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在小说中是如何刻画知识分子形象的?

契诃夫在小说中是如何刻画知识分子形象的?,第1张

1886年开始,契诃夫将其小说创作视野投向知识分子群,早前小说中轻松欢快的基调,逐渐被忧郁深沉的情绪取代,作品基本上摆脱了追求表面笑料的滑稽情趣,而注重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善于构思精巧的艺术细节来概括生活的普遍意义。

若想理解契诃夫刻画的知识分子群像,需要先了解契诃夫这种创作风格转变的背景及原因。

01 契诃夫描写知识分子的背景及原因

19世纪80年代初俄国第二次革命被镇压下去后,亚历山大三世为维持摇摇欲坠的政权,加强了残暴统治,这个时期是俄国历史上最黑暗、最反动的“停滞时代”。

在这个因恐怖统治而令人窒息,又因时代闪现亮点而发人思考的社会中,各阶层人士都在急骤地分化。在解放运动中一直走在最前列并起过重大作用的俄国知识界,更是动荡不安,面临巨变。

他们在时代的潮流中,有的堕落变节,投入反动势力的怀抱;有的彷徨动摇,找不到前进的路标;有的苟且偷安,堕入小市民庸俗生活的泥潭。但是,也有的在苦苦地思考,寻求救国救民之道。知识分子的思想和精神状态,充分体现了俄国八十年代的时代特征。

目睹社会的黑暗,契诃夫深感不安。他幻想以自由劳动为基础的美好合理的社会,但又不知道怎样把这种幻想变为现实。

面对时代变化,他严肃地思考自己的创作。他的眼光必然要投向社会生活的最深处,开始描写那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出路的知识分子,表现他们的苦闷、彷徨、犹豫、动摇、堕落、变革、愤慈、思考,乃至于觉醒、新生、期待和反抗,再现了一幅幅俄国社会的真实画面。80年代中期开始,他以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作为自己创作的中心主题,绝不是偶然的。

他的笔就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解剖病态的社会,切除思想上的毒瘤。作家力图以他塑造的知识分子典型,痛击庸俗者,唤醒迷惘者,挽救沉沦者,歌颂探索者,充分履行了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崇高而严肃的创作使命。

他小说中80年代的知识分子形象,由于整个社会处于停滞窒息中,被一种惆怅情绪所压抑;而到了90年代后期,由于革命形势的高涨,在他的知识分子性格中,洋溢着明朗乐观的气氛和追求真理的愿望。

基于此,我将按照契诃夫写知识分子小说的时间顺序,说说他是如何刻画一系列知识分子群像的。

02 精神空虚、缺乏理想的知识分子们

1886年,契诃夫写出了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作品,如《好人》、《在路上》等。主人公表现了对生活的严肃思考,他们或热心于“小事情”论(按:意思是知识分子要拒绝做好高骛远改造社会的大事,开始学会从身边的事做起,一点一滴地从小事出发来改革社会),或醉心于托尔斯泰主义的说教。

尽管主人公的思想探索有很大的局限,但契诃夫的创作开拓了一个宽广而严肃的领域,比他早期的幽默诙谐小说具有更重大的社会意义。

契诃夫想通过自己的作品,回答俄罗斯文学传统中所关心的“怎么办?”的问题,指出走向合理而纯洁的社会的道路。但是,他由于没有明确的世界观,只能批判“现有的生活”,而认识不到“应有的生活”;他只知道这“生活反常”,却不知道怎样才算“”正常的生活。

作家这种思想矛盾,既是他自己思想局限的反映,又受当时俄国社会的过渡性质所决定。这一时期正是作家的世界观进行紧张激烈的探索时期。

《神经错乱》(1888)和《没意思的故事》(1889)这两篇小说,集中表现了知识分子找不到社会出路的精神痛苦,作品充满了沉闷压抑的基调。

《神经错乱》是一部通过抨击卖*制度来揭露社会罪恶的作品。主人公瓦西里耶夫目睹妓女丧失人格尊严而处之若素,想挽救这些“不幸的女人”。

但他只是在抽象的人道主义观念下进行思索,憎恨社会罪恶而找不到产生这种罪恶的根源。因此他得不出任何结论,处于无穷的精神痛苦之中,只有用吗啡来镇静自己。

《没意思的故事》塑造了一个缺乏崇高理想而走向精神堕落的知识分子形象。斯杰班内奇是个驰名国内外的医学老教授,可是与他的显赫名声相对比的是,他的身心交瘁,精神空虚。

到了晚年他痛苦地承认,由于缺乏一个把工作、思想、观念等联成整体的中心思想,生活断了意念,他的一生只不过是“没意思的故事”而已。

瓦西里耶夫和斯杰班内奇都是19世纪80年代俄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他们不满现实,积极探索社会出路和人生意义,但由于他们没有明确的世界观,始终找不到社会出路,思想极其苦闷和彷徨。

事实上,契诃夫对老教授的批判,也是对自己的批判。他痛苦地感到,自己没有能力在作品中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为了摆脱精神苦闷和思想危机,深入观察社会,1890年契诃夫到流放政治犯的库页岛去旅行。从库页岛回来后,他深感必须改变自己“关在四堵墙里”的生活,应该“生活在人民中间”,他“需要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

因此他把全家迁居到莫斯科近郊的梅里霍沃村,努力扩大自己的生活范围,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这使他更加多地了解了人民的疾苦和愿望,这一时期他的创作偏重于表现重大的社会题材。他对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探索,也能够做出新的答案。

在梅里霍沃,他创作了《跳来跳去的女人》(1892)、《第六病房》(1892)、《文学教师》(1894),《我的一生》(1896)、《带阁楼的房子》(1894)等优秀作品。

《跳来跳去的女人》是作家库页岛之行以后写的第一篇小说。医生狄莫夫的妻子奥尔加等庸俗之辈,骄矜自私,鼠目寸光,不能从事一点有益于社会的工作,并且毁灭了谦逊宽厚、无私地献身于科学事业的狄莫夫。

契诃夫以嘲讽而严峻的笔调谴责了追求虚荣的妻子是“跳来跳去的女人”,及其周围一群庸俗不堪却自命高雅的“诗人”、“画家”等。俄国现实生活中,狄莫夫所代表的真正的美,正受到庸俗丑恶势力的破坏和毁灭。

《文学教师》也是嘲笑知识分子庸俗浅薄的作品。中学教师尼基丁津津乐道于所谓“幸福的生活”,对工作心猿意马,敷衍塞责。如此过了若干年,等他成家以后,如意舒适的小家庭也使他感到单调乏味、空虚烦闷了。

契诃夫对俄国知识分子曾寄予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担负起改造社会的任务。但是,他们发现许多知识分子缺乏公民的责任感,对社会事业失去了兴趣,沉醉于庸俗自私的生活之中。因而他才刻画了奥尔加、尼基丁这样的典型,鞭挞他们的恶习,呼吁他们走出狭小的天地。

