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汁原味的福建土楼群有哪些

原汁原味的福建土楼群有哪些,第1张

福建楼群简介

福建土楼是以特有的莆田土石建造的大型环形或方形建筑,又称为“土围子”或“方圆楼”。它是福建土地文化的代表之一,被誉为“福建建筑的骄傲”,也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精华之一。福建土楼群分布于福建西南地区的永定、南靖、建宁、沙县等县,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已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厦门大学“海天学术论坛”首问福建土楼

2018年4月14日,由厦门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主办的“海天学术论坛”于厦门大学举行。著名主持人李咏的首问开篇问到“福建土楼群有哪些?”这一问题,向全世界展现了福建土楼的独特魅力和人文价值。

永定土楼群

永定土楼群坐落于福建省永定县境内,是福建土楼群中规模最大、最典型、保存最完整的茶堡土建筑。它包括四个建筑群:刘家坑、田螺坑、沙坝园和西土楼,总面积为50公顷,共有46座土楼。永定土楼群建于明末清初,是由彝族移民所建,百余年的历史沧桑给予了它独特的风貌和文化内涵。

南靖土楼群

南靖土楼群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是福建土楼群中保存最为完好、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群之一。南靖土楼建于明末清初,历史悠久,深受外界赞誉,于2008年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南靖土楼群目前保存下来的土楼大约有300多座,分布在24个土楼群里。

建宁土楼群

建宁土楼群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建宁县,因其“圆”、“方”土楼鳞次栉比,被誉为“福建土楼之冠”。建宁土楼始建于明末清初,历史悠久,保存完好,它被认为是福建土楼群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1986年被列入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建宁土楼群已经形成了一个由五个大型土楼群组成的建筑群落,是福建土楼群旅游的热门景点之一。

结语

福建土楼群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大气的雄伟和充满人文情怀的文化内涵,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和欣赏。其建筑和文化的独特性,无疑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也向世人诠释了中华民族千年文化传承的魅力。

只能说各有特色。

论价值:田螺坑景区是真正有内涵,从南靖土楼对外宣传就可看出,所有都是用“四菜一汤“土楼群,极其壮观,是不可多得的世界奇葩建筑之一,而且另外两个景点——歪楼700年、高山水乡塔下村也极具看点。可以这么说,这三个景点都是不可复制的,不管怎么炒作,历史底蕴犹存。而云水谣景区,是继田螺坑土楼群红火后,开发出来的另一条线,很多东西都营造以浪漫为特色,其中的老榕是不可复制的,其他很多是**炒作起来,后续维护,云水谣地界较大,所以有很多新建筑物,基本已经破坏遗尽。

论价格:田螺坑景区100元/人,云水谣景区90元/人。

论海拔:云水谣景区海拔500左右,而田螺坑景区在800米左右。

论住宿:田螺坑住宿清净,看看夜景,看看萤火虫,推荐体验四菜一汤里面的土楼,如果需要独卫,可以考虑边上的”筷子楼“——友缘驿站,是目前田螺坑设施最好的一家客栈。而云水谣地界大,住宿多,一定要小心客栈位置。离主景点(云水谣古镇)远的不要考虑,没意思的。推荐写生基地、经纬小调、龙庄饭店。

总之:来南靖土楼,田螺坑土楼群是必看的,而浪漫云水谣也是唯美的。

有任何不解或对景区的疑问,可以某宝搜索我的名字,耐心给你沟通。

说到土楼,我们第一反应就是“永定土楼”,其实除了永定土楼,福建闽南有些地方也有土楼建筑,土楼最具特色的就是结构圆形的土墙建筑。那么接下来,一起和城市文化来了解福建,土楼建筑群及村落吧!

福建土楼,包括闽南土楼和一部分客家土楼,总数约三千余。通常是指闽西南独有约利用不加工的生土,夯筑承重生土墙壁所构成的群居和防卫合一的大型楼房,形如天外飞碟,散布在青山绿水之间。主要分布地区以中国福建西南山区,客家人和闽南人聚居的福建、江西、广东三省交界地带,福建土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

福建土楼,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利用未经烧焙的土并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用夹墙板夯筑而成的两层以上的房屋。

福建土楼含福建省永定区的高北土楼群、洪坑土楼群、初溪土楼群和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和贵楼、怀远楼,华安县的大地土楼群。其中二宜楼位于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它是我国圆士楼古民居的杰出代表,素有“土楼之王”“国之瑰宝”之美誉,它以规模宏大、设计科学、布局合理、保存完好闻名遐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景观特征

世界独具特色的大型民居建筑,遵循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理念,就地取材,选址或依山就势、或沿循溪流,建筑风格古朴粗犷,形式优美奇特,尺度适当,功能齐全实用,与青山、绿水、田园风光相得益彰,组成了适宜的人居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

 世界文化遗产---土楼,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分布在客家人居住的闽粤边界的崇山峻岭之中,我们看看下面的关于土楼的作文吧!

