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生曾在《且说陈奂生》中写道,“写作《陈奂生上城》不是预先有了一个概念,不是为了证实这个概念,而是在生活接触到了一些人和事,有所触发,有所感悟。” 作家在农村生活过二十多年,与农民患难与共,有着一致的情感,而且多年的经验和观察使其对中国农民的性格有着深刻而清醒的认识。这促使他致力于描写和反映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民命运。与蒋子龙等作家早期的“改革文学”相比,高晓生关注的始终是最广大、最普遍的农村小人物的命运。1979年他发表《漏斗户主》,讲述了三中全会后,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农民如何解决温饱问题,开启了“陈奂生”系列,1980年,他创作发表该系列第二部《陈奂生上城》,进一步探讨解决温饱后农民的精神层面问题。
具体到《陈奂生上城》的写作,启发高晓声创作灵感的契机同样来源于他的生活经历。高晓声恢复工作后,经常出差,在东道主的热情安排下住进了较好的房间,住一夜要付五六元到七八元不等。有着丰富农村生活经验的他联想到苏南农民劳动一天通常只有七八角的收入,悬殊实在太大,农民们如果听说他住的房间价格,一定会笑他吹牛。由此,他设想出了让农民住进高级招待所的情节,又想到了他的小说《“漏斗户”主》的主人公陈奂生。选择陈奂生为主人公,一是因为高已经写过他,能把握得住他的性格;二是《“漏斗户”主》在《钟山》上刊登后,因为印数少,无法为更多读者所熟悉,作家想通过《陈奂生上城》引起读者对《“漏斗户”主》的注意,“救活”《“漏斗户”主》。
蒋子龙是工业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冯骥才同为津派作家。
这本书是一部作品集,作者的语言比较通俗,一些比喻很有新意。比如《净火》里的开篇一句“城市在倾斜,如同浑浊而沉重的夕阳把苍白无力的天空压扁了一样。”
城市跟着坠落的太阳一块儿膨胀,如同人们心中升腾起的欲望之火。
男人为了看球赛,把女人冷落一旁,被愤怒包围的女人徘徊在球场外,愈发愤懑,心中不平,为何球赛的魅力如此之大吃醋般的也买了一张球票前去一探究竟。
球与人同穿梭,光与影共绞缠。足球是个鬼魂,追逐着每个人,不把这些人逼疯不会结束。
女人耳旁听到的不只有如潮的呐喊声,还有各种恶意的发泄与机械的兴奋。女人心中郁结的业火也开始向外扩散。体育场是一座有着强大生命力的活火山,随时都可能会爆发。身处其中,女人也不免融入其中,同化为一个无意识的观众,她大声呐喊,声音比身边的男人们更尖细刺耳。
她以前不知道自己内心深处潜伏着这么深刻的反抗,她在喊叫中痛快,痛快中痛苦,这强烈的愤怒给她带来一种潮涌般的快感:“她在这里展示了自己的存在,清醒的发疯才是最完美的幸福。”
火山喷发完了,岩浆、灰烬向四面八方流去,火光渐渐熄灭,岩浆也冷却了,城市归于平静,显得疲劳而又满足。
以貌取人的成语故事5篇
以貌取人的成语故事1词目:以貌取人
拼音:yǐ mào qǔ rén
释义:根据外貌来判别人的品质和才能。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用于人。[2]
辨形:取;不能写作“娶”;貌;不能写作“藐”。
近义词:以名取士
反义词:量才录用
成语故事:
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画竹的妙诀在哪里呢?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目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晃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以貌取人的成语故事2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 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 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为此,孔 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 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 三十九岁.子羽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想要事奉孔子。孔子开始认为 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 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公事,从不去会见公卿大夫。后 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 都传诵他的名字。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他说:“我只凭言辞判断 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 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出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释义:意思是只根据外貌来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
以貌取人的成语故事3汉字书写:
以貌取人
汉语注音:
yǐ mào qǔ rén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名施乎诸侯。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成语语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以貌取人的意思:
貌:容貌、相貌;根据人的外貌来衡量判断一个人的才能、品质;也指根据人的外貌来对待他人。
以貌取人的近义词:
衣貌取人、以名取士;
以貌取人的反义词:
量才录用;
以貌取人的故事
宰予是孔子的一名弟子,他善于辩解,能说又会道。刚开始的时侯孔子也很喜欢他,但是过了一些时间,宰予也慢慢的露出了自已的缺点:他十分懒惰、缺乏德育、爱睡懒觉、读书不认真听讲。从那以后孔子骂他“朽木不可雕”。宰予后来凭着自已的口才当上了齐国的大夫,但与人密谋造反最后被杀了。
子羽是孔子的另一名弟子,他的长相十分丑,孔子最开始觉得他缺乏底气不会成才,可是子羽从师学习回去以后致力于实践与修身,他为人正直,不与歪门邪道为伍。子羽后来到长江的时侯他的名气非常大,有三百多名弟子跟随着他,各个诸侯国都在称颂着他的名字。
孔子后来听说两个弟子的经历后,非常感慨,他说:“过去我凭借着外表言辞来人的品质与能力的好坏,对宰予的判断就出现了很大的错误;我通过外貌去判断人的品质能力的时侯,对子羽又产生了错误的判断。”孔子是个见多识广的人,在对学生的甄别判断上还需要经过时间和实践的过程,从这一点上说明了我们在认识人或事物上都不能以貌取人,需要不断的丰富自已的知识和见识,这样才能积累出自已的经验来。
以貌取人例句
战国。韩非子《韩非子。显学》云:“澹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
金。王若虚《论语辨惑二》:“至于以貌取人,虽愚夫知其不可,而谓圣人为之乎!”
