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摘抄

读书笔记摘抄,第1张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一部流传世界各地的著作,它是以一个小孩的日记方式来写的,虽然每篇的篇幅不长,但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爱",一个多么闪亮,多么令人钟爱的字眼人们追求爱,也希望能拥有爱,爱能使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美好我们要完全的拥有它,就必须去充实它,让我们携手,共创出人世间最美好的爱这本书里也正是想表达这一点

在这本书里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卖炭者与绅士》还有《义快的行为》这两节,第一节写了一个父亲对他儿子诺琵斯的爱,诺琵斯骂培谛的父亲是个"叫花子",诺琵斯的父亲知道后,非要诺琵斯向培谛和他父亲道歉,虽然培谛的父亲一再拒绝,可诺琵斯的父亲还是坚持要让诺琵斯道歉,从这里可以知道,诺琵斯的父亲是一个多么正直的人啊,他用他的爱来熏陶他的儿子,让他的儿子也变成一个关心别人,不取笑他人的人第二节写的是一个墨盒砸到老师的事件,原因是克洛西被人凌辱,最后忍受不了了,就拿起墨盒向那些人扔去,没想到扔到了刚从门外进来的老师,最后卡隆要帮他顶罪,但老师知道不是他,让肇事者站起来,并没给他处罚,听他讲完事实后把那些人抓了起来,但卡隆跟老师说了些话,老师就不处罚他们了这里就表现了卡隆他关心他人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并且得饶人过且饶人,这是难得的一种为人处事

读到这里,我想在这个以经济利益为主的社会上,使同学之间自私自利,以我为主,嫉妒打击,怕得罪人,恶意竞争等不良作风日益生成,那种关爱他人的精神已经渐渐淡漠,在社会加强精神建设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在学校家庭上学习这关爱他人,让自己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爱心来熏陶别人,让爱在人们心中永驻

《格林童话》读书笔记

《格林童话》是通过“寓教于故事”的形式,让读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懂得道理,汲取到健康成长的丰富“养料” 。并且,通过寓言故事,教懂读者一些课本上未能学到的道理。教会读者“分辨善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做人不能懒散、智慧是进步的阶梯、遇到危险要冷静……”等做人、待人的道理。   

《格林童话》在语言上朴实无华、生动流畅,简明易懂,朗朗上口,娓娓道来,栩栩如生,又充满了德国的乡土气息,令人倍感亲切。

《格林童话》寓教于乐,每一则故事都有其深刻的人生哲理。《背包、帽子和号角》告诉人们做事不能太贪心,多做一些帮助别人的事,一定会得到他人的好报。《灰姑娘》则说明了凡事不能光看外表,美好的本质总有一天会被人发现的。《不孝的儿子》教人们懂得了对待父母、长辈一定要孝顺、尊敬……

《格林童话》源自民间,在艺术上通俗、质朴、粗犷、生动,表现了纯真的自然美。文中的主人公个性鲜明,善恶对错一目了然。不少主人公憨态可拘、滑稽可笑,使故事妙趣横生,引人入胜。总是把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矛盾冲突置于斑斓多彩的幻梦之中,借助神奇的力量化解矛盾,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结局告终。故事中,自然与神奇,现实主义与浪漫幻想交相辉映,融为一体,使读者既感到故事情节合

情合理,又体现了读者的意愿,从而得到满足。如今在这样一个物欲如潮如流的社会里,有些人迷失了方向,有时无法正确辨别善与恶、对与错。这种时候,不妨看一下《格林童话》,在一个个生动、简单的故事里你会体味出内在的深刻意义——以理性的态度去辨别世间的善恶对错。看《格林童话》就像是一次心灵的放飞,看看故事情节体味一下其中的意义,欣赏欣赏其语言艺术的特色。犹如采撷最丰硕的花果,吮吸最甜美的甘露,来滋养自己,丰富自己,提高自己。

《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

打开《海底两万里》,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和书中的主人公探险家尼摩船长一起乘坐着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

鹦鹉螺号的尼摩船长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他性格古怪,但看到朋友死去却会无声地落泪;他知识渊博,会收容所有厌恶陆地的人;他会把上百万黄金送给穷苦的人;他会把整口袋的珍珠送给可怜的采珠人;甚至还为法国政府偿还几百亿国债;他还会逃避人类,对他人施行可怕的报复……尼摩船长对人类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他心中充满无尽的痛苦,却仍是个善良的人

在南极缺氧的时候,当时只有潜水服上的储气罐里还有一丝空气那时由于缺乏氧气,他们几乎虚脱这时,尼摩船长没有去吸那最后一丝空气来维持生命,而是把生还的机会留给了教授他为别人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的行为感动了无数读者,也深深感动了我

作者的惊人之处不但只是他写的夸张,动人而富有科学意义的小说,更惊人的是他在书中所写的故事,尽管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已不足为奇,但是在凡尔纳的时代,人们还没有发明可以在水下遨游的潜水艇,甚至连电灯都还没有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成功的塑造出鹦鹉螺号潜水艇,并在小说发表25年后,人们制造出的真实的潜水艇,与小说描写的大同小异,这是怎样的预见力,所以说凡尔纳作品中的幻想都以科学为依据他的许多作品中所描绘的科学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实现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的幻想大胆新奇,并以其逼真,生动,美丽如画令人读来趣味盎然他的作品情节惊险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结局出人意料所有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

这部作品叙述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这事发生在一八六六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潜水船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布于世书中的主人公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尼摩根据自己的设计建造了潜水船,潜航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但这好像又不是他这种孤独生活的惟一目的他躲避开他的敌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探寻自由,又对自己孤独的生活深深感到悲痛

