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前,她舍弃了中国安逸舒适的日子,和爱人来到了非洲。24年里,她过着怎样的生活?
“如果你的女儿要嫁给黑人,你会同意吗?”
这曾是知乎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网友们的评论五花八门,但是绝大多数的态度只有一个:坚决反对!
倒也不是因为歧视,而是因为文化差异太大。
在国人的印象里,黑人家庭单亲率太高,男性对家庭责任感比较低。
据统计,美国黑人家庭的单亲率高达60%以上。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
谁愿意自己的女儿选择这么艰难的人生模式?
然而,在24年前,有一位中国女子却执意违拗父母,做出了一个令人目瞪口呆的决定:
为了爱情,远嫁非洲!
她,就是王丽红。
▲ 王丽红和丈夫苏玛
很多人都认为她疯了。
她是清华大学的才女,怎么就愿意跑到非洲那么穷的地方?
万一黑人老公抛弃了她,异国他乡,该是怎样的绝望。
整整24年过去了,她过得怎么样?
结局,值得国人深思。
1
“好端端的一个才女,怎么就非得嫁给黑人呢?”
这应该是很多人内心深处的疑问。
在那个年代,没有人会理解王丽红的选择。
用现实的眼光来看,王丽红当时完全可以嫁个更“优质”的老公。
她是个典型的“北京大妞”,出身于工人家庭。
▲ 小时候的王丽红
她的父母工作稳定,收入旱涝保收,十分宠爱她。
北京户口,更是她生来就具有的幸运。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有的人就出生在罗马。”
那个年代,出生在北京,就像是出生在罗马一样,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上个世纪80年代,小孩的户口是随母亲的。
如果外地的青年才俊能娶到一个北京姑娘,生下的孩子就具有北京户口。
因此,北京姑娘在婚姻市场上“奇货可居”。
哪怕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女孩,也能找到一个相貌堂堂的大学生夫婿。
更何况,王丽红家境优渥,学历更是碾压众人。
她自幼聪明伶俐,读书成绩十分拔尖。
高中毕业后,她一举考上了清华大学。
中国第一学府的金字招牌,已经足以证明她的优秀。
然而,她并不满足。
本科毕业后,她没有离开清华园,而是攻读了研究生。
大好的前程在向她招手。
等她毕业,无论是进入政府、国企还是高校,都必定会大有所为。
可是,她人生中最大的意外出现了。
她遇见了苏玛。
2
苏玛就是故事的男主角,一个来自乌干达的黑人留学生。
他幽默风趣,性格十分开朗。
在一次偶然的邂逅之后,苏玛和王丽红成为了好友。
两人渐渐无话不谈,经常一起在清华园里散步。
两颗年轻炽热的心,也越贴越近。
苏玛身上完全没有某些黑人有的吹牛、滥情的习惯。
他很诚实。
不但没有编造什么非洲王子富二代之类的谎言,还坦诚告诉王丽红,自己来自一个落后贫穷的村庄,是农民的儿子。
这更让王丽红坚信,苏玛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然而,他们的爱情却并没有得到祝福。
因为苏玛是个黑人。
那个年代,在大家的刻板印象里,黑人意味着贫穷、落后。
即使是在清华园里,这种偏见也依然根深蒂固。
风言风语,迅速传遍了校园。
王丽红曾伤感地回忆道:
“当时,他们认为我是一个随便的女孩,和一个黑人男孩约会,但我知道他很诚实,并且有一颗善良的心,愿意去帮助别人。”
最大的阻力,来自她的父母。
在王丽红的眼里,苏玛可能是自己生命中“最美丽的意外”。
但是对于她的父母而言,这简直是一件糟糕透顶的事情。
女儿嫁了个非洲黑人,自己的颜面往哪搁?
更令他们担忧的是,非洲那么穷困,黑人又大多不负责任,女儿的后半辈子可怎么办?
必须棒打鸳鸯!
在父亲的坚持下,王丽红被送到了日本留学。
可是,两个年轻人沉浸在热恋中,怎么可能这么轻易被拆散?
