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肖邦、贝多芬作品特点

舒伯特、肖邦、贝多芬作品特点,第1张

弗雷德里克·肖邦(1810-1849,年终39岁)

全名: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 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法语)

伟大的波兰音乐家 作曲家

代表作:《马祖卡舞曲》、《圆舞曲》、《葬礼进行曲》、《革命练习曲》

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从六岁时开始学习钢琴,在七岁时写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十六岁时加入了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度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其中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如:《第一叙事曲》、《bA大调波兰舞曲》等;有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性作品,如《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谑曲》等;有哀恸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如《降 b小调奏鸣曲》等;还有怀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幻想性作品,如不少夜曲与幻想曲;有《离别》等感情的钢琴曲。

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他在国外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为贵族演出。1837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舒曼称他的音乐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他临终嘱附姐姐路德维卡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Fryderyk Chopin (1810一1849)生于华沙的近郊热里亚佐瓦·沃利亚。他的父亲尼古拉·肖邦原是法国人,后迁波兰,曾参加过1794年波兰民族英雄柯斯秋什科(1746—1817)领导的反抗侵略者的起义。起义失败后流落华沙,靠教学等工作度日。后来,他又在家中开设了一所寄宿学校。从此,他就不再参与政事,只求平安地生活下去。但是,他和华沙的文化界人士保持有较密切的来往,这对小肖邦的思想成长是有影响的。 创作时期 肖邦的创作可分为4个时期,即华沙时期、华沙起义时期、在巴黎的全盛时期、晚期。

华沙时期(早年~1830) 这一时期的创作除少数作品外,在肖邦的整个创作中不占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它是肖邦一生创作的起点,其中已经闪耀着民族感情和民族风格的光辉,这在他的《d小调波洛奈兹舞曲》(1827)钢琴与乐队合奏的《降E大调大波洛奈兹舞曲》(1831)《C大调马祖卡舞曲》(1829) 《F大调马祖卡舞曲》(1829)、钢琴与乐队合奏的《波兰主题幻想曲》(1828)和《克拉科维亚克舞曲风格回旋曲》(1828)中都有鲜明的体现。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作品是1830年作的两部钢琴协奏曲。这两部作品富于浪漫主义气质,对爱情生活的体验,对幸福的热烈向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明朗欢快情绪贯穿全曲。音乐富于民族民间彩,《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末乐章主题有质朴优美的马祖卡舞曲风格,《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末乐章主题则是一支带有强烈的克拉科维亚克舞曲风格的强劲、粗犷的旋律。

华沙起义时期(1830年末~1831年) 在这一短暂的时间里,肖邦的创作出现了一个飞跃。《b小调谐谑曲》(1831)写于逗留维也纳时期。起义激起的爱国热情同对祖国亲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构成一首既严峻又温存的音诗。《c小调练习曲》(别称《革命练习曲》,1831)《d小调前奏曲》(1831)则写于得知华沙沦陷之后,激愤悲痛之情同严整洗练的艺术形式之间达到高度完美的统一,成为肖邦早期音乐创作中的杰作。同时期创作的《a小调前奏曲》则充满了迷惘、茫然的情绪,音乐构思奇特而新颖。

在巴黎的全盛时期(1832~1845) 在肖邦这一时期的创作中,深刻的民族内容,富于独创性的艺术形式和娴熟的音乐风格使他的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创作涉及到钢琴音乐的各种体裁,从练习曲、前奏曲、马祖卡舞曲、波洛奈兹舞曲、夜曲、圆舞曲、即兴曲,直到结构更为复杂的叙事曲、谐谑曲、奏鸣曲,都获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肖邦的绝大部分练习曲都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其中《E大调练习曲》(1832) 《b小调练习曲》(1834)、《a小调练习曲》(1834)等最为突出。《E大调练习曲》是一首感情温存、深沉的哀歌,它的曲调属于肖邦创作的最优美的曲调之一,倾注了对祖国无限爱恋的感情。《b小调练习曲》则是一首充满了阴郁激愤情绪的作品。它的主题紧张强烈富于戏剧性,而它的中部却渗透着一种沉思宁静的悲凉气氛。在适宜于主要表现单一形象的练习曲体裁中,采用如此强烈的双主题对比的原则以造成尖锐的戏剧性冲突,这在肖邦的练习曲中也是不多见的。《a小调练习曲》则情感严峻,气势磅礴,全曲由号角性的简单音乐动机发展成为波澜壮阔的巨流,把音乐推向戏剧性的悲壮的高潮,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肖邦的3首奏鸣曲中,在内容的深刻性和艺术的独创性方面最突出的是《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1839),其中的第3乐章《葬礼进行曲》,寄托着对华沙起义中为民族解放而献出生命的烈士的哀思,是肖邦音乐中最脍炙人口的篇章之一。夜曲是肖邦创作中最富于浪漫主义气质的体裁。他早年创作的夜曲深受英国作曲家J菲尔德夜曲的影响,追求音乐风格的细腻、华美和典雅秀丽,有比较浓厚的浪漫主义感伤情调。流亡巴黎后创作的夜曲在内容上愈加深刻,音乐风格也更富于个性化了。他的《c小调夜曲》(1841)完全摆脱了菲尔德的影响,主题朴实无华、严肃而又悲哀,音乐的发展愈来愈富于戏剧性。它标志着肖邦已经将夜曲的创作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大大地挖掘了夜曲的表现潜力,使它成为一种能容纳深刻社会内容的音乐体裁。肖邦的4首叙事曲全是这个时期创作的,其中有的是直接同波兰的民族史诗和民间传说相联系。如《g小调叙事曲》(1835)的创作是直接受到了波兰民族诗人密茨凯维奇的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的启示。肖邦把握了为民族献出生命的英雄华伦洛德的深沉、严肃、大无畏的性格以及贯穿整个长诗的紧张的悲剧性气氛,将它们体现在严整的奏鸣曲快板乐章的形式中。《F大调叙事曲》(1839)则取材于同一位诗人的民间幻奇故事诗《希维德什扬卡》。原诗描写一个负心的少年猎人,由于背叛了爱情誓言终于受到了惩罚,被希维德什扬卡仙女拖入湖底。肖邦在这首叙事曲中没有企图去描绘或暗示原诗的故事情节,而是用高度概括的方法展现了两个相互对立的情境,通过它们之间矛盾冲突的发展来揭示原诗的意境和感情气氛。波洛奈兹舞曲是肖邦在这个时期创作中民族精神体现得最为强烈的体裁。他早年创作的波洛奈兹舞曲中的那种注重外在华丽效果的倾向被一种深刻、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朴实无华、刚毅豪放的艺术风格所代替。肖邦或从波兰民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中吸取精神力量,或从缅怀祖国光荣的往昔,悲叹今日沦亡的苦难中激励自己的民族感情,以抒发他内心的郁愤,振奋民族精神。《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1838)是一首胜利凯旋的颂歌,贯穿始终的管弦乐队般的丰满强大的音响,展现了古代波兰庆祝民族胜利时光辉灿烂的情景。《c小调波洛奈兹舞曲》(1839)则是一首哀叹祖国沦亡的沉痛音诗,主题的感情基调是悲哀和压抑的,但丝毫没有感伤。《升f小调波洛奈兹舞曲》(1841)规模宏大,富于戏剧性,它同对波兰历史上的民族战争情景的想象有联系。悲壮严峻的首尾部分同色彩暗淡、感情忧郁的中间部分形成对照,在波洛奈兹舞曲体裁中别具一格。《降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1842)是同类体裁乐曲中性格最刚毅、豪迈,气势最宏伟、磅礴的一首。它的主题具有果断、刚健的节奏,热情豪迈的旋律以及明亮的大调式和声,体现着不屈不挠的民族英雄豪杰的形象。乐曲的中部富于鲜明的造型性,马蹄声同号角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战马奔驰、月光剑影的古代沙场的情景。作曲家思古的幽情同现实的感情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汹涌澎湃的民族感情的巨流,不可抑制。

