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福州地名的资料!!!!!!!

急需:福州地名的资料!!!!!!!,第1张

福州地名浩繁而有趣,一九八0年普查资料,福州地名计有4260多条。《七闽现代骨董录》载.过去福州民间把地名串编起来的,“进京路引”,这里不妨摘录一段:“青圃蓝圃慢慢行,乌龙过江三角埕,黄山城门乡下路,后琯直达白湖亭,下渡红墙十锦庙,梅坞过岭仓前桥,中洲大桥设税馆,中亭街鱼货两边排,小桥左边排水果,安民崎顶挂退衣,横街几家酒米店,惠泽境内剔棕毛,文山横山吉祥山,吉祥山下铸铜锣,茶亭粉店多热闹,福德桥边祖庙前,洗马六柱九仙铺,斗中街一派制头梳,月爿池几家铜钴店,闯进南关一座城……从南到北一直念到省外。通过这段,“路引”,我们对解放前福州地名和市貌可略见一斑。

有人利用福州地名串成对联,谱写诗词和对子,如:“竹横前后屿,柳倒大小桥”。上联嵌竹屿、横屿、前屿、后屿等四个屿名,下联列柳桥、倒桥、大桥、小桥等桥名。又如,“路有东、北大,街分上、下杭。藤结上中下,门辟东西南”。分别点出东大路、北太路、上杭街、下杭街、上藤路、中藤路、下藤路.东门街、西门街和南门街。这类联对既饶风趣,又便于记忆。

pppp有的单个地名也可配成有趣的对子,如:蛇山对猴屿,碗弄对桶

街,凤凰池对麒麟弄,野猫弄对春牛亭,白鸽树对鲤鱼庙等等。

至于用数字命名的地名,也是遍及各处,如一真庵、二桥亭、三叉街、四宝园、五柱厅、六印路、七间里、八角井、九狮庙、十锦祠。

pppp福州地名和店名多冠以“三”,“三”字在福州话中和“生”同音,是吉利的字眼。如,福州戏班有“三赛乐”,澡堂有“三合泉”,布店有“三多”,点心店有“三成炳”、“三成协”,地名有:三坊七巷、三叉街、三保街、三角井、三门里、三合弄、三条档、三角池、三牧坊、三座排、三民里、三县洲、三穿井、三兴弄、三通桥、三和巷、三官堂、三角坂、三捷透、三边洲、三一弄、三座厝、三官巷、三眼井、三角埕、三门桥等。

ppp更有意思的是,民间还常利用地方特点编成歇后语来说明生活中某些现象,例如:“乌尾里推刀——推到底”,(指责推辞责任的人)“下渡尾迎神——好看在后”,“黄巷逐猪——两头跑”,“鼓楼前拾柴屑——自幼结识肝胆兄弟”,“圣君殿水—一双头潮”等等。这些都已成为福州人民的口头语。

福州,福建省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省水、陆、空交通枢纽。三山傲首挺立,闽江穿流城区,白塔、乌塔,两塔对峙,构成榕城独特的“三山两塔一条江”的城市格局,天造神设、山水灵秀、气势非凡,素有“东南都会””福地宝城”之美誉。 福州,现辖五区二市六县(鼓楼、台江、仓山、晋安、马尾五个区,福清、长乐两市,闽候、罗源、连江、平潭、闽清、永泰六个县)全市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人口580万,其中市区面积1043平方公里,人口143万。

福州是座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越王勾践后裔无诸(受封为闽越王)在此筑城建都,称为“冶城”。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因“州北有福山”,始称“福州”。唐末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扩建夹城将风景秀丽的于山、乌石山、屏山围在城中,从此福州成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城市,“三山”也就成了福州的别名。因王审知受封闽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中的“闽国”,定都于福州,从此,福州便有了“闽都”之称。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张伯玉,发动市民广植榕树后“绿荫满城,暑不张盖”,又得“榕城”之美称。

福州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着历代英才。他们中有五代开闽的王审知,南宋爱国名相李纲,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启蒙思想家严复,文学家林纾,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海军元老萨镇冰,“二七”革命烈士林祥谦等等,仅宋、明、清3个朝代,福州籍进士达3632人,其中状元7人,位居全国各州府的前列,近现代名人灿若繁星,举不胜举。福州又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从清朝到民国先后13任海军总长、次长、总司令为福州人囊括。1991年,国家对近现代中国杰出专家学者所作的统计中,福州籍53人,中科院福州籍的学部委员、院士47人,均列全国各城市的前茅。

福州名胜古迹众多,旖旎多姿的自然景观与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互相融合、交相辉映。至今许多文物名胜古迹仍完好无损。据普查统计,已发现古遗址、古建筑、古墓群等各类文物点4497处。其中有新石器时代遗址81处;商周遗址67处;宋至清代木构古建筑2040处。唐至清代的古塔、经幢64座,古桥354座。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保护单位54处。著名的文物有:建于1000年前的我国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华林寺,立于1000年前的,被誉为“天下四大名碑”之一的“恩赐琅峫王德政碑”,距今1200多年,被称为书法艺术“世宝”的唐篆书法名家李阳冰亲书的乌石山摩崖石刻,闽候县昙石村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遗址等。

福州临江吻海,闽江横贯城区,年均径流量600多亿立方米,海洋面积近12万平方公里,水产鱼类620多种,是全国三大海水养殖基地之一。海岸线长达1137公里,有可建万吨以上泊位的天然良港10多处。福州与台湾岛一水相连,东澳港至台湾新竹仅70海里。马尾港距香港488海里,距上海433海里,是沟通中国与亚太地区的海上枢纽。历代到海外谋生创业者众多,如今已有250多万侨胞分布在世界各地。归侨、侨眷和港澳眷属近百万人,在台湾地区有60多万福州乡亲。

福州气候宜人,绿树长青,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全年无霜期326天,年平均日照1700-1980小时,相对湿度77%。年平均气温为196℃,最时是1月份平均气温为105℃,最热时是7月份平均气温为268℃,年平均降水量13425毫米。农作物一年三熟,四季瓜果飘香,四时蔬菜纷呈。福州山地占80%,森林资源十分丰富。

福州是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也是一座独具特色的旅游城市。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山水特色凸显,左旗(旗山)、右鼓(鼓山)、北莲(莲花峰)南虎(五虎山)拱卫,盆地面积1440平方公里。闽江横陈,吉祥山、烟台山、高盖山、五虎山逐案抬升,乌石山、于山分列左右。白塔、乌塔各置东西,晋安河、白马河如蛟龙出水,以屏山为珠,呈“双龙戏珠”之势。福州的第一胜景鼓山,国家级重点佛教寺院西禅寺早已蜚声海内外。市区的西湖公园、左海公园、森林公园、温泉公园、鳄鱼公园各具特色,景色千姿百态。郊县平潭海坛度假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还有省级风景名胜福清石竹山、连江青芝山、永泰青云山、闽候十八重溪等等。这些名山秀水风景如画,与悠久的历史,多彩的文化相映生辉,吸引着无数中外旅游观光者。

福州民间工艺久负盛名,传统的工艺品脱胎漆器、角梳、纸伞被称为“福州三宝”。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寿山石雕和200多年历史的脱胎漆器名扬中外,与软木画被称为“榕城三绝”。还有历史悠久的闽剧和评话,古典十番、福州尺唱等传统艺术。而以福州菜肴为代表的闽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名菜“佛跳墙”名扬海内外。鱼丸、太平燕、鼎边糊、线面等是独具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福州还是全国三大温泉区之一,温泉分布在方圆约9平方公里的城市中心区,这在国内外大中城市中也是罕见的。

福州为何称“都”呢?原来,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末五代时期,王审知随兄王潮从王绪起兵南下入闽,于公元893年攻下福州城,后于梁太祖开平三年(909年)受封为闽王,建立闽国。因首都定于福州,从此福州便有“闽都”之称。

此外,福州在我国历史上还曾两次被作为临时首都。一次是宋代末年,即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元兵攻陷了当时南宋政权的国都临安(今杭州),恭帝赵显及太后均被元兵俘虏,其兄赵昰于五月一日在福州登基,称端宗皇帝。当时的福州成为临时首都,改年号为“景炎”。但是,还不到半年时间,元兵又从浙江向福州进军,十月攻破邵武城,经南平而下,于十一月逼近福州。当时闽府尹王刚中开城门投降,端宗皇帝从海路逃往广东。

第二次福州被临时定都的是在明代末年,即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五月。明朝的南都(今南京)被清兵攻陷,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朱聿键从杭州入闽,被奉监国,于是在福州称帝,改纪元为“隆武”,这就是南明王朝的“隆武皇帝”。同时改福建为“福京”,把福州的布政使官署作为皇帝行宫,并封一批文武官员要职,犹如京城规范。其中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受封为“平虏侯”,郑成功赐为国姓(朱)。但不久,郑芝龙叛变降清,形势逆转。仙霞岭重关百里无一兵把守,隆武皇帝见势不妙,决定离开临时首都福州,经南平转闽西。第二年,清兵攻入闽北建宁县,并直驱南平,朱聿键皇帝仓卒逃往长汀,这年八月(1646年)他与爱妃曾氏皆被俘而死。

福州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历代以来它有十二个别称:分别是“闽中”、“晋安”、“凤城”、“三山”、“长乐”、“榕城”、“天兴府”、“福安”、“闽海”、“闽州”、“泉州”、“左海”等。

“闽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个郡。七年后又增设四个郡,其中福建叫“闽中”,治所在福州,所以古人广义上称福建为“闽中”,而狭义上则称福州为“闽中”。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荀鹤(846-904年)池州石埭人(今安徽太平),他旅居福州时留有一首描写福州秋天的诗,题目就叫《闽中秋思》:“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说明当时福州称“闽中”,秋色如画,但一千多年前交通不便,故诗的最后称“不堪行”。

“晋安”:魏晋南北朝时,晋人纷纷避战乱从中原入闽,始称“八姓入闽”,不少望族定居于福州今东门晋安河两岸,故此时福州别称“晋安”。

“凤城”:晋代地理学生郭璞为福州勘察新城,扩大范围。他在《迁城记》中说,福州“其城形状,如鸾如凤”。于是福州被人视为“凤城”,如今福州许多地名还都带“凤”,如西门的“凤凰池”,工业路一带的“大凤山”、“小凤山”,东街有“凤凰坊”,东门有“凤邱山”,宋代朱熹在福州书有“凤邱鹤林”,清代三牧坊有“凤池书院”等。如今在闽江二桥南端耸立着一座“凤鸣三山”的雕塑,象征福州的南大门。

“三山”:唐末五代,福州城范围进一步扩大,把屏山、乌山、于山圈入城内,故此后福州便有“三山”之别称。如今海外福州籍华侨聚集地行会组织仍称“三山会馆”。

“长乐”:公元933年,“开闽始祖”王审知死后,他的儿子王延钧在福州称帝,国号“闽”,改福州为“长乐”,所以这一历史时期的“长乐”不是指今天的“长乐市”,而是指福州。

“榕城”:宋代治平年间,福州太守张伯玉发动居民“编户植榕”,于是“绿荫满城,暑不张盖”。从此福州开始有“榕城”的别称。

“福安”:南宋末年,元兵挥戈南下,民族英雄文天祥护送益王赵昰入闽,在福州建立临时“国都”,将福州改为“福安”。 “天兴府”:明代末年,即弘光元年(1645年),明朝国都南京被清兵攻陷,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朱聿键从杭州入闽,在福州称帝,改年号为“隆武”,称福建为“福京”,福州为天兴府。

“左海”:清代福州又有“左海”之别称,因为我国古代地名以东西方位而定,以东为“左”,以西为“右”,福州位于东海之滨,故称“左海”。清末福州城曾耸立有一座石牌坊,上书“左海流芳”四个大字,以示福州人才辈出。林则徐纪念馆的大门左边上书“左海伟人”,原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人民日报》社长拓是福州人,他常用“左海”笔名发表文章。

“闽州”与“泉州”:唐代初年福州曾叫过“泉州”,但时间很短,到了唐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改“泉州”为“闽州”,把“泉州”这个名称移给了现在闽南的泉州,直到唐代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才改“闽州”为“福州”。

“闽海”:辛亥革命后,废除旧府建置,改福州为“闽海道”,于是出现了“闽海”之别称,它包括福州话流行的长乐、福清、闽清、永泰、连江、古田、屏南、罗源、闽侯、平漂等十个县市,故在海外有“闽海十邑”之称。

福州民间长期以来流传“三山现,三山藏,三山看不见”的民谣。其中“三山现”指屏山、于山、乌山。这三山呈三足鼎峙于今八一七路的中轴线上,十分显目,所以称“现”。 而“三山藏”与“三山看不见”则向无定论,一般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根据清代林枫《榕城考古略》载:罗山、芝山、丁戊山为“三山藏”;灵山、钟山、玉尺山为“看不见”;二说是根据明代何乔远《闽书》载,以罗山、冶山、玉尺山为“三山藏”,以龙山、芝山、钟山为“看不见”。不论哪种说法,其“藏”与“看不见”的三山,均系“三山现”(屏山、于山、乌山)的支脉,有的如岗阜,有的似山坡,随着历代道路的拓宽与民屋建筑的稠密,这些小山或被削平,或被遮挡,以致变成“藏”与“看不见”了。现将它们的遗址介绍如下:

罗山,在今南门协和医院后的一座小山岗。

冶山,在今鼓屏路省卫生厅后的小山。

玉尺山,又名闽山,在今光禄坊省高级法院围墙内。

龙山,又称灵山,在今鼓楼七星井巷内。

福州至今还保存了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就已经形成的坊巷,成为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些坊巷中最为著名的要算“三坊七巷”街区和“朱紫坊”街区了。 “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胸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塔巷、宫巷、吉庇巷。在这居民区内,坊雹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结构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闽江文化的荟萃之所,被建筑界喻为一座庞大规模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占地40公顷,人口约1.4万人,现有古民居268幢。

福州自汉始,先后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扩展,整个布局,以屏山为屏障,于山、乌山相对峙,以南街(八一七路)为中轴,两侧成坊成巷,讲究对称,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条街。

