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为何质问月亮圆满?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为何质问月亮圆满?,第1张

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是在苏轼因为了避开政治的漩涡去了密州后写的。关于苏轼为什么要质问月亮的圆满是因为政治被冷遇 心里难以掩盖内心的郁愤,才以月亮来比喻自己的处境。

诗人苏轼借景物来衬托人,这首诗是苏轼在中秋节的时候写给弟弟苏辙的,表达了苏轼身处它乡思念亲人的怀念之情,而月亮为什么圆满是在表达自己为什么月亮圆满的时候总要和亲人们分别,表达了此人为自己不能随时陪伴在亲人身边的不满、内疚以及自责。

在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之中,月亮总是一个很具有浪漫色彩形容词,很容易给人带来一种联想与启发。新月,可以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人们总是会把一些美好的憧憬与愿望寄托给明月。而苏轼则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更加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全诗设定情景清丽雄阔,并以月亮为中心总领全文。体现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困惑及矛盾,和旷达自适,美好乐观的生活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蕴含哲理富有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的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更能明确的表达出诗人苏轼阔达的胸襟和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豪放洒脱的性格。是词人的正清流露。

苏轼这个人不可等闲视之,要了解一个人得先了解这个人经历过什么。通过苏轼的人生经历来推断他的性格品质,不失为一种分析历史人物的好方法。

苏轼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我们逐步来说。苏轼20岁的时候跟他的弟弟一起参加科举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博得主考官欧阳修的眼球,考取进士第二名(本应是第一),这一点证明了他的少年不凡、文采斐然,更为他以后的曲折的从政之路埋下了伏笔。

在史称为“王安石变法”之前,苏轼的人生可谓是一帆风顺,名动京都,他才华横溢又生性正直,还很喜欢钻研美食(所谓的“东坡肉”便是他在后来被贬官期间的独创美食),喜欢品茗,广交文人雅士,如果说这时候的他少去谈论政事,安心地做一个老实本分的才子佳人,那么也许他的一生将会过的比较顺畅,但这样子也许他的一生就会少了很多传奇色彩。

他这个人的性格就是耿直率真,不会隐藏自己的心思,王安石贵为当时的宰相,他提出的变法活动,苏轼他也敢去反对,这说明他是一个不畏权贵,坚持自己独立主见的有风骨的文人。

王安石敢义正言辞地提出变法的请求不仅在于得到了宋神宗的许可,还在于当时的朝廷上已经有很多新政支持者了。苏东坡既然反对了变法活动,也就站在了这一些新政支持者的反面,他的被孤立也就成为了事实,这个时候的他已经被迫地提出要出京城任外职了,宋神宗亦是有爱才之心,几番权衡之下把他调到了杭州当了个通判官,后来他又兼管徐州、密州。

值得一提的是在徐州期间,黄河决堤,百姓被困。苏轼急忙请动武卫营的禁军,呼吁他们一起同老百姓抗洪,还上书朝廷,请求加固护岸,防止洪水再犯。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是一位胸襟坦荡的能够挽狂澜于既倒的人。

这些都不是重点,他人生最大的转折在于乌台诗案,这个时候的他时年四十三岁,可以说是处于人生最黑暗的时候,他险些被杀头,逃过杀身之祸的他被不断贬官,正如他在《自提金山画像》一文中的自我调侃“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样,他被一贬再贬,越贬越远。作为一位从小就胸怀壮志,想要为国家做贡献的人来说,这基本是政治生涯的结束,同时也是苏轼人生理想的葬送。

但是令人没想到的是,苏轼并没有人们想的那么悲观,甚至可以说乐观得过分。他的很多名句偏偏都是在被贬期间写成的,诸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豪迈洒脱之情油然而生。

被贬到惠州的时候,他还不忘享受岭南的荔枝,并作《惠州一绝》,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的经典名句,人家从北方被贬偏僻的岭南地区都是水土不服,吃不下饭,像白居易到了江西后就在《琵琶行》一文中说:“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苏轼倒好,居然还想常住在岭南吃荔枝,这种旷达和风趣历史上有几位文人能够与之相比肩,恐怕寥寥无几。毋庸置疑,苏轼的这种浪漫主义与乐观主义的精神正是构成他传奇人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

