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 | 不低于20℃的暖冬 从这6处缤纷小城开始

云南 | 不低于20℃的暖冬 从这6处缤纷小城开始,第1张

云南的美景很多,但在全国寒意渐浓的时节里,“暖冬”无疑是云南最令人向往的那个关键词。从西伯利亚的红嘴鸥每年的越冬一期一会,到不分四季只有炎夏的西双版纳,又或是异域风情的红河、怀旧的建水古城……即使在冬天,云南也有足够多的地方,上演着最缤纷的色彩,和绚丽的生命活力。

暖阳正好,早樱刚开,请跟着匙叉一起看看如何在云南的暖冬里,将五彩斑斓的精彩一网打尽。

01

昆明

白天平均温度:20

春城 昆明 ,四季都如同春天般温暖。这座城市有着不紧不慢的生活节奏;每条街道上都可能藏着 历史 留下的印记,每座老房子中都可能有“最滇味”的 美食 。

海埂公园在滇池的东畔,是一处风光秀美的公园,也是滇池的主要观赏地。沿着堤坝到湖中游览,可看到西山、红嘴鸥、湖畔柳树等。每年冬天,滇池都是红嘴鸥栖息的乐园,成群红嘴鸥会与游客互动。

在美丽的云南大学散步,或者去逛一次亚洲最大花卉市场斗南花市,感受花潮澎如海。登上西山,举目远望,湖天一色,五百里滇池尽收眼底。

昆明往南约50多公里的抚仙湖是云南人本地人钟爱的亲水地之一,也是国内最深的湖泊之一。这里平均水深达到87米,且湖水水质极好。据说古人还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琉璃万顷,用来描述湖面在阳光下波光粼粼,晶莹剔透的样子。

冬季的抚仙湖少风多晴日,安静纯净中带着一丝灵动。成千上万的红嘴海鸥都会如约而至。早早绽放的冬樱花如梦如幻,在冬日的暖阳下显得越发娇艳。

02

弥勒

白天平均温度:22

弥勒 是云南红河州“北大门”,也是高原葡萄之乡,红土地还拥有着与别处不同的风土力量,中国著名葡萄酒品牌“云南红”就来自这里。

除了葡萄出名,东风韵文化艺术空间也是弥勒的一大亮点。红河东风韵小镇以文化创意为特色,将本土的葡萄文化、自然风光、人文 历史 充分融合,打造出了这一片让人向往的艺术氛围。

说到东风韵,又不得不提起罗旭。出生在弥勒的罗旭,以雕塑见长,在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不按常理出牌的设计理念,创作出了东风韵红色砖墙建筑群,其中最为吸引人的是造型奇特的“万花筒”。

这座建筑不仅是单一形式的艺术展览场所,而是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交流场所,无论是艺术从业者还是普通的游客,都可以切身感受到文化艺术带来的生命活力。

5组由红砖和流畅曲线构筑的后现代建筑群张力十足,大气又富有曲线的红土堡垒式建筑以多个角度致敬本地陶艺、酿酒工艺和篝火文化,与退台式泻湖泳池交相辉映,颇具特色。

酒店的232间客房,面积自48 起。在简约清新的室内风格中,又巧妙融入了云南本地的艺术元素和手工工艺。部分客房还设有景观露台,可直通花园。

如果想要深入感受弥勒的文化传统和自然魅力,酒店提供的香槟野餐、风车烛光晚餐、美憬阁农庄、葡萄酒之旅等定制活动是不错的选择。这些丰富的旅程灵感,也许可以给我们更多沉静下来,了解这片土地的机会。

03

红河

白天平均温度:23

在滇东高原和哀牢山之间,存在着远离世界中心,以及城市精致文明之外的一片土地。北回归线横穿而过,大江大河奔流不息,这里就是 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哈尼族人在红河这片土地不仅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村寨,还在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中建造了在光影变幻下绮丽又壮观的元阳梯田。落日时分,夕阳倒映在田间水中,流光溢彩。随手按下快门,都是国家地理大片。

就在云雾缭绕的哈尼梯田脚下,藏着一间国内顶级野奢帐篷——康藤·红河谷帐篷营。

康藤·红河谷帐篷营地建于村寨遗址之上,面朝万亩梯田,包含17间带泡池的帐篷院落和5个夯土公共空间,是一座与当地文化结合的帐篷营地。

营地仅有17个客房帐篷,均自带泡池。康腾根据哈尼民族文化,用构成哈尼梯田文化的“森林-水系-村寨-梯田”四个元素,把帐篷客房划分成了四个区域并以此命名。

每个帐篷都配备柔软舒适的大床,卫浴设施齐备,每一件家具都是精心挑选的,还配备了地图画架、望远镜等用品,居住于内,仿佛回到了考古事业蓬勃发展的17、18世纪。(匙叉亲测康藤帐篷营地亲测体验。)

