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游戏就是——仙剑奇侠传,同时他也是我第一个玩的游戏,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作为一个在玩游戏中长大的80后老人,我必须回答这个问题。在国内游戏领域的早期,国内独立开发的游戏并不多。毕竟,电子游戏在中国的引进相对较晚,相应的开发技术也不够成熟。然而,即便如此,仍有许多著名的经典杰作成为80后的标志性游戏记忆。
RPG中国制造的传奇——仙剑奇侠传。我敢说在中国没有任何一个玩家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游戏,甚至那些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游戏的人也可以在从它衍生出来的影视作品中了解过他。如果你想说什么样的国产单机游戏可以证明你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仙剑奇侠传》这个游戏是第二名的那么没有哪个游戏敢说自己是第一名。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国内游戏历史中不可逾越的传奇。当然,它只限于第一部、第三部和第四部作品(后来的作品确实越来越差)。《仙剑侠客传奇1》诞生于1995年,发行时获得了KINGTITLE的“最佳角色扮演游戏”奖和“游戏金袋奖”。
作为国内单机游戏,尤其是国内RPG游戏的标杆,《仙剑奇侠传》因其扣人心弦的情节和对爱、恨、情、仇的精彩刻画而受到玩家的广泛好评。即使这个故事被挑选出来改编成小说,电视剧等仍然畅销。说到游戏,“锁妖塔”的迷宫和随后的“选择”在80后的记忆中仍然记忆犹新。当然,这款游戏不仅是80后的专利,它的普及甚至涉及到70后甚至是90后。
陈景润:小时候,教授送我一颗明珠
20多年前,一篇轰动全中国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得一位数学奇才一夜之间街知巷闻、家喻户晓。在一定程度上,这个人的事迹甚至还推动了一个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伟大时代早日到来。他的名字叫做陈景润。
不善言谈,他曾是一个“丑小鸭”。通常,一个先天的聋子目光会特别犀利,一个先天的盲人听觉会十分敏锐,而一个从小不被人注意、不受人欢迎的“丑小鸭”式的人物,常常也会身不由己或者说百般无奈之下穷思冥想,探究事理,格物致知,在天地万物间重新去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发展自己的潜能潜质。你可以说这是被逼的,但这么一“逼”往往也就“逼”出来不少伟人。比如童年时代的陈景润。陈景润1933年出生在一个邮局职员的家庭,刚满4岁,抗日战争开始了。不久,日寇的狼烟烧至他的家乡福建,全家人仓皇逃入山区,孩子们进了山区学校。父亲疲于奔波谋生,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母亲是一个劳碌终身的旧式家庭妇女,先后育有12个子女,但最后存活下来的只有6个。陈景润排行老三,上有兄姐、下有弟妹,照中国的老话,“中间小囡轧扁头“,加上他长得瘦小孱弱,其不受父母欢喜、手足善待可想而知。在学校,沉默寡言、不善辞令的他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不受欢迎、遭人欺负,时时无端挨人打骂。可偏偏他又生性倔强,从不曲意讨饶,以求改善境遇,不知不觉地便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内向性格。人总是需要交流的,特别是孩子。禀赋一般的孩子面对这种困境可能就此变成了行为乖张的木讷之人,但陈景润没有。对数字、符号那种天生的热情,使得他忘却了人生的艰难和生活的烦恼,一门心思地钻进了知识的宝塔,他要寻求突破,要到那里面去觅取人生的快乐。所谓因材施教,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根据自己的特点充分得到发展的空间。
小小陈景润,自己对自己因材施教着。
一生大幸,小学生邂逅大教授但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除了埋头书卷,他还需要面对面、手把手的引导。毕竟,能给孩子带来最大、最直接和最鲜活的灵感和欢乐的,还是那种人与人之间的、耳提面命式的,能使人心灵上迸射出辉煌火花的交流和接触。所幸,后来随着家人回到福州,陈景润遇到了他自谓是终身获益匪浅的名师沈元。