作家对庸俗、肮脏的东西深恶痛绝,并用诗人一般崇高的语言,来斥责人生的丑恶,这是有着十分深刻的意义的,非常符合俄国的现代精神。虽然契诃夫生活的世界所依存的基础已经崩溃,但这个世界本身还残存着。他说:

“我们国内布满着旧事物的废墟;新事物的建设也还远远没有完成。我们周围还有不少的尘土、霉块、旧的霉菌、必须经过一番极大的社会消毒,才能从我们周围和我们自己身上,将那些使契诃夫发笑、悲伤和萧索时期的痕迹、失败和柔弱的痕迹、渺小的庸俗生活和各种畸形现象的痕迹消灭尽。”

契诃夫在描写知识分子精神生活的萎靡状态时所表现出的嘲讽、斥责、鞭挞,无不闪耀着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就是对俄国旧社会进行的“社会消毒”。

03 知识分子们逐渐觉醒

90年代的革命运动使契诃夫预感到暴风雨日益逼近,他对现实的认识日益深刻,思想也愈益严峻。特别是对库页岛的访问,加深了他对沙皇专制统治的僧恨。他比较注意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观察和分析知识分子,对当时流行的各种社会思潮和政治派别,也提高了识别能力。

这一时期的创作,契诃夫在嘲笑庸俗知识分子的同时,还塑造了一系列主张改变旧生活的知识分子形象。通过这些主人公,可以看到作家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他批判了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否定了知识分子的“平民化道路”,揭露了“小事情”论的欺骗实质。

在寻求俄国社会出路的过程中,契诃夫一度曾信仰过托尔斯泰主义,写了一些体现“勿以暴力抵抗邪恶”为主题的作品,如《乞丐》、《哥萨克》等。但现实又教育了他,使他感觉到托尔斯泰主义挽救不了俄国。

《第六病室》就体现了作家对托尔斯泰主义的否定,具有振聋发聩的批判力量。“第六病室”是外省某医院专门关押精神病患者的地方。医院的工作人员贪污盗窃、询私欺骗,对病人敲诈勒索,“第六病室”更是阴森可怕。

被派来主持医院工作的医生拉京,为人正直善良,想在医院建立一种合理的制度,但又恐无能为力,于是随遇而安。拉京是托尔斯泰主义的信徒,他对“第六病室”病人格罗莫夫说:

“温暖而舒适的书房跟这个病室并没有甚么差异”,“人的恬静和满足不在人的外部,而在人的内心”。

他认为,只要一个人能进行深刻的思索,蔑视人间无谓的纠纷和痛苦,那无论在什么环境里,他都能感到幸福。

格罗莫夫痛斥拉京的哲学是托钵僧精神(即苦行僧精神),是麻木不仁。格罗莫夫痛恨浑浑噩噩的生活,他虽然没有革命行动,只因为对社会现实有深刻的认识而被视为精神失常的人,关进了“第六病室”。他的命运概括地反映了富有正义感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共同遭遇。

最发人深省的是软弱无能的拉京。他有一整套托尔斯泰主义思想体系,既正直善良,又软弱冷漠;对社会黑暗有敏锐的感觉,又不愿采取任何行动;他学会了容忍罪恶,忘却痛苦。像他这样的人,也不能见容于黑暗的现实社会。在和格罗莫夫谈了几次话以后,也被当作精神病患者而投进“第六病室”,最后悲惨地死去。

拉京的死是契诃夫最有力的一笔,无辜的人又遭到了暴力的镇压,它宣告了托尔斯泰主义的破产,也表明了契诃失与托尔斯泰主义的决裂。《第六病室》的创作成功,留下了契诃夫从社会实践中得来的新思想的投影。

如果说《第六病室》批判了托尔斯泰学说中的不抵抗论,那么《我的一生》则否定了托尔斯泰的“平民化道路”。主人公波洛兹涅夫是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同情劳动人民,追求有意义的生活。

他冲破贵族阶级统治的束缚,过自食其力的劳动生活。他企图以独善其身的方式来解决社会矛盾,但这丝毫也不能动摇当时的社会制度,必然要失败。他很快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只不过是“在沙土上盖房子”,平民化道路是荒谬的。于是,波洛兹涅夫又回到了他一度挣脱的贵族阶级的怀抱。

《带阁楼的房子》表明了契诃夫对自由主义“小事情”论的不信任态度。作品围绕着俄国社会应该“怎么办?”的问题展开了一场争论。

一个不满现实而又无所作为的画家下乡写生,结识了自由派女地主丽达一家。她是“小事情”论的狂热实行者,画家与莉达因政治态度上的分歧而在思想感情上格格不入,却爱上了她的妹妹米修斯。

契诃夫通过画家的形象,对所谓“小事情”论进行了尖锐的批判,认为这是把许多精力耗费在有害的事情上,是为残破不堪的俄国专制制度修修补补,是为了挽救这个社会于危亡之中。

契诃夫写道:

“在现有条件下,是仅仅为奴役服务的。人民已经被一条大锁链栓住,您不是砍断这条锁链,反而添上了新的环节。”

1895年,俄国解放运动进入第三阶段,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了。在日益壮阔的革命浪潮中,契诃夫虽然认识不到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和进程,但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观察,却使他感受到俄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带阁楼的房子》正好是在这种形势下写成的,所以他笔下的画家形象有了新的思想境界,作家努力表现知识分子的觉醒。契诃夫通过画家提出了要医治的“不应当是病,而是病因”的主张。

很显然,作者对俄国社会“怎么办?”的问题,作出了前所未有的答案,这就是“根治病因”,砍断“套在人民脖子上的锁链”。这说明契诃夫已经朦胧地意识到,要创造一种合理的生活,首先要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带阁楼的房子》揭露了民粹派认为保存现行制度可以改善人民生活的理论,是虚伪的和空想的,画家形象的出现,也说明作家描写知识分子的作品有了新的起点。他们不再是精神空虚、缺乏理想的人物了,而是敢于正视生活、追求真理的探索者。

但是,作家意识到了改革社会制度的必要性,不等于就寻找到了改革现存制度的途径。在俄国应该走什么道路这个问题上,契诃夫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虽然经历了痛苦的探索,但始终没有找到明显的答案。

信仰托尔斯泰主义的拉京医生被关进“三道铁栅栏里”的时候,“内心”并没有得到“恬静和舒适”。他意识到了自己的软弱,发出了悲惨的呼声:

“生活刚刚粗暴地碰到我,我的精神就支持不住了……我们软弱啊!”

