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咽的小提琴奏出第一个音符,引出一个自始至终笼罩在辛酸和凄凉中的故事,《西贡**》,错误的时间一段错误的邂逅,就像不可收拾的多米诺骨牌,一环一环地滑向深渊。
作为一部音乐剧,《西贡**》的故事情节紧凑而密集,时间跨度三年,情感大起大落,演员不仅驾驭着宽广的音域,还要拿捏情感的收放。
这是一个类似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的爱情悲剧,但在越南战争的大背景下,小人物在时代浪潮中的挣扎和妥协显得尤为悲壮而深刻。
越战结束前夕,西贡笼罩着逃避现实的狂热,Kim, 痛失双亲而被迫流落欢场的越南孤女,Chris,厌恶战争而心灰意冷的美国士兵,在皮条客Engineer的夜总会相遇,两个与周身的萎靡狂欢格格不入的男女,互相吸引,在离别的前夕,无可救药地陷入了爱河。
Chris打算带Kim回美国,然而大批的越南难民被无情地挡在美国大使馆门外,Kim不得不留在了越南。
三年后的Kim领着她和Chris的儿子Tam,流浪在越南的贫民窟,而此时的Chris则已经娶了一个美国妻子Ellen。
Engineer得知Kim的儿子,惊喜交加,他认Kim为妹妹,想利用她的孩子作为去美国的跳板。
在Chris老战友John的努力下,Chris携妻子来到泰国曼谷,与Kim重逢,Kim要求Chris和Ellen抚养她的儿子,使他过上富足的生活,遭到拒绝。
绝望之余,Kim选择了自杀,以生命的代价成全了终生不渝的美国梦。
全剧的主心骨,在“梦”之一字。
越南人民对踏上大洋彼岸的美国的渴求,几乎到了病态的程度,开场时夜总会的越南姑娘使尽浑身解数争取“西贡**”的桂冠,就是向往着美国大兵能带她们离开贫穷混乱的西贡,过上无忧无虑的新生活。
而Engineer辗转异乡,不择手段地利用Kim,也由于他不切实际,沉浸在一步登天,飞黄腾达的美梦之中。
那群挤在大使馆门口的越南人,哀求、威胁、撒谎,只为赶上最后一架班机,而女主角Kim甚至为了儿子的前程,不惜放弃年轻的生命。
这样的处理不乏编剧种族优越感的因素,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前后越南萧条穷困的社会现实,人们对苦难、贫穷、压抑的生活极度失望,才将希望寄托在梦幻的诉求中,这共同的狂想甜蜜,失真,才愈显凄凉,悲哀。
Kim从一出场就是一个被生活抛弃,却仍向往美梦的少女,她的人生就是希望破灭的过程。
Chris和Kim电光火石般的爱情,是两颗星球偶尔碰擦时迸溅的火花,他们隶属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这份感情注定无法善终。
悲剧产生于认识的不同。Chris并非负心汉;他的真诚和善良使他不愿抛弃这个女孩,但他内心非常清楚,越战只是他人生的插曲,美国才是他的生活所在,错失了她之后,他虽然痛苦,最终把她划为自己的记忆。
而饱尝人世辛酸的Kim,除了爱情这一坚定的信念,她无法寻求其他动力支持岌岌可危的人生。
她的生活中只有儿子,让儿子摆脱她所经受的一切苦难,是她唯一的目的,因此,她才会选择那么极端而惨痛的方式,把儿子送向她心目中的幸福。
《西贡**》里的每个人,都沉浮在周遭的波澜里,微末如芥子,在时代的束缚里挣扎抗争,却最终被各种身不由己所淹没,这样的结局,惊心动魄。
美越战争里磨擦出的纷乱的交集,是那个时代最凄美的记忆之一,如Kim和Chris,它们以这样一种浓墨重彩的形式保留下来,像时代的伤痕,永志不忘。
一场濒于破灭的繁华,两颗沉浮于世的微尘。
一次只有歌声的邂逅,两个素未谋面的凡人。
一样苦闷不安的心境,两段匆匆交汇的命运。
古风音乐剧《梦华录》OST之《京华一梦(秋院)》
歌曲名称:京华一梦
专辑名称:千山梦
歌手姓名:墨明棋妙
发行时间:2008
发行公司:中国唱片上海公司
专辑语种:音乐欣赏
楼主可以取听歌曲,音乐剧可能没有
希望能帮到你
歌剧《卡门》
小说原著:普罗斯佩·梅里美(Prosper Merimee)(1803-1870),法国现实主义作家。
改编作曲: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1838-1875),法国音乐家、作曲家。
内容
