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婚俗的云南佤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重要节日

佤族婚俗的云南佤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重要节日,第1张

佤族的传统服饰以西盟地区最为典型。男子多穿黑、青布无领短上衣,下穿大脚裤。女子多上穿贯头、V形领无袖紧身短衣,下穿红、黑色横条纹筒裙。多披发,以银箍或竹藤圈勒额束发,耳戴银环,颈戴银项圈或料珠项链。

发箍是佤族妇女最具特色的头饰。它呈半月形,中间宽,两头窄,长约30多厘米。中间宽约10厘米左右。多用银片或铝片制成。佤族妇女一般都留长发,但又不梳辫子,头发多披肩洒向脸颊两侧及肩背。用发箍从前额到脑后把头发拢住,这样即可保证头发不散落眼前影响视线,又显得美观大方,使用起来还极为简单方便。这种发箍,在我国各民族中只有佤族使用,所以,它已成为识别佤族的最简单明了的标志之一。

佤族妇女传统服饰的另一个鲜明标志,是颈、臂、腰、腿上都戴数个、数十个竹篾圈或藤圈。未成年女子,每增加一岁即加一脚圈,故有“欲知年龄数脚圈 ”之说。这种特征,是佤族竹文化在服饰上的体现。佤族自古以来就繁衍生息于云南西南部气候温暖、翠竹成林的阿佤山区。他们住的是竹楼,吃的是竹笋,用的是竹碗筷、竹勺,坐的是竹凳,睡的是竹床。竹,在佤族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表现在服饰习俗上,便是用竹篾做成大大小小的圈圈,饰挂于身体各部位。

佤族的婚姻,大都是通过自由恋爱缔结的。结婚的年龄一般在20岁左右,多男大女小。但青年男女从十五六岁便可开始参加谈情说爱的社交娱乐活动。这种恋爱活动,俗称“串姑娘”。“串姑娘”是以群体方式进行的。在正式确定恋爱关系之前,单独活动的较少。在此活动中,男子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串姑娘主要在晚间进行。没有特定的场所,多在姑娘家中进行。每当夜幕降临,青年男女们便会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小伙子们弹着三弦、吹着笛子,到等候他们的姑娘家里去。大家一起唱歌、跳舞,互赠烟草、槟榔,男女相互梳头,嘻笑打闹,送秋波,诉衷肠。经过若干次串姑娘,小伙子看中某位姑娘后,就会送些手镯、项链、梳子、头巾等礼物给她。如果几天或一段时间内不见姑娘退还礼物,便可以认定她已对自己情有独钟,愿意作为自己的恋人了。而姑娘则来者不拒,不管谁送的礼物都会一一收下。因为他们认为,送礼物的小伙子越多,说明自己的相貌、人品等条件越好,越感到光彩。姑娘的父母也会为串女儿的人多而高兴和自豪。但对不想继续发展关系的小伙子,礼物会很快退还给他的。也有的是在串姑娘的过程中,小伙子若看中了某位姑娘,便会趁机抢去她的首饰、头巾等物,表示向她求婚。此时,姑娘不管愿意与否,都会大嚷大叫,佯装反抗。如果两三天内不去索取的话,就表示接受了小伙子的求爱。确定了恋人关系的青年男女,便会脱离群体,开始单独交往。进而正式托媒求婚,订婚、结婚,喜结连理了。

佤族人喜饮酒、嚼槟榔。嚼槟榔使许多人染成黑齿赤唇,以此为美。饮酒的酒具多用竹筒,凡节庆、婚丧、待客、议事时,都要按传统礼仪敬酒,因而有“无酒不成礼”之说。佤族待客敬酒习俗多样。其一是敬酒主人首先自饮一口,以打消客人的各种戒意,然后依次递给客人饮。 敬给客人的酒,客人一定要喝,而且要尽力喝干,以表示心地坦诚,否则被认为对主人不敬;另一形式是主客均蹲在地上,主人用右手把酒递给客人,客人用右手接过后先倒在地上一点或右手把酒弹在地上一点,意为敬祖。然后主人和客人一起喝干。佤族民间有不知心,不善良者不敬酒的习惯。