可是,坚强的人在哪里呢?契诃夫不知道,也没有找到。波洛兹耶夫把体力劳动看作消灭奴役社会不平等的手段,向往一种新的斗争方式,但他无力实施,更无力去影响广大群众,反倒被那个社会磨灭了锐气。

画家提出砍断锁链的见解是深刻的,但又不知道依靠什么力量去砍断这条锁链。他与米修斯的爱情,被莉达粗暴地拆散了。“米修斯,你在哪儿啊?”这凄凉的哀号,充分反映了画家找不到出路的彷徨心理。这一切都体现了契诃夫本人世界观的矛盾和悲观情绪。

04 鞭挞附属于沙皇专制统治的反动知识分子,号召知识分子弃旧图新

要迎接新生活的到来,就必须改革不合理的制度,改变旧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契诃夫继续创作了一系列庸俗堕落的知识分子形象,无情地鞭挞了附属于沙皇专制统治的反动知识分子。揭露他们如何从小私有者的庸俗自私,而变成反动势力的走狗,从害怕变革而堕落成新生事物的敌人。

《姚尼奇》(1898)中所描写的姚尼奇,原来是一个努力工作、勤于思索、热情诚恳的年轻医生。但由于旧生活的侵袭,年复一年,他受到庸俗世界的腐蚀,最后沉沦下去,变成贪婪而冷酷的市侩,变成只会清点钞票和购置田产的私有制的主人。

《带狗的女人》(1899)也是暴露知识分子的庸俗和虚伪的作品,唤醒读者对半死不活的、浑浑噩噩的生活的憎恶,与《姚尼奇》有异曲同工之妙。

《套中人》(1898)在契诃夫的小说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品塑造了一个因循守旧、顽固专横、维护旧制度、反对新生事物、依附于反动统治的知识分子形象——别里科夫。

他是一个生性孤僻,像蜗牛一样把自己龟缩在壳里的可笑的人物。作者通过生动的外貌、心理、细节的描写,来揭示别里科夫的典型性格。最后用“套子”来概括这一类人的特征。

他用各式各样的套子把自己包起来,就是为了隔绝人世,逃避现实。但他却追念过去,歌颂往昔,一读起他教的古希腊语,带着甜密的微笑,沉浸在幸福之中。因此,他的大衣、雨伞、雨鞋、睡衣、睡帽、古希腊文课本,就成了他逃避现实生活的护身符。

别里科夫的显著特点,就是害怕生活中的一切新鲜事物,仇视任何越出常轨的人和事,怕因此“闹出乱子来”。就是爱情也不能把他从套子式的生活中解救出来。他想结婚,又害怕承担义务,担心瓦连卡自由不拘的言行会触犯他们的生活套子,因而感到恐惧。

别里科夫一方面害怕新生事物,另一方面又竭力维护旧的一切。他认为:

“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其中写着什么,他才觉得一清二楚。”

凡是统治者提倡的,他就会全力维护。别里科夫还十分专横固执,许多人都害怕他,因为他会在上司那里告密,阿谀奉承。在腐朽的旧制度面前,他又表现出屈从和奴才嘴脸。

别里科夫性格,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俄国社会生活的产物。整个专制制度就像一个大套子,把人们禁锢得喘不过气来。俄国专制社会的顽固、停滞、窒息,是产生别里科夫性格的土壤。

契诃夫揭示了这个人物的典型特征之后,也鼓励人们奋起自强,发出了“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了”的呼声,这正是当时俄国人民要求变革社会制度的心声。但是,应该怎样生活下去呢?作家仍然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契诃夫的局限性正在于,他始终没能为知识分子指出一条光明自救的道路,提不出改变现实生活的具体方案。但是,契诃夫却帮助自己时代的知识分子认清其阶级本质,为接受革命思想作了准备。在这个意义上,别里科夫的形象具有积极的意义。

20世纪初,在俄国革命运动激昂情绪的鼓舞下,契诃夫看到社会中有一种新的力量在迅速成长,尤其是他看到在作家熟悉的知识分子中,有一部分人已经觉醒,走向了另一种生活道路。

契诃夫极其兴奋,他的同时代人回忆道:

“从前的契诃夫不见了,变成了一个宫于信仰的人。”

这就使他晚年的作品表现了对新生活的向往,对祖国前途充满了明朗乐观的情绪。他歌颂劳动,歌颂新思想,希望每个人以自己的工作为美好的未来作准备。这时期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也与前期作品中的人物迥然不同,表现了改变生活的愿望和勇气。

他在逝世前一年写的《新娘》(1903)就是这种作品。《新娘》通过主人公娜嘉摆脱庸俗生活的羁绊、奔向新生活的描述,表达了作家对美好未来的热情憧憬。

娜嘉受到大学生萨沙的影响,理解了生活,在举行婚礼的前一天,离开古老沉滞的家乡和俗不可耐的未婚夫,放弃了个人渺小的“幸福”,到首都去寻找真正的生活。她坚信自由自在的生活“迟早是会到来的”,“到那时候,人就可以勇敢而直率地面对自己的命运。”

尽管娜嘉追求的新生活目标仍不明确,但在1905年革命风暴的前夕,娜嘉的追求能召唤人们弃旧图新。

总而言之,契诃夫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是对俄国的社会和时代特征真实而深刻的反映。他所塑造的一系列大学生、教师、作家、诗人、医生、画家、建筑师等知识分子形象,都是从俄国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艺术典型,具有高度的概括意义。

他从知识分子庸俗猥琐,写到他们的软弱动摇;从知识分子的苦闷彷徨,写到他们的思想探索;从知识分子的精神觉醒,写到他们的新生。

这些主人公性格的变化,反映了俄国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向无产阶级革命过渡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思潮的变迁,是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一部形象化的历史,具有深刻的意义。

那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发人深省,警策于心,帮助同时代人认识自己,也启迪后人借鉴他们的思想教训。

回答完毕。

英国“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和中国“新月社”,在不同社会、不同政局下,中西方两个文化圈,曾有过世界性的邂 逅

弗吉尼亚·伍尔夫,著名“意识流作家”,与她相关的话题有很多:她的同性恋倾向,她一次又一次的精神崩溃。当 然,还少不了那个“无限的才华,无限的傲慢,无限的激情”的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Bloomsbury)。

那个圈子,是英国一个松散的、经常聚会的知识分子群体,画家与美学家特别多,也有作家、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 任何熟稔西方艺术、经济或文学的人,都能在那里找到几个让他们心跳加速的名字:罗杰·弗莱、邓肯·格兰特、克莱尔·贝 尔、伦纳德·伍尔夫、梅纳德·凯恩斯、GL狄更斯、EM福斯特。而这个团体的核心,正是伍尔夫和她的姐姐、画 家范奈莎·贝尔。

当年,布鲁姆斯伯里的影响,已远远超出英国。20世纪的中国,以徐志摩、陈源、凌叔华等为代表的“新月社”, 就是以它为模板建立:诗人、作家、科学家、政治家等,常以沙龙形式聚会,出杂志,办书店。有意思的是,两个团体,虽远 隔重洋,却互相渗透,产生了联系。美国作家、学者帕特里夏·劳伦斯,新近出版的《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便再现 了当年这两个中西方文化圈的“世界性邂逅”。 帕特里夏·劳伦斯不是第一个把“新月派”和“布鲁姆斯伯里”放在一起讨论的人。8年前,作家虹影的小说《K》 ,影射的也是那段中西交流的往事。书中提到了徐志摩、梁启超、胡适、林徽因、陆小曼等中国文人,但是她更看中那些缘起 缘灭和爱欲情仇。她大胆的情色描写,让整部小说看起来好像中国版《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一时间,甚至为此惹上了官司。