营地提供丰富的体验活动,徒步梯田、学习民俗工艺,探访古村落。还能尝到秘境中的下午茶和晚宴,盛大的篝火晚会在夜间的山林中感受少数民族式狂欢,还有浪漫星空作陪……绝对是一场独一无二的滇南文化体验。

04

建水

白天平均温度:23

说起 建水 ,其实不少人更愿意称它为临安。似乎只有“临安”二字,才更能表达出它的古朴宁静。

在云南那么多的古城中,建水算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 历史 上曾一度成为滇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和交通枢纽。由于受中原文化影响较深,形成了汉文化和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相交融的多元一体文化。而即使放到古城有些泛滥的今天,建水依旧是一个更为市井、质朴,带着生活气息的地方。

“千年建水紫陶”已成为建水古城的名片。抚摸经由 历史 沉淀后的建水紫陶器,古拙间不乏细腻的手感。

土生土长的碗窑人将紫陶工艺传承至今,巷子中散落着一户户的紫陶作坊,推门走近一探,屋子中的条案上,地面上陈列着紫陶人精心制作的陶艺作品,形式不一、甚是讨人喜欢。

建水另一处非常值得体验一次的就是历经百年沧桑的米轨小火车,这是中国运行最慢的小火车。米轨小火车串起了云南个旧、蒙自、建水、石屏的城市与乡村。停靠的站点都让人容易产生一种时光倒流的错觉。

小火车木质的车厢里是同样**木质的桌椅、地板、墙壁和天花板,再配上纯白色窗帘。随着火车的汽笛声,一路缓缓驶入时光隧道。

建水小城里还有一处极抓人眼球的建筑群:一座外观看上去像烧制紫陶的砖窑,里面却是如同蚂蚁洞一般形态独特的建筑——蚁工坊。

蚁工房的创始人是艺术家罗旭,有人称他为云南“怪杰”。他依照自己的想法,创造了“云南摩洛哥”式文旅基地。这座别具特色的建筑俨然已然成为了紫陶之都新艺术地标。

以陶为主线来规划的蚁工房,其中陶器展览区和陶艺研发空间各占3000多平方米,同时集文化 旅游 、酒店住宿、生态田园于一体。

05

普洱

白天平均温度:25

探访时间之外的深山古寨,走近神秘的西南少数民族。在饮烤茶、跳芦笙舞以及精湛独特的竹编工艺中,感受普洱景迈少数民族保留至今的原始风俗,以及植根血脉里的纯真快乐。

入住景迈柏联,便可直接睡进普洱古茶园,无遮拦地畅快感受漫山茶香;参加酒店特别安排的制茶活动,体会茶的性情,品尝自制的茶叶泡出的茶。

普洱因茶闻名,也孕育着香味浓郁醇和的咖啡豆。充足的阳光混合着微风的作用,让咖啡豆茁壮成长。再经过烘焙加工,和咖啡师们的精心研磨,最终成为味蕾中绽放的香气。

小熊猫庄园酒店是国内唯一以小熊猫为主题的酒店,围绕云南小熊猫的栖居地而建。可以说它们才是这里的主人,而我们则是被邀请来做客的客人。

漫步在庄园,常常会遇见在庄园古木间和露台上玩耍的萌物,如果暂时没看到它们的身影也不要紧,只需要小小一片苹果,小熊猫就会开心地跑来围着你转。这里的小熊猫过得自在,对人也基本不设防,有时还会叼着野果来“哒哒”敲门。

虽然小熊猫是“冠名商”,但这里还居住着其他很多野生动物,随处可见野趣横生的可爱画面,各种小动物陪你一起度假,充分感受与动物做邻居的美妙体验。

整座庄园依山势而建,每套客房都是独立的森林木屋,被森林环抱。每天可枕着虫鸣入眠,听着鸟语醒来。而凉爽的露台则最适合一边喝普洱茶一边读书和观景,享受山间生活的惬意。

06

西双版纳

白天平均温度:28

西双版纳 位于云南的最南端,以神奇的热带雨林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云南长久不衰的旅行重点。在这里可以体验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傣族风情和雨林风光。

有热带植物“图书馆”之称的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及国际顶尖艺术设计大师弗兰克·德贡先生亲自执导的“傣秀”,都是在版纳不可错过的精彩体验。

而来到傣族村寨曼远村后,一切又变得充满着傣味的诗情画意:竹楼、格局独特的院落、周围的凤尾竹、芒果。在这里亲自体验一次古法“慢轮制陶”,把这些也许即将消失的记忆以这种独特的方式留存下来。

超过5000种动植物都把这里当做栖息的乐土,所以在西双版纳另一个值得探访的就是大自然。

雨林穿越,植物园夜游,与亚洲象来一次亲密接触;或是走进西南少数民族的村落,体验非遗手工,感受神秘的民族文化。既可作为一家人慵懒度假的目的地,也可以借此机会深度阅读自然百科之书,感受自然万物的奇妙。