关于土楼的作文1

 在我们年底回老家过春节的时候,爸爸带着我去玩了永定客家的土楼。永定土楼可是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国家五星级的景区。

 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土楼几百座,有圆型的,有方型的,有大有小散落在各个小村里。这些土楼都是客家一代又一代的传下去的。

 我们去看的第一座土楼叫振成楼,它有103年的历史。它从规划到建成共用了5年的时间,花了8万的银元,导游说相当于现在的一千多万元。它是很具表代性的圆形土楼,它利用八卦的原理把整个圆形土楼分成十六间房子,每间房子的第一层是厨房,第二层粮仓,第三和第四层是住人的。它的窗只开在第三,第四层,这样的设计是为了防范强盗的打劫。它更有很好的防火设计,当一间房子着火时,它每间房子墙壁的青砖可防止大火烧到另外一间房子。

 我们看的第二座的土楼是方形的,它叫奎兴楼,它是根据老虎的形象设计的,土楼后面的山坡是老虎身子,而土楼是老虎的头,非常的形象。

 后来我们还看了各种各样的土楼,让我流连忘返,大开眼界!我下次还要来!

关于土楼的作文2

 当小鸟歌唱黎明,太阳也高高兴兴地出来执班时,我们就向土楼出发喽!

 福建土楼被誉为“中国古建筑的奇葩”、“东方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们去的南靖土楼主要由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塔下村等土楼群建筑组成,它们像天上掉下来的飞蝶,地上长出来的蘑菇,点缀在南靖的群山中,真是美极了,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快到中午时,我们到达了第一个景点——田螺坑土楼群。它是由一座方楼、四座圆楼组成的,当地人戏称为“四菜一汤”,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它因地形像田螺,四周又群山高耸,中间地形低洼,像是一个坑而得名。

 我们接着还去了裕昌楼,也被戏称为“东斜西歪”楼,因为它屋内柱梁全部都是歪歪斜斜的,看起来快要倒了似的,可它已经历700多年风风雨雨而始终屹立不倒,不得不让人啧啧称奇,让我大开了眼界呢!

关于土楼的作文3

 我的家乡在漳州,那里风景如画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的土楼更是风味十足、别具特色!

 南靖土楼被列入世界遗产,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田螺坑”,被称为“四菜一汤”。最精美,最完整,防御功能最强的是“怀远楼”,也被称为无敌堡垒。我向大家重点介绍下“怀远楼”。“怀远楼”建于1903年,于1909年完工,至今已经有104年了。“怀远楼”有四层,全楼高13。8米,墙厚1。3米,门厚10厘米,门外加了一层铁皮。第一层是厨房,第二层是粮仓,第三层和第四层是卧室,每层有34开间,共有136间。二楼有几条灌水道,只要土匪用火烧大门,我们就往灌水道里灌水,水从门缝隙里流下来,把火浇灭。土楼外有四个瞭望台分布再四个角落,它可以全方位观察敌情,也可以从瞭望台攻击坏人。“怀远楼”真不愧是名副其实的“无敌堡垒”。

 土楼造型独特、十分壮观,有机会你们也去看看。

关于土楼的作文4

 今年暑假,我和妈去厦门旅游,那几天,我们可是当了一回“徐霞客”,美滋滋地云游了一番。我们先后游览了集美、大嶝岛、鼓浪屿这些风景如画的旅游胜地,还去了离厦门不远的永定土楼。给我印象最深的就要数永定土楼了。

