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什么意思?

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什么意思?,第1张

这是形容苏州园林的。

苏州园林的造诣在中国及至世界都非常有名,处在闹市一个富贵人家的园林可以有亭台楼谢山林水池,不用出门在家就可以欣赏到山水风景,四季花草,这是古代一个诗人用来形容园林之美的。

建筑特色

苏州的造园家运用独特的造园手法,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并用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和各式摆件等来反映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从而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使人“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艺术境地。

  1、园明园

  在我国灿烂的园林文化之中,有一处遗迹被保护起来,供人们参

  观凭吊,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最完善,最美丽,最辉煌的皇家苑囿---圆

  明园。1860 年,在英法侵略军的掠夺抢劫和焚烧之下,圆明园遭

  到毁灭性的破坏。至今,历史已经逝去了一百多年,然而,在它的

  遗址上,仍保留了一些山形和湖河的地形地貌,有些地段尚存有丘

  壑婉转,水木凄凉的荒凉景色。特别是长春园北部原西洋楼一区,

  还有不少大理石雕成的西式建筑部件,如拱圈,柱式,台基等耸立

  着。它们虽然残破,但正如拜伦所说的“倾PP了,然而伟大”,这

  是最早在我国建造的西洋建筑中的精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义府庭萝壁,恩波水泻银。草青思示俭,山静体依仁”,这

  是乾隆皇帝写正大光明殿诗中的几句。正大光明是园明园四十景中

  的第一景,也是宫区的正殿。殿后有一遮挡景色的假山叫寿山,峭

  石壁立,玉笋嶙峋,山体大致地貌至今保留着。绕过假山,便是入

  园后第一个大水面--前湖。虽然园内有不少楼台造得金碧辉煌,

  但这正殿却比较朴素,以示节俭。

  正大光明东是勤政殿,循殿后寿山的山口西行,不几步就来到

  长春仙馆。 这里碧水周绕,岛上有梧有石,景色明丽,屋宇深邃,

  重檐曲槛,逶迤相接, 岸边有曲桥相通。

  与正大光明殿隔前湖相望的是一组以园明园殿,奉三无私殿,

  九州清晏殿为主体的园中最庞大的建筑群。它在轴线上的第一进

  “圆明园殿”原是苑囿中的正殿,是园内最早的建筑之一。这一组

  建筑也座落在一个大岛上,南为前湖,北临后湖,东西为河渠港汊。

  实际上,它是后湖四周九座岛屿中正中心,面积最大的主岛。九个

  大岛隐喻着中华的九洲;它们拱卫着一个大的中心水面又象征着团

  结和统一,所以取名为九洲清宴。

  从九洲清宴开始,以后湖为中心,逆时针方向排列了八个岛屿

  风景区,依次为镂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

  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茹古涵今。它们都是四十景中的名景,

  各有独特的景色特点。镂月开云又称牡丹台,当年康熙,雍正,乾

  隆三代皇帝曾在此一起赏花。碧桐书院绿荫张盖,如清凉国土,更

  可赏雨打桐叶的声音美。上下天光以开阔的水景取胜,乾隆曾将它

  比作岳阳楼之大观,有“上下水天一色”之句来称赞。杏花春馆富

  有田园村落风景之美,矮屋疏篱,东西参错,环植文杏,一派田园

  风光。坦坦荡荡是观鱼的佳处,池周舍下,锦鳞数千头,回环泳游,

  悠然自得。

  后湖东部的福海是园中最大的水面,面积将近似450亩,相当于

  北海的大小,加上周围各景点,这一区域共有50多公顷,占园明园

  总面积的十分之三,因湖处于园子最东边,与东边长春园邻接,故

  又叫东湖。湖面近似方形,长宽各有500多米。平阔的水面,可任长

  达数丈的龙舟纵横舟渡;冬天在平滑的冰面上,又可进行冰嬉,滑

  冰船;逢喜庆节日,园中释放焰火,在湖面上交相辉映,分外有趣;

  到了水暖风和的时候,帝后们坐在楼船里取乐游赏,尽情享乐。就在

  花园被焚毁的前一年(1859〕,咸丰皇帝还命艺人到福海游艇上说相

  声。因此,这一个大水面是水上玩乐的中心,湖中央置三岛,中间是

  主岛,两边各有一座小岛相辅。池中造三山,是我国古代苑囿的造园

  传统,它象征着东海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这三岛取名为蓬

  岛瑶台亦是四十景之一。

  在湖的四周,布置了十多个风景点。其中南岸的南屏晚钟,东岸

  的雷峰夕照,北岸的双峰插云和平湖秋月,以及北岸内湖水域的三潭

  印月直接借用了杭州西湖十景中的五景,可知当时塑造福海景区时效

  法西湖风景的立意。

  为了突出水面的宽广,福海四周景点很少设高楼大观,而是以疏

  疏落落的建筑及花木,水矶等组成主景。四边还有许多小的河湖与之

  沟通,既大小水面互相依托,相辉成趣,又象征着百川归海,四方归

  顺。

  方壶胜境原是海神的祭祀,这也是我国园林中唯一的一座,它南

  临福海东北的一个内湖,大小水面之间有一座可开启的吊桥作示意性

  的分隔,当桥开启,大的龙舟可由福海进入内湖,直达突出湖中的迎

  熏亭。主体建筑是对称布置,前后三组的殿堂,上覆**琉璃瓦,倒

  影于水面上,犹如仙山的琼楼玉宇很是壮观。特别当人们又可透过桥

  洞,远望着福海中心的三座仙山之时,更会产生漫游在仙境的观感。

  “平冈回合,山禽渚鸟,远近相呼,后凿曲曲池,有蒲菡121。长

  夏高启北窗,水香拂拂,真足开豁襟颜。”这是乾隆皇帝对廓然大公

  一景的评价。因为在主题建筑南有鹤棚,附近有柳林和松林供鹤栖玩,

  所以此处又叫双鹤斋。它在福海西北角,但并不临湖,而是被人造的

  高山所包围,形成一处独立的园林,北向另造一小湖,成为景区的中

  心,周有游廊相绕。正因为这里比较幽闭,英法侵略军烧毁圆明园时

  竟幸免于难,光绪年间,慈禧还到此休息过。直至1900年八国联军京,

  花园第二次遭劫时才被烧毁。

  “因水成景,借景西山”是圆明园景色的主要特点。而集锦式是

  圆明三园的又一特点。圆明三园共有景160多处,可以说,圆明园就是

  由这些各具特色的小景所组成的。另外,圆明园还是一座文物博物馆。

  三园的殿宇内,建筑装修精美,室内陈设考究,收藏着难以数计的古

  玩骨董,名家字画,善本古籍,珍奇异宝,它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艺术

  宝库,展示了我国封建文化的精萃,也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创

  造的结晶。

  2、寄畅园

  "双河舟溯慧溪湾,雅爱秦园林壑间月镜光含窗潋潋,云伸声落涧

  潺潺"这首诗是乾隆皇帝游寄畅园之后留下的,因为此园原为秦姓官僚

  文人的游寓之地,所以又称"秦园"座落在无锡城外慧山脚下山水林壑

  间的寄畅园,有着良好的环境条件,这的确是它最大的特色

  寄畅园位于无锡西郊,离城只数里,来去很方便慧山以泉水著名,

  有天下第二泉,龙眼泉等数十处泉眼慧山高三百余米,在周围一片平畴

  中,又是登高远眺的好地方锡山是慧山的一点余脉,相传周,秦时盛产

  锡矿,到汉初矿竭,所以称县为无锡寄畅园就在两山环抱的山脚下,西

  面依着慧山,东南借锡山,东北方有新开河,与运河及无锡城联通二泉之

  水又顺着山势流入园中,基地内慧山东麓上古木成林,一棵千年老樟更

  是引人注目借山,引水,又有古木作景,寄畅园真可谓"自成天然之趣"

