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餐桌礼仪

法国餐桌礼仪,第1张

 法国是一个浪漫的国度,也是一个美食大国,以下是为大家介绍的法国餐桌礼仪,希望大家喜欢!

法国餐桌礼仪——在餐厅就餐礼仪

1座位预定: 座位一定要提前预定,说明人数,时间,还有位置要求(吸烟或非吸烟区)。

2入座: 入座通常由侍应带领,侍应更会为女士拉椅子。法国人喜欢比预定用餐时间提早到达,先在酒吧吃点小吃如橄榄及来杯开胃酒。

3开胃酒: 侍应在递上餐牌前,都会先问你要不要来杯开胃酒。

  4点菜: 法国菜的菜单很简单,主莱不过10来种,但都制作精美,点菜的顺序是:头道菜一般是凉莱或汤,尽管菜单上有多个品种的“头道菜”供你选择,但只能选择一种,在上菜之前会有一道面包上来,吃完了以后服务员帮你撤掉盘子再上第2道菜。第2道是汤,美味的法式汤类,有浓浓的肉汤、清淡的蔬菜汤和鲜美的海鲜汤。第3道菜是一顿饭中的正菜,这是法式菜中最为发挥的一道菜。往往做得细腻、考究,令食客难忘。正餐里最多的是各种“排”一鸡排、鱼排、牛排、猪排。这所谓的排是剔除骨头和刺的净肉,再浇上配制独特的汁,味道鲜美,吃起来也方便。

 5点酒: 点菜后,不妨可来杯house wine。

6面包: 上菜前,通常都会先给客人面包,法国长条面包(baguette)是必备的。法国人在早餐时才用牛油涂面包,所以想要牛油便要开口叫。法国菜注重酱汁,不妨以面包把酱汁蘸到碟底干干净净,以示对厨师的赞赏。

7开胃菜: 高级餐厅在正式上菜前,还有一道开胃菜,通常是以简单的蔬菜做的冷盘。上主菜或吃完海鲜后会先给你一杯雪葩,用来清洗口腔残余的味道,迎接下一道菜的来临。

8主菜: 开餐时可说“Bon Appetit”(即慢慢吃之意)。

  9芝士: 芝士是在上甜品前的一道菜,侍应通常会拿一盘芝士到你跟前任你选择,而芝士盘通常会给你一些提子或合桃伴吃,红酒更是最佳拍档。

  10甜品: 法国人习惯了吃完甜品才饮咖啡,而不会边吃边饮咖啡。有些人更会点杯“餐后酒”(pousse-cafe)才算圆满。

 注意事项

 由椅子的左侧入座。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当椅子被拉开后,身体在几乎要碰到桌子的距离站直,领位者会把椅子推进来,腿弯碰到后面的椅子时,就可以坐下来。

 用餐时,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约一个拳头的距离,两脚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正式的全套餐点上菜顺序是:①菜和汤 ②鱼肝油③水果④肉类⑤乳酷酪 ⑥甜点和咖啡 ⑦水果,还有餐前酒和餐酒。没有必要全部都点,点太多却吃不完反而失礼。

 餐巾在用餐前就可以打开。点完菜后,在前菜送来前的这段时间把餐巾打开,往内摺三分之一,让三分之二平铺在腿上,盖住膝盖以上的双腿部分。最好不要把餐巾塞入领口。

法国餐桌礼仪——餐具介绍和用法

 法国人浪漫的情怀从餐桌可以窥见一斑,那么,法国餐桌上那些刀叉勺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般在用餐之前,侍者会根据所点的菜品,将所需的刀叉全部放置完毕。叉子放在盘子的左边,尖部朝上。刀放在盘子右边,刀刃朝着盘子方向摆放。刀、叉、勺又各分成三种:前菜刀、前菜叉、前菜勺;主菜刀、主菜叉、主菜勺;甜点刀、甜点叉、甜点勺;还会有黄油抹刀,可以涂抹黄油在面包上食用。用的时候要注意:左手拿叉,右手拿刀,依次从外用到里面。具体可以参考上图。

  餐盘

 盘子要放在离餐桌边缘一到两厘米的地方。深盘,用于喝汤;平盘,用于主菜(肉,鱼等);面包盘,一般会在主餐盘左前方,用来放面包;装饰盘,是自始至终从第一道菜到最后一道菜,唯一不会被收走的盘子。其他所有的菜盘都是在上菜时放置在装饰盘上,在吃奶酪之前它会被撤掉。

酒杯

 杯子放在盘子右前方,从左到右从大到小递减。一般在餐桌上会放有至少两个高脚杯,一个盛水,另外一个盛酒。还有细长的酒杯是用来喝香槟或起泡酒的。在换酒喝的时候,也需要同样换杯子。

  餐巾

 除了餐具的摆放,浪漫的法国人还将生活享受到极致,连餐巾的摆放和使用也体现着贵族情节。岁餐具一起摆放整齐的餐巾,其目的是为了避免进食时弄脏衣服,此外,用餐间歇或完毕后还可以用它来擦手上、嘴上的油渍。

 参加正式的宴请,女主人使用餐巾代表着宴会的开始和结束。当女主人把餐巾铺在腿上,是宴会开始的标志;女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上,则是宴会结束的标志。当宴会开始时,你要做的就是把餐巾打开,向内折三分之一,平铺在双腿上。

