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雨巷》创设了一个富于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彷徨的孤独者。
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
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怅,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和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
扩展资料《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作者通过对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描写 , 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也有人把这些意象解读为反映当时黑暗的社会的缩影,或者是在革命中失败的人和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
《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血腥的“四·一二”大屠杀之后。诗人时年22岁。曾因投身革命而被捕的诗人,面对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隐居在江苏松江朋友家,孤独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夜坐听风,昼眠听雨”,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
可生活贫乏,整天“窗头明月枕边书”,诗人只能在“旧时的脚印”、“青春的彩衣”和星光下的盘桓中寻求慰藉。个性的轻柔、忧郁和时代的重压,使《雨巷》成为现实黑暗和理想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参考资料:
我心目中的丁香姑娘虽有丁香般的颜色,丁香般的芬芳,丁香般的忧愁,但它们形似丁香又有别与丁香。她们不仅有女儿的妩媚也同样有男儿的阳刚;他们温柔贤惠而又临危不惧,他们多才多艺而又彼此珍重,她们朴实善良而又不安现状。勤劳持家,节俭大度。此乃人间之佳丽也。
这样的姑娘自古就有,那富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称的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她们不仅仅是因为才貌就被称为四大美女的。她们也同样为我国古代当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这四位美女中最使我钦佩的莫过于王昭君了。长安皇宫,深深庭院,明眸宫女,孤寂粉蝶,慵懒的妆容,却遮掩不住她的明丽,但她自愿请行为和平而牺牲自我,为理想甘愿选择了一条通往漫天黄沙的不归之路。
塞外奇寒,离家千里,独在异邦,终身难归自然少不了昭君的凄婉迷茫,哀怨惆怅,而她一名弱女子却做到了驰骋疆场强悍男子有时也难做到的结果。她,把自己的深明大义,自己的才华美貌甚至一生都献给了和平。是的,她走了,放弃了荣华富贵到了邀远的匈奴。然而换取的是汉匈两族的安宁与和谐。百姓再也不必忍受战乱之苦,家园再也不会被肆意践踏了。这又岂是丁香一词所能形容的?
姑娘如水,典雅,柔媚。涓涓细流使人心情惆怅,但汹涌的江河,惊涛拍岸不也是由水组成的?那种似丁香而非丁香,独特新颖,深明大义,舍小我而顾大我的姑娘正式我心中所向往的。
繁华落尽,透过所有的光环,折射出的却是她的宁静,她的淡泊和她的坚贞不渝。
今夜,一轮明月从东方悄悄的爬上天空,那月儿,如美丽的少女,那么的温柔,那么的妩媚。我伫立在那片柔软的草地,看着月儿,想起了你。
今夜,曾记得,你对我说:亲,我们从相识到现在,也有好几个月了吧?在这几个月里,我们从只言片语到话语涛涛;从生活习性到个人情感;又从友情、亲情到恋情,你我随心随意,我们的心似乎走得很近哦。我说:嗯,是的,我们虽然有着年龄的差距,但我们还是相识了。我们一路相伴,也许是有着共同的爱好,都爱好文字,所以,我们有说不完的话,都能从彼此话语里感受到对方的温情。
今夜,曾记得,你对我说:亲,我好想看日出,我要你牵着我的手,跑向东方,找一个没有遮挡的地方,然后,我靠在你的肩头,凝视前方,等着那轮红日从地平线上露出脸来。我说:嗯,我也想,如真有机会,我一定牵着你的手,赶在天蒙蒙亮就起床,我要和你肩并肩,迎接那轮美丽的红日;因为有我和你在一起,那一轮红日一定更妩媚动人,一定美得就象你此刻含羞的脸,红璞璞,红得会将整个东方的天空洒满霞光。
今夜,曾记得,你对我说:亲,我好喜欢南国,喜欢春色盎然的江南,喜欢江南的烟雨,喜欢撑一把油纸伞,漫步在那条种满丁香的雨巷,我要做雨巷中的丁香姑娘。我说:其实你就是我心中的丁香姑娘,每当春天来临,我就会穿行在那烟雨中,我会找遍江南的每一个角落,为的是把你找出来,把你拥进怀里,藏进心里。让你在我的心中,氤氲出更美丽的春天。
今夜,曾记得,你对我说:亲,我喜欢春色中的桃园,喜欢满园桃花的芬芳。你要带我去桃园,我要化成桃园中的一抹嫣红,让那抹嫣红点缀你的生活,芬芳你的未来。我说:等桃花盛开的时候,我在桃园等你,我们相拥桃园,让心灵碰撞,微风起处,满园的花瓣轻舞飞扬,花香芬芳弥漫,其实,那就是你我并发出的爱情火花,美丽飘香。
今夜,曾记得,你对我说:亲,我好喜欢那宁静的夜色,喜欢夜色中的明月,我好想化成月亮,洒下我无限的柔情,希望你永远在我的柔情中驻足。我说:当夜深人静,我就会走出门外,在柔柔的草地上轻轻的躺下,看着月亮,数着星星,你就是那美丽的月亮,星星就是你的眼睛,那柔柔的月光,弥漫着整个大地,我似躺在你的怀里,享受着你似水的柔情,让你的柔情紧紧的缠绵。于是,我将思念揉进月色,我想告诉你:这就是我对你的痴念。
今夜,曾记得,你对我说:亲,我好喜欢月色中的荷塘,喜欢荷塘中的支支莲花,我想化成那支最美的莲花,轻轻摇曳,向你展示我优美的舞姿。我说:你就是我心中那支最美的莲花,你的开放,让我的心灵得到了纯净,你的芬芳,让我在甜蜜中沉睡。
今夜,月朗星疏,你一定也对着窗口,看着有我的方向。
今夜,月色如镜,你的心一定在跳,因为我对你说了那么多知心话语。
今夜,我坐在窗前静静的想你,你也一定坐在窗前想我,是吗?