所爱隔山海,山海亦可平。
苏玛毫不犹豫,追随王丽红去了日本。
在大洋彼岸的岛国,两人互诉衷情,感情反而比以前更深了。
中国有句谚语,叫“女大不中留”。
如果一个女子认定了一个男子,那么任凭父母怎么反对也是没有用的。
事已至此,无可奈何。
王丽红的父母只能咬着牙认下了这门亲事。
苏玛眷恋祖国,毕业之后就要回乌干达。
王丽红果断决定追随丈夫。
1996年,王丽红跟随苏玛移居乌干达。
刚到乌干达,现实就给她泼了一盆冷水。
3
乌干达的习俗和中国大不相同。
在那里,一个男子是可以娶很多个老婆的。
苏玛的父亲有着庞大的“后宫团”,等于说王丽红有一二十个“婆婆”。
苏玛的兄弟姐妹,有40多个。
当地的生活也十分“粗放”,饮食很不合胃口。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亲自目睹这种现状之后,王丽红还是觉得脑子都快炸了。
周围的亲朋邻居都听不懂中文,大多只会说乌干达语,沟通也是个难题。
不过,幸好苏玛是个靠谱的男人。
他坚持一夫一妻制,除了王丽红之外,并没有其他的妻子。
在苏玛的耐心教授下,王丽红渐渐能熟练掌握乌干达语。
适应了周围的一切之后,王丽红开始积极融入。
她有了一个新的使命,那就是教当地的孩子们学中文。
为此,她买下了一座学校,命名为鲁扬子中学。
设计课程、招生宣传、教授知识……
对于精通汉语、英语、乌干达语的学霸王丽红来说,这简直是易如反掌。
她的美丽和耐心,更是一个加分项。
在她开办的汉语学校里,黑人孩子可以领略到汉字的美妙之处,还能得到春风一样的循循善诱。
这个来自中国的女老师,给孩子们留下了最美好的印象。
他们长大之后,听别人提到“中国”,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王丽红的身影。
随着教学事业的蒸蒸日上,王丽红的雄心也日益燃烧!
她有了个更大胆的想法:
把汉语传播到乌干达各地。
这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是明显不够的。
仅仅依靠一所学校,也完不成这么宏伟的计划。
4
她把培训对象瞄准了教师群体。
她决定培训乌干达各地的教师,然后让他们回去教给自己的学生。
这种模式,能让学会汉语的乌干达孩子呈指数增长。
▲ 王丽红和苏玛
经过精心宣传之后,王丽红的汉语学校很快迎来了几十名教师。
在这里,他们不仅能学习汉语,还可以学习中国文化。
汉语被有些人称为“世界上最难学习的语言”,很多老外都望而却步。
然而王丽红的课程设计却十分精巧。
▲ 王丽红的学生们
她手把手教出来的这些学生,能迅速学会听说写。
从一窍不通,到娴熟使用汉语,只需要9个月。
播撒下的种子,终究会生根发芽。
在王丽红的努力下,乌干达的很多地方都开始响起“中国话”。
那些语音,可能有些稚拙,但却认真诚恳。
在以往,乌干达的平民对中国的了解并不多。
即使是知识分子,也只是隐约知道中国是一个东方的大国。
但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他们会说汉语,接触到中国老师,甚至对儒家的思想也略知一二。
遥远的中国,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这,就是王丽红远嫁之后,创造出的独特价值。
在24年后的今天,当一个中国女性决定嫁给黑人,所面临的压力依然巨大。
那些担忧,当然有合理性。
由于文化差异,跨国婚姻的不稳定性确实相对较高。
▲ 王丽红和苏玛
出于关怀,我们会劝告那些女孩子:
再想一想,不要冲动。婚姻是女性的第二次投胎。
但是,我们也要记住,她们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
君子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我们可以把所有的利害关系都讲清楚,所有的危险都提前指出来。
但是,最终的决定权,还在她们自己的手中。
我们,要始终保持尊重。