沈元是中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航空工程教育家,中国航空界的泰斗。他本是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毕业的博士、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1948年回到福州料理家事,正逢战事,只好留在福州母校英华中学暂时任教,而陈景润恰恰就是他任教的那个班上的学生。
大学名教授教幼童,自有他与众不同、出手不凡的一招。针对教学对象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沈元上课,常常结合教学内容,用讲故事的方法,深入浅出地介绍名题名解,轻而易举地就把那些年幼的学童循循诱入了出神入化的科学世界,激起他们向往科学、学习科学的巨大热情。比如这一天,沈元教授就兴致勃勃地为学生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
师手遗“珠“,照亮少年奋斗的前程
“我们都知道,在正整数中,2、4、6、8、10,这些凡是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1、3、5、7、9,等等,则被叫做奇数。还有一种数,它们只能被1和它们自身整除,而不能被其他整数整除,这种数叫素数。“
像往常一样,整个教室里,寂静地连一根绣花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只有沈教授沉稳浑厚的嗓音在回响。
“二百多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中学教师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譬如,6=3+3,12=5+7,18=7+11,24=11+13反反复复的,哥德巴赫对许许多多的偶数做了成功的测试,由此猜想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沈教授说到这里,教室里一阵骚动,有趣的数学故事已经引起孩子们极大的兴趣。
“但是,猜想毕竟是猜想,不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就永远只能是猜想。”这下子轮到小陈景润一阵骚动了。不过是在心里。
该怎样科学论证呢?我长大了行不行呢?他想。后来,哥德巴赫写了一封信给当时著名的数学家欧勒。欧勒接到信十分来劲儿,几乎是立刻投入到这个有趣的论证过程中去。但是,很可惜,尽管欧勒为此几近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却一直到死也没能为这个猜想作出证明。从此,哥德巴赫猜想成了一道世界著名的数学难题,二百多年来,曾令许许多多的学界才俊、数坛英杰为之前赴后继,竞相折腰。教室里已是一片沸腾,孩子们的好奇心、想像力一下全给调动起来。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后,而这位皇后头上的皇冠,则是数论,我刚才讲到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皇后皇冠上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啊!”
沈元一气呵成地讲完了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同学们议论纷纷,很是热闹,内向的陈景润却一声不出,整个人都“痴”了。这个沉静、少言、好冥思苦想的孩子完全被沈元的讲述带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神奇世界。在别的同学啧啧赞叹、但赞叹完了也就完了的时候,他却在一遍一遍暗自跟自己讲:
“你行吗?你能摘下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吗?”
一个是大学教授,一个是黄口小儿。虽然这堂课他们之间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交流、甚至连交谈都没有,但又的确算得上一次心神之交,因为它奠就了小陈景润一个美丽的理想,一个奋斗的目标,并让他愿意为之奋斗一辈子!多年以后,陈景润从厦门大学毕业,几年后,被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慧眼识中,伯乐相马,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自此,在华罗庚的带领下,陈景润日以继夜地投入到对哥德巴赫猜想的漫长而卓绝的论证过程之中。
1966年,中国数学界升起一颗耀眼的新星,陈景润在中国《科学通报》上告知世人,他证明了(1+2)!
