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花的功效与作用

蝉花的功效与作用,第1张

1 降脂降压

蝉花含有虫草酸,多用于脑水肿,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有调节心、脑、血管的作用,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人体的微循环、降血脂、降血压。

2 补肝明目

蝉花味甘、性寒、具有补肝明目的作用,适用于飞蚊症、白内障、夜盲症、视力模糊等。

3 滋养补益

研究结果表明蝉花与多种虫草中的主要成分氨基酸种类相似,含量较一致。学者们公认多种氨基酸是滋补强壮的物质基础之一,药理实验证明蝉花与多种虫草的氨基酸都有不同程度的补益作用。蝉花具有滋补强壮功效,必定能提高生命活力,具有一定的抗辐射作用。

4 改善肾功能

蝉花具有降低血、尿肌酐,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改善血清蛋白含量,减少尿蛋白的排出等功能。因此,对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疗效确切。经进一步研究证实:蝉花对肾间质小管病变有较好疗效,能保护肾小管细胞Na+-K+-ATP酶,减轻细胞溶酶体和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改善肾血流动力学,减轻内皮细胞损伤和血液凝固性。故认为蝉花能够改善肾功能。

1关于寒蝉的诗句有哪些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宋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2、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魏晋 曹植《赠白马王彪》

3、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踟蹰感节物,我行永已久。——魏晋 陆机《拟明月何皎皎》

4、寒蝉欲报三秋候,寂静幽斋。叶落闲阶,月透帘栊远梦回。——唐 冯延巳《采桑子·寒蝉欲报三秋候》

5、记醉踏南屏,彩扇咽。寒蝉倦梦,不知蛮素。——宋 吴文英《霜叶飞 重九》

6、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元 卢挚《沉醉东风·题红叶清流御沟》

7、抱叶寒蝉静,归来独鸟迟。万方声一概,吾道竟何之。——唐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8、诛茅卜居总为此,五月仿佛闻寒蝉。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唐 杜甫《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9、无机络秋纬,如管奏寒蝉。乃眷情何极,宸襟豫有旃。——唐 许敬宗《奉和秋日即目应制》

10、穆陵关上秋云起,安陆城边远行子。薄暮寒蝉三两声,回头故乡千万里。——唐 郎士元《送别》

2含有寒蝉的诗句

1、寒蝉凄切宋柳永 《雨霖铃·寒蝉凄切》2、寒蝉鸣我侧魏晋曹植 《赠白马王彪》3、寒蝉鸣高柳魏晋陆机 《拟明月何皎皎》4、寒蝉欲报三秋候唐冯延巳 《采桑子·寒蝉欲报三秋候》5、日日寒蝉夜夜砧宋晏几道 《采桑子·前欢几处笙歌地》6、彩扇咽、寒蝉倦梦宋吴文英 《霜叶飞 重九》7、衰柳寒蝉一片愁元卢挚 《沉醉东风·题红叶清流御沟》8、闻之似寒蝉唐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9、寒蝉始悲鸣唐白居易 《酬牛相公宫城早秋寓言见示兼呈梦得 时梦得》10、抱叶寒蝉静唐杜甫 《秦州杂诗二十首》11、五月仿佛闻寒蝉唐杜甫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12、如管奏寒蝉唐许敬宗 《奉和秋日即目应制》13、古木寒蝉满四邻唐刘长卿 《郧上送韦司士归上都旧业(司士即郑公之孙,》14、逆旅悲寒蝉唐岑参 《送王著作赴淮西幕府》15、寒蝉碧树秋唐杜甫 《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澧州觐》16、薄暮寒蝉三两声唐郎士元 《送别》17、初听寒蝉凄切宋朱敦儒 《念奴娇·晚凉可爱》18、柳外寒蝉懒宋洪适 《生查子》19、或者寒蝉自比宋魏了翁 《水调歌头·宇宙一大物》20、落叶寒蝉悲宋葛长庚 《菊花新·忽水远天长》21、听得寒蝉声断续宋葛长庚 《酹江月/念奴娇》22、寒蝉晚、正伤行客宋无名氏 《雨中花慢·宴阙倚栏郊外》23、疏磬寒蝉树几重唐许浑 《长庆寺遇常州阮秀才》24、竹上寒蝉尽散时唐方干 《听段处士弹琴》25、寒蝉计会一时鸣唐方干 《李户曹小妓天得善击越器以成曲章》26、白露寒蝉急唐韦庄 《闺月》27、但老树寒蝉元张可久 《木兰花慢 维扬怀古》28、寒蝉停哀响宋黄庭坚 《送吴彦归番阳》29、默默同寒蝉宋文天祥 《高沙道中》30、寒蝉遂不号宋陈与义 《连雨书事》31、噰寒蝉鸣魏晋陆机 《拟明月皎夜光诗》32、冽冽寒蝉吟魏晋徐干 《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诗》33、寒蝉久寂寥宋敖陶孙 《夜坐》34、又似寒蝉吸晓风宋白玉蟾 《快活歌二首》35、写出寒蝉湿兔来宋陈杰 《和张纯父霜月三首》36、勿谓寒蝉吾原学宋李昴英 《迎广帅徐意一大参五首》37、忍作寒蝉俦宋刘黻 《追和渊明贫土诗七首》38、满树寒蝉噪不休宋释法泰 《颂古四十四首》39、寒蝉初宋杨冠卿 《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40、寒蝉泣露曳秋声明朱权 《宫词》。