和黑人交朋友是什么感受呢下面是一位去美国留学的女学生的感受,和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我整理的相关资讯,欢迎阅读。
中国女留学生和黑人交朋友有什么感受
我清晰的记得在我来美国之前,已经在美国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亲戚千叮咛万嘱咐的跟我说:“交男朋友可以,但是千万不要找黑人。”当时我还没意识到,但是后来仔细想想,这就是赤裸裸的种族歧视啊。种族歧视也决定了我所上的大学,当年我接到了两个学校的录取,但是仅仅因为我在美国的亲戚说了一句:“那个大学黑人多。”父母就替我选择了另一个学校。
种族歧视的问题在中国还没有被重视,从网上的评论来看,大家似乎都没有要隐瞒自己想法的意思。
说实话,我也种族歧视过,以前晚上从图书馆回来的时候,要是碰上黑人我也会加快脚步,避开他们。晚上绝对不去黑人聚集的地方,因为确实危险,我曾经以为所有的黑人都一个样,懒散,邋遢,一句不和就拳脚相向。
但是直到我结交了一些黑人朋友之后,我的想法就改变了。大三的下半学期,我阴差阳错的上了一节黑人历史研究课。教授当然也是黑人,且不说她有多风趣幽默,导致我下学期又选了一节她的课,就来说说我在班上遇到的一些黑人同学。
先说说这节课学生的组成,因为是黑人历史研究,所以一个班30多个人,90%都是黑人,剩下9%是白人,只有我一个黄种人。而且这节课又有很多小组项目,所以我就有幸认识并且熟悉了不少黑人朋友。经常和我一组的,比较熟的有三个女生和一个男生。首先在课业上,他们都非常认真,我们的作业从来没有拖拉过,而且最后的成绩还都很好。其中两个女生简直是学霸级的人物,做事又认真又利索,一点都没有当我以前以为的那种懒散和拖拉。
以其中一个女生为例,她学习好,读书认真,老师留的阅读她基本都会完成,上课回答问题时也可以引经据典。而且她还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平时在学校活动时,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小组开会的时候,从来都不迟到,而且分工也按时完成,还主动承担比较麻烦的那一部分。她知道我是留学生之后,还主动请我去听他们社团组织的音乐会,希望能帮助我认识更多美国朋友。
另一位女生也非常活跃,会剪辑视频,会做饭,人还很友善。由于我们整个学期都在一个小组,所以最后成为了不错的朋友。她告诉我作为一个黑人,而且还是同性恋黑人,如果说生活中没有歧视,那肯定是骗人的。虽说现在有法律规定学校和公司不能因为人种或性取向来决定一个人能否被录取或被雇佣,但是她在生活中还时常能遇到一些困扰。
比如说她和她女朋友(白人女孩)一起上街的时候,总能感受到大家异样的目光,更有大胆的在她们背后故意高声说一些侮辱性的话让她们听到。她甚至还被自己的家人歧视过,就在她跟父母坦白自己的性取向之后,她的父母非常生气,她爸觉得既然他们已经是黑人了,如果再是同性恋的话,那就是少数中的少数。以后的生活肯定会更艰难。
这位姑娘以前很不明白,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为什么还有人这么不开化。会因为自己的肤色或性取向等一些天生的东西来针对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渐渐的学会自动过滤那些恶意的声音。用她的话来说就是:“我自己开心,我周围的朋友也开心,为什么要让那些没教养的人来打扰我” 我们当然不希望别国的人因为少数中国人的劣行,就说我们整个国家不好。同理,也不要因为一部分黑人的不良行为,就否定了一整个种族。
I love you not because of who you are, but because of who I am when I am with you
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是因为我喜欢与你在一起时的感觉。————英国格言