今夜,我将思念揉进了月光,那月光一定洒满了你的身上。
2013年11月10日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1927年夏天。诗作写成后差不多一年,作者将它投寄到《小说月报》。我为大家整理了高一语文《雨巷》 戴望舒,希望大家喜欢。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注释:
①彳亍(chìchù):小步慢走的样子。
②惆怅(chóuchànɡ):伤感,失意。
③太息:出声叹息。
④颓圮(tuípǐ):倒塌。
创作背景:
《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血腥的“四·一二”大屠杀之后。诗人时年22岁。曾因投身革命而被捕的诗人,面对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隐居在江苏松江朋友家,孤独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夜坐听风,昼眠听雨”,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可生活贫乏,整天“窗头明月枕边书”,诗人只能在“旧时的脚印”、“青春的彩衣”和星光下的盘桓中寻求慰藉。个性的轻柔、忧郁和时代的重压,使《雨巷》成为现实黑暗和理想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作者: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1926年参加共青团。1928年后成为水沫社和其后的《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派诗歌。1932年后留学法国、西班牙。1941年底香港沦陷,被日军抗日罪名下狱,在狱中保持了民族气节,次年春被营救出狱。抗战胜利后回上海教书,1949年春北上至解放区。1950年因病逝世。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沉挚。
《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人称为“雨巷诗人”。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赏析:
戴望舒的诗深蕴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清丽诗风的韵致,但又受到法国象征诗歌派的影响,因而他的早期诗作总体上表现出一种孤独、抑郁和消沉的特点。
《雨巷》写得既实又虚,朦胧恍惚。“我”似乎有着满腹的心事,无限的烦忧,但又不愿明说,或者是说不出来。“我”似乎在期待什么、追求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标又显得那样遥远而渺茫。“她”出现了,这或许是在幻觉中,或者是真的,但“她”的出现是那样地快,逝去也那样地快,一刹那间擦肩而过,消失在前方,“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我”只有自怨自艾,自悲自叹。诗中的“姑娘”,我们可以认为是实指,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姑娘。但我们也可以把这位“姑娘”当做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
《雨巷》的开头一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
姑娘。”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独行,“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着愁怨的姑娘”。诗开头点明了《雨巷》的主旨是抒写诗人追寻的“希望”。被蒙蒙细雨笼罩的“雨巷”“悠长、悠长”,没有尽头,暗示希望的迷蒙渺茫。“独自”、“寂寥”暗示了诗人知音难觅,孤独彷徨。希望是什么?希望是那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那么,这“姑娘”是谁?诗人心目中的“姑娘”结着什么样的愁怨?这是写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吗?这是写诗人对爱情的渴盼吗?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那么,就让我们循着诗人在雨巷行进的足迹,躲在一旁,悄悄地窥视吧。
第二节“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诗人反复地拿丁香来比喻姑娘。丁香,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我国古诗里有好些吟咏丁香的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丁香体柔弱,乱结枝欲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等等。丁香开花在仲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容貌像丁香一样姣好美丽,品格像丁香一样高雅圣洁,心绪也像丁香一样忧愁惆怅。她愁什么莫非是忧愁那负心的夫君,莫非是想望如意的郎君,也许是,也许都不是,她的愁就象她的容貌,就像她的心灵,高雅而圣洁,美丽而动人。
第三节“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这丁香一样的姑娘,在“我”的长久的`期待中,终于姗姗走来了。她 “像我一样,像我一样”,读到这里,我们恍然有所领悟:原来这丁香姑娘就是“我”,“我”就是这丁香姑娘,我也有姑娘一样的美丽,也有姑娘一样的高洁,也有姑娘一样的忧愁。彼心即我心,姑娘就是“我”的心。姑娘是我的心上人?姑娘是我的追求和理想的化身?也许是,也许都不是。我们不必追问得那么具体,也不必回答得那么确切。因为诗毕竟是诗,正如前人所说:“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尤其是戴望舒早期的诗,大都不是直接对现实的摹写,而往往是一种隐蔽灵魂的宣泄。正如一位诗家所说:“一个人在梦里泄露自己的潜意识,在诗作里泄露隐蔽的灵魂,然而也只是像梦一般朦胧的。从这种情境,我们体味到诗……是在于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
第四节“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她默默地走近”,——看来“心有灵犀一点通”,两颗心灵已经接近、贴近,互相理解了,然而又终于从身边飘然而过,令“我”失望,她也“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两人的距离又重新拉开。这两位彷徨者都得了同一种抑郁病,不忍相离,又不得不相离,因而同病相怜;然而又正因为病症相同,不可能互相拯救,只得分手。他们就是这样既彷徨,又在彷徨中追求着,追求着……“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我”与姑娘的相遇,是一段真实的人生际遇,是“我”思之深切而出现的一种幻境,还是这简直就是写的一场梦?
第五节“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我”目送着丁香姑娘飘然远去,她走到了雨巷的尽头,“到了颓圮的篱墙”。“颓圮的篱墙”给人的心灵以巨大的震撼,丁香姑娘那么美,美好的事物理所当然应该生长在美好的环境、圣洁的土壤,但丁香姑娘却“到了颓圮的篱墙”,这巨大的反差,激起人们多少联想!那破落衰败的篱墙莫非竟是姑娘的归宿?莫非丁香姑娘处境艰险?莫非丁香姑娘命途多舛,遭受了沉重打击?这是感伤姑娘的不幸遭际,还是哀叹自己的生不逢时?
第六节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这一节从字面看写姑娘的消失,实际是写美的毁灭,希望的毁灭。在“颓圮的篱墙”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姑娘的一切都“消散”了,美被彻底地毁灭了!诗人追寻着的希望也彻底地毁灭了!这毁灭的希望,是诗人圣洁的爱情,还是诗人高尚的理想?
