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 叙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琵琶行 叙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第1张

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全文以人物为线索,既写琵琶女的身世,又写诗人的感受,然后在“同是天涯沦落人”二句上会合。

歌女的悲惨遭遇写得很具体,可算是明线;诗人的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随琵琶女弹的曲子和她身世的不断变化而荡起层层波浪,可算是暗线。

这一明一暗,一实一虚,使情节波澜起伏。它所叙述的故事曲折感人,抒发的情感能引起人的共鸣,语言美而不浮华,精而不晦涩,内容贴近生活而又有广阔的社会性,雅俗共赏。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反侧”之心。

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有“擅越职分”之嫌;而且,白居易平素多作讽喻诗,得罪了朝中权贵,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

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时期多专门安置“犯罪”官员,属于变相发配。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

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已两年,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偶遇一位年少因艺技红极一时,年老被人抛弃的歌女,心情抑郁,结合自己路途遭遇,用歌行的体裁,创作出了这首著名的《琵琶行》(原作《琵琶引》)。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人。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后迁任左袷遗、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因越职言事被贬为江州司马,历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刑部尚书等。

会昌六年(846年)去世,赠尚书右仆射,谥号文。白居易诗文俱佳,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其诗语言通俗,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有《白氏长庆集》传世。被后人称为“诗王”“诗魔”。

诗词小筑为您解答:

江水悠悠,月影幽幽,琵琶凄凄,心绪淡淡。弹到心思流露时,船舱外忽然有人询问弹奏者是何人。心里纳闷着,我停下了手中的琵琶,会是谁呢?我动了动嘴唇想回答却又迟疑着发不出声音。询问声越来越近,我心下犹豫着是否该出船相见。这时,风吹动帘子,我隐约看到船头站着许多人,他们的脸上流露出些许期盼。说不出为什么,我抱着琵琶出了船舱,心里坠坠不安的我低着头用半边琵琶遮住我的窘态。就在这时,他和蔼的声音响起,笑着邀请我再弹一曲,声虽轻却如春风化雨。我抬眼望去,他一身青色的衣衫,儒雅而又风度翩翩。他的眼神里流露着坚毅,流淌着些许落寞和惆怅。看到那种神情,我原本有些紧张的心情顿时放了下来。安坐在软凳上,我捧着琵琶心里不自觉地拨动了琴弦……

唐朝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的一个夜晚,秋风瑟瑟,江月茫茫。被贬为江洲司马的白居易,送仪位好友来到浔阳楼(今江西九江)江头。两人边饮酒边叙情,心中感到无限惆怅。

忽然,随着习习的夜风,从附近船上飘来了一阵琵琶声。此声幽咽冷涩,一下凝住了白居易和他朋友的心。他们把船移向弹琵琶的船,并询问船中弹琵琶的是谁。琵琶声停止了,过了一会,才听到一位中年妇女的回答声。白居易便邀请这位妇女过船来弹奏一曲,经过千呼万唤她才出来。

白居易和他的朋友“添酒回灯”,重新摆开宴席,欣赏这位妇人弹琵琶。

妇人调弦试音,先弹《霓裳》后弹京城流行的《六幺》。只见她“低眉信手”,完全是一个行家的样子。她“轻拢慢捻抹复挑”,手中琵琶仿佛在倾诉生平“不得志”的“无限事”;交错发响的大弦、小弦,也发出了万千“幽愁暗恨”。曲终收拨时,一声裂帛,把听者从梦幻般的境界里拉回到现实世界中来。此刻,“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惊叹:他自己来到这偏僻的地方快两年了,耳朵里听到的尽是些山歌、村笛,从来就没听谁说过这儿还有会弹琵琶的,而且技艺这样高超。想必这位女琵琶手一定有些来历。他忍不住问道:“请问,娘子琵琶声中为何多带伤感抑郁之情?”