1973年2月,从“文革“浩劫中奋身站起的陈景润再度完成了对(1+2)证明的修改。其所证明的一条定理震动了国际数学界,被命名为“陈氏定理”。不知道后来沈元教授还能否记得自己当年对这帮孩子们都说了些什么,但陈景润却一直记得,一辈子都那样清晰。
名人成长路
陈景润(1933-1996),当代著名数学家。1950年,仅以高二学历考入厦门大学,1953年毕业留校任教。1957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后任研究员。1973年发表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积》。1979年,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问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女数学家王贞仪(1768-1797 ),字德卿,江宁人,是清代学者王锡琛之女,著有《西洋筹算增删》一卷、《重订策算证讹》一卷、《象数窥余》四卷、《术算简存》五卷、《筹算易知》一卷。
从她遗留下来的著作可以看出,她是一位从事天文和筹算研究的女数学家。算筹,又被称为筹、策、筹策等,有时亦称为算子,是一种棒状的计算工具。一般是竹制或木制的一批同样长短粗细的小棒,也有用金属、玉、骨等质料制成的,不用时放在特制的算袋或算子筒里,使用时在特制的算板、毡或直接在桌上排布。应用“算筹”进行计算的方法叫做“筹算”,算筹传入日本称为“算术”。算筹在中国起源甚早,《老子》中有一句“善数者不用筹策”的记述,现在所见的最早记载是《孙子算经》,至明朝筹算渐渐为珠算所取代。
17世纪初叶,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发明了一种算筹计算法,明末介绍到我国,也称为“筹算”。清代著名数学家梅文鼎、戴震等人曾加以研究。戴震称其为“策算”。王贞仪也从事研究由西洋传入我国的这种筹算,并且写了三卷书向国人介绍西洋筹算。她在著作中对西洋筹算进行增补讲解,使之简易明了。王贞仪介绍的纳皮尔算筹乘除法,当时的读者认为容易了解,但与当时我国的乘除法筹算的方法相比,显得较繁杂,因此,数学家们没有使用西洋筹算,一直使用中国筹算法。今天的读者把中外筹算乘除法视为老古董,采用的是由外国传入的笔算四则运算,这种笔算于1903年才开始被使用,故我国与世界接轨使用笔算的历史只有100年。
数学会女前辈高扬芝
高扬芝(1906-1978 ),江西南昌人,从小学习勤奋,特别喜欢数学。
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由于学习成绩优秀,1930年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上海大同大学担任数学教员,后成为教授、数学系主任。在课堂教学中,她遵循《学记》中所说的:“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所以,高扬芝的数学教学一贯是兢兢业业、讲求实效,深受学生欢迎。
高扬芝长期从事数学分析(旧时叫高等微积分)、高等代数和复变函数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她深知,高等数学比初等数学更加抽象,外行人常常把它看成是由冷酷的定义、定理、法则统治着的王国。因此,高教授常常告诉学生,数学结构严谨,证明简洁,蕴含着数学的美。它像一座迷宫,只要你潜心学习、研究,就能寻求到走出迷宫的正确道路。一旦顺利走出迷宫,成功的愉悦会使你兴奋不已,你会向新的、更复杂的迷宫挑战,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她在上海大同大学工作不到五年的时间里,自身潜在的科研天赋很快被唤醒催发。经过刻苦钻研教材,结合教学实践,她撰写出论文《Clebsch氏级数改正》,1935年在交通大学主编的《科学通讯》上连载,得到同行好评。解放后,她又著有《极限浅说》《行列式》等科普读物多部。