“三坊七巷”形成于唐王审知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政冶中心与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同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这些居民成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在这个街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布局严谨,匠艺奇巧;不少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许多民居的门窗漏花采用镂空精雕,榫接而成,以及丰富的图案雕饰,精巧的石刻桂础、台阶、门框、花座、柱杆随处可见,集中体现了福州古城的民居技艺和特色,被建筑界誉为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民宅沿袭唐末分段筑墙传统,都有高、厚砖或土筑的围墙。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作流线形,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俗称马鞍墙。墙只作外围,起承重作用全在于柱。一般是两侧对称,墙头和翅角皆泥塑彩绘,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独特的墙头风貌。宅院有一进或多进,每进都有大厅、后厅、正房、后房、左右披榭、前后天井。天井是福州传统民居的又一特色。它由厅、榭的敞廊围绕构成矩形空间,为宅内交通枢纽,并使宅院日照充足,空气流畅,排水便利。室内的门、窗也与其他地方不同,既多且大。窗以双层通长排窗为多,底层为固定式,上层为撑开式或双开式。正房的主门朝大厅敞廊,多为4开式,门上雕有丰富的图案花饰,以增添大厅的气派。

“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人杰地灵,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

衣锦坊

衣锦坊是三坊的第一坊,旧名通潮巷。据清《榕城考古略》记载:宋朝的“陆蕴、陆藻兄弟典乡郡居此,名禄锦,后王益祥致江东提刑任,更名衣锦。”宋时称“禄锦”,明朝更为“衣锦”,其实都是说坊内有人在外出仕做大官,现在衣锦还乡,荣耀乡里,所以坊名也改过去称“通潮”,则是因为这个地方是水网地区,西湖、南湖的潮水可以通到这个坊巷的沟渠里去。

文儒坊

三坊中的第二坊为文儒坊。文儒坊这个名字宋时就有了。据《榕城考古略》载,此巷“初名儒林,以宋祭酒郑穆居此,改今名”。郑穆任国监祭酒,是国家最高学府的重要官员,从三品的官附。明代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名将福建提督、台湾总兵甘国宝也居住在这里。清代饮誉全国的“民进士”之家(五代都中进士)陈承裘故居也在坊内。陈承裘的长子就是清宣统皇帝老师陈宝琛。清代的著名诗人、《石遗室诗话》作者陈衍的故居也在坊内,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大宅,内有光华阁是为入室弟子课业的地主。陈寓隔壁是现代著名法学家柯凌汉教授的住宅,这条坊就因历代文儒辈出而闻名。

光禄坊

光禄坊是“三坊”中的第三坊。宁时,光禄坊内有一座法祥院,俗称“闽山保福寺”。当时曾任过光禄卿的福州郡守程师孟时常到此吟诗游览,僧人就刻了“光禄吟台”四字于石上。为了感谢僧人,他吟了一首诗:“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无诗可比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回。”光禄坊的名字就从此而来的。

光禄坊 原名玉尺山,又名闽山,是福州“三山藏”之一。

闽山保福寺遗址

杨桥巷

杨桥巷是七巷中最北面的一条巷。杨桥巷古名登俊坊苍,因西能杨桥而改名。在杨桥路与南后街交叉处的林姓大宅,是林觉民烈士生前的住处,这一烈士故居,后来卖给作家冰心的祖你谢銮恩。冰心小时候新加坡在这里住过,好居《我的故乡》中,亦对故居有生动的描述。巷道扩大为道路后,林觉民烈士和女作家冰心的故居,有相当部份被保存下来。

郎官巷

郎官巷,在杨桥巷南,南后街的东侧,巷的东头通福州市内闹区八一七北路东街口。 郎官巷也是宋代就有的坊埠。据清《榕城考古略》载:宋刘涛居此,子孙数世皆为郎官,故名。宋代诗人陈烈原籍长乐,迁居福州时也住在郎官巷。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的故居也坐落在巷内。郎官巷西头巷口立有牌坊,坊柱上有副对联:“译著辉煌,今日犹传严复宅;门庭鼎盛,后人远溯刘涛居。”

塔巷

塔巷,在郎官巷之南,东能八一七北路闹市区,西能南后街。据《榕城考古略》载:“旧名修文,宋知县陈肃改名兴文,后改文兴。今呼塔巷,以闽国时建育王塔院于此也。”此大塔位于巷北,并有塔院看管,被视为福州文运兴盛的象征。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塔还在,以后未见记载。清代在巷内砌造半片的小塔,作为古迹纪念。50年代,小塔移置巷口坊门之上。 塔巷旧有旌孝坊,为明代孝子高惟一立,流传有一首赞誉他诗曰:“三年流水如君少,一片天然孝子心。昨夜三山明月照,不知甘露洒幽人。”至今仍传为美谈。

黄巷

黄巷在塔巷之南。隔着南后街,与衣锦坊东西相联。据志载。晋永嘉年间(307-312的)中原黄姓人家避乱入闽,落户在此,故称黄巷。唐代崇文馆校书郎黄璞退隐归居这里,黄巢兵入福州。“以璞儒者戒无毁,灭炬而过。”宋代崔大夫及第,一度改名新美坊,后称新美里。明代侍郎萨琦亦居此巷。巷内有一“唐黄璞居”石碥,50年代初期还有人见过。

安民巷

安民巷位于黄巷之南,隔着南后街与文儒坊相对,安民巷旧名“锡类坊”,它改名“安民”,与黄巢入闽有关。据《福州地方志》载:“因唐代农民起义军黄巢入闽时,到此巷即出示安民,故名。”

宫巷

宫巷在安民巷之南,东西两端分别一八一七北路和南后街相接。据清《榕场面考古略》载:“旧名仙居,以中有紫极宫得名。后崔、李二姓贵显,更名聚英达,明得改英达。”

中亭街

这是一条富有传奇色彩的商业古街。

这老福州人的心目中,中亭街就像一种商业象征,时刻都在牵动着榕城关注的目光。

“挤得就像中亭街”——福州人至今仍流传的这句口头禅,形象地道出了这条古街的千载繁华和其特有的商贾气息。

当城市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让中亭街的商业地位渐渐为榕城人所淡忘的时候,世纪之交的一项浩大工程,再度让这条古街成为榕城百姓瞩目的焦点。

缘于宋代的中亭街是福州商业史的骄傲。当已经衰败、破旧的中亭街即将揩去千年岁月风尘的时候, 我们不禁要为福州改造中亭街的浩大工程而欢呼。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面对残酷无比的市场竞争,我们不禁又为中亭街能否复兴千载繁华而忧思。我们知道,中亭街的再度辉煌,仅有历史的沉淀和恢宏的建筑是远远不够的。她同样需要准确的商业定位并历经变幻莫测的商场洗礼。 毕竟,中亭街首先是商业街而不是观光街。它的气派和恢宏,并不一定与客流量成正比。

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狼烟四起的榕城商界,再也不是靠某种地利或环境就能创造商业神话的时代。更何况,现在不少福州人还有购精品、名品到鼓楼的消费习惯——位处台江区的福州亚细亚购物广场的沉沦,曾经让福州不少商人发出“台江开不了高档商业城”的感叹。

大手笔的中亭街能否从此扭转“乾坤”,一雪台江商界的“不白之冤”?

参考资料:

http://www2xycn/7cd_cnaspArticleID=1432

孩子,先坐下来喝杯茶,婚姻的事没有你想象中的简单。

1。你们才刚接触,对对方都有好感,这挺好的

2。但是刚接触了这么一会,女方就急着向你透露出的她的意愿,;了解你家庭状况,愿意嫁给你==,你难道不觉得这太快太快了吗?

3。18岁,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子,而且初中都没毕业的,虽然没有带有歧视的眼光,但是文化在很大程度决定着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加上生活阅历的不足,很难说她现在的想法是不是一时兴起,或者是其它的因素影响,并非经过深思熟虑的,这为你以后的生活就留下了隐患。

4。关于爱与不爱,我不习惯一上来就说这些,爱不是这样的,水到了才会渠成。

5。对于刚接触的你们,说这么多应该够了以后的慢慢来吧可以先交往看看,但是最好不要答应结婚的事 还有不明白的,可以追问或者PM

福建历史名人系列之一(王审知)

王审知(862年—925年),字信通、祥卿,号白马三郎,河南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五代时期闽王,909年-925年在位。自光启元年(885年)入闽直到去世,在闽39年,其中在福州32年,先后任福州观察副使、威武军留后、检校刑部尚书、威武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右仆射、检校司空、特进检校司徒、检校太保、琅琊王、中书令、福建大都督长史、闽王等。

唐僖宗中和五年(885年),与其兄王潮、王审邽随寿州(今安徽寿县)变民首领王绪转战福建,因王绪多疑猜忌,王潮遂发动兵变,囚王绪。其后王潮扩张其势力,于昭宗景福二年(893年)攻克福州,逐渐占领今福建省全境,王审知时任福建道观察副使。干宁四年十二月初六(898年1月2日)王潮过世,王审知袭福建道观察使、威武军节度使,后又受封为琅琊王。后梁太祖开平三年(909年),再受封为闽王。王审知出身贫苦,故能节俭自处,在位时省刑惜费,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并称臣于中原。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去世,谥忠懿王,庙号太祖,其子王延翰继立。

王潮、王审知兄弟自中原南下,带来大批族人,所以至今仍被不少福建、台湾王姓家族奉为始祖,王审知且被福建移民尊为开闽圣王。又由于喜乘白马,并于兄弟中排行第三,军中常称“白马三郎”,死后为闽北居民立庙奉祀,号“白马尊王”,现在马祖还有数座白马尊王庙。

王审知重视社会的安全、稳定工作。光启二年(886)八月,王审知兄弟带兵攻打泉州,杀了贪赃枉法、无恶不作的泉州刺使廖彦若。在福州的福建观察使陈岩迫于形势,承认王氏兄弟,并疏请唐朝廷委任其为泉州刺史,泉州面貌很快好转。大顺二年(891),陈岩病卒,内弟范晖在福州自称留后。景福元年(892),王审知兄弟为了统一福建作了周密准备,经过一年三个月的苦战,终于在景福二年(893年)五月二十一日,打下了福州城。王氏兄弟入城后,亲自"素服葬陈岩"、"厚抚其家属",取得安定局面。随后,王氏兄弟还立刘行全庙祀之,大得人心军威大震,传檄四方,建州徐归范、汀州钟全慕,以及山区、沿海等处游散的武装力量都相继归顺,全闽得到统一。王审知采取种种措施,使福建境内的社会秩序得到安定、稳定,为福建的经济、文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王审知很重视经济开发,主要表现:第一、发展水陆交通。天复元年(901)他在筑罗城的同时,挖护城濠,建有去思桥、津通门等。天佑三年(906),王审知又在福州正街(今东街口北)毛应桥南筑还珠门,建南关桥(今称安泰桥),还开河通沃桥浦,引潮贯城,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建沙合桥(又名九仙桥)等。第二、扩大内外贸易。他执政时,取消闽江流域的关卡,以便货物畅通,以保山区、沿海城市的物资交流。同时,他在黄岐半岛开辟对外贸易港,史称"甘棠港"。随后福州与朝鲜、印度、苏门答腊的三佛齐等国家,都经常有使者和商旅往来,在福州等地进行经济、文化等贸易活动。舶来品有象牙、犀角、珍珠、香药等应有尽有。第三、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他委派有生产经验的颜仁郁管理农业,又派得力的官吏"出巡州县,劝课农桑",把因战乱而流亡各地的农民尽数招抚回乡,给予合理安排,鼓励他们开荒造田,发展生产;他为了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决定凡耕种"公田",其税"什一","敛不加暴"、"莫有出征之役"等来减轻农民负担,他还鼓励农民栽种茶树,大量生产出口茶叶等,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他重视兴修水利,如修浚福州西湖,把原来周围20里的西湖,扩展到40里,灌溉闽县、侯官两县民田;他在福清筑海堤,防潮护田,灌溉民田数千亩。第四、发展手工业发展。如闽北山区,办有很多茶厂,官焙有38处,民焙有1336处。在福州西南,王审知建炉治13所,供铸造用。在建阳,陶瓷业也较发达。在汀州置铅场,铸铅钱和铜钱。后来又铸大铁钱,以五百文为贯。当时手工业生产发展很快。王审知任职期间,福建经济建设有很大发展,出现了"时和年丰,家给人足"的现象。

王审知重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他重视使用人才,到福建以后,安置了大批的中原流民,特别对文人业士很爱惜,专门设招贤院等机构来接待他们。当时避乱入闽的有诏相溥之子王唐相涉从弟杨沂、知名进士徐寅,还有中原人士杨承休、郑璘、韩偓、归傅懿、杨赞图、郑戬等,王审知聘任他们做闽国官员,发挥他们的才干;王审知对福建的知名文人也礼聘他们做官,如任翁承赞为相,黄滔为节度推官等;王审知对义存、师备、神晏等宗教界名流也很尊重。王审知如此爱护文人,使当时福建,特别是福州地区诗文进步很快,陈衍说:"文教之开兴,吾闽最晚,至唐始有诗人;至唐末五代,中士诗人时有流寓入闽者,诗教乃渐昌,至宋而日益盛。"

王审知重视发展教育。他采纳了翁承赞的建议,在福州"建四门学(高等学府),以教闽中之秀者",选知名人士黄滔等担任"四门博士"。在王审知的倡导下,当时州有州学,县有县学,乡僻村间设有私塾,"幼已佩于师训,长者置国庠",使文化教育事业大大发展。

王审知重视搜求书籍。天佑元年(904),王审知组织了大批知识分子,搜集缮写各家遗书,奉献给唐政府,充实编史资料,又为徐寅刊印《钓矶文集》等,为抢救和保存祖国的文化遗产作出了贡献。王审知还修复和创建许多寺和塔,他在主政时,兴建和修复了260座寺和6座塔,这些寺塔有的为后代留下了价值的文物,也就是旅游资源之一。