西双版纳野象谷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处可以与亚洲象近距离交流的地方,这里不仅给了我们一个深入雨林走进亚洲象日常生活的机会,更可以体验大象饲养员的工作,为它们的繁育工作出一份力。

西双版纳拥有大片无规则自然生长的森林,茂密的森林贡献了极高的空气负氧离子含量。由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穿梭在狂野雨林,看野趣十足的植物奇观。

云南的暖冬充斥着一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画卷,明媚的阳光,翠绿的植被,甜蜜的热带水果,灵动的自然精灵……这里有太多神奇而理想的元素,即使在冬季,也能绽放出一个五彩斑斓的精彩世界。

-The End-

————

带你看不一样的世界。

海鸥老人”塑像铭刻人鸥深情 新华网昆明2006年1月18日专电“海鸥老人”吴庆恒的雕像在昆明红嘴鸥最多的翠湖公园揭开了面纱:一位慈祥的老人坐在水边,面带微笑,手捧鸥食伸向空中,红嘴鸥在他手上、身边蹁跹环绕……一幅人鸥和谐共处的美丽画面永久定格。

被昆明人称为“海鸥老人”的吴庆恒生前孤身一人,每年冬天飞抵昆明的红嘴鸥是他唯一的寄托。每当红嘴鸥“驾临”,老人天天徒步十多公里进城给它们喂食,和它们嬉戏,风雨无阻;老人每月三百零八元的退休工资有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为此,老人平时几乎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

四元五角一斤的饼干,老人毫不吝惜买给海鸥,他知道那是海鸥最喜欢的美食;他还经常买来鸡蛋为海鸥制作“鸡蛋饼干”;而他自己,唯一的奢侈品是两毛钱一包的金沙江香烟。

他与红嘴鸥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以至于他能将水中的海鸥一只只叫上岸,其中就有“独脚”,有“老沙”。在老人生命的最后时光,老人最牵挂的依然是红嘴鸥。

老人去世后,他被昆明人不断追忆和怀念,认为他代表了昆明人与红嘴鸥和谐共处的精神及爱鸥护鸥的优秀品质,值得每一个市民学习。

在一位热心市民的倡议下,昆明《都市时报》社、翠湖公园 、昆明市园林绿化局带头为海鸥老人塑像捐款,并出资为海鸥老人塑像。

1 关于滇池红嘴鸥的诗句

2 关于赞美红嘴鸥的诗句

关于滇池红嘴鸥的诗句 1关于滇池的诗句描写滇池海鸥的诗句

昆明池水战词

朝代:唐代

作者知:温庭筠

原文:

汪汪积水光连空,重叠细纹晴漾红。赤帝龙孙鳞甲怒,

临流一盼生阴风。鼍鼓三声报天子,雕旌兽舰凌波起。

雷吼涛惊白石山,石鲸眼裂蟠蛟死。溟池海浦俱喧豗

青帜白旌相次来。箭羽枪缨三百万,踏翻西海生尘埃。

茂陵仙去菱道花老,唼唼游鱼近烟岛。专渺莽残阳钓艇归,

绿头江鸭眠沙草。

昆明池织女石(一作司马复诗)

朝代:唐代

作者:童翰卿

原文:

一片昆明石,千秋织女名。见人虚脉脉,临水更盈盈。

苔作轻衣色,波属为促杼声。岸云连鬓湿,沙月对眉生。

有脸莲同笑,无心鸟不惊。还如朝镜里,形影两分明

2关于滇池的诗句描写滇池海鸥的诗句

昆明池水战词朝代:唐代作者知:温庭筠原文:汪汪积水光连空,重叠细纹晴漾红。

赤帝龙孙鳞甲怒, 临流一盼生阴风。鼍鼓三声报天子,雕旌兽舰凌波起。

雷吼涛惊白石山,石鲸眼裂蟠蛟死。溟池海浦俱喧豗 青帜白旌相次来。

箭羽枪缨三百万,踏翻西海生尘埃。 茂陵仙去菱道花老,唼唼游鱼近烟岛。

专渺莽残阳钓艇归, 绿头江鸭眠沙草。昆明池织女石(一作司马复诗)朝代:唐代作者:童翰卿原文:一片昆明石,千秋织女名。

见人虚脉脉,临水更盈盈。 苔作轻衣色,波属为促杼声。

岸云连鬓湿,沙月对眉生。 有脸莲同笑,无心鸟不惊。

还如朝镜里,形影两分明。

3有关滇池的诗词

1、灞城隅,滇池水,天涯望转积,地际行无已。

2、昆明滨滇池,蠢尔敢逆常。天星耀鈇锧,吊彼西南方。

3、赤藤为杖世未窥,台郎始携自滇池。

4、秀海海边葭菼秋,滇池池上云悠悠。

5、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滇池,读音:[diān chí]

释义:云南省的大湖,在昆明市南,湖面海拔1886米,又称昆明湖,面积33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米。

造句:

