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纸上谈兵”成语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成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贸然进攻,结果被秦军打败。
(注:现今经常用于形容长平之战失利的赵括,但是战国时无纸,何以谈得上“纸上谈兵”?本成语也不在史记原句中,查找该词句的话,清朝之前的典故中也未出现过该词,据说是现代的某些书上声称是对赵括的形容造成的影响,因此成语出处存疑)
《史记》为西汉司马迁所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 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传记的一种,主要记诸侯之事。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谁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著录这部书时,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则又简化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一般称为“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 “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
2、“纸上谈兵”成语的基本信息:
汉语文字纸上谈兵
汉语拼音zhǐ shang tán bīng
英文翻译attend to trifles and neglect the essentialsto concentrate on details but forget the main purpose or objectiveto sacrifice (or drop, lose) the substance for the shadow
词语解释在文字上谈用兵策略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空发议论。指空谈理论不能解决问题[1]。
字词解释纸书 上上面 谈谈论 兵用兵。
成语性质贬义词。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
近义词坐而论道、华而不实、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夸夸其谈、秀而不实、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反义词埋头苦干、脚踏实地、兢兢业业
歇后语军事论文讲武堂里学打仗
参考资料
360百科:https://baikesocom/doc/5338013-7510265html
意思是:对着牛弹琴,比喻对不能理解的人白费口舌、力气。有看不起对方的意思。现在也用来讥笑说话不看对象。
出处:汉·牟融《理惑论》
原文: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释义:有个弹琴能手叫公明仪,他对牛弹奏一首名叫《清角》的琴曲,牛低着头吃草,就好像没听见任何声音一样。不是牛没有听见,是这美妙的曲子不适合牛的耳朵而已。
扩展资料
近义词:对牛鼓簧
意思:比喻对不明事理的人讲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
出处:《庄子·齐物论》
原文: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晋·郭象注:是犹对牛鼓簧耳,彼竟不明,故己之道术终于昧然也。
释义:他们将那些不该彰明的东西彰明于世,因而最终以石之色白与质坚均独立于石头之外的迷昧而告终。晋朝郭象注写:这就像是对牛吹笙,它不明白,因而自己的道术最终也昏茫无人知。
-对牛弹琴
-对牛鼓簧
1 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 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3 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4 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5 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6 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常误用为贬义词。
7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8 鼎力相助;敬词,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9 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0 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常误用为贬义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