王审知为唐末五代时期福建的社会安定、稳定、经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显著成绩,受到后人的好评。

福建历史名人系列之二(柳永)

柳永(约971-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字景庄,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出身于儒宦世家,工部侍郎柳宜少子,景佑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世称柳屯田。柳永为人放荡不羁,仕途更为坎坷。时人将其举荐于仁宗,却只得四字批语:“且去填词”。仕途无涯,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流连于歌楼舞榭,沉迷于声色词曲,潦倒终身,竟由群妓合金而葬。

古人读书多为做官,词于唐代诞生至宋,填词名家亦多在仕途。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柳永,可算得上我国第一位专业词人。

柳永出身于世宦家庭,虽非汴人,但自幼年起就生活在都城东京(开封),在东京的文化艺术氛围的熏陶之下,他表现出了“善为歌辞”的天才,亦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成为乐工、歌妓们的朋友。《避暑录话》载:“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柳永的词,婉约美妙,很受听众的喜爱,连仁宗皇帝也爱让待从乐师反复演唱柳词。可是柳永没有想到,他的爱好和行动,却被人讥笑,说不是上等人所为,说他有才无行。他的词名满天下,是为婉约派创始人,都因词而坎坷一生。当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时,仁宗皇帝批曰:“且去填词。”从皇宫里传出的这句影响他一生的活,并没有将柳永吓倒,他以反抗的态度公然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一如既往地填词、交友,他实际上是皇帝任命的专业词人了。他除了在开封生活以外,还到过南方一些城市,过着一种流浪的浪子生活。他的《乐章集》收词近200首,其中不少篇章表现了都城东京的繁华美丽,像元宵节的千门灯火及九陌香风,清明节前后的斗草踏青及斗鸡走马,场景都十分热闹。那首被传涌千古的《雨霖铃》,就是他离汴时与恋人分别的伤感之作。

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已经47岁的柳永,迫于各方面的压力,终于考取了进士。从而结束了专业词人的生活。

政治上的抑郁失志,生活上的特殊经历,以及他的博学多才,妙解音律,使这位“浅斟低唱”、“怪胆狂情”的浪子,成为致力于词作的“才子词人”。由于柳永对社会生活有相当广泛的接触,特别是对都市生活、妓女和市民阶层相当熟悉。都市生活的繁华,妓女们的悲欢、愿望及男女恋情,自己的愤恨与颓放、离情别绪和羁旅行股的感受,都是其词的重要内容。此外,也有一些反映劳动者悲苦生活、咏物、咏史、游仙等作品。大大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他接受民间乐曲和民间词的影响,大量制作慢词,使慢词发展成熟、并取得了与小令并驾齐驱的地位。在词的表现手法上,他以白描见长;长于铺叙,描写尽致;善于点染,情景交融,抒情色彩强烈;语言浅易自然,不避俚俗,使其词自成一格,广为流传。

柳永在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方面都有新的开拓,标志着宋词的重大变化,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词音律谐婉,平易轻约,更善情景之融。叶梦得《避暑录话》中言称:“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足见其靡盛,而纪昀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倍加推崇:“诗当学杜诗,词当学柳词。”著有《乐章集》,其词中名篇有《雨霖铃》、《凤栖梧》、《八声甘州》、《望海潮》等。柳永生平散见张宗橚《词林纪事》和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等。

福建历史名人系列之三(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祖籍福建邵武,生于秀州华亭(今上海松江县),曾在徽宗朝内任太常少卿等职。

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中进士,任镇江府学教授;三年后升为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李纲素怀赤诚报国之心,面对山河破碎,激昂万分。他希望北宋君主能像汉武帝一样“勒兵十万骑,横临边朔”(李纲《念奴娇•汉武巡朔边》);像光武帝一样“早复收旧物,扫清氛祲,作中兴主。”宣和元年(1119年),李纲上书徽宗,建议整修军备,抵抗金军入侵。徽宗不纳忠谏,反而将他贬谪到边远的南剑州(今福建)沙县充当一名监税小官。

宣和七年冬,金兵大举南侵后,李纲冒死上血书,请宋徽宗赵佶禅让帝位于太子赵桓。宋钦宗赵桓即位后,虽然下令抵抗金军,但心里却七上八下没主意。宰相白时中、李邦彦两人劝说宋钦宗逃跑。李纲得知消息,立刻求见宋钦宗,说:“太上皇(指宋徽宗)传位给皇上,正是希望陛下能留守京城,陛下怎么能走呢?”李纲严正陈词驳斥白时中等人认为京城城池不坚固,无法固守的逃跑主张,说:“天下的城池,没有比京城更坚固的。只要皇上督率抗战,哪有守不住的道理。”宋钦宗迫于无奈,只好任命李纲为尚书右丞兼亲征行营使,负责防卫京都。李纲发动军民严密布防,于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打退金兵对京城的围攻。

同年二月,朝中一批投降派大臣借姚平仲偷袭金营失败一事,大肆造谣,说李纲闯了大祸,援军已经全军覆没。宋钦宗听信投降派的话,一面派使者到金营赔礼,一面把主战派的李纲、种师道撤职。这个消息一传出,京都军民个个气愤。陈东等数百名太学生上书,数万军民集会要求李纲复职,宋钦宗被迫复用李纲。不久,将李纲调出京城,任河北宣抚使,旋以“专主战议,丧师费财”之罪,贬为毫州明道宫提举。

是年秋,金兵又大举南下,宋钦宗急忙下诏起用李纲。李纲虽奉诏率军北上勤王,但京城已经沦陷。次年五月,宋高宗即位后召李纲回朝担任宰相。李纲为相后,积极改革弊政,充实国库,整军备战,并提出许多抗金的主张,积极起用抗金派将领,南宋朝国力为之一振。宋高宗虽然用李纲为相,但他实际上却是宠信黄潜善和汪伯彦两个亲信。李纲极力主张北伐、反对迁都江南,触犯了黄潜善、汪伯彦一伙,在相位仅75天就被免职。自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起,李纲先后被放逐鄂州(今武昌)、万安军(今广东万宁)等地。

绍兴元年(1131年),宋高宗迫于朝野的呼吁,再次起用李纲,先后任命李纲为荆湖广南路宣抚使兼潭州(今长沙)知州、江西南路安抚制置大使兼隆兴(今南昌)知府等职。李纲一方面积极招抚流亡,发展生产,整饬军政;一方面再次上书宋高宗要他认真反省得失,待机北伐。但,宋高宗不仅不体谅李纲的爱国之心,反而处处节制他。李纲悲愤地感到:“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兵戈凌灭。豪华销玉,几见银蟾圆缺。”逐此产生了“休问六朝兴废事,白萍红蓼正凝愁。千古一渔舟”的念头,绍兴九年,愤而辞职。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这位与宗泽、岳飞、韩世忠同为后世敬仰的民族英雄,在福建苍山松风堂含恨逝世,年仅58岁。他死后葬于福州怀安桐口大家山。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英雄,南宋理学家朱熹、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先后在福建邵武、福州创建李纲祠。

福建历史名人系列之四(朱熹)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又号称晦翁),别称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尤溪县)。南宋儒家学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哲学家、经学家之一,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南宋“闽学”的创始人。

朱熹于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中进士,历任泉州同安县主簿,知南康军、提举渐东茶盐公事、知漳州、知潭州、焕章阁待制兼侍讲等职。平生不喜为官,“仕于外者仅九考(共九年),立于朝者四十日”(《宋无学案.元晦学案》上),一生主要的时间(约四十年)在福建讲学。晚年卷入当时进行的政治斗争,被夺职罢祠,其学被定为“伪学”,其人也被定为“伪学首魁”,直到去世之时“罪名”尚未解除。但朱熹死后不久,“党禁”解弛,朱熹的地位开始日渐上升,最终成为配享孔庙的“孔门十哲“之一,而其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而且还远播海外,如李朝时期的朝鲜、德川时代的日本,“朱子学”在政治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朱熹幼承家学,其父朱松是杨时弟子罗从彦的门人,少时又师从属于“洛学”一派的胡宪、刘勉之、刘子0。他早年为学博杂,泛滥词章,出入佛老,对各种学问有着极为广泛的兴趣。从二十四岁起,他受学于罗从彦门人延平李侗。才开始真正走上理学的发展道路。在经过了长期的刻苦研究之后,朱熹终于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哲学家、经学家。朱喜的学问渊博,于学无所不窥,在先秦诸子、佛道思想、史学文学、天文地理、文字音韵、训诂考据、典章尔律等许多方面,都有相当深要入的研究及不小的成就。更重要的是,朱熹以继承二程“洛学”为己任,广泛吸收了周敦颐、张载、邵雍等北宋理学家的思想养分,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构建起一个规模庞杂而又不失缜密精致的思想体系。

在经学方面,朱熹有许多著作,如:《易》有《周易本义》、《易启蒙学》、《蓍卦考误》、《易传》、《古易音训》、《损益象说》、《易答问》、《朱文公易说》等;《书》有《书古经》、《书传辑说》、《书说》、《文公书说》、《书经问答》等;《礼》有《仪礼经传通解》、《仪礼经传图解》、《朱子井田谱》、《礼记辩》、《仪礼经传通解续》、《朱子礼纂》等;《孝经》有《孝经刊误》、《孝经存异》;《四书》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论孟精义》、《中庸辑略》、《大学集传》、《大学详说》、《大学启蒙》、《论语要义》(两种)、《论语训蒙口义》、《论语详说》、《孟子集解》、《孟子问辨》、《四书音训》等。以上还是不完整的统计,但仅从以上这个书目就足以说明朱熹在经学上的成就。在这些著作中,影响最巨的无疑当推《四书集注》。自元朝中期后,此书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解释,一直到清末废除科举为止。朱熹于《四书》几乎用了他毕生的精力,他早年着力于《论语》、《孟子》,晚年尤工于《大学》、《中庸》,辨析毫厘,远在《易本义》和《诗集传》(这两书了为明清科举功令)之上。至于对《大学》分经传、补“格致”,那是出于其经学中的“宋学”之主观立场,此点虽有论辩之余地,却也属可以理解的举措。

朱熹治经,既重汉唐注疏,又不一味推尊,其方法如其在《论语训蒙口义》中所说的:“本之注疏以通训诂,参之释文以正其音读,然后会之于诸老先生之说,以发其精微。”自义理之学兴,学者多以为得孔孟不传之统,对汉儒经注颇为鄙薄,朱熹认为这是不恰当的。所以,他努力把训诂与义理结合起来,这是朱熹对经学的一大贡献。正如钱穆指出的:“朱子于经学,虽主以汉唐古注疏为主,亦采北宋诸儒,又采及理学家言,并又采及南宋与朱子同时之人。其意实欲融贯古今,汇纳群流,采撷英华,酿制新实。此其气魄之伟大,局度之宽宏,在儒学传统中,惟郑玄堪在伯仲之列。惟两人时代不同,朱子又后郑玄一午年,学术思想之递衍,积愈厚而变益新。朱子不仅欲创造出一番新经学,实欲发展出一番新理学。经学与理学相结合,又增之以百家文史之学。”(《朱子新学案》)

朱熹一生著述极丰,是中国历史上著作最多的儒家学者之一,《宋史.艺文志》中著录者有四十余种,未著录的尚有二十余种,另外由其弟子或后人编纂的著作也有二十余种。全祖望在《宋元学案》中称他“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矣”,并非溢美之虚语。朱熹著作中最重要、最有影响的,除《四书集注》外,当推《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朱子家礼》。

福建历史名人系列之五(洪承畴)

洪承畴(1593—1665),字彦演,号亨九。福建南安英都霞美乡(今良山村)人。

洪承畴自幼聪明好学,思绪敏捷,深受老师喜爱。他7岁上溪溢馆启蒙。8岁时,外祖父逝世,他就应用“三字经”口诵简短祭文,在场亲友皆称赞。11岁时,辍学帮助母亲卖煎豆腐,因帮助水沟馆学生做对子,熟师洪启胤探知情况后,免费收洪承畴入学读书。从《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到《孙子兵法》无所不读,学识渊博。有一次他写一篇读书心得,老师看了拍手叫好,并写了“家驹千里,国石万钧”的评语,赞扬洪承畴年少就胸怀大志。后来洪承畴又转到泉州城北学馆念书,学业成绩优异。

万历44年,洪承畴考中二甲第17名进士。洪承畴从此进入仕途,历官刑部主事,朗中,两浙提学道佥事,江西兵备道按察副使。天启七年,任陕西督粮道参政。崇祯三年,洪承畴迁延绶巡抚,征剿农民起义军。四年,任陕西三边总督,于陇东晋西追剿义军。七年,授兵部尚书,总督关外五省军务。十一年,率部于潼关南源大破义军,李自成败走商洛山中。这十年间,洪承畴转战北国沙场,采取集中兵力,逐个围歼战术,大挫义军,为明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十二年,洪承畴又授蓟辽总督,成为明末重臣。

崇祯十三年,清太宗率兵包围锦州,边关告急。十四年,洪承畴授命率八总兵,十三万军队,一年粮草,出山海关驻镇宁远,往救锦州。洪承畴主张且战且守,步步为营,令敌自困,然后解围。而兵部尚书陈新甲别有用心主张速战解围,并派张若麟任监军,从中作梗,洪承畴难以从容布阵。加上粮草被劫又无援军,兵无斗志。总兵王朴率部先逃,各军纷纷奔命,又遭清军伏击,损失惨重,退守松山。洪承畴被困松山城达半年之久,粮尽援绝,处境艰难。十五年二月十八日夜,松山城守副将夏承德与清军密约为内应,松山城破,洪承畴被俘。

洪承畴被送到盛京,清迁命其剃头易服投降,洪承畴拒不剃头,延颈承刃,“只求速死”,且又绝食七日,仍然“求死不得”。原因是皇太极接受范文程、张存仁的意见,一心想争取洪承畴归顺,礼贤恩厚,亲临囚室,解貂裘衣之。洪承畴经多方面揣摩,眼见明廷政治腐败,无可挽回。又看到清廷勃勃兴起,两朝之君襟怀两样,以清代明,大势所趋。即表归顺之意。但有两年时间,洪承畴仍在观测时局变化,不任官,不为清廷效劳。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崇祯帝吊柳树,洪承畴看到明王朝已将彻底崩溃,为了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减少生灵涂炭,才决心为清廷统一中国效力。