这部作品集中了凡尔纳科幻小说的所有特点曲折紧张,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和细节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炉作者独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读者推入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交替出现读来引人入胜,欲罢不能

就这样,我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开始和书中的主人翁探险者博物学家阿尤那斯,乘坐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他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鹦鹉螺号的主人尼摩船长是个性格阴郁,知识渊博的人,他们一道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遇见了许多罕见海底动植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其中包括著名的沉没城市亚特兰蒂斯,这个拥有与希腊相当的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

鹦鹉螺号从日本海出发,进入太平洋,大洋洲,然后到达印度洋,经过红海和阿拉伯隧道,来到地中海潜艇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沿着非洲海岸,径直奔向南极地区然后又沿拉美海岸北上,又跟随暖流来到北海,最后消失在挪威西海岸的大旋涡中在将近十个月的海底旅程中,鹦鹉螺号以平均每小时十二公里的航速,缓缓行驶我觉得我自己也随着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饱览了海底变幻无穷的奇景异观

整个航程高潮迭起:海底狩猎,参观海底森林,探访海底的亚特兰蒂斯废墟,打捞西班牙沉船的财宝,目睹珊瑚王国的葬礼,与大蜘蛛,鲨鱼,章鱼,博斗,反击土著人的围攻等等书中都包容了大量的科学,文化和地理,地质学阿尤那斯在航行中流露出他对尼摩船长出类拔萃的才华与学识的钦佩

但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还同时告诫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重视防止被坏人利用,危害人类自身危机的行为;提出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这些至今仍然热门的环保话题,早已在两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吁,可见留下有关人类正义更深层次的思考,才是此书让读者感受丰富多采的历险和涉取传神知识后,启发我们以心灵更大的收获

小说从海面上"怪兽"出没,频频袭去各国海轮,搅得人心惶惶开始,到鹦鹉螺号被大西洋旋涡吞噬为止,整部小说悬念迭出,环环相扣这本书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在旅行过程中我和尼摩船长以及游客们都可以说是随着事情发展,而有所变化,有时惶恐不安,有时轻松愉快

这本书的精妙之处还在于完全自然的知识启迪,虽然书中讲述了不少有关海洋的知识,例如红海一名是源于海中的一种名叫三棱藻的微小生物分泌的黏液造成海水颜色像血一样红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在读者接受起来十分刻意或困难的,只是一次旅行中的所见所闻罢了,这使人们对因景而生的各种想法和收获都得以牢固的保存

并不是每一本科幻小说都像《海底两万里》一样富有强烈的可读性,它作为一本不是凭空捏造而是远见加博学累积成的小说,不但为对海底知识了解不详尽的读者解读了他们的旅程,更让后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与文明

整部小说动用大量篇幅,不厌其烦地介绍诸如海流,鱼类,贝类,珊瑚,海底植物,海藻,海洋生物循环系统,珍珠生产等科学知识,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启蒙小说

《活着》读书笔记

只要活着

我喜欢看书,喜欢看各种各样的书,看的很杂,文学名著,流行小说都看,只要作者的文笔不是太差,总能让我从头到脚看完整本书只不过很多时候是当成故事来看,看完了感叹一番也就丢下了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看了余华写的小说《活着》,《活着》讲述的是一个叫徐福贵的老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的老人作者的笔触很平静,没有刻意去烘托一种跌宕起伏的气氛,随着作者平实的叙述中,经历着主人公的一生苦乐哀愁看完后掩卷沉思,内心沉重,感觉有说不出的悲——悲凉,悲哀,悲伤……似乎人生所能经历的不幸都降临到了主人公身上想着主人公的经历,禁不住疑问: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徐福贵出生富贵,却是个地道的败家子,从小到大干尽了荒唐事,嫖娼,赌博生生让自己从一个阔少爷变成了个穷光蛋这期间,他唯一做对的事就是娶了家珍做老婆这个同样出生富贵的富家千金没有一句怨言的包容了迷途丈夫,撑起了日后苦难的天空

从地主到赤贫,徐福贵也不是没有恨过,恨这个,恨那个,最后恨的还是自个,有道是自作孽不可活,怨谁 他活着,接受了自己新的身份是啊,就如他娘所说:"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活着的意义并非只是富贵

自从做了佃户,也许劳动是能改变一个人,不,应该说是生活,为了活着,一家人的活着,徐福贵努力劳作,再不若从前的荒唐,活着也似乎有了目标用书中的话说就是:日子过的又苦又累,心里反到踏实了他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们徐家从小鸡变成鹅,鹅变成羊,羊变成牛,慢慢的重新发起来只是世事难料,他被抓壮丁上了战场在战场上历经生死,成了俘虏后面对解放军是选择留下还是领了盘缠回家时,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回家,那一刻,对家庭的牵挂也许是他活着的唯一理由吧只是现在想想,如果那时他选择的是留下,也许人生会有所不一样吧,就如那同样成了俘虏选择留下参加解放军的春生

解放了,土地改革,买了他家所有田地的龙二被枪毙了,真当是福兮,祸兮这一刻,主人公已经想开了,认命了用家珍的说法就是: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是啊,经历过分离之苦的家人才知道团圆的真实可贵活着,不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

日子就这样清贫而又安稳的过去了直到……

"抽一点血就抽一点,医院里的人为了救县长女人的命,一抽上我儿子的血就再不停了 …… 那时有庆已经不行了,可是出来的医生说血还不够用抽血的那个乌龟王八蛋,把我儿子的血差不多都抽干了有庆嘴唇都青了还不住手,等到有庆的脑袋一歪摔在地上,那人才慌了,去叫来医生,医生蹲在地上拿听筒听了听说:'心跳都没了'医生也没怎么当会事,只是骂了一声抽血的:'你真是胡闹'就跑到产房救县长的女人了"