蒋子龙《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我心里暗骂自已,当秘书最忌势力眼,我为什么今天竟以貌取人呢!”
郭沫若《海涛集。涂家埠四》:“但也只怪我们以貌取人,在事前没有经过一道甄别。”
以貌取人造句
现代社会女性寻找相濡以沫的伴侣标准也在变化,她们不再以貌取人,经济条件成了重要的条件。
目不识丁的他长相比她丈夫差多了,但她心甘情愿做他的情人,看来很多时侯真的是不能以貌取人。
以貌取人的成语故事4拼音yǐ mào qǔ rén
典故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之;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释义根据外貌来判别一个的的品质才能。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人
结构偏正式
相近词表里如一、以容取人
相反词量才录用
同韵词束手就擒、不知所云、尊卑有伦、湛恩汪濊、王司敬民、杳不可闻、犀顶龟文、借尸还魂、千万买邻、送货上门。
年代古代
谜语面试;皇帝选美女
邂逅语刘备轻看庞统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羽相貌丑陋,孔子对他很冷淡,他只有离开孔子回去自修,后成为有名的学者。而学生宰予长得很好,但不学无术,不久就被齐王处死。孔子感慨地说:“不能以貌取人,也不能凭人说话来衡量别人。”
成语举例真是糟糕,他早又不说,但也只怪我们以貌取人,在事前没有经过一道甄别了。 郭沫若《涂家埠》
成语造句
◎ 笔者暗暗庆幸,早年有眼识货,不"以貌取人",竟有口福尝鲜在先。
◎ 玄境:道学与中国文化玄境:道学与中国文化对于人才,管理者还要注意"君子无以貌取人"(《抱朴子·去骄》),不要只看表面现象,而是看他是否有真才实学。
以貌取人的成语故事5汉字书写: 以貌取人
汉语注音: yǐ mào qǔ rén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名施乎诸侯。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成语语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以貌取人的意思: 貌:容貌、相貌;根据人的外貌来衡量判断一个人的才能、品质;也指根据人的外貌来对待他人。
以貌取人的近义词: 衣貌取人、以名取士;
以貌取人的反义词: 量才录用;
以貌取人的故事
宰予是孔子的一名弟子,他善于辩解,能说又会道。刚开始的时侯孔子也很喜欢他,但是过了一些时间,宰予也慢慢的露出了自已的缺点:他十分懒惰、缺乏德育、爱睡懒觉、读书不认真听讲。从那以后孔子骂他“朽木不可雕”。宰予后来凭着自已的口才当上了齐国的大夫,但与人密谋造反最后被杀了。 子羽是孔子的另一名弟子,他的长相十分丑,孔子最开始觉得他缺乏底气不会成才,可是子羽从师学习回去以后致力于实践与修身,他为人正直,不与歪门邪道为伍。子羽后来到长江的时侯他的名气非常大,有三百多名弟子跟随着他,各个诸侯国都在称颂着他的名字。 孔子后来听说两个弟子的经历后,非常感慨,他说:“过去我凭借着外表言辞来人的品质与能力的好坏,对宰予的判断就出现了很大的错误;我通过外貌去判断人的品质能力的时侯,对子羽又产生了错误的判断。”孔子是个见多识广的人,在对学生的甄别判断上还需要经过时间和实践的过程,从这一点上说明了我们在认识人或事物上都不能以貌取人,需要不断的丰富自已的知识和见识,这样才能积累出自已的经验来。
以貌取人例句
战国韩非子《韩非子显学》云:“澹台子羽,君子之容也, 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
金王若虚 《论语辨惑二》:“至于以貌取人,虽愚夫知其不可,而谓圣人为之乎!”
