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乘客的原则应该是建立在尊重、平等和安全的基础上。
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遵守法律和道德准则,尊重他人的意愿和隐私。如果您希望在乘坐过程中有更多女性乘客,我建议您可以在以下地段和时间提高注意力和关注:
1 选择在商业中心、购物中心、办公区或其他繁华区域的等待区域,这样可能有更多的女性乘客需要乘车。
2 留意早晚高峰时段,这些时段可能会有更多女性乘客需要乘车。
3 在平台上查看乘客的评价和历史记录,但请注意不能根据性别或其他个人特征进行歧视或选择。
最重要的是,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乘客,都应该遵守法律和道德准则,确保所有行为合法、安全和尊重他人。
前几天顺路载了一个男的,衣着和发型都很邋遢,满头的油,好像很多天没洗过,这也就算了。开车上路后,男的在挖鼻屎!我余光发现副驾驶他手上一团不明物体就要飞入我的车内!当时立即喝止。乘客下车后,恶心的我四个窗户全打开跑了1个小时,外加清洗内饰。
空姐遇害案暴露滴滴安全漏洞 ,数道安全关统统失守。
这些天,郑州滴滴顺风车案,引起了公众对于出行安全的担心,并引发社会的广泛讨论。那么,滴滴平台的顺风车以及网约车的安全保障状况,实际情形是什么样的公众对网约车的安全有什么担心《焦点访谈》就如何织好顺风车和网约车的安全网,采访了此次涉事平台——滴滴出行公司,以及法律界人士、乘客等相关各方。
5月11日,针对郑州滴滴顺风车案,滴滴出行的自查回应中有这样的描述:该接单账号归属于犯罪嫌疑人刘某的父亲,刘某系违规借用其父顺风车账号接单。
滴滴出行说,为了保障安全,以此次出事的顺风车为例设置了五道关,包括实名验证注册、虚拟中间联络电话号码、首次订单时人脸识别、行程分享、一键报警。其中,实名验证注册,也就是司机和车辆的身份确认是第一关,也是保障安全最重要的一关。滴滴要求顺风车驾驶员驾龄必须满一年,在注册时司机要向平台上传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进行三证验证。
但是此次犯罪嫌疑人——顺风车司机刘某,去年12月底才拿到驾照。滴滴公司说,根据犯罪嫌疑人刘某的情况,一定无法通过滴滴司机资格的审核,之所以通过审核,是因为账号注册时上传的是他父亲的三证。而用这个资料不仅仅注册了顺风车,还注册了对司机和车辆要求更严格的快车。
注册完了,下一关就是接首单前,必须要进行人脸识别,也就是司机把人脸资料上传平台,平台与注册资料比对。前几日,犯罪嫌疑人刘某的父亲在接受采访时说,对儿子用自己的资料注册并不知情,那通过这首单人脸识别的,是父亲还是儿子呢
滴滴公司说,通过首单人脸识别比对的是注册车主,也就是犯罪嫌疑人刘某的父亲,相应资料警方已经调取。
滴滴公司说,注册、首单人脸识别都没有问题,但是走完前面保障安全审查的是刘某的父亲,但实际接单开车的人却变成了儿子——犯罪嫌疑人刘某。
滴滴出行首席发展官李建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问题在于他们没有发现接单的司机不是注册人刘某的父亲,他接了很多单,但每一单到底是谁接的,这个平台并不是特别清楚。
那么,在实际运营中的人、车与注册时并不一致,是不是这个案件中的偶发情况呢
5月11日,滴滴发出声明的当天,下午六点左右,通过滴滴平台,在北京,约了一辆快车,订单显示车牌号,但是开来的却是另外一辆车,司机说他换车了。
通过滴滴平台叫车时遭遇人车不一并不少见,有的是车不是注册的车,有的人不是注册的人。
根据司机们的说法,不管是哪辆车、不管是哪个人,只要用注册的账户登录,平台系统就会自动认为是注册的人和车,进行派单和结账。
李建华表示这起案件说明平台还是有漏洞,可能开车的这个人,不是车主本身。
那么,在保证实际运营的车、人与注册一致方面,平台是否需要担责呢 2016年11月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发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中,第十八条明确规定:网约车平台公司应当保证提供服务的驾驶员具有合法从业资格,保证线上提供服务的驾驶员与线下实际提供服务的驾驶员一致。此次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刘某所实际运营的车辆,在滴滴平台既注册了快车,又注册了顺风车。按照这个《暂行办法》,快车属于网约车中的一种,顺风车虽然不属于网约车,但平台也同样要保证车人与注册相符。