3描写寒蝉的诗句以及作者出处

唐代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宋代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三国曹植《赠白马王彪》:寒蝉鸣我侧

唐代冯延巳《采桑子》:寒蝉欲报三秋候,寂静幽斋。

宋朝赵彦瑞《点绛唇》: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

宋朝晏几道《采桑子》:一寸愁心,日日寒蝉夜夜砧。

唐代郎士元《送别》:薄暮寒蝉三两声,回头故乡千万里。

宋朝敖陶孙《夜坐》:来雁无消息,寒蝉久寂寥。

4含有“寒蝉”的诗句有哪些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译文: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

——魏晋曹植《赠白马王彪·并序》 译文:秋风激发微薄的凉意,寒蝉在我的身侧哀鸣。记醉踏南屏, 彩扇咽寒蝉,倦梦不知蛮素。

——宋吴文英《霜叶飞·重九》 译文:如今只有寒蝉呜咽,她的彩扇又在哪里?我的爱妾又去了何地?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元卢挚《沉醉东风·重九》 译文:衰败的杨柳,寒秋的鸣蝉,天地间一片哀愁,这时节,有谁肯送酒来和我一起解忧?久雨寒蝉少,空山落叶深。——宋秘演《山中》 译文:长久的雨期寒蝉变少了,空山里堆满了落叶。

5求一首寒蝉的诗

寒蝉鸣泣之时 ひぐらしが鸣く。

けもの道から。 寒蝉悲鸣。

不归之途。 1 能相信吗 亲眼所见的事实 能相信吗 所发生的事实 能相信吗 我 2 你所能看到的 只是虚伪的居所 在那能看到的 只是空虚的眼神 我所能看到的 只是重演的悲剧 3 请不要畏惧 明日的彼方 请不要伤害 你的心灵 请不要道歉 昨日的一切 4 希望你能凝视 真正的自我 希望你能原谅 无常的你 希望你能理解 另一个我 5 想见到的 是黑暗中的形状 想听到的 是迟疑的脚步声 想知道的 是真正的居所 6 正在颤抖的 是你的心灵 正在靠近的 是黑暗之影 正在冻结的 是虚伪的我 7 无法终结的 后悔 无法致歉的 故事 铭刻在那的是另一个我 8 已经忘却的是 你的那份温柔 不断重复的是 悲伤的脚步声 邀你进门的是 记忆的小碎片 9 无法全部拯救的 是一行泪水 无法完全阻止的 是向绝望的呐喊 将来拜访的是 仇恨的连锁 10 所寻求的 是往昔所拥有的安睡 所听到的 是充斥着恶意的雨声 所流入的 是通向黑暗的门扉 11 诱惑的是 后悔的脚步声 追赶的是 疑惑的眼神 彷徨的是 另一个自己 12 脚步声 是由过去而来的细语 所看见的 是迷雾之中的真实 所听到的 是给予你的宽恕 13 来访的 是黄昏的光辉 闯入的 是时光的黑暗 邂逅的 是过去与未来的间隙 15 所追求的 是不变的容貌 所寻找的 是阳光的退路 被给予的 是如旧的悲伤 16 邂逅的是 指向温柔的代价 坠落的是 通向悲伤的迷宫 焦虑的是 走向憎恨的思绪 17 所失去的 是平日的归路 无法守护的 是与你的约定 无法消去的 是我的回忆 18 被消去的 是记忆的芳香 所看到的 是仇恨的伤痕 所响起的 是过去的足音 19 所追求的 是仅有的安稳 所见到的 是仇恨的回廊 所坠落的 是黑暗的彼方 20 所碰触的 是摇曳的面容 所响彻的 是悲伤的回音 所散发的 是烧毁的回忆 21 所路过的 是往常的歧路 所驰骋的 是黑暗的拐角 所到达的 是破减的深穴 22 被捕获的 是过去而来的残象 所邀约的 是未来而来的虚像 在那里的 是另一个玩笑 23 所贯穿的 是幸福的回忆 所立下的 是与朋友的誓言 所拯救的 是片刻的犹豫 24 所驰骋的 是平日的归路 所蠢动的 是不幸的通知 被打开的 是欺骗的剪报 25 渗出的血 是过去的记忆 察觉到的 是罪孽的深重 在那里的 是终结的未来 26 所误入的 是回忆的教室 所响起的 是通向绝望的计时器 所到达的 是起始的终结。