1、滇池四周,东西有金马碧鸡二峰夹峙,南北有长虫白鹤两山遥望,风光名胜较多。湖上烟波浩渺,景色迷人。

2、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3、根据滇池地区晋宁、昆阳、海口中低品位胶磷矿的矿物特性,确定以重浮联合流程选别中低品位胶磷矿。

相似词:池塘、电池、城池、差池、池水、池沼、池田、池边

4描写滇池的古诗词

《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

唐 韩愈

赤藤为杖世未窥,台郎始携自滇池。

滇王扫宫避使者,跪进再拜语嗢咿。

绳桥拄过免倾堕,性命造次蒙扶持。

途经百国皆莫识,君臣聚观逐旌麾。

共传滇神出水献,赤龙拔须血淋漓。

又云羲和操火鞭,暝到西极睡所遗。

几重包裹自题署,不以珍怪夸荒夷。

归来捧赠同舍子,浮光照手欲把疑。

空堂昼眠倚牖户,飞电著壁搜蛟螭。

南宫清深禁闱密,唱和有类吹埙篪。

妍辞丽句不可继,见寄聊且慰分司。

5描写滇池的句子

昆明池水战词

朝代:唐代

作者:温庭筠

原文:

汪汪积水光连空,重叠细纹晴漾红。赤帝龙孙鳞甲怒,

临流一盼生阴风。鼍鼓三声报天子,雕旌兽舰凌波起。

雷吼涛惊白石山,石鲸眼裂蟠蛟死。溟池海浦俱喧豗

青帜白旌相次来。箭羽枪缨三百万,踏翻西海生尘埃。

茂陵仙去菱花老,唼唼游鱼近烟岛。渺莽残阳钓艇归,

绿头江鸭眠沙草。

昆明池织女石(一作司马复诗)

朝代:唐代

作者:童翰卿

原文:

一片昆明石,千秋织女名。见人虚脉脉,临水更盈盈。

苔作轻衣色,波为促杼声。岸云连鬓湿,沙月对眉生。

有脸莲同笑,无心鸟不惊。还如朝镜里,形影两分明。

6形容昆明红嘴鸥的成语

红嘴鸥

红嘴鸥亦称“笑鸥”、“普通海鸥”、“赤味鸥”、“钓鱼郎”、“小康满”,属鸥形目,鸥科。

学名:Larus Ridibundus

英文名:Black—headed Gull

红嘴鸥的头和颈全部为褐色,后缘转为黑褐色,眼周有白羽一圈,背、肩以及两翅的内侧覆羽和次级飞心等均朱灰色,飞羽先端近白色,外侧大覆羽和初级覆羽均白色,第一枚初级飞羽白色,而且黑色的内外缘和先端,第2-5枚的黑色外缘渐减,而内侧渐转为深灰色,但内缘仍呈黑色,羽端呈黑色,第6枚羽毛为深灰色,而且内缘的先端黑色,第7枚与第6枚相似,但无黑端,其余初级飞羽深灰色,渐转为次级飞羽的朱灰色,其余部分为纯白色。眼暗褐色,嘴赤红而具黑端,脚和趾亦呈红色,爪黑色。

生活环境:江河、湖泊、水库、海湾。

食物:鱼、虾、昆虫、水生植物、人类丢弃的食物残渣。

体型:体型大小似鸽,全长38厘米。体重250~300克。

习性:在东北、新疆为夏候鸟,其它地区系冬候鸟。结群活动,在空中或水上飞翔觅食。活动时常发出喧闹单调的“哈、哈、哈”的叫声。红嘴鸥越冬期间体羽以白色为主,眼后有黑斑,两翅和背部灰色。嘴红脚红。繁殖期成鸟头部变为咖啡色,有白色眼圈。亚成鸟翅膀覆羽褐色,尾巴端部有黑斑。

红嘴鸥是中国南部地区冬季最常见的鸥类。在昆明、青岛等城市,红嘴鸥常进入城区的公园水体和河流地段觅食,受到人们的保护和投食招引。昆明自1985年秋季以来,每年冬天都有上万只红嘴鸥在市区内的翠湖公园,盘龙江等地觅食活动,形成昆明的特色风景

昆明的海鸥叫做红嘴鸥,来自北西伯利亚,从贝加尔湖穿越俄罗斯和整个中国来到昆明过冬,之后再集体返回。红嘴鸥虽然不是昆明的,但却是昆明的骄傲!