很多人在搭乘出租车的时候都会发现,车上要求在副驾驶座位前放置包括司机的照片、名字等信息的服务监督卡,以供乘客进行司机与注册是否一致的比对。于是有人提出能不能借鉴这个做法,来帮助乘客进行网络约车司机的识别对此,滴滴公司说,按照他们的规定,平台上的快车、专车与出租车一样,属于运营车辆,平台要求订单应该显示司机真人照片、车号、车型等信息,乘客被接单的同时,这些信息已经被推送到了乘客预约车辆使用的手机上,上车前和上车后,随时可以和订单比对信息是否一致。
随后通过滴滴平台分别预约了快车、专车和出租车,发现订单中车型、车号都有显示,但司机真人照片却有的有显示,有的没显示。而实际的打车过程中,也有不少乘客,有的是没有注意这些信息,有的对信息不一致,并不是非常在意。
而对于顺风车来说,根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并不属于运营性车辆,滴滴平台采取了后台实名,前台匿名的方式,在订单信息中并未要求显示司机照片信息。那么无论是快车、专车还是顺风车,在车中放置带有司机照片的监督卡,是否能成为一种更为直观简便的方式,帮助乘客识别司机和车辆的身份是否与订单相符呢
专家指出,私家车一旦进入运营状态,在拉客这段时间是处于运营状态,司机从里面获得了经济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接受最起码的、最基本的监督,车上设置标识牌可以对司机进行有效约束。
除了注册信息,接首单前必须进行人脸识别,也是滴滴设置的注册后开始实际运营的一道安全关。但是此前滴滴关于顺风车和快车,只是要求司机在接第一单前进行人脸识别,随后就人脸识别并没有硬性的规定,就像此次出事车辆就是这种情况。而滴滴在专车业务,以及其他网约车平台在专车业务也都是用了多次人脸识别。顺风车和快车只有首单必须进行人脸识别,这种制度设计在专家看来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5月11日的滴滴的声明中,关于郑州滴滴顺风车案为什么发生,平台自查后还发现:原有的夜间安全保障机制没有起作用。
根据警方调查,5月5日,晚上23点52分,受害人坐上了犯罪嫌疑人的车,目的地是郑州火车站。十分钟后,5月6日凌晨零点02分左右,受害人曾经告诉同伴自己遇到了一个言语不轨的司机,为了震慑对方,同伴给受害人还打了一个电话,就在二人通话的同时,司机刘某注销了滴滴软件。
没有完成订单就注销滴滴软件这个异常,当时并没有被滴滴平台发现,夜间保障机制也就失了灵。
那么,为什么这些为了保障安全的安全“关”,在这个案件中统统失守了呢滴滴公司说,公司现在发展很快,规模太大,2017年,就有大概两千一百多万车主在滴滴平台上。
专家指出,不管企业发展规模有多大、有多快,时刻都应该把企业的主体责任放在首位。如果企业超出自己的能力了,或者说规模过快扩充,影响到自己履行主体责任了,那就需要把速度放一放,而不是说可以容忍规模的无限扩大,而弱化自己的主体责任。
除了失守的安全“关”,此次案件之所以发生,顺风车业务中滴滴加入了社交功能,同时为此而设置司机与乘客可以发表个性化评论及标签,也被认为是增加了女乘客的安全风险。
案件发生后,网友上传司机给女乘客做的个性化评论截屏。其中不乏一些露骨的词语。
滴滴顺风车上线时间是2015年6月,这是当时的一些宣传海报,可以看到,“约会”、“标签”,这些都是顺风车业务当时宣传的主打词。
5月16号,滴滴出行宣布整改措施,其中包括:下线顺风车业务中所有个性化标签和评论功能,司机每次接单前都必须进行人脸识别,同时在全平台推出有奖举报人车不符。除了滴滴自我整改,下一步针对网约车平台出现的人车不一等问题进一步加强监管,也是主管部门的工作重点。
网约车由“乱”走向“治”,不仅需要责任心,更需要好办法,并且真落实。比如像节目中提到的,包括顺风车以及网约车是不是可以像出租车一样,在副驾驶位置前放一张服务卡,上面贴上注册司机的照片、车牌号等信息,便于公众监督在人脸识别等方面,如何既有效又高效共享经济需要开放心态,更需要共享经验教训,尤其是关系到公共安全,更要共同努力。怎么样进一步完善监管,怎么样把风险降到最低,守住安全底线,有关部门以及网约车平台应该从这起案件中思考更多,做得更多。