 那天一大早,我正睡得香呢,迷迷糊糊中被妈妈叫了起来,说是要去土楼玩。“说起土楼,有几百年的历史……”一上车,导游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解起来,车上非常安静,大家都在认真地听着呢!其中,最有趣的是土楼被发现的事,说是美国卫星拍到土楼的照片,被土楼的怪模样以及冒出的烟吓得不行,误解成中国导弹发射基地,并派专人来侦察,这才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到了土楼,天公不作美,猝不及防来了场雨,我们只能来了个雨中游土楼。土楼很大,有四层,有方形的,有圆形的,大门一关,外面不知道里面的事,里面也不知外面的事,听说最大的承启楼共修了81年,三代人,才修建完,如果你在里面每天换一个房间住,住上一年都住不完呢!它不仅大,还很结实,外墙的土有一米多厚,非常的坚硬。以前人们修这样的房子主要是用来防野兽和土匪的,它的优点很多,比如说冬暖夏凉,可以说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短短的两个小时很快就结束了,真是有点意犹未尽,不过这次我又增长了一点见识!

1,田螺坑土楼群。

南靖拥有各类土楼15万座,现存百年以上土楼50多座,堪称“土楼王国”。其中,田螺坑土楼是南靖土楼必去之地。田螺坑土楼群位于南靖县书洋镇上坂村,距南靖县城山城镇60千米,是福建土楼的标志性建筑,俗称“四菜一汤”。

田螺坑土楼群主要由一座方楼、三座圆楼、一座椭圆楼组成,分别是步云楼、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文昌楼。上海同济大学教授路秉杰带领师生完成《福建南靖圆寨实测图集》后说:“没有看到南靖田螺坑的土楼群,不算真正看到土楼。”

2,河坑土楼群。

河坑土楼群从明代遗留下来的传统土楼古建筑,相比于商业化气息较浓的云水谣,这里保留了原汁原味,地道的土楼客家生活面貌。

整座土楼村落被群山覆盖包围,像一座藏在大山里的世外桃源。在纳入世界遗产的福建 45座土楼中,河坑独占13座,在河坑可以登楼远眺山野,可以漫步各个土楼中间烂漫感受不被打扰的土楼时光。

这是个原生态土楼群,大大小小有15个土楼。像双北斗七星一样,拱卫着这座安宁的小山村。从最早的土楼—朝水楼,到最晚的土楼—永庆楼的落成,建造时间足足跨越了423年。热门综艺《爸爸去哪儿》还曾在这里录制。

3,振成楼。

永定客家土楼,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斑驳的本色的墙体上,能看到风吹雨淋的岁月之痕,却无从探究那些年久失修的故事。振成楼号称“土楼王子”,建于1912年。

1986年4月在洛杉矶举办的世界建筑模型展览会上,振成楼曾与雍和宫、长城并列展出,引人瞩目,轰动一时,被西方人誉为“东方建筑的明珠”。

走进振成楼,那种厚重的历史感和沉稳的气质令人赞叹。读懂了振成楼,便不难发现土楼内蕴所在。遥看土楼群,看的是一番景致,悟的是一种意蕴。人文造诣与自然环境浑然天成,令人叹为观止。

4,二宜楼。

“神州第一圆楼”、“民居瑰宝”……一个个美誉都是对二宜楼的肯定。斑驳的墙面,是历史的痕迹。站在磅礴的二宜楼前,有的只有震撼。这个两百多岁的土楼,正在将自己的历史娓娓道来。

走进二宜楼,六百平方米的壁画令人眼前一亮。自晚清至民国,极富山野情趣和生活气息。望着这宏伟壁画,深深感受到了土楼人对美的追求。

1南靖土楼和田螺坑土楼的区别

福建土楼主要集中在闽南、闽西山区,现存3000多栋。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土楼只有46座,主要包括楚溪土楼群10座,洪坑土楼群7座,高贝土楼群4座,永定县项燕楼、甄宓楼;田螺坑土楼群有5座土楼,南靖县河坑土楼群、怀远楼、何炅楼有13座土楼;华安县迪达土楼群有3栋土楼。这些土楼代表了所有已知的土楼,是保存最真实、最完整、建筑质量最好、保护管理最好的土楼。在福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的共同荣誉下,永定、南京、华安各县纷纷打出自己特色鲜明的土楼旅游口号。永定土楼走客家文化路线,市场定位客家土楼;南京土楼打出了土楼的故乡;华安起步稍晚,但其资源充满人格魅力。土楼的来源擦亮人的目光,激起人们探索源头的欲望。在福建土楼一体化,三个县都在各自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统一规划下的有序竞争无疑会让游客受益,给你提供更多更细致的选择。

字体土楼是中国建筑的瑰宝。分布在中国东南部的福建、江西、广东一带的客家地区,以永定的镇城楼、承启楼、南京的田螺坑土楼群、华的二义楼等建筑最为著名安。

那么,世界上最大的土楼有多大呢?