第七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姑娘消失了,希望毁灭了,但是“我”仍然没有放弃追求。《雨巷》的末尾与首节回应,我依然独自在悠长、寂寥的雨巷中彷徨,失望中又期待希望。“逢着”改为“飘过”,让诗一般的故事在更加朦胧迷茫的梦幻中结尾。
拓展阅读:雨巷戴望舒优秀教案
一、师生共读,导入新课
(男生):你说你曾一度迷失在无边的苦海,寂寞地被困在冷冷的雨季,只因在雨中相遇的那个撑着油纸伞的女孩,只因伞下那透明闪亮的双眸,那嘴角轻含的淡淡忧郁,呵!结着丁香一样幽怨的女子,竟使你许久不曾开启的心灵,如花般静静地绽放。
哦,女孩,你难道真是从空中翩然而至,在这寂寞的雨季来唤醒我沉睡已久的心灵。要我怎么形容你的美丽,如果你瞬间消失,我也不会惊奇,因为你的出现已是奇迹。如果你真的就此消失,我会于古朝的画中寻你,于幽幽的池边寻你,用我色彩的笔于天边勾勒你丁香花一样的心事。
(女生):轻轻的,我穿过雨巷,穿过绵绵的情诗,就这样来到飘浮着丁香花淡香的雨季,你不必惊讶,也不要多问,我只想跳出发黄的诗页,我只想在丁香花盛开的雨季,重温在深巷中徘徊的忧郁。
(集体):是谁,曾经用美妙的文字,叙我成温柔忧郁的佳人;是谁,用甜甜的木箫,奏我出丁香一样的芬芳;是谁,用流音的古筝,弹我成千年的红颜知音。
(师):精美的诗篇是轻盈的蝴蝶飞跃万年的光阴,是圣洁忧郁的丁香飘过无边的烟雨。呵,丁香般的女孩,你转身离去时的那一声幽幽的叹息和那一层淡淡的忧郁,已经幻化成永不消失的身影,永远留在了每一位爱诗人的心里!好,让我们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走近那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
二、听视频诵读
我们都知道,鉴赏诗歌有读、品、悟三个环节。
诵读是我们鉴赏诗歌时的一个必要的环节,也是首要的环节。通过诵读我们可以更充分地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和音韵美。下面,我们来欣赏本诗的视频朗诵,进入情境。留心下边三个问题: ①这首诗的基本内容。 ②诗中写了哪几个“意象”?③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随着那深情的诗句、舒缓的音符、沉郁的音调,我们的思绪似乎也飞到了江南悠深、寂寥的雨巷之中,充满了忧伤与哀怨。
第1节:“我”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第2-6节:想象中的丁香般的姑娘从雨巷穿过,从“我”身旁飘过。
第7节: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写出“我”的希望。
飘过过程:默默走近、走近——远去——消失在尽头。
三、走近作者时代
作者简介
戴望舒,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派代表诗人。成名于三十年代。是继徐志摩之后,我国现代诗坛上又一颗璀璨的明星。动荡的年代、个人的遭遇,使他在诗歌创作上经历了一个从歌咏个人悲欢离合到表现爱国情感、民族气节的发展过程。主要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其中,《望舒草》标志着作者艺术性的完成,《灾难的岁月》标志着作者思想性的提高。代表诗作,前期有《雨巷》,后期有《我用残损的手掌》。
早期:个人孤寂、感伤,朦胧含蓄
后期:热爱祖国,明朗真挚
戴望舒生于杭州,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
四、品意象、意境美、形象美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由情和景这两个元素构成,是意和象融会的复合体,是作者主观的心意和客观的物象相凝聚的表现,是精神内容和物质形式的统一。下面,我们试就《雨巷》中个别意象的特点出发,探究《雨巷》的意象魅力。
明确:诗歌所写的人、景、物 ——意象 人——我,姑娘
景物——雨巷,篱墙,纸伞,丁香
第一个是油纸伞
大家最早听说油纸伞是在哪个故事里? 《白蛇传》。
油纸伞出现在白娘子初遇许仙的传说里,出现在丹青绘就的江南烟雨中,出现在少女玲珑的舞蹈中,也出现在歌曲动听的旋律中,不知不觉当中,油纸伞已经定格为美的背景、美的点缀。——这是寻常之物,但又鲜见于传统诗词。唯戴望舒,将其放置雨巷,让油纸伞撑出浓浓的诗意。对这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而是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纸伞的迷蒙意境。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巷,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塑造了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
第二个是江南雨巷
1.江南如梦似幻 2.雨巷
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在西子湖畔青石板铺成的小巷中,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那些纵横交错的长长的青石路上留下了他青春的足迹
中国人对巷的亲近意识异常深厚。北方人称胡同,南方人称巷。
汪曾琪先生在《胡同文化》里说,北京胡同,“不仅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使人怅望低徊”;南方的里巷也能给人相似的感受。对这些传统物象的眷念,其实也是诗人们对闲逸、孤寂、冷清的人居环境的独特向往。这也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典型心态。戴望舒在传统文学的浸染中,具有典型的传统文人特点(在大多数作家一味抛弃传统进行新文学创作时,他以传统的意象作诗,是那样的不合群,但又是那样的可贵)——忧郁、苦闷、怀旧。小巷的悠长、沧桑、冷清,恰是诗人寂寥心情的最佳寄寓。有雨的南方小巷,人更少,更见缠绵,更易伤情。
江南雨季,细雨飘巷,烟雨朦胧,撩人情思。雨与巷的组合,构成了一个特有的意象,这是戴望舒的首创,难怪叶圣陶会称其为“雨巷诗人”。“雨巷”,较之单独的“雨”或“巷”,更有情致,更见凄切。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雨巷、篱墙及梦一起构成了诗歌的朦胧美。
第三个是丁香
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于“丁香”两字。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为什么要选用丁香?
