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概括,100或200字左右就可!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概括,100或200字左右就可!,第1张

东晋时期的会稽上虞祝家庄有一个女子,叫祝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习诗文,深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遭到祝员外拒绝。

祝英台求学心切,便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

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祝父思女,催归甚急,祝英台只得仓促回乡,被迫许配给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

后来,梁山伯成为鄞县令,忧郁成疾,不治身亡,遗命葬于_城九龙墟。祝英台闻听噩耗,誓以身殉。出嫁之时,绕道前去梁山伯墓前祭奠。

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炸开坟墓,祝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壤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扩展资料: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自东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1700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所感染。梁祝传说及爱情故事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真实事件,有历史资料及文物古迹佐证。

梁祝的故事最早见于唐·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记载了梁、祝“二人尝同学”、“同冢”的故事。

晚唐·张读的《宣宝志》有较详细的记载。到明代冯梦龙的《古今小说》,又增加了英台不解带,梁山伯生疑和化蝶的情节。

——梁山伯与祝英台

封丘版本

青陵台在封丘县东北25里之青堆。战国时期,宋康王驾车出游,见到一位采桑女天生丽质,欲纳为妾,使人探知该女为门下舍人韩凭之妻息氏。为见息氏,宋康王令筑青陵台以观之,息氏恐,乃作歌以拒之,投台身亡,韩凭也自尽。宋康王把二人分葬,后两墓各长出一棵梓树(又名相思树),根结于下,枝交于上,有鸳鸯雌雄各一只恒栖树上悲鸣,后化为蝴蝶飞去,据考梁祝化蝶的情节源于此。

汝南版本

汝南流传的梁祝故事有头有尾,相当完整,情节和全国流传的普遍说法大致相仿,但是梁祝传说年代最早的版本,是西晋时期的。这里的传说不同于普遍说法的地方,即汝南版本中最为独特、最值得深究的部分。梁祝故事的主要情节在汝南都有相应的发生地,如梁山伯、祝英台的出生地,曹桥结拜的曹桥,梁祝同窗读书的红罗书院,祝英台被逼嫁的马庄,梁山伯、祝英台的坟墓。梁祝同窗共读却未合葬,梁祝墓分开而建,各有坟头。现汝南有梁祝读书的“台子寺”,也叫“红罗山”,传说这里曾有“红罗书院”。红罗山上传说中梁祝担水的井还在,井旁还有一块碑,上写“梁祝井”。

汝南版本讲的是西晋时期,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3年,未能看出其女儿身。梁山伯临死前,要求家人把自己葬在祝英台婚轿经过的路边,让自己看到祝英台出嫁,祝英台得悉,身穿孝服出嫁,经过梁山伯坟时,提出下轿拜祭,趁人不备撞死在柳树前。

中原文化积淀深厚,民间文艺丰富活跃,中原腹地的汝南,自然更得文化风气之先。仅就汝南县马乡镇来说,豫剧、曲剧、越调、民歌等都在这里流传。这些地方艺术自然少不了演唱梁祝故事,如豫剧《梁山伯下山》、《梁山伯与祝英台》,曲剧《梁山伯攻书》、《梁山伯送友》,二夹弦《梁祝》、《红罗山》,越调《梁山伯送友》、《马文才迎亲》以及曲艺方面的河南坠子《英台下山》、《梁山伯与祝英台》,三弦书《英台担水》、《英台扑墓》等。

2005年12月,河南省汝南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梁祝之乡”。2006年6月,“梁祝传说”又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虞版本

晋室南迁,士人平民纷纷相随,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汉族南迁和多民族融合,影响汉晋政治格局,占据经济文化舞台的士族,侨姓有王、谢、司马、殷、何、庾、桓、郗、许、曹、 江以及阮藉的后裔,江南士族有周、贺、顾、纪、孔、戴、袁、虞、干、葛等,其中多数游止或世居会稽(绍兴),史称“今之会稽,昔之关中”的第一大都市。会稽城“多诸豪右、民物殷阜,王公妃主、邸舍相望”。晋代会稽郡上虞县祝家有一女名叫祝英台,女扮男装到会稽城(绍兴)游学,途中遇到一同前来的同学梁山伯,两人便相偕同行。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始终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后来祝英台中断学

东晋会稽郡梁祝

业返回家乡。梁山伯到上虞拜访祝英台时,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儿身,欲向祝家提亲,此时祝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之后梁山伯在鄞当县令时,因过度郁闷而过世。祝英台出嫁时,经过梁山伯的坟墓,突然狂风大起,阻碍迎亲队伍的前进,祝英台下花轿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坟墓塌陷裂开,祝英台投入坟中,其后坟中冒出一对彩蝶,双双飞去离开了尘世。

祝家村是祝英台故乡传说祝氏祖先原籍山西太原,南迁到此定居,原在上虞县城教书为业,子孙移居上虞各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唱词就写上了“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一个祝英台,才貌双全……”据载,祝家村中原有一座规模较大的宅院,后因战争被毁,住宅面积约有500平方米,还有花园遗址。村边有一个湖叫“千金湖”,有两人合抱的金桂、银桂,还有云柏、石榴等古树。还有祠堂及石碑,记录着祝氏历史。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绍兴城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去会稽求学。途中,邂逅了会稽郡城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会稽郡城的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贸阝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又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奉化县)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

每逢乱世,中国民间总会有各种谶纬预言出现,也不知到底是何来历,或者是有心人故意编造。

晚清太平天国起义期间,在江南亦有一童谣流传,内容是:“ 江南若遇人丁口,江南便是鬼门关 。”

“人丁口”就是“鬼门关”,听上去真是触目惊心!这个“人丁口”所指为何?是清兵?是太平天国?还是西方侵略者?