  寄畅园的特点是以山为重点,以水池为中心,以山引水,以水衬山,

  山水交融而成为一体寄畅园的山景中,有真山,有假山,它们互相呼应,

  相应交辉寄畅园西部大假山中最迷人的一景要数东北角的"八音涧"八

  音涧是黄石堆叠的涧峡,西高东低,曲折穿行于大假山中,涧底是黄石铺

  砌的自然式地面,其宽度时大时小,变化曲折慧山泉水,从园外经过暗渠,

  伏流入园,在涧溪西端汇集于一小池之中,这便是奏响"八音"的动水源头

  然后水由涧底道路一侧的石槽中流下,随着涧谷的转折从上游婉曲而下,

  因落差而造成的滴水之声,混合着汩汩流水声,在空谷中徊响,犹如八音

  齐奏,所以被名为"八音涧"要是在涧谷中行走,浓密的山林遮住了顶部,

  黄石涧壁上部的岩缝中不时露出粗壮古树的盘根错节的老根;脚下的流水

  既有形又有声,游赏者如同是来到了深山涧谷之中,景色是那样的幽奇奥

  曲,变幻莫测,回味无穷

  在苍古自然的大山之东,便是中心水池锦汇漪锦是多姿多彩的意思;

  漪就是涟漪,是水面上清晰的波纹题名本身就说明了水池在园景中的重

  要位置:那山林泉石建筑楼台全部汇集映写在一泓清池的涟漪之中锦汇

  漪是结合山水造景而设立的慧山泉水的汇集点,水面只二亩半,以聚为主,

  聚中有分池面南北狭长,时宽时窄,呈自然水体的不规则形状,池西岸中

  部有石矶鹤步滩,突出于水上,与东岸的朴水亭榭知鱼槛相对成夹峙之势,

  形成水峡,使水面分成南北连通的两块,一株高大的枫杨树由石矶斜探

  水面,老根盘驳,古枝苍劲,其疏朗的枝叶好似在水面上罩上了一道绿

  色的纱幕,更衬出了水意的连绵和深远。在水池东北角,造园家别具匠

  地建了一座廊桥,将水尾隔断,使水的来源藏而不露似断似续,使游

  赏者感到水无尽头。廊桥南边,一曲折小桥斜跨水上,沟通了北岸嘉树

  堂到东岸的游览路径。小桥由七块花岗岩石板组成,故名“七星桥”。

  桥身空透而低平,贴水而过,增加了水景的层次。池岸有的为自然土岸,

  有的用石砌,水面也不时深入驳岸,石洞和亭廊之下,看上去显得曲折

  绵延无边。

  3、绮园

  绮园在浙江省海盐县武原镇,占地约15亩,是浙江现存文

  人私家园林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绮园虽地偏浙江一

  隅,是一座城镇小园,但在造园设计上却吸取了苏州园林的雅致,

  扬州园林的豪放等特点,使之与浙江古园的风格融合起来,雅健

  而不纤巧,豪放而不生硬,成为浙中很有代表性的古园。从现存

  极少量的浙江园林来说,绮园可说惟我独尊,“浙中第一”。

  绮园建于清晚期,经过五易其主,最后传到了冯缵斋,他们

  在原来的基础上,在自己住宅“冯三乐堂”后辟地修建园林,建

  成了现在的绮园。成为浙江园林中的一颗名珠。

  著名景点简介:

  潭影轩九曲桥

  罨画桥三跨平桥

  大假山滴翠亭

  绮园虽处城中,然而却以山水景色为主,极富有自然山林的野趣,真是

  一座名不虚传的城市山林。

  绮园除了南部入口处的花厅--潭影轩较大之外,仅有山顶一小亭,水边

  一小榭,以及大池北边扑出水面的水阁小筑三处,其余全是山水水池曲溪之外,

  便是连绵奔走的大山,山间小径忽而盘旋山下,穿曲洞,渡小桥,忽而达于山颠,沿

  山脊飞梁过去,又到了另一处山中,山上山下满是樟,朴,枫,杨等古树,峭壁间又

  有古藤攀援,一派自然山野风光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潭影轩是绮园的主厅,从西侧门入园不几

  步,就到潭影轩由于此厅体量较大,为了避免让它直接显露在主要的山水风景面

  上,当初构园时,艺术家匠心独运,用假山在南,东,北三面包绕,仅西边较为开敞,

  好象是安置在山谷中的一所别墅就是在西边,造园家也种植了几株古树,放置二

  座石峰,将轩厅遮掩起来游人进园,往往要走到跟前,才会从浓树枝叶的缝隙处,

  看到这一山间小筑的一角翘檐,很有点"深山藏古寺"的意境

  厅轩南向紧靠深池池水清澈,对面是湖石叠成的峭壁,山石翠树,静涵水中,开

  阔处映出白云在蓝色天幕上缓缓移动,这一动一静的水中影景,绕有风趣,所以取名

  潭影池上,一座不规则的九曲小桥跨水而去,桥身朱栏低护,曲势随意而多致一般

  园林中的九曲桥往往是对称而曲,较有规律,显得有点造作,而这座桥,从北岸开始,

  随意而曲,达于南岸,正好九曲,既延长了游览时间,又给平静的池水增添了变幻的一

  景,实在是造园的大手笔

  罨画桥

  绮园的北部是一处开阔畅达的大山大水景区,它以潭影轩北假山为南部的

  景区边界,其余东,北,西都直接界墙,约占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这一区域东

  边北边为联成一气的大假山,东南部是面积很大的中心水池池中筑有两堤,架有

  三桥,将水面分划成三块,西北最大,东和南两块较小湖中造了三桥二堤,并没使

  水面显得狭小,反倒是增加了池水的层次,使之更变幻多姿,富有韵味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这是绮园罨画桥上的一幅对联罨画桥是园中唯一的