资料:“中国昆明滇池1987年1月14日环志”的一只红嘴鸥,飞行了8333公里,时隔7年6个月28天,此举为我国环志鸟迁往大洋洲的首例。

7形容昆明红嘴鸥的成语

红嘴鸥 红嘴鸥亦称“笑鸥”、“普通海鸥”、“赤味鸥”、“钓鱼郎”、“小康满”,属鸥形目,鸥科。

学名:Larus Ridibundus 英文名:Black—headed Gull 红嘴鸥的头和颈全部为褐色,后缘转为黑褐色,眼周有白羽一圈,背、肩以及两翅的内侧覆羽和次级飞心等均朱灰色,飞羽先端近白色,外侧大覆羽和初级覆羽均白色,第一枚初级飞羽白色,而且黑色的内外缘和先端,第2-5枚的黑色外缘渐减,而内侧渐转为深灰色,但内缘仍呈黑色,羽端呈黑色,第6枚羽毛为深灰色,而且内缘的先端黑色,第7枚与第6枚相似,但无黑端,其余初级飞羽深灰色,渐转为次级飞羽的朱灰色,其余部分为纯白色。眼暗褐色,嘴赤红而具黑端,脚和趾亦呈红色,爪黑色。

生活环境:江河、湖泊、水库、海湾。 食物:鱼、虾、昆虫、水生植物、人类丢弃的食物残渣。

体型:体型大小似鸽,全长38厘米。体重250~300克。

习性:在东北、新疆为夏候鸟,其它地区系冬候鸟。结群活动,在空中或水上飞翔觅食。

活动时常发出喧闹单调的“哈、哈、哈”的叫声。红嘴鸥越冬期间体羽以白色为主,眼后有黑斑,两翅和背部灰色。

嘴红脚红。繁殖期成鸟头部变为咖啡色,有白色眼圈。

亚成鸟翅膀覆羽褐色,尾巴端部有黑斑。 红嘴鸥是中国南部地区冬季最常见的鸥类。

在昆明、青岛等城市,红嘴鸥常进入城区的公园水体和河流地段觅食,受到人们的保护和投食招引。昆明自1985年秋季以来,每年冬天都有上万只红嘴鸥在市区内的翠湖公园,盘龙江等地觅食活动,形成昆明的特色风景 昆明的海鸥叫做红嘴鸥,来自北西伯利亚,从贝加尔湖穿越俄罗斯和整个中国来到昆明过冬,之后再集体返回。

红嘴鸥虽然不是昆明的,但却是昆明的骄傲! 资料:“中国昆明滇池1987年1月14日环志”的一只红嘴鸥,飞行了8333公里,时隔7年6个月28天,此举为我国环志鸟迁往大洋洲的首例。

关于赞美红嘴鸥的诗句 1形容昆明红嘴鸥的成语

红嘴鸥

红嘴鸥亦称“笑鸥”、“普通海鸥”、“赤味鸥”、“钓鱼郎”、“小康满”,属鸥形目,鸥科。

学名:Larus Ridibundus

英文名:Black—headed Gull

红嘴鸥的头和颈全部为褐色,后缘转为黑褐色,眼周有白羽一圈,背、肩以及两翅的内侧覆羽和次级飞心等均朱灰色,飞羽先端近白色,外侧大覆羽和初级覆羽均白色,第一枚初级飞羽白色,而且黑色的内外缘和先端,第2-5枚的黑色外缘渐减,而内侧渐转为深灰色,但内缘仍呈黑色,羽端呈黑色,第6枚羽毛为深灰色,而且内缘的先端黑色,第7枚与第6枚相似,但无黑端,其余初级飞羽深灰色,渐转为次级飞羽的朱灰色,其余部分为纯白色。眼暗褐色,嘴赤红而具黑端,脚和趾亦呈红色,爪黑色。

生活环境:江河、湖泊、水库、海湾。

食物:鱼、虾、昆虫、水生植物、人类丢弃的食物残渣。

体型:体型大小似鸽,全长38厘米。体重250~300克。

习性:在东北、新疆为夏候鸟,其它地区系冬候鸟。结群活动,在空中或水上飞翔觅食。活动时常发出喧闹单调的“哈、哈、哈”的叫声。红嘴鸥越冬期间体羽以白色为主,眼后有黑斑,两翅和背部灰色。嘴红脚红。繁殖期成鸟头部变为咖啡色,有白色眼圈。亚成鸟翅膀覆羽褐色,尾巴端部有黑斑。

红嘴鸥是中国南部地区冬季最常见的鸥类。在昆明、青岛等城市,红嘴鸥常进入城区的公园水体和河流地段觅食,受到人们的保护和投食招引。昆明自1985年秋季以来,每年冬天都有上万只红嘴鸥在市区内的翠湖公园,盘龙江等地觅食活动,形成昆明的特色风景

昆明的海鸥叫做红嘴鸥,来自北西伯利亚,从贝加尔湖穿越俄罗斯和整个中国来到昆明过冬,之后再集体返回。红嘴鸥虽然不是昆明的,但却是昆明的骄傲!