其实“人丁口”合起来就是一个“何”字。 “鬼门关”的事迹,居然应在了大清国位高权重的两江总督——何桂清身上。

何桂清是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咸丰四年(1854)升任浙江巡抚,到咸丰七年(1857)被任命为两江总督。当时太平天国起义正炽,两江总督原来的驻节地江宁在1853年已经被太平军攻破,清朝江苏省的各级官员只好退到常州、苏州等地办公。

那江南又是如何在“人丁口”治下变成鬼门关的?这要从1860年太平天国东征说起。

太平天国攻破江宁后,除了攻占镇江、扬州,没有继续东进,把精力放到西征上。清兵在天京城外孝陵卫设置江南大营,隔绝了太平天国向苏南、浙江等税赋钱粮重地的扩张。因此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一带,继续保持富庶繁华,商旅来往不绝,何桂清也过了一段安乐日子。

时间来到1860年年初,为了打破江南大营对天京的包围,太平天国精心策划,从前线抽调回几乎所有精锐部队与高级将领,以“围魏救赵”之策,先于当年3月徉攻杭州,吸引江南大营张玉良部主力二万多人回援,再弃杭州北上,以优势兵力兵分五路,在5月6日一举大破清江南大营,清军一溃千里。钦差大臣和春、江南提督张国梁统领溃卒逃到镇江,江南大营第二次被摧毁,天京解围。

江南大营崩溃的消息传到北京,清廷自然震惊非常,但在震惊之余,为防止太平军乘胜进攻苏南,也作出了必要布置。张国梁率镇江清军与和春一起进驻丹阳,作为第一道防线。两江总督何桂清驻节常州,与上了一当后从杭州跑回来的张玉良一起负责常州防务,作为第二道防线。何桂清向清廷上奏: “丹阳以上军务,和春、张国梁主之;常州军务,臣与张玉良主之。”

但清军刚经历过大败,士卒全无斗志,心理早已经崩溃。和春、张国梁二人又没有时间进行休整,如何抵挡太平天国接下来的进攻?和春毫无办法,只能用奏折里边“先将句容、溧阳次第克复,再出淳坝,与皖南会师,先出徽宁以至池太,然后各路之师会搏金陵”一类自欺欺人的大话聊以自慰,再安一下咸丰皇帝的心。

暂时放下清军这边。 太平天国在大胜之余,自然要选择下一步的作战方案。 天王洪秀全在5月11日,特意召开一次御前会议,要听听诸位将领的意见。

英王陈玉成提出马上驰援上游的安庆守军,湘军趁陈玉成精锐投入到天京解围,正在步步进逼,安庆周边形势进一步恶化。而安庆是英王分地核心,城内有英王府,有无数后勤物资,更是不容有失。

忠王李秀成则建议东征苏州、常州。此时江南大营已被攻破,苏南再无屏障,可以说是出兵的绝好时机。

对于忠王来说,天京上游的皖北大部分是英王地盘,与他并没有多大关系(李秀成当时只有皖北三个县的小小地盘),再加上这片地区反复征战,剃刀一样刮过一次又一次,早就没多少油水,所以对救援安庆提不上多大兴趣。 而东征可以扩张自己的分地,苏南又是富裕之地,可以很大程度上补充军队所需。

李秀成的堂弟、侍王李世贤不好直接附和自己堂兄的意见,他曲线提出进攻闽浙,因为要进攻浙江,首先就要控制苏南。

御前会议归根到底就是两个选择,上游?还是下游? 英、忠两王在天王面前争执不下,总理朝政的干王洪仁玕提出了一个折衷方案:

干王也是支持进攻苏、常,并列出有说服力的理由,重点就是夺取上海后, “买置火轮二十个,沿长江上取” ,再兵分两路,沿长江两岸进攻湖北,这样一来,东西两线都可以兼顾。

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之下,英王处于下风,洪秀全也下了决心,下令进攻苏、常,但又添加了一个前提条件,就是 “限一月肃清回奏”

要求一个月之内结束东征,很明显是照顾到英王的需要。一个月后,无论如何都要停止东征,将大军从东线抽调回西线,投入安庆解围作战。

与会众王马上分头行动。 但计划往往没有变化快,短短一个月时间,李秀成真的可以肃清苏、常?直达上海?而这一个月之内,曾国藩与湘军就什么事情都不做?静候太平天国调兵回援?

李秀成率领大军开始东征。第一个目标,就是丹阳。

太平军于5月19日对丹阳展开猛攻,张国梁已有准备,双方在城外激战。太平军集中兵力在东门吸引敌人主力,分兵突袭防守薄弱的西门,东门再乘机发动总攻,守军惊恐之下溃散。张国梁还企图过河组织兵力扭转败局,但在混乱之中,连人带马从丹阳东郊尹公桥处坠入河中溺毙。

张国梁原名张嘉祥,天地会出身,是“会匪”受招安后成为朝廷栋梁的榜样之一 也因此改名为“国梁”。 从金田起义伊始就一直与太平天国为敌,堪称江南大营头号悍将,这次终于在丹阳陨命。李秀成命人寻获张国梁尸首,用棺木收埋。李秀成后来在《自述》中专门提到:

除了张国梁,丹阳城中近万江南大营清兵也被歼灭。和春只得率残部仓皇逃到何桂清的驻节地常州。

此时的常州,虽然太平军兵锋正锐,但守城清兵并非没有一战的能力。除了和春带过来的败兵,常州城内张玉良部建制完整,没有经过大败,士气还是不错的。杭州将军瑞昌也调派了2300多人前来增援。 可见如果调动得当,守住常州,支撑苏南危局也不是没有可能。