丁香形状像结,丁香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花木,栽培历史悠久,四月花开,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清新淡雅,香气浓郁。丁香花因颜色不轻佻,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丁香花开在仲春时节,容易凋谢,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
《雨巷》中写“一个丁香一样地 / 结着愁怨的姑娘”源于李璟词: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碧波三楚暮,接天流。
第四个是丁香姑娘
戴望舒在《雨巷》中承续了丁香的传统文化内涵,使丁香的意蕴有了更深的忧郁。更为灵慧的是,诗人刻画的是雨中的“丁香姑娘”,恬淡清幽,更添一分寥落。诗人将丁香的外在之形极端淡化,以“一个丁香一样地 / 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样的偏正短语,将丁香人化,将姑娘物化,将人抽象化,让意象人化,让“丁香一样的姑娘”成了一个有别于传统意义的意象,这个新意象,是一个实在的人——姑娘,但又是一个抽象的意象。这里诗人在雨巷里用心述诗语,人与物天然合一。
象征 姑娘可能是诗人渴望而未得到的爱情;可能是青年时未酬的壮志;可能是年少时青涩的一个愿望;可能是曾经偶遇的少女倩影的空自留恋……
丁香姑娘 象征 美好的理想
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像梦一样来,又像梦一样地飘逝。所以,丁香姑娘是一切转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美好的、容易破灭的理想;美好的、难以实现的人生)。
求之不得的美(抒情模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经关雎》)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经 子衿》)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 蒹葭》)
第五个是 篱墙
颓圮,残破,凄凉。
第六个是“我”
彷徨,迷惘,追寻。
总结:诗歌表达的意境、情感?
对丁香姑娘的期盼,对眼前现状的迷茫和对理想之美的深深追寻。
诗人是在现实与理想的碰撞和失落中体验痛苦、无奈、煎熬的进步青年,这彷徨感叹的哀叹不能笼统地说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它分明让我们看到了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
在当时处境中,戴望舒从原来热情似火的革命青年,一下子堕入了夜的深渊。他找不到革命的前途、前进的希望,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
这是低沉的倾述,失望的自白。然而从这倾诉和自白里,我们可以分明看到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
五、再听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叶圣陶先生曾经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老师的朗读,再一次走进那深深的雨巷,思考他的音乐美表现在哪里。
明确:一唱三叹、迂回反复、回肠荡气,缠绵、和谐,读起来像一首轻柔而沉思的小夜曲。
达成以下共识:
①韵脚舒缓悠扬:长,巷,娘,徨,怅……
每一节共六行,每节押韵两次到三次,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韵脚,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等,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
②词语的反复:悠长,哀怨,走近……
③句式的复沓:丁香一样的……,像我一样……,像梦一样的……
如“哀怨,/ 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 / 像我一样地”,迂回往复,悦耳和谐,一个寂寞而痛苦的旋律在全曲中反复回响,萦绕在我们的心头。
④诗节的复沓
从全诗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飘过”之外,其他语句完全一样,这样,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起结复见,首尾呼应,不仅加重了诗人彷徨苦闷的心境,也增强了全诗的音乐性。
六、结语,听《雨巷》歌曲
繁华的城市里,到处都是高楼林立,戴望舒走过的那条雨巷或许早已灰飞湮灭了,找一个悠长的雨巷或许已经不可能了。但“雨巷”的魅力不仅在那悠长、悠长,又寂寥的深巷,更在于那丁香织就的一片美丽而哀伤的心情。
品读这“雨巷”,我们总有走得进、走不出的哀伤。诗人虽然远离我们而去,但诗的语言正如星星的光辉,永远闪耀在天际。我知道心灵的雨巷还要走下去,寂寞的雨巷还要走下去。每当细雨迷蒙的时候,每当你彷徨迷茫的时候,请你想起我们今天这节课,想起戴望舒的《雨巷》,请你一定记得在那发黄的诗中,有一位美丽而忧伤的丁香一样的姑娘飘过你身旁。