看到这里真是说不出的愤懑,一条鲜活的人命,就这样没了,怎么会如此荒唐 怎么会有如此草菅人命的事 真是什么样的人心 也许这就是当时社会的沉重吧

回头看我们的主人公,他活着,因为家珍儿子有庆死了,老婆家珍病重,好像随时会跟了有庆而去,想着往日种种,徐福贵撑了下来,跟着他受尽苦难的家珍需要他活下去

小时候生病成了聋哑的女儿凤霞嫁人了,女婿虽然是个偏头,却是个极好的人,一家人和和睦睦,生活似乎又有了奔头凤霞的怀孕更是让这家饱经苦难的人喜极而泣,可是,这简单的幸福又终结在凤霞的分娩上孩子生下来了,凤霞却死了三个月不到,家珍也死了

徐福贵和他的女婿围着他们的希望——苦根,艰难的活着苦根,一个古灵精怪的孩子,懂事乖巧的让人心疼四岁的时候,苦根的父亲,徐福贵的女婿——二喜被水泥板压成了肉酱苦根跟着他外公到了七岁,发着高烧,帮着徐福贵在地里摘棉花徐福贵心疼外孙,没钱买药,煮了一大锅豆子,出门下地去了不想回来后就发现苦根被豆子撑死了

"往后的日子我只能一个人过了,我总想着自己日子也不长了,谁知一过又过了这么些年……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的平平常常,……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

这是主人公的话,书看完了,很压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也许无所谓活着,尘世的苦难,活着的人总得承受,在命运面前,只有忍耐,忍耐孤独,忍耐不幸,甚至是死亡《活着》并不是要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活着,只是在陈述活着这样一个事实套用徐福贵夫妇对春生的话来说:活着,好好活着我们只能等待被时间和命运遗弃,而没有权利抛弃生命在命运面前,也许不能不感叹人类的无力吧改变不了活着的事实,就改变活着的态度吧,只要活着,总有希望,态度也许至少是可以改变活着的状态,或者好,或者差只是在生命的尽头至少可以告诉自己,我们活过,也曾经努力过

《西游记》读书笔记

每当我翻开《西游记》时,总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动活泼的,小时候的我读起它来总觉得既过瘾又有趣。但今时今日,不变的是那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我的领悟却变了。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觉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对话旁白;有人还研究它的历史背景、社会现象。但在我看来,他那曲折的情节中暗藏着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经历了日复一日个性受约束的日子,二十一世纪的人们都格外向往自由,向往那个自由的化身:孙悟空。孙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所约束”,闯龙宫,闹冥司,花果山上称王。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斗争也是为了争取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读者一种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然而,每个人都明白,在现在,即使是将来,完全的自由终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终要受到这般那般的约束。尽管包围着我们的是个受约束的世界,但我们可以让内心尽量变得广阔而幽深,让它能够无边无际、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人被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所束缚,却自得其乐,还觉得很满足。经过几百年的探索和发展,人们对物质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对于精神自由的需求却无端被抹杀了。总之,我认为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种开阔进取,寻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厉尽时间锤炼的《西游记》中,竟深深蕴含着新世纪人们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为什么它能够传承至今了。

名人传读书笔记

《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书中写了三个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个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另一个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最后一个是俄罗斯名作家:托尔斯泰。

 《名人传》又能给予我们什么呢?在一个物质生活极度丰富而精神生活相对贫弱的时代,在一个人们躲避崇高、告别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会里,《名人传》给予我们的也许更多是尴尬,因为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镜,使我们的卑劣与渺小纤毫毕现。在《米开朗琪罗传》的结尾,罗曼·罗兰说,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对于我们的时代,这实才是真言。《名人传》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表明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我们的时代千变万化,充满机遇,我们渴望成功,但我们却不想奋斗。我们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许会使我们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但绝不能让我们跻身人类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读读《名人传》也许会让我们清醒一些。

简爱读书笔记

三天多的时间终于读完了《简爱》,我知道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过程。这连住的几日,我几乎除了吃饭和睡觉,一切时间都耗费在这本来自遥远国度的小说里。然而我还得在抱怨的同时,不得不承认它的杰出与迷人。很少见到这样迷人的异国风情。这充满着英国十九世纪趣味的故事里,让我感慨了很多。其实我应该早些接触这本书,早就有很多的人介绍它了。可惜,我拥有着一点排外的情愫,一直拖到现在去欣赏它,实在有些相见恨晚。

作为一个外国人,我对英国人的思维和宗教信仰有点难以适应。不过呢,人世间的真情多数是相通的。每当我读到小简爱因为无亲无故而遭受虐待和歧视时,心中顿起的怜悯之情真让人难忘;每当简爱一次次化险为夷让我多么兴奋;当她勇敢地拒绝了圣约翰的求婚而坚持自己心中的真爱时,多么令鼓舞和震撼;特别在文章最后,她抛弃一切去照顾那位可怜的爱德华时,我的心中欣慰与感动迸发而出。

关于这本小说,我想它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它在很多艺术方面的杰出融合。我敢确信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首先,她在描绘风景时,是以一个画家的审美角度去鉴赏,以一个画家情趣去把握光和影的和谐。读中国的小说很少见到这样细腻的风景描写的词汇。应该要感谢这本书的译者周令本的深厚的国文功底,使译本文采熠熠,令原著生辉。其次,夏落蒂波郎特在语言学上的造诣也很深厚,作为一名英国人,作者可以说至少精通三种以上的外国语言。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可以通过它感受到整个欧洲的文化氛围。比方说英国人的自豪感和绅士风味,德国的大国气氛以及法国女性的天生浪漫情趣。甚至还读出了英国人那种殖民主义的歧视东方人的心理,比如他们称印度是个野蛮的民族。再次,夏落蒂波郎特对感情戏的处理上,可以称得上很高明。她的主人公很少是一见钟情,这比较现实,但是她赋予的爱情总是在默无声息深入到读者的心田里。如此巧妙的感情戏,让我很意外,很惊喜。