妇人凝思了一会儿,将拨子插入弦中,站起身来严肃的说:“我本是京城走红的歌女,家住虾嫫陵(在长安城东南)。十三岁进教坊学琵琶,学成后名列第一部,我弹乐曲,连师傅们都深深佩服;我的姿色,也常被一些美女妒忌。富贵弟子都争着万玩我,可是并没有人真心爱我。”

“之后,我弟弟从军走了,我姐姐死了。我的青春也逐渐消逝,容颜衰老。渐渐门庭冷落,车马日稀,无法生活下去,只得嫁给”商人为妻。商人只知道设法赚钱,为了赚钱把夫妻的别离看得很平常。前月他又到浮梁(今江西景德镇)买茶去了,留我在此孤独守空船。每夜里我梦见年轻时是事情,常常一个人流泪痛哭,因此我就靠琵琶消愁解闷。但是,在这‘绕船明月江水寒’的地方,哪儿有我的知音呢?“

白居易听到琵琶女的自白,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对她产生了深深地同情心。”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他也向琵琶女陈述了宦海沉浮的不幸遭遇,然后又对她说:“今晚听君一曲,如闻仙乐。请您不要推辞,坐下再弹一支曲子,我要专门为你写一首《琵琶行》。”

妇人听说在她面前的就闻名已久的大诗人白居易,而且要为她写诗,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她站立了好久,才坐下来继续弹琴。

这次,琵琶声更凄凉了。在周围听琴的人都用袖子捂脸哭泣。群众最伤心的就是白居易。他揩眼泪的衣袖全都湿透了。

白居易送走了琵琶女,又送走了友人。一人迎风伫立在江岸,望着滚滚不息的江水和随风摆动的枫叶、荻花,突然诗情潮涌,止不住面对苍天,在江堤上大声吟哦起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于是,一首生动地、惟妙地描写音乐演奏技巧的《琵琶行》诞生了。在这首诗里,白居易对琵琶女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同时也把她的琵琶演奏描写得淋漓尽致。

众所周知,被选进高中课本的文章都是非同一般的,直到现在,小诗文依然清晰记得高一时学过的一首老长老长的诗歌——《琵琶行》。

作者白居易当时被贬官,心情惆怅,久久不能自拔,当日正好在浔阳江头送一位友人,便偶然与琵琶女邂逅,于是便写下了这首流传了千年的《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开篇就渲染了白居易被贬谪的悲凉心情,融情于景;短短的一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就把琵琶女的娇羞展现得淋漓尽致。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琵琶声一会儿像鸟儿在花下婉转的歌声,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的低沉之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句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广为流传,写得甚妙,这中间的停顿就好像有一种愁思暗暗滋生,此时的无声却比有声更为动人。

琵琶女整顿衣裳,诉说自己的哀愁,想起当年“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当年是多么风光快乐,可世事难料,现如今却沦为“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现在的处境和当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衬托出了她的悲伤哀愁。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这首诗的核心所在,点睛之笔。白居易和琵琶女有着类似的处境,当初的辉煌和现在的没落,两人同病相怜,感慨万千,接下来讲述自己的经历。同时“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与琵琶女的弹奏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再次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的技艺之高超;“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以该句结束,感觉意犹未尽,却又好像已经结束了。

细品全诗,文中“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等众多名句在现在看来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千古名句,却被白居易信手拈来,开口成章,仿佛已经超出了诗词本身的意义,好像一生知识与经历的沉淀。它们挣脱了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即使过了数千年,读起来依旧会产生共鸣,给人以启发。

全诗揭露出封建社会官僚腐败,人才埋没的现象,作者白居易不仅对琵琶女深切同情,也饱含了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琵琶行》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蕴含了人生哲理:1、不要沉迷于贪图享乐,为什么这么说呢?想当初琵琶女那可是多少姐妹羡慕嫉妒,多少少爷争相追随,可是由于自己的“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途。倘若当初能少享乐,多为自己的未来规划,或许也不会落得“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的处境了。

2、出名要趁早,这又怎么看出来的呢?结合作者白居易的时代背景,这首琵琶行是他45岁的绝作,然而在他35岁的时候,一首《长恨歌》出世,那可是使他红遍大江南北。一个人的才华能维持几年?还记得伤仲永吗?那可是真的有天赋,可结果呢?“泯然众人矣”。你不知道你的才华能维持多久,你能做的就是现在把握住你当下的才能,用你的青春去搏一场,不要留着以后去做,更不要余生在悔恨中度过,趁现在,出名要趁早!