作为研究比较文学的专家,劳伦斯的态度谨慎很多。为写此书,10年中,她不断往返于英国、中国和美国的大小图 书馆、档案馆。并前往中国采访当年的亲历者叶君健、萧乾、文洁若等人。书中所有细节,都援引了当事人的信件。以流言始 ,以文化终。“在布鲁姆斯伯里,流言也有着闪光的价值”。

在研究中,劳伦斯发现,把“布鲁姆斯伯里理念”带入中国的第一人,是徐志摩。1920年代初,徐志摩在哥伦比 亚大学求学。但是,美国式的政治并不对他的胃口,而英国自由而不激烈、保守而不顽固的学术氛围,却让他非常向往。当时 的剑桥,可谓“思想与智慧的宝库”,醉心于哲学与文学、仰慕伯兰特·罗素的徐志摩,决心放弃美国学业,到剑桥拜罗素为 师。那是1921年的9月。到达剑桥后,他宛如走进桃花源。日日与他敬仰的狄更斯、罗杰·弗莱、罗素等人同窗共读,漫 步康桥河畔。正是他们,把他带进了“布鲁姆斯伯里”。沙龙的氛围,让他如鱼得水。作为后辈,他谦卑,但充满智慧,无论 何时都侃侃而谈。

很多人知道,伍尔夫和范奈莎选择成员时有个标准——“不能忍受呆瓜一样的人”。一旦她们觉得某人“没劲”,就 毫不客气地拒绝再邀。但是,徐志摩在剑桥期间,一直和这个圈子走得很近。虽不能说他是其中成员,但至少不被排斥,或者 说,他赢得了他们的心。

徐志摩在布鲁姆斯伯里,有两个人最谈得来,其中之一是罗杰·弗莱。这个痴爱范奈莎一生,却只能作为她挚友的男 人,是画家,更是美学家。他对中国文物相当痴迷。于是,当徐志摩和他谈起中国青铜艺术时,弗莱顿觉相见恨晚。他说,在 他心中对周代青铜器有宗教般的敬畏。于是,两人一起讨论青铜传说——“铸匠与他的妻子,在关健时刻,不惜双双跳进熔炉 ,取得完美的阴阳配合。”之后,徐志摩赠弗莱中文名字“傅来义”。而弗莱,则写出一篇论文,成了西方讨论中国青铜艺术 最早的文字。

徐志摩另外一位好友,当算狄更斯。早年,他曾两次游历中国,之后便成了有名的“爱中国者”,常在家中穿一身不 知哪里弄来的品戴花翎满清官服,开口便是:“你们有所不知,前世我是地道中国人。”徐志摩离开剑桥时,曾送狄更斯一顶 黑色丝绸中国帽,狄更斯常在剑桥的庭院里散步,有风时,他都会戴上这顶帽子。

作为最早接触布鲁姆斯伯里的中国人,徐志摩回国后,便和友人创立了“新月社”。同样以文会友,同样试图超越政 治。在完全不同的两个社会,完全不同的政治局势下,出现了组成方式、审美立场都非常相似的两个团体。不能不说,徐志摩 是受了英国人的影响。 此后,布鲁姆斯伯里与中国的关系,转到中国:布鲁姆斯伯里的第一个后代,范奈莎的长子朱利安·贝尔,1935 年秋,应聘到武汉大学做英国文学教授。那时的朱利安血气方刚,以天下为己任,热衷辩论世界大事。在伍尔夫和她的政治学 家丈夫伦纳德·伍尔夫鼓励下,他认为“中国将发生影响世界的大事”。于是,他怀着“革命理想”,向那里出发。走时,伦 敦文艺界几乎全体出动,为他送别。

朱利安一心一意要到中国参加革命,他甚至备好了氰化钾,因为此前关于中国反革命的残酷报道颇多。然而一到武汉 大学,其薪水之高,待遇之舒适,都令他大吃一惊。连他自己都没想到,不久之后,他便把革命理想弃于一边,爱上了文学院 院长陈源的妻子、小说家凌叔华。

凌叔华,“新月派”才女,也是徐志摩的密友。他一生最机密的文件,包括日记,不放在妻子陆小曼处,却放在凌叔 华处。以至他坠机身亡后,无数人向凌叔华索要。由于凌叔华与徐志摩甚为亲近,朱利安还从英国要来徐志摩写给弗莱的英文 信,读后说“不过尔尔”,颇有醋意。

关于凌叔华的样貌,曾有人说她是“珞珈山美人”。而素以狂放、刻薄出名的女作家苏雪林,也对她大加夸奖,说她 容貌清秀,眼光常带着一点“迷离”,一点儿“恍惚”,好似生活于梦幻的诗人。

凌叔华的小说,典雅秀丽,被称为“闺阁派”。她与当时文坛的冰心、萧红、庐隐、冯沅君、陈蘅哲等,并称几大才 女。美籍华人学者夏志清在其著作《中国现代小说史》里,甚至认为,在创造才能上,其他几位都比不上她。“和冰心一样, 她写的,也是妇女和儿童的故事。所不同的,凌叔华一开始就显示出一种较成熟的感性和敏锐,潜力比冰心大。”

凌叔华之所以吸引朱利安,是她对美学的热情,包括文学与绘画。从她身上,他找到布鲁姆斯伯里的感觉。他甚至认 为,凌叔华在很多方面,都酷似自己的姨妈伍尔夫。于是,在给母亲的信中,他热烈地写道:“她是唯一可做你儿媳的人。” 众所周知,布鲁姆斯伯里的情爱关系一向混乱:才子们聚在一起,实践着他们的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和群恋。因而,从朱 利安的道德观看来,他与凌叔华的爱情无可厚非。爱情就是爱情。若因有夫之妇就不敢爱,反而是道德上的懦弱。

但最后的结果却是他没有预料的,东窗事发后,朱利安作为“丢尽面子的洋教授”,不得不从武大辞职,1937年 回到英国。之后,他曾在写给凌叔华的信中说,他们必会在英国重逢。只是上天再没给他机会。不久后,西班牙内战大火点燃 。朱利安不顾母亲和姨妈的反对,赴西班牙参战。在马德里守卫战中,德国飞机击中了他开的救护车,弹片切入胸腔,朱利安 重伤身亡。

当年,朱利安不仅试图把布鲁姆斯伯里的道德观带到中国。同时他也是一个热情介绍西方文学的教师。他的父亲克莱 夫·贝尔是普鲁斯特研究专家,因此他的英语文学课,竟然也教《追忆逝水年华》的英译文。他甚至建议把伍尔夫的系列作品 ,当作武大的指定教材。后来以翻译安徒生童话出名的叶君健,曾是朱利安最得意的门生。两人当时无话不谈。只是,晚年后 的叶君健,对于过往,避而不谈。