  一座拱桥,位于东堤的南端,桥拱甚高,蹬九级蹋步方到桥顶,底下桥洞宽大,非常象江

  南河网地区便于行船的高拱桥由于桥身较长,东堤就显得较短,从池西的平沙岸边看

  来,这一水面的分割就呈半虚半实的状态,再加上作为屏障的大假山,使这以桥为主题

  的景色充满着浓郁的画意

  东堤和南堤呈直角相连,在转折点上,又

  置立了一座姿态秀丽的三跨平桥此桥正好架于堤南水面折向东去的转弯处,跨度

  较大,所以在水中立了两个桥墩为了不遮挡观赏者的视线,设计者就化大为小,化整

  为零,用两片削得极扁的菱形石柱插入河底,代替桥墩,石柱也用青石制成,远远望去,

  整个桥身好象是架在四把青石磨制的剑刃上,所以人们又称其为"四剑桥",秀巧别致,

  是国内园林桥景中的孤例

  南堤的最西端,与北山西北凸入水中的石矶相望,这里水窄流急形成一个水口,

  在上面架了第三座桥,此桥是从南区游览湖景的要道桥造得小而简朴,仅一石板横跨

  水上,是绮园堤桥风景很随和素净的开端这三座桥,大小,高矮,跨度和形姿各不相同,

  然而却和周围景色结合得很协调,增添了绮园水景的变幻和趣味

  大水池三面环山,唯有西部较为平坦,这边的池岸也比较平直,与另外三边由假山

  石矶组成的曲岸正好是一个对比,在平直砂岸的尽北头,有几间小阁横卧波上,这是

  大周围唯有的一座突入水中的建筑,题名为“卧虹水阁”。水阁南边隔着池面正对

  着潭影轩景区北假山的石矶及平板小桥,透过桥洞,堤东水面及东部大假山麓的滴

  翠亭也历历在目,但见池水荡漾,古树垂荫,虹桥卧波,真是一幅恬静秀丽的江南

  古园风情画。

  滴翠亭

  景区的东北及北部,是一座脉理连贯,气势磅礴的大假山,山中奇峰叠嶂,

  岩壑幽深,曲径弯环,泉流涓涓,满山均是青葱的林木,浓绿欲滴,一派山野景

  色。大山的主峰在罨画桥北,峰颠立一六角小亭,题名“依云”,这里是全园的

  最高点,似乎伸手可揽天上闲云,故名。

  滴翠亭位于大假山东南伸出的余脉之下,面湖背山,小亭为一四坡顶

  的敞轩,北,东,南三面被山峦石壁回环,形成一处半开敞的谷地,谷中莳花种

  竹,并有小路沿山岭而上,直去北边主峰。亭东边较开阔,隔水面与东堤及虹桥

  相对,是赏绿水堤桥景的依山观景点。它有很好的环境条件和观赏条件,是我国

  古典园林艺术中不可多得的清幽而不闭塞,依山而傍水,野趣而富田园味的一处

  胜景。

  4、清晖园

  弹指经过廿五年 人来重到凤凰园

  蔷薇郁郁红逾火 芒果森森碧入天

  千顷鱼塘千顷蔗 万家桑土万家弦

  缘何篁竹犹垂泪 为喜乾坤已转旋

  这是郭沫若1962年3月8日视察广东顺德,重游清晖园留下的诗篇

  清晖园坐落在广东顺德县大良镇华盖里内,是国内现存的一所著名的岭

  南园林,清晖园与东莞可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一起,被人称为岭

  南四大名园,它们代表了我国古典园林的重要一支。

  清晖园的建园年代,史料尚未找到确实记载,现在一般认为是建于晚

  明,我国私家文人园林的繁荣时期此园占地有五亩余,在景点安排上可分

  为三个部分南部为方池,是园中主要水景区,以亭榭取胜,开敞而明朗;

  中部则是船厅,惜阴书屋,花纳厅等,这里南临水池,又有假山,是全园精华;

  北部由竹苑,归寄庐等建筑小院组成,是较为幽闭的园中园景区

  清晖前部精华

  从清晖园的老大门进入绿潮红雾门,顿觉豁然开朗,清晖前部精华之

  景,一一展现在面前近处是一鉴方塘,满目清凉方池边六角亭,澄漪亭

  依卧水边对岸假山洞门耸立,透过竹廊漏花窗,花纳亭翼然而立园中四

  望绿荫连绵,亭台高低错落,却是一派绿潮红雾的园林美景,正如园中一联

  所说的那样,"翁之乐者山林也,客亦知乎水月乎"水塘北侧有六角亭,两

  旁水中种植两棵苍劲挺拔的水松,近水三面设有"美人靠",可以凭栏而坐,

  观赏亭外风光亭入口两柱挂有即景木刻对联,上书"跨水架楹黄篱院落,

  拾香开镜燕子池塘"