来源:网易新闻
长沙网友爆料:昨天晚上21:30左右在长沙星沙金海岸打车,女孩一上车,司机就夸她可爱漂亮,然后快到目的地时,竟然把车门锁上了,说要约女孩去吃饭,甚至提出500元摸一下,直到女孩说要报警,司机才放她下去。女孩微博曝出该车车牌。
滴滴出行总部公关部负责人刚刚回应,将立刻开展调查,如果属实,将联合警方一起,来协助解决,维护乘客利益。
近期,网约车行业发生了多起危害乘客安全的恶性事件,昨天下午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接受媒体,表示网约车行业不是法外之地,保障乘客安全也是网约车规范发展的底线。未来交通运输部将采取一系列举措,规范网约车市场。
一是加强事前准入把关。严格落实《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关于对企业、车辆、驾驶员的准入许可要求,尤其是加强对驾驶员的驾驶经历、交通责任事故、暴力犯罪记录等背景情况核查,防止不合规的企业、车辆和人员进入行业,守住安全底线,从源头上保障安全。二是落实平台公司承运人主体责任。网约车平台公司应保证接入的车辆和驾驶员取得合法营运资质,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应通过卫星定位、人脸识别等科技手段,保证线上线下车辆和驾驶员一致。三是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网约车平合公司应组织驾驶员开展有关法律法规职业道德、服务规范、安全运营等方面的岗前培训和日常教育,提升驾驶员遵纪守法意识和服务水平。同时,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加大对网约车行业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蔡团结表示,和网约车不同的是,私人小客车合乘,也称拼车、顺风车,是由合乘服务提供者事先发布出行信息,出行线路相同的人选择乘坐合乘服务提供者的小客车、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这里所称的合法的私人小客车合乘应当具备两个核心要件:一是以满足车主自身出行需求为前提;二是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然而目前一些平台公司推出的顺风车业务增加了过多的社交功能,偏离了提供出行服务的本意,甚至有的平台公司以顺风车名义行非法营运之实存在巨大安全隐患。
规范私人小客车合乘,要探索建立政府部门、企业、合乘双方等共同参与的多方协同治理机制。部分还未出台私人小客车合乘的城市人民政府要加快落实国家层面的改革意见,出台私人小客车合乘实施细则,明确有关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各地要加强对平台公司推出的顺风车业务进行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合法合规开展业务,严厉查处以私人小客车合乘之名行非法营运之实的违法行为,防止好经念歪,保障各方合法权益。平台公司要按照相关规定,切实履行运输服务责任,加强信息审核,确保合乘安全。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省级层面(除直辖市外) 25个省(自治区)发布了实施意见;城市层面(含直辖市),206个城市正式出台实施细则,60个城市已公开征求意见。目前已有70余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在部分城市获得经营许可。截至今年2月底,各地共发放车辆运输证14万多本,网约车驾驶员证23万多本,总的来看,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总体进展顺利。
来源:北京晚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