华一栋二号楼,被称为土楼之王外径为734米。开放楼层直径73米。

并且一号楼的直径比二号楼大211米,达到945米。新加坡南洋客人协会主办的杂志称之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地球建筑。1990年8月1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为中国现存最大直径的土楼。

它是在赵安,闺阁所不知。

事实上,官陂、秀篆、下阁等乡镇在赵安,以及太平、红星等一些地区,也是客家人聚集的地方,数百座形状各异的土楼也星罗棋布。

田楼,位于关北镇大边村,建于清朝顺治年间,由张辽第十一世祖张所建的家庭。

但是,天楼的神奇之处不在于规模大,而在于和《周易》的紧密联系。

天楼的名字来自《周易》;九月二日,天见龙,大人受益。正门的对联说,过去,孙曾祺在1992年初开始职业生涯,而田路s的哥哥四三年前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这幅对联嵌有载_在上下对联的第一个字里。单词92是嵌在对联里的,它不仅有92在《周易》年,还赋予了它新的含义。九二,即九加二等于十一。这第十一指张辽第十一世公张,建此天楼之署官。与92在上层联赛中,它是43在低级别联赛中。这四三,即四plus三等于七。这七意味着桓公有七个儿子。这幅对联的意思是:昔日辛辛苦苦的孙增义桓公,已初步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住在这天路的七兄弟都自己创业了。

从东北到西南坐在田楼里,近看像一个圆形的建筑村,爬上去略呈八角形。这是《周易》中八卦的形态。

形状,每个角(边)是一个六边形。此外,八卦图由两个卦重叠演绎成六十四个小卦,主楼有六十四个开间(即

进了天楼的大门就是一条巷道,就像一条六芒星似的通道。前面有一排低矮的房子。矮楼后面是一栋相对独立的方形建筑,两层楼高,被当地人称为楼心。外环的圆圈(人们一般把天楼看作圆形建筑)代表天空,而建筑的中心代表地面,也就是天空的圆地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宇宙。那《周易》是这么说的。一切为了天空,一切为了爱情。坤是土地,意思是大禹。

天楼有三口井,一口在东北,一口在西南,另一口在楼中央。三口井的意思是财富,财富和财富。古井的泉水据说来自龙伞,井水清澈甘甜;尤其是西南的口,同样的井水装载量比其他地方多1斤。

天楼正门高251米,宽155米,双门框,内框宽25厘米,外框宽50厘米。门的顶部有一个水槽。如果有入侵者,可以用水扑灭。在建筑物的屋顶上,有两座形似燕子的了望塔鸟巢,俗称燕子nests,有许多漏洞,这是指挥和用来抵御来犯之敌。

天楼刚建的时候,只有一个大门。后来因为东北和北方的居民不太富裕,就请了风水师感受脉搏。风水师说,东边要开一个门,让紫色的空气到东边来。这时一扇较小的门被打开了,俗称双头门。

从正门俯瞰,有一座山叫北投山。山顶是一个人造笔筒的顶峰,与在天楼正门遥遥相对。据说这座人工山峰是与天楼同时建造的,祖先们祈祷这座龙脉会给大楼带来好运。

天楼的建筑布局符合八卦,意思是八卦形好为了后代的繁荣。300多年来,天楼里的人正如建造他的桓公所期望的那样繁荣昌盛,才华横溢。现在他们的很多后代已经不住在这栋楼里了。对于天楼来说,时代变迁,风雨凋零,历经地震、火灾、洪水,如今已严重损毁,部分倒塌。

以田楼为中心,附近有12座土楼,分别是水梅楼、石马楼、玉田楼、裕丰楼、安边楼、田楼、新城楼、龙头楼、凤山楼、伊彦楼、冯明楼、广裕楼。赵作家张元锦在《山野里的花果》中写道:如果把天楼比作花芯,把12个卫星塔比作花瓣,它将构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花。如果把每一座土楼比作花,纵横交错的马路就是花枝,小溪就是丝带,把13朵花系在一起。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束花。