  碧溪草堂

  出六角亭,经滨水游廊,便可到方池西南角的碧溪草堂,此堂为现在

  园内最古老的建筑,,建清道光丙午年(1846)草堂正面是一幅精美的木雕,

  镂空作一丛绿竹,中间空出一个园洞门,这一雕刻,工艺精美,形态逼真园

  门两侧为玻璃屏门,门下池板上各刻有四十八个"寿"字,隶书,篆书和不同

  花鸟虫鱼化成的象形文字,两侧总计九十六个"寿"字,形象各异,称为"百

  寿图",可谓别具匠心房外腰墙是一幅百年阴纹大砖雕,刻有几竿竹树,画

  题为"轻烟挹露",题词是:"未出土时先引节,凌云到处也无心"草堂与半边

  水榭之间的夹缝中,长着一棵苍翠的百龄龙眼树,把房舍遮蔽起来,加上池

  塘四周种上各种花木,显出岭南水乡村野一派清凉,雅静的风景

  清晖园船厅

  清晖园的船厅坐落在水池之北,按紫洞艇建成一船楼形式,再根据园林

  艺术之需加工而成这座船厅无论从造型上,还是从装修上,都有着浓郁的

  粤中特色这里是园林的中部景区,周围厅敞栏疏,径畅台净,浓阴匝地,是

  园内景色最集中的游览区船厅二楼门两旁挂上现代广东书法家关晓峰所

  书对联,"楼台浸明月;灯火耀清晖"前舱和内舱之间,以镂空成芭蕉双面图

  案的木刻落地挂落作间隔两边芭蕉树下的石头上各刻有两只蜗牛,定睛细

  看片刻,好象蜗牛在缓缓蠕动,栩栩如生厅内窗户的格子以竹树图案的木

  雕装饰问人在厅内,仿佛在蕉林浓密,竹荫蔽天的珠江三角洲水乡之中,意

  趣盎然即使是在盛暑炎夏,也自觉荫翳生凉,盛暑顿消

  "花纳"四角亭

  惜荫书屋和真砚斋是一组相连的园林小筑,从书屋,真砚的题名,可以

  看出这里原是园主人的读书作学问之处在惜荫书屋左面地势高处,建有

  "花纳"四角亭这座小亭在结构上颇有特点,它不用一般的梁柱结构体系,

  而是采用木制空间结构,又不用天花板,把结构和装饰溶成一体使人仰望

  有简洁明快之感亭顶以瓦筒和石灰塑造而成,轻巧古雅亭内梁柱相接处

  是精致木刻通花"撑角",十分美观据广东省古建专家评价,是岭南古建亭

  台的代表作

  船亭至花纳周围遍植各种岭南奇花异木,形成了绿海在船厅游廊下的

  小亭中,悬挂着一块"绿云深处"的牌匾,笔力雄劲,神韵独到,是乾隆帝之子

  成亲王的手书拓本

  斗洞

  "风过有声皆竹韵;明月无处无花香"这是清晖园北部景区竹苑正门上

  的一幅对联,正点出了这一景区的雅静风貌竹苑的景色,呈现出楼屋鳞毗,

  假山阻隔,巷院兼通的情境从形似圆月的正门走进,眼前是一条修篁夹道,

  左边建有"梦笔生花馆",这是一间砖木结构平房右边筑有狭长的大型壁山,

  山势起伏,玲珑浮突,通透美观石山刻有"斗洞"二字,在字下面,有一条小

  道可通往另一院落,可以看见另一番清静世界这一石景,设置得非常巧妙,

  它既分隔了空间,又能遮阳避光,实为这一景区必不可少的景致穿过斗洞,

  便可见到"归寄庐"一景,可谓园中有园,别有洞天它包括两个厅堂,中间以

  连廊相接前厅为两层砖木楼房,正面装配一幅大型木浮雕,上刻一棵枝繁

  叶茂结着一百多果实的仙桃树,树下刻有石山,长着鲜花浪漫的山兰此木

  雕名为"百寿桃",雅致不俗,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古清晖园的园地,虽然只有五亩多,但由于园林立意和规划的得当,建

  筑立基的合宜,花树水石疏密的配合,使其在小范围内蕴含有无限的景色,

  丰富的空间,较为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以小胜大,小中见大的艺术特征,

  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5、网师园

  远渡重洋的名园

  坐落在美国最大城市纽约第五大街上的大都会博物馆,是世界

  上屈指可数的大型艺术博物馆,它所收藏的东方艺术品更是名扬天下。

  1981年,博物馆的二楼展厅内,又增加了一件永久性的展品--由阿斯

  托夫人捐资修建,并以其姓氏命名的中国古典园林阿斯托庭院。它是

  国内现在保留着的古典名园部分景致的艺术复制品。其蓝本便是坐落

  在江南园林之城苏州城南阔街头巷网师园的殿春YI小园。

  殿春YI是网师园中一所独立的小园。从中部山池朗朗的园中,步

  过西墙上一个刻有“潭西鱼隐”的小小洞门,便仿佛来到了又一洞天:

  一片素色鹅卵石铺就的地坪连接着北边三间小小的斋屋,旁带几楹曲廊,

  素静之极。它的题名亦十分富有诗意。按字面解释。“YI”是指在楼阁

  边上用竹子搭成的小屋;而“殿春”则指芍药花,芍药的开花期在春末,

  所以谓之“殿春”。芍药花比牡丹淡雅秀丽,它更受文人士大夫的宠爱,

  所以历来作为主要观赏花卉栽植于园中。以殿春YI作为园中之小园题名,

  既点出了主题,又显得谦虚朴素。

  这里原为园林主人的书斋,院内坐北朝南是小轩三间,西壁又附带

  着一间复室,轩北数步,便是界墙。在建筑与高墙之间狭长的院落中,

  疏松地种了竹子,芭蕉,腊梅和天竹,还点了几株松皮石笋,这些植物

  和石峰姿态既好,又不占地,非常耐看,要是坐在斋中透过窗子北望,

  是十分精巧的对景,正是“微阳淡抹,浅画成图”

  斋屋南边的布置,更显出古代文人小园“以虚带实”的雅素风格。

  非同寻常地在观赏区中心留了一大片虚白。斋前一色鹅卵石花街铺地直

  到边上的花坛,十分平整洁净,四周则是淡灰色太湖石砌的花坛,高出

  地面一,二尺。小园中实景并不多,除了花坛中的芍药,还点了一点玲

  珑多姿的山峰,植几株紫薇,腊梅,这些景物,均周边布置,斜阳一照,

  其影子投在作为衬景的白墙上,分外好看。

  小院的点睛之笔是涵碧泉一景。它补救了小园无水的短处,有此一

  点,全园生动。它又和大园之水相互呼应,暗示了网师园水的脉络。

  池水静涵四季景

  网师园以集聚之水景见长。在大园的中央有一个二十来米见方的荷

  花池,四周假山,建筑和花木布置得疏密有间,高下宜人。位于水池四

  周东,南,西,北向的四个景点:射鸭廊,濯缨水阁,月到风来亭和看

  松读画轩,它们分别主赏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景色,人称四季景。

  春景射鸭廊在水池东北角上,这里紧靠着住宅部分的后楼撷秀楼和自成

  一区的读书阅览之处五峰书屋,是从后门十全街进园游览的必经之地。

  廊西向临池,槛外隙地上点植着一丛丛小灌木迎春藤,当万物尚处于br /> 眠之际,它那垂向水面的翠条上已缀满着密若繁星的金花,预报着春之

  将临。

  夏景濯缨水阁在荷池之南,与东边云岗黄石假山为邻,正好与春景

  倚角相对。水阁坐南朝北,前边临水一面开畅空透。其临水向北有二个

  好处:其一是看景点北向,则所看主要风景皆向阳,山石竹树,建筑亭

  台在阳光下,其阴影虚实的变化,就看得格外真切;其二北向可避免阳

  光直接照射,室内清凉宜人,特别是夏日在此赏景,就会感到分外阴凉。

  秋景月到风来亭在池西凸出水中的高阜上,后面有曲廊南通濯缨水

  阁,北去看松读画轩。每当秋时明月初上,在此待月迎风,堪称园中一

  绝,翘首相望天上一轮皓月,俯视池面,银光晃荡,月沉水中,还是“

  一轮秋影转金波”。更为别致的是,造园艺术家还在亭中置了一面大镜

  子,每当赏月者仰视,俯视之后,偶尔回头一望,会出乎意料地发现镜

  中还有一个月亮。此景此情,不由得使人在心中萌发出对我国园林艺术

  的由衷赞叹。

  冬景看松读画轩在水池尽北头,朝南三间正房是网师园一园的主要

  厅堂。它的东边有廊可通集虚斋和竹外一枝轩,西边一墙之隔便是殿春

  YI,大荷花池西北隅的一个小水湾直接轩前一块留虚的铺地,水湾上有

  三曲平桥可通。另一边则是小巧的叠石假山,前有湖石砌的花坛,峰石

  之间,有古松三株,傲然屹

  苏州园林美丽,关于描写它的散文有哪些呢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希望你们喜欢!