顺治元年五月二日,洪承畴随清军入京。多尔衮接受洪承畴的意见,先遗官宣布王令,录用明朝降臣,设府县施政,稳定社会秩序,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掠财物,约束军纪,秋毫无犯;免除三饷,民有轻负之喜。洪承畴仍以太子太保、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原衔,入内院佐理机务,授秘书院大学士。洪承畴借助参与国家大计之机,对清朝的政权建设、稳定社会秩序提出一系列措施,诸如袭明制、行保举、选人才、学汉语、读儒书等,促进社会发展。

顺治二年,洪承畴授命招抚江南各省总督军务大学士的重任,采取“以抚为主,以剿有辅”的策略。在政治上联络族汉地主,以“原官留任”为条件,招抚安徽、江西要地十三府,招降郑芝龙,清军入闽;军事上以瓦解前明兵部尚书张缙颜的抗清力量为重点,使豫、鄂、湘诸省四十余寨“渐次驯服”;文化上则连续开科取士,(传说有“状元不满中,汉女不入官”的条款)弘扬民族文化传统,使新进之士有机参与朝政;经济上疏请准予减免苏杭赋税,停征漕粮等。这些措施,对缓和民族矛盾,减少兵火洗劫,生灵涂炭,减轻人民负担,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生产发展,均起了积极作用。

还记得“徒步全中国第一人”吗

生存记忆

说起驴友的老祖宗,或许要追溯徐霞客、玄奘、法显乃至许多宗教创始人,如佛教释迦牟尼,耆那教玛哈维拉,拜火教琐罗亚斯德,摩尼教摩尼,基督教耶稣,他们有过漫长的游历,阅尽人间百态而悟道,就近几十年而言,全民偶像级强驴则无可争议是他!那个发愿走遍中国的余纯顺,现在已辞世26年了……

年初偶然说起余纯顺,作家张敏熙说最让她感动的是,艺康摄像馆的老板曾书亮,将镇店之宝唯一的尼康相机送给余纯顺,这让她许多年后仍对曾总保持敬意,而我和余纯顺是路上偶遇,甚至谈不上认识,事后看了艺康橱窗展示的大幅写真照片,才确认是他。

那一年盛夏,烈日曝晒,透不出一丝风,白晃晃的316国道空无一人。我在局下街边等着理发,忽然眼前一亮,一个四十多岁虬髯大汉,腰圆膀粗,脸庞黝黑,背着包从县城方向走过来,步履沉实,大步流星,仿佛唐传奇里的“昆仑奴”,裹挟着旷野气息呼啸而过,后背的马甲橘黄而醒目的“徒步中国”字样,跟旁人边走边聊,我后来才知道是当地记者,在余纯顺离开古田时送上一程……

也不知是马甲上的字吸引了我,还是那人粗犷的气质震撼了我,我情不自禁跟上,走了十几二十米,那壮汉回头冲我笑了,然后另两个人也回头,我有些不知所措,烈日下傻乎乎的,若无其事地把目光投向旁边的田野,实在想不出什么理由,要在这种天气里跟踪几个陌生人。所以当他们拐向凤都路口,我就悄悄往回走了,过了一会,我在理发店看到俩记者也往回走。过完暑期我回到学校,第二年夏天再得知下落,他已躺在罗布泊滚烫的沙海,身体朝着故乡上海的方向,再也起不来了……

这是我对余纯顺仅有的印象。那时他刚过独驴生涯八周年纪念日,进入古田那天是第九个年头的开始,谁又能料到不到一年功亏一篑!有关余纯顺当年的细节,时任《古田报》总编陆汝明先生曾撰文回忆:

1995年的7月2 日,自广东进入福建的余存顺从福州到古田。10天前我通过省城媒体的简讯,对余纯顺历经七度寒暑决意孤身一人走全国的壮举刚有所了解,而今壮士莅临,我自然不会放过采访他的机会。

余纯顺是6月22日告别福州经由闽清北上的。到达古田之后,他计划取道南平、武夷山离闽,于冬至前后到达苏州。

7月2日那天,骄阳当空,空气燥热得仿佛随时都可能发生自燃。余纯顺身背绣有“徒步全中国/上海一台湾 /1988一1995”文字的行囊,在闽清一古田的203省道上,没走一里地,汗水早已湿透了他的灰色衬衫和深蓝色的长裤。

第一件事,是到邮电局(所)盖“古田县城关”的邮戳,在他那厚厚的16开本的邮戳本上是第1433枚;第二件事,只要有条件,就抓紧冲洗沿途拍摄的胶卷,将照片连同 旅游 日记寄给在上海的父亲,他因此和古田“艺康影楼”的老板和摄影师成了朋友。

余纯顺1988年7月1日跨出“走遍全国”第一步,曾11次渡长江,17次过黄河,行经23个省市区和32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其间历尽千辛万苦,承受无数次生与死的搏战,到达古田行程已达39952公里。因此,他走烂了56双鞋,磨出过200多个血泡。在西藏与之邂逅的外国人,惊叹之余大都对他的举动百思不解,有的干脆称他是“二十世纪中国最末一个古典式的殉道者。”

人们闻讯纷纷赶来争睹壮士的风采,了解他的传奇经历,直到7月11日余纯顺离开古田那天,走出了两公里地,还有六七个人骑摩托赶来赠送盘缠,并请他签名留念。分手时,余纯顺红着眼圈对记者说:“七年中,我在哪个县城都没像在古田呆这么长时间。古田人对我的激励,将化为我前进的动力!”

那一年我21岁,厌倦了小城的人情世故,内心极其苦闷,是那次短暂的邂逅,让我对远方有了莫名向往,多年以后我也走在路上,走过西南、西北许多无人区,遭遇狼群,听过虎啸,历尽苦辛,九死一生!壮哉,余壮士!此道不孤,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与你有关!雷殿生,一个早年也在路上遇见过余纯顺的后起之驴,他在余纯顺死后12年历时31天,徒步终于走出罗布泊,总算完成余纯顺的遗愿,而我却一再蹉跎,至今也没有如愿进入罗布泊!

余纯顺是迷失了方向死于高温气候,他太自信了,拒绝了向导和GPS导航。雷殿生进入罗布泊的前一年盛夏,我带两个驴徒步穿越巴丹吉林沙漠,其中一个家伙也嫌弃向导,被我骂得体无完肤。即使长期生活在沙漠中的人也会迷路的,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太渺小了!只能顺着它的脾气,根本谈不上征服,说什么征服,能捡回一条命就算老天爷慈悲了。自从十六年前一个人穿越麦克马洪线活着回来,我对于自己的生命和这个世界,只有深深的敬畏而没有任何不恭!

作者简介:欧阳瑾,福建古田人。资深媒体人,自由学者,近二十年专注于全球政治与宗教意识形态研究。曾有过长达十余年的西南、西北及中亚、南亚、西亚的游历生涯。近年着力于闽东北山区 社会 学和民俗学田野调查,发起“本地人用本地话讲本地故事”的民间文创活动,已完成百余万字《闽江边的中国》丛书即将出版,并已陆续翻译成外文发布于全球亚马逊平台。

这条小巷的尽头就是舒婷在鼓浪屿的旧居——中华路13号。无数的人在鼓浪屿上找寻的地方……舒婷在她的《真水无香》这本书中写道:所住的是丈夫的祖居,这座红楼多年来失修,外观堂皇优雅,镶嵌玻璃窗门呀雕花栏杆什么的,内部却渗漏灰泥脱落……

知道舒婷是在读中学的时候,缘于她那美丽的诗歌,那诗歌曾深深地牵动着一颗年少的心。 鼓浪屿,已记不清是何时何因缘第一次出现在我的常识中,只记得,每次想到 鼓浪屿,都会想到那里住着一个能写出荡人心魂的诗歌的女诗人。

这样的记忆,就这样或轻或重的在心头萦绕。去那个美丽的地方寻找美丽的诗歌,一直是一个梦想。这样的梦想,也一直或轻或重的在心头萦绕。直到这个暑假,当我走下渡轮,踏上 鼓浪屿的土地,时光也悠悠地过去了近三十年,那记忆还在,那梦想依然热切。

在去 鼓浪屿之前,我就开玩笑地对女儿说:“在鼓浪屿,说不定能邂逅舒婷。”女儿一笑,不置可否,显然,女儿对诗人的喜欢远逊于我。过了一会,她又告诉我说舒婷已经不住在 鼓浪屿了。我也一笑,这个消息丝毫没有破坏我的心情。我是去寻找一个记忆,一个梦想,这个记忆这个梦想就在那个海岛上。缘于诗人,但又不必非得有诗人。我知道诗人现在已离开了鼓浪屿,原因就是不堪寻访者的打扰。曾经有一段时间,诗人的住处—— 鼓浪屿中华路13号——被标记在 鼓浪屿 的旅游地图上。于是,诗人宁静的生活便被打乱了。总有人以热爱诗歌的名义去惊扰诗人。诗人不胜其烦,一再找相关部门抗议,最后,诗人的住址终于从旅游地图上消失了。但还是会有导游带着熙攘的人群来在巷口,说起《致橡树》。那一群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被诗人的诗歌感动过的有几个人呢?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的是,真正被诗人的诗歌打动过的人,不会以这样一种方式去来面对诗歌的诞生之地。

我没有打算去拜访诗人,也不敢奢望能见到诗人,那都不重要。我只是去寻找诗人通过诗歌给我的一个记忆,一个梦想。我想,诗人肯定会懂的,以诗歌的名义。

来到鼓浪屿时,已是下午两三点钟了。到住处休息整顿好之后,便直奔日光岩而去,那是离诗人最近的地方。诗人在诗歌和文章中不止一次地提到过这个名字。诗人在文章里说她每日里开窗都要与日光岩对视,日光 岩上总密密匝匝的一群人,“象一顶皇冠”。我没有直接去诗人曾经的住处:中华路13号,我想先去看看诗人曾经每天要面对的风景。

日光岩的入口处有一面长长的石碑,石碑上刻着几首和 鼓浪屿有着的诗歌,中间就是诗人的诗歌《 日光岩下的三角梅》,这首诗写于1979年8月,我站在碑前把诗歌默读了一遍,那些美丽的句子依然给我深深的感动:即使身在异乡他水,只要想起, 日光 岩下的三角梅,眼光便柔和如梦,心,不知是悲是喜。诗人曾经每天安静地面对着 日光岩,面对着日光岩下的三角梅,那些美丽的句子就是在这样的安静中从诗人的心中汩汩流出。如今,诗人离开了这里,离开了让她眼光柔和如梦的三角梅,当诗人有某个时间再想起她在日光岩下的美丽时光,想起那些让她感动的三角梅时,诗人的心,究竟是悲是喜呢?

读完了诗,便开始攀登日光岩。 日光岩是鼓浪屿的最高峰,登上峰顶时,正值日落时分,风景美丽无比,那海,那天,那云,那些红红的房子,那些葱郁的林木……美中不足的是,游人太多,摩肩接踵,让你无法安静的欣赏风景。这样美丽的风景,诗人肯定无数次的看过,并且,诗人看风景的时候,肯定是没有这么多的游人的。诗人无奈地离开 鼓浪屿,离开日光岩时,那颗敏感细腻的心肯定是忧伤的。

从日光岩顶下来,已是暮色四临,华灯初上了。我知道“中华路13号”就近在咫尺,但我没有去,我想把它留给明天早晨。于是,这个刚刚开始的夜晚,我留给了日光岩后的海滩。躺在海边的沙滩上,吹着凉爽的海风,听着大海的涛声,看着明灭的灯光,脑子里想的还是诗人,还是诗人的诗歌,还是那近在咫尺的“中华路13号”。

第二天早上5点,我起床。这次,直奔中华路而去。沿着福州路,转到龙头路,再转到泉州路,再转,就到了中华路。来到中华路上,我停了一下,稍微有点激动,是为了那久远的记忆,那久远的梦想。我看了一下两边的门牌号,在七十几号。于是,我一个一个的数下去,当我来到中华路15号时,心想,马上就能看到13号了。可当我到下一个门前时,门牌上写的却是11号,单单缺少了13号。我问15号门里的一个貌似清洁阿姨的人知不知道13号在哪,她摇摇头。我本想再问问她知不知道舒婷,最终我没有问,如果她知道舒婷,在我问13号的时候,她一定会告诉我的。再往前走,数字更小了。难道没有13号?难道我从书上从网上得到的这个消息有误?我不甘心,又往回走。在15号和11号中间,有一个小巷。我试着往里走,巷子比较深,靠15号院那边的墙上满是花,我感觉那些花就是三角梅。

继续往里走,功夫不负苦心人。在巷子的尽头,我终于看到了“中华路13号”的字样。那是一个直对着巷子出口的和15号院成九十度的一个院落,有一个小铁门,半开着,铁门上面的石门楼上雕刻着“陈家园”三个字,这三个字排成半圆形,比较奇怪的是,这三个字中,“陈”字在中间,“家”字在右边,“园”字在左边。门旁边的墙上有一个牌子,上写着:历史风貌建筑,建于1936年。我从一篇文章中知道,诗人的先生姓陈,他们住的房子是其先生家的祖产,应该有年代了,这个应该就是。门右旁放着一个好像是洗衣机的东西,还有一个运货的铁板车;左边有几棵竹子向盆花,还有两个灭火器,都好久没有人打理了。