每逢儿子出门,客人离去,主人还要打“送亲礼”。即给亲人或客人敬酒,届时主人用葫芦(盛酒器)盛满酒,先喝一口,然后送到客人或远离的亲人嘴边,客人需要喝到葫芦见底,以表示亲情、友谊永远不忘。 佤族男女普遍皆纹身,男子多在颈下、胸前、脊背和四肢绘刺花鸟、牛虎图案,妇女则在颈下、胳臂和腿上绘刺各种形状的花草。

佤族有以下禁忌:不能骑马进寨,须在寨门口下马;忌别人摸头和耳朵;忌送人辣椒和鸡蛋;忌任意进入木鼓房;忌讳送给少女装饰品;忌讳客人在家里坐妇女坐的鼓墩或数钞票;若门前放一木杆,说明家里有病人,忌外人进入。

过去,佤族笃信原始宗教,每年都要照例举行多次大型的“祭鬼”仪式。于是木鼓就成了一种独特的祭祀工具。木鼓,佤语称“克罗克”,是佤族的传统祭祀工具、乐器和报警器具。一般以红毛树、花桃树或麻栗树树段为原料,将其腹部按一定形状掏空制成。大小不一,一般长约2米,直径05至1米之间。分公鼓、母鼓两种。公鼓的音节偏低,音色粗重。母鼓音节较高,音色清脆。多成对存放在村寨中的木鼓房中。

木鼓房是佤寨重要的、也是标志性的建筑物。每个村寨都有一至数个。它是用6根柱子、3根横梁及竹片或茅草搭建而成的、四周没有墙壁的小棚子。木鼓房虽然面积不大,结构简单,但由于是存放木鼓的地方,固此相当神圣,具有其他民族庙宇的功能与地位。

木鼓是佤族的象征,是佤族人民崇拜的神圣之物。他们认为,木鼓是 “通神之器”、“通天之鼓”。“生命靠水,兴旺靠木鼓”。因此,平时不能乱动,只有祭祀报警和节日喜庆等重大集体活动时才能敲打。由于木鼓的这种神圣地位与作用,“拉木鼓”便成为佤族极为隆重、盛大的宗教祭祀活动。

所谓“拉木鼓”,就是从寨子外森林中砍伐树木,拉入寨中,制作新鼓,更换旧鼓的活动。多于农历十一月(佤历一月)进行。届时,首先由村寨头人会议确定拉木鼓的时间及主祭人(出牛,承担活动费用的人),准备好要剽杀的水牛数头、取肝看卦黄牛一头,及水酒食物等。拉木鼓的当天,白天剽牛祭神,晚上由男性青壮年上山砍伐已事先选好的树木,准备制鼓的材料。第二天一大早,全寨的男女老少(有的女性不能参加)均身着节日盛装,前来拉鼓,大家边歌边舞,用绳索将木鼓拖拉向寨子。但木鼓当天不能进寨,要停放在寨外,需杀鸡祭 祀之后,另择吉日进寨。 新鼓进寨之日,举寨欢腾。邻寨的人们也敲锣打鼓,前来祝贺,大家载歌载舞,剽牛、杀猪、饮酒娱乐。

新木鼓的制作大约需要20余天。抠凿完成之日,要立即敲响,向全寨报喜,并举行新木鼓安放仪式。晚上,全寨人齐聚木鼓房周围,再次欢歌共舞,庆祝新木鼓的顺利制成。至此,整个“拉木鼓”祭祀活动方告结束。

据说,佤族拉木鼓是为了祭祀“莫伟”神的。佤族人认为,“莫伟”是人类祖先的化身,他平时住在天宫,不问人间之事。只有听到木鼓之声,他才会下凡为人类解危救难或共享欢乐。

古往今来,佤族人民把木鼓当作灵物崇拜,认为敲木鼓可以通神灵,驱邪魔,降吉祥。当时,遇有战争等紧急事态。用木鼓示警集众;猎手捕获虎豹等野兽,也要击鼓表示敬意。逢年过节或宗教祭祀之时,木鼓更是振奋人心的乐器。当人们用大木棒敲打鼓身时,可以发出四种不同音响,(多为一人敲打,也可数人合击)铿锵有力,节奏交错,形成了一种特定的“鼓语”。20世纪70年代以后,木鼓经过改制,成为佤族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乐器,登上了新时代的文艺舞台。

佤族是一个农业民族,过去生产力水平低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弱。因此,围绕农业生产形成了很多敬神祈福的祭祀性活动,有的还渐渐形成定制,发展成为节日。“新米节”便是其中之一。