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那位两江总督、全军统帅何桂清,已经吓破了胆,面对即将杀来的太平军,惊恐万状,浑身上下筛糠一样抖个不停。 堂堂朝廷一品命官,居然选择临阵脱逃!这样一来,清兵在苏南的溃败,已经无可避免。

何桂清于5月21日从常州出逃,得到消息的常州绅民,有百多人拜伏道上,哭求何桂清不要舍民而去。这位父母官气急败坏,居然下令随从开枪,然后夺路而去。 据说当场打伤跪留士绅19人,其中死一人。

逃跑后的何桂清,还上奏为自己的行为开脱:

何桂清诡辩,两江总督应该在苏州,而他去常州,是因为钦差大臣和春在前线,他要去为和春守卫粮台。既然和春已经回来,那两江总督应该在交接军务后返回防御空虚的苏州驻守。

这套鬼话连傻子都骗不了,何桂清跑回苏州之时,负责苏州防务的江苏巡抚徐有壬对其所作所为十分愤慨,对这种人,要走流程还是直接喷?徐有壬选择关闭城门,不让何桂清进城: “传谕各门,凡总督衙门之人皆不准入城”。 何桂清只好调头前往无锡。

何跑跑走后,常州防务由张玉良负责。5月22日,李秀成常州西路防线展开猛攻,同时分兵迂回张玉良军后路,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城外的张玉良部陷入重围,虽然拼力杀出,但已经无法回城,只得逃到无锡,和春也逃至苏州浒墅关。

但常州城防备仍然坚固, “百姓无分老幼,婴城固守。家中米有余者,煮粥馈众” ,民团 “削竿为枪” 。为了振奋城内士气,还编造了“张国梁尚在,丹阳未陷,现偕总兵冯子材领军来援”的谎话。

太平军虽然肃清城外清军,但因为城内守备森严,无法立即破城。守城兵勇得知张玉良等逃遁。也开始逃跑:“兵勇见无主帅,亦宵遁,并将火器、旗帜携去。贼故纵之使行。”

25日,忠王发出招降书,但城中军民无反应。 李秀成见常州城仍然拒守不降,下令第二天总攻。

太平军主攻南门,架巨炮,夹火箭攻城。攻城炮火成功压制了城上兵民的抵抗。太平军渡河“由民舍蚊附而上,再将火弹、喷筒对城飞发,民力不支”,常州城遂破。城中民团仍然在“并力巷战”,以至“满城尸横枕藉”。

曾国藩的心腹幕僚赵烈文为常州人,当时他不在城内,事后听从常州逃出的友人叙述了城破后所发生的事情,在自己的《能静居日记》里写道: “天乎!吾常民多读书好善,虽愚民亦柔儒无悍风,胡为酷至于此!”

民国期间出版的《太平天国史事日志》记载占领常州后“居民自杀及被杀者颇多”。现代出版的资料,如《太平天国战争全史》提到“常州百姓受清方宣传中毒很深”“受封建思想毒害”。李秀成本人则在自述里写道:“(常州)入城之内,郡内之人,并未杀害,各畏威自投水死者亦有。”

张玉良逃到无锡后继续组织抵抗。而和春在得知常州城破后,在浒墅关自缢而死。

无锡是苏州前边的最后一道防线,张玉良有一定统军才能,李秀成称赞他: “败而复振,亦算清朝之好将。” 无奈清兵在士气、兵力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忠王所部仅用三天的时间,就于5月30日攻破无锡,张玉良所部又一次被击溃,只得逃去苏州。

江苏巡抚徐有壬是道光九年进士。难得的是,这位正途出身的封疆大吏,还是一位数学家,是清末数学一代宗师,晚清八大数学家之一。据说八岁就能解勾股术,曾出版多卷数学专著,尤其擅长解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放到现在绝对是理科学霸。

但现在这位数学家也只能把尺子、线笔、草稿纸丢下。张玉良溃军于5月31日败退入城,李秀成大军衔尾追至,苏州危如累卵!

江南大营清兵已经覆灭,张玉良几乎是光杆司令入城,到6月1日仅收集兵勇2000余人。尤其是苏州一直未能构筑城防工事,真是想守都无法守。 城内文武官员忙于逃命,溃兵败卒虐害城中百姓,全城一片慌乱,徐有壬、张玉良根本无法控制。

徐有壬眼见无力守城,只得连下三道命令:“首令民装裹,次令迁徙,三令纵火”。

说穿了,就是要坚壁清野,逼老百姓离开苏州,再把苏州城毁掉。

三令一出,苏州向来万商云集、市肆繁盛的金门、阊门一带,顷刻间烟焰蔽天,日夜不息,城内外秩序大乱,号哭之声震天,当时有人做《姑苏哀》以记:

城外是延烧不息的大火,城内则是惊惶失措的老百姓,守城兵勇又乘机四处焚掠,一派末日景象。民众渴望太平军进军苏州,除害安民。

李秀成回忆:“初到阊门,将分困各门,看阊门街方等村百姓多有来迎,街上铺店民房门首俱帖字样云:同心杀尽张、和两帅之兵。因将丹阳以下,到苏州水陆民财,概被其兵抢掠,故恨而杀也。”

清军丧尽民心,太平军则得到城外居民的有力支持,攻城战斗顺利展开。6月2日黎明,主攻阊门、胥门,又分兵抄袭清兵后路葑门、盘门。张玉良中计,急忙亲赴葑门修筑工事。在阊门、胥门的候补道员李文炳、苏州候补知府何信义出降。张玉良眼见二门已失,只得且战且走,在部下的拼死护卫下从苏州逃出,又双叒一次仓皇跑路前去杭州。

