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舞蹈
舞蹈起源于劳动,与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唐代诗风极盛,舞风亦极盛,以舞蹈为素材的诗篇数不胜数。薛能《柘枝词》云:“楼台新邸第,歌舞小婵娟。急破催摇曳,罗衫半脱肩。”顾况《王郎中妓席五咏·舞》云:“汗�新装画不成,丝催急节舞衣轻。落花绕树疑无影,回雪从风暗有情。”李白《高句骊》 云:“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唐代舞蹈有健舞、软舞之分。据有关文献记载,两大类舞均有十余种。健舞如《剑器》、《胡旋》、《胡腾》、《柘枝》,软舞如《绿腰》、《春莺啭》、《凉州》、《回波乐》,是为代表作。健舞矫健刚劲,软舞优美柔婉。杜甫《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行》与李群玉《长沙九月登东楼观舞》,二诗中就分别写的是最著名的健舞《剑器》和软舞《绿腰》,他们所描摹的一武一文的舞蹈表演风格和一刚一柔的舞姿,各个生动传神。
健舞《剑器》,由民间武术逐渐发展而成,一般为女子戎装独舞,也有军士集体群带。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着戎装在孔子面前舞剑。楚汉相争时,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所舞,就是剑舞。晋代刘琨与祖逖“闻鸡起舞”,也是剑舞。至盛唐,即有裴�的剑舞与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并称“三绝”。公孙大娘是唐著名舞蹈家,其剑器舞在内外教坊独享盛名。晚唐郑�《津阳门诗》云:“公孙剑伎皆神奇”,自注说:“有公孙大娘舞剑,当时号为雄妙。”司空图《剑器》诗亦云:“楼下公孙昔擅场,空教女子爱军装。”即或张旭在谈到他的草书创作长进时,也感称:“见公孙大娘舞剑器,而得其神”(《唐国史补》)。杜甫诗的一开头即回忆和描绘了自己童年时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的情景。“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燿如羿射九曰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这八句诗,前四句是写舞蹈气势、人气:四方闻名,观者如山,为之动容,感动天地。后四句或称“四如句”,是写舞美、韵律:如羿射九曰,如骖龙翔舞,如雷霆收怒,如江海凝光。句里行间激荡着诗人对公孙氏舞蹈艺术的深深钦佩和赞赏,以至老而不忘,抚今思昔,颇有感慨。
软舞《绿腰》,也作《六幺》、《录要》,或称《乐世》,为女子独舞。节奏由慢到快,舞姿轻盈柔美。《六幺》乐曲流传很广,白居易《杨柳枝》云:“《六幺》、《水调》家家唱。”《琵琶行》亦云:“初为《霓裳》后《六幺》。”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有王屋山舞《六幺》的场面。李群玉诗写观《绿腰》舞之近感:“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翩如兰苕翠,宛如游龙举。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上艹下召)。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低回莲破浪,凌乱雪(嵤去山换系)风。堕珥时流盼,修裾欲朔空。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诗人将此舞描写得胜过《前溪》和《白纻》等舞,用翠鸟、游龙、垂莲、凌雪形容舞姿之变幻、节奏之平缓,突出舞腰和舞袖的特点,轻盈之极、娟秀之极、典雅之极。是诗是舞,堪称双璧也。
汉傅毅《舞赋》曰:“歌以咏言,舞以尽意。”舞蹈的媒介在于人体本身,它以独到的舞蹈语言和审美通感表意传情。诗人写舞,亦饱含感情。如白居易有《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诗,所写《霓裳羽衣舞》,为唐代宫廷乐舞,可谓称鼎中国舞蹈史。唐代乐、舞合一。《霓裳羽衣》乐曲传为唐玄宗李隆基部分地吸收西凉节度使杨敬述所献《婆罗门曲》而编创。而杨贵妃是首先将此曲编为舞蹈的人,且又以她的表演为最美。其舞、乐和服饰都着力描绘虚无飘渺的仙境和仙女形象。白居易诗一开头即说:“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诗人特殊的身份地位和倾心霓裳舞是很明白的。而后即对舞者的服饰、舞姿和乐曲的结构作了细微的描写。“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舞者披绚丽“云肩”,裙裾有如虹霓,全身饰以璎珞,冠饰也极华丽,称步摇冠。“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这前四句写舞蹈飘然、嫣然之初态,后四句所比萼绿、飞琼皆为仙女。但诗人的立意并非仅在于描写舞之华采飘逸,他要着意表达的是这样的情感:“如君所言诚有是,君试从容听我语。若求国色始翻传,但恐人间废此舞。”如联系到诗人在《长恨歌》中所写“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则更见其忧国忧民之心深矣切矣。