1 苏东坡关于感情的诗句

苏东坡关于感情的诗句 1苏轼写的关于爱情的诗词有哪些

苏轼写的关于爱情的诗词只有4首,分别是《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浣溪沙·春情》和《雨中花慢·邃院重帘何处》。

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代: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2、《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宋代:苏轼

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

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3、《浣溪沙·春情》

宋代:苏轼

桃李溪边驻画轮。鹧鸪声里倒清尊。

夕阳虽好近黄昏。

香在衣裳妆在臂,水连芳草月连云。

几时归去不销魂。

4、《雨中花慢·邃院重帘何处》

宋代:苏轼

邃院重帘何处,惹得多情,愁对风光。

睡起酒阑花谢,蝶乱蜂忙。

今夜何人,吹笙北岭,待月西厢。

空怅望处,一株红杏,斜倚低墙。

羞颜易变,傍人先觉,到处被着猜防。

谁信道,些儿恩爱。无限凄凉。

好事若无间阻,幽欢却是寻常。

一般滋味,就中香美,除是偷尝。

2苏轼描写爱情的经典诗句有哪些

1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释义: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

2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苏轼《鹊桥仙·七夕》

释义: 相逢之时对饮直到酩酊大醉,这续的是前缘,醉后却依然免不了酒醒,各自上路亦如风吹雨散,又该去往何处。

3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苏武《结发为夫妻》

释义: 如果我还活着,就一定会回来;如果不幸死去,也会永远地思念你

4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苏轼《贺新郎·夏景》

释义: 来日如等到美人来到,在花前饮酒也不忍去碰触

5: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 苏轼《贺新郎·夏景》

释义: 细看这一枝浓艳的石榴,花瓣千层恰似美人芳心紧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

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

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

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

3可以表现苏轼的情感的诗词

最佳答案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赏析: 此词为东坡贬谪黄州时所作,是他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写照。

词中所表现的,是作者雨后游赏的欢快、闲适心境。 上片写景,写的是夏末秋初雨后村舍周围的景色。

开头两句,由远而近,描绘自己身处的具体环境: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高山耸入云端,清晰可见。近处,丛生的翠竹,像绿色的屏障,围护一所墙院周围。

这所墙院,正是词人的居所。靠近院落,有一个池塘,池边长满枯萎的衰草。

蝉声四起,叫声乱成一团。这两句词中,既有远景,又有近景;既有动景,又有静景;意象开阔,层次分明。

作者运用拟人、拟物手法,传神地运用“断”、“隐”、“明”这三个主观色彩极强的形容词,把景物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三四两句,含意更深邃。

宏廓的天空,不时地能看到白鸟飞上飞下,自由翱翔。满池荷花,映照绿水,散发出柔和的芳香。

意境如此清新淡雅,似乎颇有些诗情画意;并且词句对仗,工整严密。芙蕖是荷花的别名。

“细细香”,描写得颇为细腻,是说荷花散出的香味,不是扑鼻的浓烈香气,而是宜人的淡淡芳香。这两句写景有色有香,有动有静,空中与地上两组景象相得益彰,组成一幅相映成趣的美丽图卷。

过片写作者太阳西下时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现他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这三句似人物素描画,通过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也是高明的手法。

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词句的大意是:天公饶有情意似地,昨夜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使得他又度过了凉爽的一天。

“殷勤”二字,是拟人化手法。“浮生”二字,化用《庄子。

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句意。这两句,抒发了作者乘兴游赏的盎然喜情。

这首词先写作者游赏时所见村景,接着才点明词中所写之游赏和游赏所见均因昨夜之雨而引起,抒发自己雨后得新凉的喜悦。这种写法,避免了平铺直叙,读来婉转蕴藉,回味无穷 《夜饮东坡醒复醉》 苏轼 一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赏析: 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即东坡黄州之贬的第三年。全词风格清旷而飘逸,写作者深秋之夜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住所的情景,表现了词人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上片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当他回临皋寓所时,自然很晚了。