苏州城破后,徐有壬自尽,其在苏州的家眷,包括儿子与妾、女也一起自尽。

据说徐有壬年幼时,曾翻看族谱,看见徐氏远祖徐应镳阖门殉节的事迹(徐应镳为南宋太学生。1276年春天,元军破临安,以身殉国),感叹说道:“吾他日当如此!”真是一语成谶,徐有壬被清廷追谥庄愍,后来在苏州立祠祭祀。

至于那位何桂清,在苏州城破之前,因为与江苏布政使薛焕(在徐有壬死后升任江苏巡抚)有旧,干脆再跑到上海,于6月6日躲入上海租界里边。这次他的借口变成了“在沪向夷酋乞兵恢复”,要借洋人军队收复苏、常。甚至还上奏折弹劾徐有壬失城之罪,结果自然是激起公愤, 要求捉拿何桂清明正典刑的奏折雪片一样递交到咸丰皇帝面前。

何桂清堂堂科举进士正途出身,受朝廷重用镇守东南,居然如此贪生怕死寡廉鲜耻,在晚清官员中也实属罕见。他两江总督的官职随即被革掉,但因为人在上海租界,再加上此时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侵略军陈兵大沽口,朝廷对何桂清暂时无瑕理会。

回头再来说说苏南,在苏南危急的时刻,清廷急忙调动援军,其中最现成的考虑,就是正在安徽、江西、湖北前线的曾国藩部湘军。

但苏南一带官员各有盘算,一开始还心存侥幸,妄想靠自己的力量赶走太平军,都不愿望“引狼入室”,惶恐请神容易送神难,把富庶的江南让给湘军。一直到江南大营连战连败,苏州危急,杭州将军瑞昌为拱卫浙江,在没有办法之下,上奏朝廷,请求让曾国藩前来督办军务。到苏州失守之后,太平军眼见就要杀向杭州,瑞昌再次上奏: “臣等闻曾国藩、张芾(陕西人,当时负责皖南军务)治军甚严,兵勇咸知纪律,自能与民相安。目前情形恐非曾、张二臣前来剿办不可。”

清廷一开始的打算,是以湘军为偏师,负责牵制太平军主力,而由绿营等朝廷正规部队收复江宁。但现在这美梦已经破灭,由于形势危急,不得不重用湘军。6月8日,何桂清革职后不久,就任命曾国藩为署理两江总督,并下旨:“赴援苏常,以顾大局;或未能深入救援,亦可扼截江面,以杜北窜,是为至要。”6月18日又再发上谕,催促曾国藩立即启程东援。

你现在才想起曾国藩?不好意思,曾国藩偏偏不想去救援苏南!

早在1859年9月,曾国藩与胡林翼、官文等人会商军务, 提出“先剪枝叶,后拔根本”的战略方针与”结硬寨,打呆仗“的具体战术布置。确定了决战安庆与金陵会战的两阶段战略目标。

为实现安庆决战的目标,湘军调动频繁,在太平天国进攻苏南之前,已经占领石牌、太湖、潜山等安庆周边战略要地。现在忽然之间要曾国藩抽师?老谋深算的曾国藩才懒得理会。 他反复上奏,力陈要保江南,必先要控制上游:“是安庆一军,目前关系淮南之全局,将来即为克复金陵之张本。”

为安抚咸丰,曾国藩还故作姿态,确保主力围攻安庆之余,派出一部分部队,作出东进苏、常,与浙江巡抚王有龄、杭州将军瑞昌会师的架势。但曾国藩根本就无心进援,这些部队走走停停,最后甚至以“先守徽、宁要隘”的借口按兵不动,朝廷无可奈何,只得同意曾国藩“先取安庆”。

在攻取苏、常的同时,苏南其他地区,如句容、江阴、宜兴、金坛、吴江等地,也被太平军分兵夺取。除了上海周围与太仓、常熟一带(太仓、常熟于九月底才被攻克),整个苏南已经落入太平天国囊中,李秀成发动的东征大获全胜。 所夺取的苏南地区就成立了一个新的省级行政区,命名为苏福省,以苏州为省会 ,辖区包括苏州郡、常州郡、太玱(仓)郡与松江郡。当然有些地区,如松江郡,辖区包括上海,一直由清朝统治,因此有名无实。

洪秀全委任李秀成掌管苏福省军民政务,苏福省也正式成为李秀成的分地。苏州拙政园及其周围的潘姓、汪姓等宅邸被改建为为忠王府。

李秀成将在苏州、常州等地获取的大量金银财宝。包括银洋、金珠、参茸,燕窝、珊瑚、玉笔等等解往天京归入圣库“以充国用”。洪秀全自然龙颜大悦,于是以幼天王洪天贵福的名义发出了这一道嘉奖诏书。里边提到: “富庶之区首苏福,陪辅京都军用丰。叔筹交库首顾国,功尚加功忠更忠。” 可见苏福省有陪都以及天京重要物资供应地的作用。

为何要叫苏福省,不直接叫苏州省或者苏南省?因为太平天国认为“福”是一个吉祥字,“福自天来,乃至宝至荣之极”。“福”字又含有驱除罪恶,获得新生之意,“苏福”是一个吉祥如意的名字。

在控制苏州局势之后,6月15日,东征军再攻占嘉兴、昆山。

算算时间,如果按照战前“限一月肃清回奏”的要求,此时刚好一个月,太平天国已经占领了苏南的大片领土,是不是应该收兵回师,回援安庆?