 带着嘴角的油渍与旁人说话,显然是件不太礼貌的事情。每当吃下一口食物,准备和餐桌上的其他人说话时,一定先用餐巾的末端顺着嘴唇轻按几下,并将弄脏的部分向内侧卷起。

 用餐结束后,你要做的是将腿上的餐巾拿起,随意叠好,把它放在餐桌的左侧,然后起身离座。

法国餐桌礼仪——红酒礼仪

 法式生活格调的精髓在:浪漫和享受,浪漫是爱情,享受是红酒。做一个有品位的人,先从喝红酒开始。

一、摆放

 红酒杯一定要放在水杯右边,这是西餐的讲究和注意事项。

二、倒酒

 1、红葡萄酒倒满1/3,白葡萄酒倒满1/2,起泡酒(如香槟)倒满3/4

 2、在倒完一杯酒的最后晃一下瓶子,为的是不让滴液留下。

 三、端杯

 端酒杯的时候,记得像图上左边那样捏住杯茎,这样既可以避免酒温升高,也能欣赏到红酒的纯澈和光泽,看起来也更高雅。

 四、碰杯

 1、与女士碰杯时,目光要直视对方,法国有一个古老传说,若不这样做,接下来的七年将运气不济。

 2、若你不太会喝酒,可不必每次都喝,保持微笑并谦逊有礼即可。

法国餐饮礼仪——不同菜品的品尝方式

  前菜、沙拉的享用方式

 首先在学会在吃沙拉之前,先学会如何灵活运动刀子吧。对于莴苣这样的野菜,要重复折叠几次,折出一定的厚度之后用刀切成适当的大小。因为像莴苣这样厚度不足,且面积过大的叶菜,很难直接用叉刺起来,吃之前得多花一点功夫。

 大片的莴苣则可以用刀切开,然后用刀把叶子重复折叠,积累厚度之后就能用叉子轻松享用了。

汤的饮用方式

 法国的做法是用汤勺从外向里舀起汤。汤快要喝完时,需要将碗侧放,要将靠外的一侧微微抬起。

 相比起“喝的”,汤应该说是“吃的”。注意不要从汤勺把汤吸进去,要把汤勺放到嘴里然后把汤吃进去。不过,如果汤是用小咖啡杯那样的带手把的容器装着的话,可以直接拿到嘴边饮用。小的汤勺是用在有汤料的时候将其舀起来吃的。

  海鲜的享用方式

 随着烹饪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很少看到带骨头的整条鱼的料理了,不过如果真有这样的情况的话,记得不要将鱼身翻转,要首先吃朝上的半边,然后用刀叉将骨头剔出,放在盘子的外侧,再吃剩下的部分。

 遇到连壳的虾或者蟹的时候,如果桌子上放有洗指钵,就代表“用手剥壳也没问题”。手指弄脏了的话,就在洗指钵里轻轻洗一下,然后用餐巾擦干水分。

  肉类料理的享用方式

 有洗指钵的时候,就直接用手吧。用刀叉的话,先把肉切成一块块一口的大小,然后将叉换到右手来吃肉,这样的做法其实是不太妥当的。最好是吃一块就切一块,然后趁热尽快享用。

 有带骨头的肉类料理的时候,同样有洗指钵提供的话,就请直接用手拿起享用吧。

 有时候,伴碟的豆类会滚来滚去,用叉子舀的时候很难稳在上面。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可以用叉子的背面轻轻按压一下豆子,压出扁平面之后再舀起就不会到处滚了。

乳酪的点单方式

 如果是正式的法国料理,在上甜品之前会用餐车送上乳酪。选择喜欢的种类和合适的分量,然后和咸饼干或者法式面包一起享用吧。不过,因为之后还有甜品,要想好乳酪的量。如果已经感到饱的话,当然可以不点乳酪的。

 另外,多数餐厅餐车送上的乳酪多数是要另外付费的,这一点要注意一下。

甜点的享用方式

 

 就算刀叉汤匙都准备齐全,也不一定全都要用上,所以请选用自己认为容易操作工具来享用甜点。吃的时候操作特别困难的代表要数千层糕了,因为一不小心就会把它弄倒,所以可以用刀小心地切开,反而不会显得狼狈。

  法国餐桌礼仪——关于三大敏感问题的讨论

1 在饭桌上可以吸烟吗

 你也许知道,法国人在饭桌上也会常常吸烟。但是,在用餐过程中吸烟可能不太礼貌,大家有时会等到饭后在客厅里才边抽烟边享用餐后饮品。

2 你应该提供帮助吗

 除非你是和20个室友一起吃休闲披萨晚餐,否则女主人肯定会换餐盘,至少在奶酪前换一次,甜点前再换一次,但她不会在大家吃完之后立刻换。当大家饭后愉快地交谈时,剩菜和盘子还会一直放在桌子上,直到女主人决定清理餐桌。

 如果是非正式的宴饮邀请,女性来宾可以提供帮助——这当然会被拒绝。你可以坚持并起身去帮助,特别是在晚餐结束的时候。但具体要不要去帮忙,由你来评估。帮忙固然是好的,但女主人可能不会让你在饱餐一顿之后看到她的厨房。

 所以我建议如果只是普通饭局就不必提议去帮忙了。朋友之间可以问“我可以帮你吗”,但不必坚持。在比较轻松的家庭聚餐中,你可以帮着端端盘子,但不用去厨房帮忙洗盘子。女主人可能会在厨房呆很长时间,这样才能回来接待宴会来宾。

3 什么时候离开

 晚餐可能会持续到很晚。在法国,吃完晚饭就与朋友告别不太礼貌。如果主人暗示到时间,或者打哈欠了,那就是对你要离开的暗示了。如果主人没有暗示,你要注意看看与你一同前来的同伴,因为她/他可能会在你之前就累了,想回家了。

  法国餐桌礼仪——注意事项

 1就座时,身体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跷足,与餐桌的距离以便于使用餐具为佳。餐台上已摆好的餐具不要随意摆弄。将餐巾对折轻轻放在膝上。

 2使用刀叉进餐时,从外侧往内侧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东西用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执刀将其锯切成小块,然后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时,刀刃不可向外。进餐中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分别放在餐盘边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还要继续吃。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并拢放在盘中。如果是谈话,可以拿着刀叉,无需放下。不用刀时,也可以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势时,就应放下刀叉,千万不可手执刀叉在空中挥舞摇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只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只手拿叉取菜。要记住,任何时候,都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3每次送入口中的食物不宜过多,在咀嚼时不要说话,更不可主动与人谈话。

 4喝汤时不要啜,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不要咂嘴发出声音。如汤菜过热,可待稍凉后再吃,不要用嘴吹。喝汤时,用汤勺从里向外舀,汤盘中的汤快喝完时,用左手将汤盘的外侧稍稍翘起,用汤勺舀净即可。吃完汤菜时,将汤匙留在汤盘(碗)中,匙把指向自己。