晚期(1846~1849) 这一时期肖邦的创作呈现出明显的衰退趋势。《幻想波洛奈兹舞曲》(1846)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作品,虽然在这里已经听不到像《降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那样高昂、豪迈的声音,但它的那些由于对祖国、民族未来的某种憧憬而唱出的激昂慷慨的段落仍是极富于感染力的。《g小调马祖卡舞曲》(1849)、《f小调马祖卡舞曲》(1849)是肖邦最后的两部作品。前者是一首亲切、温存的歌,表达了对生活的最后一点眷恋;后者在淡淡的哀愁中倾诉着对故国和亲人的最后思念。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世人尊称为 “乐圣”。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出生于夫拉芒家族,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祖父叫鲁特维克,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他的母亲是一个女佣,一个厨子的女儿。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像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

十二岁时,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1748-1798)的助手。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聂费学习音乐。聂费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贝多芬的正规学习和有系统的教养,实际上是从聂费的细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聂费还引导他在1787年到维也纳就教于莫扎特 。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后,很快地便赢得了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别是即兴演奏)的称谓。以后,他先跟海顿学习,后来跟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利耶里等人学习。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许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国大革命前几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长尤为迅速。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的思想意识给他了很多启发,从而奠定了他人文主义世界鄣幕深信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属同一个“时代”。海顿一生备受凌辱,他虽也偶而被激怒过,但却总是逆来顺受,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潮和革命情绪都很少能使他激动,他的音乐同斗争也是永远绝缘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并不比海顿少,他勇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丝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贝多芬在波恩时期(1782-1792)的创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钢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这一时期可以说他还只是处于创作的准备阶段。他在维也纳最初十年(1792-1802)的创作,比较著名的作品也只有“悲怆”、“月光”钢琴奏鸣曲和“克罗采”小提琴奏鸣曲及第三钢琴协奏曲等。但在这期间,他对社会与政治诸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识到他要努力探寻的目标。1802-1812年,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这段时间后来成为他的“英雄年代”。

贝多芬创作活动的成熟过程表面看来是相当迟缓的,但实际上却非常稳固。他三十岁时才开始写第一部交响曲,而在象这样年纪的莫扎特已经写了四十部左右的交响曲了。

贝多芬生活道路非常坎坷,晚年失聪;他从1796年26岁时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直到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贝多芬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的第三“英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的精神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后一阶段,由于欧洲正经历着严重的政治反动时期,即梅特涅的反动统治特别的猖獗的时期,他的创作也暂时呈现颓势(1813-1817)。从1818年起,在贝多芬一生的最后十年当中(1818一1827),他在耳朵全聋、健康情况恶化和生活贫困,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合唱”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并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

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辞世;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29日下葬时却形成了群众性的一个浪潮,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有两万群众护送着他的棺枢,他的墓碑上铭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1791-1872)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义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了既壮丽宏伟又极朴实鲜明,它的音乐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它过去总是那样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

贝多芬的作品第九“合唱”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三、第四、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月光”钢琴奏鸣曲、“悲怆”钢琴奏鸣曲”、庄严弥撒曲等等,这些都是摆脱古典主义、展现自由、热情奔放的美丽乐章。

中国美声十大男高音歌唱家:

1楼乾贵

楼乾贵(1923年10月18日~2014年11月21日),男,浙江宁波人,国家一级演员。2003年获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被公认为中国声乐界的一代宗师。

2施鸿鄂

施鸿鄂(1934—2008年3月11日)我国著名的抒情戏剧性男高音歌唱家,他生于1934年,十六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后于1956年赴保加利亚深造,就读于索非亚国立音乐学院,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该校声乐系歌剧专业。

1962年他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第八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古典声乐比赛中以最高分获得金奖,为祖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