唐代不少诗人和舞女,每每因才艺的互相慕悦而产生感情的投契,因而往往还结为知己。如白居易《感故张仆射诸妓》诗云:“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四五枝。”这里的“妓”,指美姿色、善歌舞的女子。白居易崇信佛教,自认为乐天知命,生活似乎很淡泊,然而家中却养了不少歌舞妓。他在《小庭亦有月篇》中写道:“菱角执笙簧,谷儿抹琵琶。红绡信手舞,紫绢随意歌。”这里就有四位。而刘禹锡《忆春草》诗中所写“处处多情”的“春草”,据他自注说也是白居易家中的舞妓。清人褚人获《坚瓠辛集》卷四云:“陈鸿《长恨歌传序》云:‘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故所遇必寄之吟咏,非有意于渔色。”这是很中肯的见解。又如韩愈《感春》诗云:“娇童为我歌,哀响跨筝笛。艳姬蹋筵舞,清眸刺剑戟。”这里的“艳姬”,指的也是家中的舞女
唐印舞蹈剧目分析如下:
古典舞《唐印》是第十二届桃李杯中,北京舞蹈学院编导欧思维为舞者孙灿所创编的中国古典舞。作品借助唐三彩的唐代仕女俑的视角,展现了唐朝时期的盛世风华。
这部舞蹈作品作为现阶段优秀的古典舞作品,抓住了女俑雕朔肢体僵硬的特点,从女俑复活之初到完全复活,再到回归女俑雕塑的过程中,人物形象的转变处理的十分细腻流畅。
在舞蹈选题、作品内容、服饰妆容等方面,不仅特色鲜明,并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且该剧目的研究成果较少,具有一定的研究空间及意义。
因此选取《唐印》这部舞蹈作品作为本文分析研究的对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古典舞的作品也需要吸收互他艺术门类口优秀的元素。将作品的题材和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
今年的双11晚会上,金晨在舞台上不是以歌手的身份参加的这次晚会,而是以舞者的身份进行演绎,金晨的这段舞蹈是盛唐霓裳羽衣舞,首先一出场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这次的金晨,从造型到舞姿都是完胜啊。
首先金晨这次的妆发是仿唐装,额前的那简单而又不失庄重的花钿,唇边两旁的红点,配上大红色的高腰裙裾 ,称的金晨肤白貌美,气质拿捏的死死的。一席红裙也显出了盛唐繁荣之感。当然好的妆发也是这段舞蹈吸引眼球的一点。剩下的就真的是靠金晨的舞蹈担当来讲的。我对金晨印象其实还停留在当时,之前看过金晨参加某个演技晋级类的节目,最深的就是她的舞蹈 ,她表演的是《十面埋伏》里的相关片段,那段跳舞的片段不仅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连当时的导师章子怡也连连夸奖。
后面她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又一次让观众对他的唱跳能力认可。尤其是那一幕礼宾车的悬空一字马,更是深入人心。这一次的盛唐霓裳羽衣舞,又一次刷新了我们的认知。
刚一出场就是就是一个大跳,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后来随着乐曲舞动身姿,怅怅的袖子,丝毫不显累赘,反而让人觉得仙气飘飘,后面的向后踢腿,也能看出金晨的功底深厚,不得不说,这段舞蹈确实跳出了霓裳羽衣舞该有的仙气飘飘的感觉,这个片段完了,后面里面接档的是专业舞蹈功底出身的张傲月,两厢相形之下,金晨的这段舞蹈尽然一定都不逊色。
所以金晨的舞蹈功底还是很深厚的,不仅节拍节凑再点子上,同时,身姿翩盈,期待金晨下一次的舞台表演,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呢?
1、形式多样,唐代舞蹈形式多样,大型表演复式豪华,场面宏大,小型舞蹈技艺精湛,艺术水平高;2、特有的舞蹈分类,开创了特有的舞蹈分类,创造了舞蹈术语以及舞蹈图画;3、基调健康,唐代舞蹈反映了盛唐时期朝气蓬勃的气象。
唐代舞蹈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1、形式多样
唐代舞蹈大型表演居多,人数多达数百人,且服饰豪华,跳舞场景富丽堂皇,十分壮观,小型舞蹈,技艺精湛,表演艺术水平比较高,让人不自觉沉浸其中。
2、特有的舞蹈分类
唐代舞蹈开创了特有的舞蹈分类,例如燕乐、健舞、软舞、大曲等,同时还创造了一些专用的舞蹈术语,以及记录舞蹈的画图和文字谱,这对于舞蹈的发展起到了极为有利的推动作用。
3、基调健康
唐代舞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强盛的唐朝帝国朝气蓬勃、安居乐业的气象,展示了盛唐的时代风貌,具有开朗明快、健康挺拔的特点,富有激动以及独特的美感。
个人感觉没什么看法,个人喜好而已,只要自己不嫌麻烦,自己开心干什么事情都是心甘情愿的,也没法阻挡的,这是一种体验,全当自己出去放松一下不是挺好吗?
如果是她自己的想法,我觉得也无可厚非,毕竟“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人追求上进确实是好事呢。
不过有人认为做了几天的不倒翁就想当真正的演员就是膨胀了,我个人觉得也是的,这样在街头“卖艺”的,充其量也就是一种娱乐!因为专业的演员和街头卖艺的表演者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我先来看看街头卖艺的人,他们的表演内容一般都形式很单一,抓不住重点,就像这个不倒翁一样,最多也就是形体的表演,或者给观众一个笑脸,内容及其的简单,只要放得开的人几乎都能做得到。
如果你身高不足两米,没有能把你架起来的对象,建议乖乖早点去占据有利地盘,毕竟在这个高密度人群中想见缝插针?不可能!
因为早到的群众不答应,但凡敢力度大点,坐在家长脖子上的小朋友用稚嫩的声音分分钟教你咋做人:“不要挤了,谁让你们不早点来呢,我们天没黑就来排队了……”
虽然优美的舞姿吸引了一大波热心粉丝,但其实背后的他们并不像我们看到的这般轻松,参与大唐不夜城景区的人员筛选本来就是百里挑一,而且因为不倒翁道具对演员的体重和身高都有要求。
现在提起去陕西西安旅游,很多人会想去看看她——不倒翁**姐。近日,在西安大唐不夜城扮演唐朝仕女不倒翁的舞蹈演员90后姑娘冯佳晨成了网红,她穿戴盛唐时期的服饰站在不倒翁上来回摇摆。
欢迎大家讨论评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