6诗词中“寒蝉”的意象是什么

1高贵的象征

玉蝉常被用作装饰品和皇冠。这是因为古人认为蝉不染,不吃杂物,只喝露水为生。古人认为蝉是以吃喝为生的,所以他们把蝉视为高贵的象征,高唱赞歌,或用蝉来寄托理想和抱负,或比喻自己坎坷不幸的生活。

2不朽

蝉在中国古代也象征着复活和永生。这种象征意义主要来自其生命周期。先是幼虫,然后是地上的蝉蛹,最后是飞虫。所以古人认为,蝉的一生是一个又一个,没有死过。在周朝晚期至汉代的墓葬中,人们总是把一只玉蝉放进死者的口中,以求得庇护和永生。

3精神不朽

蝉可以生活在地球上,并从地球上出现。从汉代开始,蝉的出现就被用来比喻人类的重生。如果把玉蝉放在死者口中,成语叫“蝉形含玉”,它体现了神仙的不朽和生命的复活。身上戴着蝉,显出高贵。因此,玉蝉不仅是活人的装饰品,也是死人的安葬品。

4学术卓越

由于历史文化的传承,人们仍然喜爱玉蝉首饰,并赋予更多的含义,如连续获得第一名、出击等。现在有一种说法,玉蝉可以使人在学习的同时思维敏捷,可以激励人努力学习。所以穿上它对读者和孩子都很好。我希望孩子们能努力读书,学校排名第一。

5合并财富

蝉,古称金蝉,有“钱”的谐音,寓意财源滚滚。蝉和“缠结”有“金钱”和“缠结”的谐音。它们还具有“金钱纠葛”的含义。因此,许多商人更喜欢他们。

扩展资料:

《寒蝉赋》诗的意思:含着大自然的气息,饮着露水,那么它是清高的。不享受稻子小米等谷物,那么它是廉洁的。居住下来却不需要巢穴,那么它是节俭的。季节气候虽然变化,但它只是坚守平常心,是它有诚信的表现。

《寒蝉赋》是当代古文名家杨威的代表作之一。

具有以下特点:

《蝉》chán

唐·虞世南 táng·yú shì nán

chuí ruí yǐn qīng lù , liú xiǎng chū shū tóng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jū gāo shēng zì yuǎn , fēi shì jiè qiū fēng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出处:虞世·南唐代《蝉》原文: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的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注释:

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疏:开阔、稀疏。藉:凭借。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正像曹丕在》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本诗与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实际上,咏蝉这首诗包含着诗人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创作背景:

李世民夺位李渊后,虞世南任弘文馆学士,成为重臣,但从不傲慢,踏实勤奋,使得李世民对其称赞有加,深得赏识,于是常邀他参加一些典礼活动。一天,李世民起了雅兴,邀请弘文馆学士们共赏海池景色,谈诗论画,李世民询问大家是否有新的诗歌作品,虞世南便诵读出该诗。

作者简介: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虞世南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原有诗文集三十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国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 四卷。

《作品集述》:

孔子庙堂碑为虞世南撰文并书写。原碑立于唐贞观初年。楷书35行,每行64字。碑额篆书阴文“孔子庙堂之碑”六字。碑文记载唐高祖五年,封孔子二十三世后裔孔德伦为褒圣侯,及修缮孔庙之事。为虞世南六十九岁时所书。此碑书法用笔俊朗圆润,字形稍呈狭长而尤显秀丽。横平竖直,笔势舒展,一片平和润雅之象。宋黄庭坚有诗赞曰:“虞书庙堂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

汝南公主墓志此帖无款,传为虞世南书,亦有人认为是旧摹本。纸本,行书18 行,共222字 。

此帖书法温润圆秀,用笔近似宋代米芾,故有米临之说。明王世贞评此书:“潇散虚和,姿态风流,有笔外意。”明李东阳也说此帖:“笔势圆活,戈法独存。”所谓戈法,就是虞世南研究“二王”书法所悟到的一种独特笔法。相传唐太宗临右军书法,写到“戬”字时,虚其“戈”令世南补之,然后拿给魏征看。魏征说,圣上之书惟“戈法”逼真。可见虞世南书法造诣之深了。

《汝南公主墓志》前几行确实与虞世南的楷书风格相一致,具备了含蓄深沉,外柔内刚,凛然不可犯的风度。可惜后半部则流于荒率,疑为伪作,不无道理。此帖现藏上海博物馆。

除了以上两件作品其它尚有《昭仁寺碑》、《破邪论序》、以及散见于刻帖的《大运帖》、《用笔赋》、《书指述》、《演连珠》、《景纬成象》、《孔有新制帖》、《积时帖》、《朝会帖》、《瘦朽帖》、《临乐毅论帖》、《潘六帖》、《世南伏奉三日疏》、《醒滞帖》等。这些碑帖中,有些是伪作,有些是集碑文钩摹而成,可信的为数甚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3366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3
下一篇2023-11-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