3廖昌永

廖昌永,男,汉族,1968年10月25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中国男中音歌唱演员。1995年硕士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

全国艺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一届领导机构组成人员。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2023年1月24日,参加“奋进新征程——2023中国网络视听年度盛典”领唱主题曲《中国梦·我的梦》。

4邓小俊

邓小俊,江苏省南京人,男高音歌唱家。于中国音乐学院歌剧系本科毕业,曾就学于卡罗·贝尔贡齐国际大师班,以最优异成绩荣获大师证书。

5魏松

魏松,男,满族,1954年11月出生,辽宁省锦州市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

1977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周小燕、王维德、李维渤、杜玛等教授。1991年4月加入农工党。1971年12月参加工作。

现任上海歌剧院院长,农工党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委第十三届副主委,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上海音乐家协会顾问,[2]全国第十二届政协委员。

2021年12月31日,参加《2022迎冬奥BRTV环球跨年冰雪盛典》。

6戴玉强

戴玉强,1963年3月12日出生于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中国内地男歌手,美声唱法,男高音歌唱演员。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扬州大学兼职教授,河北工业大学艺术指导客座教授。截至2016年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剧团主要演员。

7莫华伦

莫华伦,1958年10月31日出生于北京市,中国香港男高音歌唱家,第一个登上伦敦歌剧院的华人,现任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第九届副主席,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8丁毅

丁毅,1962年出生,甘肃张掖人,世界著名歌唱家。

2022年2月2日,参加《百花迎春》晚会,演唱歌曲《以爱相拥》。2023年1月19日,将出席2023华侨华人云端春节晚会。

9张建一

张建一,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是活跃在国际歌剧舞台上为数不多的亚裔男高音歌唱家。他擅长演唱欧洲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传统美声唱法风格的意大利和法国歌剧的抒情男高音角色。

10薛浩垠

薛浩垠,青年男高音,1980年出生,2003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师从戴玉强,现为中国广播艺术团独唱演员。

2010年央视春晚,和王莉、刘和刚、常思思合作演唱歌曲《春天在哪里》。曾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电视剧飞天奖获奖作品音乐会等多台大型晚会,还曾获得第六届加拿大国际音乐大赛决赛奖,获中国选拔赛第一名等好成绩。

韦伯

德国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的先辈,在创作、演出、指挥和音乐社会活动方面都进行积极工作,为新的浪漫主义音乐艺术开辟了道路。他创作中所表现出的那种浪漫主义气质,那种富于幻想性的特色,那种追求民族和民间情趣,以及作品中带有戏剧情节的构思和注重色彩变化的手法,都对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作为浪漫主义歌剧的奠基人,他的创作是在德国浪漫主义思潮兴起、民族意识高涨的背景下进行的。特别是在歌剧舞台为意大利和法国歌剧所统治的情况下,韦伯所开创的浪漫主义民族歌剧,不论从题材上和风格手法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他的10部歌剧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魔弹射手》。这部作品以从未有过的浪漫主义气质和民族风格,为歌剧创作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使韦伯在音乐史中占有一个重要地位。韦伯的《邀舞》(1819)极具华丽的技巧和管弦乐效果,运用了把生活风俗性内容和舞蹈音乐结合起来的写法,为后来浪漫派作家写作标题性的钢琴舞曲提供了范例。

舒伯特

奥地利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以创作艺术歌曲成名,艺术歌剧是诗歌和音乐的结合,这是浪漫乐派作曲家抒发诗情画意的理想领域。舒伯特选用的诗歌范围很广,有歌德、席勒等大诗人的诗,也有它的朋友朔贝尔的作品。他歌曲中的钢琴伴奏,不仅起了陪衬旋律的作用,也是创造特定意境的主要手段。他的歌曲被称为“艺术歌曲”,但许多歌曲中淳朴的音乐语言,常常接近于民歌,他的《野玫瑰》、《鳟鱼》、《菩提树》等歌曲,后来都成为广泛流传的民歌。民歌常用的分节歌的形式也是舒伯特歌曲创作的主要形式。

其他人物:罗西尼、门德尔松、肖邦、R舒曼、柏辽兹、帕格尼尼 李斯特

李斯特是中期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匈牙利,他的一生对音乐突出的贡献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丰富了钢琴技巧的表现力。他的钢琴音乐不仅有诗情画意的小品,也有宏伟、辉煌的艺术效果和具有交响性的乐曲,他使钢琴音乐获得了管弦乐队般的效果,气势宏伟,热情磅礴。二是他首创了单乐章标题交响诗体裁。一生中他写了十三首交响诗,以《前奏曲》和《塔索》最为著名,这些交响诗具有叙事性、抒情性、描写性和戏剧性的特点。此外,在李斯特的作品中鲜明的匈牙利民族特色体现得尤为突出,如反映匈牙利民间生活的19首匈牙利狂想曲,其中第2、6、12、15首是经典之作。

勃拉姆斯

德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因为勃拉姆斯固守传统,所以有人说他是生活在浪漫主义盛行时期的一个“古典主义者” 。但他作品的深度并不像想象的那磨深懊,守旧。他的音乐中语言新颖且赋予表现性,又将音乐重新塑造成为一种抽象艺术。使传统音乐体裁重新获得新生。他的代表作品中以《c小调第一交响曲》(1876年)最引人注目(曾被称作贝十),还有《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78年)、《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1881年)和管弦乐曲《匈牙利舞曲》21首、《圣安东尼众赞歌主题变奏曲》、《悲剧序曲》等,都是广大音乐爱好者喜欢的作品。