“新米节”是稻谷成熟,喜庆丰收,品尝新米的日子。由于气候的差异,各地谷物成熟的时间不同,因而各地区、各村寨,甚至每家每户过节的时间也不一样,但过去一般多在农历七八月份(佤历九十月间)进行。日期的确定,一是根据各自粮食的成熟情况选择吉日。二是以父母或祖父母去世的属相之日为最佳。意在请先祖的灵魂回来,与家人一起同尝新米,共享欢乐。并请他们在天之灵保佑子孙后代家庭幸福,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为了让各地佤族同胞能够共同欢度“新米节”,1991年,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联合决定,把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四日定为佤族的“新米节”。

传统的新米节多各家各户独自进行。节日这天,主人早早起床,准备好过节的酒肉佳肴。然后到田里去采割新谷。割回来的谷子一束挂在门上,表示招谷魂进家。其余的搓下谷粒,用铁锅微火焙干,舂出新米,做成米饭。接着举行家祭仪式:盛一碗新米饭,与各种菜肴一起摆于神台之上,请巫师念咒语,祭祀谷神,敬献祖先。仪式结束后,以巫师和老人为首,全家人喜尝新米。之后,主人才打开家门,把自家过节的消息告知邻里乡亲们。于是人们纷纷携带各种礼物前来祝贺。主人则杀鸡、宰猪,甚至剽牛待客,大家欢歌笑语,同享丰收的喜悦。

磨烈古树茶的口感特点是非常的浓郁的,并且兰香气息非常的棒,回甘也是非常好的,所以是有很多喜欢的茶友坐在一起分享。。喝了以后跟大家谈谈茶的感受…

磨烈自然村隶属于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属于山区。位于勐库镇西边,距离懂过村委会3、00公里,距离勐库镇22、00公里。磨烈是懂过村委会下的一个寨子,有上下磨烈之分,磨烈最显著的特点为山野韵、兰花香,其茶茶汤表现几近完美,几年前,并不是很多人知道,而如今,趋之若鹜,具有的名气和影响力已经毋庸置疑。

磨烈古树茶特点:

个人觉得下磨烈古树茶汤,胜在后发制人,茶汤的前三泡,感觉隐约有兰香游走于鼻息与喉间,汤质饱满顺滑;而后数泡,香气愈发沉稳内敛,汤质愈发饱满顺滑,茶性愈发绵长,香在汤中,浑如腊月狂风吹散了玉梅花,汤在口中,恰似初春大雪压弯了金线柳;待柳条折尽花飞尽,甜味伴着回甘生津源源不断而来,数种感觉,一时齐发,众妙毕至。让人在始料未及之余,又有些欣喜若狂。上扬下柔,方是磨烈古树真正的味道!

海拔1750米,森林覆盖指数高,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现存百年古树级多,以香高味浓,清冽质重著称,新茶口感浓厚丰富,此茶香型与冰岛茶接近,香清味浓,回甘快而持久,甘中生香,香中带甜。茶气沉雄,甜润不若冰岛。而质重气强则过之。

茶汤:也有茶友

这样形容过磨烈古树茶:磨烈古茶,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如越之西子,善毁者难闭其美!