《简爱》的作者如果和中国的曹雪芹相比,毫无疑问,后者的文化底蕴要更博深一些。就像中国和英国人拼比历史,中国人可以无愧地说:我比你老的多。曹雪芹一生所学要比夏落蒂波郎特要广博的多,毕竟中国的文化底蕴要丰盛的多。中肯的说,简爱的确比不上中国的《红楼梦》。不管是人物丰富还是物致的描绘上,《红楼梦》都是更为杰出的。但是,《简爱》中也有值得中国人去学习和欣赏的地方。比方说,《简爱》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方面,可以说淋漓尽致。这点在很多中国人的文学作品中做的都不够

读这本书我仿佛读了一遍《圣经》,西方人对宗教笃深的感情与真诚的信仰,真很令人敬佩。现在的中国是一个缺乏信仰的时代。在读《简爱》时候,让我感受到在拥有宗教哺育下才可以得到的人情的纯美,在现在的中国这真的很难得。其实,很多圣经里的教诲与中国的孔儒的经典思想是相通互补,而现在国人却往往忽视了祖先的睿智。比如圣经里劝人从善,劝人宽忍,劝人感恩,与孔老夫子劝国人礼义仁,两者是相同的。在读《简爱》的时候,我时常被圣经里的美好的思想启迪着,让我联想到中国的现状,心中似乎收获许多。让我坚信,对于中国的儒家文化真的需要重新审视。

20170320 

第一章 龙飞凤舞 

一、远古图腾

1 物态化活动的开始:对工具的合规律性的形体感受 VS 在装饰品上的自觉加工

        旧石器时代,石器工具的发展不断进步,到山顶洞人,不但石器已很均匀、规整,而且还有磨制光滑、钻孔、刻文的骨器和许多所谓“装饰品”。对工具的合规律性的形体感受和在所谓“装饰品”上的自觉加工,两者不但有着漫长的时间距离(数十万年),在性质上也是根本不同的。虽然二者都有其实用、功利的内容,但前者的内容是现实的,后者则是幻想(想象)的。劳动工具和劳动过程中的合规律性的形式要求(节律、均匀、光滑……)和主体感受,是 物质生产的产物 ;“装饰”则是 精神生产、意识形态的产物 。尽管两者似乎都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但前者是将人作为族类存在的社会生活外化和凝冻在物质生产工具上,是真正的 物化活动 ;后者则是将人的观念和幻想外化和凝冻在“装饰品”的物质对象上,它们只是 物态化的活动 。前者是现实的“人的对象化”和“自然的人化”;后者是想象中的这种“人化”和“对象化”。前者与种族的繁殖一道构成原始社会的基础,后者是包括宗教、艺术、哲学等胚胎在内的上层建筑。

2 远古图腾的形成:龙蛇 VS 凤鸟

        最早出现的“装饰品”(原始的物态化的活动)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开始。它的成熟形态便是原始社会的巫术礼仪,即远古图腾活动。

(1)龙蛇图腾

        远古中华文化的代表,如女娲、伏羲均为人首蛇身,远古传说及《山海经》中的神有很多也都是“人首蛇身”,可见蛇图腾是中国大地上众多部落共同意识形态/观念体系的代表标志。远古华夏氏族以蛇图腾为主,经过部落战争,与其他氏族部落融合,其蛇图腾不断合并其他图腾而逐渐演变为“龙”。

       代表: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 人首蛇身陶器器盖

(2)凤鸟图腾

        与龙蛇同时出现或稍后出现。

(3)二者融合

        以“龙”、“凤”为主要图腾标记的东西两大部落联盟经历了长时期的残酷战争而逐渐融合统一。“龙”族占了上风而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凤”从属于“龙”,却仍保持了自己相对独立的性质和地位,其图腾被独立地保存和延续下来。

        “龙”、“凤”图腾是审美意识和艺术创作的萌芽。

二、原始歌舞

        原始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创作源自狂热的巫术礼仪活动。后世的歌、舞、剧、画、神话、咒语……,在远古是完全糅合在这个未分化的巫术礼仪活动的混沌统一体之中的。古代之所以把礼乐同列并举,反映了原始歌舞和巫术礼仪在远古是二而一的东西。直到后世,两者才逐渐分化,巫术礼仪成为“礼”——政刑典章,原始歌舞成为“乐”——文学艺术。

        远古图腾歌舞作为巫术礼仪是有观念内容和情节意义的,而这情节意义就是戏剧和文学的先驱。

        代表:新石器时代彩陶盆纹饰中的舞蹈图案(1973年发现)

三、有意味的形式

1 动物纹饰

        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母系氏族社会相对和平安定,其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及其图像化的符号形象生动、活泼、淳朴、天真,一派生气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

        代表:仰韶型(半坡和庙底沟)和马家窑型的彩陶纹样

2 几何纹饰

(1)“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

        新石器时代陶器纹饰的主流是抽象的几何纹,即各式各样的曲线、直线、水纹、旋涡纹、三角形、锯齿纹等。它们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而逐渐变为抽象化、符号化的。由再现(模拟)到表现(抽象化),由写实到符号化,这正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沉淀过程,也正是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抽象几何纹饰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念。内容积淀为形式,想象、观念积淀为感受。

        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有意味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所以,美在形式而不只是形式。离开形式(自然形体)固然没有美,而只有形式(自然形体)也不成其为美。