蒋子龙《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我心里暗骂自已,当秘书最忌势力眼,我为什么今天竟以貌取人呢!”
郭沫若《海涛集涂家埠四》:“但也只怪我们以貌取人,在事前没有经过一道甄别。”
以貌取人造句
现代社会女性寻找相濡以沫的伴侣标准也在变化,她们不再以貌取人,经济条件成了重要的条件。
目不识丁的他长相比她丈夫差多了,但她心甘情愿做他的情人,看来很多时侯真的是不能以貌取人。
;1978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作品
《班主任》 刘心武 《人民文学》 1977年第11期
《神圣的使命》 王亚平 《人民文学》 1978年第9期
《窗口》 莫 伸 《人民文学》 1978年第1期
《我们的军长》 邓友梅 《上海文艺》 1978年第7期
《湘江一夜》 周立波 《人民文学》 1978年第7期
《足迹》 王愿坚 《人民文学》 1977年第7期
《顶凌下种》 成 一 《汾水》 1978年第1期
《愿你听到这支歌》 李 陀 《人民文学》 1978年第12期
《弦上的梦》 宗 璞 《人民文学》 1978年第12期
《伤痕》 卢新华 《文汇报》 1978年8月11期
《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张 洁《北京文艺》 1978年第7期
《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 张承志 《人民文学》 1978年第10期
《辣椒》 张有德 《人民文学》 1978年第4期
《取经》 贾大山 《河北文艺》 1977年第4期
《满月儿》 贾平凹 《上海文艺》 1978年第3期
《最宝贵的》 王 蒙 《作品》 1978年第7期
《献身》 陆文夫 《人民文学》 1978年第4期
《墓场与鲜花》 萧 平 《上海文艺》 1978年第11期
《眼镜》 刘富道 《人民文学》 1978年第2期
《姻缘》 孔捷生 《作品》 1978年第8期
《抱玉岩》 祝兴义 《安徽文艺》 1978年第7期
《“不称心”的姐夫》关庚寅 《鸭绿江》 1978年第7期
《看守日记》 齐 平 《解放军文艺》 1978年第12期
《芙瑞达》 于 土 《广东文艺》 1978年第1期
《珊瑚岛上的死光》 童恩正 《人民文学》 1978年第8期
1977—1980全国优秀中篇小说获奖作品
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 (1977~1980)
一等奖
人到中年 湛容 《收获》1980年第1期
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 叶蔚林 《芙蓉》1980年第3期
天云山传奇 鲁彦周 《清明》1979年第 1期
犯人李铜钟的故事 张一弓 《收获》1980年第1期
蝴蝶 王蒙 《十月》1980年第4期
二等奖
土壤 汪浙成、温小任 《收获》1980年第6期
迫赶队伍的女兵们 邓友梅 《十月》1979年第1期
啊! 冯骥才 《收获》1979年第6期
大墙下的红玉兰 从维熙 《收获》1979年第2期
蒲柳人家 刘绍棠 《十月》1980年第3期
淡淡的晨雾 张抗抗 《收获》1980年第3期
开拓者 蒋子龙 《十月》1980年第6期
三生石 宗璞 《十月》1980年第3期
甜甜的刺毒 (土家族)孙健忠 《芙蓉》1980年第1期
惊心动魄的一幕 路遥 《当代》1980年第3期
1979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作品
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获奖作品
乔厂长上任记 蒋子龙 《人民文学》第7期
小镇上的将军 陈世旭 《十月》第3期
剪辑错了的故事 茹志鹃(女) 《人民文学》第2期
彩云归 李栋、王云高 《人民文学》第5期
我们家的炊事员 母国政 《北京文艺》第6期
冈扎与哈利 樊天胜 《人民文学》第4期
记忆 张弦 《人民文学》第3期
悠悠寸草心 王蒙 《上海文学》第9期
谁生活得更美好 张洁(女) 《工人日报》7月15日
战士通过雷区 张天民 《人民文学》第7期
信任 陈忠实 《陕西日报》6月3日
蓝蓝的木兰溪 叶蔚林 《人民文学》第6期
话说陶然亭 邓友梅 《北京文艺》第2期
内奸 方之 《北京文艺》第3期
李顺大造屋 高晓声 《雨花》第7期
因为有了她 孔捷生 《人民文学》第10期
我爱每一片绿叶 刘心武 《人民文学》第6期
我应该怎么办? 陈国凯 《作品》第2期
重返 金河 《上海文学》第4期
罗浮山血泪祭 申杰英 《十月》第2期
办婚事的年轻人 包川(女) 《人民文学》第7期
空谷兰 (白族)张长 《解放军文艺》第12期
雕花烟斗 冯骥才 《当代》第2期
独特的旋律 周嘉俊 《上海文学》第2期
努尔曼老汉和猎狗巴力斯 (哈萨克族)艾克拜尔 米吉提 《新疆文艺》第3期
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作品
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获奖作品