资料:“中国昆明滇池1987年1月14日环志”的一只红嘴鸥,飞行了8333公里,时隔7年6个月28天,此举为我国环志鸟迁往大洋洲的首例。

2快开学了,作文还没有完成,那位好心人帮帮忙,写一篇赞美红嘴鸥的

1 大观公园的精灵――红嘴鸥春回大地,如果去昆明旅游,千万别忘了一处――大观公园。

它没有石林天外天的奇秀,也没有玉龙雪山的神气。但它有古城的淳朴厚重,更有一般古城所没有的活力。

春天的大观公园因为有了它们―― 一群可爱的红嘴鸥而活力四射。红嘴鸥的春天离不开春城,春城的春天少不了红嘴鸥。

每年初春,这群可爱的精灵都会到大观园做客。要是哪年精灵们迟到了,春城人会像母亲期盼孩子回家一样企盼它们的到来。

只要它们做客大观园,古老的大观园便有了活力,春城也活跃了,人们奔相传递这一喜讯,偕老提幼纷至沓来,拜访久违的老朋友。大年初一,我们一家早早来到大观公园。

首先听到的便是混乱的鸟鸣声,这是一支差劲的交响乐团,忙活了半天也没奏出一支象样的迎宾乐曲。进入公园,翠柏掩映,白色的大理石路面,浅墨色的古朴建筑诉说着它的历史,描绘着它的肃穆。

但它没有因此而显得老态龙钟,柔和的阳关中,大红的灯笼下,人们的笑语应和着精灵们的欢声,怒放的三色堇和郁金香,透射出浓浓的节日氛围,更把一个大观园装点得美丽动人。2 白衣仙子——红嘴鸥在春城昆明西郊的草海大坝上,远远地就可以看见一群群的鸥在与人们嬉戏、玩闹。

走近一看,红嘴、红脚的红嘴鸥正自由地飞翔与蓝天之上。有如一片片薄纱般的身躯,竟是如此洁白的。

红嘴鸥极其可爱,拥有一身洁白的羽毛,有时飞翔在蓝天之上,有时静浮于碧水之巅,缓缓游动,泛起一阵阵水波,细细微微的,如同身上水波片片的羽毛。飞翔于蓝天之上的,眼睛如宝石般晶光闪闪,在探视中,发现一团可口的小面包,便会扑翅奔向它,并在一瞬间将其吞咽;从空中忽然扑向水面,溅起几滴如玉般晶澈的水滴,身躯优美地平立在水纹之上,静静的,忽而又扑腾着翅膀拍打着水儿嬉戏。

红嘴鸥是长途迁徙的动物,冬日则多飞移到了春城——昆明。当冬日来临时,红嘴鸥也来了,作为昆明人的骄傲的它,在水面上悠游自在,对来往的行人与船只毫不畏惧,而是如同失散多年的朋友忽而相见一般亲切。

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成千上万的红嘴鸥便会飞临昆明,给昆明人带来欢声笑语。红嘴鸥,顾名思义,嘴为红色,扁而尖,则喙的前端有一块黑宝石般的印迹,在赤红色的喙中独放异彩,脚也为红色,仿佛是为了对称嘴的红。

老天给予它的还不仅这些,还为了给它遮阳,佩戴了一顶黑褐色延伸到顶后的帽子,十分漂亮。当然,红嘴鸥素有“白衣仙子”之称,也不是子虚乌有的,它拥有令人妒忌的双飞羽,在白瑕中略带一些在翼尖的黑色斑点,不仅没有影响美观,反而使得它更加地传神。

引人注目的它,身体大部分为白色。展翅高飞,翩翩犹如“白衣仙子”。

红嘴鸥如今的分布地域十分广阔,繁殖在中国西北部天山西部地区及中国东北的湿地,多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地。红嘴鸥在东北、新疆为夏候鸟,而在其他地区为冬候鸟。

昆明人对红嘴鸥的热恋毋庸置疑,又为它取了多个好听又切合实际的名字,如:钓鱼郎、小康满。它们总是一群一群活动,在空中或水上觅食,又因为它形似鸽子,又俗称“水鸽子”,又因为红嘴鸥给人带来的欢乐,玩耍时常发出“哈、哈、哈”的叫声,又亲切地称它为“笑鸥”。

如仙子一般的它,给昆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赞美白鹭的诗句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绝句(两个黄鹂)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白鹭 (杜牧)

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横溪堂春晓 虞似良 一把青秧趁手青, 轻烟漠漠雨冥冥。 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李白 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

赵子昂《西湖》诗: 春阴柳絮不能飞,两足蒲芽绿更肥。 只恐前呵惊白鹭,独骑款段绕湖归。

o(∩_∩)o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记得采纳哦,感激不尽。

4关于红嘴鸥来了作文

新的一年来到了,我和爸爸妈妈坐上飞机,又一次到昆明去看望既可爱又漂亮的红嘴鸥。我已经是第三次到这里来看望红嘴鸥了。

我一直都记得红嘴鸥漂亮的样子:在雪白的身体上,红嘴鸥有着黑溜溜的眼睛、红红的嘴、大大的翅膀和粉红色的小爪子,一副乘巧样。

一进公园,我们就看到了一副热闹的景象:在长满了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间,游客们有的在观赏红嘴鸥,有的在拍照留念,而小贩们则在兜售鸟食与各种小玩艺儿。当然,最热闹的还是红嘴鸥了。