 5吃鱼、肉等带刺或骨的菜肴时,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捂嘴轻轻吐在叉上放入盘内。如盘内剩余少量菜肴时,不要用叉子刮盘底,更不要用手指相助食用,应以小块面包或叉子相助食用。吃面条时要用叉子先将面条卷起,然后送入口中。

 6面包应掰成小块送入口中,不要拿整块面包咬。抹黄油和果酱时也要先将面包掰成小块再抹。

 7吃鸡时,欧美人多以鸡胸脯肉为贵。吃鸡腿时应先用力将骨去掉,不要用手拿着吃。吃鱼时不要将鱼翻身,要吃完上层后用刀叉将鱼骨剔掉后再吃下层。吃肉时,要切一块吃一块,块不能切得过大,或一次将肉都切成块。

 8不可在餐桌边化妆,用餐巾擦鼻涕。用餐时打嗝是最大的禁忌,万一发生此种情况,应立即向周围的人道歉。取食时不要站立起来,坐着拿不到的食物应请别人传递。

 9就餐时不可狼吞虎咽。不愿吃的食物也应要放在盘中,以示礼貌。主人劝客人添菜,如有胃口,添菜不算失礼,相反主人也许会引以为荣。

 10不可在进餐时中途退席。如有事确需离开应向左右的客人小声打招呼。饮酒干杯时,即使不喝,也应该将杯口在唇上碰一碰,以示敬意。当别人为你斟酒时,如不要,可简单地说一声“不,谢谢!”或以手稍盖酒杯,表示谢绝。

 11在进餐尚未全部结束时,不可抽烟,直到上咖啡表示用餐结束时方可。如在左右有女客人,应有礼貌地询问一声“您不介意吧”

 12进餐时应与左右客人交谈,但应避免高声谈笑。不要只同几个熟人交谈,左右客人如不认识,可先自我介绍。别人讲话不可搭嘴插话。

 13喝咖啡时如愿意添加牛奶或糖,添加后要用小勺搅拌均匀,将小勺放在咖啡的垫碟上。喝时应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垫碟,直接用嘴喝,不要用小勺一勺一勺地舀着喝。吃水果时,不要拿着水果整个去咬,应先用水果刀切成4或6瓣,再用刀去掉皮、核,用叉子叉着吃。

 14进餐时,不要解纽扣或当众脱衣。如主人请客人宽衣,男客人可将外衣脱下搭在椅背上,不要将外衣或随身携带的物品放在餐台上。

因为传说羊角包起源于奥地利维也纳的一家糕点铺。在法国吃早餐时,你通常喜欢羊角面包加一杯牛奶咖啡和一些果酱。羊角面包在法国稍微贵一点。然而,有了好的黄油和精确的烘焙温度控制,制作出的柔软芬芳的羊角面包确实物有所值。

另一方面,摩卡村通过注入浓稠的奶酪,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改善。咬一口就会带来甜味。如果你把它和一杯咖啡混合起来,食物就会充满快乐。法国面包是法国饮食中最有特色的食物。法国人视食物为艺术,他们想出了用面包这种传统食物来最大限度地展示法国食物的美味、颜色和香味的主意。

伴随着精致的餐具、微弱的烛光、优雅的环境和柔和的温雅法语,你可以充分体会法国人民的浪漫情怀。然而,严格的生产技术使法国面包在世界上许多面包品种中脱颖而出。面包的基本成分不过是普通的东西,比如面粉、水、糖和盐,但是烤出真正美味的好面包并不容易。最重要的是要有非常严格的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

法国面包因其严格的生产工艺和精湛的生产而独具特色。法国的所有酒店都在早餐时向客人推荐新鲜烘焙的羊角面包。从外表来看,这种半弯曲的面包的两端中间很厚,很像山羊的角。中国人习惯称之为羊角面包。然而,法国人认为它更像一轮新月。羊角面包在法语中的正式名称是“新月面包”。

在魔都这个交融各地文化的奇妙都市,

生活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也带来了世界各地的“家乡风味“。

可以在早上找到可颂配咖啡的香浓惬意,

可以拥有精致甜蜜的悠闲下午茶,

也可以轻松体味一场奢华的传统法式晚宴。

在静安寺附近一个安静街角,

就有一间自带面包房的法式小酒馆,

征服了身边一众挑剔讲究的法国朋友。

每日路过夹根法棍回家,

或是用这里的传统菜式慰藉乡愁,

体味法国的一天,去这里就好!

可颂配咖啡

在法国,早晨从一块热面包开始

对于每一个早起,步履匆匆的早晨,什么东西适合唤醒困顿的精神,对于法国人来说肯定是一块刚出炉的热面包。迷迷糊糊的早晨,晃到熟悉的街角面包房,被里面传来的麦香和黄油香唤醒,是开启新一天的温暖仪式。

面包是法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法国 美食 的标志之一。不管在哪个城市,夹着法棍穿梭的在街头的人,都是属于这个国家独特迷人的风景。

而在武定路街口,有一家低调到找不到门牌和名字的法式面包房。小小一间总是十分热闹,充满了法国街边小店的温暖朴质,来来往往的外国人、 匆忙上下班的白领、带小孩的爷爷奶奶们,路过都会很自然的推开门,买个面包再离开。

面包房的面包种类丰富,而且出品质量在魔都也非常能打,遵循传统做法。当然,也有些颇有想法,味道充满惊喜的特别款,闭眼买几乎没有雷区。

2017年第一次发现这间小店,就被这里的法棍所征服,体型饱满匀称,刀口整齐的翻开露出烤至金黄微焦的面包体。内部气孔均匀微微湿润,还能闻到淡淡的天然酵母香气。刚出炉时,热法棍外酥内韧,香气和口感迷人的直击内心,从此便爱上了这里。

如果说豆浆油条是中式早餐绝配,那么法国早餐中的黄金搭档就是可颂和咖啡。就算吃不惯法国酸面包,也几乎没人不爱法国黄油香气馥郁的酥皮面包,咬下酥香可口还带着微微的甜,再啜一口醇厚微苦的拿铁,困倦的精神也在幸福的包围中振奋起来。