那有如此轻易,此时忠王仍然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新夺取的地方还有枪船、溃兵、团练等地方武装需要清剿,军队也需要时间进行休整,降兵也要编整。 最重要的是,东征最主要的目标之一,计划购买“火轮二十个”的上海还没有打下来。 李秀成军队继续前进,6月22日攻占嘉定,7月1日克松江府,陈玉成部将赖文光也于6月30日占领青浦,太平军开始了第一次进攻上海。

上海的情况比起苏、常要复杂得多,上海当时是不平等条约规定的通商口岸,又有外国租界。太平军杀到上海,当时对所谓“中国内战”还保持中立的英、法侵略者坐不住,他们开始与上海的清朝官员、士绅商人勾结起来,以外交、军事插手上海之战。 苏常太道道员吴煦和钱庄商人杨坊出钱雇佣美国冒险家华尔组织了300多人的洋枪队,与清兵一起投入到与太平军的作战之中。

历时两个月的上海战役,太平军第一次直接面对外国军队。英、法军队近千人直接参与上海县城防守,外国军舰也炮轰太平军阵地。李秀成眼见外国军队直接参战,原先安排的内应又被清军识破杀害,同时那位跑到杭州的张玉良,正组织军队反扑嘉兴(张玉良屡败屡战,确实是清朝良将)。嘉兴护卫着李秀成军队的侧翼,嘉兴守将不断派人前来请求支援。 忠王唯有在8月24日从上海撤退增援嘉兴,并于9月8日击溃张玉良军队,嘉兴解围,张玉良狼狈逃回杭州。

此时的中国南方,是英、法联军与清兵联手对抗太平天国。但在中国北方,英、法联军却已经在天津附近登陆,与僧格林沁的清兵交战,并于8月23日占领天津,向北京推进。

嘉兴解围后,东征告一段落,时间比原计划拖了整整三个月。安庆前线形势已经十分恶劣,6月20日,太平军降将韦志俊攻占安庆外围重镇枞阳,安庆完全陷入湘军的包围之中。 洪秀全给李秀成下严旨,命令他停止东征,马上投入安庆解围战。 9月25日,陈玉成、李秀成在苏州会面,商议安庆解围方针。 太平军主力开始向西线调动,安庆决战开始。

现在再来说说何桂清,他跑到上海租界后,既然说了是去借师助剿,总不能什么也不做吧?于是在6月9日求见英国公使普鲁斯,但前边已经说过,英国与清朝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普鲁斯坚持要先与清政府签订了新的条约再说,会谈毫无成果。赵烈文在日记里提到: “(何桂清)在沪向夷酋乞兵恢复,酋股掌玩弄之,卒未成约。而何礼之不少怠,其所为如是,足令人齿冷。”

与何桂清关系非比寻常的浙江巡抚王有龄,(何父是王父家丁。何、王二人曾一起入学读书。)也置书给何, 劝他自尽以谢天下,何桂清置之不理。 于是就一直躲在租界之内,因为英法联军入侵,咸丰帝跑路去热河,后来咸丰驾崩,又是祺祥政变,他的案件耽搁了足足两年时间。

到同治元年(1862),言官再度弹劾何桂清,恭亲王与租界交涉,正式将何逮捕下狱。其党羽仍然意欲为其开脱,两宫皇太后拿不定主意,询问百官意见。

此时已经是实授两江总督,统辖四省军务的曾国藩意欲除掉政敌,上书:“疆吏以城守为大节,不宜以僚属之一言为进止;大臣以心迹定罪状,不必以公禀之有无为权衡。”明摆着要何桂清的命。 最最要命的是,负责秋决的刑部郎中余光倬正是常州人,深恨何桂清弃地令自己家乡遭受灾难,力陈应该依据《大清律》“地方大吏逃奔蹶事”处决何桂清。

朝廷终于判处秋后处决,何桂清于1862年12月21日在京师菜市口法场处斩。 成为 历史 上唯一一位被朝廷处斩弃市的两江总督。 清史稿称:“以才敏负一时之望,膺江表重寄。桂清无料敌之明,又失效死之节。身名俱陨,罪实难辞。”

最后提一提那位浙江巡抚王有龄,王有龄自幼读书不成,游玩无度。何桂清在飞黄腾达后,为感激当年王家的恩德,替他捐了一个正八品的盐官。王有龄从此入仕,一直官至浙江巡抚,官声却不佳,常收贿赂,也时常在衙门饮酒、狎妓,有时甚至到青楼住宿、批阅公文。

1861年年底,李秀成、李世贤发动浙江战役,包围杭州两个月,曾国藩同样拒绝发兵救援。王有龄城破自杀而死(那位屡败屡战的张玉良也同时死于杭州城外)。李秀成感佩他的忠义,用上好棺木装殓其遗体送还清兵,时人称之为 “城破殉难,晚节独胜桂清。”

梁山伯祝英台故事是流行的最广泛的中国民间传说之一。它这样流行并不是偶然的。它十分强烈地歌颂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纯洁的爱情,无论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无论死亡,都不能把他们分开。

梁山伯虽然饮恨而死,祝英台却并没有被马家抬去,而是在她的祝告之后,梁山伯的坟墓忽然在大雷雨中裂开,她跳了进去。有些地区的传说还有一个尾声,那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后来变成了一双蓝色的蝴蝶,这样的结局自然都是浪漫主义的。

然而这正是一种积极的浪漫主义。它使得这个爱情的悲剧不但符合古代的现实,而且又带着坚强的希望,乐观的精神。其实整个梁山伯祝英台故事都有一种传奇的色彩。梁山伯的性格是那样朴质、单纯,和祝英台同窗三年却并不知道她是女扮男装,而一旦发现了她的真正性别但又断绝了结合的希望以后,他就以死殉情。