“归来仿佛三更”,“仿佛”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 这开头两句,先一个“醒复醉”,再一个“仿佛”,就把他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接着,下面三句,写词人已到寓所、家门口停留下来的情景:“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走笔至此,一个风神潇洒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其间浸润的,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超旷的精神世界,一种独特的个性和真情。

上片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僮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从而烘托出历尽宦海浮沉的词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联翩,从而为下片当中作者的人生反思作好了铺垫。 下片一开始,词人便慨然长叹道:“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奇峰突起的深沉喟叹,既直抒胸臆又充满哲理意味,是全词枢纽。

以上两句精粹议论,化用庄子“汝身非汝有也”、“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之言,以一种透彻了悟的哲理思辨,发出了对整个存、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这两句,既饱含哲理又一任情性,表达出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词人静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己无法掌握命运,就当全身免祸。顾盼眼前江上景致,是“夜阑风静縠纹平”,心与景会,神与物游,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

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的遐想,唱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无限的大自然之中。

“夜阑风静彀纹平”,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写景的句子,其实不是纯粹写景,而是词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它引发出作者心灵痛苦的解脱和心灵矛盾的超越,象征着词人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接以“小舟”两句,自是顺理成章。

苏东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之后,思想几度变化,由入世转向出世,追求一种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他复杂的人生观中,由于杂有某些老庄思想,因而痛苦的逆境中形成了旷达不羁的性格。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这余韵深长的歇拍,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 宋人笔记中传说,苏轼作了上词。

4苏轼对爱情的诗词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

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

数峰青。

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幕。

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休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江城子 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水调歌头》是苏轼在中秋佳节写的,是写给弟弟苏辙的诗,从序中的“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可以得知,因为子由是苏辙的字,写这首词时已经与弟弟7年未见,当时苏轼在密州当官,但是官场失意,人在失意时更怀念亲人,全篇充满苏轼贯有的浪漫主义色彩,一首被广为流传的中秋节诗歌

整首词分为上片和下片,上片主要是在描写月色的美丽,叙述了身世及思想上的矛盾最后“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现了作者面对官场失意但是不颓废,依然坚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下片主要写对弟弟苏辙的思念 “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表现苏轼对思念弟弟,夜不能眠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对所有离别人的祝福,使全诗转入更高的境界

苏轼这首词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它所达到的意境不仅跨越了宗教的虚无,而且还超过了前代儒家士大夫们的认知水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人类这种巨大的痛苦面前,苏轼此时并没有回避、逃脱和自我欺骗,也没有因为这种痛苦与困惑而在人生路途上欲进不能、欲罢不忍,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水调歌头》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 、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苏轼在文学创作上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这些成就,成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成功的标志,并使他取得当时文坛领袖的地位。

他的散文,平易自然,文从字顺,反映了宋代古文运动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他的历史论文和奏议,如《上神宗皇帝书》、《贾谊论》等,明晰透辟,富于雄辩。他的山水游记,如《超然亭记》、《石钟山记》等,把描写、叙述、议论三者融合为一体,结构工巧,笔致凝炼,姿态横生。他的赋,如《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对传统手法灵活运用,文情酣畅,舒卷自如,像优美的散文诗。他的书札简贴也写得亲切有味。苏轼又是个杰出的诗人。他的诗题材极为广泛。最主要的,一是反映民生疾苦、抨击社会流弊,表现了“悲歌为黎元”的可贵精神。二是写景咏物,抒发情怀。写景诗往往寥寥数语,勾勒出诱人的景色,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情趣。咏物诗如《红梅》、《双石》等,借物抒怀,真挚感人。

在艺术上,苏轼的诗有独到之处。不少诗用浪漫主义手法,以奇妙的想像、出人意表的夸张,把形象描绘得传神生动。有的诗,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揭示出深刻的哲理,使人豁然开朗。

在词方面,苏轼更有特殊贡献,苏轼创立了豪放词派。在他以前,词坛是婉约派的天下。苏轼以广阔的视野、旷达的性格、精博的学识和真挚的感情,挥洒巨笔,写出了为数众多雄豪俊爽的名篇,若破空的惊雷,震动词坛,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藩篱,为词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在内容方面,广阔的社会人生成了苏轼咏唱的题材,山川景物、感旧怀古、咏物思人、农村风光等被他大量写进词中。在形式方面,苏轼富于创造精神。他既注意词的音乐性,又能出语清新朴素,流利畅达。《念奴娇·赤壁怀古》成了千古绝唱,《水调唱头·中秋》脍炙人口。