其他人物:WR瓦格纳、布鲁克纳、小约翰·施特劳斯、奥芬巴赫、圣桑、

弗兰克、柴可夫斯基、维尼亚夫斯基、维厄当、安东·鲁宾斯坦、布鲁赫 理查德·施特劳斯

德国作曲家R施特劳斯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交响诗和歌剧方面,他完善了交响诗的结构形式,精心创作主导动机以及专门描写人物、地点、情景的音乐片断。他的管弦乐配器方面同样显露了卓越的才能,他的作品线条思绪极尽各种乐器之性能,使他的作品中一个极平常的动机或主题也能发出最迷人的光彩。施特劳斯的歌剧创作主要受WR瓦格纳的“乐剧”的影响,作曲技巧虽然高超,但内容比较苍白,与瓦格纳的作品相比较要单薄得多。他的作品有时象一篇充满绚丽辞藻的散文,但却在复述一个空洞无聊的内容。施特劳斯是由古典创作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综合者,WA莫扎特的明澈,贝多芬的动荡,勃拉姆斯的结构感,WR瓦格纳的英雄性,李斯特的标题音乐,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他对管弦乐队的熟练把握使他的作品发出迷人的光彩,但世纪末的文化特征,也充分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即唯美主义和颓废主义的倾向。他的创作和一道预示了二十世纪音乐的来临。

马勒

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在贝多芬合唱交响曲的基础上发展了声乐交响曲(注:艺术歌曲与交响乐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他的代表作品有10部规模宏大交响曲,晚年根据中国唐诗谱写的《大地之歌》(注:马勒称它是一部男高音、女低音和乐队的交响曲)等。 作为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音乐家,马勒在创作手法上进一步强化了浪漫音乐的发展方向,如在音乐语言上更加个性化,感情表现更加激烈夸张,和声方面极度半音化,这些对20世纪的现代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他人物: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雅纳切克、埃尔加、塔涅耶夫、

格拉祖诺夫

人物简介/约翰·巴比罗利

约翰·巴比罗利

约翰·巴比罗利 (Sir John·Giovanni·Battista·Barbirolli,1899年12月2日—1970年7月29日),英国著名指挥家,生于伦敦一个音乐世家;由于父亲是伦敦帝国管弦乐团的指挥,因此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他从小就对音乐有着一种特殊的敏感性。

约翰·巴比罗利先学习大提琴,并于11岁首次登台演奏了戈尔塔曼的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引起轰动。1912年,13岁的约翰·巴比罗利进入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专修大提琴与钢琴。1917年毕业后,成为皇后大厅管弦乐团中一名年纪最轻的乐手。

1924年他组织了一个由12人组成的巴此罗里弦乐合奏团并亲任指挥,1929年转任伦敦皇家歌剧院巡回演出剧团首席指挥,1943年英国哈勒乐团召回他重整乐团,开始了他指挥生涯中最辉煌的阶段。

随着他的声名的不断增长,世界各大交响乐团都争相礼聘其出任指挥(包括伦敦交响乐团、伦敦爱乐乐团、柏林爱乐乐团和维也纳爱乐乐团)。

约翰·巴比罗利

约翰·巴比罗利 在哈勒乐团直到逝世,1958年由常任指挥改任首席指挥,1968年又改为“终身桂冠指挥”。

约翰·巴比罗利一生事业最突出的贡献就是造就了一个哈勒乐团。

鉴于约翰·巴比罗利对英国音乐文化的卓越贡献,1949年受封为骑士,1969年受封为荣誉侍从,1958年获曼彻斯特荣誉市民称号——1950年英国皇家爱乐协会授予他金质纪念奖章,这是最令人渴望的音乐奖之一。

约翰·巴比罗利与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杰奎琳·杜普雷于1965年8月19日在伦敦著名金斯威音乐厅((Kingsway Hall)合作录制的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被誉为EMI唱片公司有史以来最成功古典音乐唱片制作。

1970年7月29日,约翰·巴比罗利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享年71岁。

人物生平/约翰·巴比罗利

约翰·巴比罗利与杜普雷合作演绎

(1899年─1937年)约翰·巴比罗利 出生在伦敦的音乐家庭,父亲和叔叔都在莱斯特广场帝国剧院(Leicester Square Empire)等歌剧院的交响乐团当小提琴手,也曾经由指挥托斯卡尼尼带领在米兰斯卡拉剧院(La Scala)演出。年轻的约翰·巴比罗利,就这样注定了要成为提琴手,英国音乐专家,和意大利歌剧爱好者。 约翰·巴比罗利在伦敦交响管弦乐团作年轻的大提琴手时,曾制作了一些录音,其中主要是埃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的第一场演出,以及不久后他作独奏的同一作品的第二场演出。1920年代,他转向指挥工作,成立了一支室内管弦乐团,为国家留声机协会(National Gramophone Society)录制新作品,包括艾尔加的Introduction and Allegro,这可能使HMV在艾尔加逝世前避开这首作品。

约翰·巴比罗利为人熟知,因为他能在短时间的通知内准备,确保演出水平。1930年后,他与伦敦交响管弦乐团和伦敦爱乐管弦乐团录制很多作品,并且和杰出独奏家如Fritz·Kreisler(克莱斯勒)、Heifetz(海菲兹)和Rubinstein(阿图尔·鲁宾斯坦)合作,指挥乐团伴奏协奏曲——他的很多演出录音至今仍是经典。

(1937年─1942年)1937年约翰·巴比罗利的事业有成功突破,他获得邀请接替托斯卡尼尼为纽约爱乐乐团的指挥,当上了这极高荣誉的职位。他在五个乐季的指挥,从现存的录音来看是音乐界的重要成就。

约翰·巴比罗利录制的经典音乐唱片

(1942年─1970年) 1942年约翰·巴比罗利受邀续约,但如此他就要入籍美国,可是他不想入籍。这时他接到邀请担任曼彻斯特的哈雷管弦乐团(Hallé Orchestra)的主指挥,从此改变了他的事业。

