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宁宁的主要学术成果

邵宁宁的主要学术成果,第1张

2012

《赵清阁与老舍的情感“秘史”》(原题《追忆:直面人性的复杂与哀痛》),《南方日报》2012年3月25日第11版

2011

《网络传播与新民间文学的兴起》,《文艺争鸣》2011年第9期,CSSCI;《甘肃文艺》2011年第2期

《中华多民族文学教学中的一些观念问题》,《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第2期,CSSCI

《网络传播与信息过剩时代的写作》,《文艺争鸣》2011年第13期,CSSCI

《乡土中国与家园重建——钱理群先生访谈录》,《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CSSCI

2010

《战时生活经验与现代国民意识的凝成》,《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CSSCI;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11年第3期全文转载

2009

《最后的古典家园梦想及其破灭——论<引力>》,《文艺争鸣》2009年第1期,CSSCI;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9年第4期全文转载

2008

《献身中国文艺复兴的卓越先驱――郑振铎论》,《文学评论》2008年第3期,CSSCI,第二作者

《郑振铎的文学理想与<文艺复兴>杂志的包容性》,《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CSSCI

《中国现代文学基本价值观及其超越》,《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6期,CSSCI

《文学中的“农民进城”专题主持人语》,《兰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CSSCI

《城市化与社会文明秩序的重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进城问题》,《兰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CSSCI

《寻求“林中路上的精神相遇”――评<老舍与中国新文化建设>》,《兰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CSSCI

《“80后”之后:“90后”不会产生》,《当代文坛》2008年第4期,CSSCI,第二作者

2007

《关于四十年代后期文学的定位问题》,《文艺争鸣》2007年第3期,CSSCI

《现代小说与社会分析――茅盾与我们》,《文艺争鸣》2007年第5期,CSSCI

《知识分子的岗位意识与人文情怀:陈思和先生访谈录》,《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CSSCI

《80后文学史:概念的缘起与发展流变》,《理论与创作》2007年第5期,第二作者

读者的风格》,《读者》2007年第22期

《读者以何制胜》,《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11月16日

《雪潇的诗和他的诗论——现代诗歌创作论序》,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一次诗经时代的约会》,《读者欣赏》2007年第1期

《洞庭诗意》,《读者欣赏》2007年第2期

《洞庭诗意二》,《读者欣赏》2007年第3期

2006

《骆驼祥子:一个农民进城故事》,《兰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CSSCI;《新华文摘》2006年第20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22期全文;收入中国老舍研究会编《世纪之初读老舍》一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8

《关于文学杂志研究的方法论思考》,《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CSSCI;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9期转载

《重新思考民族生存与民族文化的有关系――从<怀念振铎>论巴金晚年有关民族文化的思考》,《西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2期,CSSCI

《现代文学:学科历史与未来走向――吴福辉先生访谈录》,《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CSSCI;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文学研究》2006年第5期转载

《祥子:一个进城农民》,《北京青年报》副刊2006825D2版

《巴金研究:现状与思考》,余思牧著《作家巴金》增订本下卷,香港利文出版社2006年3月版

《朴野清纯的青春欢歌》,《读者欣赏》2006年第1期

《横亘千古的家园迷思》,《读者欣赏》2006年第2期

《江山隽永处的生命胜迹》,《读者欣赏》2006年第3期

《姑苏台畔的怅惘与叹息》,《读者欣赏》2006年第4期

《唐诗中的情趣与理趣》,《读者欣赏》2006年第5期

《美丽的爱情与感伤的青春》,《读者欣赏》2006年第6期

《生命的自然之道与澄明之境》,《读者欣赏》2006年第7期

《刘禹锡诗作中的春光与生命》,《读者欣赏》2006年第8期

《晚年杜甫的旅途体验与人生忧思》,《读者欣赏》2006年第9期

《故乡诗人笔下的田园》,《读者欣赏》2006年第10期

《空明澄澈的盛唐诗境》,《读者欣赏》2006年第11期

2005

《艰难时世的“文艺复兴”梦想:关于<文艺复兴>杂志的创刊、复刊、停刊问题》,《新文学史料》2005年第2期,CSSCI

《作为生命诗学基础的感悟》,《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第1期,CSSCI

《汪曾祺小说前后期演变的精神史轨迹》,《文艺争鸣》2005年第3期,CSSCI

《抗战生活与知识分子精神气质-论寒夜兼及围城》,《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CSSCI;收入陈思和、李存光主编《一粒麦子落地――巴金研究集刊卷二》,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10期

《巴金研究:现状与问题――李存光访谈录》,《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CSSCI,

《共和国文学纵横谈――杨匡汉先生访谈录》,《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CSSCI,

《鲁迅的启蒙主义、革命文学的成败得失及其他――支克坚先生谈录》,CSSCI,《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桃夭:一道古老的婚歌》,《读者欣赏》2005年第12期