祝英台的性格是那样机智、大胆,她既善于在乎时掩盖她的改装,又敢于在和梁山伯分别的时候表达她的爱情。在梁山伯死后,虽然她的父亲极力阻止,她却不顾习俗地去吊孝,并且完全违背了她父亲提出的不穿孝、不大哭、速去速来这样三个条件。

这是一个悲剧,反映出我国古代婚姻封建的思想严重,讲究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顾各自的儿女情长。女子的地位一般都很卑微的,西厢记,还有孔雀东南飞讲的都是,男女主人公敢于反抗的进步思想,和对爱情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现实社会的残酷,并通过梁山伯与祝英台那凄美的爱情故事说明更多的有情人不能够终成眷属,表达了世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赞美了有情人的美好思想。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汉族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其他三个是《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其中,《梁祝传说》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自西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惨爱情所感染。《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齐名。

故事有几个不同的版本:

汝南版本

汝南流传的梁祝故事有头有尾,相当完整,情节和全国流传的普遍说法大致相仿,但是梁祝传说年代最早的版本,是西晋时期的。这里的传说不同于普遍说法的地方,即汝南版本中最为独特、最值得深究的部分。梁祝故事的主要情节在汝南都有相应的发生地,如梁山伯、祝英台的出生地,曹桥结拜的曹桥,梁祝同窗读书的红罗书院,祝英台被逼嫁的马庄,梁山伯、祝英台的坟墓。梁祝同窗共读却未合葬,梁祝墓分开而建,各有坟头。现汝南有梁祝读书的“台子寺”,也叫“红罗山”,传说这里曾有“红罗书院”。红罗山上传说中梁祝担水的井还在,井旁还有一块碑,上写“梁祝井”。

汝南版本讲的是西晋时期,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3年,未能看出其女儿身。梁山伯临死前,要求家人把自己葬在祝英台婚轿经过的路边,让自己看到祝英台出嫁,祝英台得悉,身穿孝服出嫁,经过梁山伯坟时,提出下轿拜祭,趁人不备撞死在柳树前。

中原文化积淀深厚,民间文艺丰富活跃,中原腹地的汝南,自然更得文化风气之先。仅就汝南县马乡镇来说,豫剧、曲剧、越调、民歌等都在这里流传。这些地方艺术自然少不了演唱梁祝故事,如豫剧《梁山伯下山》、《梁山伯与祝英台》,曲剧《梁山伯攻书》、《梁山伯送友》,二夹弦《梁祝》、《红罗山》,越调《梁山伯送友》、《马文才迎亲》以及曲艺方面的河南坠子《英台下山》、《梁山伯与祝英台》,三弦书《英台担水》、《英台扑墓》等。

2005年12月,河南省汝南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梁祝之乡”。2006年6月,“梁祝传说”又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虞版本

晋室南迁,士人平民纷纷相随,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汉族南迁和多民族融合,影响汉晋政治格局,占据经济文化舞台的士族,侨姓有王、谢、司马、殷、何、庾、桓、郗、许、曹、 江以及阮藉的后裔,江南士族有周、贺、顾、纪、孔、戴、袁、虞、干、葛等,其中多数游止或世居会稽(绍兴),史称“今之会稽,昔之关中”的第一大都市。会稽城“多诸豪右、民物殷阜,王公妃主、邸舍相望”。晋代会稽郡上虞县祝家有一女名叫祝英台,女扮男装到会稽城(绍兴)游学,途中遇到一同前来的同学梁山伯,两人便相偕同行。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始终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后来祝英台中断学业返回家乡。梁山伯到上虞拜访祝英台时,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儿身,欲向祝家提亲,此时祝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之后梁山伯在鄞当县令时,因过度郁闷而过世。祝英台出嫁时,经过梁山伯的坟墓,突然狂风大起,阻碍迎亲队伍的前进,祝英台下花轿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坟墓塌陷裂开,祝英台投入坟中,其后坟中冒出一对彩蝶,双双飞去离开了尘世。

祝家村是祝英台故乡传说祝氏祖先原籍山西太原,南迁到此定居,原在上虞县城教书为业,子孙移居上虞各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唱词就写上了“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一个祝英台,才貌双全……”据载,祝家村中原有一座规模较大的宅院,后因战争被毁,住宅面积约有500平方米,还有花园遗址。村边有一个湖叫“千金湖”,有两人合抱的金桂、银桂,还有云柏、石榴等古树。还有祠堂及石碑,记录着祝氏历史。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绍兴城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去会稽求学。途中,邂逅了会稽郡城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会稽郡城的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贸阝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又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奉化县)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贸阝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杭州版本

梁祝在万松书院同窗共读越剧《梁祝》中,有一段“草桥结拜”唱词,说的是梁山伯与女扮男装的祝英台在钱塘县读书途中相遇,互认知己,便在“草桥”结拜“兄弟”,指的便是杭州东城望江门旁的草桥亭。而相传梁祝同窗共读之地,则是西湖上的万松书院,故而,百姓又将此地称为梁祝书院。它的前身为报恩寺,明弘治十一年改建为万松书院,崇祯年间书院被毁。清康熙后,改辟为敷文书院。

宜兴版本

宜兴的版本是南朝齐时期,化蝶传说根深蒂固,宜兴最早记述梁祝故事的是《善权寺记》,始记于南北朝齐建元二年(公元480年),称祝英台旧宅在宜兴善权寺位置,梁祝自小一起读书,后又到齐鲁、东吴等地游学访友,逐渐产生感情。梁祝传说在宜兴均有记载,“化蝶”情节亦在宜兴形成,为国内学术界认可。宜兴现有“祝家庄”、“梁家庄”等地名、遗址,还有观音堂、荷花池、双井、九里亭等“十八相送”遗址。宜兴俗定农历三月廿八为“观蝶节”,用“梁山伯”“祝英台”为蝴蝶命名。