        代表:

        - 半坡彩陶:由鱼形图案演变而来的几何形花纹

        - 庙底沟彩陶:由鸟纹演变而来的几何形花纹

        - 仰韶文化:写意的鸟纹图案(表现鸟的不同动态)

        - 马家窑文化:螺旋形纹饰(由鸟纹变化而来)、波浪形曲线纹和垂幢纹(由蛙纹演变而来)

(2)造型艺术审美形式的发展路径

         1)对色的审美感受(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 对线的审美感受(新石器制陶时期)

         2)“有意味的形式”-> 规范化的一般形式美

        随着时间流逝,这种原来是“有意味的形式”因为其重复的仿制而日益沦为失去这种意味的形式,变成规范化的一般形式美。这种特定的审美感情也逐渐变为一般的形式感。于是几何纹饰便成为各种装饰美、形式美的最早的样板和标本了。

3 陶器造型

(1)动物造型:模拟、写实

        代表:大汶口的陶猪

(2)三足器造型:源于生活实用基础上的形式创造,其由三足造型带来的稳定、坚实、简洁、刚健等形式感和独特形象,具有高度的审美功能和意义。

        代表:后世主要礼器 - 鼎

4 纹饰在不同时期的特征

(1)新石器时代早期:母系氏族社会,相对和平稳定

        纹饰特征:生动、活泼、自由、舒畅、开放、流动

(2)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发展进入了以残酷战争、掠夺、杀戮为基本特征的黄帝、尧舜时代。母系氏族社会让位于父系家长制,并日益向早期奴隶制的方向行进,剥削压迫激剧增长。

        纹饰特征:比早期神秘、恐怖,更为僵硬、严峻、精致、封闭、惊畏、威吓;具体在表现形式上,直线压倒曲线,封闭重于联续。在陶器纹饰中,前期那种种生态盎然、稚气可掬、婉转曲折、流畅自如的写实的和几何的纹饰逐渐消失,使人清晰的感受到威权统治力量的分外加重。

第二章 青铜饕餮

一、狞厉的美

1 巫史文化

        自夏朝开始,“传子不传贤”,贵族与平民开始了阶级分化。以“礼”为旗号,以祖先祭祀为核心,具有浓厚宗教性质的巫史文化开始了。其特征是:原始的全民性的巫术礼仪变为部分统治者所垄断的社会统治的等级法规,原始社会末期的专职巫师变为统治者阶级的宗教政治宰辅,他们也是原始社会的精神领袖。

        他们在宗教衣装下,通过巫术提出“理想”,预卜未来,编造关于本阶级的幻想,把阶级的统治说成是上天的旨意。

2 青铜器纹饰

        巫师的这种“真实的想象”即意识形态的独立的专门生产,以写实图像的形态,表现在青铜器上,体现了早期宗法制社会的统治者的尊严、力量和意志。

        炫耀暴力和武功是氏族、部落大合并的早期宗法制这一历史时期的特色,表现为对自己氏族祖先和当代的野蛮吞并战争的歌颂和夸扬。殷周青铜器作为祭祀的“礼器”,多半贡献给祖先或铭记自己武力征伐的胜利。

        青铜器纹饰以饕餮(兽面纹)为代表,具有肯定自身、保护社会,“协上下”、“承天休”的祯祥意义。它是为了统治阶层的利益而“真实地想象”出来的“祯祥”或标记,以超世间的神秘威吓的动物形象,表示出这个初生阶级对自身统治地位的肯定和幻想。

        青铜器的纹饰完全是变形了的、风格化了的、幻想的、可怖的动物形象,呈现出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狰狞的美。以这些怪异形象为象征符号,指向了某种似乎是超世间的权威神力的观念。它们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一方面又是保护的神袛。对异氏族、部落是威惧恐吓的符号;对本氏族、部落则又有保护的神力。

        由于早期宗法制与原始社会不可分割,在种种凶狠残暴的形象中,又仍然保持着某种真实的稚气,仍具有某种原始的、天真的、拙朴的美。

        青铜器在宗法制时期并非审美对象而只是宗教礼器;只有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宗教观念已淡薄,残酷凶狠已成陈迹的文明社会里,它才成为体现出远古历史前进的力量和命运的艺术,才成为真正的审美对象。

        青铜艺术的狞厉之美的本质: 体现了超人的历史力量。

二、线的艺术

1 中国文字及书法发展史(扩展知识)

(1)殷商后期: 甲骨文 ——“汉字”的第一种形式,是被刻在动物骨头上和乌龟龟板上的文字。

(2)西周时期: 金文 ——被刻在青铜的钟鼎和石鼓上的文字,也称为钟鼎文和石鼓文。

(3)秦朝

        - 小篆 :秦朝统一了文字,“小篆”亦称为“秦篆”,几乎已经没有象形文字的痕迹了。

        - 秦隶 :秦朝民间出现的简便字体,这种字体的特点是变“小篆”的圆为方,改“小篆”的曲为直,并分出了一些偏旁部首。

(4)汉朝

        - 汉隶 :流行于西汉,出现了“蚕头雁尾”的波折之笔。

        - 楷书 :萌芽阶段。

(5)魏晋南北朝: 楷书 盛行,当时也被称为“真书”。晋代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楷书的真正创始人,同时吸取了篆书圆转笔画,也保留了隶书的方正平直,去掉了“蚕头燕尾”。

(6)唐朝

       - 楷书 :尤为盛行

       - 草书 :“草书”的起源无法确指始于何时。为了书写快捷的需要,和书者为了抒发自己的胸臆,寄情于笔端的创造,产生了一种流动顺畅,一气呵成,极具有韵律和艺术感染力的字体。