西线轶事 徐怀中 《人民文学》第1期
乡场上 何士光 《人民文学》第8期
月食 李国文 《人民文学》第3期
三千万 柯云路 《人民文学》第11期
笨人王老大 锦云、王毅 《北京文学》第7期
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 蒋子龙 《新港》第5期
陈奂生上城 高晓声 《人民文学》第2期
灵与肉 张贤亮 《朔方》第9期
夏 张抗抗(女) 《人民文学》第5期
西望茅草地 韩少功 《人民文学》第10期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张弦 《上海文学》第1期
活佛的故事 (蒙古族)玛拉沁夫 《人民日报》7月12日
镢柄韩宝山 张石山 《汾水》第8期
心香 叶文玲(女) 《当代》第2期
勿忘草 周克芹 《四川文学》第4期
南湖月 刘富道 《人民文学》第7期
天山深处的“大兵” 李斌奎 《解放军文艺》第9期
你是***员吗? 张林 《当代》第3期
空巢 冰心(女) 《北方文学》第3期
春之声 王蒙 《人民文学》第5期
结婚现场会 马烽 《人民文学》第1期
丹凤眼 陈建功 《北京文学》第8期
红线记 罗旋 《人民文学》第8期
小贩世家 陆文夫 《雨花》第1期
最后一个军礼 方南江、李荃 《解放军文艺》第11期
手杖 京夫 《延河》第1期
彩色的夜 王群生 《红岩》第2期
美与丑 (藏族)益希卓玛(女) 《人民文学》第6期
海风轻轻吹 吕雷 《作品》第12期
卖蟹 王润滋 《山东文学》第10期
一九八一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
《内当家》王润滋 《人民文学》1981年第3期
《卖驴》赵本夫 《钟山》1981年第2期
《一个猎人的恳求》[鄂温克族]乌热尔图 《民族文学》1981年第5期
《飘逝的花头巾》陈建功 《北京文学》1981年第6期
《女炊事班长》简嘉 《青春》1981年第8期
《路障》达理 《海燕》1981年第10期
《黑箭》刘厚明 《人民文学》1981年第5期
《普通老百姓》迟松年 《鸭绿江》1981年第2期
《山月不知心里事》周克芹 《四川文学》1981年第8期
《少年chen女》舒群 《人民文学》1981年第4期
《大淖记事》汪曾祺 《北京文学》1981年第4期
《头像》林斤澜 《北京文学》1981年第1期
《蛾眉》刘绍棠 《上海文学》1981年第7期
《黑娃照相》张一弓 《上海文学》1981年第7期
《爬满青藤的木屋》古华 《十月》1981年第2期
《飞过蓝天》韩少功 《中国青年》1981年第13期
《本次列车终点》王安忆(女) 《上海文学》1981年第10期
《金鹿儿》航鹰(女) 《新港》1981年第4期
《拜年》鲁南 《山东文学》1981年第8期
《最后一篓春茶》王振武 《芳草》1981年第3期
1981—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获奖作品
高山下的花环 李存葆 《十月》1982年第6期
赤橙黄绿青蓝紫 蒋子龙 《当代》1981年第4期
洗礼 韦君宜 《当代》1982年第1期
人生 路遥 《收获》1982年第3期
黑骏马 (回族)张承志 《十月》1982年第6期
祸起萧墙 水运宪 《收获》1981年第1期
相见时难 王蒙 《十月》1982年第2期
那五 邓友梅 《北京文学》1982年第4期
太子村的秘密 谌容 《当代》1982年第4期
燕儿窝之夜 魏继新 《青年文学》1982年第5期
苦夏 江浙成、温小钰 《小说界》1982年第1期
射天狼 朱苏进 《昆仑》1982年第1期
流逝 王安忆 《钟山》1982年第6期
普通女工 孔捷生 《小说界》1982年第3期
张铁匠的罗曼史 张一弓 《十月》1982年第二期
驼峰上的爱 冯苓植 《收获》1982年第2期
沙海的绿荫 朱春雨 《十月》1981年第3期
远去的白帆 从维熙 《收获》1982年第1期
你在想什么 顾笑言 《花城》1981年第2期
山道弯弯 谭谈 《芙蓉》1981年第1期
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作品
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获奖作品
拜年 蒋子龙 《人民文学》第3期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梁晓声 《北方文学》第8期
八百米深处 孙少山 《北方文学》第2期
明姑娘 航鹰 《青年文学》第1期
哦,香雪 铁凝 《青年文学》第5期
不仅仅是留恋 金河 《人民文学》第11期
种包谷的老人 何士光 《人民文学》第6期
敬礼!妈妈 宋学武 《海燕》第9期
女大学生宿舍 喻杉 《芳草》第2期
三角梅 王中才 《解放军文艺》第6期
赔你一只金凤凰 李叔德 《长江文艺》第1期
火红的云霞 吕雷 《人民文学》第1期
七岔犄角的公鹿 (鄂温克族)乌热尔图《民族文学》第5期
第九个售货亭 姜天民 《青春》第8期
漆黑的羽毛 石言 《雨花》第9期
芨芨草 鲍昌 《新港》第8期
声音 张炜 《山东文学》第5期
母亲与遗像 海波 《人民文学》第4期
老霜的苦闷 矫健 《文汇月刊》第1期
远处的代木声 (土家族)蔡测海 《民族文学》第10期