3、不要媚上欺下,嫌贫爱富。这首诗为什么要我们多吟诵,要我们多体会,甚至为什么改成歌曲的形式继续传唱民间?白居易虽然被贬为江州司马,但地位真的不低,而琵琶女,在当时仅仅只是地位卑微的歌女而已。白居易居然可以毫不顾忌字的地位,与琵琶女平心而谈“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点在当时是非常难做到的。但亲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亲近基层人民,会有更大的收获,获得更大的快乐和满足感,嫌贫爱富的姿态真的很丑陋庸俗。

现在,琵琶行被改成了歌曲的形式再次被大家传诵,也是为了让大家多品味经典,领悟哲理。

 《琵琶行》作于白居易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在这里,诗人把一个琵琶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合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白居易与琵琶女的 故事 500字。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白居易与琵琶女的故事500字如下

 琵琶女的 爱情故事

 ——创作来源于白居易的《琵琶行》

 

 时隔多年,我却仍然不知道那一天是如何到来的。

 生命本就是一个体验未知的过程,所以人才有希望,正如我。所有的日子都已那么遥远了,却能在千百次回首中真实如昨。年华匆匆逝去,永不知结局是否有所昭示。

 不曾预料那天会遇上他的,正如无法预知十三岁我就可以出名。十三岁的时候我以是京城著名的琵琶女了。一个女子只需拥有美貌和才华中的一种,就已是上苍给她莫大的恩惠了,所以,同时拥有惊人的美貌和卓绝的才艺,我没有理由不成为万众瞩目的恒星。十三岁的时候我开始知道自己的优秀可以这么轻易地得到所有人的赞赏和怜爱。我是骄傲的,为什么不呢我不是大家闺秀,也不是小家碧玉,无牵无挂,有的只是青春和自由让我挥霍的资本。众人的喝彩声中,觥筹交错中,夜夜笙歌纸醉金迷里渐渐长大,成熟了的我,懂得了如何对听客若即若离,让他们欲去还留,意犹未尽,懂得笑对一切姐妹的妒忌,让她们甘心情愿承认我是最优秀的。只是我没有学会在难得的闲暇中为自己的命运悲哀。

 直到那一天遇上他。他是众多宾客中的一个,他专注听我的《霓裳雨衣曲》,他的专注的神情让我不由自主就记住了他。我在众人色迷迷的目光中看到了他的清澈的眼,纯粹欣赏的眼神。我心里于是莫名的感动了。那一刻我只看着他,周围的一切喧嚣都已远去;我只看着他,曲终后走向他,始终挂着妩媚的笑容,身后是争相赏钱赐物的纨绔。

 “喜欢吗”那一刻我的媚笑不见了,我给了一个调皮的表情,我知道那是另一种不同的美。我之出名乃是因为我知道自己的优点,我比任何人都了解我自己的一切。我是有万种风情的,千种韵味的,我知道。

 那一瞬我清楚地听到了他的叹息,他说:“可惜了你啊,绝色女子,绝代风华,也要卖艺为生。”他的目光直视我的眼睛,满是怜惜。我的眼睛肯定也是清澈的,如潭。

 我用微笑掩饰了内心的惊讶与感动,他果然是与众不同。

 “月白姑娘,你可愿意一直呆在这样的地方你有没有想过其他女子的生活”

 “为什么这不是我的选择啊,我只是被选择的要走这样一条路。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你以为不够精彩吗”我依然微笑,“这满坐的宾客不是为我而来的吗而你,不也是为我而来如果我不是琵琶女,你认为我会是你所谓的绝代风华吗“

 “其实你心里的感受我知道,我知道你最真的一面,你的孤独落寞是藏在外表下面的。月白姑娘,你认为有多少人不是冲的你美貌有多少人是冲你的曲子呢”

 我定定地看着他。他会是我的知音吗他,会是我的爱人吗

 我转身走了,走向了我的命运,我离去时衣袂飘飘,如霓裳羽衣舞,身后是他的目光。我没有回头,其实我应该是可以回头的,那回眸一笑,其实也是可以让他惊艳的。

 十八岁美艳如花的年龄里,我终于尝试到了人世间的第一种情感。我不曾知我生在哪里,谁是我的父母。我不曾知为何我必须是一个琵琶女,纵使有倾国倾城的绝色容颜,也只是一个混迹于纨绔子弟,富商阔贾中求生的玩物。他不是富家子弟,他养不活我,我只是一个琵琶女,别人的宠物和摇钱树,可是我依然有自己的爱情了。我的爱情在那一天那一曲后来临,一切早已安排好了,如我的生命一样早已安排好了。