微山版本

士大夫们为梁祝修合葬墓济宁市微山县马坡乡有“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为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重修梁祝墓、祠时所立。碑文记载祝英台家居济宁九曲村,其父祝员外因没有儿子,十分苦恼。祝英台是为解父忧才女扮男装求学。梁祝二人同窗3年,梁山伯病逝家中,祝英台悲伤而死。士大夫们被祝英台事父至孝及对梁氏矢一而终感动,为二人修合葬墓。现曲阜孔庙还保有“梁祝读书处”,在峄山上还有“梁祝读书洞”、“梁祝祠”等遗址。

诸城版本

山东诸城的梁祝传说,被列入诸城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于2007年公布。

《本衷册书》之《梁祝志》、《宣室志》记载:英台,祝氏儿游学红罗书院,与梁山伯者同肆业,儿男共室久择情之,私结三年外而不宣。文才,马氏宗人。屋英台之竹马。晓情权归,而英台不顾。载三绝决。马氏愤然怒告乡邻。梁祝叻栗,祝假歉而出,绝杀马氏秘钭瞑登号呦。吏姆溽耵其罪,难甄焉,层层殇叠。皇之威动。洚罪铢毁宫首为马氏殉。葬之马氏之途。凡祀者忍踏唾千年。当朝广告,万人皆知曰:婚配焉,男女也。梁祝逆论而行,天之大不为。

注:这一版本出现在天涯、小说阅读网等网站,作者提到的《本衷册书》似乎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书籍,而是作者杜撰的;《宣室志》为传奇小说集,撰者唐代张读,全文没有提到过梁祝的故事。个人认为这一所谓的原版真实性存疑。

自古至今,关于梁祝的传说,可谓流传广而久远,遍及国内外众多地区,其内容也大致相同。而诸城的梁祝传说却别有一番情味,以其真实、美丽、亲近、悲壮而独具特色。传说内容大致分为三部分:

其一,在位于诸城市北部的相州镇梁山屯村,村民声称,梁山伯就是梁山屯人。传说梁家生活早年富裕,山伯的父亲也曾办过塾堂,不幸积劳成疾,三十几岁便撒手西去,撇下了山伯母子相依为命,日子逐渐败落下来。梁山伯的乳名叫伯孩儿,自幼体弱多病,家中生活仅靠母亲雇短工经营几亩薄地为生。待山伯长到十六岁时,母亲怕误了孩子的前程,便省吃俭用,攒些积蓄,把梁山伯送到了村西北三里远的小梁山的塾堂里读书,因塾师曾是梁山伯父亲的好友,故而山伯在塾堂处处受到师父的关照,学绩甚好。

小梁山上的塾堂遗迹至今尚存,大门石墩及书房寝室清晰可辨。也就是在这里,梁山伯结识了女扮男装前来读书的祝英台,两人同室居住,兄弟相称,感情笃深。一晃三年过去,直至学业完成下山之时,山伯也未察觉出英台的真实身份,并执意要送一送祝贤弟。两人边走边聊,畅叙友情,一路西行,一直送到如今诸城市石桥子镇北的小石桥上,才被英台劝住,这就是有名的十八里相送。

石桥子镇北的小石桥至今犹在,是一座不大的悬砌拱桥,石桥面上磨蹭光滑,仍相当结实,这里距小梁山恰恰十八里整。就在这小石桥上,英台面对相处三年的梁兄,爱恋之情再难自制,于是提出为自家的小九妹作媒许配山伯,并叮嘱山伯定要早日到祝家提亲。见山伯应允后,两人才依依惜别。

当山伯再回山拜别师父时,才从师母那里得知英台即是小九妹,赶忙前往祝家提亲。谁料,祝员外已将英台许配给了马文才。当梁山伯知道祝员外已将英台强行许配马文才后,连英台也不曾见一面即被逐出门外,回家后悔恨交加,相思成疾,终日咳嗽,汤水不进,一病不起,其症就是今天的肺结核。在山伯病入膏肓之时,嘱咐母亲说:“我死后不要到别处葬,就埋在里丈河北岸。”因他知道,马文才家就在当今安丘市官庄镇的马家庄子村,英台出嫁必经此地,死后也想再见英台一面。说完后山伯一命归天,年仅十九岁。梁母果然依照儿子的嘱咐,将山伯远葬到现今石桥子镇里丈村北的渠河北岸上。

其二,在诸城市石桥子镇西的祝家楼村,村人亦称,祝英台就是该村祝员外之女,祝家共四支,居住在祝家楼村的四角上,四楼对应,祝员外即家居东北楼。当时祝家子嗣大排行,英台在女中行九,小名叫九红儿,只因祝员外膝下无子,又禁不住英台苦苦请求,于是就同意了英台女扮男装去小梁山求学。

英台上山以后,一直隐瞒真实身份,两年过去竟无人察觉,直到第三年临近学业将止,才被师父窥出些端倪,他见英台方便时与其他人不同,即使小解也要蹲下,便告知妻子,师母便暗中留意,果然发现了英台的女儿身。师父思忖良久后说:“反正也快终业了,还是不张扬为好,传出去会坏了人家的名声。”于是英台才得以平安下山。

祝英台回家以后,方知父亲已为自己许下婚事,又得知山伯曾来提亲被父亲拒绝,便终日以泪洗面,再闻山伯已殉情而死,葬于里丈河北岸,即三日不食,并在嫁妆一事上百般纠缠,以拖延婚期,直至出嫁上轿时又提出必须在里丈河北岸落轿一次,以祭拜梁兄亡灵,否则绝不上轿,这才上演出裂冢化蝶那一场戏来。