在遥远荒凉的波西米亚,强盗头子独眼龙在一次行动中被俘,关在地牢里,他美丽而淘气的妻子卡门(15岁),带着丈夫的属下,前来营救他,她利用几次浪漫神秘的邂逅勾引了警察霍赛,成为他的情妇,利用他对她的迷恋,骗他去一夜情,从而为同谋们劫狱制造了机会,救出了自己的丈夫。而霍赛因为失职,被嫉恨他的同僚举报后关押在地牢,卡门设法营救他,但他出于原则和尊严,拒绝了卡门的帮助,被贬为将军的看门官,此间卡门又在强盗丈夫的安排下,勾引了将军府邸上作客的英国军官,希望借此敲诈勒索,抢上一笔。霍赛妒忌之下,杀死了英国军官,破坏了他们的计划,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强盗头子为了报复,带人马堵截要杀他。美丽淘气的卡门再次向走投无路的霍赛伸出双手,劝他入伙他们的队伍,4人一起过着抢劫的生活。但霍赛再次出于妒忌,杀死了卡门的丈夫,当上了强盗头子,并娶卡门为妻。之后,他严厉禁止卡门和陌生人说话,并打算带卡门远离江湖,过隐居的生活。生性自由的卡门感到很拘束,她比较喜欢以前那种随心所欲的生活,就在旅馆里和一个斗牛士私奔了。霍赛一路追杀他们,他在半路上遇见了气急败坏的斗牛士,他说卡门前些天一个船长私奔了。霍赛将他杀死后,继续追杀卡门。当他找到卡门时,卡门正准备等她的新情郎——私奔,霍赛在半路上解决掉那个船长的性命,然后威胁卡门,他说自己愿意原谅她过去的罪过,只要她跟他走。卡门高傲地拒绝了,她说宁可选择自由,也不要过那种压抑的生活,于是霍赛用匕首杀死了卡门,痛哭着离开这个伤心的地方。
创作背景
歌剧虽然可以说是西方古典音乐的最高形式,自1600年诞生以来倍受宠爱,但其发展历程却是相当的曲折。 在蒙特威尔第和塔利斯的时代,以复兴古希腊悲剧为主要目的的歌剧当中,音乐其实并不占绝对重要的位置。牧歌、船歌式的合唱或独唱远比咏叹调吸引人。当斯卡拉蒂致力于加强歌剧中咏叹调的表现力以后,音乐才被提到重要的位置,歌剧音乐的几种主要体裁也逐渐成熟。但他以后的作曲家过分地强调了咏叹调,致使歌剧进入了一个滥情的时代。这个现象直到格鲁克伟大的改革才有所改观。他的《奥菲欧与尤丽狄西》、《阿尔采斯特》无异于吹入已经沉闷了一百多年的虚饰浮华、夸张造作的歌剧世界的一股清新之风。他的歌剧使得宣叙调和合唱的地位重新得到确认,器乐也被大大加强。后来之人,伟大的作曲家莫扎特,创作出了平易近人的《费加罗的婚礼》,“乐圣”贝多芬,则以其强有力的构思意图和结构组织能力,创作出不朽的《费德里奥》,加上韦伯的带有德国民族传奇剧色彩的《自由射手》,史称“3F”(Figaro、Fidelio und Freischutz)。 到19世纪中晚期,浪漫主义音乐发展至颠峰,歌剧也迎来了他的黄金时期。南欧有意大利歌剧五大家:罗西尼、贝里尼、多尼采蒂、威尔第和普契尼;东欧有斯美塔纳和德沃夏克;北欧有格林卡、柴科夫斯基和穆索尔斯基;中欧则有瓦格纳坐镇。而西欧,则是比才和他的《卡门》。 19世纪后半叶,瓦格纳的“乐剧”影响甚广,德国歌剧几乎独步天下。西边的法国却沉浸在梅耶贝尔的大歌剧(《恶魔罗勃》、《胡格诺教徒》等)之中。芭蕾、大场景、爆炸和夸张的服饰让巴黎的中产阶级乐此不疲。曾经与德国民族歌剧、意大利正歌剧并驾齐驱的法国歌剧已经奄奄一息了。 这个时候,比才和他的《卡门》,横空出世了!谈到19世纪晚期的歌剧,西方人最乐此不疲的便是比较瓦格纳的《指环》和比才的《卡门》。当然,中间夹了一个尼采。 国外形容瓦格纳的歌剧,往往喜欢用“high”、“sex”等这类词眼,似乎用“性”来形容瓦格纳的歌剧更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些无终止的旋律和《黑客帝国》一样近乎哲学的对白。确实,瓦格纳的歌剧里面从来不缺性爱,从维纳斯堡妖冶的美女到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在喝了春药以后的幻境,而一些辉煌的动机则恰恰是“性高潮”……如果说瓦格纳的歌剧隐含着一种德意志式的含蓄、隐秘的“性”的话,那么同时出现的《卡门》则简直是一种动物性的、赤裸裸的挑逗。 在当时的巴黎人眼里,西班牙的吉普赛人只不过是一些粗鲁、野蛮的外族。他们的音乐自然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事实上,法国的许多作曲家一直对西班牙音乐有浓厚的兴趣,比才以及后来的拉威尔,在他们的作品中用到了很多西班牙的音乐元素)。《卡门》中的“哈巴涅拉”(Habanera)、突出响板节奏的“赛圭迪亚舞曲”(Seguidilla)和“吉普赛歌曲”(Gypsy song)、 “斗牛士”及与之相配的风格性舞曲(Toreador song)等等,这类来自异族的音乐,再加上歌剧本身辛辣的题材,自然让习惯了浮夸作风的巴黎人难以接受,导致《卡门》首演的失败。但它终究是部伟大的《歌剧》,后来的法国作曲家在创作具有异域风情的音乐上一直领先于其他欧洲国家,象德彪西、拉威尔、福雷乃至“六人团”等等,不能不说是《卡门》开了个好头。甚至包括南边的意大利,在普契尼创作《蝴蝶夫人》和《图兰朵》时,显然受到了不少比才的启示。 所以说《卡门》一部歌剧抵得了十万枝毛瑟枪也未尝不可,它确实是歌剧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喜欢音乐却没听过整本《卡门》,绝对是一大遗憾!录音版本上,卡拉斯演唱的自然是首选,找不到的话,普莱斯和卡拉扬合作的版本也值得一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