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

近代西方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第1张

影响:浪漫主义文学是西方近代文学两大主流体系之一,对整个西方文学产生的影响是勿庸置疑的。纵向上看,浪漫主义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彻底摧毁了统治欧洲文坛几千年的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是西方文学在近代历史上的又一次“文艺复兴”。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的诸流派,都可以看作是浪漫主义文学蜕变、演进的结果。很多现代主义者自称“新浪漫派”,可见浪漫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之间密切的联系。

在宏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看,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文学思潮和风云变幻的社会变革如此密切的结合。浪漫主义文学是近代历史上人们对科学理性、物质主义带来的异化现象的一次彻底的检视和清算。浪漫主义颠覆了西方资本主义旧的价值理性,以强烈的反叛精神构建了一个新的文化模式。

此外,许多浪漫主义者重视对民歌、童话等民间文学的整理和搜集,在很大程度上保存并发扬了西方文学的民间传统。在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就是从搜集民间文学开始的。浪漫派广泛从民间传说、神话、童话中撷取题材,极大的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法,为现代主义文学题材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中国是一个具有数千年诗歌传统的大国,没有一个国家的诗歌如此普及,如此深厚,如此达到诗性智慧峰巅。在中国所有一切艺术中,都深深打上中国诗性智慧传统的烙印。话剧这个“洋玩艺儿”,也被中国的诗性智慧改造了,于是出现了话剧的诗化现象,直到形成中国话剧的诗化现实主义的传统。

 从文明戏阶段,即看出中外戏剧撞击所带来的特点。当时,正是易卜生戏剧在全世界流行的时候,但中国人偏偏对西方话剧中的浪漫主义戏剧产生兴趣,无论是选取剧目或改编,如《茶花女》、《热泪》、《黄金赤血》、《共和万岁》等,都洋溢着浪漫主义慷慨悲壮激情。这些剧目,在“情”字上沟通着中国人的欣赏心理,联系着中国戏曲的诗化抒情的传统。当时就有人说,西方浪漫主义戏剧的特点是“用情之痴,用心之苦”,“盖以为至诚感人,金石可开”。文明戏浪漫主义之倾向,可以说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诗化最初之征兆。

 话剧与诗的结合,或者说话剧诗化的美学倾向,是“五四”话剧在艺术上的最突出的特色。特别是浪漫派和现代派的戏剧创作,以田汉、郭沫若、向培良等为代表。他们大都是浪漫主义诗人,这自然使他们很容易把诗切入戏剧;同时,他们都从理论上看到戏剧诗的本体特性。郭沫若就认为:“诗是文学的本质,小说和戏剧是诗的分化。”“五四”浪漫派戏剧,无论是戏剧的内涵,还是观察和表现生活的戏剧视界,都是诗化的,具有诗意的。它们着意从人的心灵感情世界透视人生现实,特别是从人的悲剧的“灵”的痛苦达到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其艺术特征便是抒情性、人物的性格、戏剧的结构和语言,都以抒情为纽带。如郭沫若的王昭君(《王昭君》)、卓文君(《卓文君》),田汉的林泽奇、白秋英(《咖啡店之一夜》),白薇的琳丽(《琳丽》)等人物形象,都是诗意抒情化了的人物。其主情性,又导致他们追求借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诗的意境,注意诗的氛围的营造。他们有时将音乐、诗歌直接融入作品之中,以增强其抒情性。

 这种诗化倾向,自然同接受西方浪漫主义以及新兴的现代派戏剧(当时称为新浪漫主义)的影响有关。不可忽视的是接受主体的投射作用,一方面表现出他们开放的艺术精神,一方面把民族的艺术精神、民族戏曲的质素融入其中。在某种意义上说,“五四”话剧浪漫派现代派戏剧的诗化倾向,正是中国“剧诗”传统的潜力的传递和勃发。中国的曲论家,历来把戏曲看作诗的演变与分支。所谓“诗变而词,词变而曲”,故对戏曲也叫“剧诗”。所以说,是中国戏曲的诗意抒情传统同西方浪漫主义,甚至同西方现代主义戏剧融合起来,形成了“五四”浪漫派现代派戏剧的诗化倾向。