诗人选取了油纸伞、雨巷、丁香花、篱墙等意象,通过朦胧、细腻的表现手法描绘出了一副雨天诗人独自彷徨于雨巷的情景,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抒发了诗人在时代的孤寂中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下面是我整理的高中语文《雨巷》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设想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掌握诗歌意象,体会诗人内在情感
教学目标
1、通过掌握意象来把握意境的营造。
2、体会“丁香姑娘”的象征义。
3、积极引导学生如何面对青春的迷茫。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工具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双鱼座的人浪漫柔情,以爱情为生命的养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现实,优柔寡断。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学的说法,属于双鱼座。戴望舒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
二、作者简介
“雨巷诗人”:戴望舒生于杭州,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
三、诗歌赏析:
步骤一:感悟诗歌,整体把握
师:有这样温柔多情的笔名,又有这样浪漫柔和的性情,戴望舒笔下流淌出来的诗句也必然是细腻多情的,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雨巷》。
教师示范配乐朗诵。
全班集体朗诵。(教师点评)
师:读完之后,你对这首诗最强烈感情是什么呢请同学们从文本中找出能表达本诗情感的词。
生1:
生2:……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回答都非常好,基本上都能准确地把握住诗歌的感情基调。我们可以归纳为:忧愁、苦闷。
步骤二:解读文本,理解意象,把握情感
师:同学们在心情忧愁、苦闷的时候选择怎么样的宣泄方式呢
生1:……
生2:……
师:那么诗人在这样忧愁、苦闷的时候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呢可不可以从诗中找到相应的诗句呢
生1:……
教师总结:同学们了解一下诗歌的创作背景:《导与练》材料P6
明确:诗人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的又寂寥的雨巷。这句话交代了什么
生:交代了诗人所处的地点、环境等。
师:这个环境的特点有哪些来组成
生:环境特点:凄凉,哀愁。有油纸伞、雨、巷三个景物。
师:很好,在诗歌中,我们把这些景物称作是“意象”,诗歌通过一定的意象营造一定的氛围、环境从而为诗人抒发感情提供了空间。我们来研读一下戴望舒所选取的这些意象。比如大家学过的《天净沙、秋思》就通过10个孤独、寂寞的景物来营造一副游子的羁旅愁思情景。
师:油纸伞给你的感觉是什么呢
生:……
明确:(美)复古 怀旧 神秘
油纸伞已经定格为美的背景、美的点缀。现在,但是伞却又突出了一个自我的天地,外面是笼罩天地的榆木,耳边是雨的滴答,是自己寂寥心灵的声音。这时的我是孤独的,深深地沉入了自我内心的苦闷天地的。当然油纸伞的出现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雨——春雨。
师:大家想一想,这里的雨是什么样的雨
生:小雨,细雨。淅淅沥沥,像绵长的倾诉。
师:宋人秦观又在词中这样描绘春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春雨也是一个惹人闲愁几许的经典意象。而《雨巷》则把文人对雨的喜爱推向了极至:象一幅微微泛黄的旧水墨画,自在飞花、无边丝雨之中,一个长发披肩的女子,从雨巷中袅袅走来,携着一缕丁香花的幽香,载着一怀嫣然极致的心事,有叹息,但不哀伤,有顾盼,但不凄然。
为了营造一个符合自我内心与“姑娘”相逢的场所,诗人可谓是用心良苦,选择在小巷,撑着油纸伞,在雨天。为什么选择在小巷呢
生:……
师:小巷的特征:狭窄,宁静,隔离了喧嚣的人群;青石板,带着一种不染纤尘的唯美。我们用一组语言来形容一下这个环境:
细雨斜飞,暮色苍苍,雨声淅沥,烟雨朦胧中的雨巷悠长悠长,它远离喧嚣热闹,幽暗的青石板铺成的街道湿漉漉的,透着寒气,静寂,萧条,而又冷清……为浪漫的遐思做好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的准备。这样的意象,充满着孤独的暗示。
师:这样的雨巷与我的心情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明确:从色彩的基调来看,雨巷属于暗色调,而且是在雨中,与我的心情一样都是灰暗、阴沉的。
雨巷:黑暗而沉闷社会现实的特征。
小结诗人选取油纸伞、纷飞细雨、狭长小巷通过这些意象营造出了一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的图景,诗人在雨巷中独行,他彷徨不定的步态则分明透露着他内心的孤寂和苦闷之情。
二
诗人在独行同时抒发了内心的独白:希望逢着一个姑娘。
师:这个姑娘是一个什么样的姑娘呢
生:丁香一样的颜色……
(全体朗读诗人理想中的丁香姑娘)
为什么是丁香花而不是其他的呢比如菊花、牡丹花等我们说戴望舒是一个深受中国古典诗风影响的诗人,同时有着法国印象派作风。
课堂小讲座
丁香,又名紫丁香。春季开花,多为淡紫、粉、白色,貌不惊人,容易凋谢,然而却可以散发淡雅的花香。
因为它的高洁与冷艳,文人墨客把它作为哀婉、愁怨、惆怅的象征反复吟咏,古来已久。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曰:“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唐中主李璟词曰:“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可见,丁香在古典文学当中是个“愁品”,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物。