朱利安与凌叔华交往期间,也一步步影响她的写作方式。他对她说,“可以清晰、准确、如实地描写男女性事,而不 是神秘的或者隐秘的,要对所有体验直言不讳。”他还在凌叔华的手稿上,一遍遍进行修改。帮助她将小说译成英文,并推荐 到英国。 朱利安去世后,布鲁姆斯伯里与“新月派”之间并没有断了联系。他的母亲范奈莎与凌叔华的通信往来,一直持续了 16年。

凌叔华虽为小说家,但同样热爱绘画和书法。因此,也就和范奈莎有了更多话题。1946年10月,凌叔华带着女 儿离开中国去了伦敦。到英国后,在范奈莎的鞭策下,凌叔华画了很多中西合璧的作品——中国人眼中的英国风景。并多次在 欧洲举行画展。

除了与范奈莎保持联系,凌叔华和伍尔夫也在朱利安去世后,开始通信。伍尔夫给凌叔华寄去了自己的著作《自己的 一间屋》、《岁月》和《海浪》。她们探讨其中细节,凌叔华称伍尔夫为老师。之后,凌叔华把自己写的文章也陆续寄了过去 ,伍尔夫看后,称它们“与众不同,美丽非凡”。

伍尔夫告诉她:“孩子,保持那种神秘的异国感吧。无论何时,身在何处,都请用你熟悉的汉语思考,之后再译成英 文。这是你难得的中国特色。”在伍尔夫的鼓励下,凌叔华一直写了下去,即便身处战乱。她把自己的作品,一章章寄给伍尔 夫,陆陆续续十几篇。伍尔夫对每个章节一一评点。后来,凌叔华在战争中不幸弄丢了自己的手稿。伍尔夫手里,却有一份写 满批注的完整版。之后,在伍尔夫的丈夫伦纳德的帮助下,凌叔华在英国推出自传《古韵》。

知识分子的定义是受过专门训练,掌握专门知识,以知识为谋生手段,以脑力劳动为职业的人。

和公务员简称干部,企业家简称商人一样,知识分子简称文人,与之对立的则为军人,如大学中文科生对立的是理科生,但一般认为是互补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通常把军人和技术人员归为一类的原因,在企业界,文科生一般任职营销企划部门并担任谋士。

来源

“知识分子”这个概念来自西方。据一些学者考证,欧洲有关知识分子的概念有两个,就现行较常用的英文来说,一个是intelligentsia,另一个是intellectual。前一个词来自俄国,1860年由俄国作家波波里金(Boborykin)提出,专指19世纪30到40年代把德国哲学引进俄国的一小圈人物。

“知识分子”是指一群受过相当教育、对现状持批判态度和反抗精神的人,他们在社会中形成一个独特的阶层。后者则是法国一些学者从前述的“德雷福斯”事件后开始广泛使用,这个词专指一群在学术上杰出的作家、教授及艺术家,他们批判政治,成为当时社会意识的中心。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中会出现"逸士"的原因,我认为是他们是不满意现实政治,得不到朝廷重用。

可以这么说,但凡隐居者,都是些拥有独立人格的高尚之士,他们或博览群书,或德性高尚,或多才多艺,为乡里所称。他们隐居以后,虽说也留下了大量的诗歌、书画与专著,比如陶渊明、陆羽等,但对于大多数隐士来说,所学非所用,随着他们的辞世,其一肚子学问也就随之带进了坟墓,这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在西方,教会是与政治权威相抗衡的另一种权威,知识分子不满意现实政治,可寄身教会,衣食无忧地研究科学、哲学、自然科学等,自得其乐的同时,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中国的知识分子则没有这么幸运,一旦选择了隐居,则衣食住行皆成了问题,要亲自“种豆南山下”了。并且,除了琴棋书画及儒道学问外,更无自然科学的内容可供他们研究,其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

好在中国自古就有这个传统,帝王允许这些采取不合作态度的知识分子逍遥于世俗生活之外,如尧时的许由,周时的伯夷、叔齐等,算是给这些人了一条出路。

隐士中也有具清醒政治头脑者,如东汉桓帝延熹时的汉阴老父,汉桓帝“幸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观者”,只有他“独耕不辍”;更有南郡襄阳人庞公,面对荆州刺史刘表的责问“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他这样回答道:“鸿鹄巢于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栖;鼋鼍穴于深渊之下,夕而得所宿。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栖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这是隐逸者何等理直气壮的宣言!

只可惜这些知识分子,既不能从政,又不能进行专门知识的研究,而默默终其一生,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巨大损失。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分析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下面是我整理的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摘要 :鲁迅是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大多是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抨击封建思想对人民的荼毒。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等。在这些作品中,鲁迅或多或少地都塑造了一些知识分子形象。

 关键词: 鲁迅现当代文学知识分子

 Abstract: Lu Xun is the founder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Most of his work is to expose the darkness of society at that time, he attacked the people of feudal thinking poison His major works include the short story collection "The Scream" and "Wandering" and so on In these works, more or less Lu Xun have created some intellectuals image

 Keywords: Lu Xun Literature Contemporary Intellectuals

 一、前言

 鲁迅对于当时知识分子的观察是深刻的,细致的,全面的。他并没有把所有的知识分子塑造成同一张嘴脸而是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加上自己的艺术创作形成了几类知识分子的形象。在这些作品中的知识分子虽由于所受教育和自身经历各不相同,生命轨迹也不同,但结果都殊途同归,生活十分凄苦窘迫。比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和《白光》中的陈士成就能被划归为同一类型的知识分子;他们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人。他们长期以来一直受着“八股取士”的毒害,认为人生是以考取功名为最高理想,完全是“范进”一类的旧式知识分子。而这样一类人在鲁迅所处的时代已经渐渐面临淘汰的局面了,背负着这种理念的知识分子不得不惨淡收场。

 二、鲁迅所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

 (一)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从秦初到清末,封建思想中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深深左右了一代代知识分子的人生轨迹。他们前赴后继地寒窗苦读数十载,就为了能够有朝一日参加殿试,一举夺魁,带着万人觊觎的“状元”之名荣归故里,光宗耀祖。即使在今天仍然有许多人抱着这样的观点。封建思想让孔乙己思维僵化,一切行为都有了纲式标准。而封建制度使得世态炎凉、人情淡薄是重重地推了孔乙己一把,加速了他的灭亡。在封建思想的长期影响下,人们形成了这样的观念:凡是没能中举的文人都是无用之人。所以“短衣帮”虽然受着孔乙己心中的轻视,但他们对于孔乙己的轻蔑却是一览无遗的。

 (二)具有革命意识的知识分子形象。如涓生、子君这般出生于反帝、反封建大潮中,并且接受着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对于未来总是怀抱着美好的愿景。他们热爱生活,充满朝气,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半枯的槐树和老紫藤在子君眼中却仍有美丽之处。“她又带了窗外的半枯的槐树的新叶来,使我看见,还有挂在铁似的老干上的一房的紫白的藤花。”。子君的脸上时常带着笑涡,“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面对别人的指指点点“她却是大无畏的,对于这些全不关心,只是镇静地缓缓前行,坦然如入无人之境。”当“我”和她谈起在家的长辈时,子君大声地喊出了“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样震撼人心的心声。