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作品
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获奖作品
围墙 陆文夫 《人民文学》83年第2期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史铁生 《青年文学》83年第1期
抢劫即将发生…… 楚良 《星火》83年第8期
阵痛 邓刚 《鸭绿江》83年第4期
秋雷湖之恋 石言 《人民文学》83年第10期
兵车行 唐栋 《人民文学》83年第5期
琥珀色的篝火 乌热尔图(鄂温克族) 《民族文学》83年第10期
那山、那人、那狗 彭见明 《萌芽》83年第5期
亲戚之间 林元春(朝鲜族)清玉译 《民族文学》83年第9期
公路从门前过 石定 《山花》83年第7期
条件尚未成熟 张洁(女) 《北京文学》83年第9期
树上的鸟儿 王戈 《飞天》83年第9期
沙灶遗风 李杭育 《北京文学》83年第5期
肖尔布拉克 张贤亮 《文汇》月刊83年第2期
雪国热闹镇 刘兆林 《解放军文艺》83年第7期
遭遇之乐 陶正 《北京文学》83年第4期
除夕夜 达理 《人民文学》83年第5期
旋转的世界 陈继光 《人民文学》83年第11期
四个四十岁的女人 胡辛(女) 《百花洲》83年第6期
船过青浪滩 刘舰平 《萌芽》83年第7期
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获奖作品
《山中,那十九座坟茔》李存保 《昆仑》1984年第6期
《今夜有暴风雪》梁晓声 《青春》增刊1983年第1期
《迷人的海》邓刚 《上海文学》1983年第5期
《美食家》陆文夫 《收获》1983年第1期
《棋王》阿城 《上海文学》1984年第7期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女) 《十月》1983年第2期
《远村》郑义 《当代》1983年第4期
《拂晓前的葬礼》王兆军 《钟山》1984年第5期
《烟壶》邓友梅 《收获》1984年第1期
《北方的河》张承志 《十月》1984年第1期
《祖母绿》张洁(女) 《花城》1984年第3期
《市场角落的“皇帝”》韩静霆 《丑小鸭》1983年第8期
《燕赵悲歌》蒋子龙 《人民文学》1984年第7期
《绿化树》张贤亮 《十月》1984年第2期
《春妞儿和她的小戛斯》张一弓 《钟山》1984年第5期
《凝眸》朱苏进 《昆仑》1984年第5期
《神鞭》冯骥才 《小说家》1984年第3期
《啊,索伦河的枪声》刘兆林 《解放军文艺》1983年第4期
《腊月·正月》贾平凹 《十月》1984年第5期
《老人仓》矫健 《文汇月刊》1984年第5期
一九八四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
(经评委会无记名投票决定,以得票多少为序)
《干草》宋学武 《青年文学》1984年第2期
《小说选刊》1984年第7期
《小厂来了个大学生》陈冲 《人民文学》1984年第6期
《小说选刊》1984年第6期
《麦客》邵振国 《当代》1984年第3期
《小说选刊》1984年第8期
《蓝幽幽的峡谷》[蒙古族]白雪林 《草原》1984年第12期
《小说选刊》1985年第3期
《打鱼的和钓鱼的》金河 《现代作家》1984年第1期
《小说选刊》1985年第3期
《奶奶的星星》史铁生 《作家》1984年第4期
《小说选刊》1985年第4期
《六月的话题》铁凝(女 《花溪》1984年第2期
《小说选刊》1984年第6期
《哦,小公马》邹志安 《北京文学》1984年第11期
《小说选刊》1985年第1期
《最后的堑壕》王中才 《鸭绿江》1984年第11期
《小说选刊》1985年第1期
(1985——1986)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
(经评委会无记名投票决定,以得票多少为序)
《五月》田中禾 《山西文学》1985年第5期
《小说选刊》1985年第7期
《系在皮绳扣上的魂》[藏族]扎西达娃 《西藏文学》1985年第1期
《民族文学》1985年第9期
《小说选刊》1985年第11期
《满票》乔典运 《奔流》1985年第3期
《小说选刊》1985年第5期
《今夜月色好》彭荆风 《人民文学》1985年第5期
《窑谷》谢友鄞 《上海文学》1986年第4期
《小说选刊》1986年第7期
《远行》何士光 《人民文学》1985年第8期
《小说选刊》1986年第4期
《你不可改变我》刘西鸿 《人民文学》1986年第9期
《小说选刊》1986年第12期
《支书下台唱大戏》邹志安 《北京文学》1986年第6期
《甜苣儿》张石山 《青年文学》1986年第6期
《小说选刊》1986年第9期
《合坟》李锐 《上海文学》1986年第11期
《小说选刊》1987年第2期
减去十岁 谌容 《人民文学》1986年第2期
洞天 李贯通 《山东文学》1986年第4期
夫妻粉 庞泽云 《海燕》1985年第11期
继续操练 李晓 《上海文学》1986年第7期
狗日的粮食 刘恒 《中国》1986年第9期
汉家女 周大新 《解放军文艺》1986年第8期
焦大轮子 于德才(满族) 《上海文学》1986年第2期