明确:选用丁香花是因为丁香姣好却容易凋落,姑娘美好但倏忽即逝,同时又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物。
师:根据刚才的课堂小知识,同学们思考一下,在这里丁香一样的姑娘是怎么的姑娘呢
生:……(追问学生依据在哪里,尽量从文本来)
师:是一个美丽、有着丁香花芳香、忧愁、哀怨、孤寂、彷徨的女孩……(允许多种解读)
师: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着什么呢
生:……多种解读
师:(从虚实来引导)丁香姑娘她美丽、高洁、飘缈、哀怨,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信念、美好爱情等的追求,但是这个追求却又是易碎的,飘忽短暂、转瞬即逝的。
师:那么我和这位姑娘照面了没有请在第4小节中找出一个词。
生:没有。飘过(让人感觉有点虚无飘渺)。
师:当她向诗人走近时,诗人正想和她说点什么的时候,丁香姑娘的反应是什么呢
生: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师:为什么太息呢
生:因为她的忧愁。
师:很好。她没有向诗人打招呼,而只是向诗人投出了一道叹息的目光,然后像梦一般轻盈而不着痕迹地飘过了。诗人这时候感觉到她的感觉是凄婉迷茫的。
诗人目送这位丁香姑娘在雨巷中渐行渐远:他们在朦胧的雨巷中不期而遇,竟然又失之交臂,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啊!眼睁睁地看着美好的(爱情、理想)就这样消失去了,诗人是何等心痛啊。
师:诗歌是如何写丁香姑娘离去的
生: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全班朗诵)
师:很好。同学们注意这里的一个意象:篱墙,而且前面用定语颓圮修饰。(引导颓圮的意思:坍塌、破败)
师:诗人为什么要用一个极美的丁香姑娘消失在极丑的破墙里呢生: ……
明确:提示:这首诗写于1927年,虽然有些事可能是偶然的,但我想该有必然因素在内。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镇压后,1927年的闻一多在诗集《死水》中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1927年的朱自清在清华园里“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1927年的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诗人遇见的美好的理想的象征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破碎了,因此在这里形成一种美丑对照,来说明诗人心中的美好理想、爱情的希望破灭。
师:丁香姑娘消失了,而诗人此时却还依旧回味在刚才相逢的情景中,还处于魂不守舍的状态中,依旧还感受着丁香姑娘的丝丝气息。那么诗人怀念丁香姑娘的什么呢(全班朗诵第5节)
生1::颜色,芬芳,太息般的眼光
生2:还有丁香般的惆怅。
师:回答非常完整。我们可以想见,诗人一个人呆立在雨巷中,久久地回味着刚才与丁香姑娘相逢时所感受到的颜色、芬芳,甚至她的满含叹息和惆怅的目光。但是残酷的现实却容不得美好的爱情或理想。在诗的最后,我们看到:在“悠长、悠长的雨巷中”又只剩下诗人在独自彷徨。(全班朗诵最后一节)
小结
至此,诗歌通过写自己对“丁香姑娘“这个意象的翘首期盼—邂逅相遇---伤情离别—无情消失,来写出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理想破灭,对美好事物(革命理想、爱情婚姻)苦苦追寻而不得的苦闷心情。
师:在诗的末尾,诗人似乎又将诗的开头所出现的那个镜头又重新播放了一遍。只是将“逢着”改成了“希望”。为什么要这样改呢(全班朗诵最后一节)
生:……
师:一方面表明诗人并没有完全放弃希望,另一方面却让人感到了希望越来越渺茫了。
因而,读到诗的最后一节,我们不禁感到:诗中所渲染的那种理想破灭而又无法挽回的苦闷、哀怨而又无奈、惆怅的情感又加了深了一层,升华了诗歌的感情。
步骤三总结全诗
全班再次朗诵全诗。
教学总结
《雨巷》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是戴望舒的成名作。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总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这首诗体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曲折的心路历程,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该诗意象优美,意境朦胧,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初次接触这类诗歌,有的因为其难懂而不喜欢,有的只能模糊地感觉写的很好,但又不知道好在哪里,还有的同学则完全没有感觉。基于这些原因,我在上课时特别注重问题的设置,并且尽可能创设一些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学生能真正读懂《雨巷》,走进《雨巷》。
是暮春的江南。
雨下得不大,倒是那份雨巷尽头的朦胧,像轻描淡写的诺言一般,似有若无的。
我撑着油纸伞,独自徘徊在山温水软的江南的雨巷。眼前的雨巷像一幅渲染了的水墨画,温吞地吐出着它的朦胧和寂寥,似有若无的。
烟雨打在油纸伞上,“滴答,滴答……”