 (三)鲁迅对二种知识分子所持的不同态度

 1对旧式文人的态度。鲁迅在讽刺、批判的同时也流露出了对为制度所害的文人的深深的同情。当时社会只让知识分子走了一条路那就是“科举取士”之路。一旦这条路走通了,等待你的将是前程似锦的金光大道。但毕竟僧多粥少,能够取士成功的是凤毛麟角,而剩下的如陈士成这般的文人过着怎样的日子呢七个学童得知他的再次不中后“脸上都显出小觑他的神色。”连小孩都看不起他。而且因为一心想靠读书致富,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没有培养可以糊口的其他技能。因此“科举取士”之路实则是条不归路。不胜则只能终日家徒四壁。笔者认为如果有另一条道路存在,陈士成决不会整天挨饿受穷而不去想别的营生的。他也只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他的一生令人唏嘘不已。鲁迅将他的下场描写的如此凄凉一方面是为了加强抨击这种残害人的封建制度的力度,引起人们的警示。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这类无辜的旧式文人的怜悯、同情。

 2对新一代知识分子的态度。“鲁迅先生对子君、涓生对爱情的'追求及争取胜利的斗争的极力赞扬、肯定。”他欣赏这样的一种为了能使社会更为进步而抗争的大无畏精神。但子君和涓生的悲剧也表现出了鲁迅先生对于向他们一样的青年一代为了变革所做出的牺牲的一种感叹、惋惜。他对于新一代的知识分子还是寄予厚望的。即使他们的革命之路还很漫长。他们必须同统治了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执行了这么久的封建制度作斗争。这样的“战争”一定是场持久战。但是这样有理想的青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将来国家是否能向有益的方向发展就取决于这些青年人的努力程度了。

 三、塑造知识分子形象的意义

 (一)为文学画廊增添新的人物形象。处于中国近代社会变革时期的知识分子的命运始终是鲁迅先生文学创作的一大重点。而从封建社会转向新社会这一过程在中国历史中本身就是独一无二的。再加上鲁迅先生对于人物、人生的深刻体察和细致的观察,他所塑造的人物切实地填补了文学殿堂在这块儿上的空白。无论是革命立场不坚定的吕纬甫还是为了新生活而毅然战斗不畏牺牲的子君,抑或是受封建思想荼毒的孔乙己都是空前绝后的经典形象。

 (二)通过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来探索革命的出路。而鲁迅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民作家,他觉得有必要为国家的建设出谋划策。因而他从自身开始思考,作为知识分子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他能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呢从哪些方面、通过哪些途径做贡献呢鲁迅先生通过设置一个个不同的知识分子形象来探讨究竟哪类人才是真正有助于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人群。而又是哪一部分人可以匡扶、纠正。而其余的知识分子是否能加以引导。使得这些知识分子共同努力早日唤醒那些沉睡着的人民共同剔除思想、文化中的糟粕部分,从根本上改变国家不良的现状。

 (三)通过塑造当时的知识分子从侧面反映社会现象。鲁迅在刻画知识分子时,也同时反映出了以知识分子为辐射的关系网。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群体存在于社会中,自然会反映出人们对于他们的态度。知识分子同时也是“知识、文化”的具象化。从人民对于他们的态度就可以看出知识在这个社会中的地位。

 四、结论

 鲁迅用自己如聚的目光关注知识分子这一群体并且用自己犀利的笔尖书剖析这一群人的生存状态。这恰恰说明了鲁迅对他们的命运所表现出极大的关心。他既不像有的评论家所说是为了表现自己“心灵的历程”,也非仅仅为了写出知识分子生活的痛苦和无告。他对知识分子问题显出很大的兴趣,对知识分子倾注巨大的热情,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参考文献

 [1]《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汪晖著

 [2]《鲁迅小说绝望与希望的对比结构》彭博著

;

《沧浪之水》和《活着之上》用朴素的语言,冷静的笔调,生动地讲述了一个知识分子面对现实的种种困境,从最初的坚守信念到放弃屈从于现实的过程,真实细腻地展现了其痛苦、焦灼,乃至自我扭曲的内心世界。是立足于知识分子精英立场创作的具有自省意识和现实批评意义的力作。本文聚焦于知识分子群体瓦解的现象和书中表现得知识分子内心的坚守。

聂致远和池大为所代表的知识分子身份的区分

昨天听许知远老师的播客,提到了这样一个现象——公共讨论变得越来越困难,舆论变得两极分化。一是几代人成长形成的共识逐渐消失;二是知识分子群体的消失,过去的公共讨论建立在知识分子群体之上,但这个群体在全球都在消失。这种情况不禁让人深思缘由,从闫真的两本书中可以寻觅到一丝共性。

《活着之上》中的聂致远是麓城师范大学的一位老师,他满足大众眼中对知识分子的概念——受过良好学术训练的大学教授,属于学院派系的知识分子。《沧浪之水》中的池大为以出身寒门,具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气质的形象让读者认知。

19世纪,俄国革命家以积极进取的活动,让“崇尚伦理道德、富有怜悯心、人道主义和牺牲精神、对社会进行批判”等标识超越“受教育的阶级”作为知识分子的朴实内涵。这些标签能够贴附在池大为和聂致远身上的,但随着现实的压力,知识分子的标签对他们不再适用,其中反映的内在逻辑即知识分子群体的瓦解。

聂致远和池大为的经历是知识分子群体消亡的缩影

  在《立法者与阐释者》这本书中,社会学家鲍曼对知识分子这一群体消亡的缘由进行了梳理,借助知识分子在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位置,勾勒出了整个历史进程的变化。前现代到荒野文化(一代人复制着一代人,无需有意识的计划管理监督)到田园文化(需要专门的知识阶层来维护)的转变,因此知识分子寻求一种普遍主义的,理性的方式来关照社会,这里面就出现了福柯所说的牧人式的权力,即知识分子认为非知识分子是不能自我人格完善的。

  但在之后,随着消费市场的兴起,消费品逐渐取代了知识分子的文化领域,知识分子也失去了他的力量来源——工人阶级被消费市场宰制以及被边缘化,开始由立法者转为阐释者。不再寻求普遍性,而是在相对主义中寻求相互理解。换句话说,知识分子消亡的原因就是流俗。为财死,为权亡。在聂致远和池大为身上可以窥见一二。

《沧浪之水》中,池大为本来是很重脸面和尊严的人,但现实却一再告诉他,越重脸面就越没有脸面,越看重自尊就越没有尊严,只有获得权力才能获得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权力越大,利益越多。他看不起的同事没过多久压他一头,激发他对权力的渴望。儿子生病找医院无门,他束手无策。而他看不起的同事丁小槐仅仅是一通电话就让问题迎刃,深深刺痛了他的内心。这成为他转变的契机。在这之后,他把融入知识分子骨髓的良知剥离,一步步地朝权力靠近,成为了受人敬仰的池厅长。