我从那个半开着的门进到里面,来到院子里。院子里红砖铺地,花木扶疏。但也很明显好久没有人打理了,红砖地上长满了青苔,花草都任其自然的胡乱生长,一派荒疏景象。从诗人的文章中可以知道,诗人是喜欢摆弄花花草草的,我想那些花草应该就是诗人曾经侍弄过的,离开这里时没有能够一起带走,诗人走了,花草也孤单。院子里有一个简易的晾衣架,衣架上挂满洗好的衣服,一楼的门开着,说明这里有人住。但从那一架衣服和荒疏的院落来看,住者应该是临时租住在这里的。再从门口放着的运货车来推测,这里的租者应该就是隔壁15号院里的打工者,隔壁的15号院应该是民宿,院门上挂着一个写着“招服务生”字样的牌子。我的目光从花草转向房子,那是一个二层小楼,外墙是红色的,镶着白色的窗框。红白相间,古色古香。对着院门的墙外就应该是日光岩了,但我没有看到,只看到一片高地和其上粗壮的树林。也许诗人所说的开窗就可以看到日光岩是在二楼。我在院子里停了几分钟,沉思着。没有见到有人从楼里出来,因为是早晨,我没有冒然上到二楼。我又一次地环顾了一圈这个院子和这幢小楼,便离开了。

走出院门,走在小巷里,我不住地回头,望向那道门,那个院子,那幢小楼。我知道,我的记忆,我的梦想,从这一刻开始,有了更坚实的存在。脑海中闪现出诗人的一首诗,那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是诗人在长江的轮船上写的,虽然和鼓浪屿无关,但它此刻清晰的出现的我的心中,我不知道是为什么。这首诗的名字叫《神女峰》,谨以此诗,记念我的这次寻梦之旅。诗歌如下: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眺望远天的杳鹤

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海日宜晞发

天风为振衣 陈宝琛题福州岁寒楼别墅海天阁

细看洞中景

方知眼界广 福州永泰方广岩联,林素园撰

眼中沧海小

衣上白云多 福州鼓山联,林世壁撰

宅入先贤传

门听长者车 梁九山复集杜句改署福建福州黄巷老屋门联

座对贤人酒

门听长者车 梁九山手书杜句作福建福州黄巷老屋门联

万里海天臣子

一堂桑梓弟兄 明叶文忠(向高)撰京师福建福州会馆燕誉

安知住世君非佛

想是前身我亦僧 福建福州林阳寺——明·叶向高

百丈松楸驯鹿土

千秋圭节卧牛眠 福州:林则徐墓,在福州北郊马鞍村

半夜丝桐弹霁月

一樽竹史醉清风 陈宝琛题福州双门楼聚春园菜馆

碧涧生潮朝自暮

青山如画古犹今 福州:朱熹题西禅寺,在福州怡山

材拟圭璋方特达

文归雅正薄艰深 乾隆题福建鳌峰书院鉴亭,位于福州

藏书岂为儿孙计

有志都教馆阁登 福州北后街环碧轩藏书楼联龚易图撰

长空有月明两岸

秋水无波行一舟 [清]林则徐题福州西湖宛在堂

春来赏雨延秋月

晓起劙桑夜课蚕 陈宝琛题福建观文书院,位于福州

登丘望海无涯思

摩石听松一适时 陈宝琛题福州岁寒楼别墅海天阁

地出灵泉润海表

天生石鼓镇闽中 ——福州望州亭

福建绅衿一马尾

漳州道府两头牛 嘲福州船政局兼马尾船长沈幼丹、漳州知府

公刘曾画生民策

司稼常担粒食忧 黄乃裳题沙捞越“新福建福州总公司”

古佛由来皆铁汉

凡夫但说是金身 福州:曾异题开元寺,在福州经院巷

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福州:林则徐题鼓山

郊原雨足云归岫

台阁风清月在天 福州:叶季韶题西湖桂斋,在西湖步云桥旁

进退一身关社稷

英灵千古镇湖山 林则徐题福州小西湖李忠定公祠

君欲欺心神未许

汝敢昧己我难瞒 福州:涌泉寺,在鼓山半山腰的白云峰麓

屴崱峰高千壑秀

灵泉胜迹一水幽 福州:鼓山屴崱峰,俗称绝顶峰,可观日出

流连不尽登临兴

俯仰犹思去往情 福州鼓山联,佚名撰

龙门世泽华跗盛

鲸海威名草木知 梁同书寿尹文端(继善)之子为福建福州将

人世大难开笑口

肚皮终不合时宜 福建福州华严寺弥勒龛——近·陈宝琛

桑拓几家湖上社

芙蓉十里水边城 黄莘田福建福州小西湖

山川寄迹原非我

天地为庐亦借人 福州:林兆恩题金山塔

似我空为门外汉

伊人宛在水中央 福州:且菽园题西湖宛在堂

苔壑泉流松荫境

龙峰山抱水环腰 福州苔泉联蔡襄撰

一、朱熹与晦翁岩

话说那一年,朱熹前往长乐讲学,路经石龙岭时被一群歹人劫去衣物。这下朱熹算遭殃了,身无分文,举目无亲。当轿夫,当搬运工,一个文弱书生怎能干这等苦差事?只好化名李铁口在潭头街摆了个看命摊。这朱熹早年研究过麻衣相法,上晓天文,下晓地理;能知过去未来,能断吉凶祸福。没想到今天却派上用场,用它来混口饭吃。

一个外乡人,刚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意哪会好?朱熹摆了一天摊,只给两个人定时、合婚,挣得钱只够吃饭,连旅店都住不起,晚上只好寄宿在土地庙中。 第二天,朱熹刚在街边摆下摊,挂起招牌,迎面来了个戴黑巾穿蓝衫的书生,年纪20挂零。这书生叫刘砥,是额头乡首富。朱熹眉头紧皱,嘴里吱吱唔唔不敢出声。到现在他的早饭还没吃呢,肚中早唱起“空城计”了,真想赚两片铜板混碗饭吃。那书生哪知朱熹的心思,忙安慰道:“先生,你就直说吧,君子看命闻凶不闻吉。” 朱熹故意犹豫好大一阵,才叹了声气:“贵造命相很坏,印堂发暗无光,嘴唇尖削如鼠,是双蛇锁口。恕我直言。”话到嘴边又忍住了。他艰难地咽下一口从腹中泛上的酸水,又接下说:“不出三天,家中必有大难,命定求乞,三十四岁当死。”书生听后扔下几枚铜板,冷冷一笑:“我家有良田千亩,岂能成为乞丐?看命嘴,犬放屁。”说完拔腿就走。街上顿时围过来一大群闲人,朱熹从地上捡起铜板,怕砸招牌忙上前将那书生拦住:“公子留步!我李铁口祸福直断。如若不灵,三天后再来潭头街砸我招牌。我当街从你胯下爬过。” 这一席话果然镇住了半街人,这是哪路神仙?这么厉害?我们不妨也试一试?

这下朱熹时来运转,算命摊前门庭若市……

转眼三天过去了,刘砥一家无灾无难,吉祥平安。他记起三天前李铁口夸下的海口,特意来到潭头街找朱熹算账。朱熹眼尖,见刘砥找上门,心想:坏事了,三天前那番话是随口胡言乱语,为了混口饭吃迫不得以才这样说的。今天可得认真对付了。隔了半条街,他就向刘砥作揖:“公子别来无恙?”刘砥半天玩笑地抓起招牌说:“我今天特地来砸你的招牌。” “该砸该砸!”朱熹急出一身冷汗。好在他脑子转得快,眉头一皱,话头立即一转:“不过,在砸招牌之胶,能让老夫再看一次命相?”刘砥应道:“再看一次有何妨?” 于是朱熹装模作样又把刘砥从头到脚端详一番。最后一双目光停在他的脸上。只见对方印堂发亮嘴唇圆润。“公子,你的命相变了!”朱熹惊叹道:“过去是双蛇锁口,如今变成双龙抱珠。你这是大富大贵的命相。老夫敢断定公子你必定做了件大好事。不然你肯定逃不过此番劫难。”

刘砥听了也怔住了,心想:“这李铁口果我不含糊!他记起三天前发生的那件事。世间的事就有那么巧,你说怪不怪?” 三天前,他离开潭头街回家。算命的话他并未放在心上。走着,走着,他来到偏僻的河边,抬头见前面一株大树上悬着一件东西,摇晃着,定睛一看,高喊:“有人上呆了。”嘴里叫喊,双脚大步奔过去,把那人解了下来。一看,原来是位年轻的孕妇。等那女人醒过来便问她:“娘子为何轻生?” 那女人未曾开口先流下眼泪,叹道:“今春黄河决堤,家乡遭了水灾。丈夫带奴家到这里投亲不遇。上半个月,丈夫不幸病故。埋葬好丈夫,奴家身上一文不名,只好横下心来走这条绝路,幸遇公子搭救。”

他一想:“救人救到底,半途撒手,这孕妇与肚里的孩子还是要死的。”于是,他将那孕妇带到家里,请医生为她看病抓药。临走时,还送了不少钱给那女人。这件事神不知鬼不觉,这李铁口怎么知道呢?看来,此人并非等头之辈。想到这,刘砥放下招牌,竖起大拇指,称赞道:“神,神!” 朱熹摇头苦笑:“一派胡言竟也能当真?我正准备金盆洗手呢!”刘砥向朱熹深深地鞠了一躬,“请先生赏脸,到寒舍一叙可好?”朱熹满脸含笑,答应了,便跟刘砥来到额头。朱熹见刘砥是个正人君子,才将自己真实的身份告诉他,还向他讲述此番离奇的历险记。刘砥见客人就是朱熹,别提有多高兴。他马上唤出胞弟刘砺。兄弟俩跪在地上各自向朱熹磕了三个响头,正式成为朱熹的弟子。

从此,朱熹就留在额头。他在村后额头岩白鹿洞外筑了间精舍,开馆授徒。在朱熹精心教导下,刘砥刘砺两兄弟先后中了进士,金榜题名。从此额头乡改名二刘乡。朱熹开馆授徒的额头岩也改名晦翁岩。真是村以人名,人又以村而益彰也。长乐民间故事分享第二篇

朱熹种墨竹

在朱熹当年讲学的地方长乐三溪紫阳阁外,有一片墨竹林。一丛丛竹竿漆黑如墨,婷婷玉立,婀娜多姿。据说全中国只有三溪这儿才长有墨,这墨竹还是朱熹亲自栽种的呢。

当时朱熹刚从二刘辗转来到三溪讲学,见山上只有松、梅二友,便吩咐刘砥、刘砺两兄弟从晦翁岩移来一丛绿竹,栽在紫阳阁外。每天,朱熹讲学结束之后,将写字时剩下的余墨、洗砚水泼在阁外竹丛上。日久天长,竹子就染成黑色的了,连新生的幼竹也墨黑如漆。朱熹好生欢喜,亲自点了点数,整整九九八十一株。这可是世间的珍稀品种啊!这事很快传遍长乐,传遍八闽大地。许多人特地跑到三溪看墨竹来了。一时三溪村游人如鲫。好稀奇的墨竹啊,墨黑如漆的竹身衬着翠绿的叶子在轻风中摇曳,如同一群风姿绰约的妙龄靓女,真是人见人爱。好多商家财主爱不释手,纷纷向朱熹提出要用重金购买墨竹。朱熹总是面带微笑耐心规劝:“我劝你们还是别买的好。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物。买了你们也种不活,即便栽活了也会变种。”客人们半疑半信,只好乘兴而来败兴而去。

此事传到邻村一个叫邱八的财主的耳朵中。这人心肠歹毒,一肚子坏水。他居然花高价请了当地几个歹仔去偷掘墨竹。那歹仔头叫刘二,家就住在三溪村西头,离紫阳阁不足三百步。他大哥在与元军作战中以身殉国,家中仅剩一个年近花甲的老母。那刘平日游手好闲,时常和一批无赖恶少聚众赌博、打架斗殴。村中的人们都像躲瘟疫似的躲着他。那一夜,天上星月无光,地上寒风凛冽。刘二带丰一群歹仔,各自带上镐头、锄头偷偷窜到紫阳阁下。谁知一行人刚拢近那片墨竹林时,只听“嗖”的一声,从竹林中蹿出一条丈二长水桶精的大蟒蛇,吓得那伙人七魂去了五魄,哭爹叫娘,扔了锄头、镐头没命地跑。有的摔断腿,有的跌折胳膊,有的砸破脑壳。刘二见事情败露,自觉无颜见人,连夜下海当海匪去了。从此没人再敢来偷竹了。村里人就说这墨竹是天上神物,玉帝派大蟒蛇来保护它。朱熹怀着虔诚的心情在紫阳阁岩头写下“溪山第一”四个大字。字体古朴苍劲,与阁外墨竹林相映成趣。

再说刘二的老母,听说儿子干了这种丢人的事后羞愧交加。好忍受不了晚年凄凉的生活和邻里的嘲笑,在梁上拴了根吊绳一走了之。刘家没有后代,尸体扔在破茅房中大半个上午了也没人收拾。朱熹心地善良,亲自领着学生来帮助料理后事。可是朱熹囊空如洗,这丧事又怎么办得起来呢?