生命本是一场清新又迷离的修行。 我在这雨巷,在这看不到尽头的雨巷。正值风华正茂,我却迷茫。似有若无的。
只看见了一个模糊的身影。似乎只要一眨眼儿,她就能从我眼底溜走,细雨打在我的马褂,浸出一朵水墨般的丁香花。吹起了丁香花的芳香,似有若无的。
再仔细看,才大致可以勾勒出她婀娜的身影。我不禁想,丁香姑娘到底是融进了温润的烟雨里,还是悠长哀怨的巷子里?
她彳亍着,一身素静的旗袍,暮春的风吹拂着她的裙摆,掀起丁香花的清香,似有若无的。
她徘徊在这悠长哀怨的雨巷,像我一样,却又与我不一样。
她静默地走近,素色的绣花鞋踏在雨巷的小路,踏出一路芬芳,“滴答,滴答……”
但无论我如何地去捕捉,也看不清她姣好的容颜。隐隐约约也只能探到她白晢的脸庞,丹唇微抿的。像这雨巷一般,悠长哀怨的,似有若无的。又像是还未开花的丁香一般,在心头打了个结。
人间至味是清欢。 丁香姑娘踏着悠长哀怨的雨巷,散发出丁香花的清香。
似梦一般,似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似梦一般,飘过一枝丁香……只留下丁香的芬芳。
似梦一般,丁香姑娘飘过了我的身旁,只留下她太息般的目光。
仿佛她是从未出现过的,似有若无的。
她静默地走远了。只剩下远方颓圮的篱墙。我寂寥的孤影,没在这悠长哀怨的雨巷。
是落寞的。
蓦然回首,却只剩这悠长哀怨的雨巷、这颓圮的篱墙。还有飘散在烟雨中的,似有若无的,丁香花的芳香。
烟雨打在油纸伞上,“滴答,滴答……”
文/飞不高的蝴蝶
十年前,从你身边匆匆地掠过;十年后,我又风尘仆仆地来追寻你——乌镇,我魂牵梦绕的水乡,我心驰神往的相思地。
十年前,虽只是匆匆一瞥,却莫名地与你一见如故。仿佛是前世遥远的印记,又好似今世久别的重逢。惊悸而欣喜,朦胧又迷离,亲切又温馨。似童年时老家后屋的南瓜藤,葱绿地爬在矮矮的屋檐上,午后的阳光点点洒落,金黄的南瓜花倏然开放了,让我忍不住走近、又走近。
十年后,我的步履又踏上你的青石板路,寻觅你的古往今来,听疏雨倾诉你的心事。
乌镇,一首诗词,一篇散文,一则神话。
一
乌镇,看不完的景致,说不尽的风情,读不完的故事。
乌镇是不寂寞的,一桥一水都含情,一窗一楣都蕴籍。古屋、流水、拱桥处处相依相偎。古屋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临水而居,依水而生,被一条条曲折的水流环抱,由一座座拱桥牵绊。东西南北,南北东西,有袅袅炊烟就有潺潺流水,有潺潺流水就有弯弯石桥,炊烟、流水、石桥三者相缀相连,演绎出一处处“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
河道两岸或小巷两旁的古屋彼此默默地凝望着,凝望了几百年。从初见时黑油的黛瓦、雪白的粉墙、朱红的门楣,凝望到如今的古旧、沧桑、寂寥。黛瓦粉墙已剥落了年华,雕花门楣已淡褪了光华。光阴匆匆飞逝,古屋几度易人,不知庭院深深里,挑灯苦读的才子可曾功成名就,衣锦还乡;不知雕花门窗前,温婉佳人可曾顾目盼兮,深情有属。那深深浅浅的故事都收藏在一扇扇雕花格栅窗里,刻烙在古屋遥远的光阴中。
乌镇的水既有灵性又有情意,几百年来,它默默穿梭于小镇之间,静静地聆听河岸两旁古屋里传出的红尘故事,它凝视风轻云淡,感受百年沧桑。水,不曾言语,却把乌镇的一切云烟往事沉淀在水底,但绝不湮没,它们沉浸在河泥水草之间,静静地接受时间的酝酿,静静地等待。等待那些离家的乌镇人,撑着一条乌篷船来打捞往事。清晨,绵长的河道上水雾弥漫,把整个乌镇笼在梦幻中,静谧而绰约;白天,河面清澈,水波潋滟,一排排杨柳的身影婆娑在岸边,一只只乌篷船穿过柳荫,穿过拱桥,穿过光阴交织的河道,吱吱呀呀地摇曳,摇走了一串串旧时光,摇醒了一片片相思梦;夜晚,月色落在幽静的水面上,把乌镇的小桥流水人家摄入眼眸,传递给正在远方翘首家乡的乌镇游子。
乌镇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这古色古香的木屋,这幽幽绵长的古巷,这敦厚隽永的拱桥,这含情脉脉的流水,这袅娜多姿的垂柳,交相辉映,浓淡相宜,组成一幅幅古典的泼墨山水画,凝成了一首首闲适隽永的小诗。
旧时的乌镇人啊,就这样日日夜夜在画里品味生活,在诗里数点时光。
二
我想,如诗如画里生活的乌镇人该是温厚平和、悠闲恬淡的。因为即使最不羁的性情,在乌镇弯弯曲曲水流的浸润下,在如诗如画景致的氤氲下,也该平息了浮躁,消磨了尖锐。就连那些深宅大院,一亭台一楼阁、一桌一床、一山一石,无不沉默无语,兀自伫立在岁月之中。纵然价值万贯,却没有丝毫的狂妄和嚣张,一一精致内敛、雍容大气、低调雍容,昭示着乌镇人的温厚、蕴藉和淡泊。
乌镇的人最懂情调,小小水乡,梨园戏台却比比皆是。最为壮观的是西栅老街的水上戏台,大气磅礴、富丽堂皇。
当年,戏子在水榭楼阁上演戏,观众坐在乌篷船上或隔着水岸坐在拱形的石级戏场上看戏。可以想象,在盛大的节日里,容纳千人的露天大戏场上聚集着乌镇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有达官侯爵、平民百姓,有如花美眷、素朴妇女,红飞翠舞,熙熙攘攘,真乃花天锦地的人间天堂!戏台上咚咚的花鼓声、悠扬的演奏声,戏台下货郎的叫卖声、小孩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喧嚣而喜庆,彰显着乌镇曾经的富饶昌盛、歌舞升平的景象。
如果在晚上,舞台上伶人红红绿绿穿梭的身影,水袖悠扬飘舞,卷着着光怪陆离的灯影倒映在水中,水里的世界便荡漾起来,同样金碧辉煌。那笙歌是隔着水岸传来的,带着湿漉漉的水气,濡湿而柔滑,吹进耳际,如春雨拂面而来,别有一番韵味。这哪里像是戏台,分明是人间仙境。我疑惑,古时的乌镇人营建了这蔚为大观的水上戏台,究竟是为了看戏,还是为享受几日人间天堂的情趣?如今,戏台人去楼空,河水还在悠悠地流淌。我想,曾几何时,这河里收集了多少戏子和乌镇百姓善良质朴的笑声和泪水。
乌镇的戏台,演绎了多少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乌镇的戏台,把忠勇孝悌播撒在百姓的心中,让这方水土的人们温润有度,思想睿智。于是,茅盾等著名人物从小镇应时而生,《子夜》《林家铺子》等文学作品如乌镇河水汩汩而出,潺潺不绝。