        - 行书 :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就是“行书”,也无法确指其起源始于何时。

(7)宋朝: 宋体 ——最早产生于北宋,是由楷书变化而来。有肥体和瘦体之分,横细竖粗,方方正正,显得古朴端庄。

2 书法——线的艺术

        象形字蕴含有“指事”、“会意”的成分,具有符号所特有的抽象意义、价值和功能;同时由于它源自“象形”,并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完全抛弃这一原则,使得汉字形体获得了独立于符号意义(字义)的发展途径。此后,以其净化了的线条美表现出种种形体姿态、情感意兴和气势力量,形成中国特有的线的艺术——书法。

        汉字书法的美建立在从象形基础上演化出来的线条章法和形体结构之上,在于它们的曲直适宜、纵横合度、结体自如、布局完满。

        甲骨文和金文开创了中国书法艺术独立发展的道路,将象形的图画模拟逐渐变为纯粹化(净化)的抽象的线条和结构,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意味的形式”。中国书法体现了多样流动的自由美。

三、解体和解放

        殷周青铜器的发展阶段分为四期:

1 滥觞期:青铜初兴,粗制草创,纹饰简陋,乏美可赏

2 勃古期:青铜艺术成熟期,此时的青铜艺术品最具有审美价值,以中国特有的三组器“鼎”为核心代表。

3 开放期:青铜时代的解体期。雷纹几乎绝迹;饕餮多缩小而降低于附庸地位(如鼎笠簋之足);夔龙夔凤等化为变相夔纹、盘夔纹。筑器日趋简陋,勒铭也日趋简陋。

4 新式期:处于战国年代,可分为堕落式和精进式

    - 堕落式:延续前期路线,益趋简陋,多无纹缋

    - 精进式:轻灵而多奇构,纹精刻镂更浅细

    这两种式样体现出当时新旧两种体系、力量和观念的消长兴衰,反映着旧的败亡和新的崛起。堕落式是旧有巫术宗教观念衰颓的反映;精进式代表一种新的趣味、观念、标准和理想在兴起。宗教束缚的解除,使现实生活和人间趣味更自由地进入作为礼器的青铜领域。

优秀作品《谈美》的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笔记而烦恼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优秀作品《谈美》的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秀作品《谈美》的读书笔记1

 已故的北京大学教授朱光潜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他从事美学研究六十多来著译宏丰,他的早期美学著作有《谈美》、《文艺心理学》《谈修养》,翻译的《歌德谈话录》、克罗齐的《美学》、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特别是翻译了黑格尔的110万字的美学巨著《美学》,在学术界赢得非常高的赞誉,他的学术生涯可以说是现代中国美学发展的一个缩影,刊称为我国美学史的一代宗师。

 朱光潜先生的美学思想的核心观点:美不在心,即不存在人的主观意识中,也不在物,即不存在客观事物中,它在心物的关系上。

 朱先生在谈美》一书中写到:一棵古松长在园里,任何人一看见它都认为它是一棵古松,古松在我们的脑海里已经形成了表象,古松的形象与古松的美,每个人在古松的形象见到到不同的美;也就是见出古松的不同形象。

 一棵很美的古松长在园里,无论我们看见与否,它都是很美地在那个园子里,这种美并不存在我们的主观意识中;丑是美的残缺,那棵古松是美或是丑,审美标准都不是由古松自己决定的。

 在此,朱先生把中国传统的诗词歌赋,以较高的美学理解力做出刨析,给后人在阅读和赏析做出了杰出的艺术贡献。如: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大家都知道这是失宠于汉成帝之后班睫妤书写的诗,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看到诗中的词句“奉帚”、“金殿”、“徘徊”、“玉颜”、“寒鸦、“日影”运用运用种种联想拟人式的想象唤起意象,并且采用《诗经》中比、兴手法,托物沿志,对情景人物刻画地入木三分使得读者受意非浅。

 由此看来,他的对诗的独到理解,无不看出他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功底,把洗练和精粹都凝结在他的《诗论》中,并运西方美学理论诠释中国古典诗歌所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朱光潜的人生美学认为没有脱离人生艺术的人生,应当以指向审美的存在提升品格。

 在《谈美》一书的开场白中这样写到:“在这个危急存亡的年头,……我现在谈美,正因为时机实在太紧迫了”。给青年朋友的十二封信中写到:“要洗刷人心,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做到免俗。也就是说:人要以最高的境界来提高修养、完善自我,去投入社会人生,从而达到服务社会和改造社会人生的最终目的。

 读大师的《谈美》感触颇多,怨自己才疏学浅,只能潦此几笔了,但是,我还是奉您之嘱托,给等在天堂的您写这封回信吧。叩首!

优秀作品《谈美》的读书笔记2

 近日读朱先生的《谈美》,颇为喜爱,感觉收获颇多。对于《谈美》其精辟、客观的分析和论证实为欣赏

 《谈美》全书共有15个话题,也就是15封信。首先他先提出了“美感修养”的问题,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免俗”。这是对“利害圈”和物欲要有一些超越,有一些精神的寄托,有一些理想与情趣,其中艺术活动就可以起到这种超越利害关系的作用,在“无所为而为”中净化心灵,得到人格精神的提升。

 纵观全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五章和第十三章,第五章谈得是美感与联想,提出联想是以旧经验诠释新经验,大多数情况下是散漫飘忽、偶然的。美感源于某事物能唤起甜美的联想,但是联想所伴的快感不是美感。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不在内容而在形式。而第十三章则阐述了因袭格律的技巧可以分为两项说,一项是关于传达的方法,一项是关于媒介的知识。传达的方法在于练习和模仿,绘画和作文均是如此。关于媒介的知识的学习就是利用过去的经验,就是吸收已有文化,也就是模仿的一端。凡是艺术家都必须有一半是诗人,一般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