《活着之上》中,聂致远是一名普通的高校教师,在高校的象牙塔里同样要面对现实的种种困境。给不来上课的关系户求他打高分,还动用了上级给他施压;导师请求他高考阅卷给自己的孩子轻松判卷;大老板提出十万块钱的奖金邀请他为家族作虚假传记……知识分子的良知一次次的被考验,生活中的诱惑与困境太多了,作为一名普通的知识分子,要守住知识分子亦或是做人的底线是多么艰难他同样“失了足”。

两部小说的结局都耐人寻味。池大为在父亲的坟前烧掉了《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和父亲的肖像。焚烧代表着道别,和过去的自己道别,和那个坚守道义的自己道别。小说的最后有一段广为好评的日落景象的描写,具有极强的隐喻意味。“夕阳的殷红像是从它后面流出来的,有着透明的感觉和立体的意味。它在群山之巅一动不动,沉静地注目人间。那边是它,这边是我,我们面对面相望,像有着一场无声的对话。站在这里,我相信世界上有着一种不可描述的声音,不可解释的力量,那是超越经验的价值之源。”池大为看着庞大的金轮一点点消退,仿佛有着一场无声的对话,日落的凄凉隐喻着知识分子的消亡,隐喻着池大为初心的失守,池大为不再,只剩池厅长。聂致远再次去探访曹雪芹的故居,他感慨道:“凡俗就是这一代人的宿命。我不是文化英雄。我景仰他们,可我没有力量走近他们。我只是不愿在活着的名义之下,把他们指为虚幻,而是在他们的感召之下,坚守那条做人的底线。就这么一点点坚守,又是多么地艰难啊!当经验向我们这样来展示生活的真理,我们能够那样去生活吗?”话已至此,作者的意图暴露无遗。坚守那么一丝丝的底线都无比困难,知识分子在现实面前溃不成军。

三、结语 

闫真是一位严肃的现实主义作家,因为太现实,甚至被称为官场小说作家。小说所展现的黑暗只是现实的冰山一角。现实往往比小说更“精彩”,而作者想表达的并不只有底线的失守,更有坚守。像《沧浪之水》中的晏老师坚守着自己的清高,《活着之上》里也有埋头做学问的陶教授和不愿受有权有钱人士帮助的女研究生贺小佳。我们相信,能够坚守底线的普通人会越来越多,国家也会朝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方向继续迈进。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写一份 读后感 ,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路遥《人生》读后感启示,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路遥《人生》读后感启示1

《人生》是看完一阵之后,感触才来的越发强烈,当下浮躁现实的社会,让我们越来越能感受得到巧珍给的那份纯真善良爱情,是那么的不容易,给我个人感受最深的是,当我们面临人生的未知和选择时,我们或许迷茫或许纠结。如果走错,愿归来你还是少年。尤其是爱情里,希望我们每个人遇到的爱情都是纯洁的美好的不掺任何杂质的,对待那个将要陪伴你一生的人,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拿出最起码的尊重和最尊贵礼遇,善待。不将它亵渎,不将它利用。

封面上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柳青)。这句话正是对高加林人生的概括,从民办教师到农民,从农民到新闻干事,从城市到农村,高加林的人生正是他一步一步选择出来的。

主人公高加林让人又爱又恨,他身上有知识分子的优越感,他在物质或出身上或许不如他人,但他在精神上超出他人太多了。从民办教师到农民,他的人生遭遇了巨大挫折,他没有放弃,他在挣扎。

生在农村,他渴望去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他代表了城乡三角地带的知识分子,他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但他又有知识分子的傲气与虚荣,去县城卖馒头却不叫卖,在大街上遇见同学很尴尬,去掏粪却怕遇见同学家长。

从农村到城市是主人公人生的转折点,也是小说上下篇的分界点。我读到这的时候,莫名的松了口气,感觉自己的命运和高加林联系在一起,高加林出人头地了,像自己出息了一样。

高加林的爱情和他的人生轨迹联系在一起,巧珍代表了理想的恋爱:完美、纯真。黄亚萍代表成功人士的伴侣:家庭好、有 文化 。高加林人生重大抉择正是爱情。

小说的结局呢,高加林奋斗的结果是又回到了农村,事业、爱情都失去了。一切回到了起点。前后的巨大反差让人唏嘘、惋惜。可如果让我们选择结局也一样,这因为人的局限性和知识分子的局限性。

关注了城乡交叉地带的知识分子的迷茫,这也是现代应该关注的问题书中还有利己主义的黄亚萍、趋炎附势的马占胜、手先富起来的刘立本和因为关系当上民办教师的三星、淳朴的高玉德夫妇,那个时代在离我们远去,但那些人、那些事在重演,这就是人生。

读的书莫名有种向上的力量,让人思考,让人拼搏,然后去奋斗自己的人生。

路遥《人生》读后感启示2

读的《人生》,深刻领悟那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我想 故事 的结局一定像我们每天所走的路一样,一样的实在。其实孙少平就是高家林未来的写照,一个有韧性血气方刚且能屈能伸的男子汉。无疑孙少平是完美的,是让每个读者都赞扬的那种;而高家林却是那种桀骜浮华爱慕虚荣的,自视过高患得患失的,让人感觉恨铁不成钢的那种形象。可,难道孙少平心中就没有过波澜,他就不想田晓霞死后能再拥有像金秀这么漂亮女人的爱情。我想那是不可能的,这就像是在问一个结过婚的人是不是就没有爱的欲望一样,答案是显然的,可是有一种比爱更重要的责任压在他们身上。

他一定也是想的,可他知道自己以不配去拥有这份爱,他没法给她一个温馨舒适的家,没法不让她每天不担心害怕,所有他选择了拒接,选择了煤矿那一个破败却温馨让人留恋的家。而巧珍,是当时朴素善良农村妇女的写照,她和平凡的世界中的郝红梅一样,一样有一种对爱情的追求。

她甚至比郝红梅更痴迷,更陷的深,对爱情更执着。可人生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的,摔倒了,失败了,丢失了,她们站起来,看着那愈来愈远的背影,最终她们都选择了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一种更热爱土地的生活。对于黄亚萍来说,这场恋爱只是一次野外漫游的邂逅,只是春天里的一场梦而已,虽然美的让人落泪。

人生这部作品是段朴实而又凄美的爱情悲剧,而这段悲剧之所以凄美,就是因为有刘巧珍的存在。高加林的背叛,对于她来说是一种致命打击,但是,“刚强的姑娘,她既没寻短见,也没神经失常,人生的灾难打倒了她,但她又从地上爬起来了!”

因为“她留恋这个世界,她爱太阳,爱土地,爱劳动,爱清朗朗的大马河,爱大马河畔的青草和野花……她不能死!她应该活下去!她要劳动!她要在土地上寻找别的地方找不到的东西!”这一是体现出她的坚强、坚韧;又体现出她对生活,对土地,对自然,对家乡的深厚感情。这正透露出对土地、劳动对故乡自然的深切热爱和依恋。

人生,多么沉重的字眼,有谁能在这条道上一马平川。人生是我们没法迈过的槛,而人必须生活着,爱才有所附加!