哈雷管弦乐团一度安排与BBC共用乐手,挽救他们度过不景气时代。可是随着他们的音乐会演出范围趋向多样,这安排显得不适合而须终止,同时也要聘请一位顶尖指挥家。只有4位前共用乐手选择加入哈雷管弦乐团,因此约翰·巴比罗利新上任,就要在数星期内重整乐团。他热心投入这份任务。他的“新哈雷”可以在战时曼彻斯特灌录的阿诺德·巴克斯和沃恩-威廉斯的交响乐录音听到。 约翰·巴比罗利指挥乐团达25年,在许多城市演出,也于切尔滕纳姆节(Cheltenham Festival)首演了许多新作。他也指挥BBC和其他伦敦交响乐团的音乐会和灌录工作。他晚年时他更新了与EMI的联系,为他发行了一个时代的高品质演出录音,其中有很多一直保持发行。

约翰·巴比罗利诠释艾尔加、沃恩-威廉斯和 很著名,另外他也诠释了舒伯特、贝多芬、威尔第和普契尼的作品。他也坚定支持英国作曲家的新作品,他对此的提倡可以媲美Adrian Boult和Henry Wood。

艺术经历/约翰·巴比罗利

约翰·巴比罗利录制的经典音乐唱片

约翰·巴比罗利 于1899年出生在英国的伦敦。他的父亲是一位意大利血统的小提琴家,母亲也是一位法国血统的音乐家。由于巴比罗利出生在这样一个“意—法”血统的家庭中,因此他的原名曾叫乔瓦尼·巴蒂斯塔·巴比罗利,这是一个很“意大利化”的名字。巴比罗利从小生活在这样一个音乐环境和气氛都十分良好的家庭中,自然从中得到了很大的益处,他从小便开始学习音乐,11岁时就己登台演奏大提琴了。1911年,12岁的已比罗利进入了伦敦的圣三一音乐学院,以后又成了著名的伦敦皇家音乐学院中的学生,他在学校中努力学习多种音乐知识和技能,但其中还是以大提琴演奏专业的成绩最为突出。1919年,巴比罗利从音乐学院毕业,便在当时的女王音乐大厅管弦乐团中担任大提琴独奏演员,其实,他早在1915年16岁时,就开始与这家乐团广泛接触了。1918年,巴比罗利应征入伍,但随着战争的迅速结束,他又重新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他先是作为职业大提琴独奏家往来于欧洲各国的音乐舞台上,然后又先后在“国际四重奏团”和“库奇四重奏团”中担任大提琴演奏员,开始了其繁忙的室内乐演奏生涯。

约翰·巴比罗利录制的经典音乐唱片

1924年,他着 手组建了一个弦乐合奏团,由他自任指挥,并将其命名为“巴比罗利室内乐团”。从这时起,实际上就已经标志了他作为指挥家的辉煌生涯的开端。1926年,他被聘为英国国家歌剧院的指挥,1929年又首次指挥了著名的皇家科文特花园歌剧院,并从这一年开始到1933年间,担任了这个剧院巡回演出团的首席指挥。 1933年至1936年,他又在格拉斯哥的苏格兰交响乐团担任了几年指挥。这时,他已在欧洲,尤其是英国有了相当广泛的名气了。

1937年,巴比罗利来到了美国,这一年,他首次指挥了著名的纽约爱乐乐团,给人们带来了非常良好的印象,后来,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因故卸去了纽约爱乐乐团常任指挥的职务,几经周折以后,这个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名牌乐团,终于相中了巴比罗利,聘请他担任了该团的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已比罗利在这个乐团中一直干了六年,于1943年辞职回到了英国,之后马上便在曼彻斯特的哈勒管弦乐团中担任首席指挥,为这个乐团跻身于世界一流水平立下了汗马功劳。

约翰·巴比罗利录制的经典音乐唱片

进入到本世纪60年代以后, 他又在美国的休斯敦交响乐团中担任了几年首席指挥,此外,还曾以客席指挥的身分,多次指挥世界各国的著名交响乐团,其中最主要的包括:柏林爱乐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和芝加哥交响乐团等等。

巴比罗利是英国在世界上威望最高的指挥大师之一,他的艺术生活对英国的音乐事业所产生的影响非常巨大。由于他在艺术上的功名着著,1949年曾被封为爵士,1958年又被曼彻斯特市封为荣誉市民称号,1969年又被英国皇家封为荣誉侍从称号,成为英国音乐史上获得荣誉称号最多的音乐家之一。

1970年,巴比罗利在伦敦逝世,享年71岁。

人物评价/约翰·巴比罗利

约翰·巴比罗利录制的经典音乐唱片

约翰·巴比罗利 的指挥风格总是洋溢着丰富的浪漫诗情,尤其是北欧的音乐,最能发挥他所特有的魅力——不管是英国作曲家埃尔加、戴留斯的作品还是西贝柳斯、 或格里格的音乐,他的指挥都流露出迷人的抒情美。

巴比罗利作为世界著名的指挥大师,尤其是英国的著名指挥家。他的最主要的功绩之一就是培养和造就了哈勒管弦乐团。哈勒管弦乐团创建于1819年,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交响乐团约翰·巴比罗利 简介,这个乐团在历史上曾有过几次较为辉煌的时期,并有着像里希特和哈蒂这样著名的指挥家领导过的经历,然而,真正使这个老牌乐团的水平达到世界一流高度的人物就是巴比罗利。巴比罗利从1943年接任这个乐团常任指挥的职务以后,经过了数年的艰苦努力和严格训练,终于使这个老化而不甚景气的乐团恢复了生气。一举成为欧洲乃至世界闻名的一流交响乐团。他在担任这个乐团的常任指挥期间,曾经多次率领该团到各国访问演出和灌制唱片,为其获得世界性的影响制造了很大的声势。由于他为这个乐团赢来了建团史上少有的“黄金时期”,因此该团将“桂冠指挥家”的称号赠予他。