高扬芝是中国数学会创始时的少数女性前辈之一。1935年7月25日中国数学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举行成立大会,共有33人出席,高扬芝就是其中的一位。在这次年会上,她被推选为中国数学会评议会评议,后连任第二、三届评议会评议。1951年8月,中国数学会在北京大学召开了规模空前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高扬芝出席了大会。她是这次到会代表63人中惟一的女代表。20世纪60年代,她被选为江苏省数学会副理事长。
第一位数学女博士徐瑞云
徐瑞云,1915年6月15日生于上海,1927年2月考入上海著名的公立务本女中读书。徐瑞云从小喜欢数学,读中学时对数学的兴趣更加浓厚,因此,1932年9月高中毕业后报考了浙江大学数学系。当时,浙大数学系的教授有朱叔麟、钱宝琮、陈建功和苏步青。此外,还有几位讲师、助教。数学系的课程主要由陈建功和苏步青担任。当时数学系的学生很少,前一届两个班学生共五人,她这届也不过十几人。
当时苏步青才30岁,看上去十分年轻,因此徐瑞云的同学中有人认为苏步青是助教,可是听完一堂课后就不住地赞叹说:“想不到助教竟能讲得这么好。”这件事引起知情者的哄笑。徐瑞云在陈建功和苏步青的教导下,勤奋学习,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她的考试成绩经常是满分。1936年7月,徐瑞云以优异成绩毕业了,被浙大数学系留校任助教。1937年2月,26岁的徐瑞云与28岁的生物系助教江希明喜结伉俪。新婚三个月后,徐瑞云夫妇获得亨伯特留学德国的奖学金,双双乘船漂洋赴德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
徐瑞云有幸被德国著名的数学大师卡拉凯屋独利接受,由他担任她的数学博士指导老师。当时有不少学生想请他作导师,他都没有同意。而徐瑞云这位东方女士因学习勤奋,数学功底扎实,成了卡拉凯屋独利的关门弟子。徐瑞云主要研究三角级数论。这门学科起源于物理学的热传导问题的傅里叶分析的主要部分,是当时国际上研究的热门之一,在中国还是一个空白。
徐瑞云为将来能在分析、函数论方面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废寝忘食,广撷博采,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图书馆里。1940年底,徐瑞云获得博士学位,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数学博士。她的博士论文“关于勒贝格分解中奇异函数的傅里叶展开”,1941年发表在德国《数学时报》上。
完成学业的徐瑞云夫妇,随即离德回国,于1941年4月回到母校,双双被聘为副教授,正式登上在战火硝烟的大后方培养人才的讲台。在艰苦的条件下,陈建功和苏步青没有中断在杭州时共创的函数论和微分几何两个数学讨论班,这是一种教学相长、遴选英彦的科研形式,徐瑞云也参与其间。1944年11月,英国驻华科学考察团团长李约瑟参观了浙大数学系和理学院,连声称赞道:“你们这里是东方的剑桥!”这更加激励了徐瑞云的勤奋工作。她这时教的学生曹锡华、叶彦谦、金福临、赵民义、孙以丰、杨宗道等,后来都成了杰出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1946年,31岁的徐瑞云提升为正教授。
1952年,徐瑞云调入浙江师院,被任命为数学系主任,从此全身投入了艰苦的创建数学系的工作中。在她的领导下,没有几年功夫,数学系已初具规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第一届本科毕业生约有三分之一考取了研究生。他们系也成为全国同行的楷模,进入全国同行前列。徐瑞云在建设数学系的同时,没有忘记科学研究。她翻译了苏联那汤松的名著《实变函数论》。译本于1955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初见面时欢喜的遇见(借用朗读者董卿老师的主持词)……