篇1:美丽的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出,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的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师们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通知中有个共同点,适合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就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著“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些住房,绝大部分多是对称的,左边怎样,右边也怎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一个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美,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叠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师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心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城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摸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绝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著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如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仰俯生姿。落叶树与常叶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篇2:园林深处话沧桑

记得叶圣陶老先生写过一篇题为《苏州园林》的文章 ,在文中,他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进而从多方面进行说明。这篇文章就像是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通向苏州园林之美的奥秘之门。每当讲授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总喜欢去网上搜一些关于苏州园林的,以便让学生对苏州园林有一个更直观的印象。后来我发现,光欣赏网上的苏州园林是远远不够的,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于是,在我的心底,有一个愿望在升腾,去看看苏州园林吧。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次的上海之行,虽然不能如愿去领略留园、拙政园、狮子林等苏州园林的旷世之美,但能见到“豫园”和“醉白池”这两座上海最著名的园林,心里也是满满的幸福。

豫园,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它始建于明朝嘉靖、万历年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它原本是一座私家园林,其主人潘允端,曾任四川布政使。嘉靖年间,潘允端的父亲潘恩,从左都御史任上告老还乡。潘允端为了让父亲能够安度晚年,遂花费巨资,请来当时的造园名家张南阳设计,并亲自参与施工。工匠们在潘家的几畦菜田上,聚石凿池,构亭艺竹,建造园林。经过二十余年的苦心经营,终于建成了豫园。"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豫园",有"豫悦老亲"的意思,饱含了潘允端对其父的一片孝心。豫园的建筑成就极高,有"奇秀甲于东南","东南名园冠"的美誉,是上海著名的园林之一。

可惜在潘允端去世后,潘家家道日趋衰落,潘家后人无力承担豫园巨大的的管理和修缮费用,豫园一片荒凉。明朝末年,该园为张肇林所得,这才使得豫园“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忽然觉得,张肇林这个名字有点意思,“肇”有“开始、始创、始建”之意。“肇林”二字,是不是在暗示他将要开始为园林肇基吗豫园最后一次易主,是在清乾隆二十五年,当时,豫园毁损严重,几近湮灭。为此,当地富商士绅聚资购下豫园,并花费二十年时间,重建楼台,增山筑石,豫园才得以重获生机!

可是好景不长,鸦片战争爆发,豫园先后遭到英法侵略者和清兵的践踏蹂躏,亭台破旧、假山坍塌、杂草丛生、树木枯萎、池水干涸,旧日园景,荡然无存。新中国成立后,豫园重建,再现辉煌,并且成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的豫园正以崭新的面貌,吸引著八方游客。

走进豫园,满目苍翠,树木参差披拂,错落有致。假山池沼、亭台楼阁,掩映在香樟翠柏之间,犹如含羞的少女。你看,鱼乐榭周围古木参天,凭栏可静观,池中游鱼悠哉游哉,在自由游弋。榭前小溪上的隔水花墙体现了江南园林小中见大的特点。小溪长仅数丈,花墙把小溪隔而为二,墙上开设漏窗和半圆洞门。从鱼乐榭旁有一株已度过三百多个春秋的紫藤,每年初春时节,枝条上绽满白色的小花,现在虽然已经过了花期,但深绿的叶片和遒劲的藤曼,依然显得古朴而充满生机。玉玲珑西有"衬玉玲珑"圆洞门,进门是一座两层楼,因楼西近荷花池,取"近水楼台先得月"之意,故名得月楼。月明之夜,登楼欣赏池中月景,心胸为之开朗。楼上陈设名贵文物家俱。楼下的大厅名绮藻堂,取"楼台近水,水面风来,水波如绮,藻采纷披"之意。至于,廊桥、隔窗、砖雕、木雕、石雕,更是着眼诗意,凸显匠心。可以说,豫园的每一处细节,都能看出设计者和建造者的审美情趣和水平。徜徉期间,如在画图中,让人好不惬意。驻足豫园,遥想当年那位潘允端,他绝对不会想到,“豫园”还是那个“豫园”,可是它已经不再姓“潘”了,甚至也不再姓“张”了。这真是,“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呜呼!世事难料啊。

篇3:游苏州

我是第二次来苏州,小时候,我就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江苏有一个苏州市,周围是太湖,全城到处是水,出门坐船,很好玩,很有名气,早就想去看一看,可是没有机会,心有不甘。这次终于有机会来游玩一趟。从上海乘坐旅行车出发,经沪苏高速公路直达苏州,大概2个多小时,我们就到了苏州。初次来到苏州,很有新鲜感。一是城市水多;二是沟渠多;三是桥梁多。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古称吴,现简称苏,拥有姑苏、吴都、吴中、东吴、吴门和平江等多个古称和别称。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始定名为苏州,以城西南的姑苏山得名,沿称至今。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顾辟疆所建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苏州坐落于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中心,太湖之滨,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京杭大运河、京沪铁路和多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导游带领我们首先是参观藕园。

藕园位于苏州城东北部小新桥巷。据导游介绍,在藕园正宅,有东、西两个花园,故称藕园;两人耕种称为“耦”,其园寓含“夫妇归田隐居”之意。藕园以独特的造园设计,向人们展示了奇妙的东方式的“罗曼蒂克”。传统的中国园林的造园立意,往往是追求奇构妙筑,供人观景怡悦,而藕园却以夫妻恩爱的“罗曼蒂克”为造园立意,可谓生面别开。走进傍水而筑的藕园,地处幽深小巷,环境优美宁静。小巧玲珑的藕园,建筑布局独特,正宅、大厅居中,左右两侧辟有对称的东、西两个花园,在苏州园林中别具一格。藕园的东花园,原为清初保宁太守陆锦所筑,名“涉园”;到光绪初,园为退官后来苏隐居养老的安徽巡抚、署两江总督沈秉成所购得,沈聘请画家顾潭设计建造,在改筑涉园的基础上增建西花园,并改名“耦园”。耦园虽小,但以黄石假山著称,宅园紧密结合,园内假山奇石嶙峋,幽谷深涧,爱月池中夹其间,园内花木繁茂,争奇斗艳,令人陶醉。藕园三面临河,一面沿街,宅居中,园分东西,园宅之间以重楼贯通。住宅共四进厅堂。前后门均有河埠。

漫步藕园秀美景色之中,娓娓道来的是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在书斋后面,建有一座不对称的凹形书楼,园主沈秉成和其夫人严永华雅好诗文昆曲,在此阅览、吟诗作画,这对伉俪情深、才华横溢的佳偶在苏十年,隐居耦园八年,夫唱妇随,在此留下了众多的诗篇与丹青。严永华《过洞庭》诗云:“烟雨沧茫接窅冥,君山横扫黛螺青。城南老树今何在也学高吟过洞庭。”诗文格调清新。小巧别致枕波双隐亭有楹联曰:“藕园住佳偶,城曲筑诗城”,出自沈秉成继配夫人严永华之手。此情此景,给人以无瑕的遐想:一对如影随形的老夫妻;在景色绮丽的自家园林里,或相拥漫步,或对坐吟诗,或方桌对弈,或夫唱妇随……让人感叹和羡慕!走出藕园的后门,便是一个河埠,一位头戴一块蓝色印花头巾的大嫂和她的一条敞篷小船在迎接着我们。跨上小船,撑船的大嫂三篙两篙就使小船徐徐驶离码头,望着渐去渐远的藕园,心中不禁荡起一片涟漪:一片秀美的园林和一个口口相传的爱情故事,使小小的藕园充满了生机和甜蜜。它不愧是东方的“罗曼蒂克”!