约翰·巴比罗利录制的经典音乐唱片

巴比罗利是 一位民族气质很强的指挥家,他的指挥生涯中的突出功绩和贡献,基本上都是表现在对于英国交响乐事业的发展上,这方面,除了在扶植哈勒乐团上所做出的伟大业绩以外,还表现在对英国作曲家的作品的宣传介绍等许多方面:在这方面,他与比彻姆、布尔特和萨金特等人有着许多相同之处。然而巴比罗利本人亦是一位能够自如地掌握多风格作品的指挥大师,在指挥歌剧方面,他除了指挥英国歌剧以外,也非常善于指挥德国歌剧,50年代时就曾在科文特花园歌剧院指挥演出过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但与伊索尔德》约翰·巴比罗利 简介,并且给人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而对于意大利歌剧,他的演释则似乎更胜一筹,普契尼和威尔弟等人的歌剧,在他看来都是很合他的口味,这恐怕与他从父亲那里继承下来的意大利血缘关系联系甚密吧。

巴比罗利的指挥风格是稳健、清新、细腻和流畅,在演释作品时,他虽然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抒情的浪漫情调,但却始终能够很好地保持相对的理智性,换句话说,就是能够极佳地掌握作品处理上的分寸感,从这方面来看,他是一位艺术修养十分深厚的指挥大师。

巴比罗利在演释英国作曲家的作品上,其最为拿手的就要数埃尔加、沃安·威廉斯和戴留斯的作品,他在指挥这些作曲家的作品时,那种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表现,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比如他与英国著名女大提琴家杜普雷合作演奏的埃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就是极其精彩的,带有经典性的演释,他们合作录制的唱片,一直是这部作品的唱片中最权威的版本,多年来还始终未有人超越过他们。而这样精湛的诠释,在巴比罗利大量的擅长曲目中,也仅仅是一个突出而微小的例子。

巴比罗利除了对英国作曲家的作品的著名诠释以外,北欧作曲家的作品,则是他另一个尽情遨游的王国,也许是巴比罗利本身那种沉稳而细腻的气质,与北欧音乐中那清澈、秀美和自然的意境极相吻合的原故,他对于北欧音乐有着一种很奇妙的理解能力和偏爱心理,这一切,都在他指挥演奏的西贝柳斯和格里格等人的作品中有着明显的体现,有的评论家曾评论他指挥的北欧作品具有一种“迷人的抒情美”,这一点从现代的角度来看,的确是一种非常恰如其分的评价。

约翰·巴比罗利录制的经典音乐唱片

读者大概 认为巴比罗利只是那种擅长表现气质高雅的英国音乐作品和风格清秀的北欧音乐作品的指挥家,其实则不然,巴比罗利对于风格沉稳深重,思想性强烈的德奥音乐作品和热情明朗、戏剧性较强的意大利音乐作品,都有着十分独特的演释能力,前面已经提到了,巴比罗利在指挥瓦格纳、威尔弟和普契尼的歌剧时,曾经有着非常激动人心的成功,其实他在对德奥交响乐作品的演释上,也有着很了不起的成就,尤其是对于后期浪漫主义作曲家的作品,他有着十分出色的驾驭能力,在这里,最为突出的例子就是对 作品的解释,他曾是国际上一系列 作品指挥专家中的一员。而对于意大利音乐,他的身上则有着一种本能的血统优势,这一点读者从前面的阐述中已经有所了解,在这里需要提出的是,他不仅善于指挥意大利作品,而且还改编了许多意大利作曲家的作品,如将科莱里的小提琴曲和佩戈莱西的歌剧音乐改编成管弦乐曲等等,这些工作都有着极为积极的意义。

巴比罗利对 的第2交响曲理解很透彻,Lyndon Jenkins在他的评论中提到巴比罗利在斯图加特指挥演出之前,已经在12年间32次指挥过该作品。

在第一乐章,声音会让你感觉有厌倦尘世的意味,甚至感到巴比罗利已经病体沉重也不值得奇怪,那悲伤的歌唱浸满了每一页乐谱。乐曲富于歌唱性,弦乐富于表现力,而木管乐器更是独具特色。你还可以感受到第一乐章在巴比罗利的理解中,乐曲中的紧张情绪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在音乐抒情的表达方面,他的风格与克伦贝勒很相似。演奏中令人感受最深的是现场演出中的戏剧性效果,你恐怕不得不接受这一特点。在再现部,奥托·克伦佩勒急速的风格继续表现出来,以至乐曲推向 时并没有采用放缓节奏的方式来增强效果。

巴比罗利的确是处理乐曲速度关系的大师,当乐曲以紧迫的情绪进行到尾声时,便以稍快的速度达到 。我还很欣赏巴比罗利似乎让乐章停留在问题上的处理手法,很少有指挥家有那么独特的处理方式。

总的来说,这是充满古典风格,而又将克伦贝勒的速度感和布鲁诺·瓦尔特的抒情性相结合的诠释。

人物录音/约翰·巴比罗利

约翰·巴比罗利(20世纪指挥家系列)

EMI 20世纪大指挥家系列唱片 (约翰·巴比罗利)

编号:EMI Great Conducto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5 75100 2 (2CD)

:第2交响曲“复活”

Helen Donath(女高音),Birgit Finnil(女中音)

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

1970年4月5日在斯图加特的Konzerthaus Liederhalle现场录制

瓦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

伦敦交响乐团

1969年9月27日在伦敦的Abbey Road Studios录制

埃尔加:谜语变奏曲

哈雷乐团

1956年6月21日和23日在曼彻斯特的Free Trade Hall录制

拉威尔:鹅妈妈组曲

哈雷乐团

1957年5月21日和22日在曼彻斯特的Free Trade Hall录制

普契尼:蝴蝶夫人:第1幕中的爱情二重唱

蕾娜塔·斯科多(女高音),卡洛·贝尔贡齐(男高音)