 在《谈美》中,朱先生以自己亲身的经验,谈到了许多治学为人的道理。先生有言:“我们干的是科学工作,是一项必须实事求是,玩弄不得一点虚假的艰苦工作,既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恒心,也要有排除一切阻碍和干扰的勇气……是敷敷衍衍、蝇营狗苟的混过一生呢还是下定决心,作一点有益于人类文化的工作呢立志要研究任何一门科学的人首先都要端正人生态度,认清方向,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一切不老实的人做任何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都不会走上正路的。”文品表现人品,以上这番话不但回答了青年人学习美学的态度问题,更代表了老人一以贯之的为人之道。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俗语讲:“距离产生美”。其实朱光潜先生就明确的指出了美和生活的距离。真实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就如同美学上的“移情作用”,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外物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感情。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想应该也有这个道理。美和实际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美,必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去看,而且要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才能真正的沉浸在艺术的美感当中。一些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和神秘感,从实际生活中找不到真正的美。有了距离,才会有向往,美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

 小小册子,总共不过七、八万字,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但它其中的每一行、每一字都渗透着老人躬亲实践了一辈子的认真态度,不由你不为之动容。人曰:“一斑窥豹”、“一叶知秋”,相信只这一小段文字,也足以让你我了解进而钦佩起这位美学老人治学为人的态度吧。

优秀作品《谈美》的读书笔记3

 美的本质。从柏拉图开始许多的哲学家、美学家以及文艺理论家都进行了不懈的探讨和研究。但最终的回答仍然莫衷一是;可见美的问题本身有着不可测度的奥秘。这同样也告诉我们:美学是一种概念。美学之路,自然就艰难远久。

 朱光潜先生却强调:“美的研究,一定要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生活中捕捉美的本源。”即人类对美的追求源于日常生活和经验。

 学美学,首先应知道什么,了解什么。或者必备什么认知呢朱光潜先生回答的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理解起来似乎就是:各人资凛不同,环境不同。学美的性质自然也不相同。美源于一点;自然最终也会归就于一点。在探讨和研究的道路上。尽管途径各不相同。其结果却都一样。

 谈美与审美。最直观的就是人。因为无论是对人的批评还是欣赏。都源于美的界定和价值。

 对美的判断力并非人类诞生时就存在。而是随着我们人类的进化而逐步完善所成为的一种情感意识。

 人是一个整体。一个多方面的内在联系着各种能力的有机统一体。它会将自然中的一些单一性适当融合。正是由于这种融合,才促使美体现在人类的“认知、情感、意志”中。

 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美学的基本;但也并非学懂了马克思主义就能学通美学。如果一个人学懂了马克思主义,但是他并不具备认真刻苦、勇猛前进的时代精神;那么,他也不会在坎坷的学美之路上创造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来。

 个人精神的结合产生了情感。人与人的结合产生了社会。当人们心中具备某些东西后;他们就会开始宣释自己内心的美的感受。这其中自然就会要劳动。用劳动将自己的内心展现在这个社会。

 展现的内容,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繁复的。这其中不禁要包括许多的学术限界。即不要因为不超越学术界限而宣扬单一的美学。这样不禁使美学空洞和抽象了。

 艺术体现美,反映了现实中的自然。艺术是人对自然的加工创造,是一种劳动产物,所以艺术又被称为“第二自然”。

 艺术叙述了人们心中的情感,思维和梦想。通过艺术,也可以知道一个人的思维高度和精神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生活通过修辞转化成艺术。艺术也就无形式。尽管在过程中存在着多种“主义思想。”但艺术的终端。我想也会回归于生活。

优秀作品《谈美》的读书笔记4

 这个作品用书信的方式解决了人们对于美学的疑问,朱光潜先生在八十二岁高龄的情况下创造的“暮年心血”之作,从美学最简单的开始,为读者讲述一些关于美学的知识,我也学到了不少。

 美学必须建立在一个基点上,这个基点就是从现实生活出发,而不是从抽象概念出发,是起源于人们的吃饭穿衣,男婚女嫁,猎获野兽,打群仗来劫掠食物女俘以及劳动和生产之类日常生活实践中极平凡卑微的事物,想起同学在生活中,学习中发现一些事物说它很漂亮,很美,大家都感到的美是真的美,我认为作者有句话说得很好,大概是:“美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感知,你内心的一种认识,并不是根据一些概念来判断的。”我也确实地意识到美是不能给它拟一个定义的,每个人心中的“美”都是不一样的,不过读了这个作品让我感觉到“美”有些复杂,朱光潜先生分了很多方面来教我们如何学习美学,但不知为什么,我觉得这本书有一部分的内容只要让我们稍加理解就可以了,不过有些我们必须要记住,比如: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都存在不同的美,我们要尊重这些美,而且绝不能把美学看成一门鼓励自足的科学,把门关起来“自力更生”,要在哲学,历史文艺实践等等来学习,我想我现在的认识是极片面的吧!