此事传到邱八的耳中,他马上派大管家赶到三溪求见朱熹,提出愿出每根一百两银子的天价购买五根墨竹。朱熹正愁无钱料理丧事,听那大管家讲明来意后却又为难起来,只见朱熹背着手在墨竹林里溜达了好大阵后,才咬着牙开了腔:“罢,卖了!反正墨竹长在三溪。”

那大管家千恩万谢,掘了五根墨竹后留下一张五百两银票就走了。当晚,地上又窜出五根墨黑如漆的幼竹。一数,总共还是九九八十一根,真是神了。朱熹购买了一具棺木,替刘二的娘换上一套新装,还亲自为死者写了副挽联:

老松阅世忘年岁

丛竹生孙较短长

出丧那天,村中男女老少身披孝服前来为刘二老母送行。送葬的队伍刚出村东头,就被跪在路中央一位披麻戴孝的男人拦住了。原来是刘二闻讯赶回来奔丧。他见父老乡亲不计前嫌为自己母亲送葬,深受感动,扑在棺木上号啕大哭:“娘啊,我对不起你,对不起父老乡亲。”哭毕,他跪在朱熹面前,掏出一把匕首,当众削下自己的右手食指,决心今后要改恶从善。朱熹忙扶起刘二。为他拭净脸上的泪水,这时鞭炮齐鸣,纸钱飘飞,朱熹领着众乡亲把刘二老母的棺木送入墓地。

此次丧事办得既风光又节俭,仅用去二两银子。朱熹见刘二家一贫如洗,又拿了十两银子给刘二,让他做点小生意。刘二听从朱熹劝导。果然改恶从善,金盆洗水。朱熹又将剩下的四百八十八两银子如数交给村祠堂,交代乡老用这些钱赡养孤寡老人。他还不收分文束修(这个字是月字底),招了十余名贫寒的三溪农家子弟,教他们读书写字。每天上完课,让这些学生帮助村中的老劈柴挑水。在朱熹的教化下,三溪的乡风越来越好。年老孤独的人,每日只要将菜篮挂在门前,就有人代为买菜。水缸的水快用尽时,只要将缸盖揭开,就人有代为挑水。这种乡风一直流传到今天。

再说那邱八,后来把墨竹带到临安,当作贡品献给朝廷,被皇上封了个七品芝麻官,候补闽清知县。谁知那墨竹种下不到两个月,竹竿的颜色就褪了。皇上龙颜大怒,立即降旨将邱八凌迟示众。

三溪紫阳阁外如今仍有墨竹。不少人从这里掘了墨竹移栽到家中,大都种不活。活了的过两三个月后,竹子也褪尽了墨色。更有趣的是从朱熹种竹到今天,一千多年过去了,那丛墨竹仍旧只是九九八十一株。一株不增,一株不减。你说奇怪不奇怪?长乐民间故事分享之第三篇

徐承禧自题求雨诗

光绪二年,长乐调来个新知县,叫徐承禧。徐知县刚上任,下长乐一带就遇上百年不遇的旱灾。五十余天滴雨未下,土地龟裂河底朝天,连榕树都耷拉着枝丫。百姓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纷纷结伴到县衙请徐知县为民祈雨。

徐知县听了民众的呼声后,胸中憋者股闷气。这徐知县是江宁(南京)六合监生,幼年时接受了当时西方的新思想,不信邪,不信鬼,自然也不相信祈雨这一民间陋俗。然而公开反对显然违背民愿。这该怎么办?……天气闷热,连从江边吹来的风也是热辣辣的,带着种烤焦的烟叶的味儿。徐知县吸了口干燥的热风后,驱散了胸中的闷气,脑子开始变清醒了:天气这么干燥,这雨一时半刻是下不了的。天不下雨,祈雨不灵,那时就好办事。一条在他心中酝酿许久的方案也考虑周全!想到这里,徐知县嘴角漾出一丝让人不易觉察的微笑:“好吧,就依你们一回。”

祈雨先要沐浴斋戒,然后脚穿芒鞋,坐上拆去遮阳盖的四抬大轿前往三溪天龙井。天龙井离县城有五十里路。路途遥远。五更鸡刚鸣,徐知县就乘轿出发了,到达天龙井时,已日出三竿了。溪边,早搭起座高达三丈三尺的祈雨坛,上面摆着不少猪头羊头。听说知县要来祈雨,老百姓争相赶来观看,沿溪两岸跪满了民众,万头攒动。传说这天龙井底下蛰伏着一条乌龙。祈雨十分灵验。

徐知县在一群绅老陪伴下健步登上祈雨坛,燃香拜过天地后,在烈日下跪着祷告……随着一声螺号长鸣,人们纷纷搬起祭雨坛上的猪头羊头扔到溪中。顿时鞭炮鸣鼓喧天。沿溪两岸万众齐声呐喊:“龙王爷快下雨!龙王爷快下雨!”喊声震天动地。赤日炎炎似火烧,蓝天底下不见一丝纤云。整个大地像笼罩在蒸笼中似的,闷得人透不过气来。徐知县额上开始沁出串串豆粒大的汗珠,他望了望四周跪着祷告的民众,心中却火灼似的疼,连声默念:愚蠢呀愚蠢!

知县祈雨过后三日,依然赤日炎炎,不见半点雨丝。第四天一早,县衙门外出现了一道白字诗:

徐老真不通,祈雨祈南风。

白天好晒霉,夜晚好凉风。

这首白字诗很有韵味,百姓争相观看。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不到半天时间传遍整个县城。衙差急忙揭下这首白字诗呈给徐知县。徐知县微微一笑,望也不望一下白字诗,连击数下巴掌:“妙哉!此乃天助我也!”竟乐得手舞足蹈,站在一旁的衙差也跟着傻笑。

见衙差转身要走,徐知县忙又将他唤住:“且慢走!”语毕,他从几案上抓起把狼毫笔,随手也写下一诗,叫衙差贴在原来地方。那诗是这样写的:

百姓你莫癫,本县不是仙;

祈雨体民意,靠人不靠天。

徐知县的诗同样吸引了不少百姓围观,并且也很快传诵开了。通过此番祈雨,人们也从中受到一次很好的教育,明白老天是靠不住的。徐知县见时机成熟了,开始着手实施他的方案。他召集来了各村乡绅,发动下长乐一百另八乡民众自筹银子修浚陈塘港,清理东、西两湖。原来长乐虽然地处闽江南岸,但正中央绵亘着一座长达百余里的董峰山,挡住了闽江滚滚东流之水。下长乐数万十亩土地平日灌溉全靠陈塘港,东、西两湖。陈塘港多年失修,四处漏水,东、西两湖淤积严重,原先一千余亩的湖面现今剩下不足三百亩,一遇天旱,数十万亩望天田便颗粒无收。徐知县一接任,就准备修浚陈塘港,清理东、西两湖。但此时大清王朝尾了。官贪民困,各地兵荒马乱,国库空虚,寅吃卯粮。官府哪里能拿出这一大笔钱来?只好交这一计划暂搁下了。没想到这场大旱帮了徐知县的忙。

绅老们听徐知县畅谈兴修水利的一席话后齐声称赞,更为他的一片爱民之心所感动。各村纷纷捐着出祠堂银。徐知县当场捐出一年俸银。银子不够,官府又张贴布告:凡受益田地,每亩收捐银半两,没钱的可以等下季收成时用稻谷抵替。很快就凑足了银子。众人拾柴火焰高,下长乐一百另八乡民众仅用三个月时间就修浚了陈塘港,清理完东、西两湖。第二年,尽管仍是大旱之年,下长乐一带郊原水足,田园丰收。金峰市场上一斗米只卖四个铜钱。

列位现在要问:那第一首诗白字诗是究竟是谁写的?这一首诗也是徐知县写的。他会写好几种字体,写成后让师爷找人在夜深人静时贴到衙门外。第一首诗算投石问路,第二首诗如同煽风点火。因为这时百姓已开始觉悟了。就这样,徐知县没花官府一文钱就为长乐民众办了一桩实事、好事。至今长乐人民仍然怀念这位心地善良的清官。长乐村西,有一条小溪。溪上有一座小桥,千百年来,当地人都叫它“降龙桥”。说起它的来历,却有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不知那朝那代,在溪边的一座祠堂里,一位老秀才教着十多位蒙童。这些蒙童都是十二、三岁光景,正是贪玩的年龄。其中有二位生得与众不同。一位面如重枣、眼如铜铃,其父为他取了一个单名——霸。另一位姓金,本村人氏,也是一个单名,叫做恩。长得是眉如刀剑、鼻如山梁,透着一股豪侠之气。二人平时十分要好。

话说某年四月的一天午后,老先生犯春困,不觉在教案上打起盹来。李霸见有机可乘,便对金恩说,我们何不出去嬉一会。金恩正有此意。于是二人便悄悄溜出大门,来到绿茵茵的小溪滩上玩耍起来。正玩得兴头之上,李霸忽然跳了起来,不顾溪水寒泠,涉过齐膝深的小溪,往对岸冲去。原来,对岸沙滩上卧着一个如鹅卵大小的蛋。李霸捡起蛋,满脸洋溢着笑意,回到了金恩的身旁。金恩感到好奇,定要仔细看看。一个不愿,一个要看,渐渐地争夺起来。李霸东躲西藏,慌乱无措中,把蛋连壳吞咽下肚。然后做着鬼脸,朝着金恩晃动双手,一脸得意。

突然,满脸得意的李霸现出痛苦之色,两眼发赤,汗如雨下,口中连连狂叫,直痛得在地上打滚。狂乱中,李霸滚进溪中。不知为何,李霸的身子一碰到溪水,疼痛就消除了,只是感到口渴的要命。他便大口大口地喝着溪水,不过一顿饭的功夫,整条小溪便被他喝得见了底。望着被自己喝干的溪底,李霸意犹未尽地站了起来,整个身上噼啪噼啪地响着,头上冒出了角,身上长出了鳞。口中连连嚎叫:“我要变成巨龙也!”金恩由同情到惊呆,现在已经十分镇定。看到李霸这好同窗变成这副怪样,发怒道:“你好好地也就罢了,如作恶,我定要学好法术,把你除掉!”李霸变成虬龙后,便一刻也停顿不住,腾身而起,呼呼地向着北方而去。所过之处,狂风大作,大雨倾盆,大树折断,房屋倒塌,人烟之处一片哭声。不过几个时辰,虬龙便来到了江西五岭山,潜伏在深山中修炼了。

再说金恩眼见李霸变成恶龙,腾飞而去,肯定去深山修炼,将来必成祸害。于是他立下决心,要寻师学艺,为民除害。第二日,金恩即拜别先生和父母乡邻,往峨眉山寻师去。金恩一路餐风露宿,直走了半年多,来到四川峨眉山地界。

金恩听人说峨眉山是一座仙山,上有神仙高人。心想,今日来到仙山,肯定能寻到师傅,便把一颗半年多悬挂着的心放了下来。在山脚摘些野果充饥后,找一个丛草厚处躺下身子,便沉沉地睡了过去。不知睡得多少个时辰,迷糊中,只觉一阵狂风刮过身边,金恩“嗖”地一下坐直身子,只见一只猛虎,朝他扑将过来。金恩本能地一躲,然而朝着山坡滚了下去,躲过了猛虎锋利的一爪。猛虎因长时间未曾进食,今天碰到如此美味,怎肯轻易放过。便“嗖嗖”地从高坡上往下猛扑。就在金恩眼看被猛虎撕咬的紧急关头,一位白发老人从天而降,驱走了畜生。金恩惊飞的魂魄刚收进胸腔,顾不得道谢救命之恩,朝着白发老人倒地便拜。原来,这位老人不是别人,正是得道的峨眉老祖。当峨眉老祖问清金恩的身世和来到峨眉的缘由后,面露喜色道:“看你虽然瘦小,却天资聪颖,又有为民除害之志,我且答应你。”金恩欢天喜地地随师傅峨眉老祖来到一处险峻的洞穴,安下心来学习法术。

金恩在峨眉山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知不觉已过了三年。这三年中,李霸变成的虬龙也在刻苦修炼。在江西境内,穿山进谷,掀起多少恶浪。所过之处,洪水漫天,淹没了多少良田,毁坏了多少庄稼,使万千百姓流离失所。

一天,峨眉老祖屈指一算,发现虬龙作恶太过。心中有意叫徒弟金恩前往除害,便由身边小童叫来金恩。待金恩拜过师傅,峨眉老祖对金恩言道:“金儿,你在山上学道已有三载,下面虬龙作恶太甚,你愿不愿意下山,降伏恶龙,为民除害?”金恩大喜过望,心中想,三年夙愿就要实现,哪有不允之理,便连连点头一口应承。峨眉老祖见徒儿应允,便吩咐小童拿出秘藏宝物,一为斩妖剑,一为铁蜈蚣,赠与金恩:“你带在身边,如此,如此,赶快去吧!”

金恩当即拜别师傅,不过几个时辰,腾云来到江西地界。只见村庄里房屋成片坍塌,瓦砾成堆,良田毁坏,成为沙滩,百姓们衣不蔽体,艰难度日。真是满目疮痍,惨不堪言。看到如此景象,金恩除恶之念更加迫切。于是,驾着云头四处探查。一日,来到一处高山之颠,睁着朗目张望,只见离此约有五里之地的正前方一处山谷之上,浓云密布,轰隆之声不绝于耳,金恩断定恶龙十有八九在此,于是一个跳跃便飞向虬龙藏身之谷。只见溪边、山边人畜断首离肢,山羊、麂、鹿等动物横七竖八,溪流中的水也染成了血红一片。正当金恩四处张望之时,忽听一声巨吼,山岳震动,森林呼啸,一条巨龙从溪中翻腾而起,朝着金恩张牙舞爪冲来。金恩大吃一惊,定了定神,只见此条巨龙正是同窗李霸当初所变。便大喝道:“李霸,你这畜生,现变为巨龙,也该想想前身,尔等如此作恶,该当何罪!”虬龙一见金恩,想起当初变身之时金恩所说的话,心中大为恐慌,今日相遇,金恩必定有备而来,便压住恐慌之心,斗胆答道:“我们乃有同窗之谊,凡事可以商量,不要失去旧情,我成今日光景,也怪你当初抢怪蛋急迫。此是天意,望你见谅。”

金恩闻听此言,更是火冒三丈。心想,李霸现乃巨龙,早已失去人性,哪还有听规劝之心。便不再饶舌,咬牙切齿,举着三尺青锋斩妖剑,朝着虬龙三寸喉部猛力刺去。这边虬龙把头一摆,避开剑锋,须发戟张,眼如铜铃,爪若钢钩,瞭牙外露,张牙舞爪,口喷毒液,朝着金恩盘飞而至。金恩使出峨眉剑法,上下左右,有如一团火球,护住身心,并不时觑隙朝着虬龙致命处劈刺。一人一龙奋力拼搏,一直斗了三百余个回合。直斗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金恩越战越勇,斩妖剑显出神奇,一道金光,直射虬龙双眼。虬龙只觉眼前金光直逼,顿时头昏目眩,天旋地转。心中所念,如不及早抽身,必将毙命于此。于是,虚晃一枪,一声长吼,趁机掉头而去,使出吃奶之力,顺着浙江方向,紧裹团团乌云,腾空而跑。