1描写苏州园林的游记作文4篇

2关于苏州园林的小学作文4篇

3描写苏州园林作文400字4篇

4江南烟雨唯美散文

5关于 灯火 的散文3篇

中国古典园林以“藏不尽,春不尽”为特点,清幽幽深,博大精深。它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吸引了众多学者进行分析研究和探讨。“中国古典园林”是集建筑、园林、花卉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作品。它蕴涵着道家玄学的诞生思想,表达了传统诗画观念,寄托了对自然的怀旧。它给人一种宁静、清新、意味深长的美感。它既有一般艺术美的规律,又有其独特的风格。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美的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的总体特征中国古典园林是按照一定地域的园林艺术原则创造的,既保留了自然因素的美,又注重可观察、可移动的美,宜居可玩,强调精神的功能,“美、善、乐”是其本质的审美特征之一。所有这些都导致了园林艺术与其他艺术的区别——整体性特征。园林艺术融合了建筑、植物、岩石、水体、工艺品、文学和其他文化。通过对整体环境的塑造,形成一种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协调的美感。它是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根据美的规律和人的自然审美观念,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美,揭示了“天人合一”的本质。因此,在判断园林艺术作品的美与丑时,关键在于把握作品能否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中国古典园林之美体现了自然之美、意蕴之美,创造了具有东方特色的园林艺术。

它既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又不同于西方园林,显示出其独特的生命和魅力。

三自然美“有真有假,有真有假”受到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

老庄儒家的“物以类聚”、“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善如水”、“德如谷”、“智如水,仁如山”等思想,形成了中国传统的“法贵真”思想。从秦汉的“一池三山”,魏晋南北朝私家园林的“如果自然”,隋唐的“城市山林”,到宋明的“巧借”,再到满清的“密山林”对自然美的追求,逐渐在园林中显露出来,形成了崇尚自然、热爱自然、把握自然、开发自然美的园林美学观。

当然,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美的主要特征之一,它不是对自然的机械复制,而是对艺术高度集中的再加工。”“取自然,超越自然”注重表现其内在气质和魅力,真正体现自然。如春、夏、秋、冬的岩石。过去,人们常说春山如笑,夏山如滴,秋山如妆,冬山如睡。石笋直立,意为春山;湖石细腻,意为夏山;黄石垂直坚硬;秋山:玄石洁白,轻如冬山。堆山调石的方法寓意着真山。它遵循四季制,别出心裁。它有向大自然学习的深刻品味。

《苏州园林》总体把握

说明对象:苏州园林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由总到分,由主到次,从概括到具体。

总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个词:富于图画美

总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中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总观全文内容,共有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⑴:总领全文:揭示了文章的写作意图,让大家用艺术的眼光去鉴赏苏州园林,并突出苏州园林在园林艺术中的地位。“标本”一词确切地说出了苏州园林在中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

第二部分(2—9):抓住苏州园林图画美的共同特征,分别从各个角度介绍说明。这里又有三个层次:

①第一层⑵:概括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图画美。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即园林是“处处入画”。这是贯穿全文的中心,“图画”成为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完美的图画”具体体现为四个“讲究”和一个“一切”:“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设计。这也是下文说明的总纲和顺序。

②第二层(3—6):从四个方面说明苏州园林在景物的布局、配合上是如何体现图画美的。第3自然段介绍布局时,用苏州园林的建筑布局与古代宫殿和住房作比较,突出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建筑特点。第4段通过对假山池沼的形象说明,让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山水既有画意又有诗意的特点留有深刻印象。第5段第一句是中心句,第二、三两句从正面概括说明栽种上“着眼于画意”。第四句从修剪和栽种方面说明“着眼画意”。第五、六两句举例说明苏州园林树木的画意美。介绍花草树木时与外国式的花园作比较,写出中国传统的审美观点。第6段主要用解说方法,突出了巧妙的设计和安排,能给游人以画意实感。

③第三层(7—9):从小处、细部进一步说明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第7自然段,为了说明苏州园林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第一句既是本自然段的中心句,又是本层次的总说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然后举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加以说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这样就使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了,人们容易领悟和理解。第8自然段说明门和窗简朴而别具匠心;第9自然段说明苏州园林的彩绘“自出心裁”。并与北京园林作比较,突出苏州园林色调能给人以安静闲适的感觉这一图画美的特点。总而言之,这一层是紧紧围绕说明中心来说明的,而且巧妙地照应了第一段中“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之句。

第三部分⑽:结尾。这一段交代说明,是不可忽视的结语。它总结了全文,再次激起了读者急于一游苏州园林的强烈欲望;也使行文缜密,引人回味。

扩展资料

《苏州园林》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共同特点,进而从多方面进行说明。这篇课文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苏州园林之美的奥秘之门。

创作背景

本文是叶老为一本苏州园林册写的序。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老写一篇序文。叶老22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苏州,课余之暇,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写作这篇序文时又参阅了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一书。

序文写好后交给了香港那家出版社,但册一直不见出版。《百科知识》编辑部知道叶老有这样一篇文章,便要求让他们先发表,于是,这篇序文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发表时删去了序文最后的几句话。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入语文课本时,又删去了序文的第一段,原题“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也随之改为“苏州园林”。

  长了点 你可以选一点 因为把很多园林分开来写了

  在这个地方,中国古代的文人们以优雅的情趣、超凡脱俗的美感,用无数个风花雪月的时光建造起一座座园林。他们在繁华的闹市里营造了一片属于自我的寂静山林,平日里绘制着一卷卷水墨风光,吟唱出一首首优美诗篇。也就在那个时节,中国最优美的唱腔在这些园林中回响,所有的中国人都认为这里就是人间天堂,而这些天堂中的一座座园林就是每个人梦想中的精神家园……

  苏州位于中国东部的江苏省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资源极其丰富。苏州是一座具有两千五百余年建造历史的古城,古城中的私家园林最早兴起于公元二三世纪,经过千余年的发展,在十六至十八世纪建造的园林达到五百余座,进入了鼎盛时期,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造园风格。

  沧浪亭

  这道水面既是这个园林的天然屏障又让外人能够欣赏到园中的部分景色,这样的格局为沧浪亭所独有。沧浪亭始建于公元十世纪中国的五代时期,是现在苏州城中最为古老的一座古典园林。

  这道长廊又称为复廊。一侧临水,可欣赏园外的风光,另一侧在园中依假山环绕,连接起了整个园林。复廊以花墙为间隔,漏窗点缀其中,整个形态随着地势而起伏绵延,是中国园林长廊的经典之作;

  园内以这座土石结合的假山为主,主峰高处是座造型古朴、名为沧浪亭的石亭,园林也因此而得名;

  百余个漏窗散布全园、构思独特、制作精巧、式样无一雷同,是古典园林中漏窗艺术的典范;

  园林中规模不大的竹林随处可见,典雅的建筑错落分布;

  庭院间的石子小路弯曲穿行;

  一汪绿水深潭锦鲤出没。

  沧浪亭九百余年来杰出地诠释着苏州古典园林的幽静之美。遥想当年,远方好友携带着礼品兴冲冲乘船而来,登上沧浪亭与朋友对弈。时光在山石古树间流逝。在园林之中,中国的文人们品味着人生什么为进退,千古如何算输赢的境界与滋味。

