察和静观”美的时候,“无利害性”就只是一种注意和关心而已。这种方式后来被发展为静观的、不涉实践和伦理考虑的“审美知觉方式”,“审美无利害性”这个概念也由此而诞生。所以一般人们认为夏夫兹博里是第一个真正系统地提倡“审美无利害”的美学家。

继夏夫兹博里之后英国美学家博克在他1756年出版的《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根源》一书中认为美是“物体能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3]爱与欲念不同,欲念迫使我们去占有某物,而有欲念吸引我们去占有的事物并不一定是美的,具有“高度的美”的人令我们喜爱,却并不引起欲念,可见美与欲念无关。其他像艾迪生、荷姆等也都谈到过“审美无利害”的问题,但相比之下,夏夫兹博里以后的美学家的观点都没有超出他,他们或者把审美和道德混在一起,或者从经验的角度去描述,如博克的美学理论。但是到康德那里,“无利害感”不再是从伦理学价值论引向审美领域的概念,也不再是零散的经验描述,他明确提出“审美不涉利害”这一美学命题,作为他的美学理论大厦的基石,对其做了最系统、最完备的论述。

二、康德“审美无利害”理论的特征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美的分析论里认为:“鉴赏判断是审美的。”[4]为什么呢?康德认为:鉴赏判断不是寻求知识,而是凭借想象力联系于主体的快感和不快感,它是主观的审美判断,而不是逻辑判断,它“只是这主体因表象的刺激而引起自觉罢了”。[4]康德还进一步指出:鉴赏判断是非功利的,它所获得的美感“没有任何利害关系”。[4]他断言:“一个关于美的判断,只要夹杂着极少的利害感在里面,就会有偏爱而不是纯粹的欣赏判断了。”[4]因此,他主张对客观事物不能有任何偏爱,而必须保持“纯然淡漠”的态度。

首先,康德立足于对“快适”的分析,提出“审美不是官能的享受”,因为“对于快适的愉快是和利益兴趣结合着的”。[4]比如当人们处在天气十分火热的夏日,口渴时喝下一杯清凉饮料,顿时会感到十分舒服,如果面对一杯清凉饮料只是看而不喝下去,那是绝对享受不到这种舒服的。

其次,康德驳斥了自古希腊以来从伦理角度去理解美,认为“美是善”或“美是与善的统一”的传统观念,他认为美不是善。因为善是人们的一种理性的评价,如果说感官的愉快仅限于人的肉体,那么善所引起的愉快也只作用于人的精神。也就是说“道德的善”,“带着最高的利害关系”,“善是意欲的对象”。[4]由意欲而产生的善的愉快不是审美的愉快。

而审美则不同于前两种,当人们欣赏某一事物的美的时候,不存在着什么欲望,纯粹是静观的、淡泊的、毫无利害之感的。美除了使人们感到“满意”、“愉快”之外,再也谈不上别的什么了。观赏花时所产生的美感就是如此。

通过对于三种不同特性的愉快(即官能快适、善的愉快、审美愉快)之比较研究。康德说:“在三种愉快里只有对于美的欣赏的愉快是唯一无利害关系的自由的愉快;因为既没有官能方面的利害感,也没有理性方面的利害感来强迫我们去赞许。”[4]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康德严密的逻辑判断。他首先抓着美的本质特性,确认鉴赏判断是审美的;然后进一步论证这种审美判断是无利害关系的;紧接着便对无利害性进行剖析,并把它作为鉴别三种愉快中的审美因素与非审美因素的标准。最后,他“从第一契机总结出来对美的说明”是:“鉴赏是凭借完全无利害观念的快感和不快感对某一对象或其表现方法的一种判断。”康德的结论是:鉴赏判断是审美的无利害的。

三、康德“审美无利害”理论的意义及影响

康德是从纯学术的角度,为了确定审美的独立领域,提出审美不涉利害这一命题。“审美无利害”是康德建立审美范畴的基石,是康德美学中一系列重要概念的理论前提,也是康德及其以后诸多现代美学家把审美及艺术同现实分开的审美(艺术)自律论的理论基石。在审美无利害这个概念出现以前,艺术有认识价值、理论价值,唯独没有审美价值。审美无利害关系确立后,才真正确立了艺术本身的价值。