路遥《人生》读后感启示3

“梦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梦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梦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梦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人生如蜡,梦想如芯,没有了梦想,人生还有何意义有梦想萦绕的日子是宝贵的,有梦想相伴的感觉是充实的。梦想,驱散了人生路上的每一处黑暗!

历史上,无数能人志士、文人墨客、能工巧匠都是因为拥有梦想,才使得人生更加有意义,作出更多非凡成就。

梦想是沙漠中的绿洲,给予你生存的期望。司马迁年轻时遵从父亲遗愿,立志写一部能够“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史书。在他着手撰写这部史书期间,受李陵案牵连被捕入狱,受尽酷刑,司马迁一度打算自杀,却因撰写史书心愿未了而顽强地活下来,历时18载,最终完成《史记》这部着作,史料丰富翔实,备受后人推崇,开创了我国纪传体通史的先河。

梦想是大海中的灯塔,给予你前进的方向。王羲之酷爱书法,自小立志成为大书法家,每一天勤学苦练,教师却将他的字称作“死字”。为此王羲之曾一蹶不振,之后受父母劝导,迷惘间入山拜师学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练习,直到他写完第十八缸水后,师傅才允许他出师。自此其书法已成气候,字体端秀清新,“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后人传赞为“书圣”。

梦想是风雨中的港湾,给予你无穷的斗志。鲁班出生工匠世家,从小耳濡目染继承了精湛的技术,并立志要将它发扬光大。一次,国王下达任务,要求20天内建造一座宫殿,可完成宫殿需要300根巨木,凭当时的工具根本无法按时完成。鲁班一度意志消沉,让弟子们离开,准备一人承担罪责。

但想到自我未竞的梦想,又重新燃起斗志,经过反复实践研究,最终制造出“锯”,大幅提高了采伐速度,按时完成了任务。从此,鲁班信心大增,遇事不再颓丧,经过仔细观察生活,又陆续发明了刨子、云梯等工具,其美名在民间广泛流传,对后代工匠技术的提高产生了深远影响。

没有梦想,人生就如荒漠般没有生机;没有梦想,人生就如黑夜般没有光明;没有梦想,人生就如迷宫般没有方向。让我们用梦想的明灯驱散生活的迷雾,照亮人生的路途,让我们在崇高梦想的指引下,一路披荆斩棘,努力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路遥《人生》读后感启示4

这几天在家里读了先生的《人生》,里面丰富多彩的人物描述和故事情节使我回味无穷。

故事的主人公高加林的人生有着很多重要的岔路口。一开始高加林在学校做教师,由于高明楼给他儿子走后门,所以三星才把高加林换了下来,高加林的人生在那一刻也走到了最低点,然而他并没有颓废巧珍的出现是他重新振作了起来,幸运女神再次倾向了他。之后在马占奎的帮忙下加林到了县里去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他遇到了他的同学黄亚萍。与此同时他也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选择:巧珍亚萍在地位的诱惑下加林违背了他的良心而选择了黄亚萍,这次错误的选择不仅仅使他没能最终和黄亚萍在一齐并且还使他被停职重新回到了农村。

高加林的这一些事说明了一个问题:他的人生不是没有机会,而是在机会来临的时候,他没有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在我们的人生路途中同样充满着许许多多的选择,同样关系着我们的命运。小到考试中的一道选择题,身边朋友的选择;大到自我工作的选择,人生目标的选择,我们都必须要慎重的走出每一步。

也许你会问我们为什么必须要做出这么多选择。那是因为我们在不断的成长,身边的的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身边交流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多,这时候我们就必须要具有明辨是非的本事,而选择就是我们提高明辨是非本事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我们经过不断的自主选择,自我也在选择中得到锻炼,在做出正确选择的时候吸取成功的 经验 ;在做出错误的选择的时候吸取失败的教训;仅有经过不断的自主选择我们的选择本事才会不断的提高,我们的人生才会跟家的丰富多彩。既然人生选择这么重要,所以我们必须要掌握一些 方法 学会如何进行正确的选择。首先我们应当在选择之前认清自我的真实需要,选择自我最适合,最喜欢的一条道路;然后我们应当根据选项查阅相关资料,全面的的了解这些选项的具体情景;最终如果我们一次选择失败了也不要放弃,因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我们要从中吸取失败的教训,以便下次的选择更加完美。

人生的选择就是这样模模糊糊,让人看不透以至于有些担心和后怕。可是人生就应当是这样貌的,我们要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断的锻炼自我,这样我们的人生将会变得更加完美。

路遥《人生》读后感启示5

每次读完的作品,总是很难平静下来,他的作品总能使人对自己进行思考。

人生总是沉沉浮浮,浮浮沉沉,谁也说不准明天的自己安身在何处处于什么样的境地

作为一名女性,对爱情天然的敏感让我更倾向于对爱情的思考。我着实同情刘巧珍,这个金子般纯朴的姑娘,有着对知识的渴望,对劳动的热爱,对爱情的执着,对爱人的宽容,所有这些都深深地感动着我。我一向主张门当户对的爱情才能让两个人的感情巩固,但是当一方的社会地位社会财富突然出现倾斜的时候,我是倾向于对爱情的忠贞上的,直到现在我依旧觉得,爱情不是随随便便的,而应该把他看做一项一生的神圣的事业来看待,认真对待自己的爱情的人,我总觉得也会认真对待生活,对待一切困苦!就像顺德老汉,把一个在心里揣一辈子,也认真生活了一辈子。

生活有时候把现实变成了梦想,有时候又把梦想变成了现实!生活会给不确立和坚定自己的生活原则的人不断地提出严峻的问题,让他选择。黄亚萍的爱情如此,高加林的人生事业更是如此,一个偶然的世事可能让自己一落千丈,也可能让自己平步青云,就像书中说的“现实不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谁如果要离开自己的现实,就等于要离开地球。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高加林想用自己的智慧才能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想要更加广阔的天地,这样的精神让人振奋,但是他没有想到,在那样一个社会还不健全的时代,他的命运很大程度上被拽在别人的手上,更何况他与黄亚萍的恋爱确实也存在虚荣的成份。而我们社会也确实不能回避自己的责任。应该真正廓清生活中无数不合理的东西,让阳光照亮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使那些正徘徊在生活十字路口的年轻人走向正轨,让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他们的理想得以实现。

我没有什么智慧去领悟人生,因为我自己在二十几年的人生中走的也不顺,在很多抉择上也迷茫不知所措,对未来也充满恐惧,但我对作者对人生的看法很赞同,“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生活。”即使人生沉浮,也坚持原则坚强地活下去!

路遥《人生》读后感启示5篇相关 文章 :

★ 《人生》品读心得和感受五篇

★ 路遥《人生》读后感300字

★ 读路遥《人生》有感五篇

★ 路遥《人生》读书心得作文1000字10篇

★ 路遥著作《人生》读后感

★ 路遥《人生》读后感800字

★ 《人生》读后感1000字

★ 路遥人生读后感

★ 关于《人生》读书笔记优秀精选5篇

★ 路遥的《人生》读后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2968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7
下一篇2023-11-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