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通过互加论坛(2018年10月20日 周六)我与“山里红”有了一次美丽的邂逅。我觉得这次遇见,是一个偶然也是一个必然。《一支笔开启美好未来》是互加论坛第二讲,对于我们“新青椒”来说是一次福利课程。为了不给新青椒增加“负担”,吴虹校长指出,这是一节福利课程,不是强制课程。它只是给有精力、有时间的人准备的,听这样的课程不加分、不表扬、不评比。吴校长这样说了,但我还是带着几分好奇准时守候在电脑前。
《山里红美术课堂》是由王晓野老师发起的,“山里红”的寓意是给山村的孩子带来一抹希望的红。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今天的课程,我想说是不虚此行吧!说真的,晓野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上,晓野老师带领我们走进“山里红”,见证“山里红”的成长历程,以及“山里红”给山里娃带来的改变。山里娃因“山里红”走出了大山,山里娃因“山里红”看到了希望,山里娃也因“山里红”而收获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初遇“山里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山里红”普通的山里娃变得不普通,他们的一幅幅作品“飞”出大山,被许多名人收藏,在这里“山里红”让我大开眼界。
“山里红”的课堂上,晓野老师明确提出课堂“三不许”,“不许用铅笔,不许用直尺,不许用橡皮。”我虽不是一个古板的人,但对于美术我还是墨守成规的。儿时的印象里,铅笔、橡皮、画笔(水彩笔、红蓝铅、蜡笔……)是美术课上最起码的、必不可少的用具。儿时的印象里,美术课都是老师现场作画,同学们模仿着绘制作品的。儿时的印象里,美术课就是应该按照固定的模式来上,构图、勾边、上色,而且一步也不能少。难道是我太out了吗?你要说“不允许用直尺”我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毕竟不是数学课,不需要那么严格的作图。但对于“不可以用铅笔,不可以用橡皮”我就很不理解了。在我的印象里这是画画必不可少的用具,不是吗?哈,我认为画画有三宝“画纸、铅笔和橡皮”。此时此刻我的脑子里不断着重复着“画错了怎么办,画错了怎么办,画错了怎么办?……”在这里,是“山里红”改变了我的想法。
晓野老师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连忙补充说“美术课堂上一加一决不等于二(1+1≠2)。在这里没有对错,在这里我们可以将错就错,不需要做任何修改,切忌不走回头路。且画画时要从局部到整体来画,比如说你要画鞋,就要从鞋带、鞋眼、鞋帮、再到鞋底,然后再到图案。无论画的是什么物品,只把它看成黑白两种颜色,恰当的黑白两色对比才会有层次感、空间感。”晓野老师的话似乎打消了我的疑虑。我也似乎开始相信一支中性笔兴许可以画出美丽的画。课程快结束时,我们可爱的吴虹校长也来“凑热闹”了。哈,吴虹校长让晓野老师给我们布置作业。天哪!本节课的作业竟然是画画,对于我这样一个天生笨手笨脚的、没有艺术细胞的人来说,竟然让我画画。我能行吗?我的画怎么可能拿得出手呢……各种各样的疑问充斥着我的大脑,同进也多角度的透漏出我的不自信。
是的,从小到大。在艺术方面我是有多么的不自信呢!我喜欢听歌,但不喜欢唱歌。在了解我、熟悉我的人里面,他们深知我的歌声有多么“动听”。唱歌是我的弱项,依稀记得大学时的音乐课我是怎么过来的。在同学们的眼里根本不能用跑调来形容我的歌声,因为我完全就没在调上。我的画功虽然没有唱歌这么low,但也着实不咋地。还记得互加计划里我们曾有过这样一个作业——绘制《我的规划十年》图。如果说用文字来叙述,我觉得没有什么,可偏偏这是一个绘画作业。当时我的感觉完全没有思路,更没有底气。作业毕竟是作业,于是乎我开始了我的“创作”。但心底总有一个声音在暗示我“你画的不好这是肯定的”。当我看到其他老师提交的作品时,我被震惊到了。无论从创意创新上、思维构图上还是色彩搭配上,都特别特别的棒!让我羡慕不已,显然我是对自己的作品并不满意了。后来我又重新构思我的画,并利用午休的时间来完成。认真的人总是有收获的,那节课我的“十年规划图”也入选了优秀小打卡。但这也没有改变我对绘画的态度,我还是同样的不自信。