其次,康德提出的审美不涉利害这一命题,也是对强调美和艺术的功利作用的封建古典主义的有力冲击。西方古典美学自苏格拉底到伏尔泰、狄德罗,都美善不分,把美和效用、利害联系在一起,把艺术当作认识和道德教育的手段。而“审美无利害”的命题可以说是美学发展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革命,这一命题为浪漫主义的兴起推波助澜,也引发了唯美主义的文艺思想,并且作为新的美学理论基石,影响了现代美学的诸多流派。

浪漫主义是以反对代表封建贵族利益和审美标准的古典主义为目标。“审美无利害”是康德美学的核心命题,和这个命题关联,康德强调艺术的自由本质,想象特征和天才创造。浪漫主义首先在德国出现,和康德这些观念有关。早期浪漫主义耶拿派代表人物之一奥古斯特・史勒格尔说:“一座房子是用来在里面住人的,但是,在这个意义上,一副画或一首诗有什么用呢?……不愿意有用,才是艺术的本质。”[5]英国浪漫主义代表人物柯勒律治,年轻时曾到德国学习康德哲学和美学。他强调艺术不涉利害,不关真理,只是为了快感,而这种快感是创造性的想象力把个别具体的事物统一于永恒的观念、对象统一于主体心灵的结果,因此他强调天才,反对模仿,把想象力看成诗的根本运动。法国浪漫主义早期的理论家史达尔夫人,通过《来自德国》与《论文学》等著作,为法国了解康德美学与德国文学及其影响下兴起的浪漫思潮做了很好的准备。与浪漫主义相比,更明显受到康德“审美无利害”美学思想影响的是19世纪末首先产生于法国的唯美主义思潮,唯美主义的代表戈蒂叶认为,艺术没有实用性,与道德、政治都无关,艺术唯一的目的就是创造美,艺术与美应该划等号。其他如英国唯美主义代表佩特与王尔德,他们的观点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康德审美无利害说的影响。但唯美主义对康德思想采取为我所用的态度。康德讲审美与利害无关,讲的是纯粹美,而文学艺术不属于纯粹美,属于依纯美,依纯美是涉及目的、认识和道德的,因而与功利有关。康德观点中的艺术和美不是同一概念,而唯美主义试图把二者等同,以论证艺术是纯粹美。除去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康德“审美无利害”命题还促进了近代美学中“游戏说”与“距离说”的产生,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区别艺术和手工艺时说,艺术是自由的,“好像只是游戏……他是自身愉快的,能够和目的成功”。[4]从席勒的“游戏冲动说”到斯宾塞、谷鲁斯的进一步修正和发展,无不受到康德的影响,他们纷纷抓住游戏不涉利害,以此和艺术联系去说明艺术。英国艺术家布洛更进一步发展了唯美主义人物王尔德强调艺术和现实、时代脱离的主张,提出审美活动是主客体在“距离”概念上的综合观点,建立了“距离说”。“游戏说”和“距离说”都是建立在康德的“审美不涉利害”理论基础上的。

康德美学中这个基础性命题其实也并非无矛盾可言,他强调审美判断的无功利性、无目的性,但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却是一个社会性存在,人的劳动所具有的意义以及人的精神活动与物质生活间千丝万缕的联系,都在“无目的”中被忽视,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主观唯心主义。“审美无利害”命题并未把艺术提高到纯粹美层面,但第一个使美学独立,使艺术成为美学的基本理论方向和研究领域的人确是康德。他不仅影响了黑格尔、马克思,还几乎影响了整个20世纪西方美学。

参考文献:

[1]解至熙美的偏至[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2]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3]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康德著宗白华译判断力批判:(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5]伍蠡甫欧洲文论简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623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3
下一篇2023-07-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