在2019疫情爆发前,美国及其他西方民主社会与机构,方方面的运作丑 闻未有机会被曝光出来,被更多的中国人窥探。
那时之前的国人,仍是忙不迭的理想远居欧美,家中有经济实力的也纷纷鼓励小孩子早些出国留学。
有一项早在2014年左右在美国得出的统计数据表明,在海外,尤其美国,亚裔女性的外嫁率很高。
在国际社会上,有一个排名也是众所周知,亚裔女性在全球婚恋市场上受欢迎程度很高,仅次白人女性,亚裔男性则处于婚恋市场的最低端。地位等同黑人女性。
很多在国内受人瞩目的华人男性出国后就泯然于众人,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文化差异,西方更开放,东方更含蓄。
二是亚裔在美国的圈里争取不到机会,突出不了重围,最后多发展成为商人和高新技术人员。
而就美国黑人与有能力游学全球的黑人而言,他们的情况并不拘泥于我们对一些明星黑人,NBA球员那样的一般刻板印象,只是身体素质好,富有运动细胞。
此外他们逆商高,阅历丰富,因为懂得所以宽容,懂得讨女生喜欢。尤其对于一些未出国的怀春年轻女性而言,更容易为这场伟大的跨种族跨肤色的爱情演练所倾倒。
尤其对于一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更容易不畏世俗的眼光的接受异肤色恋情,只是我曾经遇到过一位孟加拉网友,他分享的一则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讲的的是黑皮男性与白皮女性相知相恋,黑皮男性迟迟不肯迎娶白皮女性,白皮女性憋在心里许久便开始询问他的想法。
黑皮男性说我们结婚以后会有孩子吗,白人女性说会啊,他会长得像你一样帅英气。
黑人男性接话道,万一他继承了我的肤色呢。话音刚落,两人陷入了沉默。这则故事在网上搜不到,但在孟加拉和很多历史国家,是很著名的一则种族爱情箴言。
跨人种跨肤色的婚恋,在我们熟知的媒体里也有撒贝宁和白人女孩李白的恋爱,但是凡是经历过这种爱情体验的人,表面稀罕,奇异,些许婚配是风光的。
当事人感受到的不只是爱情的激情与甜蜜,外国罗曼蒂克式的浪漫,更多是对双方文化背景差异下摩擦的理解与反思。
我国top系学校清华大学的女学子与一名在华黑人留学生校园恋情到认定彼此,厮守相伴至大洋彼岸的跨种族,跨国爱旅故事。
故事的女主人公名叫王红丽,在25年前,大学资源远没有现在丰富,光是考上大学的人也是人群中的凤毛麟角。
更不用说清华大学这种,中国国内这种TOP级的学府,而女主人公考取的正是清华大学。
正是清华大学学子这样特殊且荣光的身份,使王红丽更是备受关注,包括她的恋情,无巧不成书,她的恋人中不偏不倚有一位来自乌干达的追求者,这是位黑人追求者。
面对眼前这位异族血统的男人,王红丽心中一半迟疑好奇,一半警备。而像上文提到过的,能有资历出国留学的黑人小伙,是游历阅历丰富的老江湖了。
面对眼前令自己羡慕的姑娘,他持有的不仅是营造环环相扣的才智与浪漫情节,还有一颗宽宏,炙热忠诚的心。
在硕士期间,黑人苏玛学业与姻缘双修双得,王红丽在苏玛的强而有力的爱情攻势下,对苏玛印象深刻。
后来渐渐熟悉的过程中,王红丽更是被苏玛的赤诚所打动,苏玛直言不讳自己在异国他乡的背景,条件并不好。而这更让王红丽看重他奋发拼搏的精神品质。
相处得越久,两人越是爱得忘我,只是这场跨国恋并不那么容易被中国传统社会所看好,甚至出现了戏谑的声音,王红丽的父母得知此事后,对这桩发展在即的婚事忧心忡忡。
老人家传统的认为女儿考上最高学府就差不多稳定了,之后找一位稳重且适配的本土人安心在国家体制内工作就已经很好了。
而女儿这样少见的情况,甚至说有些惊世骇俗的婚配,完全是在他们意料之外的。
老夫妇二人一从社会主流价值观上,二从为女儿承担的风险考虑,都是坚决不同意的。
而身份同贵为老一辈知识分子的父辈为了阻拦这桩婚事,掐断他们情感的链接,爱欲的苗头,王红丽的父母,表面上没有强制性的驱赶苏玛远离自己的女儿,而是将女儿很快推荐到日本去读书。