 我们的生命都是安排过的,每一天都是,可是我怎么有了一天要和他相识的日子爱上一个人只需要一瞬,忘记他却是一生也难办到。

 因为他的生命也是安排好了的。他的婚姻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安排了。我很平静地接受了现实,我们改变不了自己的宿命啊。

 我想到曾属于我的他的心将会被另一个女人分走,无法不痛苦。而他,怀里残留着我的气息,就要去重新容纳另一个女人吗

 还是见到了他娇滴滴的娘子。

 很好的晴空和暖风,京城最繁华的街上。

 他们与我擦肩而过,我听到女子温柔的声音:“好美啊,不知道是哪家的千金呢,如果我是她……”

 我忽然就哭了。命运真是弄人。那位女子永远不会知道我是多么想成为她。我希望与他执手,即便不要这一身的锦衣罗裳,不要这一身的金银翡翠,珠玉宝石,甚至也不要只好一张绝色容颜,只要能与他相守,为他伺奉长辈,洗衣做饭,生儿育女。我所求的,无非就是与他偕老。这过份吗

 过分的不是我的要求,而是命的残酷。

 可是我仍是一个人孤单地老去了。如挡不住要前进的车轮,留不住要逝去的时光,暮去朝来容颜不再。

 于是车马散了,宾客散了,歌声笑声也渐渐消失了,一切平静如止水。恍然明白,自始至终都只有我一个人,是不能离去不能逃避非得去承受曲终人散后的孤寂的。

 我嫁了一个商人,过着平静的生活,我们之间其实很象普通朋友。

 深秋的浔阳安静如常。江边秋风瑟瑟,水中月影残缺。多年前的情景又一次重现。我独坐船中,镜中的妇人已双目无神,两颊松弛,全不如当年衣袂飘飘惊艳倾城的少女。曲已不成曲,哀怨,江水也呜咽了。

 而有人在执意邀我弹奏一曲,千呼万唤。

 坐定开始演奏时,仿佛重回了当年岁月,手下的既然又是那一曲《霓裳羽衣曲》。

 目光何其熟悉,何其神似,欣赏,惊喜,不安。一切恍若隔世。面前的人分明是我曾经的爱情,又分明只是不曾相识的陌路。

 他流泪了,为我流泪,也是在我的故事里流自己的眼泪。

 我以为我是遇上他了,他也许早已不能认出我来。而我也早已不能认识他了。既然存在梦,就让他或在梦中,何必要去面对残酷的现实呢也许,他根本不是。

 江风大了,岸边的芦苇荻花瑟瑟作响,月浸江中,月白如水。许多年后可会有人知我一个名月白的琵琶女子

 那是江洲司马,他正为了送客人远去,其实这也是命,普天之下有多少才女,而只有我遇到了他。

 他为我作了一首《琵琶行》

 终于船走,夜深,马蹄声也渐行渐远。

 我奔向船头,看着他离去的背影。

 终于没能知道他是谁。终于没有机会知道他是不是我一直等待的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别,恐一生也再无相见的机会,我宁愿自己幻想是他。其实,是不是又有什么关系我已为人妻,我们都有了各自不同的人生了。如果一样为我的才华而折服,一样知道我的价值,谁是谁都一样的了。

 那首诗中有我的名字,那是我真正的名字,从小就是的名字,那是这样的两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仅仅是个巧合吧!

 

 白居易与琵琶女的故事内容考证

 关于司马青衫的考证现说法有三

 1、自谦说

 江州司马官位为五品。白居易在《与元九书》,明确地指出自己的官阶是五品:“今虽谪佐远郡,而官品至第五,月俸四五万;寒有衣,饥有食;给身之外,施及家人,亦可谓不负白氏之子矣。”

 唐代官服有‘五品浅绯’一说,故白居易实为“红衫”,用青衫只是为突出自己的位卑。

 (现中学课本均用此种说法解释)

 2、官卑说

 陈寅恪先生在《元白诗笺证稿》一书中引用清人笔记,认为白居易当时的官阶是将侍郎,从九品,所以服青衫,即唐朝八品、九品文官的服色。

 3、便服说

 根据《新唐书·车服志》“上得兼下,下不得拟上”可知,唐代官员官服颜色并非固定,上级官员可以身着下级的颜色。故诗人在浔阳江头的时候很有可能未着官服,身上衣衫正好为青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4621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1
下一篇2023-1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