 对现实的关注,始终是中国话剧的特色。一方面是对社会上发生的种种问题予以关注,对刚刚发生的政治事件和时事焦点给予追踪式的戏剧反映,这种现实主义,几乎成为一种报道式的戏剧。另一方面,也是成为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的,是诗化现实主义。它以田汉作为开创者,曹禺和夏衍作为奠基者。

 这种诗化现实主义,在真实观上即渗透着中国人的特色。如果说,西方话剧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倾向于客观生活的再现,当然也熔铸着剧作家的主体审美创造;而中国话剧的诗化现实主义,是更注重情真,在“真实”中注入情感的真诚和真实,甚至是缘情而作。曹禺说,他“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需要。”“《雷雨》是一种情感的憧憬,一种无名恐惧的表征。”“《雷雨》的降生是一种心情在作祟,一种感情的发酵。”这正是中国剧诗的传统,如汤显祖作《牡丹亭》就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把“情真”提高到一个超越一切的境界,同时也把理想的情愫铸入真实性之中。曹禺、夏衍的剧作都渗透着一种目标感,于残酷的真实和灰色的人生中,写出希望的曙光。夏衍虽然多写一些卑琐的小人物,写一种龌龊的生活,但他却从中发现:“眼睛看得见的几乎是无可挽救的大堤的溃决,眼睛看不见的却像是遇到了阻力而显示了它威力的春潮。”在诗化现实主义中兼容着浪漫主义的因素。那么,对这种真实,我们称之为“诗意真实”。

属于西方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作品有以下浪漫主义文学十大名著:

1、《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代表作之一,它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

2、《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创作的散文集,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小说作品的奠基之作,书中详细记录了梭罗内心的渴望、冲突、失望和自我调整,以及调整过后再次渴望的复杂的心路历程,几经循环,直到最终实现为止。

3、《白鲸》

《白鲸》是全世界公认的世界文学名著之一,因描写了海上航行和纷繁的捕鲸生活,而被誉为“捕鲸业的百科全书”,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曾盛赞《白鲸》是“一部何等伟大的作品”,美国作家海明威和法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缪都十分推崇此书。

4、《红字》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代表作,书中惯用象征手法,人物、情节和语言都颇具主观想象色彩,在描写中又常把人的心理活动和直觉放在首位。

5、《最后一个莫希干人》

《最后的莫希干人》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库柏的经典作品,小说表面上看是一个“游侠骑士式”的浪漫故事,实则是一部严肃的社会政治小说,它淋漓尽致地揭露了边疆西移过程中英法殖民者之间的争夺、白人对印第安人的暴行以及“欧洲文明”的丑恶面目。

6、《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代表作诗剧,取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当时欧洲神圣同盟和英国贵族资产阶级的黑暗统治以及它们对人民的残酷镇压,激起了诗人极大的愤慨,于是他利用古希腊神话的素材,创作了这一诗剧,表达自己反抗暴政的思想,这部诗剧是雪莱成就最高的作品,也是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典范之一。

7、《基督山伯爵》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19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的经典长篇小说,该小说以基督山扬善惩恶、报恩复仇为故事发展的中心线索,主要情节跌宕起伏,迂回曲折,从中又演化出若干次要情节,小插曲紧凑精彩,却不喧宾夺主,情节离奇却不违反生活真实,被公认为通俗小说的典范。

8、《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是由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其内容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小说主人公冉·阿是一个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传奇性的主人公,书中融进了法国的历史、革命、战争、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本书在内容上的丰富、深广与复杂而言,它在雨果数量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居于首位。

9、《阿达拉》

《阿达拉》是1801年夏多布里昂的中篇小说,小说以异域风光作为背景,描述了北美洲印第安人部落中发生的宗教信仰不同的异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作者旨在赞美宗教、宣扬远离文明社会的思想,并抒发了没落贵族那种悲观厌世的情绪,本书问世后,震动了法国文学界,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始,夏多布里昂因此而蜚声文坛,成为19世纪消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10、《魔沼》

《魔沼》是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创作的中篇小说,作品以细腻的笔调描绘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爱情故事,同时书中宁谧、神秘而独特的大自然景色,也为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经历增添了浓郁的浪漫色彩,乔治·桑在文本中,以女性特有的对幸福爱情生活的敏锐和失去关好的爱情理想之后的热望,以玛丽和热尔曼为传递工具、以《魔沼》为载体,向人们述说了一个爱情的“伊甸园”神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930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