闲暇时光一杯磨烈沁入心扉,所以我说他是有潜力的茶新秀~水温不温不火,细腻绵长中透露出一种坚定的力量。。特别感谢黑妹家的磨烈茶,与之分享。。

佤族经济以农业为主。喜欢吃红米,饮浓茶,食辣椒,嚼槟榔,喝水酒。住房以两层竹楼为主。服饰:以黑色为基调。妇女服饰各地不一,最具特色的是上穿坎肩式无领无袖贯头衣,下着筒裙,佩戴银或竹篾制成的头箍、项圈、项链、腰箍、手镯等首饰。按佤族习俗,主妇负责煮饭和分菜。饭熟之后,把饭盛在一个个大木盘里分给家人,每人盛给一碗汤菜,如有肉,则每人平均分得一份。全家人围蹲在主火塘边吃饭,如有外人在场,也分给一份饭菜。 佤族男女普遍有吸草烟的习惯佤族的农家妇女的地位与中国的其他民族的妇女相比我想可能的最高的了。“相传女人比男人先懂得道理,那是男子听从女人的话,女子领导。后来男子才懂得道理了,女子不想领导了,才让男子来领导。女子共领导了三十代,后男子领导了二十代,就到今天了也就是说佤族原始社会父权制确立不是很久的事。”②所以中国封建社会积淀了千年的妇女无意识中那种“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观念,在佤族女人的意识或无意识中是没有的。这千年的缺失,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可能是种缺憾,但从女人的地位的角度来说,或许正是佤族妇女们最大的幸运。她们竟然跳过了女人们忍受了千年的不平史。佤族女人不但具有中国传统妇女的勤劳、聪明、善良、巧秀,更多出了大方、自由、任性和强悍。男人们在她们面前似乎占不到半点便宜。据我个人自己的观察,在农村佤族家庭中女人掌家的家庭还占大多数。她们会耕田、种地、会织布、做依、会抽烟、会大碗喝酒、会跳舞唱歌。集美丽秀巧、力量、强悍于一身。只让位二十代,佤族的女人们在男人面前完全还有自信。 其实从家庭角度来看,佤族的女人是最有责任心和爱的人。她们不但参与所有的劳动,还担负着养育孩子的一切责任。这样就使得佤族女人具有了男人的刚强和大气。西盟已经养育出了两位女县长,原来的老魏红和现在的魏艺红。魏红,佤族,西盟人。一个妇孺皆知的名字,一个女人,女强人。一个能把握大局、背负重任的政治风云人物。1995年她背负着阿佤人民未来的希望和命运到北京参加全世界的妇女大会。她说:“我是佤族,我的名字叫魏红,我是阿佤山来的,我背负着阿佤山的山,我背着阿佤人的深情厚谊,我背的佤族同胞的心,我说我来这里了,向全世界的妇女朋友们,向你们问候了,向你们致敬了,向你们学习来了,向你们汇报来了,向你们交流来了”。⑥ 谈情说爱“串姑娘” 佤族的婚姻,大都是通过自由恋爱缔结的。结婚的年龄一般在20岁左右,多男大女小。但青年男女从十五六岁便可开始参加 佤族少女谈情说爱的社交娱乐活动。这种恋爱活动,俗称“串姑娘”。 “串姑娘”是以群体方式进行的。在正式确定恋爱关系之前,单独活动的较少。在此活动中,男子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串姑娘主要在晚间进行。没有特定的场所,多在姑娘家中进行。每当夜幕降临,青年男女们便会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小伙子们弹着三弦、吹着笛子,到等候他们的姑娘家里去。大家一起唱歌、跳舞,互赠烟草、槟榔,男女相互梳头,嘻笑打闹,送秋波,诉衷肠。经过若干次串姑娘,小伙子看中某位姑娘后,就会送些手镯、项链、梳子、头巾等礼物给她。如果几天或一段时间内不见姑娘退还礼物,便可以认定她已对自己情有独钟,愿意作为自己的恋人了。而姑娘则来者不拒,不管谁送的礼物都会一一收下。因为他们认为,送礼物的小伙子越多,说明自己的相貌、人品等条件越好,越感到光彩。姑娘的父母也会为串女儿的人多而高兴和自豪。但对不想继续发展关系的小伙子,礼物会很快退还给他的。也有的是在串姑娘的过程中,小伙子若看中了某位姑娘,便会趁机抢去她的首饰、头巾等物,表示向她求婚。此时,姑娘不管愿意与否,都会大嚷大叫,佯装反抗。如果两三天内不去索取的话,就表示接受了小伙子的求爱。 确定了恋人关系的青年男女,便会脱离群体,开始单独交往。进而正式托媒求婚,订婚、结婚,喜结连理了。 佤族是先秦时期“百濮”人的后裔,”①由于地域的阻隔,他们与外界断绝了联系。当近代的人们进到这里是真可谓“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自己那里知道已经落后了三千多年了。外界人们来看到他们奇奇怪怪的生活方式时,才发觉这里还出在原始社会的末期。这个只有考古和想象虚拟的人类社会的真实存在。就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向外界散发着种种神秘的气息。

抖音云南佤族黑妹是因为唱歌火起来的,主要是黑妹的外貌很有辨识度所以就火了起来。

云南佤族黑妹是网友给她起的名字,皮肤确实有一点黝黑,也是这个名字的由来,网友纷纷表示她是:“吴宗宪的面孔,张国荣的发型,韩红的身形,刘德华的手势,自己的声音。”正是因为这样受到了众人的关注。

尚之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3345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2023-11-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