罗马歌剧院乐团

1966年8月在罗马歌剧院录制

约翰·巴比罗利录制的经典音乐唱片

“这听上 去好像是这位伟大的老人正在努力撼动着永恒之门”,1970年4月5日,一位听众聆听了巴比罗利(Barbirolli)在斯图加特指挥的 《第2交响曲》后,对柏林爱乐乐团的总监发出这样的感慨。在那时候,“这位伟大的老人”仅有几个星期的生命了,而在他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他仍忙于这样特殊的演出,因此这位听众的评价也许更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情形。

巴比罗利曾于1969年11月在曼彻斯特指挥过第2交响曲,这是他5个月之后再一次指挥该曲目。我非常后悔本来我是有机会去曼彻斯特聆听他的演出的,但是我没能成行。作为一个15岁的古典音乐的入门者,我选择了在这之前的一周欣赏巴比罗利指挥罗西尼、德彪西和埃尔加的作品。幸运的是斯图加特的演出被录制下来,并且有几年市面上有一个非正式的Arkadia版本。从音质上看,这个版本存在相当多的不足,而且也很难找到。但是据说斯图加特广播电台保存了母带,我们当中许多非常欣赏那场演出的人都希望有一天能够正式发行这个版本。如今在EMI发行的“20世纪伟大指挥家”系列中,这个愿望成为了现实。

只有大师级的指挥家在指挥 的第三乐章时才能将作品中的讥讽和嘲弄表现出来,而巴比罗利就是属于那一类的指挥。他确实理解了作品中的奇异和错乱之处。 的作品毕竟表现的是透过凹面镜看到的世界。我上文提到的管乐器在这里又对音乐的内涵作了充分的表达。旋律中那不稳定抒情线索显示出巴比罗利认为这确实不是令人舒服音乐。我也很喜欢弦乐的表达以及对乐曲中强烈动机的体现。乐曲的中间部分有努力和兴奋的情绪,小号独奏震撼人心,我不知道还有谁能有这样的效果,甚至是克伦贝勒,并且在不断变换的乐曲中充满着怀旧的隐痛。乐曲的确表达了作品的本意。为什么其他指挥家不能使小号演奏者也达到如此效果呢?难道是演奏者认为声音过于平淡了吗?你还可以注意到木管乐器优美、富于情趣和生动的演奏,以及有时发出的厌恶的哭号,充分展现了作品的力度。

约翰·巴比罗利录制的经典音乐唱片

在第四乐章 ,Birgit Finnil在“原光”中作了合适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铜管乐器在她开始时的稳重感 乐在乐章结束时华丽的表现。我想那晚的演出一定很独特,虽然显得很俏皮,但是我们可以容忍这样的诠释。总而言之,这是十分 化的诠释,我的意思是演奏充满了美妙的特性——从响亮的铜管乐器到突出的旋律线条,而不是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的虔诚而审慎的圣歌。第五乐章以令人激动的方式开始,当乐音趋于平缓时,木管乐器的优美音色方才凸现出来。在“旷野中呼喊”之后,巴比罗利采用了最直接的方式进行诠释,既不过份也不怪诞。乐曲自由地发展着,独奏乐器在其间呈现出不同的质感,令人赏心悦目。巴比罗利将音乐中的戏剧成份表现得很华丽而富于变化,甚至活泼的小调都显得富有力度。他没有像其他一些指挥家那样作出非常坚韧风格的诠释,但是时间会证明自有他的道理。乐曲开始的动机变得非常不安定,就像有一个在冒着气泡的大锅炉,然后庄严的铜管乐器带着宏亮的颤音将乐曲引入 ,使得情节富于戏剧性的色彩。雄壮的进行曲同样也与克伦贝勒相似,带着鲜明的力度和勇气。乐曲同样非常华美而不狂躁。虽然在铜管乐器演奏中的停顿和开始有些失误的地方,但是你还期望什么呢?不管怎样,它也是辛苦和努力的反映。你也可以很清晰地听到每一个细节,因为如同其他指挥 作品的指挥家一样,巴比罗利懂得如何让每一个音符富于表现力,特别是在进行曲结束部分的段落,录音非常清晰。在间奏曲中甚至可以清楚地分辨出独奏的长号和乐队里的其他首席。这是我听过的最为真实的演奏。当合唱队进入的时候,现场相当平静,这不是像石膏圣人般的平静,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平静,面对来之不易的判决,他感悟到自己生命的罪恶并有所悔悟,而最终归于欢乐。

约翰·巴比罗利与杜普雷合作录制的音乐唱片

如果你还 听过巴比罗利指挥 的录音室版本,也许就会对这个版本不感兴趣。但这是一个令人着迷,充满内省、戏剧效果,还有点危险的版本,其原因在于它是现场录音,以及巴比罗利对 作品的理解,使得乐谱上的符号变成生动的实体。正如同他6周以后在伦敦指挥的布鲁克纳的第8交响曲(唱片号:BBC Legends BBCL 4067-2)一样,他似乎在呈现乐曲赋予的勇气,并且在和逐渐逼进的死亡进行抗争,现在听起来非常动人。撼动着永恒之门,就如同斯图加特演出的一位听众所说的那样。这样与众不同的诠释,你需要了解乐曲本身以及一位伟大的指挥 作品的指挥家正处于生命的最后时刻这些情形。虽然乐队的演奏有些瑕疵,就像我说的那样,合奏中有些小失误,这可能是你不希望听到和注意到的。除了第一乐章中尾声时小号部分错过了 的合奏,慢了一两个小节外,其他什么也不能让你丢弃它。总的来看我认为,这个录音也非常优秀的,当然不是那种普通的录音,录音记录下来的细节远远超过了它的瑕疵。