还是那句话“作业就是作业,是必需要完成的。”带着晓野老师的期待,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开始了我的尝试。好吧,按照晓野老师的要求,我学着放空自己,就把自己当成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就画自己眼前的事物。于是,我找来了我的“一只鞋”。按照晓野老师教授的方法,从局部到整体,先画鞋带、鞋眼、再到鞋帮,最后再勾勒出鞋面上其他图案。
别说,晓野老师的方法还真管用,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就是一支中性笔、黑白对比图,画出的作品还真挺好看。先不说我的作品如何,反正我对自己的作品是很满意的。这是我第一次对照眼前的事物来画,也是我多年以后的第一幅绘画作品。完成绘画作品的我是兴奋的,心情是愉悦的。我发现我的想法在慢慢改变,我发现我画的不只是一只鞋,而是我的自信心。“一只鞋”改变了我的想法,“一只鞋”让我变得自信了,在我眼里它不只是“一只鞋”,一只我的鞋,更是信心、是勇敢、是希望。
从那时起,我开始喜欢上了画画。我开始在我的课堂上带着我的孩子们画,但由于条件不允许,我只能带着我的孩子们观看回放课程,但我觉得这样已经足够了,我一样很开心。
以前的我,提到画画我有种恐惧感。但自从接触了“山里红”以后,我觉得画画也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我发现画画时我的心是安静的、平和的,心无旁骛的。画画时的我是快乐的、美好的,心情愉悦的。有了第一次的初体验,我觉得我也可以画的好。我开始了我的第二次绘画,我不仅自己画,还带领着我的学生一起画。
这次的作品是玉米。玉米粒要怎么画?如何才能画的饱满。玉米叶子要怎么画?线条该如何处理?……按照晓野老师的指导,我和孩子们一起画了起来。在孩子们眼里,我的作品是棒棒的,在孩子们眼里,我应该是专业的美术老师。这让我变得更加自信,我开始“指导”孩子该如何画,怎么画才能让作品更真实,更有立体感……
两节课下来,我发现自己在改变,改变了以往的不自信,变得不那么恐惧画画了,甚至可以说我现在喜欢画画了,我觉得画画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她可以让你回归心灵妙境,让你心情愉悦……
《新白娘子传奇》里白素贞与许仙的邂逅成就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梁山伯与祝英台》里梁祝双双化蝶的故事,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互加金秋论坛里我与“山里红”的美丽邂逅改变了我。遇见“山里红”,享受艺术美。遇见“山里红”之前,我觉得画画是一个任务。每次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画画,每次都会担心自己画的不够好、不够棒。遇见“山里红”之前我从没有想过自己也可以画的“这么好”。哈哈,有点不谦虚,不过至少在孩子们的眼里我是一名会画画的老师,他们认为我的画技超级棒!在遇见“山里红”之前,我不知道原来一只普通的中性笔,一张雪白的画纸,竟可以呈现出一幅幅活灵活现的作品。我不知道原来山村拥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也不知道在山里面随处可见的“山货”(萝卜、土豆、辣椒、南瓜、白菜、蘑菇……)在这里竟然可以派上用场。我更不知道乡村娃娃竟然能绘制出这么优秀的作品,而且这些作品会带着他们“飞”出大山,未来也有可能“飞”向世界。我没想到的事情太多太多……