放眼广阔的湖面,哇!湖面上的红嘴鸥静止不动,若不仔细看,还以为我们来到了被白茫茫的雪覆盖着的草原呢。

在蓝蓝的天空上飞翔着的红嘴鸥,拍打着它们洁白的翅膀,与蓝天上的白云浑然一体。看那里,两三只红嘴鸥你来我往,一会儿冲上蓝天躲在白云里,一会儿又藏在浓密的树荫里。它们是在捉迷藏吗?还有那里,一大群红嘴鸥沿着湖岸,你追我赶地飞着。它们是在比赛谁飞得更快吗?

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里,有一只刚刚学会飞翔的小红嘴鸥,独自挥动着它那还很脆弱的翅膀,努力地飞行着。它还飞得不高,也不能一次飞得太远。但是它知道,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它一定要与所有的同伴一起,在经过漫长的飞行以后,回到红嘴鸥远在北方的家。这只小红嘴鸥勇敢坚定的样子,使它显得格外地美丽。

我和妈妈到小贩那里去买了一些面包喂给这些可爱的鸟儿。当红嘴鸥飞到我面前的时候,我就将一小块面包向空中扔去。红嘴鸥灵活地接住面包后,总是会在空中盘旋一会儿,然后在水面滑翔一段距离,来一个干脆利落的“水上着陆”,再慢慢地享受它从我这儿得到的美餐。

红嘴鸥已经成为我们的朋友了。

5作文

新的一年来到了,我和爸爸妈妈坐上飞机,又一次到昆明去看望既可爱又漂亮的红嘴鸥。

我已经是第三次到这里来看望红嘴鸥了。我一直都记得红嘴鸥漂亮的样子:在雪白的身体上,红嘴鸥有着黑溜溜的眼睛、红红的嘴、大大的翅膀和粉红色的小爪子,一副乘巧样。

一进公园,我们就看到了一副热闹的景象:在长满了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间,游客们有的在观赏红嘴鸥,有的在拍照留念,而小贩们则在兜售鸟食与各种小玩艺儿。当然,最热闹的还是红嘴鸥了。

放眼广阔的湖面,哇!湖面上的红嘴鸥静止不动,若不仔细看,还以为我们来到了被白茫茫的雪覆盖着的草原呢。在蓝蓝的天空上飞翔着的红嘴鸥,拍打着它们洁白的翅膀,与蓝天上的白云浑然一体。

看那里,。

6关于描写红嘴鸥吃食时的作文1000字

那一次我把鱼干放进小盘子里,刚要享用时,突然,小花猫“嗖”地一声蹿了出来,一下子跳到了我的腿上,用它的身子来回地蹭着我的肚子,还不时地发出“喵喵”的声音,好像在说:“求求你,别吃光,我也想吃,也给我一块尝尝吧!”我根本不理它,它一看,我没中计,于是,便使出第二计,用瞪大的眼睛直直地盯着我,不停地大声地“喵喵”地叫着,好像在说:“求求你了,求求你了,求求你了……你不给我,我就一直叫下去,看你嫌不嫌吵得慌。”

我实在是受不了它的叫声了,只好把鱼干递给了它,它这才停止了它的“歌唱”,沾沾自喜地把鱼干叼走了,叼到了墙角,看了看四周,觉得安全了才放下。它用舌头舔了舔鱼干,好像在说:“啊!宝贝儿,我终于得到你了!”过了一分钟,它就忍不住了,用它的小爪子抓住鱼干的一头儿,用嘴咬住另一头儿,使劲儿一撕,鱼干断了。

它便得意洋洋地吃起来,“喵喵”地叫了两声,好像再说:“太好吃了,太好吃了!”。

7赞美白鹭的诗句有哪些

赞美白鹭的诗句有

1《登金陵凤凰台》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2《积雨辋川庄作》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度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3《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年代: 唐 作者: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一波才动万波随。

黄帽岂如青箬笠,羊裘何似绿穰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4《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5《鹧鸪天·西塞山边白鹭飞》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底是无波处,一日风波十二时。

1、昆明的翠湖公园。位于螺峰山脚下,云南大学正门对面,公园里的红嘴鸥很有名,红嘴鸥是新疆和东北地区夏季候鸟。目前,来到昆明过冬的红嘴鸥大多数是来自西伯利亚地区,每年11月左右的秋天,它们会在这个时候从北方到南方飞行长达3个月,到了昆明就会降落下来并在这里过冬。昆明红嘴鸥主要集中在滇池海埂大坝和大观楼,上午8点左右,一群海鸥就会飞到翠湖公园,大概在下午5点6分就会返回滇池,只有少数红嘴鸥会选择在翠湖公园过夜。如果你特别想看红嘴鸥的话,可以去圆通山动物园看,因为在那里就算是白天也能看到红嘴鸥。