金恩在蛾眉山吃了三年苦头,苦练收魔法术,为的是今天能一举歼灭虬龙,眼看就要大功告成,那由虬龙自由来往,于是,驾起祥云,朝着虬龙逃跑方向紧紧跟上。虬龙慌不择路,循着旧路,向东直奔,经玉山,过衢州,直向龙游而来。在龙游上空见有一条小溪蜿蜒曲折,忙从高空落下,潜入小溪,顺流而逃。所过之处,掀起了多少风浪,伤及了无数众生。此情此景,更触怒了金恩,他加速法力直追。怎奈虬龙逃命心切,又加上山溪蜿蜒曲折,虬龙遇水如虎添翼,渐渐地把金恩甩在了后面。

峨眉老祖虽在万里之外,这边金恩斗虬龙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都了然于胸。此时他看到金恩被虬龙远远的甩开,如不及时设法,虬龙定会寻机隐藏,销声匿迹,到时三年的心血化为乌有,岂不对自己的名誉大大损伤。于是急忙唤来执法小童,如此这般吩咐一番。执法小童听从师傅教导,火速来到长乐村西,取来一块红岩石,镇在村口,伸出食指,遥空划动,红岩石上顿现闪耀着金光的五个大字“泰山石敢当”。执法小童布置好“泰山石”,来到小桥上,在桥墩上帖上“灵符”,然后盘坐在桥上,口中念念有词。

执法小童刚布置完毕,虬龙刚好飞到。他正欲穿村而过,只见村口一道金光挡住了去路。虬龙定神一看,金光之中一块石碑高大屹立,“泰山石敢当”五个大字显出无比威力。虬龙知道不妙,一个转身,直向小桥而来,竟欲穿过桥洞,遁水而去。不料执法童子双手合十,口中吐出震耳的咒语,挡住了去路。虬龙一个翻跃,盘转身子,向后撤退。此时,金恩已经追到。虬龙见前有追兵,后有护将,只有提起精神,一声巨吼,腾起长身,伸出巨爪,从高空直向金恩狂抓而下。金恩看到虬龙这架势,心中一惊,知道虬龙乃是拼死战法,便急忙架起斩妖剑,护住头部,取出铁蜈蚣,投向空中。虬龙一见铁蜈蚣,情知不妙,再斗下去也是枉然,便落到地面,点头投降。金恩把虬龙锁住,关在小溪边的翠屏洞中。

至今,金恩使用的铁蜈蚣还插在桥梁中。从此,长乐桥被人们叫作“降龙桥”。

题解: 旧时文人常以此八字入联语相对仗。

马蹄,秋水,指《庄子 · 外篇》中的《马蹄第九》和《秋水第十七》两章,一言天马无羁,伯乐善治马反而害马早死;一言秋水灌河,海纳百川,井蛙不可以论海,夏虫不可以语冰,天地之外尚有至大无涯之域。

虎尾,春冰,出于《尚书·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言「大人」的忧患之心就像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渐将解冻的冰面上。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估摸应是朱子一派道学先生对这马蹄虎尾八个字的体味。我在此挪用则只是因为读起来、看上去都很美,并借来比喻宋元美术与器物中的两端,一种是自由无拘、了无罣碍的美,如磁州窑、耀州窑之刀斧凿凿;一种是忐忑不安,戴着镣铐曼妙舞蹈的美,如定瓷与哥窑的恭谨和内省。并进而相互交织、渗透、迭压、幻化。

    虎蹄,马尾,春水,秋冰。

    「有客问浮世,无言指落花」

    ——宋磁州窑枕题辞

    旧题宋太平老人《袖中锦》开篇列出有宋一朝二十八种天下第一:

    「监书、内酒、端砚、洛阳花、建州茶、蜀锦、定瓷、浙漆、吴纸、晋铜、西马、东绢、契丹鞍、夏国剑、高丽秘色、兴化军孑鱼、福州荔眼、温州褂、临江黄雀、江阴县河豚、金山咸豉、简寂观苦笋、东华门把鲊、京(又作「右」)兵、福建出秀才、大江以南士大夫、江西湖外长老、京师妇人,皆为天下第一,他处虽效之,终不及。」

    从书后行文来看,作者时代应已入元,但的确通篇充盈着浓浓的宋人气味儿。

这种气味是将汴京的女人味儿与江阴的河豚味儿混着,是将江南的士大夫味儿与开封东华门的腌鱼味儿混着,是将大内的酒香与交趾国进贡的咸豆豉味儿混着,是将高丽秘色「出香」与定州白瓷瓯浑置于茶床之上,是跨坐契丹的金马鞍,腰佩西夏的铁利剑,是嚼着简寂观的苦笋,再痛吸一口洛阳牡丹花的浓香……

总之,混融感官与理性,出入跳跃于雅俗之两端,很违和又很不违和,在不经意间引诱你、俘获你,于若即若离之中,并略带一抹虐恋式的绛绯唇脂。在宋词与宋画间也常有此趣味。

故此,慕宋至极之士言必称「佞宋」,藏书家黄丕烈自号「佞宋主人」,绝声色之好惟以藏校宋版为生命。画家吴湖帆填《佞宋词痕》于沪上孤岛,品宋刻《梅花喜神谱》,嗟悼亡妻潘静淑,唱和知己周练霞。

    佞宋,是一种溺爱,让你有些微轻慢的窒息。

    然而我们身处祖国的心脏,微信间尚不敢造次又何敢称「佞宋」?,况幽燕之地,只余下中山公园里一块乾隆从临安德寿宫遗址强移来的宋石「青莲朵」了。北海琼华岛确始于金,然而大金功业令「辽倾宋奔」,在灭宋之邦「佞宋」实在有些煞风景吧。又加上近日的北京,世事纷扰,服服帖帖的北京本地土著也觉面上无光。如阅一百一十年前排满革命者编写的《燕京游记》所云:

    「燕地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而豪杰辈出焉。乃今多腼颜俯首之人也。岂以五胡契丹金人蒙古东胡窃据而后膻腥混杂而民性为之大改耶?抑燕民向受外人压抑最为密迩,故习惯自然以养成奴隶之根性耶?」

    作者呼吁荆轲等「屠狗击筑之徒」愤然而兴。被胡化的我辈有些汗颜,之后还是乖乖回到胡衕附近胡吃一顿胡人酒肉,肉干酒罢,洗脚上床,休管他门外有斜阳。

    南望开封,屡次被淹、被毁的汴京宋城早已深埋地下,新开封已华丽转身为一个中原小吃重镇。再南望「行在」杭州,西湖歌舞依旧,只是电商名城的烟火气与「人间天堂」的书卷气结合得尚未妥帖,甫出西湖边一百五十步外便令人心浮气躁。安缦法云的瓦舍庭园尚称隽雅,然承包出去的杭帮菜餐厅则不敢恭维。那么我们能去本星球上的哪个现有的大都市里追寻宋人的乡愁呢?

思来想去,检点本册征集到的器物,发现一半左右都曾为日本旧藏,包装桐盒森森然在列。又有友人T先生新置京都古宅于金阁寺旁,青苔古墙,景致粲然,热情招客小住。

心下称好——不如东渡。

    东渡,去京都罢。

    在致拍摄小组同仁的一封短札里,我写道:

    关于日本拍照,主题大致为去京都找寻宋元人间的色、声、香、味、触。因为平安至室町时代的京都,深受宋元文化和禅宗的影响,尤其是南宋。干道、淳熙年间,日本临济宗初祖荣西禅师两度入宋求法,归京都后弘阐禅宗。来自宁波和天目山中的中国僧人、商人也在宋元百年间络绎东渡,携来佛像、佛画、陶瓷、漆器乃至茶道、香道、花事、伎乐。忆及十余次往来京都,感觉其寺院建筑,山形水系,木石庭园,街道布局,河流穿城而过、酒楼勾栏沿河铺展的气息实具宋风。所以我们可以有所取景。室町时代能乐大师世阿弥和尚说:「隐藏着的花才是真正的花」,又说:「欲演怒涛之势,必存风柔之心」,我们拍秋景不用拍花,拍果实、拍落叶、拍水、墨、茶、酒、点心甚至豆腐或鱼翅面,并结合几件器物搭配。果实静物布局可参考牧溪和尚的六柿图。表达一种晚秋的成熟、慵懒、寂灭与轮回。当然,龙安寺伟大的石庭枯山水是少不了的,因为与我们的哥窑瓷器气味相投。祝顺利,秋日和。

    于是摄影师曹携狐、牛、楠诸同事分头行动:赴本能寺旁寺町通之鸠居堂轻掀暖帘,购笔墨熏香;于始于明治三十七年的京都名店Yojiya购艳红胭脂;再于伊势丹站前购柿子,挑最好看最纯色的几只;于河原町路口花店细细挑选红天竺、毛栗子;顺路拍摄鸭川三条四条间的水景;再于宽永堂购和果子数种。日暮,赴元吉町白碗竹筷楼食当家名物鱼翅面。

饭罢,归宿,一切就绪了。

    「周尺将盈尺,宋瓷方是瓷」

    ——乾隆《咏官窑盘子》

    谈起清代帝王的艺术品味,时人必扬雍正而贬乾隆。但仅就宋瓷赏鉴而言,乾隆无疑是明清两代可称卓越的鉴赏家。其祖父康熙胜在创新,不喜旧磁器,在《圣祖庭训格言》中甚至说:「旧磁器皿俱系昔人所用,其陈设何处,俱不可知。看来未必洁净。」故不可留用,只能置之案头作为一时清赏。父亲雍正则是创新与复古兼有。到乾隆则竟是一位狂热的「向后看」的复古主义者了。

    台北故宫的《得佳趣》一书对乾隆「佞宋」梳理得非常清楚,乾隆一生为陶瓷鉴赏所做御制诗约二百首,其中题刻在宋瓷五大名窑(包括误判为宋者)上的,已知存于两岸故宫和大英博物馆的器物就有131件之多,北京保利亦曾经手官窑小方壶、「柴窑」碗、官窑小贯耳壶三件御题瓷器。可以说对陶瓷鉴赏,乾隆帝十之八九的精力都倾注在宋瓷上了,故而珠山御窑厂的那些玲珑工巧的新作虽然「新瓶制更佳」,但显然对乾隆帝来说是不怎么走心的,而他同现代学者一样,对《坦斋笔衡》、《负暄杂录》、《春风堂随笔》、《遵生八笺》中对官哥窑的有所记载的重要文献非常熟悉,章生一、章生二,汝州青器,北宋官窑,修内司,郊坛下,哥哥窑,龙泉窑,这些我们今日在研讨会上诸专家仍然莫衷一是的宋瓷核心问题,也是当年乾隆念兹在兹的。并且在凤凰山窑址发掘前的二百三十年前,他就已坚定得认为修内司官窑产自临安凤凰山。

    「修内陶秘器,官窑异外间。

    难分建隆代,总出凤凰山」

    ——乾隆《咏官窑葵花盘》

    「挣钉犹是宋窑遗,冰裂纹存泑水滋。

    一例鳯凰山下土,不经陶炼孰珍之」

    ——乾隆《咏官窑碟子》

    本册有幸收入两件哥窑名品,一为哥窑倭角方洗,一为哥窑贯耳壶,壶底亦蒙御题,并贴有清宫「敬字号」黄签,似旧藏于紫禁城敬胜斋中。哥窑器亦是乾隆经常题咏的名器,有咏《哥窑盘子》云:「处州精制擅章生,盘子曾供泛索盛,新法不看百圾破,那知得号有难兄。」乾隆对哥窑的最看重之处在于其被称为「百圾碎」的釉层碎密开片不同于官窑的特殊美感,所谓「哥窑百圾破,铁足独称珍。恰似标坏相,而能完谧神。」(《咏哥窑葵花碗》)

乾隆认为,哥窑瓷器胜在「古色穆然火色微」,而釉色不如官窑青润,即「纯青虽觉逊官窑」。但圣明如炬的乾隆竟然发现:哥窑在五大名窑中的首屈一指之处在于:符合政治正确。乾隆题哥窑盘子诗曰「笑把葵花百圾者,恰如烈士善循名」,即「百圾碎」的层层「裂片」象征了「烈士」的节烈之风;而其常用的葵花口造型则象征了臣子葵花向日的忠诚。

乾隆在哥窑的碎纹中看到了「山河破碎风飘絮」的文天祥,可谓狂想。于是文天祥、史可法也被尊为大清的圣贤忠烈,而功在本朝开国的洪承畴、钱谦益则被耻辱地划入《贰臣传》。如此「佞宋」,可又有些去宋远矣了吧?