  狮子林

  狮子林是苏州现存唯一的一座始建于公元十四世纪中国元代的园林,它是由一位禅师为纪念他的老师而建造的。园内假山众多,各种造型奇特的太湖石遍布其上、形状怪异。因为佛经中如来说法被比喻为狮子吼,故而这座由佛门子弟建造的古典园林便有了“狮子林”这样一个名称。

  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叠石为山是模仿自然的主要手法之一,但像狮子林这样以假山为主来点缀园林,几乎是一个孤例,因而又有了“假山王国”之称。

  深藏于假山中的这座建筑在一个侧面同时呈现出八个翘角飞檐的建筑奇观。

  园内四个表达中国文人生活方式的漏窗堪称一绝。

  狮子林将山川的壮丽融入苏州古典园林特有的秀美,独树一帜。

  和其它园林一样,狮子林深居于闹市之中,从这个角度看去可以明白苏州的古典园林为何又被称为“城市山林”。

  相传几百年前,僧人们曾在这里打坐修禅。而在园林主人的眼中,一座座奇峰就如同名贤高士,更多的时候他们会点燃一炷高香,在群峰环绕之中参悟着俗世间的生老病死、天堂里的转世轮回。

  在苏州的茶馆中,经常能看到一种热闹的说唱表演。表演者往往是一男一女,用当地的方言讲述才子佳人的爱情、英雄好汉的传奇。

  苏州评弹——一门古老优美的说唱艺术,它产生于四百余年前传唱至今依然生气勃勃。

  拙政园

  拙政园始建于公元十五世纪初,现占地七十八亩,是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中面积最大的一座。

  东部,呈现的是一幅田园风光。个别的建筑点缀在河岸树丛之中,溪流在假山的脚下穿行,构建出一个充满山林野趣的空间;

  中部,拙政园的精华所在。占地十八亩,池水面积过半,各式建筑傍水安置,造型古朴典雅。假山四周池水环绕、山头高低错落如湖中的岛屿,整个空间充满了自然的风韵,气氛宁静而又深远,显示出十六世纪中国明代的造园格局。

  石舫在水面之上构筑而成的船形建筑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建筑样式,这个石舫叫做“香洲”。园林的主人当年曾乘风破浪、万里行游,而今退隐于园林之中,这座静止的香洲也便成为一种豪情的象征。在香洲的平台之上,安置好一把古琴,烟雾缈缈,抚一曲《高山流水》,是回忆,更是寄托和慰藉,这种旋律曾长久地在一片片精致的人造山水间回响,最终成为了苏州古典园林的绝唱。

  小飞虹——拙政园唯一的廊桥,将一片水面隔开,营造出幽深的感觉。

  见山楼,三面临水,有两个曲桥连接南北,是当年主人与朋友们吟诗作赋的场所。

  大空间中还有一些被分割隐藏起来的小院落,园中有园,这是苏州造园艺术的典型手法之一。

  穿过这道形如满月的圆形石门,便是拙政园的西花园,一个赏心悦目的精巧空间。这条波形水廊曲折建构、一波三折,不但起到将中西部分割开来的作用,而且无论从任何角度看去都呈现出曲折所带来的各种美感,是中国长廊建筑的杰出之作。

  拙政园的建造典型地代表了苏州古典园林的普遍历史。

  公元1509年,明王朝的一位高官因官场失意回归故里,以一座寺庙的旧址为基础开始兴建拙政园并邀请了当时江南最著名的画家文征明参与设计。文征明以一个画家的审美情趣,用传统的笔墨勾勒出了整个园林的总体布局,在他的主持下历时十年拙政园终于建造完成,形成了以水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的园林风格,强烈地表现出中国文人山水画中所追求的审美意境。自此,“以真实的自然山水为蓝本,融入中国画的艺术再现手法”成为了苏州古典园林整体布局的一大宗旨。

  拙政园的三十六鸳鸯馆、西花园的主体建筑雅致、豪华。四面菱形玻璃蓝白相间,由内外望一窗一景。那时的园林主人便在此处欣赏中国最优美的古老戏剧——昆曲。

  从明代开始,许多画家参与了园林的建造,他们依据绘画的理论和技法,将中国山水画的原理直接运用于造园艺术,在方寸之地创造出一个个精致的空间,让人流连忘返,感受到意犹未尽的审美体验。

  环秀山庄

  这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假山,占地半亩多。绝壁、山洞、峡谷、危崖模仿着自然的山体变化,移步换形、变化万端,整个造形如同真山一般,惟妙惟肖。山间峡谷长达十余米,山峰七米多高,山中小道六七十米。

  这座体积宠大的假山,三面溪水环绕,建造于公元十八世纪,坐落于环秀山庄之中,占据了这座园林一半的面积,它典范地体现了假山的构建技艺,显示出永恒的艺术美感,堪称湖石假山的中国之最。

  远离山林却向往着山林,两百余年的岁月中,不同的人家先先后后地成为了这座园林的主人。平常的日子里他们都会在山石间徘徊,品味园林构建的艺术美感,都会和好友在洞室中畅饮,谈论古往今来的佳话,此情此景就是中国古代文人们享受生命的一个经典时刻。

  留园

  留园,占地三十亩,是最精致的苏州古典园林,现在的风貌代表了十八世纪中国清朝时期的园林风格。

  走入其中,在经过了一段弯曲迂回的通道之后,园中的景色才次第展开:

  中部地带以水池为中心;

  西侧假山高耸、树木高大,山势一直蜿蜒至北部,上筑可以俯瞰全园的闻木樨香轩;

  南侧是主体建筑明瑟楼,明瓦合窗、古色古香、翘角飞檐、古朴典雅;

  东侧主体建筑——曲溪楼,轻盈挺秀,两侧树木茂盛,中间还有人工堆成的小岛,号称“小蓬莱”,将水面分割成大小两湖。方寸之间景观高低错落、参差不齐,形成变化多端的视觉空间;

  在假山脚下,两侧堆砌的山石夹着徐徐流入的湖水如同高山峡谷(相传是当时一位著名画家亲自堆叠而成的);

  各式漏窗光影迷离;

  全园的长廊达七百余米,沿墙曲折蜿蜒、高低起伏,和墙之间留出一点点弯曲的空间,栽种些植物、放置点湖石便形成了一个个园林的微型景观,气息生动、充满趣味,这也是苏州古典园林中长廊建造的典型手法;

  五峰仙馆——留园最大的厅堂。左右两厢建筑各异,形成了一个四合院落;

  冠云峰高达六点五米,是苏州古典园林中最高大的单体太湖石,旁边配以两座湖石。三座石峰充满了自然造化的奇特美感,形成一处绝佳的景观;