他在拂晓前死去 张廷竹 《解放军文艺》1985年第11期
这一片大海滩 杨显惠 《长城》1985年第6期
1987—198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名单
《甜的血腥的铁》 杨咏鸣 《上海文学》 1987年第3期
《牛贩子山道》 雁 宁 《人民文学》 1987年第3期
《葫芦沟今昔》 马 烽 《人民文学》 1987年第4期
《小诊所》 周大新 《河北文学》 1987年第4期
《清高》 陆文夫 《人民文学》 1987年第5期
《马嘶·秋诉》 谢友鄞 《上海文学》 1987年第5期
《陪乐》 朱春雨 《中国作家》 1987年第3期
《塔铺》 刘震云 《人民文学》 1987年第7期
《马车》 陈世旭 《十月》 1987年第4期
《喊会》 柏 原 《青年文学》 1988年第12期
《年关六赋》 阿 成 《北京文学》 1988年第12期
1985—1986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获奖作品
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1985一1986)
桑树坪纪事 朱晓平 《钟山》1985年第4期
军歌 周梅森 《钟山》1986年第6期
一路风尘 王小鹰 《收获》1986年第2期
小鲍庄 王安忆 《中国作家》1985年第2期
红高梁 莫言 《人民文学》1986年第3期
爸爸,我一定回来 达理 《芙蓉》1985年第1期
灵旗 乔良 《解放军文艺》1986年第10期
你别无选择 刘索拉 《人民文学》1985年第3期
馕神小传 宋清海 《小说家》1986年第4期
风泪眼 从维熙 《十月》1986年第2期
红尘 霍达(回族) 《花城》1986年第3期
前市委书记的白昼与夜晚 张笑天 《花城》1985年第3期
第五届(1987—1988年,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白马》王星泉
《十月》1987年第1期
《烦恼人生》
池 莉
《上海文学》1987年第8期
《风景》
方 方
《当代作家》1987年第5期
《去意徊徨》
刘 琦
《昆仑》1987年第6期
《冬天和夏天的区别》
苗长水
《解放军文艺》1988年第4期
《懒得离婚》
谌 容
《解放军文艺》1988年第6期
《天桥》
李 晓
《青年文学》1988年第8期
《追月楼》
叶兆言
《钟山》1988年第5
中国自1978底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便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经济体制改革。与此同时,许多作家开始把创作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一边关注着现实中的改革发展,一边在文学中发表自己关于祖国发展的种种思考和设想。这就是风骚一时的'改革文学',其开篇之作,是蒋子龙的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
改革文学在它的发展初期,侧重揭示旧体制的种种弊端,强调改革的历史必然性。感应着时代的节奏,改革的每一步进展都在文学中得到了及时的反映。叱咤风云、大刀阔斧的“开拓者”与保守势力的尖锐冲突,构成了这一时期改革文学作品的基本框架。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作家们反映改革的视野更加阔大、眼光也日益深入;在反映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同时,作品更注重剖析在改革中日益显露出来的国民身上的落后的文化因袭,表现改革对人的传统价值尺度的冲击,揭示商品经济冲击下旧有生活方式的逐渐瓦解,以及所有这些在人的心灵上产生的强烈震动。这既是改革文学的深化、也是文学使自己不再附庸于政治的一种努力。张洁的《沉重的翅膀》 ,贾平凹的《腊月·正月》 、 《浮躁》 ,蒋子龙的《开拓者》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是改革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众所周知,中国自1978底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便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经济体制改革。与此同时,许多作家开始把创作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一边关注着现实中的改革发展,一边在文学中发表自己关于祖国发展的种种思考和设想。这就是风骚一时的'改革文学',其开篇之作,是蒋子龙的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
改革文学