苏玛毕竟不是二夫妇想象中那样容易打发,或者容易放弃的普通黑人男子,连王红丽都惊喜的是,苏玛随后陪同自己来到日本学习,就这样,在日本这个性文化更为开放的地方,她们私自结为了夫妻。
上世纪九十年代,王红丽随苏玛回到了乌干达,苏玛的家乡。在这边,王红丽一是面临着语言问题,二是与苏玛家庭成员的关系建立,三是对这边一些社会制度的适应。
实际上,令王红丽感到最棘手的更是对这些潜在的问题,她几乎没有太多心理准备。
不过,还好有呵护她的苏玛在身边,苏玛十分珍视她,希望她会留下。只要不忙他时刻相伴与王红丽来帮助她更好的适应语言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
更可贵的是,为了王红丽,他打破了家乡的礼俗,只爱一人,并且生下3儿1女。
之后,夫妻二人同心创办了中文教学学院,并把这块蛋糕越做越大,扩充市场份额。
因为在国际舞台上,愈发兴盛的中国影响力和话语权也越来越大,这使得在海外很多国家,中文学习的教育产业有着空前乐观的发展图景。
正是这场非比寻常的爱恋,将王红丽带到了乌干达,王红丽不仅收获了婚姻的美满,而且在海外推动了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自己的社会抱负也比父母之前安排规划的要更高一层。
王红丽对爱情的信仰,苏玛对爱情的坚决捍卫战胜了王父母原先的不看好,不理解,不支持。娶嫁之事虽复杂,不稳定就是最大的因素
可是取决于我们幸福的不只是我们本身的价值与观念,更受到我们对彼此的态度与感觉及付出的影响。
迎娶白人女性,照样有身陷婚姻破碎不幸的人:与黑人男子相爱,也不妨碍谁欢喜儿孙满堂,阖家欢乐。
在寻求伴侣的时候,我们部分人也许更加现实注重的是他人的价值带给自己的虚荣与快感,而最容易忽略感情质量的本身,以及为了提高这个指标,我们彼此为之付出的点滴爱与努力。
在我们寻求爱与被爱的路上,王红丽与苏玛的切身经历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那就是不断迭代地迎接新的变化,勇于挑战新的机遇。
在爱情里做忠实于自我的人,也常怀抱感恩,怀恋不沉溺,勇敢而不沉沦。事在人为,法道自然,努力到竭尽全力,剩下就交托给命缘的安排吧。
俗话说,富贵思*欲。在苦难时期,绝大部分人都很保守,因为环境困难,所以只有尽可能的保守过日子才能够活下去。但是到了太平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就会多出许多“奇思妙想”,比如今年5月份重庆的吴施蒙事件,听起来就让人觉得十分愤怒。
不过与黑人恋爱,吴施蒙倒也不是“始作俑者”,早在20多年前就有一个清华学霸远嫁乌干达黑人,在当时社会引起剧烈的反响。因为 清华大学是咱们中国第一流的大学,所以清华女学霸远嫁非洲也有一种“明星效应”,导致后来许多女学生都喜欢跟黑人谈恋爱,乃至于社会上的某些妇人也爱上了黑人。
这位著名的“清华女学霸”叫做王丽红,是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由于当时处在社会风气改变的关口,所以当时的王丽华特别能接受外来的事物。她一家有4口人,她还有个哥哥,1992年的时候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当时为了融入国际社会,许多大学都把引进外国留学生的数量当作了自己的一个重要办学指标,其最主要的还是一些非洲人。
乌干达在非洲的东部,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国家,而中国的留学生又往往能够给来华学生一笔巨额奖学金,所以当地人当然是挤破了脑袋想要来中国留学了。当时清华就有一个叫做苏玛的黑人留学生来到中国留学,王丽红第一次看到苏玛是在工地上,当时王丽红就对这个身体健壮、皮肤黝黑的异国男人产生了别样的情愫。