精致法式下午茶

再忙碌也要享受甜蜜午后时光

想到法国大家还会想到什么?法式甜品大概第一时间就会出现在脑海中。外观精致娇俏,内部藏着复杂的层次,浪漫的法国人,把甜品做成了艺术。所以爱下午茶的并不止是英国人,热爱享受美好慢生活的法国人,同样有独具法式甜蜜风情的甜品下午茶。

用古典镜子陈放的精致甜品们都被做成了迷你的尺寸,马卡龙、巧克力、香缇泡芙、经典焦糖香草拿破仑、巧克力慕斯蛋糕、柠檬挞和可露丽,虽然迷你但依旧保持了优秀的味道和口感层次。这套下午茶几乎涵盖了的法式甜品的各个大类,而且款款经典,一次就能吃遍法式甜品的精华。

下午茶也配了咸点,酥脆香浓的迷你可颂小小一只很是可爱。夹上自制烟熏三文鱼做成可颂三明治,配法式酸奶油酱,两三口吃掉,好吃到意犹未尽。

迷你汉堡身材娇小却十分有料,布里欧修面包制作的汉堡胚带着浓郁的黄油香,配上肉汁丰盈的牛肉饼和大块鹅肝,把汉堡做出了法餐一般的讲究精致。

传统经典法式滋味

款款都有 历史 可以追溯的法国菜

而上面这家温暖的法式面包房和精致的法式下午茶,全都出自这家充满格调的法式小酒馆。身处静安寺商圈,却避开了繁华嘈杂,静静的藏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武定路街口。每到晚餐时段便人气火爆,来这里能尝到百年法餐的经典之美。

作为自己心爱的小酒馆,菜单早就滚了几遍,但每次想吃传统法餐我们总会想到这里。一是因为经典不会吃腻还总让人念念不忘;二是因为这里的菜品,在传统的基础上一直在升级,变得更加精妙,每口都能吃得出主厨倾注的热情和用心,不断带给我们愉快的小惊喜。

这里还有一间我们心爱的法国小酒窖,藏了各大产区上百种优质葡萄酒,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涵盖了各个产区的代表性葡萄酒,甚至包括收藏级别的大名庄知名年份酒款。法式晚宴,一定要餐酒搭配妥帖才算圆满。

于是每次来吃饭,点完菜后选酒成了开餐前的乐趣。作为老客人,拜托经理带我们逛酒窖,选酒之余也能学到不少关于葡萄酒和餐酒搭配的小知识。

法式传统风味馅饼

Pâté在法国是小酒馆和肉铺随处可见的经典,也是这里的招牌。香浓的肉馅包裹着火腿、鸭腿肉、鹅肝等各类食材,啫喱带着甜美的酒香和淡淡的烟熏味,夹杂着黑松露和开心果的香气,将丰富的滋味串联成整体,令人丰盛满足,把法国乡村风味做的格外精致讲究。

乡村肉冻组合

乡村肉冻也是有着百年 历史 的经典法国 美食 ,做法考究工序繁复且备料复杂,在魔都也难得一见。惊喜的是,最近这里的肉冻组合升级了!更加精细考究,配上面包和红葡萄酒,让许多法国朋友能够一解舌尖上的乡愁。

绿色款以混合香草味为基底,酸鲜滋味和肉感相交织,清爽开胃。中间一款吃得出明显的开心果香,和油润的鹅肝滋味、充满油脂的香气和快乐。最后一款入口烟熏味明显,口感爽滑汁水四溢。每款味道大不相同但都肉感十足,是豪放又不失考究的经典法式乡村味。

露杰鹅肝冻糕

产自法国的露杰鹅肝,是法餐三宝之一,也是位列前三的珍馐美味,馥郁美妙的油润香气,总是让人不知不觉便沉沦其中。鹅肝需要用混合香草和酒进行泡制后,经过特殊工艺长时间烤制,再用鹅油封入罐中,然后交给时间让风味融合沉淀,方才造就一块好的鹅肝冻糕。

在法国无花果酱是鹅肝的经典搭档,这里的无花果酱也不简单。用白波特腌制,烤制后细心过滤,恰到好处的酸甜刚好中和鹅肝的丰腴口感,配上烤至酥香的布里欧修面包,是无比曼妙的享受。

法式酥皮黑松露汤

酥皮黑松露汤是法国名厨博古斯的成名之作,首次出现是他在法国的爱丽舍宫中为法国皇室制作的菜单上。不仅汤底要恒温慢炖一整晚,酥皮也需要时间一层层冷藏折叠,颇费功夫。

上桌后在顶部刨上满满的黑松露,你可以像法国皇室一样优雅得敲开酥皮,黑松露落入汤中,香气伴着热气飘散出来。加入鹅肝,小牛肉和黑松露等食材,材料丰富的浓郁汤底混合着松脆的酥皮,带着黑松露的香气,让人身心满足。

西伯利亚鱼籽酱50g佐蛋白奶油酱,咸味苏打饼干

世界三大珍馐,除了鹅肝,松露就是鱼子酱,陈放在光泽温润的贝壳中,像是一粒粒珍宝。品尝鱼子酱一定要配上气泡细密优雅的香槟,和专属的贝壳勺,如此优雅的仪式才不辜负它的滋味。

在西伯利亚,苏打饼干是鱼子酱标配,用打发得轻盈如云朵的蛋白奶油酱打底,放上一小勺鱼子酱,入口鱼子酱曼妙得像是在口中舞蹈,再喝一口香槟,整个人都想跟着美味舞蹈起来。

烟熏帝王鲑佐土豆舒芙蕾

常见的烟熏帝王鲑,这里也做的格外精彩。长时间腌渍给了三文鱼更加柔韧的口感和浓郁的滋味,再用胡桃木冷熏,风味复杂迷人带着三文鱼独特的油香且十分嫩滑。

配菜的土豆舒芙蕾,轻盈得充满空气感,内部像泡芙一样中空,填了法式酸奶油酱。搭配三文鱼一起入口,鱼籽酱、牛油果泥、青柠皮、和奶酱中清香的茴香碎点缀其中,都是看似简洁的菜品中,一点一滴让人惊喜的小心思。