对于农民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土地”,因而1979年后,土地承包和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在农村掀起了一次经济和精神上的巨大变革。许多敏感的作家便抓住拥有土地支配权后农民的新状态进行了大量的创作。 在这期间,农村改革小说的代表作如: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何士光的短篇小说《乡场上》 、张一弓的短篇小说《黑娃照像》 、张炜的中篇小说《秋天的愤怒》 、蒋子龙的中篇小说《燕赵悲歌》 、贾平凹的中篇小说《腊月.正月》 、《鸡窝洼的人家》等。 纵观农村题材的改革小说,可以发现初期作品往往是简单的“一片光明”,随后一些作家开始致力于揭示农村改革中所受阻力并剖析其产生的原因,一些优秀之作甚至触及到在改革中发生变异的中国农民的'传统文化心理'层面。这一过程,是不断深化的。 如早期出现的短篇小说《乡场上》(1980,8)讲述不再靠借贷度日的农民冯幺爸,终于挺直了弯了多年的脊梁、《黑娃照像》(1981,7)表现有了一定经济能力的农民对精神地位的追求;其后出现的一些作品则开始展现改革的阻力,如《秋天的愤怒》塑造了俨然一方宗主的农村干部肖万昌的形象、《燕赵悲歌》在农民改革家武耕新头顶上设置了重重关卡;在贾平凹的小说中,改革的阻力则不仅来自于国家政体的一些弊端,农民在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下自身形成的顽固惰性也是阻碍改革的重要原因,如《腊月正月》中描述了乡儒韩玄子对“致富“后的王才不可理喻的百般刁难--前者与后者从前并无任何矛盾,他之刁难后者表面上看来只是出于对“奸商”发财的不满与嫉妒,对自己地位受到侵犯的担忧而已,但实际上则反映出中国长期以来宗法制社会残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心理,在面对新的社会体制时因感受到强烈的冲击。编辑本段思想困局
所谓“改革文学”,堪称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纪念碑。比之“伤痕文学”、“知青文学”、“朦胧诗”、“先锋文学”等,它或许不是最显眼的,但它同改革的关系是最直接的。之所以称其为纪念碑,是因为就文学创作而言,它已成为历史———使命与野心达成,意义归于历史。 1979年前后,得意识形态的长期倚重,文字的分量一直很重(或者叫文学的分量),在那个时候,它意味着能“说话”,它是政治生活中的一员。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敏感的作家们站出来发言了。 以1979年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为先声,一般文学史上称之为“改革文学”的写作拉开了序幕。之后,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 、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 、张洁《沉重的翅膀》 、贾平凹的《鸡窝洼人家》 ,柯云路的《新星》等小说发表,影视再发力,“改革文学”引起哄动,自不待言。 “改革文学”的路数基本一致:虽然官僚主义问题很大,但是英明的主
《平凡的世界》
人公基本上能克服重重困难,并取得阶段性胜利,即使要面临更大的风雨,也要强调主人公那种打不倒的顽强精神。小说对“胜利”基本上充满了不屈不挠的热情。这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社会情绪,基本吻合。 应前文所说,文学也充当了判断责任的角色,它认定官僚主义应该对社会挫败负上主要责任,它热烈拥护行政资源的再分配。当然,也可以理解,狂喜与谨慎是政策解冻下的本能反应。 “改革文学”在创作手法上,无疑也受这种基本判断的左右,仍然是大众文学的路子,比如打造乔厂长、李向南等典型人物时,注意插科打诨,并突出了他们的英明果断,处理不合作、捣蛋人士时,仍然有脸谱化的毛病。他们小心地不脱离群众,谨守“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训令,有选择地批判过去。由整体用词布局来看,“改革文学”的写作者仍然偏爱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有些文史家称之为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应该说,“改革文学”,其思维方式是陈旧的,但其所含的“希望”是新鲜大胆的,尽管这种希望仍然由乐观历史进化论所催生,但它至少表明了与过去决裂的勇气与决心,它能安慰那些劫后余生的心灵,它对官僚制度的批判也不无道理,它为打破体制僵局营造了强大而积极的舆论。“改革文学”的作者与过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他们仍然当得起勇士的称号。 三十年过去了,中国的体制改革仍就需要探索,但最起码,它已不再需要由文学来引路或突围。情绪让步、理性登场———这对社会文明的进程来讲,无疑是一种进步。