常听说,苏轼是豪放派词,其实苏词中豪放之作只占其十分之一。苏轼写词,全在于当时的心境,或是豪放,或是婉约,没有规律可循。如那首调歌,就是苏轼1076年在山东密州写的,那时正是苏轼外放期间,中秋喝醉了,想起自己政治失意,且又想起了弟弟苏辙,遂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宫阙,今夕是何年。我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有悲欢离合,月有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不婉约吗?词的阕就是他境遇的真实写照。当时他是密州太守,密州就是现在的山东诸城。他本是京官,因与当政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主动要求外放为官的。‘琼楼玉宇’就是指京城,在皇帝边‘高不胜寒’,不如在间来得逍遥。苏轼还在密州写下另一首名词江城子,那首词是他怀念亡妻之作。苏轼的第一任妻子王弗,也是眉州,16岁嫁给了苏轼。王弗相貌俊美,知书达,与苏轼琴瑟相和,甚是恩。只可惜婚十一年,不幸英年早逝。苏轼写江城子时,王弗已故去十年了,可苏轼还想着她。‘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明月,短松冈’,十年了,与妻子两隔,就算不刻意去想,妻子的音容笑貌也不时会在脑海出现。自己在密州,妻子葬在四川,相距千里,有苦也无法倾诉。就算能够相逢,妻子也认不出自己了,十年来,仕途的失意,生活的颠簸,早已是容颜衰老了。梦里仿佛又见到年轻时的妻子在梳妆打扮,夫妻相见,不知从何说起,只是泪流满面。想那千里之外的荒郊月,妻子一定会年复一年地思念着自己。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从这首词不难看出夫妻感的真挚,感至深。苏轼婉约之词甚多,恕不一一详述了。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1-3]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4]  。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

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主要有两点: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由于苏轼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

当然,这种范式更适用于士人遭受坎坷之时,它可以通向既坚持操守又全生养性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以后的历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的存在。

这种范式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为后人开辟了新的世界。所以,苏轼受到后代文人的普遍热爱,实为历史的必然。

苏轼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巨大的声誉,他继承了欧阳修的精神,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当时就有许多青年作家众星拱月似的围绕在他周围,其中成就较大的有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

此外,李格非、李之仪、唐庚、张舜民、孔平仲、贺铸等人,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苏轼影响。由于苏轼的成就包括各种文学样式,他本人的创作又没有固定不变的规范可循,所以苏门的作家在创作上各具面目。

黄庭坚、陈师道长于诗,秦观长于词,李廌以古文名世,张、晁则诗文并擅。同时,他们的艺术风貌也各具个性,例如黄诗生新,陈诗朴拙,风格都不类苏诗,后来黄、陈还另外开宗立派。

扩展资料:

轶事典故

道化童蒙

苏轼、苏辙兄弟少年时在家乡今四川省眉县天庆观读书,他们的启蒙老师是道士张易简。 [52]  当时张易简道长收的学生有几百人,苏轼是倍受张道长喜欢的学生之一,另一个是后来载入《仙鉴》的知名道士陈太初。

据东坡《志林》记载,在苏轼被贬黄州时,他的老同学陈太初在汉中羽化仙去。

由于苏轼自小受道教的启蒙教育,他的一生对道教情有独钟,常穿道袍,游访道士。如《放鹤亭记》对道人张天骥大加赞赏,而《后赤壁赋》又以道人入梦结尾。在他被贬时,仍给许多道观、道堂撰文,于是有了《众妙堂记》、《观妙堂记》、《庄子祠堂记》等等美文。

在《众妙堂记》文中他讲述了梦中见到自己的小学老师张易简道长并深受教诲之事,可见道教对其影响之深。

苏轼之弟苏辙在《龙川略志》 开篇即言梦见小学时读书天庆观之事,梦中的苏辙通过与老子像的对话,泄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天道报应现象:不杀生可以长寿。

参考资料:

-苏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750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4
下一篇2023-07-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