左:照烧鳗鱼与露杰鹅肝佐绍兴黄酒啫喱

右:蓝鳍金枪鱼鞑靼佐脆米片

牛油果酱,西伯利亚鲟鱼子酱

金枪鱼鞑靼和牛肉鞑靼一样,都是这里的经典菜品,金枪鱼肥美鲜甜,配上脆米片和细腻的牛油果酱,滋味丰富,口感充满对比。另一道则是这里不多见的创意菜,用照烧鳗鱼的鲜甜包裹鹅肝倒也十分和谐,酸香十足的黄酒啫喱刚好解腻,把传统和创意演绎的十分精彩。

法国布列塔尼蓝龙虾佐意大利扁平面

龙虾汁,新鲜番茄酱,鲜奶油,罗勒叶与新鲜香草

主食中有三道经典菜来这里一定不要错过,这个季节布列塔尼蓝龙虾是首推。100万只中才有1只的稀有,加上捕捞困难,让这个矜贵的海洋珍宝,自15世纪开始已经大受法国老饕追捧,是法国超好餐厅的餐桌宠儿。

这个季节,鲜活的蓝龙虾带着满满的虾籽,不需要复杂的调味烹饪,完美的火候带出虾肉饱满鲜甜的脆嫩滋味。龙虾汁富有大海的鲜美浸润了劲道的意面,还能吃到口感脆甜的一串串龙虾籽,配一杯Chablis白葡萄酒,有着沁人心脾的美妙体验。

法国布雷斯鸡酿黄油松露佐黑松露土豆泥,原味鸡汁

法国会被称为“高卢雄鸡”,而这个“鸡”就是法国“国鸡”布雷司鸡。像葡萄酒一样有AOC法定产区,并且有着严格饲养监管标准的布雷斯鸡,是法国一众米其林餐厅首选食材,红冠、白羽、蓝脚也刚好是法国国旗的颜色。每年圣诞前夕,布雷斯地区还会举办布雷斯鸡比赛,头奖那只将成为爱舍丽宫圣诞晚宴的主菜。

用特制的调味黑松露黄油酿入鸡腔内增香,出炉后光是香气就足够勾人。可以交代侍者先端上来拍照,之后再交由厨房帮忙细心切开,上桌后刨上法国黑松露,仪式感十足。

布雷斯鸡油脂分布均匀,鸡肉味十分浓郁,外皮焦脆的烤鸡,鸡肉汁水充盈,肉质鲜美有嚼劲,连鸡胸肉都香气十足口感滑嫩,难怪法国总理都是它的粉丝。鲜嫩可口的鸡肉搭配果香浓郁,滋味清爽的勃艮第黑皮诺,更是妙得恰到好处。

Racine招牌惠林顿牛排(M9澳洲纯血和牛牛柳)

佐季节烤蔬菜,松露土豆泥,红酒松露汁

惠灵顿是这里的招牌菜,也是厨师技术的试金石之一,酥皮要有层次和香气,两次烹饪的牛肉要精确掌控熟度,蘑菇酱也有讲究,过湿过干都会影响口感。

这里的惠灵顿本就人气超高,现在换了造型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圆柱形的包裹方式,可以让酥皮、鹅肝、松露蘑菇酱更均匀的包裹住牛肉,而且肉的分量也更足,每一口都满足感爆棚。

面包房的可颂出品优秀,餐厅的酥皮当然不会差。软嫩的肉感配上入口即化的油润鹅肝,再搭配酥松奶香十足的外皮,香气四溢。蘑菇酱里放了黑松露,搭配浓郁的红酒松露汁,再配一杯波尔多复杂浑厚且略带有矿石气息的红葡萄酒,有着喝酒吃肉的富足感但又不失法式优雅。

烤深海银鳕鱼佐西伯利亚鱼子酱

烟熏鳕鱼花菜酱,龙虾汁

除此之外,我们还试了新升级的烤银鳕鱼,鳕鱼细嫩鲜甜之余,带着迷人的烟熏香气,打成泡沫的龙虾汁鲜美轻盈,佐鱼子酱、芝士花菜酱一起吃,滋味层层递进。鱼下面还藏了法餐中爱用的小扁豆,在顺滑之余增加了咀嚼的快乐。

虽说这里的每道菜都格外考究精致,但很多菜依旧不失乡村风小酒馆大分量的诚意,想多吃几个菜可得多约几个好朋友,还能开瓶好酒。

相约浪漫暧昧夜巴黎

藏在上海小马路上的古典法式小花园

这间让人充满幸福感的法式小酒馆,称得上是我们名副其实的“老朋友”。老板也是个颇为有个性的人,不仅沉迷钻研菜品,也常常冒出些有趣的小想法,屡次装修,餐厅变得越来越精致浪漫。

从2017年刚开业,这间法式小酒馆就成了我们以及身边一众法国朋友的心头好,从自然气息的露天庭院,再到现在的精致复古小酒馆,我们也算是见证了这里的成长。

曾经的露天南法风小花园,变得更加温馨浪漫,但一直不失绿意和自然感。像是巴黎精致的花园餐厅。精心雕塑的艺术品、浪漫古典的烛台、每一株鲜花和绿植都美的恰到好处。

除了外面的小花园,走进带有壁炉的室内,则像是走进了一间法国考究的乡间小酒馆,墙上挂着印象派的油画,室内陈设着不少精致的古董和工艺品,带着时间积淀所形成的 历史 和故事。

惊喜的是,这里还加了新灯光,柔和的白光投在每个人的餐位上,能让菜品的呈现出更加精美诱人的一面,拍照也更好看,是格外贴心的小细节。

店内的小细节还不止这些,充满自然感的R字Logo,葡萄酒瓶塞的装饰,连外墙都是用生蚝,和海螺壳一个个贴起来的,一砖一瓦都藏着细腻精巧的小心思。

烛光闪烁的法式古典风情“小花园”,玻璃屋里的浪漫夜巴黎,这里似乎藏了所有关于法国的浪漫幻想。暧昧和柔情也随着夜的深沉愈加升温,配上精致的菜品喝到微醺,和爱人一起来制造些关于 美食 和爱的故事吧!