但令人不解的是,在今天的祝家楼村,祝姓村人都矢口否认有英台其人,更不是祝家楼人。多少年来,凡是表现《梁祝》内容的戏剧、**、鼓词等,一概不准进村演出,也不许祝姓村人到外村听看,并延续着一个梁祝不通婚的风俗。据另姓村人介绍,祝家认为,本族出了祝英台这样一位女子,没有家教,有辱门风,故不得宣扬。这样的否定和做法恰恰证实了祝英台确是祝家楼人。

其三,在诸城市北石桥子镇里丈村北的渠河北岸,一条通往安丘市官庄镇马家庄子村的旧道旁,有一座大墓高高立于土丘之上,封土之上双顶并立,墓周杂草丛生,墓体青草覆盖,立于墓上,南望渠河,北览安丘,东西两道行人,尽收眼底,这就是梁祝冢。据里丈村人讲,这里就是梁祝化蝶的地方。传说有两种,一说是祝英台出嫁那天,风和日丽,花轿刚到冢西的古道上,突然狂风四起,英台即要求落轿,前去祭拜梁兄亡灵,到得墓前,英台眼望梁兄石碑,悲痛欲绝,声泪俱下,历数梁兄情意后,撞碑而死,家人遂将英台合葬于此。一说是当时确有坟墓裂开之事,英台钻入,遂翩翩飞出两只蝴蝶,把个马文才急得绕墓追逐,拉了墓地一大圈儿蒺藜。细观墓周,确有层层蒺藜草缠绕。

历史渊源

诸城的《梁祝》传说据考最早始于南北朝时期,完整故事形成于唐,由艺人传唱或表演即在宋代了。在梁祝的传说中,诸城人历来都认定梁祝的故事就发生在诸城,梁山伯和祝英台就是诸城人,而且有真村名、真地点,更有真人物、真情节,较之其他地区的传说更完整,更真实。传说流传之广,影响之深,无处能比。诸城人常以本地出过这样一个故事而津津乐道。老到叟妪,小到稚童,都能知晓并讲出梁山屯的梁山伯和祝家楼的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并会到里丈河北去指冢为证。

有研究指出梁祝故事的雏形,即是《华山畿》。六朝时期,江南盛传《华山畿》这首令人性灵摇荡的民歌,《古今乐录》曰:“《华山畿》者,宋少帝时懊恼一曲,亦变曲也。少帝时,南徐一士子,从华山畿往云阳。见客舍有女子年十八九,悦之无因,遂感心疾。母问其故,具以启母。母为至华山寻访,见女具说闻感之因。脱蔽膝令母密置其席下卧之,当已。少日果差。忽举席见蔽膝而抱持,遂吞食而死。气欲绝,谓母曰:‘葬时车载,从华山度。’母从其意。比至女门,牛不肯前,打拍不动。女曰:“且待须臾。”妆点沐浴,既而出。歌曰:“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棺应声开,女透入棺,家人叩打,无如之何,乃合葬,呼曰神女冢。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亦有记载。

主要特征

梁祝的传说主要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婚姻自由的追求。它是民间文化的积淀,代表了民间文学中积极向上的部分。诸城的梁祝传说之所以久传不衰,多具魅力,其原因不仅因为梁祝是诸城人,更因为它代表了人民大众的心声。

重要价值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被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我们透过祝英台女扮男装所表现的反抗封建礼教的表层思想,能更深一步地把握到社会进步中要求男女平等、呼唤女权回归这一深层的民族潜意识。如果没有梁祝的悲剧,人们就不会认识到传统的包办婚姻制度的弱点和局限,就无法看到其他选择的可能性。传统的婚姻制度就将继续保持原样。

如果说,梁祝婚姻被残酷葬送具有强烈的悲剧意义,那么它的“化蝶”结尾便富有积极意义。活着追求不到的东西,在死后继续“追求”,终于得到。“化蝶”的结局,正是日益厚积的冲击封建礼教的强烈社会心理的生动反映。千百年来,这种结局鼓舞着人们向一切顽固封建势力作顽强的抗争。

鄞州版本

鄞州版本讲的是金朝县令与明朝侠女结“阴亲” 在浙江宁波,相传梁山伯是金代鄞州县令,是个清官,由于得罪权贵,被人残害致死,百姓为他修了一座大墓。而祝英台则是明代上虞的侠女,劫富济贫,后来被权贵杀害。为了纪念他们,当地将两人合葬,算结了阴婚。鄞州现存梁祝合葬墓、梁祝故居。那里流传着一句老话,“若要夫妇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

祝家庄在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远去绍兴求学。途中,邂逅了求学的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尼山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贸城的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县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于忘情破。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要求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英台悲痛伤心咬破手指在墓碑上写上“祝英台”,最好的遗言;我俩生不同时,但却死而同穴,这里便是我葬身之地。在英台悲痛叫嚷山伯带她走时,在雷电交加情况下梁山伯的墓离开裂开了,英台看见是山伯的魂魄激动而喜极而泣的心情纵然爬起身向坟中跑去跃跳入坟中,英台一跃墓中瞬间墓合拢,不一会儿墓碑上一道光彩就飞出两只蝴蝶,飞着围着墓一圈便飞上了天空,一道彩虹中梁山伯与祝英台便在上天团聚。梁山伯与祝英台真情撼天动地,玉帝感念两人情义节烈,赐封天官结为永世夫妻,于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缠绵悱恻,动人心弦的情史流传千古。

以上供参考,望采纳~

梁思南 - 唐禹哲 (饰)

欲次郎是叫 "大白熊"品种的犬

原产:法国

身高:公犬 70- 80cm 母犬: 65-72 cm

体重:41-57公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0433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7
下一篇2023-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