遇见“山里红”之后,我觉得画画其实没有那么难。遇见“山里红”之后,我发现我喜欢上了画画。遇见“山里红”之后,我觉得画画其实是一种享受。我喜欢用“一支中性笔、一张白张”画自己眼前的事物。以前我总担心自己画的不好,担心我的作品会不会被认可,担心某个地方是不是比例不太协调,担心作品颜色搭配不够完美,担心某地方颜色涂的不够均匀,现在我完全不用考虑这些问题。是晓野老师的那句话一直激励着我“在美术课堂,绘画没有对错。要学会放空自己,只画自己眼中的事物。”遇见“山里红”之后我完全相信一支笔可以开启乡村孩子美好的未来。
传闻笛卡尔流落瑞典,邂逅美丽瑞典公主克里斯蒂娜。笛发现公主聪明做起她数学老师,两人沉浸在数学的世界。国王拆散了他们,笛死前寄去了一封信信只有一行字:r=a(1-s)公主解开就是美丽的心形线。
1962年12月22日印度发行弓一张纪念邮票。这张邮票是为纪念印度的
「国宝」锡里尼哇沙‧拉玛奴江(Srinivasa Ramanujan)诞生七十五周年而
发行的。
拉玛奴江是一个生於南印度没落的贫穷婆罗门家庭,没有受过大学育,
靠自学及艰苦钻研数学,后来成为一个闻名国际的数学家。
在数学家中,以贫穷家庭出身,而且能在没有研究数学的环境裏,孤独
的工作,发现了一些深入的结果的人是不太多。他到了二十七岁时才获得真
正数学家的教导,他的才华像彗星突然出现长空,耀眼令人侧目。可惜的是
肺病却蚕食了他的生命,他在三十三岁时悄然逝去。
他是淡米尔人,生於1887年12月22日,父亲是一间布店裏的小职员。小
时候他大部份的时间是在祖母家裏度过。从小他就喜欢思考问题,曾问老师
在天空闪耀的星座的距离,以及地球赤道的长度。在十二岁时始对数学发生
兴趣,曾问高班同学:「什麼是数学的最高真理?」当时同学告诉他「毕达
高拉斯定理」(即中国人称「商高定理」)是可以作为代表,引起了他对几
何的兴趣。
有一天一个老师讲:「三十个果子给三十个人平分,每一个人得到一个
。同样的十四个果子给十四个人平分,每一个人得一个果子。」从这裏老师
下了结论:任何数给自己除得到是一。拉玛奴江觉得不对,马上站起来问:
「是否每一个人也得到一个?」这时数字的奇妙性质引起了他的注意,也差
不多在这个时候他对等差,等比级数的性质自己作了研究。
在十三岁时,高班的同学借给他一本Loney 的〈三角学〉一书(以,前,
有一些学校采用此书为高中课,中译本书名为〈龙氏三角学〉),他很快把
整夬书的习题解完。第二年他得到了正弦和余弦函数的无穷级数展开式,后
来他才知这是著名的Euler 公式,他心中有点失望,於是把自己结果的草稿,
偷偷地放到裏的屋梁上。
他十五岁时,朋友借给了他二厚册英国人卡尔(Carr)写「纯数的应用
数学基本结果大要」一书。这书是写得相当枯燥无味的,罗列了在代数、微
积分、三角学和解析几何的六千个定理和公式。这本书对他来说是本好书,
他自己证明了其中的一些定理,而以后他研究的基础全是这书给出的。
在1930年他进入了家乡的政府学院,由於贫穷和入学试成绩优越,他获
得奖学金,可是在学院裏他太专心於自己善羑的数学,而忽略了其他科目,
结果年考不及格而失去了奖学金。在1906年他转到另外一间学院读二年级并
参加1907年的「文科第一考试」,。是又失败了。
在1907年到1910年之间,他住在外面,找不到任何工作,有时替朋友补
习以换取一些吃的东西。在这段期间,他自己研究魔方阵、连环分数、超几
何级数、椭圆积分及一些数论问题,他把自己得到的结果写在二本记事簿裏
,生活不安定不能使到他对数学的爱好减少,一个善良的邻居老太太,看他
生活困难,几次在中餐时邀他在家裏吃些东西。
根据印度的习俗,他家人在1909年为他安排了婚事,妻子是一个九岁的
女孩。在1910年他是二十三岁了,有了家而且因是长子,必须帮助家一些费
用,他不得不极力寻找工作,后来朋友推荐他去找印度官员拉奥。
拉奥本身是一个有钱的印度官员,也是印度数学会的创办人之一,认为
拉玛奴江不适合做其他工作,很难介绍工作给柋,因此宁愿每个月给他一些