Le Bistrot de Racine

地址: 常德路609-1楼

营业时间: 周二至周四 13:30-00:00 周五至周日 12:00-00:00

数年之后,旅途中风景已逐渐模糊,但对一个吃货来说,依旧能唤醒曾经触动自己味蕾的 味觉记忆

饮食往往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体现,一代一代的居民,受地域、物产、历史的种种影响,形成了不同的生活习惯,且点点滴滴都反映在饮食文化上。世界各国多元的饮食文化让人叹为观止,但论及菜肴所蕴藏的艺术性,那便非法国菜莫属。

法国对饮食的讲究程度是唯一能和中国齐名的国家,法餐以选材精细、制作考究闻名。关于吃,法国人一贯走的是“ 吃饱—吃好—吃情调 ”的路线,所以在他们眼里,美食不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艺术。无论是法餐细腻的口感、美味的酱料、华美的餐具及摆盘,都受到了全世界的饕餮之徒的追捧。

凡是去过法国的人,不仅深深迷恋法国人骨子里的浪漫情怀,也会迷失在法国美食的诱惑之中不管你钟爱高级料理,抑或喜好街头小吃,这里永远可以满足所有人的味蕾。给你挑选几个最具代表性的法国美食,一定要一一品尝,才不枉来法国走一遭~

鹅 肝

Foie gras

在欧洲,鹅肝和鱼子酱、松露齐名,它们被视为“世界三大珍馐”,同时,鹅肝是法国传统名菜之一。据记载,真正发现吃鹅肝的乐趣和美味的是 2000 多年前的罗马人,因为野鹅在迁徙之前会吃大量的食物,把能量储存在肝脏里,以适应长途飞行的需要,而在这段时间捕获的野鹅味道也是最为鲜美。后来,人们通过把干燥的无花果碾碎填入鹅的胃使其快速增重,以增加鹅肝的肥美程度。

吃的是鹅肝还是鸭肝?

这款美食的法文名中被称作“Foie Gras”,到了英文里也就直接用了这个词,中文更是直接翻译成了‘鹅肝酱’。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人觉得只要在法餐点了“Foie Gras”就会吃到鹅肝一样。

但是,真相正好相反:在法餐里,会把整个肥肝大类里分成鹅肝(Foie Gras d’Oie)和鸭肝(Foie Gras de Canard)两个完全不同的种类。并且, 法国市场上销售的‘Foie Gras’九成以上都是鸭

所以,当去到法国当地比较小的餐馆里时,如果不专门说明,那端上餐桌的多半就是鸭肝。而且,鸭肝和鹅肝在卖相和口味上也有很明显区别,鸭肝的颜色偏淡,吃到嘴里之后会有一些腥味。而鹅肝是有点偏粉红色,口感就像喝好酒一样,同时又有点淡淡的栗子香味。

法式焗蜗牛

Baked snails

法餐里的蜗牛,胖嘟嘟的外形和我们常吃的田螺倒有几分相似,比较常见的一种便是法国大蜗牛( Helix pomatia ) 。如果来到法国,哪怕不敢吃蜗牛,也一定要尝一尝,否则就太可惜了。

蜗牛料理是法国名菜,在法国餐厅里,对于这道菜有独用的焗碟,焗碟上有六个小凹坑,里头会盛满绿色的液汁,吃之前把蜗牛浸泡在里头,就不会来回滚动了。

吃蜗牛的时候一定是用左手用钳,右手握叉,用叉子挑出蜗牛,蘸上那些绿色的液汁再放入口中,这时就会感受到香草的香气在嘴里扩散开来,再咬,嘴里就充满了蒜蓉香、牛油香。 焗蜗牛肉鲜味美,吃起来又嫩又脆,跟我们平时吃的海螺有些类似~

法国人对美食的高要求和一丝不苟的精心制作,让蜗牛这种特殊的食材变成了法国鼎鼎有名的招牌。在品味焗蜗牛这道美味佳肴时,也让人更深入地了解了历史悠久的法国饮食文化。

法式牛排

French steak

法式牛排是西餐代表之一,法国风格美食。通过煎炸等工序制成,外焦黄味酥香,里鲜红味鲜嫩。

欧洲中世纪时,猪肉及羊肉是平民百姓的食用肉,牛肉则是王公贵族们的高级肉品,尊贵的牛肉被他们搭配上了当时也彰显尊贵身份的胡椒及香辛料一起烹调,并在特殊场合中供应,以彰显主人的尊贵身份。

那么,应该选择几分熟的牛排呢?

牛排的熟度, 一般分四个阶段:

■ un steak Bleu——就是所谓的一分熟,近乎生的牛排。正反两面在高温铁板上各加热30~60秒,表面稍微有一点焦**泽,当中完全是鲜红的生肉状态。

 

■ un steak saignant——三成熟牛排。这个熟度的牛排汁水比较多。大部分肉接受了高温渗透传至中心,但还没有产生大变化,用刀切开之后上下两侧是棕色的,中心的地方是由粉色转为鲜肉色,用刀切的时候还会有血水渗出来。

 

■ un steak à point——表面焦黄的六分熟牛排。这种熟度的牛排里面是粉红色且夹杂着熟肉的浅灰和棕褐色,整个牛排温度口感均衡,质感偏厚重,有咀嚼感。

 

■ un steak bien cuit——全熟的牛排。这种牛排通体呈现出咖啡色乃至焦黄程度,口感厚重。 不过在法国的餐馆里,很少有人选择这种牛排。 

在法国,还有一种牛排叫Tartare, 也就是全生的牛排,这种牛排使用上等的牛肉末上面铺一个生鸡蛋和一些香料制成,吃的时候可以依个人口味加芥末,黑胡椒,盐等调料。

法国人爱吃较生口味的牛排,由于这种牛排含油适中,又略带血水,口感比较鲜美。在半生时牛肉保留了美妙的牛肉原汁,鲜美可口。相反,牛排烤的时间越长,肉汁蒸发的越多,肉质也变得比较坚韧,鲜美感也会消失殆尽。

可 颂

 Croissant

如果你见过清晨的巴黎,你一定会知道,天还朦朦亮的时候,满城的面包店或是咖啡店已经开始萦绕起酥皮面包的烘焙香气,尤其是新鲜出炉的可颂总是最抢手的早餐。

开始一天工作的巴黎人通常愿意在家门口的小巷子里买一杯滚烫的Expresso,再要一个刚出炉的可颂,讲究的愿意坐在咖啡馆里吃,不拘小节的就拿在手中边走边吃,在特别在寒冷的季节里,彷佛可颂和咖啡的温度才是最能焕发一天的活力的。

最以烘焙技艺为骄傲的法国人,可是当今酥皮面包制作的佼佼者。但这类酥皮点心在法语里叫做“Viennoiserie”——维也纳酥点。可见, 酥皮的起源可不在法国,这一只小小的可颂背后可有著不少的故事!