2田螺坑土楼和永定土楼哪个好

客家土楼又名福建土楼,主要分布在永定、南京、华闽西南安等地。是客家人世代攻坚繁衍的居住地。土楼历史悠久,风格奇特,建筑精巧,规模宏伟,被誉为世界奇迹住宅建筑。现存土楼23000多座,有圆形建筑、方形建筑、五边形建筑、八角形建筑、吊脚楼等30多种。形成了永定楚溪土楼群、南京沭阳乡田螺坑土楼群等一批布局合理的土楼。该建筑不仅引起了建筑界的关注,也引起了历史、地理、人类学、民俗学等中外学者和专家的浓厚兴趣。在2001年福建土楼它是由南京永定的土楼和华福建安,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已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考察评估验收。

最大的圆形建筑是永定县大竹乡高头村的城启楼。整个建筑直径73米,三圈四层,400间房,60户人家。最小的圆形建筑是如盛大厦在永定县,12层12间房,6户人家。最古老的圆形建筑是华县沙建乡的齐天楼一个有600多年历史的县城。有一个八卦堡云霄县神土乡东平村。整个村庄由五个圆圈组成,中心是一个完整的圆形建筑,四个圆圈根据周围的八卦阵列间歇排列。裕昌楼,位于南靖县沭阳县坂本村,被称为交错建筑。这座建筑建于明成化R年(1487年),几乎所有看得见的梁、柱、楹都是歪的。据说最大倾斜角度15度!

1900多年前,历经中原之乱而南迁的客家人,几经周折来到闽西南山区。为了避免外界的冲击,他们不得不靠山来管理,共同生活。用当地的生土、碎石、木屑建一个单体的房子,然后连成一个大房子,再建一个厚厚的封闭的土楼。楼里有水井和粮仓。如遇战乱盗匪,一旦大门紧闭,便自生自灭。万一被围困,食物和水还要持续几个月。再加上冬暖夏凉、防震抗风的特点,土楼成了客家人世代生活繁衍的居所。

南靖县内的客家土楼以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和贵楼群、怀远楼等最具代表,这里面不单有最常见的圆形土楼,还包括了方形土楼、交椅形土楼等,它们覆盖了完整的土楼群建筑样式。

其中,田螺坑土楼群位于福建漳州南靖县书洋镇,建县已有600多年历史,由1座方楼、3座圆楼和1座椭圆形楼组成,方楼居中、其余4座环绕周围,形成依山势错落布局,被当地人戏称为“四菜一汤”。

方楼也称步云楼,是田螺坑土楼群的第一座土楼,始建于1796年,高三层,每层26个房间,全楼有4部楼梯。取名步云,寓意子孙后代从此发迹,读书中举,仕途步步高升青云直上。

据说,当年,步云楼刚刚兴建起以后,当地的客家人便有了财力,随即在它的右上方动工修建新一座圆楼,叫和昌楼。

和昌楼也是三层高,每层22个房间,设两部楼梯。1930年,步云楼的左上方又建起了振昌楼,还是三层高,每层26个房间。后来,瑞云楼又在步云楼的右下方拔地而起,仍然是三层,每层26个房间。

田螺坑土楼群的最后一座文昌楼,准确地说它是一座椭圆形楼,三层,每层有32个房间。

田螺坑自然村因地形像田螺,四周又群山高耸,中间地形低洼,形似坑而得名。在5座土楼之间,有被岁月熏黑的旧木板,以及木板上的红春联,洋溢着陈旧而美好的气息;高悬在楼道和木柱上的青葱菜子、竹编箩筐,或互倚,或列队,或相望,随意中构成了土楼人家美丽的装饰。

田螺坑土楼在基址穴位的选择上,遵循我国的风水文化。步云楼为“扑虎”位,和昌楼为“螃蟹地”位。据考证,5座土楼之间采用黄金分割比例而建造;史学家、地理学家称这五座土楼为《周易》金、木、水、火、土的杰出代表。

4座圆楼簇拥着一座方楼,像是一朵怒放的梅花,美妙绝伦,璀璨夺目,又像是一支气势磅礴的五重奏交响曲,在青山秀水间激越地奏响。

公路随着山势蜿蜒而下。随着观看角度的变化,田螺坑景观魔术般地不断变幻,圆楼时而在前时而退后,方楼时而隐蔽时而暴露。

来到坡底公路上,抬头往上一看,田螺坑土楼群犹如布达拉宫横空出世,巍峨耸立,庄严肃穆,在阳光下一派金碧辉煌。这四座圆楼的建造者以顺地势增减一层屋柱高度的方法,成功地在第二层取得了平面,大大方便了居住。