改革小说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真正全面铺开后,逐渐减掉了它的锐气,作家们开始比较平和地反映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的生活状况,改革文学作为一种文学思潮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由于社会变革并未从此停止,因而这类题材的创作仍然不时出现,如远山、纯辉合作的中篇小说《反水》就是是一部反映九十年代经济体制改革作品。
改革文学--《沉重的翅膀》
小说通过原附属“海峡集团”的“卓越公司”董事长凌锐在接管整个集团,出任总经理职务后,为了考虑集团的全局利益而损及自己一手建立的“卓越公司”,并因此与原来配合默契、亲如兄弟的助手欧阳凯及其他伙伴之间开始出现裂痕,最后双方分崩离析的过程,反映出当前改革问题的尖锐性与复杂性。在小说最后,经过艰难的整合,原来机构臃肿的“海峡集团”终于上了轨道,凌锐也如愿以偿步入政界,升任团省委书记;欧阳凯则在“反水”(脱离集团)后,成为“二十一世纪电脑公司”的总经理,带领一班弟兄使事业蒸蒸日上。所有人似乎都万事如意,但凌锐与欧阳凯之间的友谊却就此终结,而且两个人似乎也并无遗憾。新的经济组合使他们各自有了新的“朋友”,但读者却不禁为这种友谊的变迁而感到失落。另外,结尾交待了一个新的消息:欧阳的公司也有人“反水”了!离开的人正是当年坚决拥护欧阳与他并肩作战的伙伴。这看似无意的一笔,却显然暗示出在新的经济关系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无法用“信誉”、“友谊”等传统道德约束,“利益”的比重才是决定一切关系的法码。 在这篇小说中,改革主要阻力已经不再来自传统的保守派,而是同样积极参加这场改革的新人物们,因从不同角度考虑利益问题而产生了种种矛盾。这里已经很难简单地判别善与恶、正义与卑下,而只能在纷繁的快节奏中,见出人们复杂多样的思考与心态。 另外,陆天明发表于九十年代的长篇小说《苍天在上》也是一部反映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作品,小说因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而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这一方面说明“反腐倡廉”口号的深入民心,另一方面也证明高科技媒体在当下社会的强大魅力。
发展史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改革文学”曾是一个专有名词,特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种文学现象。随着农村实行联产计酬、承包责任制,城市开始经济改革,“改革文学”也应运而生。1983至1984年间,描写社会改革的作品大量涌现,形成了一个创作高峰,在社会上颇为轰动。 1979年蒋子龙的小说《乔厂长上任记》是“改革文学”的发端,着力塑造了改革家乔光朴的英雄形象,“乔厂长”也成了改革者的代名词。之后的改革小说中,出现了类似“乔厂长”的“开拓者系列”,如《改革者》(张锲)、《跋涉者》 (焦祖尧)、 《祸起萧墙》 (水运宪)、 《三千万》 (柯云路)等等。还有一些作家对种种社会弊端予以批判和揭露,剧作家沙叶新与李守成、姚明德合作的戏剧《假如我是真的》就是这一类的代表。高晓声的视角比较独特,他一直关注着普通农民在新时代的变化。他笔下的李顺大、陈奂生都是农村的小人物,作者为他们生活上的改善而欣慰,也对他们思想上因袭的落后的东西给予温情的嘲讽。 1981年底张洁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问世,标志着“改革文学”进入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关注改革对整个社会尤其是人的思想、道德、伦理观念带来的变化。影响较大的有长篇小说《故土》 (苏叔阳)、《花园街五号》(李国文)、《男人的风格》 (张贤亮)、《新星》(柯云路)及中篇小说《老人仓》 (矫健)、 《鲁班的子孙》 (王润滋)、《秋天的愤怒》 (张炜)、《腊月·正月》(贾平凹)等。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以农村青年高加林的悲剧,深刻地写出了商品经济对传统农村文化的冲击。 1985年以后,“改革文学”在题材、视角上更加多元化,初期的理想主义色彩逐渐淡化,作为一种新思潮、新现象的“改革文学”已经结束。但是,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仍层出不穷。
海子 顾城 舒婷
王小波 铁凝 史铁生
路遥
顾城
贾平凹
梁晓声
冰心。
陈忠实
池莉。
丁玲
冯骥才。
顾城
韩少功
贾平凹
蒋子龙
金庸。
梁羽生
刘心武。
路遥。、
茅盾
80后 90后新生代作家正在涌出
韩寒、郭敬明、张悦然、徐鹏、春树、周嘉宁、小饭 郑小琼、林萧、李傻傻、安意如、刘卫东、邓安东、焦国强、张一一、
吴子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