传说,土耳其人企图趁奥地利人入睡时通过在城墙下挖地道的方式入侵奥地利,而那天凌晨唯一没有睡觉的是为当天市场淮备面包的面包师们。

而其中一位面包师听到了土耳其军队挖洞的声音并拉响了警报从而终止了土耳其人的入侵活动,之后这位面包师唯一的要求是允许他单独烘焙纪念此次胜利的糕点。所以,可颂是为了纪念1683年战胜奥斯曼土耳其人对维也纳的围攻而创造的糕点。

为了纪念这个面包师,全维也纳的面包师,将面包做成土耳其军旗上的那把弯月形状,以表示是他们“拿下”了土耳其。所以,最传统的可颂,就是新月形状的。

1839年,奥地利人在巴黎开了一家维也纳面包房,新月形的可颂面包非常受欢迎,法国人就用“新月”的法语“Croissant”来称呼它。也就是从那一刻起,可颂开始在法国面包师的不断创新下,变成了最受欢迎乃至法国面包的代表。

极富创意的法国人,不仅将可颂做出了多种形状,还做出了不同的味道。有裹着馅料的,还有一切两半做成法式三明治的,总之各种各样的可颂都可以在法国街头找到。怪不得美食家们都说:“可颂是来法国旅行的游客餐单上必不可少的食物”!

马卡龙

Macaron

每个憧憬浪漫的法国人心中都有两个巴黎梦:一个是灯火辉煌的香榭丽舍大街;另一个是琳琅满目的甜点蛋糕。五彩斑斓的甜点世界,如果抹去法式的艺术和浪漫,可能就只剩下了黑白。

而在法国,甜品,不仅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成了一种文化的精髓和一个民族的骄傲。 甜点师和甜品本身,已被赋予了太多的浪漫色彩,人们总说,甜点师堪比珠宝师,甜品则美得像梦。

马卡龙,是一种颇具代表性的法式甜点,颜色丰富,小巧可爱,每次看见马卡龙,就好像带领人们走入了一个缤纷多彩的世界,让人迷恋不已。

马卡龙翻译为Macaron,相传马卡龙最早传入法国的时候,与如今的马卡龙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以前的卡马龙只有单片,没有过多的夹心,随着时间的变迁,慢慢的发展有夹心和加入不同的佐料,创造出五彩缤纷的颜色,就这样,在法国发扬光大的马卡龙,也被贴上了浓浓的法式标签,所以,马卡龙不仅仅是一种甜点、美食,也承载着一种文化。

最早的马卡只用于贵族的宴会上,是奢华的象征,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也渐渐的进入寻常百姓家。

在法国,最著名的便是Pierre Hermé家的马卡龙,它巧妙地融合了水果、鲜花、酸奶、巧克力等食材,且已做出了渐变色的马卡龙及上下层风味不同的马卡龙,层次丰富,口感细腻而清甜,独具风味。

一个城市的魅力,美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不同的味觉体验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性格。就算数年之后,旅途中风景已逐渐模糊,但对一个吃货来说,依旧能唤醒曾经触动自己味蕾的味觉记忆。

法国人展现着高雅,法国文化传递着浪漫,而法国饮食则传承了文化精髓,含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法国人民。世界三大美食中,法国菜占其中之一,人们不仅陶醉在法国菜精致的菜色里,更沉浸在鲜美的法国风味中。

相关阅读

1/4决赛前先跟你聊聊日本喝酒的事儿,乾杯!

日本足球虽败犹荣的秘密是什么?

日本情报|夏季风物诗の祭与花火

日本美食の夏日限定

撸串是门艺术,也可以很有仪式感

法国人就是浪漫派的。法国风土人情

交际习俗

注重服饰的华丽和式样的更新。妇女视化妆和美容为生活之必需。时间观念强,工作计划性强,奉行“女士第一”的原则。习惯行握手礼,有一定社会身份的人施吻手礼。少女常施屈膝礼。男女之间,女子之间及男子之间,还有亲吻面颊的习惯。社交中不愿他人过问个人私事。反感向妇女赠送香水及初次见面就送礼。

信仰禁忌

大多信仰天主教。忌“13”和“星期五”。忌**和墨绿色。忌孔雀和仙鹤。视菊花、杜鹃花与核桃等为不祥之物。喜爱艺术和娱乐活动。

饮食特点

法国人会吃,也讲究吃。法国菜风靡世界。法国人喜欢吃蜗牛和青蛙腿,最名贵的菜是鹅肝。喜欢喝酒。法国菜的特点是鲜嫩。法国人也非常喜欢中国菜。

服饰

法国时装在世界上享有盛誉,选料丰富、优异,设计大胆,制作技术高超,使法国时装一直引导世界时装潮流。在巴黎有2000家时装店,老板们的口号是:“时装不卖第二件”。而在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两个妇女穿着一模一样的服装。目前高级时装最有名的有:“吉莱热”、“巴朗夏卡”、“吉旺熙”、“夏奈尔”、“狄奥尔”、“卡丹”和圣洛朗”。近年来,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巴黎女郎的裙子,其式样之多。款式之新,在别国很难见到。法国人是把收入的最小部分用于穿着的欧洲国家,法国人一般很注意服装方面的鉴赏力,也接受比较便宜的而不十分讲究的仿制品。

小动物

当今法国家庭,对小动物恩宠倍加,不惜耗费巨金收买哺养。有一半以上家庭饲养各种小动物,总头数在3000万只以上。1/3的家庭养狗,狗的数量已近4万条。各种狗医院、狗服装店屡见不鲜。动物不仅给法国人带来了乐趣,也造成一定灾难。法国每年发生狗伤人的事件50多万起。