三
乌镇,一步一戏,一步一景。一桥一故事,一楼一传说。
那一块块被岁月磨得光溜溜的青石板,叠合着多少匆忙或优雅的脚印;那一座座古拱桥上,曾有多少老者在满天星斗清风徐来的暮色中道古论今;那间处处涂满历史印痕的书院,是否还回荡着南朝昭明太子朗朗的书声;那只从历史深处走来的绿色大邮筒,曾寄托民国以来多少鸿雁的情思;那看似平凡入则深幽的宅院,深藏着多少美丽浪漫或寂寞凄婉的故事。 乌镇,说不尽的沧桑,道不尽的底蕴。
乌镇,一角一阙古韵,一程一行行书。叹为观止的景致比比皆是。深邃悠长的青石小巷,缤纷五彩的油纸伞,总让人情思悠悠、心神荡漾,不由自主地去寻觅那位撑着油纸伞,从烟雨朦胧的巷道里缓缓走来的丁香姑娘,憧憬邂逅一段尘世情缘;乌镇临街的店铺星罗棋布,安静的绣花姑娘,还在落地玻璃窗内一针一线地绣着情丝;安祥的老伯坐在老布鞋店门口,一锤一锤地敲纳着鞋底。
小巷里不时传来茶楼里悠扬的琴声,琴声里飘着梅花糕姑嫂饼甜甜的香味。酿酒坊的大锅灶里,柴火红旺,白色的烟雾从锅盖四周弥散出来,像小河上的晨雾。如果说乌镇宁静素雅的景醉了游人的心,那乌镇醇馥幽郁的酒,又醉了多少流连忘返的眼。乌镇的大染坊也是别具一格,晾在高高的竹竿上的是一条条印花蓝布,在乌镇的风中飞舞,仿佛要给古色古香的街衢小巷添一抹色彩。乌镇的印花蓝纯粹又质朴,洗尽浮华,纯真毕现,素素淡淡,却摄人心魄。长方形染缸里的水还蓝幽幽的,荡漾着乌镇人素雅而贞静的心性,它染出了多少邻家女孩芬芳的心情、曼妙的身段、青涩的年华、美丽的憧憬。
四
如果你来乌镇,走过烟雨朦朦的青石小巷,赏过古朴典雅的水榭楼台,听过阡阡河道的欸乃橹声,请你别急着回头,急着别离。哪怕再累再乏,也要再歇歇,再等等。等夕阳回家,等暮霭渐深,等华灯初上。如果,白天的乌镇是一位羞赧的少女,清秀得让你惜香怜玉,那么,夜晚的乌镇就宛若一个风情万种的成熟女子,举手投足柔情似水;一颦一笑千娇百媚,媚得有致、有度、有韵、有情,定然令你沉醉不已,流连忘返。
当夜的帷幕一拉开,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灯光依次“粉墨登场”了,它们的光影占据了整个乌镇,娇媚地装扮了乌镇的夜。
倏然,灯亮了,一盏、两盏……乌镇的街道上、楼阁上、桥洞上、乌篷船上千千万万的灯次第亮了起来,朱红的、银白的、金黄的、紫色的,仿佛一个刚刚化过妆的女子一甩乌丝,露出明媚的笑靥。繁星般的灯影交错,水榭亭阁顿时变成一座座金碧辉煌的水晶宫,小小的乌篷船此时犹如一叶叶游弋的水晶鞋,漂浮在粼粼的水波上,荡漾出一圈圈乌镇斑斓的梦。
伫立拱桥,晚风拂面;桨声灯影,绰约迷离;笙箫悠扬,络绎不绝,此情此景,人间难觅。
夜晚的乌镇,是一首跌落在书籍里的婉约宋词,铺在江南水乡,让疲惫的旅人阅来不能释卷。夜晚的乌镇,是天宫不经意思遗落的夜明珠,璀璨、华贵,又温润祥和。把它别在发稍怕耀眼,藏在梦里怕丢失。它只适合在一个人的夜晚,静静地怀想,细细地品味。
乌镇,是一本古旧的线装书,绳线已脱落,纸页已泛黄。但每一页每一字都氤氲着神秘的气息,需要情致的人字字注释,句句翻译。乌镇,是一簇淡淡的菊花,开放在京杭运河边上,不浓艳华贵,也不遗世独立,有的只是诗意散淡、安逸隽永。
徜徉在乌镇的夜晚,仿佛穿越到唐宋气象,梦回旧时秦淮河畔。一灯一影尽妩媚,一街一角尽窈窕。我在梦里萦回,在现实里扼腕。乌镇,欲说还休!欲说还休!我只是过客,却不是归人。
乌镇,我前世的记忆,今世的呼唤,来世的夙愿。
来世,我愿做乌镇的一滴河水,河边的一枚草叶,拱桥上的一块青石,亭檐上的一片老漆,白昼的一只鸟儿,夜晚的一束灯影。
乌镇,来过,就未曾离开。
雨巷
蒙蒙如梦幻般的烟雨痴情地眷恋着柔美秀丽的江南水乡。看那如黛青山;看那婉约小桥;全凭天然去雕饰那一份如诗的娇羞,恰似刚出浴的美人。青石板街两侧的草色碧翠如新,莹润可爱,近看却又躲藏了那一抹动人的绿影~~
撑着油纸伞,不知不觉中又走入这条幽长幽长又寂寥的雨巷。两旁的屋墙虽无言,却恐怕也早已熟识了我这个哀怨又彷徨的女子。自与他雨巷匆匆一别,我便成了这里的常客。不知心上的他是否还在家乡,道一句“珍重”啊!这句“珍重”里有太多凄苦的思量!
每次来此漫步,我都不禁幻想与他重逢的情景。那定是一个自己以为永远不会再见面的人蓦地出现在自己眼前的惊喜!
可如今已是物是人非,前情不再了。再多的期盼,亦都似泡影般虚幻。明知如此,却始终要来,因为此处有着我莫名的牵挂和隐隐约约的思念。
我在雨中默默彳亍着,太多的伤痛难诉衷肠,涓涓心事缓缓流淌,也只能说给自己听。
是哪个青年才俊,生得这般娇逸儒雅,风姿卓修?放眼望去,只见一个书生气息的男子向我走近。他也是在这烟雨朦胧之时,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孤独地彷徨着,颇有几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愁绪。
他向我走近了,近了,近了~
天啊!原来是他,是他啊~,他的面容依旧如含苞待放的莲萼般楚楚动人;他的眼神犹然如潭水般深邃。四目相对的一瞬,他欲言又止,欲说还休。眼睛里满是哀怨与惆怅。我强忍泪水,心不住地颤抖着。
“蒲草坚且韧,磐石为何要转移?如今的你又在谁的身旁,她初妆的摸样是否一如牡丹般娇艳?你是否也常常漫步在这雨巷,像我这样,日夜期盼着重逢?~~~~,千万句话哽咽在喉却不知从何说起,最终在心底沦为了无声的叹息。
他从我身边飘过了。如同在梦里飘过一只莲花地,我身边飘过了深爱的他。我没有回头,没有~~~只是暗想,如果重逢也无法期许,失去才算是永恒,这次新的记忆,为何还要再生!
在雨的哀曲里,定会消了他的颜色,散了他的芬芳。如同这无依烟雾一般,他的美将会一缕飘散,到去我去不了的地方~
我走到这颓圮的篱墙,便知到了雨巷的尽头。
在雨的哀曲里啊,如莲的愁绪无处飘荡/ 冰冷的石阶/一声声敲打着如莲的哀怨/ 不肯释怀/又害怕受伤/不肯躲藏/又找不到方向/在这幽长幽长又寂寥的雨巷啊!/唯有这如泣如诉的烟雨!/唯有这湿漉漉的惆怅!
与你若只如初见,何须感伤离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