唱片上的其他曲目也很好的表现了巴比罗利的艺术风格。很可惜,没有沃恩-威廉斯的作品,也许这是出于商业上的考虑。许多人都将会收藏巴比罗利指挥的沃恩·威廉斯的作品,这张唱片收录 的作品也许是想给听众提供一些不太为人熟知的录音。我想有些事情可能与录制《纽伦堡的名歌手》前奏曲有关系。该作品是在1969年EMI录制施特劳斯《英雄的生涯》剩余的时间与伦敦交响乐团合作录制的。那时唱片并没有发行,直到1970年EMI为了纪念巴比罗利才发行过一次,所以很多人可能没有这个版本。如果你听过《英雄生涯》录音中那速度极快的演奏,甚至有些破坏作品的原意,就能对《纽伦堡的名歌手》前奏曲有所了解。伦敦交响乐团的确演奏得非常突出。号角十分老练,而弦乐也很好地烘托了巴比罗利的指挥风格。大提琴的音色潜得很深,我怀疑是不是能到达地下水位。木管乐器表现的学徒形象红润和丰满,甚至是一个有些过于成熟的学徒。录音并不是那种充满激动人心的类型,不能够让我经常想聆听它,但是指挥在音乐中赋予的情感始终贯穿全曲,录音也是优美动人。

约翰·巴比罗利早期录音CD封面

拉威尔和埃尔加的作品是巴比罗利早期的录音,那时正是他在1950年代中晚期与哈雷乐团合作的黄金时期,当时他正在为Pye录音,其中还有Mercury的录音师参与。同样,这些录音也不易在市面上找到,因此唱片里能收录它们真实很不错。拉威尔的《鹅妈妈》是1957年哈雷乐团高标准的演绎,鲜明而严谨。巴比罗利也是半个法国人,对法国音乐通常很感兴趣。这里他的诠释既有丰富的细节,又有抒情的曲调和令人愉快的感悟。从录音上也很难听出是多年前的老录音,拉威尔的作品被放在埃尔加的之前,作了一个诱人的铺垫。

如果比较而言,我更喜欢巴比罗利1956年为Pye录制的与哈雷乐团合作的《谜语变奏曲》版本,而不是10年以后与爱乐乐团为EMI录制的版本。这个版本在市面上已经很多年找不到了,并且仅有的CD版本发行时间很短,因此多数人都没有这个录音。虽然这是在空荡荡的Free Trade Hall录制的录音室版本,但是却能让你感觉真像是一次现场演出。每一次变奏都是自然的流露,毫无停滞地从上一变奏发展而来,真正成为了一个整体。与10年后的版本相比,第5变奏稍显自由,我认为另外的那个版本通过稍快的速度显示了更多的狂想曲风格和更多的抒情成份。丰富的堂音也为曲目增色不少。在第4变奏和第7变奏中,你可以感觉到这种影响,弦乐清晰可辨,大提琴潜得很深。必须承认的是,巴比罗利在这两个版本中都充满了想象力和 。第8变奏作为“奥古斯特·耶格(Nimrod)”的前奏,优雅而谦和,那正是你所渴望的演绎,甚至是乐器运用的好教材,从大提琴到小提琴连贯的滑音充分呈现了作品的抒情性。第10变奏稍显活泼的风格又和第11变奏狂暴的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认为巴比罗利在这部作品中最成功的不是“奥古斯特·耶格”,而是第12变奏和第13变奏。Basil Nevinson演奏的大提琴变奏部分为巴比罗利的指挥增色不少,就像是在寒冷的日子里有一件温暖而宽大的外衣包裹着你。乐曲十分流畅地转入了下一变奏“浪漫曲”,让人想起远在他乡的老友。我想,这就是诠释的精髓。

数年以前,我曾经造访过位于伍斯特(Worcester)附近伯洛德海斯(Broadheath)的“埃尔加生平纪念馆”。在一个炎热夏季的下午,我像许多先前到访过的人一样,坐在窗台上眺望着满园盛开的鲜花。这似乎是18世纪初,而不是19世纪的开始。屋子里的音箱正在播放着“浪漫曲”,似乎在告诉我,如果我需要,埃尔加可以唤醒我那心灵深处的乡愁。当然与埃尔加同一时代 也可以做到,但是却不是同样的温情。回想在埃尔加作品中出现的地名:《在南方》中的阿莱索(Alassio),《第2交响曲》中的威尼斯,在 “耶稣的使徒”唱段中的朗顿玛施(Longdon Marsh)。过去深藏在心底的地名会唤起现在心灵中的秘密,宁静中唤醒沉睡的记忆。因此,《谜语变奏曲》的确是关于友谊的,但是正如许多埃尔加深奥的音乐一样,它们也反映了记忆的影响力。在《浪漫曲》中,巴比罗利通过定音鼓表现的航船引擎的悸动,对单簧管主题“平静的海面和繁荣的航运”作出了诠释,体现了他意识到了记忆的价值,并且知道如何去利用它。这就是赞美记忆、呈现记忆的特殊变奏。不要问我巴比罗利是如何做到的,因为事实上我也不知道。这些仅仅是你可以感受到的东西,似乎是伟大的演绎所特有的。还有就是终曲的演奏很和谐统一,你会很喜欢这样一个《谜语变奏曲》录音版本。

节选自普契尼《蝴蝶夫人》的《爱情二重唱》被安排在 交响曲的后面让人感到有些奇怪,虽然可能需要一些曲目来让整张唱片的内容丰富。巴比罗利是一位很杰出的歌剧指挥,但仅仅录制过三首歌剧。(他本来会在1968年录制瓦格纳的《纽伦堡的名歌手》,但是由于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而取消了,后来在巴比罗利去世后由卡拉扬完成。)巴比罗利在自己的故乡罗马指挥了《蝴蝶夫人》,这是深受喜爱的经典版本。我最喜欢的唱段是《爱情二重唱》开始的几分钟,以及而后男高音那动人演唱。卡洛·贝尔贡齐(Carlo Bergonzi)是位很聪明的歌手,而蕾娜塔·斯科多(Renata Scotto)是最好的蝴蝶夫人之一,罗马歌剧院乐团在巴比罗利充满灵气的指挥下很好地烘托了歌手,富于热情和力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648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3
下一篇2023-07-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