2004

《古典忠贞观的现代变奏――以<我在霞村的时候>为中心》,《文学评论》2004年第6期

《家园彷徨:<憩园>的启蒙精神与文化矛盾》,《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2期;收入《巴金:新世纪的阐释-巴金学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命名的意义及其敞开的世界――<红楼梦>人生解读之二》,《红楼梦学刊》,2004年第2期,CSSCI

《转型期现象与无家可归的文人--关于<废都>的文化分析》,《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CSSCI

《重绘中国文学地图-杨义学术访谈录》,《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CSSCI;《新华文摘》2005年第2期全文转载

《学术――人生:赵园先生访谈录》,《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CSSCI,第一作者

《咏梅诗的趣味》,《读者欣赏》2004年第1期

《悠然南山梦》,《读者欣赏》2004年第3期

《中国历史上一场最大的是非》,《读者欣赏》2004年第4期;收入《语数外学习》高中版2004年、《高中语文教学与测试》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

《采菊东篱与笑傲东轩》,《读者欣赏》2004年第5期

《清明的诗意》,《读者欣赏》2004年第8期

《苦涩的欢颜》,《读者欣赏》2004年第9期

《雨声中的愁思》,《读者欣赏》2004第10期

《易安居士的胸襟》,《读者欣赏》2004年第11期

《气格柔弱的风流才子》,《读者欣赏》2004年第12期

2003

《山水审美的历史转折――以永州八记为中心》,《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

《关于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史思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3期

《<憩园>的启蒙精神与伦理矛盾――巴金、鲁迅比较论之三》,《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年第6期 ;《新华文摘》2004 年第6期《论点摘编》

《生命:无望的逃离之旅――张存学小说论》,《飞天》2003年第1期

《聆听诗性智慧的中国声音――杨义学术讲演集校读记》,《杨义学术讲演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人生旅途的飘泊诗意》,《读者欣赏》2003年第1期

《理趣的雅与俗》,《读者欣赏》2003年第2期

《千载文心的相通》,《读者欣赏》2003年第3期

《山居的乐趣》,《读者欣赏》2003年第4期

《自然人生的逍遥》,《读者欣赏》2003年第5期

《贫士的秋思》,《读者欣赏》2003年第6期

《青春生命的悲歌》,《读者欣赏》2003年第7期

《永不坠落的昨夜星辰》,《读者欣赏》2003年第8期

《一空胸臆的酣畅》,《读者欣赏》2003年第9期

《村居读书之乐》,《读者欣赏》2003年第10期

《自然山川的人文怀想》,《读者欣赏》2003年第11期

《岁月与乡愁》,《读者欣赏》2003年第12期

2002

《<憩园>的启蒙精神与人生矛盾――巴金、鲁迅比较论之一》,《西北师大学报》2002年第5期,CSSCI

《启蒙神话与成长的悲剧——〈红楼梦〉人生解读》,《红楼梦学刊》2002年第2期, ,CSSCI

2001

《重读〈子夜〉》,《宁夏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CSSCI

2000

《告别诗的残局:西部文学的精神生态研究》,《飞天》2000年第6期

1999

《牢笼抑或舟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家的形象演变》,《西北师大学报》1999年第5期,CSSCI;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文学研究》1999年第12期全文转载

《现代诗读解:目标与策略》,《社科纵横》1999年第1期

1998

《危机与自尊――文明冲突中的张承志》,《西北师大学报》1998年第2期,CSSCI

《文学在现代人生中的意义》,《社科纵横》1998年第1期

《中国诗歌的本土现代性与<侏儒酒吧>》,《飞天》1998年第12期

1997

《现代诗与**语言》,《兰州学刊》1997年第3期

1996

《历史之梦与英雄情结》,《金城》1996年第6期

1994

《乡土文化精神与甘肃文学创作》,《时代学刊》1994年第6期

1993

《古籍今译与现代文化建构》,《中国典籍与文化》199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1994年第1期全文转载

1992

《李白人格形象的审美价值》,《祁连学刊》1992年2期

1989

《文化困惑与现代家庭危机》,《现代妇女》1989年第1期

1988

《作为生命存在的人的悲剧意识与审美人生》,《西北师大学报》1988年语言教学与研究专刊 1.《中国现代诗百首》,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

2.《星空的呼喊――中国现代诗品读》,甘肃教育出版社1997

3.《笔端的流云――中国现代美文品读》(第一作者),甘肃教育出版社1997

4.《岁月的花树――中国古代美文品读》(第一作者),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

5.《红尘酣唱――元曲品读》(第一作者),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

6.《海上生明月――唐宋诗品读》(第一作者),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

7.《说苑奇葩――晋唐陇右小说》(第一作者),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

8.《甘肃当代文艺五十年》(参编),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

9.《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通史》(参编),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