 人在劳动中开始形成社会,人在改造自然中也改造了自己,美在劳动中才可能体现出来,美在自然中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

李泽厚先生贯彻古今的简述了美学的点点滴滴,从远古图腾到明清绘画,将长达数千年的华夏民族艺术,展现的淋漓尽致。人类对美的追求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不知不觉就会随着我们的举动而表现出来。美不是人类生命的必需品,但是生活中却又无处不充斥着人们对于美的感受的具体体现。

一本好的美学著作不仅能够告知我们关于美学的观点,而且还会留下空间让读者去思考。而《美的历程》便让我在阅读中留下了很多思考的余地。

在书中的第一章中,从远古图腾时代原始巫术文化开始,为我们拉开了人类美学的序幕,这段遥远的历史是如今的我们较难想像的,落后、蛮荒、无知,整个世界都充斥着野蛮的气息。但今天却依然能从那时些许遗物之中看出人类对美的追求,稚嫩、原始,却又独到,醒目。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的:“原始人群之所以染红穿带、撒抹红粉,已不是对鲜明夺目的红色的动物性的生理反应,而开始有其社会性的巫术礼仪的符号意义在。”正是因为在原始人的眼中,红色有着极其特殊的社会宗教意义,这种意义也许还不能被看作是审美意义,正如作者所言“并非为审美而制作”。但是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去相信,任何事物的产生都必要有其原因,虽然我们不知道原始人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醒目,带有强烈刺激性的颜色,但是我们可以相信,这样的一个选择必然不是因为纯粹的生理本能,而是一种心理意义上的偏向性爱好。这样的观点同样适用于而后数百年的原始歌舞之中。

到第二章所讲述的,从巫氓时代走向青铜时代的狰狞之美,一件件古老的青铜器件,即代表时代所赋予其的社会地位的象征意义,也表现出一个时代人们对于美的认识与感觉。当然,以及同时出现的线条优美的汉字,更是开启了书法的艺术舞台,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更是具有了不可代替的意义。以饕餮青铜为例,“青铜的铸造者是体力劳动者甚至奴隶”,一些大型青铜器的制作更要由数百位奴隶共同完成。如果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威严、力量和意志的饕餮纹是由这些奴隶设计完成的,是不是就可以说明奴隶能够理解统治阶级的审美精神呢答案可能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青铜时代的人类与之前相比较,已经具备了明显的,自主性的对于美的追求与创造。同时也具有了显著的时代特征,将奴隶制社会的现象表现的淋漓尽致。在铜器的钢印上刻下了狰狞的万兽,以荒蛮的气息,表达了美的一面

再看,书中从第三章开始对于美就进入了文明的时代,美作为一种文化产物以及一种哲学精神表现出来。在丰富多彩的先秦精神中,以充满了神秘色彩的楚文化最为具有特色,在当时的社会之中,中国的南方处于落后野蛮的地区,甚至于还处于第一阶段的神秘巫术的条件之下,充斥着浪漫神秘的意味;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数百年后,奇异想象和炽热情感的汉文化更是将这一中国两千多年思想史上最重要的精髓体现而出,即便是看似颓废避世的道家精神,其本质上也并非对生命的否定,而是另类的展现出对生命的另一种热爱,儒道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艺术意念。而其中无为的精神,使中国艺术着重内在的、精神的、实质的美,这也是中国人美学的特有的创作爱好;现实生活的残酷使人们不得不在宗教的因果轮回和今生来世中求的心灵的喘息和精神的安慰,这也是佛教艺术由盛转衰的历程,而人们对佛教迷狂、粗犷的信仰,在一段甘愿忍受今生的各种悲惨苦难中成长,在对统治者压迫的逆来顺受中发酵,最终以求得神那样的超脱,以及来世的解脱。

美的历程,同样是人类文明的历程,美学包含在了人类千年的历史之中。正如同作者所认为的那样,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能决定,决定它们的归根到底仍然是现实生活,故而考察一个时代的文艺,必先考察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情况。美的文化附属在了各式各样的文明之中,从宗教到文明,从钢铁石壁到霓裳羽衣,无时无刻的生活都是美的历程。

一、中唐文艺

          安史之乱后的唐代社会不仅没有走下坡路,还在新的生产关系的改进下,整个社会处于繁荣昌盛的状态下。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中唐社会的上层开始享受生活,要么游山玩水举办宴席,要么用书法和博弈来丰富生活,车马宴游渐渐的取代了边塞的戎马生活。正是这样惬意生活,让文坛艺苑开始百花齐放。

         诗歌、散文、书法、绘画无不一争相绽放光芒。七律的成熟,词的出现等等,正因为中唐的百花齐放才得以完好的保存流传。杜甫等树立起来的新的审美观念、特定的形式和规范等等也都是经由中唐而继承发展起来。

二、内在矛盾

           在魏晋时期,哲学和文艺是相辅相成交融在一起的,而唐宋之后,二者就开始分道扬镳了。生活总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中唐大批涌现的这些世俗地主知识分子们,他们所热心追求理想与信念,向往生活不过是官民利禄。所以出现一种矛盾就是即关心政治,有独善其身的退隐与躲避。另一方面他们虽然标榜着儒家教义,但又沉浸在自己的各种生活爱好之中享乐消遣。

         这些知识分子虽然满怀壮志的心系天下,但是他们的实际审美趣味已经脱离了这些,爱情诗,山水画等等成了他们的心头好。各种描写表现人们的心意情绪的作品展现在世人的眼中,这时候文艺中的韵味和意境成为了美学的中心。“凄凉日暮,无可如何”就是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难以形容的韵味。

三、苏轼的意义

         所以陶潜才是苏轼最愿意膜拜的对象,陶潜的诗没有收到李白和杜甫的重视,但是在苏轼这里却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我想他也是爱上陶诗中的平淡与质朴,极简而不凡,这种美是踏实的美。苏轼与陶潜都表现出“归田”“遁世”他们的文字都很朴实,但是一个真正做到了归隐,而另一个想退却不能。苏轼不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对生活的退避,对整个人生的厌倦与感伤,怎么退?

        为什么苏轼在中国文艺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画的真迹已无存,字不如诗,诗不如词,词的数量也不多,我想他的影响大概不是文字的影响,而是藏在文字中的他的审美趣味和思想情感的表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1498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30
下一篇2023-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