开学之后,她才发现,原来苏玛只是去工地上打工而已,他可是清华大学的外国留学生啊!就像当时的某部搞笑**当中一样,当时某些东西只要提到是“外国货”都会让一些人觉得是高品质。人也因此而受到了影响,王丽红怀着万分的好奇开始缠着苏玛嘘寒问暖,向他了解非洲的风土人情。
苏玛来到异国他乡,突然遇到这样一个主动的中国女孩,那当然是相当的开心了,话闸子一打开就刹不住车,两个人聊着聊着就进入了热恋。苏玛告诉王丽红,自己是酋长的儿子,家里富得流油,要啥有啥,而且还有自己的领地,是乌干达当地的一个大富豪。王丽红很快就沦陷在苏玛黑色的怀抱当中了。
她的父母当然反对王丽红的这种“恋情”,虽然那时候王丽红的父母还不知道黑人喜欢吹牛的个性,但是他们却直觉上觉得一个中国女人这样嫁给一个黑人,总是很丢人的事情。想想当年汉朝为了维持暂时的和平把汉朝女子嫁给外国人,被后来的人骂了多少年?人家汉朝皇帝外嫁女人是为了追求和平,她王丽红外嫁是为了追求啥?追求爱情吗?
但是王丽红不这么认为,她觉得自己现在就是找到了真正的爱情,她一刻也离不开苏玛的怀抱了,为此她跟父母大吵了一架。阻挡不住为“嫁给爱情”的女儿,王丽红的父母只得听之任之。大学毕业之后,王丽红跟着苏玛去了乌干达,去了之后她才发现,所谓的酋长,就跟村长差不多,不过这时候已经晚了。
当地人对于礼仪、法律的意识非常淡薄,他们没有明确的婚姻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视为“不共戴天之仇”的一些事情,非洲人对此习以为常。而且当地有着令人发指的贫穷,由于干旱和缺水,据最近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更是指出,目前非洲已经有14个国家严重缺水,并且在最近25年中还会有12个国家将出现严重缺水的局面。在当地洗澡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许多人身上都散发着难以忍受的气味。
当地的社会治安相当的差,各种犯罪事件时有发生。同时卫生医疗状况非常落后,各种各样的疾病在这里流行。尤其是艾滋病,在当地开放得到民风之下扩散得很快。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称,尽管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迅速扩大,但东非和南部非洲34%的人以及感染艾滋病毒的西非和中非60%的人目前尚未接受治疗。
不过王丽红是个倔强的人,她为自己的老公感到自豪,也为她的“新家”感到骄傲,她开始学着适应这里的风俗和习惯,并且尽可能地为苏玛多挣钱——因为非洲国家女人养男人是传统,男人通常喜欢在外面聚会、喝酒,这是他们的主业。王丽红建立了一所学校,为当地沉迷于打架的黑人孩子教授汉语,希望他们更多的来华进行友好交往。
24年之后,有个富豪同学专程去非洲看望她,第一眼见到她几乎认不出来她了。以前王丽红青春的脸庞已经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张肥胖、黝黑、充满沧桑的脸,险些让她的老同学都没有认出来。不过王丽红始终都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许多人也很支持她,认为她嫁给了“爱情”,只是这样的“爱情”颇为“独特”罢了。
读者朋友们,你们怎么看这个清华女学霸呢?
不要有种族歧视。
种族歧视(Racism)是指一个人对除本身所属的人种外的人种,采取一种蔑视、讨厌及排斥的态度,并且在言论行为上表现出来。在现代,种族歧视开始于殖民时代,以政府形式的种族隔离制度等制度为首的时期达到了顶峰。
安全隐患:
经历了20世纪的二次大战,第三世界独立运动和西方国家内部的种族平等运动后,世界很多国家内部的公共讨论对和种族有关的政治正确性的观念已经越来越严重,种族差异不应当用种族歧视来概括。在移民国家,种族问题不是单纯用种族歧视可以掩盖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