当然,在客家人居住的地方,除了上面这些最具代表的客家土楼之外,还有一种是依山建造的一字形土楼,在楼正面及左右两侧筑起转墙,大门设于围墙一侧,全楼形似锁头,因而被称为“锁头楼”。

客家土楼建筑,是我国文化中一种纵贯古今的结晶,是落后生产力和高度文明两者奇特的混合。它们在技术和功能上臻于完善,在造型上具有高度审美价值,在文化内涵上蕴藏有深刻内容。

田螺坑土楼

土楼是客家特有的一种建筑。土楼不仅可以抵御山林野兽,强盗和他族的进攻。还让客家人最后定居于中国东南沿海。这种浑然一体的建筑体现了儒家思想下大家共同生活的理想。

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沿海客家族群居的地方。最有特色的当属南靖地区的土楼,特别是塔下村。

塔下村是首批中国景观村落、 历史 文化名村,这里环境优美,有着“太极水乡“闽南周庄”之美誉。

拾光依旧民宿,就位于南靖土楼田螺坑景区——塔下村。

拾光依旧民宿位于村中心的大水车对面,周边是公园,民宿两边是村里的停车场,它是村里少数拥有私人停车场的民宿,景区摆渡车就从民宿门口经过,交通十分便利。

民宿老板为一对返乡创业的青年,一个是对土楼 历史 和当地文化颇有研究的 历史 老师,一个是由土楼丰富的 旅游 接待经验并擅长民谣弹唱的文艺青年。

拾光依旧,岁月如初,生命是一场华丽的烟火,走进拾光依旧,仿佛在捡拾那些过去,滚滚的流年,流走了岁月,沉淀下记忆。

凭窗依栏,站在回忆里怀念,或深或浅,亦浓亦淡。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每一个生命都是一朵花,绚烂也罢,黯然也罢,都曾经沐浴过阳光的璀璨,都被岁月厚待过,温暖过。绚烂与繁华,不过是烟花落地前的刹那,终究抵不过光阴的荏苒。

莲花开尽,便是清欢。

你若静好,便是安然。

拾光依旧有客房20间,能同时接纳35位客人入住。餐厅可以接待200人同时就餐。可以接待会议,年会培训等。

如此完美的软硬件配备,定能让您的土楼之行收获美景、 美食 、文化音乐。闲暇之余携手家人朋友落座拾光依旧,抚琴品茗、对酒当歌,放下一切执念,素心如简。

地理坐标:福建省南靖县书洋镇塔下村

路线:导航塔下村,拾光依旧位于村南头

塔下村观赏的重点有:

德远堂

村中的“德远堂”,始建于明弘治年间(公元15世纪) ,至今已有五百多年 历史 。它坐北朝南,面向溪流。整体山脉犹如下山猛虎,德远堂正座落于于虎头之位。张氏家庙德远堂,是目前全国唯一被国务院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家庙。

德远堂前竖立着24根石龙旗杆,阴镌姓名、 世次、功名、 年代科次、官衔品位爵位及立石龙旗杆的年代等文字。文官的石龙旗杆顶端饰物多雕毛笔锋,武官则镌坐狮,给人以静穆、严肃、荣耀的感觉,成为一道稀世罕见的文化绝观,身临其中,就能领略到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

太极水乡

有水则有灵性,塔下村即是如此,不大的一个村子,一条小溪悠悠地人人村中穿过……

在中国的“风水”学中,从村中穿过流淌的小溪分为阴阳两仪,坐落在南北的两座圆形土楼是太极的两眼,这就是“太极水乡”的由来。

周边(几公里内)值得观赏的景点有:

田螺坑土楼,俗称为“四菜一汤”:

田螺坑土楼群由方形的步云楼和圆形的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椭圆形的文昌楼组成。方楼步云楼居中其余4座环绕周围,依山势错落布局,被人们戏称为“四菜一汤”。

裕昌楼:

裕昌楼是福建土楼现存最古老的土楼,俗称“东歪西斜”楼 。这座土楼建成后不久,楼内回廊木柱至二层起便开始往左右倾斜,摇摇欲坠 。尽管歪斜,但已经经受了六百多年的风雨和无数次的地震的考验,至今依然如故 ,有惊无险,斜而不倒,也是建筑学上的一个奇迹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6464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1
下一篇2023-11-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