10.《插图本中国诗词经典诗经选》(第二作者)三联书店(香港)20044 ;岳麓书社,200510

11 《插图本中国诗词经典楚辞选》(第二作者)三联书店(香港)20044;岳麓书社,200510

12 《插图本中国诗词经典陶渊明》(第二作者)三联书店(香港)20044 ;岳麓书社,200510

13 《插图本中国诗词经典李煜、李清照词》(第二作者)三联书店(香港)20044 ;岳麓书社,200510

14 《古诗100首精读》,敦煌文艺出版社2012

15.《古文100篇精读》,敦煌文艺出版社2012

16《从鲁迅到毛泽东——支克坚现代文艺思潮论集》(编著)读者出版集团2011

17《现代文学:学科历史与未来走向》,读者出版集团2012

18、《当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第一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家园伦理》(2008-2012),项目编号:08XZW013

2.教育部质量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点建设项目(2008-2012),项目编号: TS11183

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40年代后期国统区文学日志》,(2006-2008),项目编号:20060400602

4.甘肃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世纪40年代后期中国文学日志》(2006-2008),项目编号:0601B-06)

5.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中国现代文学之“家园”问题研究》,(2004-2005)

6.甘肃省333、555人才工程科研项目《20世纪40年代自由主义文艺生态的终结》(2005-2007)

7.西北师大第三期创新工程项目《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国统区文学研究》(2007-2009)

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重点出版项目“中国当代学术史”子项目《当代中国现文学研究》(2009-2012)

9.西北师大创新工程科研项目《现代化际遇与家园伦理》(2010-2012) 1.1995年,因班主任工作获甘肃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奖。

2.1998年,获西北师大首届孔宪武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

3 2000年,《精美诗文品读丛书》(主编)获第六届西部地区教育出版社优秀图书奖。

4.2000年,《岁月的花树-古代美文品读》获第六届西部地区教育出版社优秀图书奖。

5.2000年,《说苑奇葩-晋唐陇右小说》(《陇文化丛书》之一),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

6. 2001年,教学研究《以地方文学研究为突破、促能力培养的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与实践》(参加)获甘肃省教学成果奖。

7. 2002年,《说苑奇葩-晋唐陇右小说》(《陇文化丛书》之一)获甘肃省第四届特别优秀图书奖。

8. 2002年,专著《红尘酣唱-元曲品读》(第一作者),获甘肃省第四届优秀图书奖。

9 2004年,系列论文《家园彷徨:从古典到现代》获甘肃省高校社科二等奖。

10. 2005年,论文《山水审美的历史转折-以永州八记为中心》获甘肃省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11. 2006年,系列论文《四十年代文学论》获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一等奖。

12.2006年,入选甘肃省“555科技创新人才”第二层次人才。

13.2008年,系列论文《现代文学研究与当前文化建设问题》获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一等奖。

14. 2007年,论文《骆驼祥子,一个农民进城故事》获第六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获奖二等奖;

15. 2009年,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

15.2009年,被评为西北师范大学教学名师。

16.2009年,获西北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奖。

17 2009年,论文《骆驼祥子,一个农民进城故事》获甘肃社科成果奖三等奖。

18.2010年,获西北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奖。

192010年,主讲课程《新时期文学研究》被评为“甘肃省精品课程”。

20.2011年,论文《网络传播与新民间文学的兴起》,获甘肃省文联“《甘肃文艺》优秀论文奖”。

21. 2011年,教学研究“以优势学科为平台,创新汉语言文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教学质量规范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获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西北师大优秀教学成果奖。

22.2012年,编著《从鲁迅到毛泽东——支克坚现代文学思潮论集》获第九届甘肃省优秀图书奖一等奖。

(请注意,以下内容含有轻微剧透)

比男主角年长一年的高中三年级生,在家庭餐厅Dixies打工。因过去为了爱慕的人而不断努力,导致自己愈发成熟而常常被他人依赖。

并不喜欢这种年龄所带来的“界限”,曾告诉男主角无需对自己使用敬语。由于身边人的过度依赖而疑惑。

无意中爱上润喉糖的味道,后来渐渐开始收集润喉糖的包装纸。

生活中的宁宁常被人看作是值得依靠的大姐姐,甚至连店里的老板也会时不时拜托宁宁。宁宁与男主角在打过地点邂逅,并以前辈的身份指导男主角工作。在不知不觉中对男主角产生情愫,见男主与同龄女生欢笑,竟为此苦恼。这时她才发现,她有时候也会想放下心来,去依靠别人。

宁宁是魔女夜宴的女主,长得很好看。

《魔女的夜宴》(日语:サノバウィッチ,英文:SABBAT OF THE WITCH)是柚子社制作的一款美少女游戏,2015年2月27号全日本发行,柚子社的第8作。

2015年5月22日,DMM代理发行DL版。2018年10月27日,NekoNyan代理发行Steam英文版《Sabbat of the Witch》。

《魔女的夜宴》剧情介绍:

该作讲述了能读取他人感情的保科柊史因邂逅于图书室发情的绫地宁宁而被威胁加入超自研,柊史意外的吸收了“魔女宁宁”收集的“心之碎片”,因此一起努力收集心之碎片。

接尔与爱瑠学妹,憧子前辈,转校生紬,青梅竹马和奏邂逅,并且在此过程中与女主们相恋的故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2084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31
下一篇2023-10-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