钱,够他生活不必去工作,而他自己可以作研究。他很赏识拉玛奴江的数学
才能。
接玛奴江只好接受这些钱,又继续他的究工作。每天傍晚时分才在马德
拉斯(Madras)的海边散步和朋友聊天作为休息。有一天一个老朋友遇到他,就
对他说:「人们称赞你有数学的天才!」拉玛奴江听了笑道:「天才?!请
你看看我的肘吧!」他的肘的皮肤显得又黑又厚。他解释他日夜在石板上计
算,用破布来擦掉石板上的字太花时间了,他每几分钟就用肘直接擦石板的
字。朋友问他既然要作这麼多计算为甚麼不用纸来写。拉玛奴江说他连吃饭
都成问题,那裏有钱去买大量的纸来用,原来接玛奴江觉得依靠别人生活心
里是很惭愧,已经有一个月不去拿钱了。
很幸运拉玛奴江获得了奖学金,在1913年5月开始,他每个月获得七十
五卢比。不久他的朋友协助他用英文写了一封信给英国剑桥大学的著名数学
家哈地球(GHHardy)教授,在这信裏列下了他以前研究得到的一百二十个定
理和公式。
哈地教授看到他的一些结果,有些是重新发现一百年前大数学家的结果
,有一些是错误,有一些是非常深入困难,经过许多波折,拉玛奴江总算来
到了英国。哈地认为要教他现代数学,如果照常规从头学起,很可能会对拉
玛奴江的才能有损害。而他又不能停留在对现代数学无知的状态。因此哈地
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帮助他学习,终於拉玛奴江掌握了较健全的现代分析理论
的知识。比他教给拉玛奴江的还多。
从1914到1918年拉玛奴江和教授写了许多重要的数学论文。由於他是个
虔诚的婆罗门教徒,绝对奉行素食主义,在英国生活那段时间,他自己煮自
己的食物,而常常因研究而忘记吃饭,他的身体越来越衰弱,后来常感到身
上有无名的疼痛。
后来才发现他患上了无法医治的肺病。在英国医院住了一个时期。哈地
教授讲他在病中的一个故事:
有一天哈地乘了一辆出租汽车去看他,这车牌号码是1729。哈地对拉玛
奴江讲出了这个数字,看来没有甚麼意义。可是拉玛奴江想一下马上回答:
「这是最小的整数能用二种方法来表示二个整数的立方的和。」
(1729=13+123=93+103)
拉玛奴江被称为数学的预言家,他死后已经有五十四年了,可是他的一
些预测的结果,还是目前数学家正想法证明的。
他在1920年4月26日死於麻特拉斯,马德拉斯大学后来建立了一个高等
数学研究所,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而在1974年还准备在研究所门前为他
矗立一个大理半身像。
如果他英灵有知,或许他会说:「不必替我立像,应该求求那些正在饿
死的小孩,他们有许多会是未来的拉玛奴江!」
是这个吗??
《1+1≠2》
歌手:陈升
专辑:美丽的邂逅
有一道数学习题
小学生说很容易
可是我总觉得很难
校门口凤凰花开了又谢
算一算应该有三年
从我见到你的那个时候起
我就认为我们是壹加壹
那一回直到晴天霹雳
三减二竟然还是等於一
他来啦我出局去
我不是(啊,ok ,i see,goodbye agin,my friend)
每一次只要看着他和你在一起
壹加壹就变成三
(啊,ok ,i see,goodbye agin,my friend)
同学我想问一问这是什麽鬼习题
你有没有把我放在你心里
三个人吃一碗面
通常我付钱
回去的路上你挽着他
同学们都笑我傻
天鹅怎么会看上癞蛤蟆
这一道数学一定哪里有问题
让我心中充满犹豫
你要是那么聪明去问问爱因斯坦
壹加壹怎么可能会变成三
我不信
(啊,ok ,i say,goodbye again,my friend)
是不是关於酸酸甜甜的问题 永远都无法理解
(啊,ok ,i say,goodbye again,my friend)
窗外的凤凰花催促着人们要分离
一起告别这鬼习题
同学们又变成一
时光乱七八糟的过去
现在我是科技公司的总经理
许多年以后我走在街头
穿梭在来来往往的人群
我想我应该变聪明些
突然发现一减一还是等於一
(啊,ok ,i say,goodbye again,my friend)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