2、金马碧鸡坊。始建于明宣德时期,它有近400年的历史。金马碧鸡坊位于昆明传统中轴线南端的金碧路与市街交汇处,它高12米,宽18米,它有雕梁画栋。东坊临金马山,取名金马坊;西坊靠碧鸡山,取名碧鸡坊;它们相距数十米,非常巨大、壮观美丽。这就是昆明的中心城区,这也是一个繁忙的商业区,三市街、南屏街和正义路是年轻人喜欢来这里活动和消费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与金马碧鸡坊相邻的其他街道也很有特色。这个地区整天能看到的都是车辆和行人,这里灯火通明,光彩夺目,一直延续到深夜才安静下来。

3、大观楼。最著名的是那幅有180字长的对联,它被称为“中国第一联长对联”、“古今第一联长对联”、“世界第一联长对联”等。这副对联的背后故事一直在流传到现在,这幅对联的内容一气呵成,气势恢宏,内涵深刻。

4、云南民族村落。其大门是一组雄伟的钢架建筑,门头挂着五封“云南民族村”的金字,中间是金孔雀标志,象征着云南民族村落的吉祥幸福与繁荣。大门前是一个宽阔而平坦的人群分布广场,下面的草坪上是一组被称为“白象迎宾”的白象雕塑。很多情侣或者是结了婚的老夫老妻们都会在这个白象雕塑许愿,祈求家庭和睦、幸福快乐、健康美满。

1、• 海鸥洁白、矫健,展现着一种美和力的光彩,给这茫茫的海天平添一派生气。

2、• 湖面波光粼粼,上空的海鸥成群结队地飞着,遥望,仿佛放飞和平鸽那样壮观。

3、• 海鸥闪电般从云端俯冲下来,在接近水面的一刹那,突然像羽毛一样轻盈地飘落。

4、• 在蓝色的大海,海鸥就像开弓的箭一样飞向天空,然后又掉头收拢双翅直插入海水中将未能逃跑掉的鱼儿捕获囊中。

5、• 如果海鸥离开水面,高高飞翔,成群结队地从大海远处飞向海边,或者成群的海鸥聚集在沙滩上或岩石缝里,则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

6、• 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一只受伤的海鸥正忍着隐隐的伤痛,吃力地飞翔着。它已飞了老远,它要在这汪洋中找到一个可以停靠的地方。借之,或许能救了自己。

7、• 清晨,耀眼的阳光透过云层撒入海面,蔚蓝的天空出现了展翅飞翔的海鸥,到处寻找食物。这时的海风平浪静,连海涛声也格外的轻,好像还沉浸在睡意中呢!

8、• 站在海边,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平静、温和,海鸥在海面上盘旋着,发出阵阵叫声往水中乱窜的鱼儿们飞去,一只只海鸥就像是火箭般往水里面直冲。凉爽的海风在海岸边围绕着,把我身上的暑气吹散了,整个人舒服多了。

9、• 翠湖的海鸥全都集中在九曲桥与燕子桥一带的湖面。满湖的海鸥,密密麻麻,几乎覆盖了整个湖面。只见它们有的自由地游弋,快乐地追逐。一些好动的、精力旺盛的海鸥,则一刻不停地扇着翅膀,在湖面穿行,还不停地鸣叫着,歌唱着。

10、• 翠湖的海鸥来自遥远寒冷的西伯利亚,它们成群结对地飞到这儿过冬。四季如春的昆明,给它们提供了一个越冬的福地。这里海鸥的数量,通常保持在1万只左右。栖息时间,从当年11月到次年3月。如今已有27年了,它们一年一度,如期而至。

11、• 海底三五成群的鱼在水中欢快的畅游,天空中有三五只海鸥在空中翻飞盘旋。而海上那层层激起的小浪花,宛如白莲一般,天上那悠然自得的云朵咋空中漫无目地的飘着。大海中的一切,天空中的一切,大地上的一切,才造就了这个祥和而美丽的世界。

12、• 清晨,一轮红日徐徐上升。爸爸终于带我去了向往已久的大海边。举目远望,无边无际的大海好像与天连接在一起。海面上,成群结队的海鸥正在飞翔。他们有的在海面上展翅高飞,有的在海面上蜻蜓点水,有的在海面上窃窃私语,还有的在海面上兴致勃勃地捕鱼一只只海鸥成了海面上快乐的音符。

13、• 一下飞机,立刻到达翠湖,来这,是因为这里有西伯利亚的海鸥在这里过冬,每年的11月至第二年的3月中旬,上万只海鸥在里温暖悠闲的度假,于是看海鸥,喂海鸥成了一道风景。当见到这千只海鸥迎着你时而俯冲,时而滑翔,时而旋转的时候,是有点被震撼住了,4个人你迫不及待的欢呼着,不停的按着快门,买下一大包食物,开始与海鸥嬉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9891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9
下一篇2023-11-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