    向忠烈致敬之后,茶歇一下,回到宋瓷的色、声、香、味、触吧。五欲供为佛前的供养品,包括明镜、琵琶、涂香、果实、天衣五种物品,分别对应人的眼、耳、鼻、舌、身,再对应人心的五种感欲——色,声,香,味,触。从负面说,五欲使人无法六根清净、四大皆空。从正面说则五欲也正是凡人人生的动力。印度佛教有五欲,亚里士多德亦有四感,只是将味觉隶属于触觉。罗马人格利乌斯于二世纪也把感官划分为这五种。到中世纪之后的不列颠,五欲也成为一个常识概念。

    不过,东西方孰早孰晚又是另一椿公案了。人间五欲也体现于陶瓷上。

色,可看定窑器的「一瓯天下白」,可观龙泉釉的梅子初青;声,可弹出「金扣定器」碗盘的铮铮之鸣,可倾听官哥碎器的喑哑之低吟,彷佛新的开片还在继续嗦嗦生长。触,可抚哥窑洗釉面的「酥油光」如丝绸般柔和,如处子微汗的脸颊。而磁州窑大刀阔斧的剔刻搔落梅瓶则手感爽利,如推拿刮痧般痛快。香,味,则可在建盏兔毫与吉州玳瑁中寻寻觅觅。而置哥窑小方洗于龙安寺石庭的长廊之上,内盛清水,在霜降日的午后阳光下摄其影,以低视角、横向构图的镜头向小津安二郎致敬,这一帧作品的景像的确混融了色、声、香、味、触的界限。

    你是出离舍弃,还是沈溺拥揽?由你自己选择。

    汝、官、哥、钧瓷质之美,历来鉴赏家以为在釉层纹片与气泡之中,鱼子纹、蟹爪纹、柳丝纹、鳝血纹、蚯蚓走泥纹……让你在纹路中游走沈醉不知归路。而薄胎薄釉、薄胎厚釉、二次覆烧、多次挂釉后产生的各种釉层气泡,有的如「聚沫攒珠」,有的又寥若晨星,或乳浊、或酥光,这些纹片与气泡在肉眼下为一观感,十倍放大镜下为一观感,二十倍放大镜下为一观感,显微镜下又为一观感。袭用传统目鉴方式,我们看到犹如窑内从胎体中逸出的碱金属与氧气,成为窒息在釉层中的一个个茫然而美丽的气泡。

以气泡鉴定古陶瓷的方法实在是一种令人煎熬的密宗心法,如同无知的我,仅从话剧《哥本哈根》里略知的海森堡量子力学「测不准原理」的庸俗化解释——即在你盯住一个点并自认为把它计量准确时,测量的行为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扰乱了那个事物,其他的量就变形了。所以「知道现在,就能预见未来」是错误的,不可知的庄子和禅宗是正确的。

知否?知否?瓷如是,事功如是,人生亦如是吧。

    不过,面对一件紫口铁足的哥窑洗,我还是会不由得拿起十倍放大镜,屏息凝神,仔细地看了又看,作专家状。诚然还是看不明白,才想起前辈师长的教诲,看古瓷要看到骨子里才行。对了,胎骨还没看清呢,再俯贴那几点铁色支钉痕上直到眼酸。恍惚间似已剔釉见骨,进而再敲骨吸髓,彷佛误入了宋人李嵩《骷髅幻戏图》的「五里墩」下,大骷髅悬丝傀儡小骷髅,观者是看到骨里了,可是能看得到人生的本来面目么?

    辽宋金元的神州板荡之世,北方磁州窑系的瓷枕之上多有以书法诗文直抒胸臆表达家国之思或骨肉亲情,常令人耳目有所感动。叶喆民先生《中国陶瓷史纲要》记录的几件瓷枕是为代表。

如大英博物馆藏北宋神宗熙宁四年款鲁山窑「家国永安」珍珠地划花枕,字、工安妥,时为北宋盛世。而一方日本藏绍兴三年款的磁州窑枕上的长篇题辞则记述了宋金战乱间的旅途思家之情。

    「时难年荒事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时余游颍川,闻金兵南蹿,观路两旁,骨肉满地,可叹可叹。为路途堵塞,不便前往,仍返原郡。又闻一片喧哗,自觉心慌,思之伤心悲叹。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只有作诗,少觉心安。余困居寒城半载,同友修枕二十有余。时在绍兴三年清和望日也。」

    作者行文诚恳,兵荒马乱心慌悲叹的情境十分真切。不过令他稍觉心安,「只有作诗」的那几句诗并不是他作的,而是抄写白居易诗。乡镇「低端」知识分子的虚文矫饰,钻信息不对称的空子抄袭大师,在骨肉流离间必未能免俗。不过,「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这句大白话还是说得真好。

    金元之交的磁州窑器,白地黑花的酒瓶又为一代表。本册中的「清沽美酒」书法梅瓶即是一例,以当时流行之米芾体书法快速写就,观之仍然能闻到一千年前的酒气。而彭城响堂山文化馆所藏的另一件白地黑花壶则书一首小曲山坡羊:「晨鸡初报,昏鸦争噪,那一个不红尘里闹?路遥遥,水迢迢,利名人都上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好,人不见了。」边款题名「漳滨逸人制」。这种意趣让人不禁想起千年后同为邯郸人氏的方力钧的光头泼皮大画,看来「玩世现实主义」的立根处也是在宋朝啊。

叶先生最喜欢引用的一首瓷枕题诗则在河北彭城临水县出土的白地黑花枕上:

    「常忆离家日,双亲拂背言。遇桥须下马,有路莫行船。未晚先寻宿,鸡鸣再看天。古来冤枉者,尽在路歧边。」

    宋金离乱之世,宗教大盛,佛教兴盛,道教神仙亦如仙班列阵来到人间。在宋元工艺美术中,这类仙道题材为一大宗。本册有一山水堂旧藏白玉雕女仙采芝小像,初见之,以惯常眼光定名为神农采药。再细审视玉人确为女相,神农之名实系错误。查阅扬之水先生《毛女故事图考》,方知应为唐宋间颇为流行的《列仙传》中的女仙「毛女」形象。毛女,字玉姜,形体生绿毛,居华阴山中。被西汉年猎人看到后毛女自称是秦始皇宫女,秦亡入山得遇真人授方,食松叶不饥寒,身轻如飞。在山中,已历一百七十余年。神仙是不老的,然而在另一本书《抱朴子 • 仙药篇》里,毛女最终却死去了。因为她被好事者强拉回城市人间居住,重新食四环以内烟火。毛女的体毛在一年间也就逐渐脱落了,两年后则寿终正寝殁于人世间。「谁知古是与今非」,「笑捻山花望太虚」,所以,做神仙不易,做人搞不好更难。

    南宋人方岳有《春盘》诗,即描写宋人食春饼的情景,中有句云:

  「青红饾饤映梅柳,紫翠招邀醉松竹。擎将碧脆卷月明,嚼出宫商带诗馥。」

    方氏把韭菜肉丝卷饼这事题咏过于文雅,却让人看了一点食欲都没有了。嚼春饼都嚼出了「宫商」之声,和诗人一起吃饭还真是辛苦。不过,宫、商对应的人之五窍是口和鼻,倒也恰当。「咬春」能咬出宫商之声,说明宋元人对音律的敏感,故此宋元也是中国词曲吟唱全盛的时代。而列为文人至上之乐的「古琴」制作和演奏也在宋元明初达到了一个高峰。

在本册的倒数第二件器物高山流水铜熏炉之后,颇想寻得一床宋琴作为全场收尾,以合圣贤「成于乐」之梦想。然宋琴一时人间难觅,终付缺如。最终截稿时刻,一床「凤嗉」鸣琴忽翩然现身于办公室。此琴为王世襄先生俪松居旧藏,乃《自珍集》著录九琴之一,式自伏羲式变出,面扁而圆,颇具古风。曾被管平湖先生断为元末明初所制。此琴制作特点在于漆质坚实,流水断纹细腻而生动。曾经郑珉中先生修整,故王世襄夫妇经常弹奏。我不识琴技,好奇此琴声音究竟如何。特约王风教授张弦操缦抚之,曰其声「奇古透润、音韵悠长」,乃十分好琴。

    此凤嗉琴在民国时历经名家递藏,先为红豆馆主侗贝子溥西园藏品,再归白云观住持安世霖,在1946年安道长被群道士活焚「火化」之后,此琴免于凤凰涅盘仍能幸存。再归关仲航先生,继而转赠王世襄。曲曲折折之百年间,此琴能再度面世,亦是一个佳缘。红豆馆主侗五爷,乃音律大家,京昆名票,梅郎恩主。大清国歌《巩金瓯》作曲者,此曲颁行六天后武昌起义爆发,即成为大清挽歌《金瓯缺》。朱家溍先生回忆,1920年代每逢春日,侗五爷常于西山水獭园别业招客赏花饮茶。他请客人坐于院中杏花树下品茶,自己则在书房的帘栊之内为客抚琴,但闻飘渺琴声,不见抚缦琴人,时屋内书案为著名的宋牧仲铭题紫檀大案,所奏琴曲为「高山流水」,雅集后不久,红豆馆主几尽破产,书画、几案、古琴散入市中。1952年溥西园逝于上海,大师梅郎在大雨中赴沪奔丧,于楠木大棺盖棺前见了五爷最后一面。不识音律者如我辈,轻抚细审凤嗉琴的圆池圆沼,在连绵无尽的漆面流水断纹里,半分半明间听到了那西山下从凤凰喉咙里发出的低吟。

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音。

    一位美国脑神经专家说,在大脑里回放音乐和听实际演奏很不一样,在脑子里回放一首曲子只需要实际演奏时间的一半或更少。石黑一雄的短篇小说《大提琴手》讲述一个在威尼斯咖啡馆拉大提琴的小伙子,邂逅一位神秘中年女士。女士只听男孩演奏,并一针见血地给他指导,但自己从不动手演示。原来,女士从小有对音乐的超高直觉,却如有强迫症般的在少女时突然放弃了动手演奏,从此只听、只说、但再也不自己拉琴。小伙子的演奏深度在这种非常态的精神强化训练下突飞猛进。但女士把男生引为知音的同时,也让他成为自己能演奏的假肢。这种关系让很有天分的男生也变得迷惘了。在女士终于回归正常生活回国嫁人之后,他也就成了一个庸常的酒吧演奏手,天分消失在空气中。

  九月初秋,在最好的阳光下去水城威尼斯看展览。夜幕降临后,步行至圣马可广场找寻石黑一雄的大提琴手。广场西侧的三个露天咖啡馆果然各自搭起舞台,轮流演奏招揽游人,也像他小说里说的,因为广场够大,游人「会听见一个曲子渐渐消失,另一个曲子渐渐大声,就好像他在调收音机的频道。」各种著名的古典咏叹调此起彼伏声音「半入江风半入云」,然后间奏一些老**主题曲,《教父》当然是少不了的,再以后竟然是小提琴版《茉莉花》。

圣马可广场,欧洲的会客厅,除了19世纪初征服者拿破仑增建的连廊舞厅外,全部建筑都完成于9世纪至14世纪之间,并以一种修旧如旧的保护态度原状陈现于21世纪。这个时间也正是我们的两宋辽金元,而我们的宋城只能在地下和主题公园里了。

    入夜渐深,正值月圆当空,也是海水涨潮之时。只见一股一股的泻湖水混着海水从广场的石砖缝中冒出来、涌出来,如同积攒了一千年的委屈和泪水,一千年间的眼泪每当月圆之夜就捂不住得从地下夺眶而出。直到积在大教堂镶满金色马赛克的拜占庭式外立面拱门前,形成一个小湖式的镜面,大教堂宛如在水中,漂浮、沉没。劲风中咖啡馆的乐队又开始演奏了,并不是德彪西的钢琴曲《沉默的大教堂》,而是小提琴协奏马斯卡尼歌剧《乡村骑士》间奏曲。宁静,疏朗,如清风流水,一种叙述般的回忆慢慢流淌,这似乎应是所有人都会喜欢的音乐吧。所以《愤怒的公牛》里,伴奏独自挥拳的罗伯特·德尼罗的是这段曲子。《教父II》里唐 · 迈克尔 · 柯利昂孤独地死在椅子上时,那段音乐也是这首曲子。而这个旋律也让我们回到了北京,回到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当马小军像一只大猫一样爬上段祺瑞执政府的绿铁皮屋顶时,这段曲子也在夕阳逆光中响起。

太阳的味道、干草的味道、马兰白床单的味道扑面而来……让人有点想家了。

夜也深了、灯也昏了、风也凉了。

还是回到宋朝,还是用一句磁州窑瓷枕上的文字结尾吧:

    「众中少语, 无事早归」

                                                            20171127日晨

                                                              于北京幸福二村

扩写思路:婚后生活——被王母抓走——抗争为主展开,王母娘娘酒醒后的情况作为插叙,但在人物性格的把握和思想感情的体会上,正文如下:

自从王母娘娘用他的银簪画出了银河之后,牛郎和织女就被分隔两地了,只有每年的七月初七的夜晚才能见一面,平时只能隔河相望。

这年七月初七的前一天晚上,王母娘娘来见织女了,织女恳求王母娘娘:“外婆,我求求您了,让我和牛郎、孩子们到凡间去生活吧,我愿意废去我的仙女资格,从此当一个平平常常的妇女!”

“是你先犯天条在先,我也想让你幸福,但是,如果我放了你的话,怎么威服众仙,如果人人都可以被赦免的话,那天庭不乱成一团糟了!”织女不说话了。第二天,那些善良的喜鹊早早地就过来搭桥了,希望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时间能多一点。

牛郎和织女健步走到鹊桥中间,他们相互望着对方,他们多想时间就停留在这一刻,但是,太阳迟早会跳出东海的碧波,他们两个还是要分开,那些喜鹊一直到太阳完全升起才慢慢离去。牛郎和织女都死死抓着对方的手不想分开,许多神仙都被自己眼前的这一幕而感到惋惜,他们惋惜牛郎织女不能在一起,也同情他们。

在朝上,很多仙人为牛郎和织女求情,然后王母娘娘勉强答应:“可以让牛郎和织女在一起,不过他们犯了天规,还是要罚他们的,那就罚他们:牛郎在天庭为我们做一些琐事,比如扫地一些的;而织女就继续做她的事情,织云锦装饰天空,如何?”众仙都为牛郎和织女感到高兴。

那些喜鹊闻讯知道了这个好消息都在银河上面翩翩起舞,而牛郎和织女还不知道事情是怎么回事,直到王母娘娘来了,你们两个还不快谢恩!两个人一头雾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王母娘娘把事情说了一遍,牛郎织女才知道,他们两个喜极而泣。之后,他们两个过着幸福的生活,一家人团团圆圆。

扩展资料:

相关传说

传说,织女是天神,而牛郎是凡人。一次,织女在人间游玩,后在湖中嬉水,被一旁路过的牛郎捡走了衣服。两人一见钟情,结为夫妇,并生下一男一女。但是人神恋爱是违反天条的,玉帝命令织女必须离开牛郎。

牛郎在看到妻子被抓走后,便马上用扁担挑起一对箩筐,将一对儿女分别放入筐内,去追织女了。眼看就快要追上了,一条大河忽然挡在了他的面前,这就是王母娘娘划的银河。王母娘娘见他们感情真挚,便破例让他们每年的七夕相会一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8144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5
下一篇2023-11-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