  这是明瑟楼的顶层,园林的主人曾在此作画。宣纸、笔墨、清风、美景,这是中国文人感悟生命的美妙时刻。

  耦园

  耦园,三面临水,园中景色尽藏于高墙之中。

  园内这座黄石假山是苏州园林中的又一个杰作。它四面环水、体积恰当、高低自然错落,和周围的建筑和谐相处,成为一个优美的景区。

  吾爱亭——一个温馨的名称,临水而建,和曲线优美的长廊相连,秀丽动人。山水间一座水阁,四角高翘、典雅方正。静坐于内,满眼湖光山色。

  一百三十多年前,一对夫妻曾在这里隐居,她们躲避着高墙之外的世俗社会,日常劳作于花园之间,享受着平静生活所带来的淡然与安逸。因为思念家乡,女主人便在园林靠近河道的角落中建成高楼一座,这就是听橹楼。它与旁边男主人的书房魁星阁两两相对、内部相通。在苏州古典园林中这几乎是唯一一处显示出男女平等意味的建筑。每当园外的橹声传来,园内的女主人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人可以不在家乡生活,但对家乡的记忆思念则会伴随一生。

  退思园

  苏州附近的同里镇是江南水乡风情的典范代表,在这里有一座始建于十九世纪的古典园林——退思园。以水为中心,各式建筑贴近水面,好像整个园子浮于水上。

  闹红一舸——一个石舫建筑,船身由湖石托起,外舱紧贴水面,仿佛航行于江海之中(古代江南水乡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寄情于船是一种水乡文化的特征)。

  ……

  几盘干果、一杯清茶,在望景楼的窗前,或与朋友或和家人品茗聊天,这应该是园林人家日常生活的一个情景。就在闹红一舸的船头,当年美丽的江南女子曾吹动长萧,一旁的青年男子以笛声合奏。优雅精致的生存智慧、温文内敛的精神气质,这就是苏州古典园林留给世界的另一份遗产。

  苏州古典园林创造了诗一般的梦幻境界,是中国文人始终追求和向往的人生归宿。

  一、前言

  中国古典园林是天时地利人和的艺术综合体,不仅在中国风景名胜中占据了中心位置,在世界三大造园体系中也是独树一帜,各成一派。中国古典园林之美令人神往,也不乏古往今来文人名士趋之若鹜的发现和赞扬,摄影艺术的出现可以说是符合了当代人想要留住美景、分享美景的基本审美情趣。通过特殊器材和摄影手法记录美好事物,还原事物基本影像的基础上,展现摄影者所拍摄时的理解和把握,达到主观表现和园林客观美的高度统一。本文中,笔者就摄影的视觉语言的研究和解读,来探索如何的展现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形式美、意境美和文艺美,传承中国艺术。

  二、透过摄影来表现中国古典园林之美的路径

  上述已经阐述过,摄影艺术和园林艺术都是独自存在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之美是多样化的受到了自然地形、造园者思想、绘画、文学、宗教等各方面的影响,因而展现出的是不同形式的美感。因此,我们必须在摄影的过程中注重光影效果的展示、摄影角度的选取、水平线位置的高低和拍摄时间等等因素。

  (一)展现明确的主体,画面简洁全面

  主题既定是衡量一幅摄影作品是否成功的首要标准和主要手段,中国古代造园家建造园林的目的一般出于三种:皇家园林;私人园林;寺院园林。拍摄时,了解所处园林的主要景观,古典园林的主景往往分不成若干景观,是体现园林主体思想和园林景观中最精彩的部分。只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古典园林从起源和造园理念的全盘掌握,才能在拍摄过程中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图景来创作。例如浙江海盐的“绮园”是浙江省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园内分为南北景区,树木繁茂,有三桥、二堤将占园中2/3的水面划分成了各自不同的景区。我们可以在拍摄时选取主体建筑“潭影轩”来进行摄影,这样看到的影像就是潭影轩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关系。这样的取景方式也表达了利用植被的疏密的引而不发、显而不漏的若隐如现的深邃景象。

  (二)拍摄手法的选取来展现园林之美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风格独特,亭台楼榭、雕梁画栋大都隐于浓密的树木灌丛之中,造园者将真山真水浓缩在有限的园林空间中,匠心独运的造景手法也给予摄影爱好者很大的发挥空间。在园林中行走,大都能够时时处于景象之中,这都得益于造景艺术手法的好处,框景、借景、障景、对景等等。我们可以看出,古典园林中门窗的造型多变多样,这样可以借门窗为风景画框,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浪漫,将临近的庭院景色当做较为立体的画面来欣赏。

  另外一种较为常见的角度选取的造景手法就是,对景手法的摄影。在园林的设计中,一些景观本身就可以是一处优美而古典的景观。例如亭台、走廊,在这其中安装镂空装饰或者是具有使用功能的美人靠或者是座椅,不仅能够提高美感,也能透过这些景象观看与之对应的景观。在对景手法的取用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观景点与园内景点的空间关系,不易出现遮蔽物,在与自然空间有比例的融合中寻求美感。

  (三)拍摄时间的选择尽可能的展现园林之美

  在拍摄过程中,由于一年四季景色变化差异较大,因此拍摄的时间点也要做一个恰当的取舍。例如西湖杨公堤卧龙桥北的著名园林――郭庄中主要的景色“一镜天开”的拍摄中,可以在同一位置同一拍摄地点和角度进行间隔一个月的拍摄,可以看出的是,周围植物发生了明显变化。这是由于,标志性的景观是不会改变,但是周围的植被花草会随着季节改变。郭庄园林中,后期的拍摄较之前绿色色调没有先前丰富,画面也就会随着变得沉闷阴郁。完全淹没了建筑形式上所要表达的隐约可见的实景效果,可见,选取正确的拍摄时间至关重要,能够使得同一景色在拍摄的结果中呈现不同的效果,因此必须选择在植被和花草发芽和成熟茂密这个过程中进行取景。

  三、结语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只是对常见的摄影手法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分门别类,但也可以看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创作,就会表现出不同的自然艺术之美。因此,我们必须做到技巧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使得园林的真实美景能够以静态的摄影作品形式,给我们带来视觉和精神上的享受。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园林甲天下”在我眼里的苏州园林很美,美就美哉在它的细腻按,古朴与灵动上。

苏州园林的设计是很细腻的,宛如一个蒙着多层面纱的清秀女子,当你层层深入,并慢慢地撩起她那薄如蝉翼的面纱时,秀丽清纯的美便自然地呈现在你面前,那是一种甜淡的花感,淡而有味,甜而不腻,既沁人心脾有让人会味无穷,它是那般的感受亲切,却又是那般的不可名状。

苏州园林只是细腻的吗?当然不,你就看那网状园中形状千奇百怪的假山,虽是那般的小巧精致,可它毕竟是山啊。那层层叠嶂,峰汇路转的情趣,难道不让人有一种置身在山林之中的感受吗?山顶那小小的一块平地,给人一种细致而又不乏粗狂的感觉,极目远眺,又何尝不让人心旷神怡呢。苏州园林真是一幅画,一幅景致携永的山水画。

苏州园林又是那样的古朴优雅,那古朴的桌,细致的椅,虽是雕栏玉砌,却又是朱颜不改。苏州园林是与文人雅士相提并论的,她总能让人感悟那沧桑的历史与深邃的底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0875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8
下一篇2023-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