礼仪

法国是一个讲文明礼貌的国家。对妇女谦恭礼貌是法国人引以自豪的传统。法国人见面打招呼,最常见的方式莫过于握手。不过握手时一是握时间不应过长,二是没有必要握住人家的手使劲晃动。一般是女子向男子先伸手,年长者向年幼者先伸手。上级向下级先伸手。

法国是第一个公认以吻表示感情的国家。法国人的吻有严格的界限:他们在见到久别重逢的亲友、同事时,是贴贴脸或颊,长辈对小辈则是亲额头,只有在爱人和情侣之间,才亲嘴或接吻。

婚俗

结婚前先订婚,仪式简单,一般由女方的家长宴请男方的家长及兄弟姐妹,也可同时邀请其他亲戚、甚至一两名好友出席。婚礼也已逐渐简化,但仍不失为最隆重的家庭节日,带有庄严神圣的色彩。婚礼由市长或他的一名副手主持,习惯上是在周二、四、五、六早9时至下午5时之间。婚后大宴宾客。法国农村有的地方在婚前要签订财产婚约并办理公证。婚约中要写明未婚夫妇的全部财产、未婚妻的嫁妆和未婚夫的产业。婚龄纪念在民间已成为一种喜庆的风俗。女子守寡300天后,或宣布与丈夫分居300天后可以再嫁,男子则无时间上的限制。

圣灵节

每年11月1日圣灵节,相当于中国的清明节。法国人习惯上在这一天去墓地祭奠,缅怀为国捐躯的先烈。圣喀德琳娜节 巴黎“大龄女青年”的节日。每年11月25日这一天,年满25 岁而尚未婚配的姑娘们到喀德琳娜塑像前献一束鲜花,再到大时装店跳舞,饮酒狂欢,最后选出一位最美的姑娘作为节日的王后。

用餐习惯

法国人把烹调看成是一门艺术,法国菜也确实风糜全球。在法国一日三餐通常是这样安排的。 早餐:面包、咖啡、热巧克力; 午餐:午餐是法国人最重要的一餐,一般在下午一点左右, 晚餐则在九点以后。法国人社交的正餐一般要持续两小时以上,开始先是开胃菜,然后是鱼或意大利面条,再才是主菜,主菜还附带许多生菜、沙拉、奶酪,水果,有时还有甜点心,餐后咖啡也必不可少。

1)社交礼仪

与英国人和德国人相比,法国人在待人接物上表现是大不相同的。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爱好社交,善于交际。对于法国人来说社交是人生的重要内容,没有社交活 动的生活是难以想象的。

第二,诙谐幽默天性浪漫。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大都爽朗热情。善于雄辩高谈阔论,好开玩笑,讨厌不爱讲话的人,对愁眉苦脸者难以接受。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法国人不仅爱冒险,而且喜欢浪漫的经历。

第三,渴求自由,纪律较差。在世界上法国人是最著名的“自由主义者”。“自由、 平等、博爱”不仅被法国宪法定为本国的国家箴言,而且在国徽上明文写出。 他们虽然讲究法制,但是一般纪律较差,,不大喜欢集体行动与法国人打交道,约会必须事先约定,并且准时赴约,但是也要对他们可能的姗姗来迟事先有所准备。

第四,自尊心强,偏爱“国货”。法国的时装、美食和艺术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再此影响之下,法国人拥有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他们看来,世间的一切都是法国最棒。与法国人交谈时,如能讲几句法语,一定会使对方热情有加。

第五,骑士风度,尊重妇女。在人际交往中法国人所采取的礼节主要有握手礼、拥抱礼和吻面礼。

(2)服饰礼仪

法国人对于衣饰的讲究,在世界上是最为有名的。所谓“巴黎式样”,在世人耳中即与时尚、流行含意相同。

在正式场合:法国人通常要穿西装、套裙或连衣裙,颜色多为蓝色、灰色或黑色,质地则多为纯毛。

出席庆典仪式时:一般要穿礼服。男士所穿的多为配以蝴蝶结的的燕尾服,或是黑色西装套装;女士所穿的则多为连衣裙式的单色大礼服或小礼服。

对于穿着打扮,法国人认为重在搭配是否得法。在选择发型、手袋、帽子、鞋子、手表、眼镜时,都十分强调要使之与自己着装相协调相一致。

(3)餐饮礼仪

作为举世皆知的世界三大烹饪王国之一,法国人十分讲究饮食。在西餐之中,法国菜可以说是最讲究的。

法国人爱吃面食,面包的种类很多;他们大都爱吃奶酪;在肉食方面,他们爱吃牛肉、猪肉、鸡肉、鱼子酱、鹅肝,不吃肥肉、宠物、肝脏之外的动物内脏、无鳞鱼和带刺骨的鱼。

法国人特别善饮,他们几乎餐餐必喝,而且讲究在餐桌上要以不同品种的酒水搭配不同的菜肴;除酒水之外,法国人平时还爱喝生水和咖啡。

法国人用餐时,两手允许放在餐桌上,但却不许将两肘支在桌子上,在放下刀叉时,他们习惯于将其一半放在碟子上,一半放在餐桌上。

(4)习俗禁忌

法国的国花是鸢尾花。对于菊花、牡丹、玫瑰、杜鹃、水仙、金盏花和纸花,一般不宜随意送给法国人。

法国的国鸟是公鸡,他们认为它是勇敢、顽强的直接化身。

法国的国石是珍珠。

法国人大多喜爱蓝色、白色与红色,他们所忌讳的色彩主要是**与墨绿色。

法国人所忌讳的数字是“13”与“星期五”。

在人际交往之中,法国人对礼物十分看重,但又有其特别的讲究。宜选具有艺术品味和纪念意义的物品,不宜以刀、剑、剪、餐具或是带有明显的广告标志的物品。男士向一般关系的女士赠送香水,也是不合适的。在接受礼品时若不当着送礼者的面打开其包装,则是一种无礼的表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635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3
下一篇2023-07-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